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净选与加工概述

合集下载

第七章 净选与加工 第1节 清除杂质 第2节 分离和除去非药用部位 第3节 其他加工

第七章 净选与加工 第1节 清除杂质 第2节 分离和除去非药用部位 第3节 其他加工


4大小分挡
第1节

清除杂质
杂质----混入的泥砂、异物、虫蛀及霉变品等。


主要方法:
㈠ 挑选 ㈡ 筛选 ㈢ 风选 ㈣ 水洗

⑸磁选
第一节
一、 挑选
挑拣出混在药物中的杂质、霉败品等或将 药物大小分档,达到洁净。如桑叶、藿香 、苏叶等。常与筛簸交替进行。
操作与主要设备:
方法:挑拣、颠簸等。 设备:有人工挑选台、筛、颠簸。
第一节
二、 筛选
是根椐药物与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
不同规格的筛或箩,筛除杂质或将药物大小 分开或筛去辅料等的净制方法。如延胡索 、半夏、菊花等。
现有振荡式筛药机。
旋转式筛药机
支承式筛药机
振动式筛药机
三、 风选
是利用药物和杂质的质量不同,借助风力 将杂质除去。可用簸箕或风车通过扬簸、扇 风等除去杂质。如苏子、青葙子、莱菔子等 。
树皮类 :杜仲、厚朴、肉桂、秦皮、合欢皮等应刮
去其栓皮、苔鲜及其不洁物。 根和根茎类 :知母、北沙参、山药、明党等,应去 根皮。方法:多趁鲜时刮除。 果实种子类 :使君子、白果、桃仁、苦杏仁、巴豆 、大风子等,多应去果皮或种皮。方法:砸、燀
四、 去毛
• 去除着生于药物表面或内部的绒毛或鳞片。根据不 同的药物,可分别采取下列方法:
组织称量绞碎,用水少许搅匀,纱布过滤,取滤液配制
成约0.5%的溶液。用Na2CO3调pH值8.0~8.4。水浴加热至
40℃,加入药物(龟甲、鳖甲),每隔3小时搅拌1次, 经12~16小时,残皮和残肉能全部脱落,捞起,洗净晒 干,至无臭味。

酵母菌净制法:取药物0.5kg,冷水浸泡,加 卡氏罐酵母菌300ml 2天,放弃浸泡液,加水

净选加工—净制药材的质量标准(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净选加工—净制药材的质量标准(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二)质量指标
❖1.《中国药典》的规定
➢杂质不得过1%的有:五味子、南五味子、原豆蔻(白 豆蔻)、苘麻子。 ➢杂质不得过2%的有:大蓟、小蓟、广藿香、瓦松、布 渣叶、龙脷叶、老鹳草、合欢花、红花、印尼白蔻、连钱 草、青葙子、苦地丁、乳香珠、狼毒、银杏叶、商陆、锁 阳、鹅不食草、蔓荆子、罂粟壳、槲寄生、薏苡仁。
净制药材的质量要求
(三)检查方法 ➢ 取规定量的样品,摊开,用肉眼或放大Fra bibliotek(5~10倍)
观察,将杂质拣出;如其中有可以筛分的杂质,则通过 适当的筛,将杂质分出。将各类杂质分别称量,计算其 在供试品中的含量。
净制药材的质量要求
➢杂质不得过5%的有:土鳖虫、升麻、北豆根、补骨脂、 草乌、急性子、麻黄、黑种草子、酸枣仁。 ➢杂质不得过6%的有:石榴皮、地龙、侧柏叶、番泻叶。 ➢杂质不得过7%的有:吴茱萸。 ➢杂质不得过8%的有:金钱草。
净制药材的质量要求
➢杂质不得过9%的有:老翘(连翘)。 ➢杂质不得过10%的有:天然没药、原乳香、蒲黄(不能 通过七号筛的杂质)。 ➢杂质不得过15%的有:胶质没药。
净制药材的质量要求
❖2.《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的规定
➢根、根茎、藤木、叶、花、皮类:泥沙和非药用部位等杂 质不得过2%。 ➢果实、种子类:泥沙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过3%。 ➢全草类:不允许有非药用部位,泥沙等杂质不得过3%。 ➢动物类:附着物、腐肉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过2%。 ➢矿物类:夹石、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过2%。 ➢菌藻类:杂质不得过2%。 ➢树脂类:杂质不得过3%。 ➢需去毛、刺的药材:其未去净的茸毛和硬刺不得过10%。
净制药材的质量要求
➢杂质不得过3%的有:三白草、山茱萸、女贞子、石 韦、白蔹、地锦草、荜茇、巫山淫羊藿、淫羊藿、青 翘(连翘)、荜茇、菥蓂、黑芝麻、僵蚕。颠茄中直 径超过1cm的颠茄茎不得过3%。 ➢杂质不得过3.5%的有:飞扬草。 ➢杂质不得过4%的有:丁香、小茴香、仙茅、白薇、 穿山甲、沙棘。另外规定颠茄中颜色不正常(黄色、 棕色或近黑色)的不得过4%。

