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欧洲的城市化与城市文化

欧洲的城市化与城市文化欧洲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陆,拥有众多充满魅力的城市。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不断城市化的进程在塑造着这些城市的文化。
城市化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形态和规模,还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欧洲的城市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城市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欧洲的城市化进程始于中世纪,至今仍在不断进行。
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内部的建筑风格也发生了改变。
许多欧洲城市由于历史原因,保留了中世纪的城市布局,如威尼斯的运河网络和巴黎的河岸风景线。
这些古老的城市格局成为了城市的标志,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现代城市化还带来了高层建筑的兴起。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摩天大楼成为了许多欧洲城市的地标。
伦敦的碎片化摩天楼和德国的柏林电视塔都成为了当地的象征。
这些建筑的兴起改变了城市的天际线,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独特的氛围。
二、城市化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城市化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形态,还对居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们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中就业,而不再从事传统的农业活动。
这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职业结构的多样化。
城市化还加速了消费文化的发展。
城市中的商业区成为了购物和娱乐的中心,各类商场、餐饮和文化设施林立。
人们在城市中享受着更多的消费选择,同时也形成了种种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例如,欧洲的咖啡文化源远流长,城市化使得咖啡馆成为了社交和休闲的场所,咖啡因此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三、城市化对城市文化的塑造城市化对城市文化的塑造影响最显著的是城市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各种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们汇聚在城市中,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
伦敦的多元文化氛围和巴塞罗那的国际化气息都是城市化的产物。
这些文化的交融使得城市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创新和包容的地方。
此外,城市化还带来了对城市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塑。
许多欧洲城市的历史建筑被重新使用和修复,形成了城市的文化景观。
第八章欧美国家的城市化新

城
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市区内,面积25 平方公里,它是商代前期城市遗 址,目前仍存在着一座周长为7公 里的商代城墙。商城近似长方 形,北城墙长约1692米,西墙长 约1700米,南墙和东墙长度均为 1870米,周长近7公里。商城城 外,发现一批按一定布局建立起 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商城内出土 数以万计的文物,其中最珍贵者 如玉戈、玉铲、玉璋、玛瑙等玉
“城市病”
在工业革命期间,城市迅速的发展往往超出 社会资源的承受力,导致各种“城市病”的出现, 主要包括住宅奇缺、污染严重、卫生状况恶化等。
19世纪末前后,英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 成住房短缺,贫民窟比比皆是;公共卫生设施奇 缺,空气及水源污染严重,环境恶劣;就业竞争 激烈,工人处境艰难;犯罪率居高不下等现象 。
美国的城市化同样始于19世纪初,同样拖延了 一个多世纪。美国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是:西 部存在着大量的未开发土地,吸收了大量的人 口。美国在1920年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德国城市化虽然起步晚,但是速度快,城市改 革比较彻底。1891年德国城市人口已超过农村 人口,1900年,城市人口比例已达54.4%超过 法国、美国。1980年高达92%、
◇目前重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几千年前
18世纪中叶
二战结束
现在
缓慢发展
加速发展(起步)
空前发展
时间
城市人 口比重
1800年 2.5%
1900年 13.3%
1950年 28%
1990年 41%
2000年 50%
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 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欧洲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

欧洲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欧洲作为世界上居民密度较高的大陆之一,其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欧洲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一、欧洲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欧洲的城市化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的欧洲大陆上出现了许多城镇和贸易中心。
随着农业生产的改进和商业活动的增加,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工业革命时期,欧洲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民涌向城市寻求工作机会。
发达的工业和商业使得许多欧洲城市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20世纪,欧洲城市化进程再度经历了繁荣与挑战。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城市遭受了严重破坏,但很快得到了重建。
同时,城市的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加速。
