高阳模式:中国近代乡村工业化的模式之一
高阳模式中国近代乡村工业化的模式之一

县全境和蠡县、清苑、安新、任邱等县的一部分。据吴知统计,1932年高阳织布区东西长90余 华里,南北宽50余华里,包括村庄414个,人口434 510人。①因为高阳县城为该区域的纱、布 集散中心,所以习惯上称之为高阳织布区,所产布匹通称高阳土布。 20世纪初,从引进铁轮机和机纱开始,高阳织布业踏上工业化历程,②以后虽历经挫折与 反复,但总体上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到1928年,高阳织布区成为拥有铁轮机25 575台、提花
①吴知:《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页。 ②工业化的根本特征是由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笔者把高阳织布业中铁轮机和新型提花机替代传统手工织机的 过程作为工业化历程,是吸收了史建云的研究成果(见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
360页)。
③吴知:《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第18页。 ④费孝通认为发展模式的意义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费孝通:《学术自述与
创立商业夜校。夜校“以各商家学徒为学生,聘公正士绅为教习”,③属短期培训性质。1907
年,商会集资“修建讲堂五间,教习宿舍三问”,④将夜校正式改为初等预科学校。 商会对商学极为重视,1908--1909年间就扩充商学事六次开会集议。1909年2月,全体会
员议准:“商业学校,原本商家随时捐助,由义务而成,自应竭力提倡,培养人才。凡肄业学生, 概不收学费,以资鼓舞”。⑤这项免费就读的决议,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拓宽了学校的招生 范围。
笔者把高阳织布业中铁轮机和新型提花机替代传统手工织机的过程作为工业化历程是吸收了史建云的研究成果见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0费孝通认为发展模式的意义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费孝通
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

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内容提要】本文认为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传统工业生产力发生了一些变革主要体现为手工工具的改良和"石磨+蒸汽机"的技术模式这是手工业从传统向现代技术过渡的中间技术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变革产生了若干积极效应: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准备了条件促进了乡村手工业经济区的兴起同时在某些方面为民族机器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从而丰富了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近代工业化始于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官僚对西方先进机器技术的大规模移植此后便艰难地行进在一条"移植型"的工业化道路上。
无论是当时的经济界还是当下的经济史学界人们往往将移植或引进西方先进机器技术的得失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成败联系在一起虽然这种联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失败原因但它是中国早期工业化不成功的全部原因吗?换句话说"移植型"模式是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的惟一选择吗?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近代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变革及其取向的研究说明在中国近代"移植型"道路之外还存在着一条通过传统工业生产力的改造而形成的"嫁接型"的渐进化道路。
所谓传统工业是指以生物动力为主的手工业与它相对的则是以非生物动力为主的机器工业。
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以来随着通商口岸的逐步增加外国在华资本急剧增长民族机器工业初步发展中国传统工业的生存环境十分不利。
以工业化为特征的"西力"既对传统工业的生存构成压力--工业化以排斥和取代传统手工业为历史使命如中国传统手工业中的手纺纱、制靛、踹布、土针、土烛、土烟等行业遭到严重摧毁但是要实现对传统工业经济整体的取代并非一蹴而就其过程是漫长的同时工业化也对传统工业的发展形成动力--为传统手工业进行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创造了前提如机纱的出现解除了手织业发展的"瓶颈"为手织业的改良创造了条件西方的先进机器及工具的引进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据统计1891~1893年我国"机器及工具"进口值为1259176元在进口总值中的比重为0.5%1935年增至65853248元比重上升至7.2%[1](p75,76)。
吉利事业单位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吉利事业单位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从1980年开始,我国根据具体国情,先后创办了五个经济特区。
这些经济特区的“特”就特在()。
