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带习题
操作系统第4章习题带答案

第四章一、问答题1、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准则是什么?2、死锁产生的4个必要条件是什么?它们是彼此独立的吗?3、简述死锁的定义和死锁产生的原因。
4、简述死锁定理和解除死锁的方法。
5、什么是安全状态?怎么判断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6、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准则是什么?7、死锁产生的4个必要条件是什么?它们是彼此独立的吗?二、计算题(共20分)1、当前系统中出现下述资源分配情况:利用银行家算法,试问如果进程P2提出资源请求Request(1,2,2,2)后,系统能否将资源分配给它?答:Request(1,2,2,2)<=(2,3,5,6)申请合法Request(1,2,2,2)<=Available,开始试探性分配,Available=(0,4,0,0) 测试系统是否安全:work= Available,finish=1没有进程的need满足<=work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系统拒绝此次资源分配。
2、当前某系统有同类资源7个,进程P,Q所需资源总数分别为5,4。
它们向系统申请资源的次序和数量如表所示。
回答:问:采用死锁避免的方法进行资源分配,请你写出系统完成第3次分配后各进程占有资源量,在以后各次的申请中,哪次的申请要求可先得到满足?答:第1次申请,Q申请资源2,系统安全,分配第2次申请,P申请资源1,系统安全,分配第3次申请,Q申请资源1,系统安全,分配资源剩余3个,P占有1个资源,Q占有3个资源,第4次分配不安全,拒绝,第5分配系统安全,满足。
3、一个计算机系统有6个磁带驱动器和4个进程。
每个进程最多需要n个磁带驱动器。
问当n为什么值时,系统不会发生死锁?并说明理由答:n=2理由同第4题(进程资源最大需求-1)×进程数量+1≤系统资源数量4、若系统有某类资源m×n+1个,允许进程执行过程中动态申请该类资源,但在该系统上运行的每一个进程对该资源的占有量任何时刻都不会超过m+1个。
初二物理上册练习题第四章

初二物理上册练习题第四章1. 问题一:一辆汽车以2m/s的速度匀速行驶。
如果汽车在10秒内行驶了多少米?解答:已知速度v = 2 m/s,时间t = 10 s,根据速度公式v = s/t,可得:s = v * t = 2 m/s * 10 s = 20 m所以,汽车在10秒内行驶了20米。
2. 问题二:某人坐电梯上楼,电梯从1楼到8楼共耗时25秒。
如果电梯在这段时间内上升了45米,求电梯的平均速度。
解答:已知上升距离s = 45 m,时间t = 25 s,根据速度公式v = s/t,可得:v = s / t = 45 m / 25 s = 1.8 m/s所以,电梯的平均速度为1.8米每秒。
3. 问题三:小明骑自行车以1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他行驶的总距离是多少?解答:已知速度v = 10 km/h,时间t = 2 h,根据速度公式v = s/t,可得:s = v * t = 10 km/h * 2 h = 20 km所以,小明行驶的总距离是20公里。
4. 问题四:某人骑自行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4小时后停下休息。
休息了30分钟后,他继续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行驶。
他行驶的总距离是多少?解答:第一段行驶中,已知速度v1 = 60 km/h,时间t1 = 4 h,根据速度公式v = s/t,可得第一段行驶的距离s1:s1 = v1 * t1 = 60 km/h * 4 h = 240 km休息了30分钟后,继续行驶,已知速度v2 = 50 km/h,时间t2 = 0.5 h,根据速度公式v = s/t,可得第二段行驶的距离s2:s2 = v2 * t2 = 50 km/h * 0.5 h = 25 km所以,他行驶的总距离是第一段行驶距离加上第二段行驶距离:总距离 = s1 + s2 = 240 km + 25 km = 265 km所以,他行驶的总距离是265公里。
第4章 习题及答案

(一)1.目的练习逐步结转分步法及成本还原。
2.资料某企业A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生产车间进行。
第一车间生产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按所需半成品数量向半成品库领用;第二车间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两个车间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该企业采用按实际成本结转的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A产品成本.第一、第二两个车间月初、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及本月生产费用资料见“产品成本明细账”;自制半成品月初余额、本月第一车间完工半成品交库数量及本月第二车间领用自制半成品数量见“自制半成品明细账”.解:产品成本明细账车间名称:第一车间产品名称:半成品A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半成品名称:半成品A 单位:件产品成本明细账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二)1.目的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综合结转分步法.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三个生产步骤进行生产。
该企业设有第一、第二、第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由这三个车间顺序加工而成。
成本计算采用综合结转法。
原材料在第一车间开始加工时一次投入,半成品不通过中间仓库收发,上一步骤完工后全部交由下一步骤继续加工。
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各车间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该企业本年5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表1、表2所示。
表1产量记录表2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费用表3产品成本计算单135070÷(88+16)=1298。
75 24960÷(88+16×50%)=260 19200÷(88+16×50%)=200表4产品成本计算单173890÷(8050%)=326。
6表5产品成本计算单244450÷(96+4)=2444.5 34300÷(96+4×50%)=350 23520÷(96+4×50%)=240表6(三)1.目的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平行结转分步法.2.资料某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甲半成品,交第二车间继续加工,第二车间生产乙半成品,交第三车间生产丙产成品。
