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程百分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合集下载

指示表类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指示表类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指示量具标准器组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3)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4)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5)
五、环境条件 (5)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6)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7)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8)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1)
十一、结论 (12)
十二、附加说明 (12)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选一支(0-3)mm的百分表,编号为***,分度值为0.01mm,受检点为2mm,在相同条件下反复测量10次,结果如下:单位:μm
序号测得误差x iνi=x i-xνi2
1 -1 0.5 0.25
2 -2 -0.5 0.25
3 -2 -0.5 0.25
4 -2 -0.
5 0.25
5 -1 0.5 0.25
6 -1 0.5 0.25
7 -1 0.5 0.25
8 -2 -0.5 0.25
9 -2 -0.5 0.25
10 -1 0.5 0.25
x -1.5
S= 0.5
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为s=0.5μm。

指示表检定仪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指示表检定仪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指示量具标准器组计量标准负责人孙伟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XX市计量测试所
填写日期2015年09月01日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环境条件‥‥‥‥‥‥‥‥‥‥‥‥‥‥‥‥‥‥‥‥‥‥‥‥()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十一、结论‥‥‥‥‥‥‥‥‥‥‥‥‥‥‥‥‥‥‥‥‥‥‥‥‥()十二、附加说明‥‥‥‥‥‥‥‥‥‥‥‥‥‥‥‥‥‥‥‥‥‥‥()。

压力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压力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0.7
1.0
0.0003
0.0057
0.0058
0.017
0.7
1.5
0.0003
0.0057
0.0058
0.017
0.7
2.0
0.0003
0.0057
0.0058
0.017
0.7
2.5
0.0003
0.0057
0.0058
0.017
0.7
9、扩展不确定度表示
根据上述评定结果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表示为:
0.00056
0.00058
0.0016
0.7
0.2
0.00006
0.00056
0.00058
0.0016
0.7
0.25
0.00006
0.00056
0.00058
0.0016
0.7
(0~0.4)MPa
校准点
(MPa)
不确定度分量(MPa)
扩展不确定度(MPa)
扩展不确定度(%FS)
标准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校准点
(MPa)
不确定度分量(MPa)
扩展不确定度(MPa)
扩展不确定度(%FS)
标准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估读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0.05
0.00006
0.00056
0.00058
0.0016
0.7
0.1
0.00006
0.00056
0.00058
0.0016
0.7
0.15
0.00006
(-0.1~2.5)MPa, =0.8%FS,k=2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压力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压力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压力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湛国超建标单位名称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填写日期 2020年1月18 日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1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五、环境条件………………………………………………………………………………( 3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5 )八、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6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7)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9 ) 十一、结论…………………………………………………………………………………(10 ) 十二、附加说明……………………………………………………………………………(10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为保障我厂所属范围使用压力表示值的准确,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计量准确可靠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又能满足我公司生产的需求,故建立精密压力表标准装置,以便在公司内开展压力表检定工作。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根据帕斯卡定律和流体静力平衡原理,借助螺纹杠杆加压,通过活塞产生的水压,使校验器的活塞系统产生标准压力值,利用两端的等压值把被检压力表与精密压力表(标准表)进行直接示值此对。

其框图1、标准压力表2、被检压力表3、被检压力表4、螺纹杆5、截止阀。

压力仪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压力仪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压力仪表检定装置
计量标准负责人刘文军
建标单位名称邢台德龙机械轧辊有限公司
填写日期2009年月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2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2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3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4 )
五、环境条件………………………………………………………… ( 4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5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 6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7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8 )
十、检定和校准结果的验证………………………………………… ( 9 ) 十一、结论…………………………………………………………… ( 10 ) 十二、附加说明……………………………………………………… ( 10 )。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百分表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百分表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百分表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摘要:编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本文以百分表为例,详细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计量标准;百分表;不确定度分析1 概述按照《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新建和已建计量标准,应当撰写和修订《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而编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本文以百分表为例,详细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供同行参考。

2 百分表检定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百分表的检定装置主要由指示表全自动检定仪、测力仪等组成。

指示表全自动检定仪采用精密光栅尺作为长度标准,计算机作为控制系统。

当用户点击“开始检定”后,电脑会根据用户输入的百分表类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等信息,向控制箱的微处理器发出相应控制指令。

测控箱收到指令后,自动控制伺服电机精确驱动光栅和测杆,推动被检表的测杆移动到检定点,然后将光栅的标准位移传送到计算机。

计算机通过摄像头获取被检表表盘图像,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自动识别表盘读数,将该读数同光栅的标准位移相比较,得出检定点误差,当所有检定点检定完毕后,形成检定记录和结论,同时保存到数据库并供用户打印。

