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试题造血系统疾病

合集下载

儿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造血系统疾病)模拟试卷7

儿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造血系统疾病)模拟试卷7

儿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造血系统疾病)模拟试卷7(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骨髓象中哪项是不恰当的(分数:2.00)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B.各期幼红细胞均巨幼变C.细胞核的发育落后于胞浆D.细胞浆的发育落后于胞核√E.巨核细胞分叶过多解析:2.霍奇金病的诊断方法,下列哪项具有确诊意义(分数:2.00)A.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淋巴结肿大B.发热可为低热或为Pel-Ebstein型C.骨髓涂片找异常细胞D.肿大淋巴结的活组织检查√E.CT全身扫描解析:3.小儿贫血中最常见者为(分数:2.00)A.生理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感染性贫血D.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E.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解析: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后如有效,则网织红细胞应于给药后(分数:2.00)A.3~4天后升高√B.1周左右升高C.2周左右升高D.3周左右升高E.4周左右升高解析:5.营养性贫血病人若需输血,原则是(分数:2.00)A.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大,速度也愈快B.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小,但速度要快C.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大,但速度要慢D.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小,速度也宜慢√E.以上均不是解析:6.组织细胞增多症X的诊断方法中,下列哪项最有意义(分数:2.00)A.发热、皮疹、尿崩B.肝脾肿大C.骨髓涂片D.病灶穿刺物病理检查√E.X线摄片解析:7.肌内注射维生素B 12治疗小儿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无效,最常见的原因是(分数:2.00)A.胃及回肠疾患B.胰腺疾患C.铁剂缺乏D.叶酸缺乏√E.维生素C缺乏解析:8.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 12引起贫血的机制是(分数:2.00)A.叶酸和维生素B 12是DNA合成中必需的物质√B.叶酸和维生素B 12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C.叶酸和维生素B 12参与一些碱基的合成D.叶酸和维生素B 12是核酸的成分E.叶酸和维生素B 12参与细胞分裂解析:9.各种营养性贫血的共同临床表现可有(分数:2.00)A.神经精神发育倒退B.食欲不增、呕吐、异食癖C.肝脾常中度肿大D.舌炎、喉部痰鸣音E.多见于婴幼儿时期√解析:10.小儿急性白血病治疗的关键是(分数:2.00)A.输血和支持疗法B.联合化疗√C.诱导分化D.放射治疗E.骨髓移植解析:11.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骨髓象最有特征性的改变是(分数:2.00)A.骨髓造血细胞显著增生B.原红及早幼红细胞增生C.各期幼红细胞巨幼样变√D.网织细胞增生E.以上都不是解析:12.小儿时期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分数:2.00)A.原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B.原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C.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解析:13.营养性贫血血红蛋白低于30g/L者,每次输血应为(分数:2.00)A.1~2ml/kgB.2~4ml/kgC.5~10ml/kg √D.10~20ml/kgE.以上均不是解析:14.营养性混合性贫血的典型表现是(分数:2.00)A.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近于平行的降低B.红细胞大小不等更明显C.大红细胞呈低色素性,甚至中空√D.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减低E.白细胞、血小板均可减少解析:15.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强调(分数:2.00)A.母乳喂养B.牛乳喂养C.及时添加蔬菜、水果D.及时添加蛋黄、豆类、肉类√E.给铁剂解析:16.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细胞形态改变描述恰当的是(分数:2.00)A.MCV<80f1,MCH<28pg,MCHC<32%√B.MCV>94f1,MCH>32pg,MCHC正常C.MCV>94f1,MCH>32pg,MCHC<32%D.MCV<80f1,MCH<28pg,MCHC正常E.MCV<80f1,MCH为36pg,MCHC<32%解析:解析:缺铁性贫血血象: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减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儿科造血系统疾病相关试题(三)及答案

儿科造血系统疾病相关试题(三)及答案

儿科造血系统疾病相关试题(三)及答案A3/A4型题(1~4题共用题干)8个月女婴,其母素食,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少;面色苍黄,表情呆滞,心肺无异常,肝肋下0.5cm,脾未及。