单项选择题都是外向型经济享有完全的经济管理自主权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上不同于其他地区都是以“三资”企业为主的经济成分2:不过是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五四时期那些致力于文艺革新的先驱人物便被挤成了三代以上的古人。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单项选择题五四时期致力于文艺革新的先驱人物受到了排挤。
新文学运动在短短十几年内发展十分迅速。
新文学的发展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
文学上的时间概念有别于物理学和生理学。
3:()对于拉萨相当于云冈石窟对于()单项选择题马王堆汉墓?开封布达拉宫?大同白马寺??冀州晋祠??洛阳4:运用试管香蕉技术来推广优良香蕉品种,这种技术属于:( )。
单项选择题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5:不发达国家粮食仍要靠进口,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
农牧业、矿业是其主要的经济部门,劳动人口主要在这类部门工作。
文化教育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很低。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不发达国家:()。
单项选择题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只有农牧业和矿业两个经济部门仍处于极端落后的农业国或农牧业阶段人们生活水平很低,文盲很多6: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短期摄入高脂食物有益心脏。
研究人员在实验后期人工引发老鼠心脏缺血性伤害,类似人心脏病发作时的情况,他们发现,吃高脂食物24小时、1周和2周的老鼠心脏组织受损状况比吃6周高脂食物的老鼠和“吃素”的老师轻70%。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短期摄入高脂食品可以使心脏肌肉获得更多能量,增强抵御伤害能力。
他们认为:短期摄入高脂饮食或可保护心脏机能。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题干的结论?()单项选择题如果让老鼠“吃一天荤”后改“吃素”,它们心脏抵御伤害的能力比一开始就“吃素”的老鼠强高脂食物可以使人体获得进行新陈代谢等活动所必须的物资和能量高脂食物中所含有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人体所不可缺少的物质要想降低患心脏病风险,应注意饮食平衡,适当摄入脂肪和胆固醇7:父亲像一座山,所以在很多时候,感受父亲就像爬山。
河北省保定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答案

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C(3分)A“新型城镇化,应立足于将村镇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错误,原文是“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照搬传统工业化老路,简单把乡村变城市,把农民变工人,引发了许多问题”;B“基建投资重点是村镇”错误,基建投资重点是部分中心镇;D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变的基本原因是“产业资本过剩”。
2.C(3分)没有举中国的例子,只提到中国面临困难,要汲取教训。
3.B(3分)因果不当;“有可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池’”也不对,农村本来就是传统“劳动力池”,原文说加强投资可以巩固“劳动力池”作用。
4.A(3分)是2019年李子柒的收入超过了2018年六成以上的A股公司的净利润。
5.D(3分)据材料三最后一段,出现虚拟网红,演变成“真人+虚拟”相结合的模式,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不是确定的事实。
6.存在问题:①为了流量,传播低俗信息,进行恶意炒作,带偏了社会价值观;②背离了内容为王的本质,同质化严重,内容大多雷同。
(共2分,一点1分)未来发展:①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淘汰,提供优质内容,传播正能量;②加大政府调控管控的力度,加强内容监管,规范市场行为;③促进虚拟技术的发展,倒逼真人网红进行自我革新,改变直播模式。
(共4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 (共6分,意思对即可。
)7.C(3分)“扶贫先扶智”错误,主题应是马家代代相传的捐资助学、无私奉献的高贵精神和优秀家风。
8.①有形的碑:既指村民在坟头给先人竖立的墓碑,又指表彰马家祖先和马山明捐资助学的石碑。
(2分)②无形的碑:老马书记父子捐资助学、无私奉献的高贵精神和马家代代传承的真诚向善、热心助人的优秀家风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4分,高贵精神2分,优秀家风2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便于情节展开,使情节紧凑集中。
小说在父子对话中展开情节,对话记述了三个时间段发生的事情,情节展开紧凑集中。
论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衰问题

论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衰问题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上,农村手工业一直是农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很少有人对其兴衰加以注意。
