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第3节速度和加速度教学案鲁科版

合集下载

2018版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运动的描述2.3速度和加速度

2018版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运动的描述2.3速度和加速度

第3节速度和加速度学习目标核心提炼1•知道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含义及矢量性。

3个概念一-平均速度、瞬时速2.理解加速度的含义及矢量性。

能根据速度和度、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种方法- 判断物体加速、减速的方法3.掌握速度、加速度的大小计算。

2个计算一- 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计算澡前自主怖理I蠢饉噩筆噩翹噩噩噩噩胃注堂国曇變握新知一、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阅读教材第22〜24页“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部分,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差别。

1. 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 瞬时速度: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可以精确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3.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思维拓展1. 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1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表示什么意思?表示的是路程;乙告示牌是指车辆运动的最大瞬时速度。

2.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瞬时速度一定为0吗?为什么?答案甲告示牌是指从牌所在位置到珠海、中山两地点还需通过的路径长度,即乙答案 不一定。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说明物体的位移为0,此时物体可能是静 止的,也可能是运动又回到了出发点。

二、加速度阅读教材第25〜26页“加速度”部分内容,知道加速度的概念、公式及物理意 义。

、、v t — V o 1 •定义:物体速度变化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

即a=w 。

2.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 m/s 1 2或m ・s _23. 物理意义加速度a 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也叫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4. a = 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a 的大小与v t — v o 、t 无关(填“有关” 或“无关”)。

思维拓展图2中甲、乙、丙、丁各物体都在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速度在发生变化,但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1万吨货轮和火箭在相同时间内谁的速度变化大?谁的速度变化快?答案火箭火箭2 列车和小轿车从静止开始运动达到相同速度,所用时间不同,谁的速度变化 快?万吨货轮起航*叭内速度2 m/s火箭发射时.lOs A 速 度能增到loom/s屮旅客列牟起护百约爪心!;速度 达刮 100 km/h 乙小侨车起步后的也山連率达刮 1C0 km/h答案小轿车⑶甲、乙、丙、丁四种情形中,加速度的大小各为多少?答案甲0.02 m/s 乙10 m/s 丙0.056 m/s 丁1.4 m/s2疑难问题卡片—....................... O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要点□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要点归纳]12.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与联系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区别定义P4、卡宀位移平均速度一时间吗占、. 路程平均速率二时间标矢性矢量标量物理意义粗略表征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粗略表征物体运动的快慢联系都是描述物体运动情况的物理量单位相同—— s表达式都可与成V =s的形式,但注意s的意乂不冋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当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时,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精典示例][例1]如图3所示,为某同学下课后到食堂吃饭的路线图,他从教室先到水房打了一壶水,然后再到食常吃饭。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3速度和加速度教案鲁科版必修Word版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3速度和加速度教案鲁科版必修Word版

1.3 速度和加速度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理解加速度的概念:(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速的国际制单位是m/s2。

(3)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时,结果是速度随时间增加或减少。

(4)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

二、重点、难点分析加速度的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首先要注意加速度的引入。

可以通过公共汽车与无轨电车(或卡车与小汽车)启动,速度从零加速到5m/s的差异,使学生体会到速度的变化有快慢问题。

也可演示物体从不同倾角的斜面滑下,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大致相同,比较物体在不同倾角的斜面的速度变化的不同点是什么?从而提出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

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后,要强调两个问题。

其一,加速度不是表示速度的增加,也不是速度的变化,而是速度变化的快慢。

其二,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加速度为零。

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

暂时回避几个问题: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如何判断方向的问题应暂时回避,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不宜提“速度变化的快慢”,包括“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第三,不宜提平均加速度与即时加速度。

三、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研究变速直线运动,应当从简单的入手,什么样的变速直线运动最简单呢?下面给出沿直线做变速运动的火车和汽车,从开始计时及每隔1s的速度v1和v2的变化情况:时刻t/s 0 1 2 3 4 …问:表中火车(汽车)的速度变化有什么特点(规律)?引导同学答出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每隔1s速度的增加或减小(变化)相等。