RBC4.0×1012/L,Hb80g/L,MCV96fl,MCH34pg,MCHC38;外周血涂片示以成熟大细胞为主。

1.最可能的诊断是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急性白血病D.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E.地中海贫血2.引起本例贫血的病因是A.相关营养素摄入不足B.血液丢失C.肠道吸收不足D.骨髓功能障碍E.红细胞破坏增加3.叶酸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不减轻,反而加重的原因是A.诊断错误B.药物剂量不足C.药物剂型不佳D.治疗时间短E.选择药物不准确4.正确的治疗方法是A.增加叶酸剂量B.改为注射叶酸C.添加铁剂D.维生素B2注射E.改为注射铁剂参考答案A1型题1.B2.A3.C4.B5.C6.D7.D8.A9.B10.A11.B12.EA2型题1.A2.E3.B4.B5.EB1型题1.A2.C3.EA3/A4型题1.D2.A3.E4.D答案解析A1型题1.B在胚胎第6~8周时,肝出现活动的造血组织,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

肝造血首先产生有核红细胞。

2.A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只有在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才会出现骨髓外造血。

3.C骨髓外造血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

解析:出生后HbF迅速为HbA所代替,1岁时HbF不超过0.O5,至2岁时不超过0.02。

5.C小儿血容量相对较成人多,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10%,平均300ml:儿童约占体重的8%~10%。

6.D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可分为四度:①血红蛋白(H)从正常下限-90g/L者为轻度;②一60g/L者为中度;③-30g/L者为重度;④<30g/L者为极重度。

儿科造血系统疾病相关试题(一)及答案

儿科造血系统疾病相关试题(一)及答案

儿科造血系统疾病相关试题(一)及答案A1型题1.胚胎肝造血首先产生A.淋巴细胞B.有核红细胞C.巨核细胞D.单核细胞E.血小板2.出生后主要的造血器官是A.骨髓B.肝脏C.脾脏D.淋巴结E.胸腺3.骨髓外造血时,外周血中可出现A.原始红细胞B.原始粒细胞C.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D.成熟的红细胞E.巨核细胞4.出生后HbF迅速为HbA所代替,1岁时HbF不超过多少A.0.02B.0.05C.0.10D.0.70E.0.905.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百分数是A.5%B.8%C.10%D.12%E.15%6,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轻度贫血定义正确的是A.Hb从正常下限一60g/L者B.Hb从正常下限~70g/L者C.Hb从正常下限~80g/L者D.Hb从正常下限~90g/L者E.Hb从正常下限~100g/L者7: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细胞形态是A.MCV 80~94fl,MCH 28~32pg,MCHC32%~38%B.MCV >94f1,MCH >32pg,MCHC32%~38%C.MCV <80f1,MCH <28pg,MCHC32%一38%D.MCV <80fl,MCH <28pg,MCHC<32%E.MCV<80f1,MCH 28-32pg,MCHC<32%8.诊断贫血一项简单而又重要的检查方法是A.外周血象B.骨髓检查C.血红蛋白分析检查D.红细胞脆性试验E.红细胞酶活力测定9.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先天储铁不足B.铁摄入量不足C.生长发育快D.铁的吸收障碍E.铁的丢失过多10.丢失1ml血约含铁量为A.0.5mgB.1mgC.2mgD.3mgE.4mg11.实验室诊断缺铁减少期(ID期)的敏感指标是A.血常规B.血清铁蛋白C.红细胞游离原卟啉D.血清铁E.骨髓可染铁12.缺铁的主要预防措施不包括A.提倡母乳喂养B.做好喂养指导,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C.婴幼儿食品应加人适量铁剂加以强化D.对早产儿,尤其是非常低体重的早产儿宜自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E.保证充足睡眠。

