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目的分析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方法严格按照《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的相关流程,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评估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进行干预。

结果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冲洗不彻底、流程差错、初步消毒缺失、医疗精密仪器损耗等问题。

针对一系列问题进行管理和改进。

应用风险优先数(RPN)进行分析,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之后的RPN显著下降。

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够改进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规范在实际应用的实施。

标签:失效模式;效应分析;手术室;器械处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method and effect of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in the process of instrument treatment in operation room. Methods Strictly in accordance with?the process of the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technology operating norms “using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operating room instrument processing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in the process,develop intervention for improving measures. Result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operation room instruments are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washing is not thorough,the flow errors,the lack of preliminary disinfection,the loss of medical precision instruments and so on. Management and improvement for a series of problems. Application of risk priority number(RPN)analysis,the application of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after the RP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nclusio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can impro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surgical instrument,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ndar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Failure Mode;Effect Analysis;Operation Room;Instrument Processing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是一种前瞻性的分析方式,通常应用于对系统流程中可能造成失效的因素进行评估,找出流程中需要改进的环节,防止失效现象的出现[1]。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在手术审批流程管理中的运用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在手术审批流程管理中的运用
医疗 管 理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在手术审批流程管理中的运用
Ap pl i c a t i on o f F a i l u r e Mo d e a n d E f f e c t An al y s i s i n Op er a t i on
Ap pr o v al Pr o c e s s Man a g emen t
Ab s t r a ct :O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f a i l u r e m o d e a n d e f f e c t a n a l y s i s( F ME A )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r e d u c i n g d e f e c t s i n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0
关键词 K e y w o r d s :失效模 式 f a i l u r e m o d e ;手术审批 o p e r a t i o n a p p r o v a l ;流程 管理 p r o c e s s m a n a g e m e n t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w e r e c o mp a r e d i n t h e h a l f a y e a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e r i o d . Re s u l t s : D u r i n g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e r i o d , n o ma j o r , d i f i f c u l

在手术室器械回收管理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研究

在手术室器械回收管理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研究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4138投稿邮箱:sjzxyx88@在手术室器械回收管理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研究王芳,杨红梅△(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云南 昆明)摘要:目的 探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回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5000例手术室器械包作为对照组,以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5000例手术器械包作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器械回收管理,实验组则在手术室器械回收管理中实施失效模式以及效应分析,对比两组管理的结果。

结果 实验组手术器械包回收失效的发生率(0.06%)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器械包回收失效的发生率(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手术室器械回收管理中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更好对器械回收相关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的改进措施进行指导,从而更加规范进行手术室器械的管理,将手术室器械回收的质量提高。

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手术室;器械回收管理;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4.088本文引用格式:王芳,杨红梅.在手术室器械回收管理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138-139.0 引言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是基于系统、团队、前瞻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可对设计或程序出现故障的原因和方法进行识别,并对改善故障相关的措施进行制定,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其核心是通过量化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寻找,并实施相关的处理,从而促进质量的改进[1,2]。

本研究主要对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回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作观察分析。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目的探讨有效提高手术标本质量的管理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手术标本管理流程进行改进,评价其效果。

方法成立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FMEA小组,确立预防标本丢失和质量控制的工作流程,采用头脑风暴法针对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列出所有可能的失效模式、分析可能失效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并计算出风险指数(RPN),根据风险指数高低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结果经过1年的工作实践,各项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评分降到了100分以下。

FMEA法有效的预防了手术室病理标本的丢失和标本质量的失控,从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结论应用FMEA法查找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的各种潜在失效原因,能使可能影响标本送检质量的风险因素得到分级、量化,使制定的改进措施更加有针对性,从而降低标本丢失的风险。

标签: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手术标本;安全管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是一种基于团队的、系统的及前瞻性的分析方法,用于识别一个程序或设计出现故障的方式和原因,并为改善故障提供建议和制定措施[1]。

