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4 石油产品的质量要求2

第四章 石油产品的质量要求

第四篇 石油产品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 石油产品的分类 石油产品的种类繁多,用途各异,为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我国参照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表的国际标准ISO/DIS 8681,制定了GB498《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总分类》,将石油产品分为六类,比ISO/DIS 8681多了一类C (焦)。总分类列于下表中。 ★ GB12692.1《石油产品 燃料(F 类)分类·总则》将燃料分为以下四组 第一节 汽油(gasoline) 汽油是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此类发动机又称汽化器式发动机。按用途可以分为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两类。各种汽油均以辛烷值(Octane Number ,ON )作为牌号。我国生产汽 油的工艺以催化裂化为主,辅以催化重整、烷基化和醚化等工艺。航空汽油则是由催化 裂化汽油、烷基化油、工业异丙苯和异戊烷等高ON 组分调合而成。 汽油的使用要求和质量标准主要来源于汽油机的工作要求。 一、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对燃料的使用要求

火花塞气缸进气门 排气门活塞 连杆 曲轴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汽油机工作原理 汽油和空气 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 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汽油和 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 门吸入气缸。

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 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 带动曲轴转动。 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 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 大,温度升高。

1. 一般汽油机有四个或六个气缸,按一定顺序排列,使不连续的点火燃烧和膨胀作功过程变 成连续的经连杆带动曲轴旋转的过程。 2. 压缩比是汽油机的最重要技术指标,它是混合气被压缩前后的体积比,即活塞在下死点时 气缸体积V1与活塞在上死点时气缸体积V2之比V1/V2。压缩比越大的汽油机,其功率、热效率越高,油耗量和单位马力金属重量均有所下降,也就是越经济。但压缩比越大,对汽油机的材质要求和汽油的ON 要求也越高。提高汽油机压缩比的同时,必须提高所用汽油的辛烷值,否则发动机会产生爆震现象而无法正常工作。 3. 4.根据汽油机的工作条件,对汽油的使用要求主要有: 在所有的工况下,具有足够的挥发性以形成可燃混合气; 燃烧平稳,不产生爆震燃烧现象; 燃烧后的废气 排气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 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第七章 石油产品分析教案教学文案

第七章石油产品分析 教学目标: 掌握石油的组成,油品的基本理化特性;了解油品的理化特性测定基本方法;熟悉油品质量、安定性、腐蚀性等主要指标的表示方法和测定方法。教学重点: 油品基本理化特性、低温流动性、燃烧性能、安定性及腐蚀性的表示及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 苯胺点、辛烷值、品度值等系列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7.1概述 一、石油产品分析测定的目的和意义 1、油品分析的概念:用统一规定的或公认的标准试验方法,分析检验油品的理化性质、使用性能和化学组成的分析测试方法。 2、油品分析的目的: (1)对石油加工的原料油和原材料进行检测,制定生产方案,为建厂设计提供依据。 (2)对各炼油装置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控制,系统检验各馏出口的中间产品和产品的质量,从而对各生产工序及操作进行及时调整,以防止事故,保证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 (3)对出厂油品进行全分析,为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生产工艺、增加品种,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4)对油品使用性能进行评定。 (5)对油品质量进行仲裁。 3、油品分析的意义:油品分析是进行生产装置设计,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产量、增加品种、改进质量、完成生产计划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储运和使用部门制定合理的储运方案、正确使用油品、充分发挥油品最大效益的依据。 二、石油的组成 1、石油的元素组成 石油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和H,其中C含量一般为84.0%~87.0%,H含量为12.0%~14.0%,C、H质量比为6.1~7.1。 2、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1)烃类有机物 (2)非烃类有机物 (3)无机物 三、主要石油产品的组成和特性 我国石油产品按特征分为6类:燃料F、溶剂和化工原料S、润滑剂和有关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规定

附件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认真贯彻“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提高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根据国家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所属企业)对新建、扩建、改建等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抢险救灾和临时性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和炼油化工检维修作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不适用本规定。 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控股公司的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应当通过法定程序贯彻执行本规定。境外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按照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工程建设项目包括油气田地面、油气储运、销售和炼油化工等石油石化专业工程项目以及矿区建设等其他工程项目。

