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器械生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外科手术室等常用医疗器械生锈的机理分析及处理方法

外科手术室等常用医疗器械生锈的机理分析及处理方法

外科手术室等常用医疗器械生锈的机理分析及处理方法医疗器械生锈机理分析清洁不完全,有机物腐蚀,自然氧化。

不锈钢的防锈主要是铬,铬就好像一层一层薄薄的膜,除了少量闲臵的器械长时间与空气接触所造成的自然氧化生锈外,最主要的生锈来自有机污染物血液脂肪蛋白质等所含的盐类与碘类附着在不锈钢的表面,这些污染物从开始接触不锈钢那一刹那,就开始破坏不锈钢表面这一层一层的铬,因此有了污染物的器械必须要尽快地去除,时间愈久所造成的破坏自然也就愈大。

干凅的有机污染物所造成的伤害更大,因为这些盐类没有了液体阻隔,直接与不锈钢接触,扩大了对不锈钢的伤害,同时也因为干凅会造成清洗困难,往往残留在器械或是内镜上,形成长时间的腐蚀,加上后续的高温高压消毒灭菌过程更加速了腐蚀作用,或是与戊二醛结合在内镜上堆积成黄色结晶体。

归根究底,生锈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清洁不完全,根据国外各类的文献规范表示,有三种情况会造成清洁不完全:不恰当的清洁剂。

没有经验的清洁手段器械本身设计复杂性。

当然避免了这三个原因的发生,并不代表可以100%的安心,因为更重要的是如何维持长时间符合上述要求的操作,这就需要观察与监督,但是如果一但发现有生锈的器械,就可以证明清洗的操作发生了瑕疵,甚至监督系统也出现了漏洞,此时应当以此三项为观察重点,找出操作环节上的缺失并加以改正,例如是否清洁剂选用错误,清洁操作人员有没有按章操作,器械是否适当分类等等。

如何避免器械生锈?使用后尽早清洗,多酶清洗,防锈处理,水质控制等。

因为当血液脂肪蛋白质与器械接触,腐蚀就已经开始,所以避免生锈的最上策就是尽快将有机污染物清除,如果已经生锈的器械,就要做除锈的处理,已经清洗与除锈的器械就应该要做防锈保养的处理,这样才是正确的保养器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带给病人安全的器械。

如何做到尽快把有机污染物清除呢?就是尽早清洗。

而第一步就是避免有机污染物凝固,或者称为干凅,因为血液脂肪蛋白质一旦凝固就会增加清洗的困难,同时污染物在器械上愈久自然对不锈钢的腐蚀也就愈大,加上清洗不完整而残留在器械上的污染物,经过高温高压消毒的过程,更加速了腐蚀的速度,也就是生锈。

手术器械生锈原因及处理方法

手术器械生锈原因及处理方法
硅胶垫是不错的选择!
二、器械生锈处理方法
1.除锈方法: 1)将除锈剂与水按照1:5比例稀释,用煮沸槽或超声波 清洗机将稀释液加热至50oC; 2)将有锈迹的器械全部打开放入到稀释液中,浸泡5分 钟,锈迹特别严重的器械浸泡10分钟; 3)浸泡完毕,如有少量锈迹残留可用纱布轻轻擦拭; 4)除锈完成后,用纯化水将器械漂洗干净; 5)器械漂洗干净后,进行手工润滑保养,干燥彻底。
2.器械使用后应及时、正确处理; 3.保证每次清洗的效果; 4.保障器械的润滑、保养质量; 5.正确使用清洁剂和清洗工具; 6.做好已生锈器械的除锈、润滑工作; 7.选择质量合格的手术器械;
手术器械生锈原因及处理方法
主讲内容 一、器械生锈原因分析 二、器械生锈处理方法
思考:
器械生锈,谁的错??? 清洗机? 清洗液 ? 润滑剂?
一、器械生锈原因分析
血液
预处理
生锈
含氯消毒剂 碘伏
清洗工具
器械材质
装载方式
一、器械生锈原因分析
1. 预处理 1)器械沾染污垢量大,且已凝结干涸,未进行预浸泡
器械在手术后会沾染大量血液。 血液中含有大量无机盐(氯化钠),如果长时间与器 械表面接触,就会产生腐蚀。
如何避免?
①术后器械应简单冲洗,并 密封下送CSSD;
②如不具备冲洗条件,建议 及时密封下送CSSD;
③也可使用专用保湿剂进行 保湿处理,并密封下送 CSSD 。
3. 消毒剂
碘伏、含氯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器械具有强 烈的腐蚀性。
如何避免?
选用合适的清洗工具进行刷洗,如软质毛刷、管 腔刷。
5. 装载、摆放方式
1)器械装载量过大,器械之间互相叠压, 影响清洗质量、润滑保养及干燥效果;