FMEA的原理是分析系统组成的结构,粗略计算失效时结果的严重程度(S)、发生频次(O)和失效检验难度(D),算出风险指数(RPN=S×O×D)根据RPN多少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改进或改进程度的大小,从而将风险因素完全去除或降到最低级别。

美国的医疗评审机构从2003年起要求各家医院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来减少风险流程,以保证在各种事件发生前就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评估,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最终有效的降低了医疗风险事件发生率。

手术室标本管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术中切下的病理标本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病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2]。

病理诊断准确率高低取决于高质量的病理切片,而标本送检的规范性正是制成高质量切片的关键一步[3]。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改造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流程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改造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流程
[ 5 ]C h a g n o n M, Au d e t t e L M,L e b r u m L ,e t a 1 .A p a t i e n t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b y l e v e l o f n u r s i n g c a r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 J ] .N u r s R e s , 1 9 7 8 ,
要 内容 。失效模 式与效 应分析 ( f a i l u r e m o d e a n d e f f e c t s
a n a l y s i s, F ME A ) 是一种前瞻性的管理模式 。通过 前 瞻性检视高风险的流程 , 找出和矫正失效 因子 , 防患 于 未然 的一种管理 方法 。我 科 于 2 0 1 2年应用 F ME A对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流程进行 改造 , 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 。 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应 用失效模 式与效应 分析 改造手术病 理标本 管理流 程
杨 华 ( 复旦 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复旦 大 学上 海 医学 院肿 瘤 学 系, 上海
关键词 : 手术病理标本 ; 管理流程 ; 失效模式 ; 效应 分析
中图分类号 : R 4 7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 8 3 9 9 ( 2 0 1 4 ) 0 5 - 0 0 8 4 - 0 3
[ 1 ]郭燕红 .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保 障护理工作质量 [ J ] . 中国护理管
3 . 4 有利于护士分层管理的实施 , 护士满 意
整体护
理, 2 0 0 3 , 3( 1 ) : 4 4 - 4 5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月第19卷第2期·卫生管理与医学教育·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杨玉艳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甘肃武威 733000【摘要】目的:探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普通外科手术手术室的护理情况和60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对手术室进行常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在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对手术室进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方式,将使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方式前后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工作质量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实施后的手术不良情况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的工作质量明显比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前高(P<0.05)。

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降低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值得手术管理中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失效模式;效应分析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2-0169-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手术室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也就成为了相关专家和学者重视的问题了。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是属于宏观和纵向质量控制的可靠风险评估方法,这种管理方法主要依靠管理团队找出管理中存在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管理方案的改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

应用这种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手术室管理的效率,有利于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本文对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普通外科手术手术室的护理情况和60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对手术室进行常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在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对手术室进行FMEA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方式。

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04-10T15:46:28.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1期作者:兰婷1 曹佳2 王娇2 张双焰2 刘杰3[导读] 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模式在临床中属于一种适合监视高风险的护理流程。

(1南充市中心医院手术室四川南充 637000)(2南充市中心医院中医中西结合科四川南充 637000)(3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四川南充 637000)【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实施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的效果。

方法:我院于2017年3月起在手术室实施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护理安全管理(治疗组),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进行对比分析(常规组),选择实施前后各12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结果:治疗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手术室医生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实施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1-0169-01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模式在临床中属于一种适合监视高风险的护理流程,应用在手术室安全护理管理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找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属于预防性、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方式[1],能减少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为了分析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我院针对收治的手术室患者进行了分析及对比。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于2017年3月起在手术室实施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护理安全管理(治疗组),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进行对比分析(常规组),选择实施前后各12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常规组120例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为69:51例,年龄18至79岁,均值为(53.62±2.58)岁;治疗组120例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为73:47例,年龄18至82岁,均值为(53.74±2.67)岁。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