第四条集团公司质量与标准管理部负责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综合管理与监督,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制订集团公司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相关规定; (二)组织和指导所属企业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检查体系运行情况; (三)负责集团公司工程质量监督业务管理工作,归口管理石油天然气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和各监督站(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四)组织集团公司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检查,负责工程质量信息管理,掌握质量动态; (五)归口管理工程建设重要产品、设备驻厂监造工作; (六)协调处理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与外部用户、专业分公司之间发生的重大工程质量纠纷,组织调查处理特大工程质量事故以及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分公司的工程质量事故。 集团公司总部机关其他有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专业分公司负责本专业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组织落实集团公司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制定本专业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实施细则;

石油石化用化学剂产品质量认可实施细则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石化用 化学剂产品质量认可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石油石化用化学剂(以下简称油化剂)产品质量认可工作程序,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产品质量认可管理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以下油化剂产品的质量认可: (一)钻井液用油田化学剂及材料; (二)固井用油田化学剂; (三)采油(气)用油田化学剂; (四)油气集输用化学剂; (五)石油石化用水处理剂。 第三条油化剂产品质量认可只受理油化剂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的申请。 第四条生产企业向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所属企业)提出认可申请,并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一)《产品质量认可企业申报表》两份(见附件1); (二)生产企业营业执照一份(复印件); (三)产品执行的标准文本一份; (四)质量管理手册或其他质量管理文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生产企业附证书复印件)一份; (五)近两年内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监督抽查报告或用户检验报告各一份(复印件)。

申请复审、增加认可产品及以往申请认可未获证的生产企业再次申请油化剂产品质量认可的,均需重新报送以上材料。 第五条生产企业不得申报含有国际公约禁用化学物质的产品。 第六条所属企业应按以下要求向集团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行文推荐申请认可的生产企业及其产品: (一)原则上不得推荐集团公司产品质量认可目录中已有性能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如确有需要目录外企业生产的产品的,须组织专家逐项论证,并提交论证报告; (二)如推荐易燃易爆、含有强氧化剂、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产品,须组织专家审查,并提交审查报告; (三)对证书期满申请复审的产品,应根据产品使用情况进行推荐,未使用过的产品不得推荐; (四)不得推荐连续两次现场评审不合格的企业; (五)推荐截止时间:上半年2月28日,下半年7月31日。 第七条所属企业推荐经集团公司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后,由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标准化所)受理并审查生产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满足以下条件视为材料形式审查合格: (一)申报材料齐全、符合认可要求; (二)申报材料合法、有效。 第八条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的产品,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集团公司企业标准进行检验和发证。

API Q2 石油天然气行业服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规范

石油天然气行业服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规范 石油天然气行业服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规范 1 范围 1.1 应用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行业服务类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其目的旨在规范尤其工业勘探、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服务行为,包括:上游领域油气井的建井、井眼作业、生产和报废,还涉及到修井、设备修理/维护及检验等多项活动。 如果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规范,则表明该组织具备持续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切且所提供的服务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其他适用要求。 本规范由上游领域技术专家团队起草,虽然该规范或其中的某些部分可能适用于油气行业的其他业务板块,但仍建议其他板块仔细斟酌这些需求,以便确定对他们各自的业务来说这些要求是否适用,必要时可制定相应版块的附录,在其中给出专门针对相应版块的特定要求。 1.2 删减 当组织从事本标准所设计的业务,包括提供服务相关产品的时候,则该组织应满足本标准的全部要求,而不允许将部分要求删减。如由于某种原因可以删减部分要求,或者组织不提供服务相关产品,则在批准删减之前应查明组织请求删减的原因。且删减部分要求之后不应影响该组织满足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或责任。删减仅限于下列条款中给出的要求: — 5.7.3 标示及可追溯性 — 5.7.4 服务相关产品的状态 — 5.7.6 服务相关产品的保养 — 5.7.7 服务相关产品的确认 — 5.7.8 预防性维护、检验和测试程序 如某个组织声称符合本标准,分析该组织的符合性时应同时查明是否存在删减情况。 本标准中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服务质量要求相互补充。标有“注”的信息并非是要求,而是为了帮助相关要求的理解或澄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文件对本标准的使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凡是不注日期二队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但应注意,新版本发行后6个月可在新旧版本之间选择使用,而发行6个月之后应强制性使用新版本。 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 — 基础和术语

