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再生技术的发展(一)
活性炭的再生方法

活性炭的再生方法1.高温再生法改变吸附平衡,达到脱附和分解目的。
应用最广的方式是加水蒸气、惰性气体、燃烧气体、C02,加热至700/1000℃。
(1)脱水干燥,首先将活性炭和输送液相分离,然后将活性炭加热至100~150℃,把活性炭细孔中的水分(含水率将近40%~50%)蒸发出来,同时使部分低沸点的有机质也挥发出来,另一部分被炭化,留在活性炭的细孔中。
干燥所需热量约为再生总能耗的50%,所用容积占总再生装置的30%~40%。
(2)炭化加热至300~700~ 使低沸点的有机物全部挥发出来。
高沸点的有机物出现热分解,一部分成为低沸点有机物挥发脱附,另一部分被炭化后留在活性炭的细孔中。
升温速度和炭化温度随吸附剂类型而定。
(3)活化继续加热至700~1000~ 并向活性炭细孔中通入活化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及氧气等),将残留在微孔中的碳,化物分解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等活化气体逸出,达到重新造孔的目的。
(4)冷却,把活化后的活性炭用水急剧冷却,防止氧化。
2.化学氧化再生法氧气、空气、Os、氯水、溴水、高锰酸钾等氧化剂,电解氧化(在阳极),酸碱浸洗等。
用法主要指湿式氧化法,主要用于粉状活性炭的再生。
其工艺流程是:将饱和失效的粉状活性炭用高压泵送入换热器,再经水蒸气加热器送人再生反应器。
在220℃、5.3MP。
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与送入塔内的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分解反应,使活性炭得到再生。
再生后的炭经换热器冷却后,送入再生储槽待用。
湿式氧化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包括对污染种类和浓度的适应性)、处理效率高、二次污染低、氧化速率快、装置小、可回收能量和有用物质等优点。
3. 药剂再生法(萃取法) 用苯、丙酮、甲醇、异丙醇、±代烷等有机溶剂清洗。
利用化学药剂与吸附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使吸附质解吸的再生方法。
药剂再生又分无机药剂再生和有机溶剂再生两种方法。
无机药剂再生以H2S04、HCl或NaOH等为再生剂,使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污染物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而得到解吸。
活性炭的再生

生物再生法特点
生物法简单易行, 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 但所需时 间较长, 受水质和温度的影响很大。微生物处理污 染物的针对性很强, 需就特定物质专门驯化。且在 降解过程中一般不能将所有的有机物彻底分解成 CO2和H2O, 其中间产物仍残留在活性炭上, 积累 在微孔中, 多次循环后再生效率会明显降低。因而 限制了生物再生法的工业化应用。仅适用于吸附易 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的饱和炭,而且分解反应 必须彻底,即有机物最终被分解为CO2和H2O , 否则有被活性炭再吸附的可能。如果处理水中含 有生物难降解或难脱附的有机物,则生物再生效 果将受影响。
高温加热活性炭再生系统,由脱水装置、 活性炭输送、高温加热再生装置、活性炭冷 却、废气处理、活性炭贮罐组成。此外还有 加热所需的热源,如燃油、天然气、煤气或 焦炭以及电力、蒸汽锅炉。其中以再生装置 为主。
生物再生试验流程
吸附试验时4柱串联运行, 再生运行时4柱并联操作。
生物活性炭
利用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及溶解氧的强吸附特 性,以及活性炭表面作为微生物聚集繁殖生长的良 好载体,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发挥活性炭的吸附作 用和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这种协同作用的水处 理技术称为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 这种方法可使活性炭使用周期比通常的吸附周 期延长多倍,但使用一定时期后,被活性炭吸附而 难生物降解的那部分物质仍将影响出水水质。因此 在饮用水深度处理运行中,过长的活性炭吸附周期 将难以保证出水水质,定期更换活性炭是必须的。
溶剂再生法比较适用于那些可逆吸附,如
对高浓度、低沸点有机废水的吸附。它的 针对性较强,往往一种溶剂只能脱附某些 污染物, 而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种类繁 多,变化不定,因此一种特定溶剂的应用 范围较窄。 对于高浓度、低沸点的有机物吸附质,应 首先考虑溶剂法再生。
活性炭再生技术的发展

活性炭再生技术的发展随着活性炭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活性炭的回收开始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如果用过的活性炭无法回收,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做好活性炭的回收再利用尤为重要。
活性炭的再生,就是将饱和吸附各种污染物的活性炭经过特殊处理,使活性炭恢复绝大部分的吸附能力,以便重新用于吸附过程,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再生技术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亟待发展新的再生技术。
一、传统活性炭再生方法的不足和缺陷传统活性炭再生方法有对热再生法、生物再生法、湿式氧化再生法等,这些方法在热再生法是目前应用最多、工业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
特别在处理有机废水后的活性炭在再生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
