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江南教案

合集下载

3《江南》(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3《江南》(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江南》(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可、田”等 7 个生字,会写“田、可”等 4 个字。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推测“可、田、东”等字的意思。

(3)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观察和想象,感受江南的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生活的快乐,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江南的美景。

三、教学时间2 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 出示谜语:有脚不会走,有嘴不开口,脸儿洗不得,一洗就变丑。

(打一物)2. 学生猜测,教师揭示谜底——鱼。

3. 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鱼的诗歌——《江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2. 教师指名朗读,相机纠正字音,指导停顿。

3.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学习生字,掌握字词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3.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形声字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等。

4.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总结识字方法。

5. 学生齐读生字,巩固记忆。

(四)朗读课文,感受美景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 教师指名朗读,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美景。

3.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江南的美景。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江南》这首诗歌,认识了生字,感受到了江南的美景。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这首诗歌。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2. 学生齐读课文,回顾诗歌内容。

(二)深入学习,品味美景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

2. 教师指名分享,引导学生品味诗句中的美景。

3. 学生交流感受,教师点评、总结。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生活的快乐。

3 江南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3 江南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教案:江南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江南、可、田田”等生字,正确书写“可”字;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大意,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观察、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生字,理解诗歌大意。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生字卡片。

3. 诗歌插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2.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江南水乡的印象,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二、学习生字(10分钟)1.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生字的意思,如“江南”指的是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可”表示可以、能够,“田田”表示田地里的样子。

4. 教师引导学生书写“可”字,注意笔画顺序和结构。

三、学习诗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和语气。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如“江南水乡的景色多么美丽,田里的庄稼郁郁葱葱,小河里的小鱼游来游去,小鸭子在水中嬉戏。

”4.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巩固练习(5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和语气。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景象。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我们学习了生字“江南、可、田田”,学习了诗歌《江南》。

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江南水乡的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3《江南》教学设计(含2课时)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3《江南》教学设计(含2课时)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3《江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江南》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对江南风光的向往和热爱,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2.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基本意思,把握课文的主题。

–能够朗读、理解常见字词、短语。

–能够描述江南的风景及其特点。

3.能力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生词。

难点: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江南的风光及其特点。

三、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2.教具:图片、PPT。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江南风光,引入课文《江南》的学习。

2.学习课文:–听读课文,师生一起齐读。

–教师讲解生字生词,让学生逐句跟读。

3.课文讲解:师生共同探讨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描绘的江南风光是怎样的。

第二课时1.复习:复习前一课时的内容。

2.朗读练习: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表现。

3.语言运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江南的风光,鼓励学生多用形象化的语言。

4.作业布置:布置练习册相应部分的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延伸活动1.绘画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江南的想象进行绘画。

2.游戏活动:设置游戏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课文口头传唱等。

六、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注重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但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达到教学目标。

《江南》教案(优秀5篇)

《江南》教案(优秀5篇)

《江南》教案〔优秀5篇〕《江南》教案篇一设计理念:《江南》〔苏教版第一册〕是《乐府诗集》中一首古诗。

诗中描写的是江南夏天,碧绿的莲叶,美丽的莲花和采莲女采摘莲蓬的动人场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并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诵读,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

2、情感目标: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3、思维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如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江南水乡的美。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歌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江南》2 5 3∣ 2 1 6 ∣2 ―∣2 0 ∣江南呀可采莲呀,鱼戏莲叶西呀,2 5 3∣ 2 1 6 ∣5 —∣5 0∣莲叶呀何田田呀,鱼戏莲叶南呀,6 5 6 1∣ 2 5 3∣ 2 ―∣2 0∣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呀,2 5 2 1∣ 6 5 ∣ 1 2 6 ∣5 —∣5 0‖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东呀。

江南可采莲呀江南可采莲呀。

这首歌好听吗?大家想不想学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

2、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课件展示江南采莲图〕课件出示:jiāng nán江南指导读音nán。

南教师讲解: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二、预习检查,初读古诗1、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注意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

liɑn yè tiɑn tiɑn kě莲叶田田可yú xì liɑn yè jiān鱼戏莲叶间3、再读课文。

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江南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江南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江南《江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未有一个较大停顿的语言单位。

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之为经典吗?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10篇《江南》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在江南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江南》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认读重点字词莲叶东西南北。

2、喜欢阅读古诗《江南》,能够理解诗歌内容。

3、通过游戏进一步增强同伴间的感情。

4、阅读江南,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江南的理解。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认读字词莲叶东西南北。

活动难点:掌握诗歌内容。

活动准备:1、字卡:绿色的东、红色的西、橘色的南、白色的北、莲花、莲叶、莲蓬和莲藕。

2、莲花池挂图一幅。

3、江南课件。

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活动。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猜一种花)引出莲花、莲叶、莲蓬和莲藕,出示图片并配上相应的字卡。