1960年代以后,欧洲城市化面临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城市贫困、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规划开始变得更加重要。
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是指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规划和管理措施。
在欧洲,城市规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1. 优化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可以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确保各类用地的合理配置。
这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 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市规划可以确定和规划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供水和排水系统等。
此外,城市规划还可以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如学校、医院和公园等。
3. 保护环境质量:城市规划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通过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和绿地,限制污染物排放和车辆流量等,有助于保护城市的环境质量。
4. 改善交通状况:城市规划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降低交通拥堵。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鼓励非机动交通方式,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5. 促进社会和谐:城市规划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增加社会公平。
通过合理规划住房和公共空间,提供社会服务设施,创造多样化和包容性的社区,有助于缩小社会差距,增进居民的福祉。
欧美国家新型城镇化

点
◇目前重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几千年前 18世纪中叶 二战结束 现 在
缓慢发展
加速发展(起步)
空前发展
时间
1800年
1900年
1950年
1990年
2000年
城市人 口比重
2.5%
13.3%
28%
41%
50%
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 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三、城市化与工业化Fra bibliotek标志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
第一节
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
城市边界的变更
城市人口 增长的三个 基本的来源
净城市移民
城市化基本是由农村 城市迁移的结果
《史记· 五帝本纪》云: 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关于城市
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农业生产力的 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只有农业发达,城市的兴起 和成长在经济上才成为可能,历史上的第一批城市都诞 生在农业发达地区,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 流域和黄河流域。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前工业化社会的城市 城市的兴起是由于政治和军事的理由,工业革命以后, 旧的城市功能开始转变,新兴工业城市不断涌现,城市 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中心。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思考:说说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有什么分布规律?这些地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尼罗河谷地、美索布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印度河 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中美。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江、大河中下游冲积平原 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欧洲的城市化与城市规划

欧洲的城市化与城市规划欧洲是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遗产的大陆,其独特的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探讨欧洲的城市化现象以及相关的城市规划实践。
一、欧洲的城市化趋势1. 城市化的背景与原因欧洲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下,城市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都是城市化背后的驱动力。
此外,欧洲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移民前往城市,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2. 城市化的影响欧洲的城市化给城市带来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导致了基础设施的压力,包括住房、交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使城市成为了创新和文化活动的中心。
二、欧洲的城市规划实践1. 城市规划的历史欧洲在城市规划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的罗马城市到现代的城市规划运动,欧洲一直在探索并实践着不同的城市规划理念。
城市规划的目标包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保护历史遗产、提高交通效率以及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2. 现代城市规划的趋势在现代,欧洲的城市规划趋向于注重可持续性和社会发展。
许多城市将重点放在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以及提供公共空间和绿地等方面。