伽里略研究后认为,这样的变速直线运动最简单。

(二)教学过程设计加速度1.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表中所表示的火车、汽车在给定的时间内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1教学案:第2章第3节速度和加速度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1教学案:第2章第3节速度和加速度含解析

第3节速度和加速度1。

平均速度是矢量,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其大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其方向与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方向一致。

2.瞬时速度是矢量,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方向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3.加速度不是加出的速度,也不是速度变化大小,而是反映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4.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是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一、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通常用错误!表示,则错误!=错误!.(2)物理意义:大致描述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m/s。

常用单位还有km/h,1 m/s =3。

6 km/h。

(4)方向:平均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2.瞬时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2)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3)方向:瞬时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4)瞬时速度的测量:①原理: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代替.②方法:a.光电门法.用光电门实验装置可测物体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认为它就是测得的瞬时速度。

b.速度计法。

用速度计可直接读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二、加速度1.定义物体速度变化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用符号a表示加速度。

2.定义式a=错误!,式中v0表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 t表示物体运动的末速度,v t-v0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

由于速度是矢量,所以速度变化也是矢量。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

4.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5.加速度的矢量性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1.自主思考-—判一判(1)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2)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高中物理 鲁科版 全套教案学案 必修一 2.3速度和加速度

高中物理 鲁科版 全套教案学案 必修一 2.3速度和加速度

高中物理鲁科版全套教案学案必修一本节内容§2.2 质点和位移教学目的:1、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即位置变化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来描述。

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为速率。

2、初步了解和体会极限思想和方法在建立瞬时速度概念时的作用,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在描述运动快慢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3、知道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

4、知道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经快慢的物理量。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5、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

理解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及其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之间的联系。

6、通过平均速度和加速度的建立过程,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1、理解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2、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和求法3、求平均速度课前预习:一、平均速度: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22-2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题目:1.为了大致描述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位移)内运动的快慢和方向,物理学中引入了这个物理量。

2.平均速度是与的比值,通常用来表示。

3.公式4.单位:国际单位为,符号是,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时(km/h),厘米每秒(cm/s)等。

1m/s= km/h= cm/s5.平均速度既有,又有,是(标量或矢量),方向与相同,不一定与相同。

6.注意:(1)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相等,因此,求出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对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而言的。

(2)平均速度公式适用于一切情况(包括曲线运动)。

7. 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地描述物体地运动快慢。

二、平均速率:1、平均速率是与的比值。

2、公式________ _ __3、是_ ____量,方向(有或无)。

4、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关系是。

只有在运动中,当位移的大小路程时,平均速度的大小才平均速率。

三、瞬时速度与瞬时速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23-2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为了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和方向,物理学中引入了这个物理量。

高中物理《速度和加速度》教案2 鲁科版必修1(1)

高中物理《速度和加速度》教案2 鲁科版必修1(1)

第3节速度和加速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明白描述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方式。

2.明白速度的概念、公式、符号、单位。

(1)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单位:m/s(3)公式:3.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历时刻的比值称为这段时刻内的平均速度。

(2)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

(3)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对应;平均速度与位移、时刻距离对应。

4.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大小叫速度,在日常生活中说到的“速度”,有时是指速度。

5.会计算质点的平均速度,熟悉各类仪表中的速度。

6.明白加速度的概念、公式、符号、单位。

(1)加速度:物体的速度转变跟发生这一转变所历时刻的比值,叫做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单位:。

(3)公式:7.明白加速度是一个矢量,和加速度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8.明白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转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进程与方式通过探讨描述一个物理量的方式,体会科学的方式,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会通过仪表读数,判定不同速度或速度的转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介绍和学习各类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培育对科学的爱好,坚决学习试探探讨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正确区分速度、速度的转变量和加速度。

2.明白速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3.会计算平均速度。

4.会计算加速度,而且要能够正确判定加速度的方向。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手腕:讨论法、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三、课前预备:(1)教师预备:查阅相关资料全面了解速度和加速度的相关知识。