师:你们在哪里看到莲花、莲叶的?(出示挂图,认读江南)二、认识重点字词。

1、出示莲叶师:这两个字叫莲叶,在这首诗里有没有莲叶这两个字。

(请幼儿上来找,并用笔把它圈起来。

)一起认读。

2、认读东西南北。

师:(出示字卡)小朋友认识他们吗?在这首诗里找一找。

如:东诗里哪个字和它一样,把它圈起来,读一读并学组词----东门、东面、东方、东风、东京、东北------如以上的方法学习西南北。

(为了让幼儿能较清楚地区分字,加上色彩,如:西瓜红,出示红色字卡西,并让幼儿跟说;冬瓜绿;南瓜黄;北方冷。

)3、游戏,复习巩固字词莲叶东西南北。

(1)游戏1:鱼儿游得对不对。

游戏玩法:请两个小朋友做莲叶,其他小朋友做小鱼,师扮演鱼妈妈,活动室贴有东南西北的字。

全体幼儿朗诵诗歌,鱼妈妈、鱼宝宝边听诗歌边往莲叶的四个方向游。

(2)游戏2:团结一致躲鳄鱼。

游戏玩法:配班教师扮演大鳄鱼,师生扮演小鱼。

课文《江南》教案【优秀4篇】

课文《江南》教案【优秀4篇】

课文《江南》教案【优秀4篇】篇一:课文《江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相识5个字,会写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了解词的内容,由《忆江南》体会江南春景之美和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酷爱之情;由《清平乐》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安适悠然以及作者对农村生活的酷爱和憧憬之情。

4、查找有关资料,阅读有关词作,激发学生学习词的爱好。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感悟江南春天与乡村田园生活的奇妙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理解这两首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诗词比照,导入课题。

1、出示诗歌,学生自由读议。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这些诗句都是写什么的?(江南春景)2、江南春景之美,是历代文人骚客所吟唱歌咏的,今日,我们学习一首写江南春景的词,题目是《忆江南》。

(板书课题)出示文本,读一读,比较诗词有什么不同。

3、简介词及词牌名。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曲歌颂。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

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比如:忆江南渔歌子。

我们本节课将要学习的这首词,词牌名原是谢秋娘,自从白居易用忆江南为题填了三首词之后,词牌名就由谢秋娘变成忆江南了。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通过课前预习,你了解了哪些有关本文的学问?(学生参照搜集的资料进行沟通,老师适当补充。

)1、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的诗大多反映中唐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其中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最为闻名。

白居易还是词创作的有力推动者,《忆江南》《浪淘沙》《花非花》《长相思》诸小令,为文人词发绽开拓了道路。

2、朗读状况:留意谙读作ān;最终一句读出反问的语气。

3、诗意理解。

(学生依据预习状况自由说。

)4、提出不懂的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3 江南》教学方案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3 江南》教学方案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3 江南》1. 教材分析1.1 《江南》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课文,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诗歌描绘了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写,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欢快的劳动场景。

课文简洁明快,语言质朴,富有节奏感,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朗读和学习。

1.2 从语文知识的角度来看,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认识“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中”等生字,会写“可、东、西”等字。

同时,要让学生了解江南的地域特色,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初步背诵课文。

2. 学情分析2.1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学习,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儿歌和故事,对有韵律的语言比较感兴趣。

2.2 在识字方面,他们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如认识简单的象形字,但对于字形复杂的生字可能会存在记忆困难。

在朗读方面,他们能够跟着老师模仿朗读,但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还需要不断地引导。

3. 教学目标3.1 知识与技能目标3.1.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中”等生字,会写“可、东、西”等字,掌握生字的笔画顺序和字形结构。

3.1.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2 过程与方法目标3.2.1 通过游戏、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3.2.2 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语感。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3.1 了解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采莲的欢乐场景,激发学生对江南的喜爱之情。

3.3.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4. 教学重难点4.1 教学重点4.1.1 识字写字。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江、莲、北”等字的字形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准确记忆字形、读音和字义。

例如“江”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工”,可以通过展示长江的图片,让学生明白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长江是一条很大的河流,像工人一样有力量,从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和字义。

3 江南(教案) 中班古诗江南教案

3 江南(教案) 中班古诗江南教案

中班古诗《江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江南》的内容,了解江南的美丽景色。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能正确朗读古诗。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美。

二、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江南》的内容,学会朗读古诗。

三、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古诗中的词语,理解江南的美。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古诗卡片、江南风景图片、音乐CD。

2. 环境准备:安静的阅读角,舒适的座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幼儿放松心情。

向幼儿介绍今天的古诗《江南》。

2. 朗读古诗:带领幼儿朗读古诗,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解析古诗:解释古诗中的生词,让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

4. 欣赏江南风景:向幼儿展示江南风景的图片,让幼儿感受江南的美。

5. 结束:总结今天的课程,让幼儿复述古诗内容,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放松。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江南的美丽景色。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学习古诗。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古诗。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幼儿观看江南风景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江南的美。