热再生法虽然有再生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但在再生过程中,须外加能源加热,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
生物再生法是利用经驯化过的细菌。
解析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机物,并进一步消化分解成H2O和CO2的过程。
生物再生法与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法相类似,也有好氧法与厌氧法之分。
由于活性炭本身的孔径很小,有的只有几纳米,微生物不能进入这样的孔隙,通常认为在再生过程中会发生细胞自溶现象,即细胞酶流至胞外,而活性炭对酶有吸附作用,因此在炭表面形成酶促中心,从而促进污染物分解,达到再生的目的。
生物法简单易行,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但所需时间较长,受水质和温度的影响很大。
微生物处理污染物的针对性很强,需就特定物质专门驯化。
且在降解过程中一般不能将所有的有机物彻底分解成CO2和H2O2,其中间产物仍残留在活性炭上,积累在微孔中,多次循环后再生效率会明显降低,因而限制了生物再生法的工业化应用。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用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将处于液相状态下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的一种处理方法,称为湿式氧化再生法。
再生条件一般为200~250℃,3~7MPa,再生时间大多在60min以内。
湿式氧化再生法处理对象广泛,反虚时间短,再生效率稳定,再生开始后无需另外加热。
活性炭的再生研究

活性炭的再生研究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和吸附能力的吸附剂,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水处理、空气净化和化工等领域。
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逐渐降低。
为了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和节约资源,研究人员开始对活性炭的再生进行深入研究。
活性炭再生主要包括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高温热解、蒸汽再活化和微波再活化等。
高温热解是通过加热活性炭,使其内部的吸附物质脱附,从而恢复吸附性能。
蒸汽再活化是在高温高压下,将活性炭暴露在水蒸气中,通过水蒸气的氧化作用来修复其吸附性能。
微波再活化是将活性炭放置在微波辐射场中,通过微波的加热作用来提高吸附性能。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对环境友好。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酸洗法、碱洗法和氧化法等。
酸洗法通过使用酸性溶液,可以去除活性炭表面的有机物和无机盐,以恢复其吸附性能。
碱洗法则是使用碱性溶液,通过碱性溶液的碱解作用,将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有机物脱附出来。
氧化法则是使用氧化剂将活性炭表面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恢复吸附性能。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活性炭表面的污染物,并恢复其吸附能力。
除了物理和化学方法,还有一些新兴的再生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活性炭再生。
例如,电化学再生技术利用电化学反应,通过电解活性炭表面的污染物,从而使活性炭恢复吸附性能。
此外,超声波再生技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作用,破坏活性炭表面的吸附层,从而实现活性炭的再生。
活性炭再生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增加再生效率和降低能耗。
首先,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优化再生条件,选择适当的温度、压力和时间来提高再生效率。
其次,可以考虑多种再生方法的组合应用,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的联合使用,来增加再生效果。
此外,也可以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在活性炭再生中实现更高效、更节能的方法。
总之,活性炭的再生研究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
今后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解决再生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活性炭再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一、活性炭再生的意义活性炭再生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其吸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生产成本,节约资源。
活性炭再生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研究活性炭再生技术对于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活性炭再生的方法活性炭再生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是指采用高温脱附、压力变化等物理手段进行再生;化学法是指采用化学试剂对活性炭进行处理;生物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活性炭进行再生。