不锈钢手术器械生锈的原理

不锈钢手术器械生锈的原理

不锈钢手术器械生锈的分析1 什么叫不锈钢?在铁中加入铬或镍,在铁上会形成一层薄薄的、不易发生作用的皮膜,覆盖表面。

这层不易发生作用的膜,是一种氧化膜。

它会紧紧地覆盖在钢的表面,即使钢表面和空气中的氧接触,也不会发生任何反应。

换句话说,这层由氧化物形成的一片紧密的膜,隔绝了氧。

有时根据不同的用途,还会加入钼等不同的元素。

所有的钢材都会生锈,关键决定于保护性氧化膜的材料和质量。

因为某些钢材由于含有高于13%的铬,所以具有比一般钢材高得多的抗锈能力,这时称之为不锈钢。

根据氧化膜的材料和质量不同,不锈钢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详见附录1)2不锈钢“不生锈”的原因铁生锈是因为它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脆性的红色氧化铁。

不锈钢耐腐蚀,即“不生锈”是因为表面有一层富铬氧化膜。

下为示意图:3 手术器械是什么“不锈钢”?中,防止不锈钢生锈的主要是铬,铜,钼和镍。

(详见附录2)。

医疗器械为保持高硬度及锋利,多采用仅含13%Cr的不锈钢作为材料,但却相对容易生锈。

4 造成金属生锈的外部主要因素:(1)大气相对湿度在相同温度下,大气的水蒸气含量与其水蒸气饱和含量的百分比,叫做相对湿度。

在某一相对湿度以下,金属锈蚀速度很小,而高于这一相对湿度后,锈蚀速度陡然增加。

这一相对湿度称为临界湿度。

很多金属的临界湿度在50%一80%之间,钢铁约是75%。

大气相对湿度对金属锈蚀的影响最大。

当大气湿度高于临界湿度后,金属表面便出现水膜或水珠,若是大气中含有的有害杂质溶解于水膜、水珠,即成电解液,加剧锈蚀。

(2)气温与湿度大气温度与湿度两者关联影响金属锈蚀。

这有以下一些主要情况:第一,大气的水蒸气含量,随气温升高而增大;第二,气温高促使锈蚀加剧,尤其在潮湿环境里,气温越高,锈蚀速度越快。

在相对湿度低时,温度对锈蚀的影响还不太明显,但在高于临界湿度时,随着气温升高,锈蚀量急剧增大。

另外,如果大气与金属间有温差,则在温度低的金属表面形成冷凝水、也导致金属生锈。

手术器械锈蚀的原因分析与控制对策

手术器械锈蚀的原因分析与控制对策

手术器械锈蚀的原因分析与控制对策发表时间:2016-12-01T14:44:57.8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20期作者:张加丽赵孟磊何涛万青(通讯作者)[导读] 随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不断发展和卫生行业标准《WS310 -2012消毒供应中心规范》的实施。

(昆明市中医医院消毒供应室;云南昆明650011)【摘要】目的:分析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变色、锈蚀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控制对策,保证器械的安全使用,以求最大程度地提高医院资产质量,降低医院器械更新成本,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方法:采取对日常使用的复用手术器械,进行分类清洗、除锈处理、润滑油保养、陈旧更换等规范流程进行器械的处理,对发生黑斑锈蚀的器械分析原因,实施环节把控措施。