近代以来,农村手工业和中国其他经济部门一样,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村手工业曾一度相当兴盛,尤其是20年代,农村手工业的繁荣极为引人注目。
然而,仅仅几年之后,在30年代初期却出现了急剧的衰退,这一现象在当时就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有不少论著分析过一些部门的衰退原因,其中对农村手工棉纺织业和丝织业的研究尤为详细。
如果说,当时的研究者较多关注具体的经济现象的话,当代学术界则更多的注重理论上的分析。
不过,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学术界较普遍的看法是,农村手工业是一种落后的生产组织形式,带有浓重的自然经济色彩,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30年代的衰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对于近代农村手工业的性质和作用,笔者已有专文论述,本文主要是对30年代初期农村手工业衰退的原因作一些简要分析,同时说明这一衰退只是暂时现象,并不意味着农村手工业的根本衰亡。
当时人和后来的研究者提出过多种造成30年代乡村手工业衰退的因素,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即属于生产过程自身的因素,也就是经济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1/ 27具落后;以及生产中的偷工减料和粗制滥造等。
而外因则包括自然环境以及当时的*状况、经济环境等社会机制,这些外部因素通过影响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市场需求而对农村手工业的兴衰发生作用。
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近代华北农村手工业的研究,对于华北农村手工业中主要部门的生产、市场、进出口贸易、兴衰状况等方面都有所了解。
lOCAlhosT这一区域面积庞大,人口众多,有平原,也有山区,有沿海,也有内陆。
在近代中国,华北不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非贫困地区;人口密度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境内有大城市,有港口,但都不是国内最大;有铁路、公路和通航河流,却也不是交通最方便的地方;农业生产条件不如南方,但比西北和西南都要好一些。
河北省保定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答案

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C(3分)A“新型城镇化,应立足于将村镇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错误,原文是“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照搬传统工业化老路,简单把乡村变城市,把农民变工人,引发了许多问题”;B“基建投资重点是村镇”错误,基建投资重点是部分中心镇;D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变的基本原因是“产业资本过剩”。
2.C(3分)没有举中国的例子,只提到中国面临困难,要汲取教训。
3.B(3分)因果不当;“有可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池’”也不对,农村本来就是传统“劳动力池”,原文说加强投资可以巩固“劳动力池”作用。
4.A(3分)是2019年李子柒的收入超过了2018年六成以上的A股公司的净利润。
5.D(3分)据材料三最后一段,出现虚拟网红,演变成“真人+虚拟”相结合的模式,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不是确定的事实。
6.存在问题:①为了流量,传播低俗信息,进行恶意炒作,带偏了社会价值观;②背离了内容为王的本质,同质化严重,内容大多雷同。
(共2分,一点1分)未来发展:①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淘汰,提供优质内容,传播正能量;②加大政府调控管控的力度,加强内容监管,规范市场行为;③促进虚拟技术的发展,倒逼真人网红进行自我革新,改变直播模式。
(共4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 (共6分,意思对即可。
)7.C(3分)“扶贫先扶智”错误,主题应是马家代代相传的捐资助学、无私奉献的高贵精神和优秀家风。
8.①有形的碑:既指村民在坟头给先人竖立的墓碑,又指表彰马家祖先和马山明捐资助学的石碑。
(2分)②无形的碑:老马书记父子捐资助学、无私奉献的高贵精神和马家代代传承的真诚向善、热心助人的优秀家风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4分,高贵精神2分,优秀家风2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便于情节展开,使情节紧凑集中。
小说在父子对话中展开情节,对话记述了三个时间段发生的事情,情节展开紧凑集中。
中国工业化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我在1987年的一篇文章中说:“鸦片战争后半个多世纪,可以说是中国工业化的萌动时期。
正是这种萌动,导致了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
”①工业化包括新式产业的兴建和相应的经济结构与组织管理的变化。
为简便计,我以新式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投资代表新式产业资本,并把各时期产业资本集成的估计列为本文附表.从附表可见,在甲午战争前中国的产业资本原大于外国在华的产业资本,这是洋务派创业之功。