此外,城市规划还致力于保护历史建筑和传统,并在城市更新中找到历史与现代的平衡。
三、欧洲的城市规划案例1. 巴黎巴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其城市规划以保护历史遗迹和提供良好的公共空间为特点。
该城市以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等标志性建筑而闻名,而塞纳河河畔的街景更是令人惊叹。
巴黎还注重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质量和效率,鼓励居民使用环保的出行方式。
2. 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以其独特的运河系统和自行车友好的城市规划而闻名于世。
该城市大量投资于建设自行车道、停车设施和改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居民骑自行车出行。
此外,阿姆斯特丹还十分注重历史建筑保护,并通过城市更新计划改善城市环境。
3. 哥本哈根哥本哈根是一座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的城市。
欧美当代大都市再城市化的进程

20世纪的下半叶,每一个北美与西欧的城市形态和城市的空间方面都经历了深远的变迁。
在对其历史背景的文献研究中,究其本质而言,是“聚居”与“密集”的概念塑造了当代大都市的形象。
回溯到20世纪初的几十年,出现了两种表面上对立的城市形式。
即现代城市和现代主义城市。
前者与摇曳多姿的大都市形象相呼应,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性。
为文学和艺术的先锋们所不断歌颂。
就象詹姆斯·乔伊斯、阿诺德·德布林、约翰·多斯·帕索斯在文学艺术作品,沃尔特·拉特曼在其执导的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
后者试图规避现存城市的弊端,尝试寻找解决19世纪遗留下来的工业城市令人窒息的环境。
勒·柯布西耶的“阳光城”设计与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理论的推崇者,则力图用严格划分功能的理性城市取代现有的城市。
在埃里克·门德尔松和柯布西耶看来,作为现代城市中心区杰出代表的曼哈顿更像一台迷人的机器,一个灾难性的仙境。
他们认为它的规模太小而过于密集。
直到1978年雷姆·库哈斯的《迷狂的纽约》一书的出现,成为了反对现代主义理论的宣言。
并成为了一首赞扬高楼林立、人口密集的现代城市的抒情颂歌。
同时期,涌现了一系列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代表。
如查尔斯·穆尔、里卡多·博非尔。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阿尔多·罗西的《城市的建筑》与克里尔兄弟的论著。
他们试图保存和修复历史名城的建筑形态和建筑类型。
当然,批评CIAM的人并非都支持人口的高密度化。
简·雅各布森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于死》一书中反对一切形式的城市功能划分,热切呼吁城市的多样性。
80年代出现了三部城市研究的经典之作:肯尼斯·杰克逊的《荒芜的边境:美国郊区化的进程》;罗伯特·弗斯曼的《中产阶级的乌托邦:郊区的兴衰》;和约翰·斯蒂格的《边境:美国郊区的起源》。
其中谈到了大都市发展中郊区化的起源与演变,由于背景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后果。
欧美国家城市化实践各具特色

欧美国家城市化实践各具特色在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如新城和老城的经济联系、新城的规模与土地合理利用等问题。
欧美一些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同样经历过这些问题,科学审视欧美发达国家的做法,其中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合理重塑城市。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之后,开始重视城市问题。
美国的理念认为,要建立理想的城市环境,不能依靠大规模的人口分散,而是通过有前瞻性的良好规划,合理地重塑城市社区和区域,系统解决城市的发展及再发展问题。
关注的重点是住房问题、清除贫民窟及城市复兴。
美国通过扩展原有的城市和建立新城,疏散城市的压力和转移部分城市职能。
城市化转型时,规划方式一度趋向于支持私有化,建设为工业企业服务的公司镇,但后来则转向为满足从大城市迁出人口的居住需要而规划郊区城镇。
规划理念和周边环境是新城吸引人口迁入的最初动力。
在许多新城开发的过程中,美国的住房政策也越来越关注为收入较低的居民提供住房,并通过有条件的抵押贷款,刺激房屋建设和房屋产权所有。
如1949年的《住房法案》旨在加强公共房屋和住房改造计划,1968年的《住房法案》开始关注为更多穷人提供住房。
美国逐渐形成了现有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格局,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异几近消失。
英国:出台规划法抑制投机开发。
20世纪50年代前后,英国的伦敦规划包括城镇规划、区域规划和国家规划。
城镇规划要求提供有较好的住房、社区设施、就业岗位和开放空间的居住区,同时要降低和控制居住密度,引导人口及经济活动由内城向外围的新城转移。
区域规划部分依赖老城镇的扩张、部分依赖新城,引入大都市环状绿带,构建伦敦区有序且高效的空间组织,同时注意控制郊区蔓延。
国家规划强调,在伦敦中心区以容积率控制办公业和工业的增长,根据发展工业的执照重新布局,将就业岗位再分配到高失业的区域,保持充分就业。
英国城市开发存在较强的企业化倾向,因缺乏长远规划,私人公司为追求利润的投机开发助长了城市蔓延。
为抑制投机,英国出台了城镇规划法,最重要的是在1932年授权地方当局“控制开发,确保适当的宜人的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保护已有建筑物”,注重保护城市原有的形态和功能。
精品初中历史 近代欧美城市建设和发展

近代欧美城市建设和发展
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使原来中世纪封建城市发生了质变,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工业发展和大批破产农民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和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
例如,英国伦敦在19世纪后半叶,就集中了全国1/6人口。
城市里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
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
飞速发展的城市却不具备城市的基础设施,如卫生设施、下水道网、没有专门清扫街道的机构。
城市里出现的诸多问题使许多政府意识到必须改善城市状况,否则将威胁到城市乃至国家的安全。
在政府所做的改善中,比较重要的是充分供应洁净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
在改善城市状况的过程中,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有了真正的发展。