油品储运产品质量操作技术规范

油品储运产品质量操作技术规范 1、质量管理 1、1进厂原油要定期做常规分析,根据原油评价确定加工方案,不同品种原油分别储存; 1、2各种石油产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执行生产计划和工艺卡片; 1、3半成品油和成品油要定时按质量标准分析,半成品油按工艺卡调和成成品油; 1、4进入罐区的成品油和半成品油均应是合格的,并分别储存; 1、5盛装油品的油罐、管线、容器必须清洗合格,符合质量要求; 1、6出厂产品按计划进行发运出厂。 1、7产品工序交接执行“产品五不许移动”规定; 1)罐内停止进油未经分析,不许

2)移动; 3)分析项目不全,不许移动; 4)产品质量不合格,不许移动; 5)容器、管线不符合使用要求不准进油,油罐未切水杂,不许移动; 6)特殊情况味精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不许移动。 1、8油品罐区各种油品要执行“三脱水”规定: 1)收油前脱水。避免罐底留有水杂在收油时因搅动而乳化;2)收油后沉降脱水。馏出口水份随油带出,改罐后需沉降1~4小时,脱出水份; 3)移动前脱水。保证罐内残存底水不带入下水道工序。 1、9油罐执行定期清洗、周期清晰规定: 轻质油罐三年、重质油罐五年、液化石油气和苯类产品罐五年。 1、10石油产品严格执行“五不许出厂”规定: 1)质量、品种、规格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许出厂; 2)未分析或分析项目不全,不许出厂;

3)没有质量合格证、分析单,不许出厂; 4)包装物品不符合标准规定,不许出厂; 5)未按规定留样,不许出厂。 1、11石油产品装车严格执行“三对两看一联系三检查”制度: 1)三对:对品种、对鹤管、对车号; 2)两看:看槽车是否干净符合装车要求、看油品颜色是否正常; 3)一联系:加强与质量检查、调度室和油品罐区的联系;4)三检查:检查流程是否改对、检查槽车大概螺栓是否上全上紧、检查铅封是否遗漏。 2、质量指标 表12-1 车用无铅汽油质量指标 表12-2 柴油质量指标 表12-3 液化石油气质量指标 表12-4 石脑油质量指标

石油产品标准精选(最新)

石油产品标准精选(最新) AQ2012《AQ 2012-2007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 G252《GB 252-2011 普通柴油》 G253《GB 253-2008 煤油》 G254《GB/T 254-2010 半精炼石蜡》 G261《GB/T 261-2008 闪点的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G446《GB/T 446-2010 全精炼石蜡》 G491《GB/T 491-2008 钙基润滑脂》 G494《GB/T494-1998 建筑石油沥青》 G507《GB/T507-2002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 G511《GB/T 511-2010 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 G1787《GB 1787-2008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 G1790《GB1790-2003 医药凡士林》 G1793《GB/T 1793-2008 航空燃料水反应试验法》 G1884《GB/T1884-2000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实验室测定法》 G1885《GB/T1885-1998 石油计量表》 G1995《GB/T1995-1998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 G2433《GB/T2433-2001 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硫酸盐灰分测定法》 G2539《GB/T 2539-2008 石油蜡熔点的测定 冷却曲线法》 G3391《GB/T3391-2002 工业用乙烯中烃类杂质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3396《GB/T3396-2002 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氧化的测定电化学法》 G3405《GB/T 3405-2011 石油苯》 G3498《GB/T 3498-2008 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G3535《GB/T 3535-2006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 G3536《GB/T 3536-2008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 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3554《GB/T 3554-2008 石油蜡含油量测定法》 G3710《GB/T 3710-2005 工业酚 、苯酚结品点测定方法》 G3727《GB/T3727-2003 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水的测定》 G3915《GB/T 3915-2011 工业用苯乙烯》 G4507《GB/T4507-1999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 G4508《GB/T 4508-2010 沥青延度测定法》 G4509《GB/T 4509-2010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 G4510《GB/T 4510-2006 石油沥青脆点测定法 弗拉斯法》 G4649《GB/T 4649-2008 工业用乙二醇》 G4756《GB/T4756-1998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4945《GB/T4945-2002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和碱值测定法》 G4985《GB/T 4985-2010 石油蜡针入度测定法》 G5018《GB/T 5018-2008 润滑脂防腐蚀性试验法》 G5005《GB/T5005-2001 钻井液材料规范》 G5304《GB/T5304-2001 石油沥青薄膜烘箱试验法》 G5822.2《GB/T 5822.2-2004 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油 石油醚不溶物测定方法》 G6015《GB/T6015-1999 工业用丁二烯中微量二聚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6025《GB/T6025-1999 工业用丁二烯中微量胺的测定》 G6144《GB/T 6144-2010 合成切削液》