结果:改进规范流程后,确保了器械的清洗质量,手术器械的处理后锈蚀明显消失,器械的清洁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提高了手术器械使用满意度。

结论:手术器械及时清除黑斑锈蚀,是保障手术器械清洁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手术器械;锈蚀原因;对策随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不断发展和卫生行业标准《WS310 -2012消毒供应中心规范》的实施,,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结果要求越来越高,器械的质量控制对保障医疗安全尤为重要,而器械的有效维护和保养成为医院管理者、消毒供应中心操作者及医院科室使用人员关注的焦点。

手术器械在使用后,从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的检查和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等处理步骤,涉及到许多复杂循环操作过程,在器械的轴节、齿槽、管腔和缝隙等部位,会有变色锈蚀现象,对锈蚀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总结出器械发生变色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或减少器械锈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我院在手术器械使用管理中,从接收、清洗、保养、灭菌等环节分阶段进行流程环节把控,对部分器械未洗净,灭菌后的个别手术器械不够光洁,有器械锈蚀现象的器械进行规范处理。

手术器械锈蚀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手术器械锈蚀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2 结 果
首选材料 。但碳素钢 由于含有 较大量 的铁元 素 , 故其 容易 产 生锈蚀 , 尤其是直接 接触 空气后 , 很容 易生 锈 , 手术 器材 的使
用寿命 以及患者 的生命安 全 , 故碳 素钢 手术器 械表 面往往 覆 盖有一层铬元素 , 除 了具有美化作用外 , 最 主要 的原 因是铬 元
中, 加速锈蚀。手术 器械 清洗是 否及 时也 是影 响手 术器锈 蚀
的重要 因素 。手术器械 回收 、 清洗不及 时 , 尤其 是夜 间手术器 械次 日才进行清洗 , 易导致手 术器械 的锈 蚀。③手 术器 械 的
消毒 : 手术器械清洗完毕后 , 一定要进行 消毒处理 。由于化学 消毒液本身具有一 定 的腐 蚀性 , 故清 洗后 的器 械应 优先 选择
手术器械作为外科手术治疗必不可少 的医疗器械 , 由于其 种类繁多 、 结构各异 、 使用 以及处理方法缺乏规范性 , 导致手术 器械锈蚀 已经成 为一个不可忽视 的严 重影响手 术安全性 的隐 患 0 j 。本研究拟对手术器械锈蚀 的影响 因素 以及对策进行 探
பைடு நூலகம்
直接损伤手术器械 表面 的铬层 , 使 内层 的碳 素钢暴 露在 空气
【 关键词 】 手 术器械 ; 锈蚀 ; 浸泡
中图分 类号 : R 4 7 2 . 1 文献标识码 : B D O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6— 7 2 5 6 . 2 0 1 3 . 1 0 . 0 7 1 文章编号 : 1 0 0 6—7 2 5 6( 2 0 1 3) 1 0— 0 1 2 0— 0 2
手术器械多数是采 用以铁 为主要原 料 的碳 素钢所 制造 的 , 碳 素钢具有一定的强度 , 能适应手术 的需要 , 是制 造手术器械 的

手术器械生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手术器械生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手术器械生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关键词】手术器械生锈;原因分析;对策在医院工作过程中, 手术器械属关键性医疗器械,它基础材质多为碳素钢(Fe),碳素钢在空气暴露下容易氧化锈蚀,为了防止器械生锈,生产商在其表面覆盖一层防锈功能和金属光泽度好铬,有效阻止器械的铁(Fe)原子与氧气接触,使器械可以重复安全使用;只有在铬层受到破坏后,器械才有生锈可能。

日常中除了少数闲置器械长时间与空气接触所造成自然氧化生锈外,最主要生锈来自有机污染物、血液、蛋白质等所含盐类与碘类附着在不锈钢表面,这些污染物从开始接触不锈钢的那一刹那,就开始破坏不锈钢表面这一层层的铬,器械就出现锈斑。

手术器械由于使用频率高, 部分器械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其轴节和齿槽等部位常有生锈的现象。