(2)学生预备:预习本节内容,回忆初中所学速度的相关知识,熟悉本节内容。

四、教学进程设计:(一)新课导入出示信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周围海域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在东南亚和南亚数国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过15万,海啸的特点之一是速度快,地震发生的地址海水越深,海啸传播的速度越快。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1教学案:第3章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1教学案:第3章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

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1。

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提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方向竖直向下。

3.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纬度有关,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计算时g一般取9。

8 m/s2,估算时可取10 m/s2。

4.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可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解决.一、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1.实验探究--牛顿管实验(1)当玻璃管内有空气时,纸片比硬币下落慢得多.(2)抽去玻璃管内部分空气,纸片比硬币下落得还是慢,但落地时间相差变小。

(3)继续抽取玻璃管内的空气,使其接近真空,纸片与硬币下落的快慢几乎一样。

2.自由落体运动二、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1.自由落体加速度(1)定义: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来自地球和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也称为重力加速度,用字母g表示。

(2)大小①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②随着纬度升高,重力加速度增大,而同一地区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小,但变化都不大;③一般的计算中,通常g取9.8 m/s2,在估算时,g还可以取10_m/s2。

(3)方向: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1)自由落体的特点:v0=0,a=g。

(2)速度公式:v t=gt。

(3)位移公式:h=错误!gt2.(4)速度位移关系式:v t2=2gh。

三、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1.伽利略的贡献(1)从逻辑推理上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物体下落得快、轻物体下落得慢的论断。

(2)提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假说。

(3)在当时的实验条件下测量短时间是有困难的,伽利略采用了间接验证的方法:运用数学推导的方法得出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应有s∝t2.2.斜面实验3.伽利略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数学推理和实验研究相结合。

高中物理第2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速度和加速度课件鲁科必修1

高中物理第2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速度和加速度课件鲁科必修1
【答案】 C
2.(多选)下列描述的几个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79750017】 A.子弹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 m/s C.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为80 km/h D.台风以360 m/s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
(
) 【导学号:
【解析】 790 m/s是击中目标时刻的瞬时速度;信号以10 m/s的速度沿动物 神经传播是在一个过程内的平均速度;汽车速度计上显示的是瞬时速度;台风移 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是很大的,360 m/s是平均速度.
)
Δs A.平均速度 v = ,当Δt足够小时,该式可表示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Δt B.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解析】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变速运动,而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 Δs 运动,选项C错误,D正确;当Δt足够小时,速度的变化很小,此时用 表示某时 Δt 刻的瞬时速度,选项A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故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 度,选项B正确.故选C.
【解析】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后可知选项A、B正确.从7 s到7.1 s仅有较 短时间0.1 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7 s末的瞬时速度,选项C正确,选 项D错误.
【答案】 ABC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①平均速度是过程量,平均速度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计算平均 速度时,首先必须明确求解哪一段时间内(或哪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②通过分析已知条件,确定对应研究过程的初、末位置,求出对应的位移. ③利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最后根据位移的方向确定平均 速度的方向.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大小关系: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瞬时速度的大小没有 必然联系,分别描述了运动物体的不同方面,不是同一个概念.平均速度为零, 这段时间内的瞬时速度不一定始终为零.

【新教材-新高考】新鲁科版物理必修1 第2章 第3节 速度和加速度 学案

【新教材-新高考】新鲁科版物理必修1 第2章 第3节 速度和加速度 学案

第3节速度和加速度1.理解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的意义、概念和区别,初步体会极限的思想方法。

2.知道瞬时速率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3.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式和单位。

4.知道加速度是矢量,会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平均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的□01位移与所用□02时间的比,叫这段位移(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通常用v来表示。

(2)定义式:v=□03s t。

(3)物理意义:大致描述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04快慢和方向。

2.瞬时速度(1)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05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

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所得的平均速度就可以看成某时刻(或某位置)的□06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是一个□07矢量(填“矢量”或“标量”)。

(2)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08大小,有时简称速率。

在直线运动中,如果瞬时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则称□09匀速直线运动。

(3)□10路程与□11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3.加速度(1)□12变化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