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管理标准

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管理标准 QG/SYXT-286-2005 版本/修订状态:3/3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管理。 2.1 技术部负责制(修)订《化工原材料管理标准》;下达各装置馏出口分析项目、频次、 指标、原料指标、原料及中间产品分析管理标准,负责不合格品的评审。2.2 技术部负责产品标准的管理,负责生产装置馏出口、中间原料、半成品、成品、化 工原材料及公用工程系统的分析检验,负责装运产品容器的检查,负责产品的判定放行, 负责质量管理统计与考核。 2.3 经营部负责制定《日生产作业计划》,负责产品销售的预报工作,负责内外贸船期的 排定,负责通报进出口原油(原料油)及成品油的船期和所装油品品种、数量,提供原油 及成品油的进出口合同指标,负责出口产品报验工作,并做好相关用户的服务和用户意见 的收集工作。 2.4 各区、场负责按《日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及时对工艺进行调整,使生产处于受 控状态,确保馏出口产品质量合格。 2.5 储运场负责按《日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安排油品收付。 3.1 原油管理

3.1.1 技术部要对每船(每一个品种)原油按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分析检验。 3.1.2 切换原油时,安全运行部要及时通知常减压装置,以便装置及时调整操作。技术 部要对常减压装置各侧线加强质量监测,以确保产品质量。 3.1.3 生产3号喷气燃料时,原油管理必须按《3号喷气燃料管理规定》的规定执行。 3.2 化工原材料管理按照《化工原材料管理标准》执行。 3.3装置馏出口质量管理 3.3.1 各生产装置必须按《日生产作业计划》中的馏出口质量指标控制产品质量。 3.3.2 技术部质量分析处必须严格执行《馏出口分析项目、频次汇编》和《化验分析管 理标准》,保证分析数据及时、准确,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处必须严格执行《在线质量仪表 管理标准》中有关在线质量仪表检定、标定的有关规定,保证在线质量仪表的准确率。 3.3.3 当装置因生产波动、原料更改、工艺调整或其他原因需要加样时,由生产车间向 1 2005年5月10日发布 2007年1月24日实施 QG/SYXT-286-2005 版本/修订状态:3/3 生产调度提出请求后由生产调度统一安排,其他情况按照《装置馏出口分析项目、频次汇 编》中的有关要求进行。 3.3.4 装置因波动无法保证馏出口产品质量时,要及时联系生产调度和质量检查员,生 产调度必须依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半成品及中间原料罐不被污染,质量检查员应密切

石油产品质量知识宣传(定稿)