不但会缩短器械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存在较大的医院感染隐患【1】。

而在重复使用处理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是造成器械铬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2】。

1 器械生锈原因1.1 器械使用后没能及时冲洗,血液中的氯化钠和血红蛋白对手术器械表面造成即时腐蚀。

1.2 使用后器械没有及时回收,导致器械暴露于空气中过久,引起氧化生锈。

1.3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生理盐水以防止血液凝固,生理盐水中氯离子对器械造成腐蚀。

1.4 在器械处理过程中,纯水氯含量过高或冲洗不干净具有腐蚀性。

1.5 清洗不彻底:器械使用后都可能沾染大量的血液或组织液类的有机污染物,血液中含有血色素,是铁的化合物。

血液中还有氯化钠,它对所有的不锈钢都是强烈的侵蚀化合物。

这两种物质一旦接触器械,都会马上开始造成侵蚀。

同时器械上有机污染物因为干沽造成清洗困难,形成长时间的腐蚀,后续的高温高压灭菌过程更加速了腐蚀作用。

据统计,此类腐蚀占手术器械生锈总量的50%以上【3】。

1.6 器械清洗方法不正确:在现实操作中,违规操作比较普遍,如擦洗器械上干涸污染物时使用钢丝球或硬毛刷,导致器械铬层被损伤;再就是在使用除锈剂进行除锈后,又未做有效的防锈处理,结果造成器械产生更严重二次锈蚀乃至报废【4】。

除锈剂在器械保养中的应用

除锈剂在器械保养中的应用

除锈剂在器械保养中的应用医疗器械种类多,使用频率高,通常都具有精度高和价格贵等特点。

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优劣是控制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器械生锈后不仅会严重影响灭菌效果,造成疾病传播,并且也会降低器械精度,容易提前报废,不利于医院管理和降低医疗成本。

因此,对待器械的生锈管理应标本兼治,重点做好防锈措施和锈蚀后除锈措施。

1 手术器械生锈的原因1.1清洗不彻底。

手术器械多为重复使用,每次使用后都可能沾染大量的血液或组织类的有机污染物(血液、黏液、分泌物等),如不能及时处理腐蚀器械表面的铬层,时间越久所造成的破坏性自然也就越大,同时也因为干涸会造成清洗困难,往往残留在器械上,形成长时间的腐蚀,后续的高温高压消毒灭菌过程更加速了腐蚀作用。

1.2器械清洗方法不正确。

手术器械在清洗过程中应避免损伤铬层,须使用专用的工具和试剂,并且应严格按规程操作。

而在现实的器械清洗工作中,违章操作较普遍,如擦洗器械上干涸污染物使用钢丝和硬毛刷,导致器械铬层被损伤;又如采用工业除锈剂(柠檬酸、氢氟酸)对器械进行除锈,或除锈剂浓度配比不合适,结果造成器械产生更严重的二次锈蚀乃至直接报废。

1.3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不当化学消毒液通常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如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等,器械在化学消毒剂中浸泡的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否则器械的铬层甚至器械的主体材料都可能受到氧化腐蚀。

1.4器械润滑方法不当传统的器械保养采用的液体石蜡润滑防锈的方法,但液体石蜡是非水溶性的,蒸汽不宜穿透,灭菌时对器械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起到隐蔽和保护作用。

2 除锈方法我科使用的是美国“鲁沃夫”速洁汰除锈剂。

鲁沃夫速洁汰除锈剂主要成分是磷酸,属于温和的弱酸性洗涤剂,通过氧化还原的原理除锈,不会对不锈钢本身产生损伤与腐蚀,通过浸泡法就可以轻松去除器械表面的各种锈渍、斑点。

现将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将经过清洗后的器械(轴节要充分打开)直接浸泡于1:7速洁汰除锈剂2-10分钟。