儿科学-造血系统疾病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儿科学-造血系统疾病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儿科学-造血系统疾病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之肝肾阴虚证的治疗应首选方剂为A、左归丸B、归脾汤C、右归丸D、大补阴丸E、参苓白术散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之心脾两虚证的治疗应首选方剂为A、左归丸B、归脾汤C、右归丸D、大补阴丸E、参苓白术散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之脾胃虚弱证的治疗应首选方剂为A、左归丸B、归脾汤C、右归丸D、大补阴丸E、参苓白术散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后停药指征为A、网织红细胞升高后再用1~2个月B、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恢复正常C、面色转红,精神及食欲好转D、血清铁恢复正常E、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恢复正常后再用6~8周左右5、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使用铁剂治疗不正确的方法为A、最好与牛奶同服B、最好于两餐之间服药,能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C、同时加用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D、铁剂应用至血红蛋白正常后6~8周E、铁剂注射易致不良反应,故应慎用6、中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血热伤络证的首选方剂是A、清营汤B、归脾汤C、导赤散D、犀角地黄汤E、小蓟饮子7、中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气不摄血证的首选方剂是A、归脾汤B、四物汤C、八珍汤D、桃仁汤E、生脉散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慢性型的病程是A、病程>1个月B、病程>2个月C、病程>3个月D、病程>5个月E、病程>6个月9、下列关于铁剂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停药指征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升至正常后1个月B、血红蛋白升至正常后2个月C、血红蛋白升至正常后3个月D、血红蛋白升至正常后4个月E、血红蛋白升至正常后5个月二、A21、8个月患儿,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2个月来腹泻,食欲不振,有异食癖,皮肤黏膜渐苍白,肝肋下3cm,脾肋下1.5cm,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3.5〜W2 / L。

最可能的诊断是A、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B、生理性贫血C、营养性感染性贫血D、营养性缺铁性贫血E、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贫血2、患儿,男,3岁。

诊断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证见面色萎黄,唇甲淡白,发黄枯燥,容易脱落,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夜寐欠安,语声低微,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指纹淡红。

医师三基儿科基础知识(造血系统疾病)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医师三基儿科基础知识(造血系统疾病)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医师三基儿科基础知识(造血系统疾病)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3型题 3. B1型题 4. 填空题 5.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6. 名词解释题7. 简答题1.足月儿生理性贫血一般发生在A.出生后1周B.出生后1~2个月C.出生后2~3个月D.出生后3~4个月E.出生后6个月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2.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相等的年龄为A.1~3天及1~3岁B.4~6天及4~6个月C.4~6个月及4~6岁D.4~6天及4~6岁E.7~9天及7~9岁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3.新生儿中度贫血的诊断标准是A.血红蛋白90~120g/LB.血红蛋白60~90g/LC.血红蛋白120~145g/LD.血红蛋白<60g/LE.血红蛋白<30g/L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4.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应用至A.临床症状消失B.血红蛋白正常C.血红蛋白正常后2周~1个月D.血红蛋白正常后6~8周E.血红蛋白正常后4~6个月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5.对有明显神经精神症状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应选用A.铁剂B.叶酸C.维生素B1zD.维生素CE.镇静剂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6.单纯羊乳喂养儿易患A.缺铁性贫血B.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C.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7.下列哪项检查是铁缺乏早期IDE期的诊断依据A.红细胞形态B.血清铁C.血清总铁结合力D.血清铁蛋白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8.铁在体内的储存形式是A.血清铁B.总铁结合力C.转铁蛋白D.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E.转铁蛋白饱和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9.下列物质中哪一种可促进铁的吸收A.牛奶B.咖啡C.茶D.抗酸药E.维生素C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10.叶酸缺乏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婴幼儿常见B.肝、脾、淋巴结可肿大C.食欲缺乏,呕吐,腹泻D.面色蜡黄E.动作及智力发育落后或倒退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11.关于小儿铁代谢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胎儿在母孕后期最后3个月获铁最多B.不论孕母是否缺铁均不会影响胎儿从母体获取铁量C.足月儿在婴儿早期不易发生铁缺乏D.6个月~2岁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E.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要量增加是此期缺铁的原因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12.男,6岁,面色苍白2个月,外周血示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5×109/L、血小板35×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失血性贫血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13.1岁患儿,外周血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不应考虑的疾病是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地中海贫血D.感染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14.2个月男婴,足月顺产,生后母乳喂养,一般情况好,体检时查血常规发现Hb98g/L,最可能的原因是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生理性贫血D.感染性贫血E.地中海贫血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15.2岁女孩,因贫血就诊,查体发现肝、脾大,不需考虑的疾病是A.白血病B.淋巴瘤C.营养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E.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生后2天男婴,一般情况好,体检无明显异常。