在欧洲工业革命的时期,由于城市里居住密集、饮水污染、垃圾堆积如山、蚊蝇孽生,造成伤寒、霍乱、痢疾等疾病流行,居民健康状况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施了改善环境卫生的措施:整治上、下水道、饮水净化消毒、垃圾处理、控制蚊蝇孽生、改善居住和营养条件。
1842年,《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的卫生状况报告》的发表促使英国政府制定了最早的《公共卫生法》。
英国又在1866年的卫生法中明确规定,没有足以排污的下水道的住房、过于拥挤的住房和没有保持清洁和良好通风状况的工厂,都将被处罚。
这些法律的颁布都促进了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18世纪早期,英国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 25%,1801年为33% ,而到1851年时英国已有580多 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2%,英国英国已基本上 实现了城市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而同期 法国和美国的城市人口比例为25%和13%,俄国7%。 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例上升到65.2%,1890年为 74.5,1910年为78.9%,现高达90%以上。 英国城市化的历程表明:城市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 社会的转型,它不仅仅是经济变革、也不单纯是一个人 口转移的过程,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迁。
英国早期城市化是“激进式推进”的过程, 大城镇人口增速比小城镇要快。 1801~1861年,大城市人口平均增长2.085%, 而小城镇和乡村人口年均仅增长1.039%,大城 市人口增速比其余地区快近1倍。大城市人口的 增长速度在1821~1831年间达到顶峰。在这10 年里,“布赖顿人口增长了69.7% ,布拉德福 65.5% ,索尔福德55.9%, 利兹47.3% , 利 物浦45.8%”。
夏代是我国第一个朝代,传说夏代曾 八次迁都,这些城市集中于今天的河南一 带。 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城市数 量少,规模小,与近代城市相比,功能也 相对简单。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对我国早期城市历史有可靠记载的是周朝。周 王朝开始于公元前11世纪,由于周朝灭商后,都 城西迁,建都丰京、镐京,在今陕西西安附近.两 京仅隔一河,中间有桥相连接,故又称镐京。相 传镐京方圆九里,每边有三个门,九条街道纵 横,前堂是朝堂,后面为街市。王公贵族和手工 工匠居住在城中,经济自主性较弱,几乎完全依 靠周边农村的各种供应。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和功能 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工商业的中心和经济发 展的带动力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 式逐步由农村化向城市化转移,城市人口、城 市数目和城市地域不断增加,1800年的世界城 市化率仅为3%,1900年为13.6%,1950年为 29.1%.2003年为48.3%,2007年达到50%,城市 化进程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
但到20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比例仍停留在10%左 右,到1949年,世界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28。 8%时,中国城市人口仍占全国总人口的11%左右 。城市发展几近停滞。
下面用一些图片来反映上海租界、鸦片战争、甲午战 争的情况,希望通过这些图片能够认识近代中国城市发 展的历史背景:
欧洲
关于城市
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 但前工业化社会城市不过是以土地财产和 农业为基础的城市,工业革命以后,旧的 城市功能开始转变,新兴工业城市不断涌 现,城市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中心。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18世纪中期,这里的纺织工哈格里夫斯第一个发 明了珍尼纺织机,开始了从纺织业发端的工业革命,因 此,曼彻斯特享有“工业革命故乡”的美誉。工业革命 期间使曼彻斯特重要工业成为重要工业城市。1840年, 聚集了85%的工厂和工人。1790年曼彻斯特有5万居民, 1801年有7.1万,1831年18.2万,1871年35.1万。 19世纪的曼彻斯特,进入它的鼎盛时期。 工业革命期间,由于冶金业的发展,伯明翰、黑乡、 谢非尓德成为以冶金业为主的城市。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唐代的著名城市有扬州、成都、洛阳、 洪州、荆州、广州、凉州等。长安、凉州是 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扬州、泉州、 广州是向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地区的海上 丝绸之路路线上的重要城市。隋唐时期的城 市发展是我国封建社会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高 峰阶段。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其特点是: (1)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制,民居和市场四周有围墙,称 为坊,坊内有巷,坊有坊门,朝开晚闭,实行夜禁,称 坊制。 (2)城市里有官营和私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规模大, 从业人员多,分工细,种类多;民间手工业有极其鲜明 的地方特色。 (3)商业出现新特点:城中有较大规模的市场,商业中 行业组织盛行,钱币成为主要流通手段,促进了商业发 展。 (4)城市文化昌盛,一大批著名诗人、艺术家云集城市。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工业革命后,新兴工业城市不断涌现, 城市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中心。曼彻斯特 和其他工业城市的兴起是研究研究工业城 市兴起的重要例证。