手术器械锈蚀原因分析及防锈措施

手术器械锈蚀原因分析及防锈措施

手术器械锈蚀原因分析及防锈措施目的:分析复用手术器械变色,锈蚀原因,制定解决措施,保证器械的安全使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方法:采用对日常使用的复用手术器械进行分类清洗,除锈处理,润滑保养,陈旧更换等规范流程进行器械处理,对发生黑斑锈蚀的器械分析原因,实施防锈措施。

结果:锈渍明显消失,器械恢复一定光泽,提高手术器械使用满意度。

结论:手术器械及时清除黑斑除锈,规范的清洗和保养是保障手术器械清洁质量的关键。

标签:手术器械;锈蚀原因;防锈措施手术器械使用后进行彻底清洁处理,去除附着在上面地血液、黏液、体液等有机物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重视,手术器械清洁处理方法不断地进行改进。

但因手术器械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使用频率高等因素,部分器械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其轴节和齿槽等部位常出现生锈现象,这不仅会缩短器械的使用寿命,而且存在着较大的医院感染隐患,因此锈蚀乃是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的主要原因。

1 现状调查我院在手术器械使用管理中,从接收、清洗、保养、灭菌等环节分阶段进行流程环节把控,对部分器械未洗净,灭菌后个别手术器械不够光洁,以及器械有变色锈蚀现象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解决措施规范处理。

2 器械锈蚀原因2.1 清洗不彻底手术器械每次使用后可能沾染大量的血液、组织液等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中所含的盐类与碘类对铬层有一定的腐蚀破坏作用。

器械使用后若未及时擦去血迹或清洗,使用之后预处理不及时,会加重器械的腐蚀,出现器械黑斑锈迹,使器械出现不同程度的生锈。

器械表面的有机污染物残留中所含的盐类与碘类附着在不锈钢的表面,腐蚀器械的金属铬层,污染越久所造成的破坏越大,干涸有机污染物所造成的损害更大,造成清洗困难。

尤其在器械的轴节、齿轮、管腔内壁、缝隙等难以清洗的部位更容易发生腐蚀现象。

据统计,此类腐蚀占手术器械生锈总量50%以上?〔1〕2.2 化学消毒液浸泡消毒不当特殊感染手术器械处理使用的含氯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对器械腐蚀较大,含氯消毒剂会将不锈钢中的铁元素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使不锈钢腐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器械生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关键词】手术器械生锈;原因分析;对策
在医院工作过程中, 手术器械属关键性医疗器械,它基础材质多为碳素钢(Fe),碳素钢在空气暴露下容易氧化锈蚀,为了防止器械生锈,生产商在其表面覆盖一层防锈功能和金属光泽度好铬,有效阻止器械的铁(Fe)原子与氧气接触,使器械可以重复安全使用;只有在铬层受到破坏后,器械才有生锈可能。

日常中除了少数闲置器械长时间与空气接触所造成自然氧化生锈外,最主要生锈来自有机污染物、血液、蛋白质等所含盐类与碘类附着在不锈钢表面,这些污染物从开始接触不锈钢的那一刹那,就开始破坏不锈钢表面这一层层的铬,器械就出现锈斑。

手术器械由于使用频率高, 部分器械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其轴节和齿槽等部位常有生锈的现象。

不但会缩短器械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存在较大的医院感染隐患【1】。

而在重复使用处理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是造成器械铬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2】。

1 器械生锈原因
1.1 器械使用后没能及时冲洗,血液中的氯化钠和血红蛋白对手术器械表面造成即时腐蚀。

1.2 使用后器械没有及时回收,导致器械暴露于空气中过久,引起氧化生锈。

1.3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生理盐水以防止血液凝固,生理盐水中氯离子对器械造成腐蚀。

1.4 在器械处理过程中,纯水氯含量过高或冲洗不干净具有腐蚀性。

1.5 清洗不彻底:器械使用后都可能沾染大量的血液或组织液类的有机污染物,血液中含有血色素,是铁的化合物。

血液中还有氯化钠,它对所有的不锈钢都是强烈的侵蚀化合物。

这两种物质一旦接触器械,都会马上开始造成侵蚀。

同时器械上有机污染物因为干沽造成清洗困难,形成长时间的腐蚀,后续的高温高压灭菌过程更加速了腐蚀作用。

据统计,此类腐蚀占手术器械生锈总量的50%以上【3】。

1.6 器械清洗方法不正确:在现实操作中,违规操作比较普遍,如擦洗器械上干涸污染物时使用钢丝球或硬毛刷,导致器械铬层被损伤;再就是在使用除锈剂进行除锈后,又未做有效的防锈处理,结果造成器械产生更严重二次锈蚀乃至报废【4】。

