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江南》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描写性、表现性、抒情性。
2.了解江南的地理位置、气候、风俗、特产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3.能够理解《江南》这首诗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江南》可爱的江南啊,我亲爱的江南雨后的清波,瘦影湖面断桥残雪,寂寞侯爵夫人玉簪子弄,谁家狂儿童亭亭小女,卷水浸流花同学玉楼金阙,宛转笙歌九重2. 江南的一些基本情况江南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带,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四个省份,并不具体指某个地方。
江南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如春。
江南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文化也各具特色,如南京的鸭血粉丝汤、杭州的西湖醋鱼等,而江南几省的大部分地区是水乡,因此水路交通发达,泛舟湖水、游览古镇是江南的一大特色。
三、教学重点1.理解《江南》这首诗的含义和表现手法。
2.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江南的地理环境和风俗文化。
四、教学方法和过程1. 教学方法主要采取“导读法、朗读法、情感体验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能力。
2.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共同欣赏江南的美丽风景。
可以展示一些江南的美景图片,让同学们直观感受江南的自然风光。
引导学生,看图片能找出哪些是江南的特产,哪些是江南的水乡风景,哪些是江南的雨景等等。
步骤二:导读导读全诗,帮助学生了解江南的自然风光,以及这首诗的诗意和描写方式。
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搭建出作者艺术表现的整体形象。
我们可以用类比或比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生僻的句子和词汇。
步骤三:朗读让学生朗读这首诗,重点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发音和每句话的正确表达方法。
在朗读时,让学生把描写江南的词语和句子特别地读出来,比如清波、瘦影湖面、断桥残雪、寂寞侯爵夫人等,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步骤四: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悟道思辨和情感体验方面的能力。
我们可以借助诗歌中一些沉浸在情感当中的文章段落,来让学生了解文学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生哲理思考。
3《江南》(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江南》(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可、田”等 7 个生字,会写“田、可”等 4 个字。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推测“可、田、东”等字的意思。
(3)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观察和想象,感受江南的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生活的快乐,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江南的美景。
三、教学时间2 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 出示谜语:有脚不会走,有嘴不开口,脸儿洗不得,一洗就变丑。
(打一物)2. 学生猜测,教师揭示谜底——鱼。
3. 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鱼的诗歌——《江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2. 教师指名朗读,相机纠正字音,指导停顿。
3.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学习生字,掌握字词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3.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形声字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等。
4.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总结识字方法。
5. 学生齐读生字,巩固记忆。
(四)朗读课文,感受美景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 教师指名朗读,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美景。
3.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江南的美景。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江南》这首诗歌,认识了生字,感受到了江南的美景。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这首诗歌。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2. 学生齐读课文,回顾诗歌内容。
(二)深入学习,品味美景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
2. 教师指名分享,引导学生品味诗句中的美景。
3. 学生交流感受,教师点评、总结。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生活的快乐。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文原文 jiāng nán kě cǎi lián 江南可采莲,li án yè hé tián tián 莲叶何田田!yú xì lián yè jiān 鱼戏莲叶间:yú xì lián yè dōng 鱼戏莲叶东, yú xì lián yè xī鱼戏莲叶西,yú xì lián yè nán 鱼戏莲叶南, yú x ì lián yè běi 鱼戏莲叶北。
【篇二】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9个生字和两个偏旁,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江南采莲情景,感受江南美丽。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江南的美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了解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画面美,培养热爱自然地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江南美景。
【教学方法】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播放视频《最美江南水乡》。
2.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中播放的是哪里呢?(江南水乡)3.是啊,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
今天老师就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去学习一首古诗,欣赏这美丽的江南风景。
(板书课题)3.江南(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
出示带音生字: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1)学生自由读生字。
3.《江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案标题:《江南》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可”等3个生字,会写“东”等4个字,认识“三点水”和“草字头”两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通过观察、操作、联想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江南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生字,会写汉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1. 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2.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或实物:莲花、鱼儿、江南水乡风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江南水乡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江南水乡风景如画,鱼儿在水中嬉戏,荷花盛开。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绘江南美景的诗歌《江南》。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指导读好长句。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学生自主选择生字词进行交流,分享记忆方法。
(3)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识字,增加识字量。
4.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可”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其他词语的理解,教师适时点拨。
(3)教师指导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5. 朗读感悟,体会情感(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江南水乡的美景。
(2)指名读,教师评价并指导。
(3)全班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味。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对生字词的记忆。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江南》人教部编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具体描述。通过分析诗句,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出美丽的画面。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朗读。对于难点部分,如字词的运用和诗句的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互动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包括“江、南、可、田田、叶、尖”等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教师应重点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字形、意义,并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2)课文朗读与理解: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把握课文节奏、语调,理解课文描绘的江南水乡景色,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3)汉字基本笔画的识别与书写: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并能够在书写中正确运用。
2.教学难点