物理法和化学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再生方法。
1. 物理法物理法的再生方法包括高温脱附、换热再生和压力变化等。
高温脱附是指将饱和吸附剂在高温下进行加热,通过升高温度来驱除吸附在活性炭孔隙中的物质,达到再生目的。
换热再生是指利用其他热载体通过热交换的方式来对活性炭进行再生。
而压力变化则是通过改变活性炭所处环境的压力来实现对活性炭的再生。
2. 化学法化学法的再生方法主要包括氧化法、还原法和酸碱法等。
氧化法是指将活性炭暴露在氧化剂中,使其与被吸附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达到再生的目的。
还原法则是指将氧化的活性炭暴露在还原剂中,还原被氧化的活性炭。
酸碱法是指利用酸碱溶液对活性炭进行处理,使活性炭脱附被吸附的物质。
三、活性炭改性的意义活性炭改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吸附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增加其使用寿命。
通过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可以使其在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研究活性炭改性技术对于提高活性炭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活性炭改性的方法活性炭改性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复合改性。
物理改性是指通过改变活性炭的外部形貌和孔结构来提高其吸附性能。
化学改性是指利用化学方法改变活性炭的表面性质和化学成分,以提高其吸附性能。
复合改性则是指通过将活性炭与其他吸附材料或催化剂进行复合,以提高其吸附性能。
2. 化学改性化学改性的方法主要包括氧化改性、硫化改性和氮掺杂改性等。
活性炭的再生方法

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活性炭是一种高度孔隙化的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脱硫脱氮、有机废气处理等领域。
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或吸附饱和,活性炭会逐渐失去吸附性能,需要进行再生处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活性炭再生方法。
1. 热脱附再生法热脱附再生法是最常见的活性炭再生方法之一。
通过加热活性炭,将吸附剂上的吸附物从活性炭上脱附出来。
具体步骤包括:将饱和的活性炭装入再生炉中,加热至一定温度(通常为300-800),保持一定时间进行热脱附。
热脱附过程中,吸附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物(如水、有机物等)被脱附出来,活性炭恢复了吸附性能。
2. 蒸汽再生法蒸汽再生法是一种对活性炭进行再生的高效方法。
该方法利用高温蒸汽对活性炭进行加热,蒸汽中的热量和水分子可以快速将吸附剂上的吸附物脱附下来。
蒸汽再生法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吸附有机气体和水蒸气的活性炭。
3. 洗涤再生法洗涤再生法是通过洗涤剂将吸附剂上的吸附物清洗下来,从而恢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该方法常用的洗涤剂有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等。
洗涤再生法适用于吸附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活性炭。
4. 生物再生法生物再生法是一种新兴的活性炭再生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对活性炭吸附物的降解作用。
通过将含有降解菌的培养液滴入活性炭床层,菌群降解吸附物,使活性炭再生。
生物再生法具有再生效果好、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其操作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5. 化学再生法化学再生法是利用化学试剂对活性炭进行再生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试剂有稀硫酸、碱溶液、氯化锌等。
化学再生法通过与吸附剂上的吸附物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易于溶解或挥发的物质,从而实现再生目的。
综上所述,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有热脱附再生法、蒸汽再生法、洗涤再生法、生物再生法和化学再生法等。
不同的再生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活性炭和吸附物,选择合适的再生方法可以使活性炭得到有效的再生和重复利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活性炭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

对 活性 炭 的再 生 方法进 行介 绍 , 细 阐述 目前 大 规模 使 用 的传 统 的 热再 生 法 、 剂 再生 法 、 详 溶 电 化学 再生 法 、 临界 流体 再生 法 、 声波 再生 法 、 波辐射 再生 法 和 Ti 光催 化再 生 法 等 方法 。文 超 超 微 O2 章 指 出各 种 再生方 法存 在 的优缺 点 , 别指 出 : 波辐射 再生 法作 为一 种高 效 、 特 微 节能 、 时 的再生 技 省 术, 具有 巨大 的发展 潜力 和优 势 。
优越 。 同时用两 种再生 方法对 吸附苯 酚后 的活 性炭
甲醇等有机溶剂 , 萃取吸附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质 。