石油产品质量知识宣传 中国石油内蒙古销售公司秉承“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己任,主要从事成品油零售业务,承担着为自治区提供优质油品的社会责任。下面向您简单介绍我公司油品质量管理及相关油品基础知识: ◆中国石油内蒙古销售公司油品质量管理 坚持“做最受信赖的油品供应商”的发展理念,严格油品进销存管理: 1. 严把油品进货关。由公司组织从正规渠道进货,严禁加油站私自外采。 2. 严把油品检验关。抽样化验率达100%,化验、计量器具依法定期检定。 3. 严把油品运输关。由统一配送车辆运输,汽、柴油分装,铅封管理。 4. 严把油品零售关。用于贸易交接的计量器具,依法检定并在有效期内。 5. 严把油品储存关。按时清罐,实行专罐专储,降雨降雪后及时监测水高。 ◆油品质量基础知识 1. 汽柴油简易识别参考 2. 汽油 车用汽油按辛烷值划分牌号,我国车用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90、93、97等多个标号,号数越大,辛烷值越大,抗爆性能越好。 1)根据厂家建议选用汽油。依据汽车出厂规定选用汽油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在汽车使用说明书中都有明确的说明,汽车使用说明书是汽车生产厂为保证汽车能正常、可靠地行驶,充分发挥和保持良好的技术性能,延长汽车使用寿命而提供的使用须知,是汽车使用技术(包括燃油和润滑油的选用)的主要依据。 2)根据发动机压缩比选用汽油。汽油标号的高低只是表示汽油辛烷值的大小,应根据发动机压缩比的不同来选择不同标号的汽油,发动机压缩比高的可选用较高牌号的汽油,反之则选用较低牌号的汽油。

按规定标号使用汽油,如果所用标号汽油的抗爆性不能满足该车型要求,应选用更高一级标号的汽油。对进口汽车选用汽油时要特别慎重,供油部分最好不要进行调整,有些进口汽车在这方面,还有特殊要求,应注意掌握。 高压缩比的发动机如果选用低标号汽油,会使汽缸温度剧升,汽油燃烧不完全,机器强烈震动,从而使输出功率下降,机件受损。许多车主误认为,汽油的标号就是油品纯净度和质量的标准,车辆使用标号越高的汽油越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低压缩比的发动机硬要用高标号油,就会出现“滞燃”现象,即压到了头它还不到自燃点,一样会燃烧不完全,对发动机也没什么好处。 要避免不同标号的汽油混用。因为发动机的点火控制系统会根据不同标号的汽油而设定点火提前角,一经设置就会保持这个参数不变。 3. 柴油 轻柴油是按凝点划分牌号的。我国轻柴油有+10#柴油、+5#柴油、0#柴油、-10#柴油、-20#柴油、-35#柴油和-50#柴油七个标号。 柴油选用的一般原则:根据不同气温、地区和季节选用不同牌号的轻柴油。气温低,选用凝点较低的轻柴油,反之则选用凝点较高的轻柴油。 夏天昼夜温差不大,许多车主选用+5#柴油和0#柴油,其实这两个品号的柴油所有指标没有差别,只是使用最低温度不同,况且+5#柴油还便宜,可见大家的选择是对的,这样又省钱又省油。 4. 润滑油 润滑油最常见的是内燃机油、齿轮油和液压油,内燃机油分为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车辆越先进,发动机压缩比越高,所用机油的质量档次也越高。 汽、柴机油的选用原则: 首先选择油品的质量等级,其次选择油品的粘度等级,也可按出厂说明书规定的用油等级选油。 1)根据地区、季节、气温选择油品的粘度级别,工作温度高选用粘度大、闪点高、油性及抗氧化性强的油,工作温度低应选用粘度小、凝固点低的油; 2)依照发动机的负荷、转速、生产年代及配置等选择油品的质量级别,负荷大应选用粘度大、油性或极压性良好的油,速度越高应选用低粘度润滑油,一般就高不就低; 3)依照机油箱的容量与功率比,选择油品的质量级别; 4)依照发动机的使用时间和磨损情况选油; 5)根据汽车厂商的推荐选油。 ◆加油注意事项

石油苯、石油甲苯、石油混合二甲苯产品质量标准(GB3405-89、GB3406-90、GB3407-90)

石油苯、石油甲苯、石油混合二甲苯产品质量标准(GB3405-89、GB3406-90、GB3407-90)