中药炮制学:净选与加工——分离不同药用部位和去除非药用部位

中药炮制学:净选与加工——分离不同药用部位和去除非药用部位
◆去除非药用部位
1.去根和去茎 2.去皮壳 3.去毛 4.去心 5.去芦 6.去核
7.去头尾足翅 8.去残肉筋膜
分离不同药用部位和去除非药用部位,两者的方法相同,目的各异。
◆ 分离不同药用部位
许多中药来自同一来源,如植物莲,药用的就有:藕(地下根茎,清热凉血),藕节(茎节,止血散瘀),藕粉(根茎制 的淀粉,益血调冲),荷梗(叶柄花柄,清热祛暑利水),荷叶(叶面,清暑利湿止血),莲花(活血止血),莲须(雄蕊, 清心涩精),莲房(成熟花托,散瘀止血祛湿),莲子(种子,健考试,大站收集脾益肾),莲子心(胚芽,清心火)。又如 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分别入药。有的药性各异,如麻黄发汗,根止汗。

中药炮制学,第五单元,净选加工

中药炮制学,第五单元,净选加工

中药炮制学——第五单元净选加工一、净选加工的目的1.分离药用部位2.大小分档3.除去非药用部位4.除去泥沙杂质及虫蛀霉变品1.分离药用部位疗效不同的部位分别入药,使之更好地发挥疗效。

麻黄:麻黄茎发汗解表,麻黄根止汗。

莲子:莲子心清心火,莲子肉补脾涩精。

扁豆:扁豆仁健脾化湿,扁豆衣祛暑化湿。

2.大小分档便于在水处理和加热过程中分别处理,使其均匀一致。

如半夏、白术、川芎、川乌、附子等。

3.除去非药用部位使调配时剂量准确或减少服用时的副作用。

如厚朴去粗皮、枳壳去瓤、巴戟天去心、党参去芦、枇杷叶去毛等。

4.除去泥沙杂质及虫蛀霉变品主要是去除产地采集、加工、贮运过程中混入的泥沙杂质、虫蛀及霉变品,保证药物洁净。

二、清除杂质杂质一般指药材中夹杂的泥土、砂石、杂草、非药用部位及变质失效的部分。

清除杂质的方法主要有挑选、筛选、风选、水选、磁选等。

1.挑选指用手工挑拣的方法清除杂质。

(1)挑出非药用部位;(2)拣出用其他方法不宜除去的肉眼可见的杂质,如木屑、砂石、杂草、枝梗等;(3)挑出霉烂虫蛀等变质的药材;(4)大小分档。

适用药物:莱菔子、桑螵蛸、蛇床子、石膏:除去木屑、砂石等杂质。

苏叶、藿香、淡竹叶、香薷:除去枯枝、腐叶及杂草等。

枸杞子、百合、薤白:除去霉变品。

天南星、半夏、白芍、白附子、白术、大黄、木通:大小分档。

2.筛选根据药物与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罗,过筛清除杂质;或者利用不同孔径的筛子进行筛选分档,使大小规格趋于一致。

设备:现多为机械操作——振荡式筛药机、小型电动筛药机。

适用药物:延胡索、浙贝母、半夏:大小分档,便于水处理。

穿山甲、鸡内金、鱼螵胶:大小分档,便于炒制。

固体辅料拌炒药物,可用于筛去辅料。

3.风选利用药物与杂质的比重(轻重)不同,经过簸扬(一般可利用簸箕或风车),借助风力清除杂质及非用药部位。

设备:簸萁、风车。

适用药物:苏子、车前子、吴茱萸、青葙子、莱菔子、葶苈子:细小种子类需除去果柄、花梗、干瘪之物。

中药炮制学:净选

中药炮制学:净选

中药炮制学:净选
净选指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等,使其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

1.清除杂质的方法有四种:挑选、筛选、风选、水选等。

2.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首先搞清要分离不同药用部位的有――莲子心(胚芽)清心火,莲子肉补脾涩精;麻黄根止汗,麻黄草质茎发汗;如白扁豆分离种皮和种仁。