教育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一、选择题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 )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3、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 )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教书育人D、创新开拓4、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B )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文化学科知识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5、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 A )A、社会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政治地位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C )A、示范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传道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7、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 C )A、职业首先素养B、能力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心理素养8、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 B )A、知识的传授者B、平等中的首席C、教学的组织者D、行为的示范者9、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是( C )A、以诚相待B、互助互惠C、民主平等D、和谐亲密10、下面哪种表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 B )A、老师让背书,学生们认真地背书B、老师对学生说:“你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结果这个学生成绩提高了C、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了他D、老师穿的很漂亮,结果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地配合老师1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D )A、潜在性B、现实性C、特殊性D、可塑性1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B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13、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 C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B、较强的组织能力C、创造能力D、观察能力二、判断题1、从狭义来看,教师指学校的专职工作人员,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第四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课后习题及答案一、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人从黑暗走入亮处后,视网膜的光感受阈限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
A.适应B.对比C. 明适应D.暗适应2.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都属于( )。
A.外部感觉B.内部感觉C.本体感觉D.机体感觉3.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在起作用。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4.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5.大教室上课,教师借用扩音设备让全体学生清晰感知,这依据感知规律的()。
A.差异率B.强度率C.活动率D.组合率6.“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A.强度的特点B.新异性的特点C.变化的特点D.对比的特点7.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了写字的间架结构,就忽略了字的笔画,注意了写字而忘了正确的坐姿,原因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较低。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8.“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
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性9.一种记忆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的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
A.短时记忆B.感觉记忆C.长时记忆D.动作记忆10.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想不起来,这印证了遗忘的()。
A.干扰说B.消退说C.提取失败说D.压抑说11.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要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12.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定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 习题及答案

低于血浆胶体渗透压,而使肺部
组织液的压力为
压的缘故。
136.脑血管接受
纤维和
纤维的支配。在正常情况下,影响脑血流量
的主要因素是
。
137.当平均动脉压在
mmHg 的范围内变动时,脑血管可通过
的机制使
脑血流量保持恒定。
三、选择题 A 型题
138.以下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开始 B.通常心动周期是指心室的活动周期而言 C.心房和心室的收缩期都短于其舒张期 D.房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 E.心动周期持续的时间与心率有关
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机械反应的
期开始之后。
72.心肌细胞中,属于快反应细胞的是
细胞、
细胞和
细胞,
属于慢反应细胞的是
细胞。
73.心肌的自动节律性,以
细胞的自律性最高,而
的自律性最低。
74.窦房结细胞的最大复极电位为
mV,阈电位为
mV。
75.If通道的开放时期为
,最大激活电位为
mV左右。
76.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 4 期不稳定,逐渐增强的内向电流为
100.平均动脉压=
+
。
101.