(2)定义式:a=□13v t-v0t。

(3)□14速度变化的快慢。

(4)□15时间单位来确定,加速度的单位是米/秒2(□16 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5)矢量性:加速度不但有大小,而且有□17方向,是□18矢量。

(6)在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速度□19越来越大,做□20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速度□21越来越小,做□22减速运动。

想一想1.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20 m/s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

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

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答的:v=10+202m/s=15 m/s。

请问上述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提示:不正确。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相加后再求平均值,这两者在数值上也往往不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速度和加速度1.平均速度是矢量,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其大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其方向与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方向一致。

2.瞬时速度是矢量,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方向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3.加速度不是加出的速度,也不是速度变化大小,而是反映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4.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是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一、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通常用v -表示,则v -=s t。

(2)物理意义:大致描述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m/s 。

常用单位还有km/h ,1 m/s =3.6 km/h 。

(4)方向:平均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2)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3)方向:瞬时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4)瞬时速度的测量: ①原理: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代替。

②方法:a .光电门法。

用光电门实验装置可测物体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认为它就是测得的瞬时速度。

b .速度计法。

用速度计可直接读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二、加速度1.定义 物体速度变化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用符号a 表示加速度。

2.定义式a =v t -v 0t,式中v 0表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 t 表示物体运动的末速度,v t -v 0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

由于速度是矢量,所以速度变化也是矢量。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 m/s 2。

4.物理意义 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5.加速度的矢量性 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1.自主思考——判一判(1)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3)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叫平均速率。

(×)(4)加速度就是指速度的增加。

因此,有加速度,物体的速度就一定增大。

(×)(5)加速度越大,速度就越大。

(×)(6)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2.合作探究——议一议(1)在图2­3­1中,交警用电子检测设备检测汽车是否超速,电子检测设备测得的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图2­3­1提示:电子检测设备拍摄了车辆经过电子设备瞬间的运动情况。

因此,测得的速度是瞬时速度。

(2)如图2­3­2所示,在体育赛事中,我们说“某辆赛车性能不佳,起步太‘慢’”,又说“某同学身体素质好,有很好的爆发力,起跑‘快’”。

以上说法中的“快”与“慢”的含义是什么?图2­3­2提示:这里的“快”与“慢”指的是运动员、赛车的速度增加的快与慢,表示这种“快”与“慢”的物理量为加速度。

以上说法表明,赛车在起步时加速度较小,那位同学在起跑时加速度较大。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比较2.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1)平均速度: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3)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只有在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两者才大小相等。

[典例] 三个质点A 、B 、C 的运动轨迹如图2­3­3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设无往返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3­3A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 .三个质点从N 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率相同[审题指导]第一步:抓关键点 关键点 获取信息 三个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三个质点的运动时间相同,位移相同 无往返运动三个质点的路程等于相应弧长或直径第二步:找突破口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解析] 位移与该段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度。

本题中A 、B 、C 三个质点在相同时间内位移相同,大小是MN 的长度,方向是由N 指向M ,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A 选项正确。

速度是表征质点在某瞬时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矢量。

本题中B 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速度方向恒定,A 、C 两质点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刻在变,B 选项错误。

平均速率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规定物体在Δ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Δs 与Δt 之比为平均速率,即v =Δs Δt。

由于路程与位移一般不同,故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相等,仅在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率才与平均速度的大小相等。

本题中A 、C 两质点均为曲线运动,且A 、C 两质点的平均速率相等,它们均大于B 质点的平均速率,C 、D 选项错误。

[答案] A(1)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在不同阶段上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因此在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明确所求的是哪一个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要紧扣平均速度的定义。

(2)注意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 .火车以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瞬时速度D .子弹以v 从枪口射出,v 是平均速度解析:选B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者一段位移内平均运动快慢,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对应一段位移或者一段时间,所以A 、C 错误;瞬时速度是指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或在某一瞬间时的速度,对应的是一个位置或者某一瞬间,故B 正确,D 错误。