2. 带领幼儿朗读古诗,教幼儿正确发音和韵律。

3. 解析古诗内容,解释生词,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4. 开展情境教学,让幼儿扮演诗中的角色,体验江南的美。

5. 组织幼儿进行古诗朗诵比赛,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2. 评价幼儿朗读古诗的发音、韵律和情感表达。

3. 考察幼儿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江南美景的认识。

九、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古诗朗诵活动,增进家校合作。

2. 组织幼儿进行古诗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开展江南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制作江南美食、学习江南舞蹈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江南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江南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能认读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可、北、叶、西、江、南,能用生字组成词语。

3、感受江南的美丽风景,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习认读、书写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读准生字:南、江、莲音,写好:南、鱼、北三个字。

2、体会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感受人们生活的美好。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顺、熟练地朗读课文。

2、会写生字:江、南、叶、可、鱼。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师指出长江。

简介长江。

教学“江”。

(生认识三点水旁,了解江的结构,掌握三点水的写法,在习字册上写“江”。

)师:长江的南部,水源充足,湖泊众多,是我国的鱼米之乡,欣赏江南水乡图片。

【板书:江南。

】(生读题,读准南,区别蓝、难、男、兰。


教学写“南”。

(生观察“南”的组成部分,说一说。


师写“南”。

(生组词,在习字册上写“南”。


二、看图,了解课文描写的景物
1、观察课文插图。

(生仔细观察。


2、说说你觉得江南什么美?(生说话。


【相机板书:莲叶鱼】(生认读词语)
3、练习说几句话。

(生说:来到江南,我看到……)
【相机板书:采莲东西南北】(生练习认读生字卡片。


三、学习朗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语:可采莲小鱼戏莲叶间东西南北。

(生练习朗读词语。


2、【出示课文】(生自由朗读课文。

)
3、指名朗读课文。

(多人逐句朗读,全文朗读。


4、老师带读,纠正读音。

(鱼和戏)
5、小组比赛朗读。

(四组比赛朗读。


6、完成练习。

【小黑板出示: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江南(nan lan )莲叶(ye yie)小鱼(yu yu)游戏(xi xu )东西(xi xi )
(生自由拼读,说说读音。

)
纠正,朗读。

(在练习册上练习第一题。


四、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可、叶、鱼、西、北
(生认读,观察生字的字形。


2、指名说说你会写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

(生说。


3、用不同方法记忆字形:
可:由“口”记。

掌握笔顺。

叶、鱼:利用象形的方法记。

(生观察图画和象形字。


西、北:利用儿歌记。

(生反复书空,掌握笔顺。


4、师范写生字。

(生学写生字。


五、生完成作业,巩固字形
完成习字册。

完成《补充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认读生字,会用生字组词。

2.能书写生字,完成练习作业,巩固书写。

3.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词语
江南可采莲树叶小鱼西方南北
1.指名朗读词语。

(生多人朗读词语。


2.纠正读音。

3.指名上黑板写生字。

二、理解课文,练习感情朗读,背诵
1.指读课文。

(生读文,其余人纠正读音。


2.指名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好像看到了什么?(生说话。


相机帮助理解:
可采莲:小姑娘划着小船来回穿梭,采莲蓬。

田田:荷叶长得旺盛的样子。

鱼戏莲叶间:小鱼在莲叶、荷花、莲蓬之间自由自在游动。

3.师说诗的大意。

(生认真听。


指名说说。

(生练说。


读一读短文《美丽的江南水乡》。

师朗读短文。

(生自读短文。


4.练习感情地朗读课文。

下面,我们跟真小姑娘去采莲。

(1)出示句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指导朗读:读出荷叶茂盛的样子。

(2)出示句子: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想象小鱼在水中莲叶莲花间游动的情景。

(生想象,并做动作。


指名朗读。

(多人朗读。


(3)练习朗读全文。

(生自由练习朗读,同桌听。


(4)指名朗读课文。

(生朗读,其余人评价。


5.练习背诵课文。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按课文内容填空
()()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鱼戏莲叶(),鱼戏莲叶()。

(生自由填空。


2.指名填空。

(生说。


3.在练习册上完成。

(生完成练习册第五题。

)
4.出示正确答案。

(生纠正错误。


四、总结拓展
师述:同学们,学习了《江南》这课,你能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江南吗?(生练习说话。


这篇课文是一首古代诗歌,读起来很好听。

像这样的诗,古代有很多。

老师再带你们读一首《忆江南》。

师背。

(生跟读。


师:这些古诗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哦,想要获得这些宝贝,就读一读《古诗文诵读》这本书。

这里面有好多适合我们朗读的诗。

下周开始,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诗、背诗。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第二、三、四题。

(生做练习,师批改,辅导部分学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