医师三基儿科基础知识(造血系统疾病)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医师三基儿科基础知识(造血系统疾病)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医师三基儿科基础知识(造血系统疾病)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填空题 4.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5. A1型题 6. A2型题7. A3型题1.胚胎期造血:正确答案:造血首先在卵黄囊出现,然后在肝,最后在骨髓,分为中胚叶造血期、肝脏造血期及骨髓造血期。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2.骨髓外造血:正确答案: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

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可恢复正常。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3.生理性贫血:正确答案: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暂时性造血功能低下,胎儿红细胞寿命短,破坏较多,加之婴儿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迅速增加等因素,至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4.贫血:正确答案: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5.简述小儿白细胞数与分类特点。

正确答案:初生时白细胞总数(15~20)×109/L,生后6~12小时达(21~28)×109/L,然后逐渐下降,1周时平均为12×109/L,婴儿期白细胞数维持在10×109/L左右,8岁以后接近成年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

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0.65,淋巴细胞约占0.30。

随着白细胞总数的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下降,生后4~6天时两者比例约相等;之后淋巴细胞约占0.60,中性粒细胞约占0.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6.简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易疲乏,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第十二章造血系统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

第十二章造血系统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

第十二章造血系统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1.胎儿时期最初的造血场所是()A.卵黄囊(正确答案)B.肝C.脾D.红骨髓E.淋巴结2.儿童中度贫血时,其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值分别()A. 60~90g/L, 2~ 3x1o121L(正确答案)B.30~60g/L, 1~2x1012/LC.50~ 70g/L, 4~ 5x10121L30 ~ 40g/L, 2~ 3x1012/LE. 60~ 90g/L, 1~2x1o12/L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多见于()A.新生儿B. 6个月婴儿C.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正确答案)D.3~6岁的幼儿E.6岁以上的儿童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1周左右,实验室检查首先升高的是()A.血红蛋白B.网织红细胞(正确答案)C.血清铁饱和度D.红细胞平均容积E.血清铁5.按形态学分类,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属于()A.单纯性小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正细胞性贫血D.大细胞性贫血(正确答案)E.溶血性贫血6.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特点不包括()A.多见于6~ 24个月婴儿B.异食癖(正确答案)C.外周血象检查,红细胞下降比血红蛋白下降更明显D.神经、精神症状E.虚胖、轻度水肿,毛发稀疏、细黄7.贫血患儿,男,3岁,活动量稍大时气促、心悸,血红蛋白量70g/L,该患儿的贫血程度为()A.轻度B.中度(正确答案)C.重度D.极重度E.特重度8.患儿,女,9个月,单纯母乳喂养。

因“皮肤黏膜逐渐苍白2个月”入院。

查体:肝肋下2.5C.m触及,脾未及。

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3.1x1012/L;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

最可能的诊断是()A.营养性混合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D.再生障碍性贫血E.生理性贫血9.12个月大的女婴,近日来皮肤苍黄,少哭不笑,手足震颤,智力、动作发育落后。

查体:面色蜡黄,口唇、甲床苍白,肝脾轻度肿大,踝阵挛(+)。

小儿造血系统疾病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小儿造血系统疾病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小儿造血系统疾病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3型题 2. A3型题 3. A1型题早产儿,现9个月,单纯牛奶喂养,3个月来肤色苍白,食欲减退。

体检:皮肤黏膜苍白,心前区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肝肋下3cm,脾肋下lcm。

红细胞0×1012/L,血红蛋白50g/L。

外周血涂片示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浅染。

1.最可能的诊断是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D.地中海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小儿造血系统疾病2.根据目前病例之诊断,主要治疗应包括A.铁剂+维生素B.铁剂+维生素B12C.铁剂+叶酸D.泼尼松+丙酸睾丸酮E.铁剂+维生素C+输血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小儿造血系统疾病男,3岁。