药 品再 生 法 的优 点 是 吸 附质易 于 回收 , 性 炭 活
的损失不 大 。其缺 点是溶 剂使 用后处 理不 当易产生 二 次污染 , 由于废 液与 再生炭 分离 困难 , 粉状 活 且 对 性 炭难 于再生 。对 于被 吸附物 质为大 分子有 机物质
合 物 的热 再生 炭 , 发现 吸 附效 率 和 比表 面 积 都 有 所 降低 , 其原 因可 能是 酚 的热解 残 留物堵 塞 了孔 隙 。
1 热再 生
活性慢 干燥 , 在加 热过 程 中 , 吸附 的有机 物按 其性质 不 被 同, 通过 水蒸 气蒸 馏 、 吸或 热 分解 这 些 过 程 , 解 以解
维普资讯
第 4期
活性 炭再 生技 术的研 究进展
活 性 炭 再 生技 术 的研 究进 展
曾雪玲 唐 晓 东 。 卢 ・ 涛。
(_ 南石 油 大学化 学化 工学 院 , 1西 成都 ,1 50 60 0 ;
2 西 南石 油大 学油 气藏地 质及 开发 工程 国 家重 点。 室, . 实验 成都 , 1 5 0 60 0 ; 3 乐山 乐电天威硅 业科 技有 限责任 公 司 , . 乐山 , 1 0 0 640 )
2024年活性炭再生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活性炭再生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活性炭再生是一种有效利用资源的环保技术,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废气治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活性炭再生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活性炭再生市场概述活性炭再生是指通过恢复、修复和再生处理,将用过的活性炭重新利用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活性炭采购和处理方法,活性炭再生能够降低成本、减少废弃物产生,同时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活性炭再生市场主要由活性炭再生设备供应商、再生服务提供商和应用行业组成。
目前,在水处理、燃煤发电、化工等行业中,活性炭再生已成为主流的处理方式,其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活性炭再生市场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增长迅速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法规的要求,活性炭再生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活性炭再生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技术不断创新活性炭再生技术不断创新,提高了再生效率和再生质量。
传统的活性炭再生主要采用热气流再生法和化学法,但这些方法存在能耗高、成本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一些新的再生技术如微波再生技术、自热再生技术等获得了广泛应用,提高了再生效率和经济性。
供应链完善随着活性炭再生市场的发展,供应链也得到了不断完善。
活性炭再生设备供应商和再生服务提供商不断增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竞争。
同时,一些大型企业通过收购和合作,进一步完善了活性炭再生的供应链。
环境法规推动市场发展随着环境法规的不断加强,对活性炭的再生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种环保标准和措施,鼓励企业使用再生活性炭。
这些法规的出台和执行推动了活性炭再生市场的发展。
活性炭再生市场面临的挑战技术难题目前,活性炭再生技术仍存在一些难题。
如何提高再生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研发成本较高也制约了技术的进一步创新。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活性炭再生市场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炭再生技术的发展(一)摘要:活性炭是废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有效吸附剂,其再生具有重要意义。
对热再生法、生物再生法等活性炭再生的传统方法进行了回顾,同时也对目前新兴的活性炭再生技术,如电化学法、超临界流体法、催化湿式氧化法和超声波法等进行了介绍与讨论。
关键词:活性炭再生水处理活性炭是一种无毒无味,具有发达细孔结构和巨大比表面积的优良吸附剂。
20世纪60年代初,欧美各国开始大量使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城市饮用水和工业废水。
目前,活性炭吸附法已成为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和污染水源净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已将活性炭用于二硫化碳废水处理,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采用粒状活性炭处理工业废水,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应用范围和处理规模上都发展很快,如在炼油废水、炸药废水、印染废水、化工废水和电镀废水处理等方面都已有了较大规模的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随着活性炭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活性炭的回收开始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如果用过的活性炭无法回收,除了每吨废水的处理费用将会增加0.83~0.90元外1],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活性炭的再生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1传统活性炭再生方法1.1热再生法热再生法是目前应用最多,工业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2,3]。