i sr me tds o a se au t d a a y e c re p n i g me s r swe e tk n t e . Re ut T e ewe e s me h g — s a l r nt u n ip s l wa v l ae , n l z d, o r s o dn a u e r a e h n s l s h r r o ih r k fi e i u
[ 献标识码】 文 A
【 章 编 号】 08 96 (000A 0 2— 3 文 10— 992 1)9 一07 0
Ap l a i fF i r o e a d E e t ay i i h o e s o s r me t s o a n pi t c ono a l e M d n f cs An lss nt e Pr c s fI tu u n n s Dip s l i O p r t n Ro m eai o o
性 的改进措施后 , P R N值分别下降至 15 0 0 1 、2 8 结 论 2 、 . 、2 1 、 。
好 . 规 范 得 以顺 利 实 施 。 使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于手术器械处理流程改进的效果 良
【 键 词】 关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手术室 ;器 械清洗 ; 流程改进
[ 图 分 类 号】 9 1 中 C3. 2
21 0 0年 9月




S p e e , 01 e t mb r 2 0
Vo . 7 No 9 11 . A 2 7
第 1 7卷 第 9 A期
J un l f u s g C i a o r a o ri ( h n ) N n
【 护理 管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目的分析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方法严格按照《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的相关流程,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评估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进行干预。

结果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冲洗不彻底、流程差错、初步消毒缺失、医疗精密仪器损耗等问题。

针对一系列问题进行管理和改进。

应用风险优先数(RPN)进行分析,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之后的RPN显著下降。

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够改进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规范在实际应用的实施。

标签:失效模式;效应分析;手术室;器械处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method and effect of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in the process of instrument treatment in operation room. Methods Strictly in accordance with?the process of the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technology operating norms “using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operating room instrument processing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in the process,develop intervention for improving measures. Result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operation room instruments are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washing is not thorough,the flow errors,the lack of preliminary disinfection,the loss of medical precision instruments and so on. Management and improvement for a series of problems. Application of risk priority number(RPN)analysis,the application of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after the RP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nclusio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can impro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surgical instrument,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ndar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Failure Mode;Effect Analysis;Operation Room;Instrument Processing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是一种前瞻性的分析方式,通常应用于对系统流程中可能造成失效的因素进行评估,找出流程中需要改进的环节,防止失效现象的出现[1]。

在医院中,各级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品牌、型号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构造的差异、器械处理时间的不足、清洗的难度较大,其管理不善则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

怎样降低手术医疗器械处理流程中的风险发生率,减少清洗质量不合格的数量、种类错误和缺失的发生数是改善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院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进行分析和管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制定主题严格按照《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相关规范,使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医院中的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根据手术器械的清洗规范执行相关的改进措施,提高清洗效果。

1.2 方法首先选择8名护士组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团队,其中包含护士长、责任护士以及仪器班的护士,对所有成员的工作经验提出较高的要求,严格挑选,工作时间至少6年以上,临床工作中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

护理小组中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可用发散性思维对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可能造成失效的风险,针对失效模式进行探讨,找到相关的原因。

合理设计手术器械的处理流程。

首先常规器械的处理流程:手术结束之后进行回收和分类,随后对肉眼可见的污渍进行冲洗,冲洗干净之后使用多酶溶液进行浸泡,随后进行漂洗,使用超声机进行清洗、漂洗后烘干,使用润滑油浸泡之后烘干,对洁净的手术器械进行包装。

第二是特殊手术感染器械的处理。

使用可以重复使用的器械专用池浸泡,基于手术器械中不同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消毒溶液进行处理,按照特殊器械处理流程进行操作1.2.1 强化护理人员的手术室器械处理规范化意识通过培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手术室器械处理规范化意识。

让护士认识到,残留在手术器械上的血液、蛋白质和黏液等会造成灭菌剂无法良好地与微生物接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杀菌效果。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强调手术器械的处理流程化操作,应当先进行清洗,然后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消毒和灭菌操作。

当前很多基层医院都以手工联合超声清洗作为主要措施,这样的模式很可能导致护理人员忽视手工清洗的重要性忽视,认为有超声清洗即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实际上,手术器械,尤其是精密化程度较高的器械,可能存在管腔较长、复杂程度高的现象,需要护士使用专业的清洁工具进行操作。