工业革命前,曼彻斯特是一个富庶的村落,16 世纪,开始出现纺织业,人口开始增加,18世 纪上半期曼彻斯特方圆已达10—15平方英里, 有工业,有市场,主要制造呢绒、粗帆布尤其 是各种纺织品,棉纺织工业兴起后,曼彻斯特 开始了它的加速发展。大量纺织厂在此设立, 同时间曼彻斯特亦是分销中心,多间重要仓库 在此设置。世界上第一条客运铁路——利物浦 至曼彻斯特铁路之启用,亦加速了这城市的发 展。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开始时,这些城市的规模很小,一般居民 仅在一万人左右。但到了十二世纪,欧洲相对 和平的局面促进了商业的大发展,意大利的佛 罗伦萨、米兰、威尼斯和法国的巴黎成为欧洲 最大的城市,各拥有近十万人口。 为了防御敌人的进攻,中世纪的西欧城市 建得就像一座座堡垒。每座城市都筑有坚实的 城墙,外面通常还有环绕的护城河,要想进入 城内,必须从吊桥上通过。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 有大的商业城市兴起。赵之邯郸、魏的大 梁(今河南开封)、越的吴(今江苏苏州)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强迁六 国12万富户于首都咸阳。倘若每户以4人计算, 一次性迁入的人口高达50万之众,加上原来咸 阳的人口,可见咸阳城当时的规模之大。 秦统一后,将原来各个诸侯国的领域联结为 一个整体,诸侯国成为中央统一国家的郡县, 诸侯国都城大多成为郡县治所。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这些城市中,大部分是北方工业城市, 人口的高速增长正是这些城市的制造业、 特别是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结果。还有一 些大城市的发展与冶金、铁路建设和对外 贸易的高涨有关。自工业革命以来,英国 的城市数量激增,城市人口的数量增加, 农村人口大量转向城镇,正是这种人口流 动迁移和新城市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化的突 出表象特征。
第一节第一 个王朝—夏朝。其他部落不服群起反抗,战争更 为频繁和激烈,用于保护财产和人口的城堡因此 兴起。随着阶级分化,国家产生,工商业和农业 分离,脱离生产劳动的统治者和从事工商业活动 的成员一般居住在城堡中,城堡具有了政治、经 济、军事的功能。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第八章 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第一节 第二节
欧美国家城市化进程 城市病及其治理
重点问题
主要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城市病及其治理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城市化起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之后,是伴随 着工业化而出现,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城 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为主要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化是资本主义大工 业发展的产物。 工业革命后,新兴工业城市不断涌现,城 市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中心。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一、工业城市的起源:
人口集中到城市或城市地区的过程 (1)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 (2)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 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并且日益提高的 过程。
城市化
关于城市
亚洲
最早的城市准确地说是出现在今天的 中东一带。公元前3200年或3500年建立。 随着农业革命,家畜驯养和农耕方式传 播开来,相应地产生了定居生活方式。小 村落发展成为手工业活动和产品交换中心, 而其中最先进的所谓“首发城市”在叙利 亚草原的广阔地区,在耶利哥、伊朗、埃 及和土耳其等地快速发展起来。
秦始皇陵和兵马俑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隋朝统一中国后,隋文帝在渭河和洛河 流域对长安和洛阳城进行大规模重建。隋 炀帝即位后,完成了开凿大运河的壮举。 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总 长1500千米,宽约60米左右,运河沿岸由 皇家大道环绕,沿途遍布驿站在洛阳和扬 州之间共有驿站40多处。这些驿站以后大 多发展为中心城市。
下面用一些图片来介绍扬州、京杭大运河、唐三彩、敦 煌壁画以《清明上河图》,借以了解隋唐两宋时期城市的情况: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带动了一批工商业城镇的兴 起。苏州、杭州、北京、松江这些手工业中心城 市。但明朝并没有出现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
清政府一系列有利于农民的政策使中国农村在18世 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农业发展又刺激了手工业生产 和贸易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是中国人口在18世纪增长的 主要原因。这期间,中国人口从一亿猛增到近三亿,是清 代人口增加最快时期,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大量迁移,使 许多地区得到开发,不少人口涌入城市,促进城市发展。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二、主要国家城市化的进程
(一)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英国是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 也是城市化最早起步和首先完成的国家。 在时间上比美、法、德、意等发达国家提 前了100年左右,比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提前 了200多年。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中国近代城市的盛衰,与中国社会 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大背景密不可分。 近代城市发展从一开始就打上时代 的烙印。上海、天津、汉口等城市景观 外貌,今天依然可以找到殖民地的痕迹。
甲午战争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一批 新兴城市兴起,这些因近代工商业而催生的城 市,成为传播现代化文明的窗口。近现代工业在 沿海城市较快发展,并带动周围农村城镇化。
第一节欧美国家的城市化
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相当长 的时期内,西欧几乎没有城市。古罗马时代发 展起来的城市遭到蛮族入侵的破坏,大都成了 一片废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独立出 来,手工业者需要常常到集市上出售自己的产 品。贸易开始复兴了,许多商人也带着外地商 品到集市上来出售。时间一久,手工业者也来 集市上开作坊,商人们则住下来开设商店。这 些集市就成了西欧城市的雏形。公元十一世纪 以后,西欧开始出现以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