白首乌、苦楝根、雷公藤的外皮有毒副作用也应除去。

毛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故应除去以消除副作用。

去毛方法有鹿茸燎去毛茸;枇杷叶、石韦刷去毛;骨碎补、狗脊、马钱子用砂炒法烫去毛;金樱子挖净毛和核;香附撞去毛。

其他
操作多为去除非药用部位,以洁净药物,调配时剂量准确。

要知道应去除的部位及适用的药物,以备选择。

如用茎部分的药物一般须除去主根、支根、须根等,例石斛、芦根、藕节等。

用根部的药物往往须除去残茎,如龙胆、丹参、威灵仙、防风。

牡丹皮、地骨皮、巴戟天、五加皮应去木质心。

乌梅、山楂,山茱萸等去核取肉。

枳壳去瓤。

3.其他加工应了解方法及适用药物。

碾捣:如矿物药自然铜、赭石、龙骨、阳起石,动物甲壳龟甲、牡蛎、瓦楞子,植物药芥子、韭菜子、木鳖子等。

制绒:如麻黄制绒,艾叶制绒。

拌衣:如朱砂拌茯神、茯苓、远志,以增强宁心安神作用。

青黛拌灯心草有清热凉肝的作用。

净选加工

净选加工

传统净制方法还有摘、揉、擦、砻、刷、剪切、挖、剥等, 现分别介绍: (1)摘:系将根、茎、花、叶类药物放在竹匾内,用手或剪刀将其不入药的残
基、叶柄、花蒂及须髭等摘除,使之纯净。如旋复花、辛夷除去梗柄等。 (2)揉:将药物放在大眼蔑筛上,用手轻轻揉搓使碎后,再通过筛簸,以除去
筋膜杂质,如桑叶、马兜铃等。 (3)擦:是用二块木块,将药物放在中间反复磨擦,或放入石臼内用木棍轻轻
去核的现代研究,
山茱萸果核与肉的成分相似,但含量有差别,鞣 质和油脂主要分布于核中,而具有降低血清转氨 酶作用和安定、降湿、抗菌消炎作用的熊果酸主 要存在于肉中,核为肉的1/6。临床有带核入药治 疗遗精致病情加剧的报道。因此山茱萸不去核必 然会影响临床疗效。
诃子为收涩药,历代强调“去核用肉”。现代 研究认为诃子主要成分为鞣质,生诃子肉中鞣质 含量为40.60%,核中鞣质含量仅为4.16%,含量 相差近十倍,故须去核入药,以去除其质次部分, 提高有效成分含量比,从而增加其收敛止泻之功。
2.叶类药材 部分叶类药材如枇杷叶、石韦等,其下表面密被绒毛,传统 方法将枇杷叶、石韦等逐张用棕刷刷除绒毛,洗净,润软、切丝、干燥。一 般用于少量者。
毛茸中皂苷含量较叶中为低。毛茸中并不含有能致咳或产生其他副
作用的特异化学成分。也有研究发现枇杷叶的茸毛在煎煮过程中不易脱落,
即使有少量脱落也可以通过过滤而除去。现主张枇杷叶不必刷去毛,即省工
擦动,以除去外皮和硬刺。如蔓荆子、苍耳子、路路通等, (4)砻:是用石磨(垫高磨芯)或竹木制成的推子,将药物放入穴中,推动磨,
磨去药物杂质或非药用部分,而不致将肉仁磨碎。如桃仁、杏仁去皮,扁豆去衣, 刺蒺藜、苍耳子去刺,香附去毛等。 (5)刷:是用毛刷或尼龙刷,刷去药物外表面灰尘、泥沙、绒毛或其他附着物。 如枇杷叶 (6)剪切:利用剪刀或刀,剪或切去药材残留的非药用部分,或将药用部位用 剪刀剪碎,或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如玄参去芦,防风切去根头,细辛剪去叶等。 (7)挖:此法是采用金属刀或非金属刀,如竹片,挖去果类药物中的内瓤、毛 核,以便于药用。如枳壳挖去内瓤、金樱子挖去毛。后者将金樱子加水浸泡至微 软,顺切两半挖尽毛及核,再洗一次,晒干。 (8)剥:将果实类药物的外壳剥除,但分离时需保持其完整,如白豆蔻、砂仁 剥去壳,临用时打碎。

中药学课件-净选加工

中药学课件-净选加工
(二) 手工切制(切药刀、片刀 ) (三) 其他切制(镑 、刨 、锉、劈 )
转盘式切药机
往复式切药机
多功能切药机
第三节 饮片的干燥
一、自然干燥 二、人工干燥
第四节 饮 片 的 包 装
饮片包装的作用:
①方便饮片的存取、运输、销售; ②有利于饮片的经营和防止再污染; ③有利于饮片的美观、清洁、卫生和定期监督检查;
饮片切制的目的
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提高煎药质量 利于炮炙 利于调配和贮存 便于鉴别 利于制剂
水处理的目的主要为:
洁净药物,除去泥砂杂质; 调整或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软化药材,便于切制饮片。
常用水处理方法:
淋法 (喷淋法) 淘洗法 泡法 漂法 润法(浸润、伏润、露润等 )
去核 去瓤 去枝梗 去头尾足翅 去残肉
第三节 其 他 加 工
碾捣(矿物类、甲壳类 、果实种子类 、根及根茎类) 制绒 拌衣(朱砂拌 、青黛拌 ) 揉搓
第八章 饮 片 切 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切制前的水处理 饮片类型及切制方法 饮片的干燥 饮片的包装 不良因素对饮片质量的影响
④有利于促进饮片生产的现代化、标准化。
第五节 不良因素对饮片质量的影响
连刀(拖胡须) 掉边(脱皮)与炸