处理有机废水后的活性炭在再生过程中,根据加热到不同温度时有机物的变化,一般分为干燥、高温炭化及活化三个阶段。
在干燥阶段,主要去除活性炭上的可挥发成分。
高温炭化阶段是使活性炭上吸附的一部分有机物沸腾、汽化脱附,一部分有机物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小分子烃脱附出来,残余成分留在活性炭孔隙内成为“固定炭”。
在这一阶段,温度将达到800~900°C,为避免活性炭的氧化,一般在抽真空或惰性气氛下进行。
接下来的活化阶段中,往反应釜内通入CO2、CO、H2或水蒸气等气体,以清理活性炭微孔,使其恢复吸附性能,活化阶段是整个再生工艺的关键。
热再生法虽然有再生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但在再生过程中,须外加能源加热,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
1.2生物再生法生物再生法是利用经驯化过的细菌,解析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机物,并进一步消化分解成H2O和CO2的过程1,2]。
生物再生法与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法相类似,也有好氧法与厌氧法之分。
由于活性炭本身的孔径很小,有的只有几纳米,微生物不能进入这样的孔隙,通常认为在再生过程中会发生细胞自溶现象,即细胞酶流至胞外,而活性炭对酶有吸附作用,因此在炭表面形成酶促中心,从而促进污染物分解,达到再生的目的。
生物法简单易行,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但所需时间较长,受水质和温度的影响很大。
微生物处理污染物的针对性很强,需就特定物质专门驯化。
且在降解过程中一般不能将所有的有机物彻底分解成CO2和H2O,其中间产物仍残留在活性炭上,积累在微孔中,多次循环后再生效率会明显降低。
因而限制了生物再生法的工业化应用。
1.3湿式氧化再生法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用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将处于液相状态下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的一种处理方法,称为湿式氧化再生法4]。
再生条件一般为200~250°C,3~7MPa,再生时间大多在60min以内。
湿式氧化再生法处理对象广泛,反应时间短,再生效率稳定,再生开始后无需另外加热。
但对于某些难降解有机物,可能会产生毒性更大的中间产物。
同济大学环境学院以苯酚吸附等温线的变化为评价标准,系统地研究了活性炭湿式氧化再生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其规律性;探讨了各主要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考察了饱和炭多次循环再生的可能性;并对活性炭自身结构在湿式氧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实验获得的活性炭最佳再生条件为:再生温度230°C,再生时间1h,充氧pO20.6MPa,加炭量15g,加水量300mL。
再生效率达到(45±5)%,经5次循环再生,其再生效率仅下降3%。
活性炭表面微孔的部分氧化是再生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活性炭再生技术除了各自的弊端外,通常还有三点共同的缺陷:(1)再生过程中活性炭损失往往较大;(2)再生后活性炭吸附能力会有明显下降;(3)再生时产生的尾气会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
因此,人们或对传统的再生技术进行改进,或探索全新的再生技术。
2目前新兴的活性炭再生技术2.1溶剂再生法溶剂再生法是利用活性炭、溶剂与被吸附质三者之间的相平衡关系,通过改变温度、溶剂的pH值等条件,打破吸附平衡,将吸附质从活性炭上脱附下来。
这种再生工艺一般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实现: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使用对污染物亲和力比活性炭更强的溶剂来萃取;使用对活性炭亲和力比污染物更强的物质进行置换(一般仅用于以吸附质回收为目的的使用)。
根据所用溶剂的不同可分为无机溶剂再生法和有机溶剂再生法。
无机溶剂再生法主要用无机酸(H2SO4、HCl等)或碱(NaOH等)作为再生溶剂。
厦门大学叶李艺等研究了苯酚和对氯苯酚水溶液在活性碳上的吸附平衡关系5],溶液pH值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苯酚在固定床上的吸附和脱附动力学。
同时采用间歇法和固定床连续法研究了吸附苯酚后的活性炭碱再生工艺过程,以及多次再生对活性炭再生效率的影响,探讨了碱性溶剂再生活性炭的初步规律。
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院张果金和周永璋等利用一种新型有机再生溶剂(ZL)6],对印染废水处理中的活性炭进行再生。
该再生剂是一种无色透明复配有机溶剂,经蒸馏后能反复使用,对于一些有可回收的废热厂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溶剂再生法比较适用于那些可逆吸附,如对高浓度、低沸点有机废水的吸附。
它的针对性较强,往往一种溶剂只能脱附某些污染物,而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变化不定,因此一种特定溶剂的应用范围较窄。
2.2电化学再生法电化学再生法是一种正在研究的新型活性炭再生技术7]。