1.7 化学消毒剂的有毒残留和腐蚀性:所有化学消毒剂都具有毒性和腐蚀
性,人体若长期接触消毒剂容易产生一定的危害,甚至严重时会造成皮肤以及黏膜损伤,有潜在的职业危害。

消毒剂浓度掌握不好,对器械有腐蚀作用。

1.8 潮湿的表面:手术器械经过清洗消毒的过程后,一旦残留在器械表面的水膜吸收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如常见的氯化物,立刻形成化学电解液,氧化膜保护层被破坏,失去保护的钢材裸露于空气,氧化作用立刻进行,器械开始“生锈”了。

2 对策
2.1 手术器械使用后必须立即做初步处理:多酶清洗,防锈处理。

器械初步处理的时间越拖延,器械被腐蚀生锈越严重,处理的成本也越高【5】。

如客观原因不能立即进行预处理的,应做保湿处理,防止污染物干固后增加清洗难度和加速对器械的腐蚀。

2.2 进行器械分拣时,需将有锈迹的器械拿出单独处理,防止锈迹传染。

2.3 清洗器械的过程中应避免损伤铬层,须使用专用的工具和适合的清洗剂,并且应严格按规程操作。

2.4 水质控制:在清洗后的最后漂洗环节尽量采用去离子水(无氧化作用水)。

2.5 应严格控制浸泡器械的消毒液的浓度及浸泡时间,防止损坏器械;消毒后还应彻底漂洗,使器械上的残留化学消毒剂毒性降到安全水平。

2.6 清洗消毒后的器械必须保持不锈钢表面的干燥。

3 除锈处理
恰当的除锈处理可以使锈蚀轻微的器械恢复原样,对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风险都具有积极作用。

但除锈剂对器械的铬层也有不同程度的氧化腐蚀作用,因此,在进行器械的除锈时需按使用说明谨慎操作。

3.1 选用恰当的医用除锈剂,严禁用工业除锈剂对器械进行除锈处理。

3.2 只对器械有锈迹的部位进行除锈处理,不可将整件器械浸泡于除锈剂中,避免除锈剂对器械无锈部位的损伤,影响器械的使用寿命。

3.3 严格掌握除锈剂使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3.4 除锈处理后的器械应用清水充分漂洗,以清除除锈剂在器械上的残留。

4 总结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各种医疗器械清洗维护产品越来越广泛地被医疗机构所采用,使得医疗器械彻底清洗维护以及生锈器械的再利用得以保证,对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风险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器械除锈本身也具有风险性,不应将除锈作为器械的日常操作,不正确的除锈可导致器械立即报废,同时影响器械的清洗质量,直接影响着消毒灭菌效果:任何残留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都会妨碍微生物与灭菌媒介有效接触,且会产生细菌的保护膜而影响灭菌效果,导致所有消毒灭菌的失败;从而导致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

各种手术器械使用频率较高,磨损度也高,同时由于接触血液等有机物几率也高,所以使用后的器械尽早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器械清洗质量,而清洗除锈后的器械进行防锈润滑保养的处理,能保障器械在操作过程中的灵活性,延长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同时也能够保证提供合格的灭菌器械,是减少医院感染,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钟艳芬覃薇君.手术室器械的管理和保养[J].广西医学2000,22(5):1153-1154.
[2]魏静蓉李斌. 手术器械锈蚀原因及防锈管理体会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年6期
[3]黄靖雄.清洁(Cleaning)[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58-560.
[4]李小娟医疗器械防锈保养的探讨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5]黄靖雄.清洁(Cleaning)[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58-5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