就我院而言,手术器械的清洗工作主要由器械班护士和仪器班护士共同完成,且大多由年资较低的护理人员执行[2]。

他们对于处理流程的熟悉度不够,同时对于器械的结构不了解,处理起来较为生涩,甚至出现超声清洗机操作不当,造成消毒工作差错,或者润滑油使用不当造成器械生锈,影响到正常使用。

促进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团队和科室培训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整个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器械处理流程的培训。

提高器械清洗在处理流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强化护理人员责任意识。

同时加强对低年资护士手术室器械清洗、拆卸、安装、维护与保养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团队还应当加强与手术器械厂家之间的合作,邀请相关专家对护士进行培训。

1.2.2 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岗位工作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团队找到影响手术器械处理工作效率的原因在于护理人员人手不足以及清洗步骤的增加。

在新消毒规范实施后,每一件手术器械的处理时间延长,原来规范中并没有要求所有的器械在多酶溶液中浸泡8 min以及在润滑油中浸泡2 min的要求。

有研究资料显示,新的规范中每份器械的处理时间平均增加了20 min左右[3],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与工作量。

因此,采用弹性排班制度、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对于提高手术器械处理质量非常重要。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团队制定针对性的措施,由资深护理人员管理手术室器械的冲洗程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将其浸泡在消毒液中;随后交班给仪器班护士进行处理,完成器械的后续处理工作。

这一过程中,中班的机动护士还能够辅助仪器班护士的工作。

这一处理模式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器械护士的时间,提高了手术器械的处理效率。

1.3 计算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危机值应用风险优先数(RPN)对危机值进行计算,其主要对失效发生的频度(O)、检验的难度(D)以及失效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每一个因子的评分在1~10分之间,随着分值的上升代表可能性的提高。

所有因子的乘积为危机值,分值越高,对于失效的影响越大,应当优先应用措施进行干预。

2 结果2.1 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高风险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结果分析当前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主要的失效模式有:①手术器械冲洗不彻底:造成潜在失效的原因主要是护士的工作任务较多,工作量大造成工作质量的降低,此外,护理人员不了解手术器械的构造也是原因之一。

极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较差,存在感染的风险,其危机值达到512。

②流程差错:原因是手术器械的清洗流程不规范,没有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其危机值同样达到512。

③初步消毒缺失:导致初步消毒步骤缺失的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对超声清洗机的操作不当,这一失效模式可能造成院内交叉感染,其危机值为294。

④医疗精密仪器损耗:造成潜在失效的原因在于机械处理过程中没有分开,精密器械的损耗会增加修理和维护的成本,其危机值为140。

⑤器械生锈:现在失效原因为润滑油使用不当,很大程度上造成器械使用寿命的下降,其危机值为75。

2.2 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处理之后的危机值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处理之后,手术器械冲洗不彻底由原来的512下降为125;流程差错危机值由原来的512下降为75;初步消毒缺失的危机值由294下降为0;医疗精密仪器损耗的危机值由140下降为0;器械生锈的危机值由原来的75下降为0,手术器械处理流程得到很好的改善。

3 讨论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围绕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及其原因进行深入探讨,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性。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服务与管理理念也出现巨大的转变。

对于医院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缺陷,也由原来的对个别从业人员的处罚转变为对整个医疗服务系统的改进。

通过分析发生缺陷的根本原因及流程,运用相关工具进行改善,从而达到减少或杜绝缺陷发生的目的。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院安全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强调的是“预防”,而不是对发生过的差错进行纠正,是一种极具风险意识与前瞻性的评估方法[4]。

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找出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手段进行干预能够显著优化手术器械处理流程,提高器械的清洗和消毒质量。

该研究中,针对手术器械术后处理流程进行探讨,改进其中的失效模式,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强调清洗在手术器械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强化护士的责任意识,最终结果显示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失效模式显著降低。

此外,改进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之后,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也得到了很大提高[5]。

手术医生与护士是完成上述工作的主体,二者之间密切配合,才能保证良好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但是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均较大,在改进工作流程之前,洗手护士需要同时执行多项工作,体力消耗非常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