该方法将活性炭填充在两个主电极之间,在电解液中,加以直流电场,活性炭在电场作用下极化,一端成阳极,另一端呈阴极,形成微电解槽,在活性炭的阴极部位和阳极部位可分别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污染物大部分因此而分解,小部分因电泳力作用发生脱附。
该方法操作方便且效率高、能耗低,其处理对象所受局限性较小,若处理工艺完善,可以避免二次污染。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系张会平,傅志鸿等通过研究pH值对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的影响,活性炭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再生效率和循环再生对活性炭再生效率的影响。
他们结合有关研究结果分析认为,活性炭的电化学再生过程机理中包括电脱附,NaOH碱再生,NaClO化学氧化等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再生活性炭具有较高的再生效率,可达到90%。
此外,对工艺参数的研究表明,再生位置是活性炭再生工艺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电解质NaCl浓度是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再生电流和再生时间对活性炭的电化学再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2.3超临界流体再生法物质的温度和压力高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称为超临界流体。
许多物质在常压常温下对某些溶质的溶解能力极小,而在亚临界状态(近于临界状态)或超临界状态下却具有异常大的溶解能力。
在超临界状态下,稍改变压力,溶解度会产生有数量级的变化8]。
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通过调节操作压力来实现溶质的分离,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为31℃,近于常温,临界压力(7.2MPa)不甚高,具有无毒、不可燃、不污染环境以及易获得超临界状态等优点,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中首选的萃取剂。
据最近的研究资料表明,在CO2的临界点附近,再生效率的变化很大;对未被烘干的活性炭,则需要延长其再生时间。
对氨基苯磺酸而言,CO2超临界流体法再生的最佳温度为308K,当温度超过308K 时,再生不受影响;当流速大于1.47×10-4m/s时,流速不影响再生;用HCl溶液处理后,会使活性炭再生效果明显改善。
对苯而言,再生效率在低压下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在16.0MPa压力时的最佳再生温度为318K;在实验流速下,再生效率会随流速加快而提高9]。
2.4超声波再生法由于活性炭热再生需要将全部活性炭、被吸附物质及大量的水份都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有时甚至达到汽化温度,因此能量消耗很大,且工艺设备复杂。
其实,如在活性炭的吸附表面上施加能量,使被吸附物质得到足以脱离吸附表面,重新回到溶液中去的能量,就可以达到再生活性炭的目的。
超声波再生就是针对这一点而提出的。
超声再生的最大特点是只在局部施加能量,而不需将大量的水溶液和活性炭加热,因而施加的能量很小10]。
研究表明经超声波再生后,再生排出液的温度仅增加2~3℃。
每处理1L活性炭采用功率为50W的超声发生器120min,相当于每m3活性炭再生时耗电100kWh,每再生一次的活性炭损耗仅为干燥质量的0.6%~0.8%,耗水为活性炭体积的10倍。
兰州铁道学院王三反进行了超声波再生法的试验。
结果表明,超声再生具有能耗小、工艺及设备简单、活性炭损失小、可回收有用物质等优点。
但其只对物理吸附有效,目前再生效率仅为45%左右,且活性炭孔径大小对再生效率有很大影响。
2.5微波辐照再生法微波辐照再生法是在热再生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活性炭再生技术。
其原理是以电为能源,利用微波辐照加热实现再生11]。
东南大学傅大放等以新炭碘值变化为评价标准,研究吸附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活性炭微波再生条件。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活性炭再生效率与微波功率、微波辐照时间、活性炭的吸附量等因素的关系。
试验中的最佳再生效率出现在功率为HI(W),辐照时间约为80s时。
比较极差S可知,对再生后活性炭碘值恢复影响最大的是微波功率,其次是辐照时间,最后是活性炭的吸附量。
微波辐照法再生活性炭的时间短。
能耗低、设备构造简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然而,在微波加热使有机物脱附过程中,是否有其它的中间产物产生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6催化湿式氧化法传统湿式氧化法再生效率不高,能耗较大。
再生温度是影响再生效率的主要原因,但提高再生温度会增加活性炭的表面氧化,从而降低再生效率。
因此,人们考虑借助高效催化剂,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法再生活性炭。
同济大学水环境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正在开展此方面的研究。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活性炭再生工艺与技术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
一些传统的活性炭再生技术与工艺在近几年有了新的改进与突破。
同时新再生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虽然这些新兴技术在工艺路线上还不成熟,目前尚无法投入工业使用。
但它们的出现为活性炭的再生带来了新思路与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