败片 翘片
皱纹片(鱼鳞片) 变色与走味 油片(走油) 发霉
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弯曲法 指掐法 穿刺法 手捏法
其它润法:
复润、双润:有些质地坚硬的药
材,其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可采用 “复润”或“双润”。复润是重复润数 次,如槟榔。双润则是将润过一段时间 的药材稍经晾晒,再湿润。
其它润法:
蒸润:有些特殊药材,如某些含苷

中药炮制学大纲

中药炮制学大纲
概念、目的
掌握
2.清除杂质
挑选、筛选、风选、水选
熟悉
3.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
去根或去茎、去枝梗、去皮壳、去毛、去心、去芦、去核、去瓤、去头尾足翅等
4.其他加工
碾捣、揉搓、制绒、拌衣
三、饮片切制
1.切制前的水处理
(1)常用水处理方法
熟悉
(2)水处理效果的检查方法
2.饮片类型及切制方法
(1)饮片类型及选择原则
中药炮制学大纲
单元
细目
要点
要求
一、中药炮制学概述
1.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
熟悉
(2)发展
2.中药炮制的目的
炮制目的
掌握
3.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1)固体辅料
熟悉
(2)液体辅料
4.炮制品的质量要求与储藏保管
(1)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熟悉
(2)炮制品的贮藏保管
掌握
二、净选与加工
1.净选与加工的概念及目的
朱砂
掌握
17.煨
肉豆蔻
熟悉
*18.药物的其他制法
*六神曲、*麦芽、*芒硝、
*珍珠
了解
掌握
(2)饮片的切制方法
3.饮片的干燥
(1)自然干燥
了解
(2)人工干燥
四、炮炙
1.炒法
王不留行、苍耳子、牵牛子、
*莱菔子、*葶苈子、山楂、栀子、槟榔、苍术、*僵蚕、斑蝥、白术
掌握
2.烫法
鸡内金、鳖甲、*阿胶、
*水蛭
掌握
*3.煅法
*白矾、*自然铜
了解
4.制炭
地榆、*槐花、蒲黄、
*血余炭
掌握
5.蒸法
人参、何首乌、黄芩、五味子、*豨莶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学:净选与加工概述
净选的含义
中药材在切制、炮炙和调配、制剂前,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异物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以达到药用的纯净度要求的炮制工序,即净制。

净制的目的
1.分开药用部位莲子肉与心,分别能健脾补肾与清心火。

2.进行分档在净选的同时将药物大小分档,便于火制和水制时控制工艺质量,保证炮制均匀,防止太过与不及。

3.除去非药用部位净制除去质次效差(厚朴粗皮、诃子核)、毒性大(蕲蛇头)、副作用强(枇杷叶绒毛)的部位,便于调剂准确,制剂的安全有效。

4.除去杂质异物:清除采集、加工、运输、贮存中混入的泥砂、异物及虫蛀霉变等变异的药物。

现代研究概况
一些传统的净制方法费时费工,增大药材损耗及成本。

对其要具体分析,系统研究,不可轻易否定,但也不要盲从。

实验发现:厚朴的粗皮占全重的15.47%,厚朴酚、和厚朴酚、β-桉叶醇的含量内皮远远高于粗皮。

诃子的核占50%以上,但鞣质仅含4.0%,而果肉含26.06%.这些净制是必要的。

但是有些则值得研究:如丹皮的粗皮仅占2.06%,含微量的丹皮酚,干燥后难于除去;过去都在产地趁鲜刮去,商品称“刮丹皮”,结果含量测定发现其丹皮酚的含量反而降低了。

《药典》未规定丹皮去粗皮是合理的。

再如杏仁过去称“皮尖双仁者有毒”,实验证实杏仁的皮尖与仁的成分种类一致,去皮是为了考试,大网站收集增加溶出和破酶保甙。

古称马钱子去毛可降低毒性,研究发现其茸毛中毒性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只有种仁的30.7%和16.1%.
《证类本草》中要求人参去芦头,曰“不去者吐人”,以后历代都去芦,参芦占人参全重的12%~15%,研究发现参芦没有催吐作用,且成分与人参没有不同,仅含量略有差别,参芦人参皂甙Rg含量高,参体人参皂甙Rb含量高;两者LD50也无差别。

《药典》90年版人参已不要求去芦,但实际园参仍需去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