石油苯、石油甲苯、石油混合二甲苯产品质量标准(GB3405-89、GB3406-90、 GB3407-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石油苯GB 3405-89 代替 GB 3405-82 Petroleum benzene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5271—79《工业苯》。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石油轻馏分经预加氢精制、催化重整和分离所得石油苯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有机合成或其他化工原料。 2 引用标准 GB 1816 苯类产品反应测定法 GB 2012 苯类产品酸洗比色测定法 GB 2013 苯类产品密度测定法 GB 3143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 单位——铂—钴色号) GB 3145 苯结晶点测定法 GB 3146 苯类产品馏程测定法 GB 3209 苯类产品蒸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 4756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 ZB E 30005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SY 2506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注:除非另有说明,上述引用标准都是现行的有效标准。 3 技术内容 3.1 产品质量分级 本产品按质量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 3.2 技术条件 项目质量指标试验方 法

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 外观透明液体、无不溶水及机械杂质目测1) 颜色(Hazen单 位-铂-钴色 号),不深于 20 GB 3143 密度(20℃), kg/m3 878~881 876~881 GB 2013 镏程范围,℃-79.6~80.5 GB 3146 酸洗比色酸层颜色不深于 1000mL稀酸中含 0.1g重铬酸钾的 标准溶液 酸层颜色不深于1000mL稀酸中含0.2g重 铬酸钾的标准溶液 GB 2012 总硫含量 ppm 不大 于 2 3 SY 2506 中性试验中性GB 1816 结晶点(干基) ℃不低于 5.40 5.35 5.00 GB 3145 蒸发残余物 mg/100mL 不大于 5 - GB 3209 注:1)将试样注100mL玻璃量筒中,在20±3℃下观察,应是透明、无不溶水及机械杂质。 4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交货验收按ZB E 300 05进行。

石油化工产品质量考核细则

目录 1.范围、、、、、、、、、、、、、、、、、、、、、、、、、、、、、、、、、、、、、、、、、、、、、、、1 2.管理职责、、、、、、、、、、、、、、、、、、、、、、、、、、、、、、、、、、、、、、、、、、、1 3.考核内容与要求、、、、、、、、、、、、、、、、、、、、、、、、、、、、、、、、、、、、、2

产品质量考核细则 1、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东营市海星化工有限公司产品质量的考核。 本细则规定了石油化工产品质量考核的管理职责、考核内容与要求。 2、管理职责 2.1技术部是东营市海星化工有限公司产品质量考核的主管部门。负责根据分析、计量的结果对责任单位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的优劣进行考核 2.2人力资源部负责按照技术部提出的考核意见,进行审批并按审批结果进行考核。 3、考核内容与要求 3.1质量达标管理考核 3.1.1 装置馏出口合格率的指标为≥98%,达不到按如下规定考核:95—98%,扣1分;90—95%,扣2分;<90%,扣5分。每提高1%加1分。 3.1.2 半成品合格率≥95%,每降1%,扣责任单位1分,每提高1%加1分。 3.1.3 油品一次调成率≥97%,每降1%,扣责任单位1分,每提

高1%加1分。 3.1.4 化验分析准确率≥99.5%,每降0.1%,扣责任单位1分,每提高0.1%加1分。 3.1.5 硫磺成品合格率100%,每降1%,扣责任单位1分,完成加1分。 3.1.6 产品出厂合格率100%,出现一次不合格出厂,扣责任单位5~10分,完成加5分。 3.2 原油质量管理考核 3.2.1 化验室没有按规定对原油进行检验或检验结果不准确,扣化验室1分。 3.3 化工原材料质量管理考核 3.3.1 物资供应部门在原材料进厂后立即提出检验委托单并配合化验员采样,技术部门及时提交检验报告,否则,扣责任部门1分。 3.3.2 生产车间领用的化工原材料必须附有技术部门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否则每次扣使用车间和物资供应部各1分。 3.4 中间产品质量管理考核 3.4.1 由于没有指定质量指令或质量指令不合适,导致产品质量受到影响,扣责任部门1~2分。 3.4.2 由于装置馏出口波动期间措施不当,或由于化验分析、在线质量仪表数据不准确等原因,造成中间产品质量异常,扣责任部门1~2分。 3.4.3 由于中间产品收付、加剂、脱水、搅拌等过程操作不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