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大小;
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
的大小。
102 . 当 搏 出 量 增 加 而 外 周 阻 力 和 心 率 变 化 不 大 时 , 动 脉 血 压 的 升 高 主 要 表 现 为
压的升高,
压升高不多,脉压
。
10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
、
、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
与
之间能保持平衡。
59. 心率除受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外,体温每升高 1℃,心率每分钟可增加
第四章-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带答案)

宁安课堂---第四章习题练习一、判断题1.水的导电性能与水的纯度、射流形式等有关。
水中含有杂质越多,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大。
(正确)2.水的体积随水温升高而增大的性质称为水的膨胀性(正确)3.纯净的水当温度下降到4摄氏度时,开始凝结成冰(错误)4.水与硅化镁、硅化铁等接触,会释放出自燃物四氢化硅,四氢化硅易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发生自燃(正确)5.液态水具有压缩性和膨胀性,通常状况下,二者特性为压缩性小,膨胀性大(错误)6.室内消火栓系统中配备的直流水枪,是以密集射流灭火(正确)7.水温升高10摄氏度,单位体积的水需要的热量,称为比热容。
(错误)8.黏滞性在液体流动时是不显示作用的。
(错误)9.液体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容重(错误)10.水在管道或水带内流动要克服内摩擦力,因此不会产生水头损失(错误)11.不纯净的电石与水接触,能释放出乙炔气。
在火场上,乙炔有助长火势扩大和火灾蔓延的可能。
(正确)12.根据水的性质,水的灭火作用有多种。
其中,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汽化热高,有较好的导热性的性质,而具有的灭火作用是窒息作用。
(错误)13.单位体积的水由液体变成气体需要吸收的热量称为水的汽化热(正确)14.消防射流是指灭火时消防射水器具喷射出来的低速水流。
(错误)15.消防射水器不包括消防水枪和消防水炮等灭火器具(错误)二、单选题16.水与硅化镁、硅化铁等接触,会释放出自燃物( C )。
中文名硅烷,又叫四氢化硅.A AL(OH)3B NaOHC SiH4D CaC217.若将1L常温的水(20°C)喷洒到火源处,使水温升到100°C,则要吸收热量(A)KJ。
A 336B 280C 560D 26018.水枪上的开关突然关闭时,会产生一种水击现象。
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就必须考虑水的(B)A 黏滞性B 压缩性C 膨胀性D 溶解性19.室内消火栓系统中配备的(A),是以密集射流灭火。
A 直流水枪B 开花水枪C 喷雾水枪D 泡沫钩枪20.根据水的性质,水的灭火作用有多种。
第四章习题带答案

第四章判断题F1 FTP服务器提供文件下载服务,但不允许用户上传文件。
(判断)P191T2 FTP服务器要求客户提供用户名(或匿名)和口令,然后才可以进行文件传输。
F3 从理论上说,所有的密码都可以用穷举法破解,因此使用高强度的加密技术实际上毫无意义。
(判断)T4 存储转发技术使分组交换机能对同时到达的多个包进行处理,而不会发生冲突。
F5 防火墙完全可以防止来自网络外部的入侵行为。
(判断)P202F6 分组交换必须在数据传输之前先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固定的物理连接线路。
T7 分组交换机是一种带有多个端口的专用通信设备,每个端口都有一个缓冲区用来保存等待发送的数据包。
(判断)F8 分组交换网的基本工作方式是数模转换。
(判断)F9 光纤传输信号损耗很小,所以光纤通信是一种无中继通信。
(判断)T10启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软件防火墙,能限制或防止他人从因特网访问该计算机,达到保护计算机的目的。
(判断)F11 任何FTP服务器只要以anonymous为登录名,自己的电子邮件帐户名为口令均可登录。
(判断)F12 使用光纤进行通信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安全性不高。
(判断)F13 双绞线常用作计算机局域网传输介质,但它不可用作本地固定电话线路。
P151T14 用户可利用自己的计算机通过因特网采用远程登录方式作为大型或巨型服务器的用户,使用其硬件和软件资源。
(判断)F15 在传输信号时,同轴电缆比双绞线更容易受到信号干扰。
(判断)T16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中传输的是被电信号调制的光信号。
(判断)F17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道带宽与所使用的传输介质和传输距离密切相关,与采用何种多路复用及调制解调技术无关。
(判断)T18 在移动通信和IP电话中,为提高传输效率,需要采用更有效的语音压缩编码方法。
(判断)F[02]. ADSL可以与普通电话共用一条电话线,但上网时不能打电话。
(判断)F[03].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ADSL能为上行流提供较下行流更高的传输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B、C、D中选一个答案)1 带传动是依靠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2 带张紧的目的是。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 提高带的寿命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D. 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3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A. 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B. 承载能力大C. 传动效率高D. 使用寿命长4 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优点是。