而甲午至辛亥间,则是民间资本即通称民族资本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平均年增长率达15.19石。
正是这种增长,成为辛亥革命的经济上的动力。
辛亥革命的政治成果被袁世凯篡夺,但民气大开,在工商界正式形成“实业救国”论。
自辛亥革命迄1920年,外国在华产业投资因欧战影响进入颓势,增长率仅有4.5%;官僚资本的增长率更跌为3.8%;唯民族产业资本的增长仍保持两位数,为10.5%。
本文目的不是研究产业资本发展的过程,而是探讨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或它在当时条件下可行的道路。
故有关增长情况可参阅附表,不再置论。
工业与小农经济我国新式产业是在汪洋大海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这两种传统经济中诞生的,它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如何,决定它发展的道路。
我国不是一个海上国家,工业发展必须以国内农业为基础。
据50年代的经验,一年丰收,次年工业即有发展,一年歉收,次年工业发展即受阻。
这也适用于近代中国,不过那时因受殖民地型外在因素干扰,反应不甚灵敏而已。
那时的国际和国内条件都不允许我国采取外向型发展战略,我国的工业化应当是建立在工农业协调的基础上。
我曾考察,鸦片战争后迄抗日战争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是有所增进的③。
就农作物产量说(不包括潜在生产力),确实增长极慢,年率也许不过0.5一1.5%,掣了工业发展的后腿。
但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产值的比重,由19世纪末的约10%增为1920年的17%和1936年的23%;加以棉种、蚕种的改良和烤烟的种植,基本上能满足当时工业发展对农产原料的需要。
传统经验与当代实践:二十世纪中国的乡村工业变迁——读顾琳教授《中国的经济革命: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

术 与 经营 制度上 所 取得 的重 大进 步 。顾 琳教
授 在对 高 阳纺 织工 业 的研究 中则引 入 r “ 丁
业 区” 的理论 。她 从 2 O世 纪 早 期 最 早 关 注
的增长 与传 统 中国 的乡村工 业 的经 营实 践 相
联 系 。 日本上 智大 学教 授顾 琳 的 《 中国 的经
要 实现 现 代 化 必 须 从 发 达 国家 引 进 先 进 技
术 ,把农业中富余 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发 展现 代工 业 ,以取 代 乡村 落后 的传 统 经济 部
门 。经济 史学 家们 通 过对 西方 实现 工业 化 的
提 供 了高 阳乡村 织 布业发 展所 必需 的原 料一 棉 纱 。作者 细致 的考察 了高 阳商人 的商号 经
407 ) 3 0 9
彭 南生 教授 通过 对 近代 乡村 业 发展 的典 型 地 区与 典 型行业 ,如 高 阳、宝坻 、定 县 、潍
县 的织 布业 ,通 海 、江南 、平 湖 的织 布业 和 针 织业 ,南 海 、顺 德 、郸 丝 业 的 分 析 与 研
究 ,提 出 了 “ 半工 业化 ”理 论 ,用半 “ 工业 化 ”来 描述 这 些典 型地 区 乡村 工业 在生 产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阳模式:中国近代乡村工业化的模式之一关于高阳模式:中国近代乡村工业化的模式之一
目录
一、章节一:概述
二、章节二:高阳模式的特点
三、章节三:高阳模式的历史背景
四、章节四:高阳模式的发展与实践
五、章节五: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山东省高阳县农村工业发展
(二)案例二:河南省陈庄村的种草养鸡产业(三)案例三:浙江省湖州市双林厂的草鞋制造业(四)案例四:广西省上林县农村机械制造业(五)案例五:河北省广宗县麻绳编织业
六、结论
参考文献
一、章节一:概述
高阳模式是中国近代乡村工业化的典型模式之一,主要出现在20世纪上半叶。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条
件和劳动力,开展多种类型的农村工业生产,实现农村的自给自足和工业化发展。
高阳模式的发展离不开思想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探索和实践,它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本论文将从高阳模式的特点、历史背景、发展与实践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章节二:高阳模式的特点
高阳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生产的自给自足。
高阳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农村的自给自足需求,生产的农村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当地或周边市场。
这些产品往往是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纺织品、食品、建材等。
2. 资源与市场取向。
高阳模式的生产主要依赖当地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
资源包括土地、水源、人力、原料等,市场主要通过当地的乡村市场和城市市场渠道。
3. 组织管理的特点。
高阳模式的组织形式比较灵活,有官办型、民办型和合作社型等。
其中官办型比较集中在当地政府行政机关中,民办型则是由个体或家庭自主经营,合作社型则是由多家家庭共同组成一个合作社,统一经营。
4. 技术含量低。
高阳模式的农村工业生产主要依靠实际操作和技术传承,技术含量比较低。
但是随着不断的发展和推广,一些高端技术也逐渐加入到高阳模式的生产中。
5. 泥土造就民族情怀。
高阳模式是中国农村工业化的一个典型模式,它注重地方资源的利用,追求自给自足和自主创新。