(1)生字词的掌握: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是一大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卡片、顺口溜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词。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一年级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图片、动作、情景再现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江南》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感受了其中的自然美。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自然美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教学活动让我对一年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的学习特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教授《江南》这篇课文时,我发现孩子们对诗歌中的美好意境非常感兴趣,他们的想象力丰富,能够很快地融入课文的情境中。通过提问和互动,我感觉到他们对生字词的学习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江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江南》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正确运用“江南”一词,了解其地理、文化、历史背景等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阅读文字理解,正确表达文字情感。
2.正确运用“江南”一词,结合相关知识进行探讨。
三、教学准备1.课文《江南》。
2.地图、图片等相关资料。
3.红色笔、蓝色笔、白纸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江南”一词,并请学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江南”,比如“江南水乡”,“江南美食”等。
2.老师可通过投影仪或手绘地图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江南地区的具体位置。
2. 学习环节1.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江南》,找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整理并归纳出诗歌的基本情感和相关文化历史背景。
3.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于江南的认识,并展开相关话题探讨。
4.老师可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适当拓展相关词汇。
5.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江南”地图或绘制相关风景画。
3. 小结环节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次课的收获和体会,老师和同学进行点评。
2.请学生回家后继续阅读课文,并思考“江南”一词背后的更多文化意义。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中,我们通过课文《江南》,学生了解了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同时绘制了江南的地图和画作,达到了此课程目标。
但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多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
同时,可以提前准备一些PPT或视频,增加课堂视觉效果,给学生更多的参考和启发。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江南》教学设计

总第课时1.《江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备教师:修改教师教学目标:1.会认“江、南”等8个字,会写“可、东、西”3个字。
2.学会竖钩、竖弯2种笔画,认识三点水、草字头 2个偏旁。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初入意境1.出示江南水乡秀丽的风光。
2.谈话引入。
3.《江南》这首诗出自《汉乐府》,链接资料,简单了解。
二、自读古诗,感知意境1.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提出自读要求2.多种方式检测:①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②师生互动,强调易读错的生词:③指名分行朗读生词,教师相机评价。
④推荐小老师领读生词,再组织男女生赛读。
3.分享对词语的理解,习得方法。
(1)(课件出示“莲叶”)知道它的名字吗?大声说出来,(莲叶)见过吗?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介绍一下“莲叶”。
(2)尝试运用这种方法理解“采莲”“东南西北”吗?(3)指名交流,学生互动补充。
重点点拨:结合生活中的方位,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3. 分享课文朗读,读出诗韵。
4.结合图、词理解课文。
你读出了哪些画面?(采莲)出示画面,你又看到了什么?哪个词语展现这个场面?提示:“间”是一个特殊字,它有两个读音,一个读jiān,一个读jiàn,这叫多音字,在这儿读jiān,我们一起读一读。
5.多种方式练习读出诗的节奏。
三、指导书写1.看生字表,再读生字2遍,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2.师相机介绍新笔画并分类指导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东、西、可,示范指导书写,掌握独体字的书写规律。
3.学生按笔顺描红后,再书写2遍,老师巡视评价。
4.作品展评,评选“小小书法家”。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总第课时1.《江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主备教师:李佳蕊修改教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简析:《江南》是一首采莲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隽永,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诗句节奏轻松愉悦,表现了鱼的灵动和采莲人的快乐。
文中所配水墨画,花青中略带墨韵,色彩清新,格调高雅,正所谓“水墨江南”。
教学目标:1、利用多种方式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
会写“西”和新笔画竖弯,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插图,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江南风景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1、利用多种方式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
2、会写“西”和新笔画竖弯,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江南水乡图,师描述:美丽的亭台,弯弯的拱桥,清清的的湖水,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这就是美丽的江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诗歌,题目就是《江南》。
2、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江南。
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课题。
3、认识生字“江”。
(1)认识“江”及偏旁三点水。
“江”就是长江,你知道哪些江的名字呢?出示词语认读:、长江、黑龙江、汉江(2)“江”的偏旁是三点水,表示跟水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三点水的字呢?回顾以前内容复现词语:流水、小溪、小河、游泳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过渡:江南,那里自古以来就是个美丽的地方,请大家看!(出示图画,播放音乐。
)这么美丽的地方,课文怎么写的呢?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字圈出来。
(3)出示课文,标红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读,齐读。
(4)生字藏在课文中,读通课文。
2、借助课文插图,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这就是江南水乡的一处风景,说说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1)认识“莲”。
出示词语“莲花”“莲叶”,认识生字“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山水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三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小黑板。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句子,了解课文的意思。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江、南、鱼、叶”,能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老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
指名读,齐读课题。
)
学习“江、南”这两个字。
谁能记住这两个字?写字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分散了识字的难度。
用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注意点的方式,把识记字形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并受到了“我是小老师”的暗示,产生学习汉字的自信心。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米之乡。
青青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
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
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荷花、荷叶就是荷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
)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听准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读一遍拼音,这一层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古诗初步的
感知,主要目的在于扫清阅读障碍。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
3、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4、指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5、说说你最喜欢读那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中写了江南的什么?
三、学习生字
1、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
2、开火车读生字,去拼音读生字,听音找字。
我的修改:检查重点词语的认读情况。
出示:江南何田田(小)鱼(游)戏
3、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江鱼叶
(1)“江”是左右两部分,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工。
(组词语)
(2)“叶”要注意右边的部分。
(组词)
(3)“鱼”上面是刀子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5、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习生字“可西”,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揭示新课。
二、朗读课文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
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
(指读)
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