A. 传动效率高B. 带的寿命长C. 带的价格便宜D. 承载能力大5 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6 V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A. 传动比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型号D. 带传递的功率7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决定。
A. 小带轮直径B. 大带轮直径C. 两带轮直径之和D. 两带轮直径之差8 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B. 带传动效率降低C. 带工作噪声增大D.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9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A. 带的寿命缩短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10 设计V带传动时,为防止,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A. 带内的弯曲应力过大B. 小带轮上的包角过小C. 带的离心力过大D. 带的长度过长11 一定型号V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成反比关系。
A. 带的线速度B. 带轮的直径C. 带轮上的包角D. 传动比12 一定型号V带中的离心拉应力,与带线速度。
A. 的平方成正比B. 的平方成反比C. 成正比D. 成反比13 带传动在工作时,假定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内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带。
A. 进人大带轮处B. 紧边进入小带轮处C. 离开大带轮处D. 离开小带轮处14 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
A. 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B. 带绕过带轮产生了离心力C. 带的弹性与紧边和松边存在拉力差D. 带传递的中心距大15 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A. 带容易变形和磨损B. 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C. 带传动工作时发生弹性滑动D. 带的弹性变形不符合虎克定律16 一定型号的V带传动,当小带轮转速一定时,其所能传递的功率增量,取决于。
A. 小带轮上的包角B. 带的线速度C. 传动比D. 大带轮上的包角17 与V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突出优点是。
A. 传递功率大B. 传动比准确C. 传动效率高D. 带的制造成本低18 带轮是采用轮辐式、腹板式或实心式,主要取决于。
A. 带的横截面尺寸B. 传递的功率C. 带轮的线速度D. 带轮的直径19 当摩擦系数与初拉力一定时,则带传动在打滑前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随的增大而增大。
A. 带轮的宽度B. 小带轮上的包角C. 大带轮上的包角D. 带的线速度20 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是。
A. 工作平稳,无噪声B. 寿命长C. 制造费用低D. 能保持准确的瞬时传动比.二、填空题1 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决定于、、和四个因素。
2 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随预紧力的增大而,随包角的增大而,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随带速的增加而。
3 带内产生的瞬时最大应力由和两种应力组成。
4 带的离心应力取决于、和三个因素。
5 在正常情况下,弹性滑动只发生在带主、从动轮时的那一部分接触弧上。
6 在设计V带传动时,为了提高V带的寿命,宜选取的小带轮直径。
7 常见的带传动的张紧装置有、和等几种。
8 在带传动中,弹性滑动是避免的,打滑是避免的。
9 带传动工作时,带内应力是 性质的变应力。
10 带传动工作时,若主动轮的圆周速度为1v ,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为2v ,带的线速度为v ,则它们的关系为1v v ,2v v 。
11 V 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 力工作的。
V 带的工作面是 面。
12 在设计V 带传动时,V 带的型号是根据 和 选取的。
13 当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张紧轮一般应放在 的内侧,这样可以使带只受 弯曲。
为避免过分影响 带轮上的包角,张紧轮应尽量靠近 带轮。
14 V 带传动比不恒定主要是由于存在 。
15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和 。
16 V 带传动限制带速v <25~30 m /s 的目的是为了 ;限制带在小带轮上的包角α1>120°的目的是 。
17 为了使V 带与带轮轮槽更好地接触,轮槽楔角应 于带截面的楔角,随着带轮直径减小,角度的差值越 。
18 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V 带传动的中心距增大,则小轮的包角 ,因而承载能力 。
19 带传动限制小带轮直径不能太小,是为了 。
若小带轮直径太大,则 。
20 带传动中,带的离心拉力发生在 带中。
21 在V 带传动设计计算中,限制带的根数z ≤10是为了使 。