偏食,不吃鱼肉类制品,近一个月来,家长发现其脸色渐苍白,自诉全身无力,查体心尖部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肝于右肋下可触及0cm,脾于肋下可触及边缘,Hb50g/L,RBC5×1012/L,MCV74fl,MCH26pg,MCHC30%,考虑为缺铁性贫血3.铁剂治疗的剂量是多少A.元素铁0.5~lmg/kg,每日2~3次B.元素铁1~1.5mg/kg,每日2~3次C.元素铁1~2mg/kg,每日2~3次D.元素铁1.5~4mg/kg,每日3~4次E.元素铁2~4mg/kg,每日3~4次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小儿造血系统疾病4.铁剂治疗后,如果有效,首先出现什么变化A.红细胞上升B.血红蛋白上升C.血清铁蛋白上升D.网红细胞上升E.总铁结合力升高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小儿造血系统疾病5.铁剂治疗后,Hb恢复正常,还需继续用药多长时间A.10天左右B.1个月左右C.1.5个月左右D.2个月左右E.半年左右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小儿造血系统疾病男,15个月。

单纯母乳喂养,不愿进辅食,其母不吃肉类鱼类食品,近一个月面色渐苍黄,目光呆滞,肝肋下5cm,脾未及,伸手时手有震颤,Hb90g/L,RBC05×1012/L6.该患儿诊断最大可能是什么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混合性贫血C.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小儿造血系统疾病7.要想确诊应做什么检查A.MCV,MCH,MCHCB.血胆红素测定C.血清铁蛋白D.骨髓穿刺E.血清叶酸测定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小儿造血系统疾病8.该患儿未查出病因前的最佳治疗方案是什么A.铁剂、维生素C、维生素B12B.维生素B12、叶酸C.强的松、维生素B12、叶酸、铁剂D.给予瘦肉、蛋,肝类E.维生素B12、镇静剂、铁剂、维生素C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小儿造血系统疾病1岁患儿,母乳喂养未加辅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试题造血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 生理性贫血
2. 骨髓外造血
3. 溶血危象
二、填空题
1. 胚胎期造血首先在出现,然后在肝脏,最后在,因而形成三个不同的造血期。

2. 小儿造血可分为期造血和造血。

3. 出生时中性粒细胞占,淋巴细胞约占,生后4~6天时两者比例相等。

之后淋巴细胞约占,中性细胞约占,至4~6岁时两者又相等。

4. 根据贫血发生的病因将其分为、、和 3大类。

5. 给予铁剂治疗后如有效,于3~4天后网织红细胞升高,天达高
峰,后下降至正常。

治疗周后,血红蛋白相应增加。

6. 贫血的分度,Hb 属轻度;Hb 属中度;
Hb 属重度;Hb 属极重度。

缺铁性贫血的三个阶段是、、。

三、选择题
A1型题
1. 生理性贫血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分别降至:
A.4×1012/L,120g/L
B.3.6×1012/L,110g/L
C.2.7×1012/L,90g/L
D.3×1012/L,110g/L
E.3×1012/L,100g/L
2.缺铁性贫血的发病规律是:
A.血清铁减少一红细胞减少一小细胞低色素一骨髓铁染色减少
B.骨髓铁染色减少一血清铁减少一红细胞减少一小细胞低色素
D.骨髓铁染色减少一血清铁减少一小细胞低色素一红细胞减少E.血清铁减少一骨髓铁染色减少一红细胞减少一小细胞低色素
3. 为预防缺铁性贫血,早产儿或低体重儿于生后何时给予铁剂:A.出生后
B.出生后2个月
C.出生后1个月
D.出生后3个月
E.出生后4~6个月
4. 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出现两次交叉的年龄为:
A.1~3天及1~3岁
B.4~6天及4~6岁
C.7~9天及7~8岁
D.10~15天及8~9岁
E.小于30天及9~14岁
5.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为:
A.先天储铁不足
B.生长发育快
C.铁摄人量不足
D.铁吸收障碍
E.铁的丢失过多
6.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周围血涂片可见:
A.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者为多,中央淡染区不明显
B.红细胞大小不等,易见多染及有核红细胞
C.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者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
D.红细胞大小不等,大者中央淡染区扩大
E.红细胞大小不等,易见深染
7. 小儿贫血中最常见者为:
A.生理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感染性贫血
D.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E.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8.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需应用至:
A.症状消失
B.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
C.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再用2个月
D.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均正常
E.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再用6个月
9. 营养性贫血病人若需输血,原则是:
A.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大,速度也愈快
B.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小,速度也宜慢
C.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大,但速度要慢
D.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小,但速度要快
E.以上均不是
10. 小儿生理性贫血最常出现的时间为:
A.12天~1个月
B.1~2个月
C.2~3个月
D.3~4个月
E.4~6个月
11. 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1周左右,实验室检查首先升高的是:A.血红蛋白
B.血清铁
C.血清铁饱和度
D.红细胞平均容积
E.网织红细胞
12. 新生儿诊断轻度贫血的标准是:
A.120g/L<Hb<145g/L
B.90g/L<Hb<120g/L
C.60g/L<Hb<90g/L
D. 60g/L<Hb<100g/L
E.以上都不是
13. 缺铁性贫血的铁减少期,下列哪项指标开始降低:
A.血清总铁结合力
B.运铁蛋白饱和度
C.血清铁
E.细胞内铁
14. 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称为:
A.血红蛋白
B.铁蛋白
C.总铁结合力
D.转铁蛋白
E.血清铁饱和度
15. 小儿出生后主要造血是:
A.肝脏造血
B.脾脏造血
C.淋巴造血
D.骨髓造血
E.以上都不是
16. 患儿血清铁蛋白降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正常,未出现贫血表现为:A.缺铁性贫血已治愈
B.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C.缺铁性贫血期
D.缺铁性贫血恢复期
E.铁减少期
17. 对诊断缺铁性贫血,下列哪项没有意义:
A.红细胞寿命测定
B.血常规和骨髓检查
C.铁代谢的生化检查
D.喂养史和临床表现
E.用铁剂试验性治疗
A2型题
18. 1岁儿,逐渐苍白2个月,单纯母乳喂养,肝肋下2.5cm,脾肋下0.5cm,Hb60g/L,RBC 3×1012/L,RBC中心浅染区扩大,网织RBC、PLT、WBC都正常,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雅克什贫血
A3型题
(19~21)题干:1岁患儿,母乳喂养未加辅食。