2.(多选)2015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世锦赛期间,有三位中国华侨A 、B 、C 从所住的同一地点M 出发,前往赛场N 为中国的运动员加油,他们分别选择了三条不同的路径,最后同时到达赛场,如图2­3­4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3­4A .三位华侨从M 点到N 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位华侨到达N 点的瞬时速度相同C .三位华侨从M 点到N 点的平均速率相同D .B 华侨从M 点到N 点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解析:选AD 三位华侨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不同路径到达同一地点,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故平均速度相同,选项A 正确;三位华侨的路程不同,故平均速率不同,选项C 错误;无法判断谁到达N 点的瞬时速度大,但三位华侨到达N 点的瞬时速度方向不同,选项B 错误;B 华侨沿直线运动,全程中他的速度方向是不变的,选项D 正确。

3.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先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20 km ,又以108 km/h 的速度行驶10 km ,则汽车在这30 km 的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20 m/sB .22.5 m/sC .25 m/sD .81 m/s解析:选B 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 -=s 1+s 2t 1+t 2=s 1+s 2s 1v 1+s 2v 2=20+102072+10108km/h =22.5 m/s 。

故选项B 正确。

1.加速度正负的理解(1)研究直线运动时,我们一般先确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若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一致,则为正值;否则为负值。

通常情况下选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2)加速度的“+”和“-”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例如:A 物体的加速度为-6 m/s 2,而B 物体的加速度为1 m/s 2,我们说A 物体的速度变化比B 物体快,A 物体的加速度比B 物体的大。

(3)物体的加速度为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若物体的速度方向也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那么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只要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就做加速运动。

可见,“正”的加速度不一定表明物体做加速运动,“负”的加速度也不一定表明物体做减速运动。

2.计算加速度需要注意的两点(1)首先规定的正方向。

(2)初速度v 0、末速度v t 与发生这个变化经历的时间t 必须互相对应。

[典例] 计算下列各种条件下的加速度:(1)显像管内,电子从阴极射到阳极的过程中,速度由零增加到108 m/s ,历时2×10-5 s ,其加速度为________;(2)子弹击中靶子时,在0.1 s 内速度从200 m/s 降到零,其加速度为________;(3)火车出站时,可在20 s 内使速度从10 m/s 增大到1 200 m/min ,其加速度为________;(4)以2 m/s 的速度沿直线运动的足球,被运动员“飞起一脚”使其在0.2 s 内改为以4 m/s 反向飞出,则足球被踢时的加速度为________。

[思路点拨] 解此题可按以下思路:[解析] 均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1)a 1=v t -v 0t =108-02×10-5 m/s 2=5×1012 m/s 2,方向沿初速度方向; (2)a 2=v t -v 0t =0-2000.1 m/s 2=-2 000 m/s 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 000 m/s 2; (3)a 3=v t -v 0t =20-1020 m/s 2=0.5 m/s 2,方向沿初速度方向; (4)a 4=v t -v 0t =-4-20.2m/s 2=-30 m/s 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30 m/s 2。

[答案] 见解析(1)由于加速度、速度都是矢量,在计算中,应首先规定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取“+”号;与正方向相反的,取“-”号。

(2)正方向的规定是人为的,一般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多选)若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车为了防止追尾事故,甲的加速度为1 m/s 2,乙的加速度为-2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 .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C .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大D .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解析:选CD 甲的加速度为1 m/s 2,乙的加速度为-2 m/s 2,由于没有规定正方向,则只能说明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大,选项A 、B 错误,C 、D 正确。

2.如图2­3­5所示,航天飞机以100 m/s 的速度着陆,在25 s 内就可停下来,而以8 m/s 的速度飞行的蜻蜓能在1 s 内停下来。

在以上两种情况中,哪一个的加速度大?图2­3­5解析:蜻蜓的速度变化量为:0-8 m/s =-8 m/s ,蜻蜓的加速度为:-8 m/s 1 s=-8 m/s 2; 航天飞机的速度变化量为:0-100 m/s =-100 m/s ,航天飞机的加速度为:-100 m/s 25 s=-4 m/s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