3 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测量范围:(0~50)mm,最大允许误差:6 μm,任意10 mm范围内的示值误差:3 μm。

4 测量条件检定时的环境温度为(20±5)℃,相对湿度50%。

5 分析对象选取测量范围(0~10)mm,分度值0.01 mm的百分表,在10 mm点进行不确定的分析。

6 测量模型百分表的示值误差e i:ei=L i-L s+L i• αi• Δt i-L s• αs•Δt s式中:e i—百分表的示值误差,mm;Li—百分表的读数值,mm;Ls—指示表全自动检定仪的测量值,mm;αi和αs—分别为百分表和指示表全自动检定仪的线膨胀系数,℃-1;Δt i 和Δt s—分别为百分表和指示表全自动检定仪偏离参考温度20 ℃的数值,℃。

三用表检定装置建标报告

三用表检定装置建标报告
调节细度:档位×0.002%
稳定度:≤0.02%(1min)
交流失真度≤3×10-3
直流纹波系数≤1×10-3
3.电流输出档位:0-20A
调节范围:档位×(0~120)%
调节细度:档位×0.002%
稳定度:≤0.02%(1min)
交流失真度≤3×10-3
直流纹波系数≤1×10-3
4.有源电阻:100Ω-10MΩ
测试日期
测试结果(测量误差值%)
交流500V
交流5A
直流300V
直流5A
2008.1.30
500.035
5.00015
300.020
5.00305
2008.2.15
500.063
5.00012
300.024
5.00081
2008.2.28
500.021
5.00165
300.016
5.00026
2008.3.13
9
300.035
5
300.030
10
300.028
平均值
300.021
相对实验标准差 S=0.0031%
直流5A
次数
读数
次数
读数
1
5.00027
6
5.00012
2
5.00074
7
5.00058
3
5.00026
8
5.00083
4
4.99982
9
5.00076
5
4.99973
10
5.00023
平均值
5.00033
300.008
300.021
300.024
300.015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4)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4)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 加油机容量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XXX
建标单位(公章): XXXX
筹建起止日期:
说明
1. 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及主要配套设备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四、环境条件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十、结论
十一、附加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大量程百分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
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环境条件……………………………………………………………(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八、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十一、结论……………………………………………………………………( ) 十二、附加说明…………………………………………………………………( )
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示值误差为2.8μm,认为其服从均匀分布,故
u (Ls1)= 2.8/3=1.62(m
μ)
3.1.2.2指示表检定仪测杆测量面与旋转轴垂直度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项u(Ls2)
百分表测头和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测杆测量面接触点,对旋转轴的偏离△R由百分
表座与百分表检定仪测杆的同轴度△R
1和百分表装夹倾斜引起的偏离△R
2
之和。

△R=△R
1+△R
2
因△R
1=0.1mm,△R
2
=L×sinθ。

根据规程要求θ=±0.002rad,又因θ值很小,sinθ≈θ=±0.002rad,L=50mm。


△R=△R
1+△R
2
=0.1+50×0.002≈0.2(mm)
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测杆测量面与旋转轴垂直度S为0.0003 rad,故垂直度引起的轴向变化量为
△S=△R×S =0.12×103×0.0003=0.036(m
μ)该误差为均匀分布,故
u(Ls2)=△S /3=0.036 /3=0.021(m
μ)
3.1.2.3测力变化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项u(Ls3)
百分表与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的接触为球面对平面接触,测力引起的变形量δ为δ=k3
式中:k——系数,当指示表检定仪的测杆材料为硬质合金,百分表的测头材料为钢时,
k=1.5×9.8-(2/3)m
μ (mm)1/3(N) -(2/3);
p——测力值,p=1.0N; d——测头直径,d=2.5mm。

由此得
△δ=(2k/3)×d-(1/3)p-(1/3)△p
式中:△δ——测头测力变化引起的变化量;
△p——测头测力变化允许值,△p=0.5N。

△δ=(2k/3)×d-(1/3)p-(1/3)△p=0.08(m
μ)
认为其服从均匀分布,故
u(Ls3)=△δ/ =0.008 / =0.05(m
μ)
3.1.2.4大量程百分表和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之间的温度差
百分表和检定仪之间的温度差δ
T
,以等概率落在±1℃范围内,取矩形分布(分布因子b=0.6)线膨胀系数假定为a=11.5×10-6℃-1,受检点L=50mm,则
u
WD
=L.a. δT.b=50mm×11.5×10-6℃-1×0.6=0.34μ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