查体:皮肤、粘膜苍白,肝肋下2cm,脾肋下lcm,化验血象Hb78g/L,RBC3.6×1012/L,血小板121X109/L。

19.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生理性贫血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E.ABO溶血病
20. 贫血程度为
A.轻度贫血
B.中度贫血
C.重度贫血
D.极重度贫血
E.以上都不是
21.此患儿最可能出现的化验结果是:
MCV(f1) MCH(pg) MCHC(%)
A. 80~90 28~32 32~38
B.>94 >32 32~38
C.80~94 >32 32~38
D.<80 <28 32~38
E.<80 <28 <32
B1型题
(22~25)不同时期胚胎及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的造血器官:A.胚胎3~6周
B.胚胎2~6个月
C.胚胎6个月以后
D.婴幼儿
E.5岁后
22.骨髓造血,全为红髓,代偿力小
23.肝造血期
24.中胚叶造血期
25.骨髓造血,长骨干变为黄髓,代偿力大
(26~30)人体内铁的贮存与运输
A.血清铁饱和度
B.铁蛋白
C.血红蛋白
D.转铁蛋白
E.总铁结合力
26.人体内铁通过哪种形式贮存
27.人体铁通过何种形式运输
28.原卟啉+Fe+球蛋白
29.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
30.血清铁与血清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值
X型题
31. 铁的贮存形式为:
A.铁蛋白
B.含铁血黄素
C.血红蛋白
D.血清铁
E.以上都不是
32. 新生儿贫血的程度,正确的是:
A.Hbl20g/L属轻度
B.Hb 90g/L为中度
C.Hb 60g/L为重度
D.Hb<60g/L为极重度
E.Hb<30g/L为极重度
33. 小儿贫血的临床表现可有:
A.皮肤、粘膜苍白为突出表现
B.可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C.食欲不振、易疲倦
D.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
E.均有发热
34.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时血象及生化特点是:
A.血红蛋白降低为主
B.血涂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
C.MCV、MCH、MCHC均减少
D.血清铁蛋白≤12ug/L
E.血清铁<9.0~10.7umol/L,总铁结合力>62.7umol/L,有意义
35. 小儿生理性贫血的原因为:
A.生后几天有生理性溶血
B.血容量增加
C.红细胞生成素不足
D.骨髓暂时性生血功能下降
E.胎儿红细胞寿命短,破坏较多
四、问答题
1. 试述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2. 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
3. 试述贫血的病因?
4.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