三、问答题1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有哪些优缺点?2 当与其他传动一起使用时,带传动一般应放在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3 与平带传动相比,V 带传动有何优缺点?5 普通V 带有哪几种型号?窄V 带有哪几种型号?6 普通V 带截面角为40°,为什么将其带轮的槽形角制成34°、36°和38°三种类型?在什么情况下用较小的槽形角?7 带的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8 什么是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引起带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原因是什么?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对带传动性能有什么影响?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的本质有何不同?9 带传动在什么情况下才发生打滑?打滑一般发生在大轮上还是小轮上?为什么?刚开始打滑前,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 影响带传动工作能力的因素有哪些?11 带传动工作时,带内应力如何变化?最大应力发生在什么位置?由哪些应力组成?研究带内应力变化的目的是什么?12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单根V 带所能传递的功率是根据什么准则确定的?13 在设计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带的速度v min 和v max 以及带轮的最小基准直径1d min ? 14 在设计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两轴中心距的最大值a max 和最小值a min ?15 在设计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1α?16 水平或接近水平布置的开口带传动,为什么应将其紧边设计在下边?17 带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常用的张紧方法有哪几种?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张紧轮?张紧轮应装在什么地方?18 带传动中,若其他参数不变,只是小带轮的转速有两种,且两种转速相差3倍,问两种转速下,单根带传递的功率是否也相差3倍?为什么?当传递功率不变时,为安全起见,应按哪一种转速设计该带的传动?为什么?四、分析计算题1 已知单根普通V 带能传递的最大功率P = 6 kW ,主动带轮基准直径1d = 100 mm ,转速为 1n = 1 460 r/min ,主动带轮上的包角1α= 150°,带与带轮之间的当量摩擦系数v f = 0.51。
试求带的紧边拉力1F ,松边拉力2F ,预紧力0F 及最大有效圆周力e F (不考虑离心力)。
2 设计一减速机用普通V 带传动。
动力机为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P = 7 kW ,转速 1n = 1 420 r/min ,减速机工作平稳,转速2n = 700 r/min ,每天工作8h ,希望中心距大约为600 mm 。
(已知工作情况系数K A = 1.0,选用A 型V 带,取主动轮基准直径1d = 100 mm ,单根A 型V 带的基本额定功率0P = 1.30 kW ,功率增量0P ∆= 0.17 kW ,包角系数αK = 0.98,长度系数L K = 1.01,带的质量q = 0.1 kg/m 。
)3 已知V 带传递的实际功率=P 7 kW ,带速v = 10 m/s ,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2倍。
试求圆周力e F 和紧边拉力1F 的值。
4 V 带传动所传递的功率=P 7.5 kW ,带速v = 10 m/s ,现测得张紧力N 125 10=F 。
试求紧边拉力1F 和松边拉力2F 。
5 单根带传递最大功率=P 4.7 kW ,小带轮的1d = 200 mm ,1n = 180 r/min ,1α= 135°,25.0=v f 。
求紧边拉力1F 和有效拉力e F (带与轮间的摩擦力,已达到最大摩擦力)。
6 由双速电机与V 带传动组成传动装置。
靠改变电机转速输出轴可以得到两种转速300 r/min 和600 r/min 。
若输出轴功率不变,带传动应按那种转速设计,为什么?五、结构题(图解题)1 如题1图所示,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小带轮为主动轮。
在图a 、b 、c 、d 、e 、f 、g 和h 所示的八种张紧轮的布置方式中,指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注:最小轮为张紧轮。
)2 题2图中所示V带在轮槽中的3种位置,试指出哪一种位置正确?题2图3 如题3图所示链传动的布置形式。
小链轮为主动轮。
在图a、b、c、d、e与f所示的布置方式中,指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注:最小轮为张紧轮。
)题3图例解1. B型V带传动中,已知:主动带轮基准直径d1=180mm,从动带轮基准直径n1 450 r/min,能传递的最大功率d2=180mm,两轮的中心距α=630mm,主动带轮转速1σ、σ2、σb1、σb2及σc的分布图。
P=10kW。
试求:V带中各应力,并画出各应力1附:V带的弹性模量E=130~200MPa;V带的质量q=0.8kg/m;带与带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fv=0.51;B型带的截面积A=138mm2;B型带的高度h=10.5mm。
解题要点:V带传动在传递最大功率时,紧边拉力F1和松边拉力F2的关系符合欧拉公式,即F 1/F 2=551.0≈=πe e a f v 。
11121545F F F F F F e =-=-= 带速 s m n d /67.13100060145018010006011=⨯⨯⨯=⨯=ππυ 有效圆周力 N P F e 73267.131010001000=⨯==υN F F e e 9157324545=⨯== V 带中各应力:紧边拉应力 63.613891511===A F σ MPa 离心力 6.3367.1318.022=⨯==υq F e N离心拉应力 24.01386.33===A F c c σ MPa 弯曲应力 92.91805.1017011=⨯==d h Eb σ MPa 最大应力 55.16)92.963.6(11max =+=+≈b σσσ MPa各应力分布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