这种理念也与传统的中国民族情感相契合,深深烙印在民间文化中。
三、章节三:高阳模式的历史背景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农村经济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但受到
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乡村经济发展缓慢,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赤贫现象。
于是,一些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开始探讨农村工业化的问题,希望通过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经济和社会状况。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阳模式得以成立和发展。
四、章节四:高阳模式的发展与实践
高阳模式的提出主要得益于当时方允文等知名学者和政治家的探索和实践。
在20世纪初期,方允文在北平创办了“河南工艺研究会”,并围绕当地的手工艺和纺织业,探索了一套适合当
地乡村工业的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注重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的取向,通过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发掘当地的市场需求,开展农村工业生产,成功地推动了当地的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随后,高阳模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中国农村
经济学会、全国农协等组织也纷纷加入了推广工作,引导农村工业生产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高阳模式的成功推广,让更多的乡村从单一的农业经济模式中脱颖而出,实现了真正的工农结合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五、章节五: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山东省高阳县农村工业发展
高阳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区,是中国农村工业十分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高阳模式的发源地之一。
近年来,高阳县重点扶持纺织、食品、建材等几大农村工业产业,并加强了乡村电商和品牌宣传工作,不断拓展市场和推动产业升级。
尤其是纺织业的发展,成为了当地农村工业发展的亮点之一。
(二)案例二:河南省陈庄村的种草养鸡产业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陈庄村位于黄河下游地区,该村近年来依靠种草养鸡产业实现了乡村工业化的良好开端。
当地政府支持种草养鸡产业的发展,大力推广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模式,通过与市场的深度对接,进一步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案例三:浙江省湖州市双林厂的草鞋制造业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双林厂草鞋制造业始于上世纪末90年代,该企业利用当地环境地理优势,发掘当地的草编技艺和手工制鞋工艺,不断推陈出新,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草鞋制造工艺。
目前,双林厂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品牌,产品畅销欧美等
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内多次获得草编产品设计与制造大赛的多项大奖。
(四)案例四:广西省上林县农村机械制造业
广西省上林县是中国农村机械制造之乡,当地农村机械制造业历史悠久,由于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资源条件,该地区在农村机械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政府支持的推动下,当地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农村机械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
(五)案例五:河北省广宗县麻绳编织业
河北省广宗县是中国著名的麻绳编织产业基地之一,该县的麻绳制造业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技术和工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在产业逐渐普及的同时,当地政府也开始协调和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力争我国的麻绳编织产业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六、结论
高阳模式是中国近代乡村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资源、市场和自主创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国化的价值取向。
通过本论文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深刻了解高阳模式的特点、历史背景和发展实践,更好地推动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