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其位,亦谋其政

合集下载

龚自珍诗词《己亥杂诗》赏析

龚自珍诗词《己亥杂诗》赏析

龚自珍诗词《己亥杂诗》赏析龚自珍诗词《己亥杂诗》赏析龚自珍在文学和政治上都颇有成就,多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表达对祖国江河的关爱和对清政府的大胆批判,除了诗歌,在古文上也颇有研究。

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龚自珍《己亥杂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对诗句的理解: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二、赏析:《己亥杂诗》共315首。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巨型组诗。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真可谓“浩荡离愁”。

“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作者辞官之时拂袖而去的情景。

“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

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

“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

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在傍晚时分,立在马上,面向故乡,翘首以盼,随兴赋诗,百感交集。

此时诗人在想什么呢?想落红护花。

“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

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在其位谋其政(履职能力演讲稿)》

《在其位谋其政(履职能力演讲稿)》

《在其位谋其政(履职能力演讲稿)》第一篇:在其位谋其政(履职能力演讲稿)在其位谋其政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古人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也就是说,你在什么位置上就要尽好自己的本分,不要越过自己的岗位去做与自己的职责无关的事。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前提,就是“在其位,谋其政”。

在当今社会上,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角色,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履行着不同的职责。

有的人是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有的人是医生,治病救人是他的天职。

每一种工作都有不同的职责,是尽其职桃李天下、妙手回春,还是误人子弟、草菅人命,这要看他是否具备履行工作职责,发挥自身作用的能力,也就是履职能力。

履职能力是“在其位,谋其政”的根本所在,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一能力又是从何而来呢。

是天生具备还是后天所得。

我认为履职能力来源于自我认知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来源于爱岗敬业、扎实的工作中。

正如世界上找不出两片一样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

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有哪些优点和长处,并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最大程度的履行好职责。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儿别揽瓷器活儿”,就说明了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认知能力或者对自我认知不清、评价过高,那么这个人必然会在工作中出差错、栽跟头。

十几年来,我先后做过管教、工会、房改、分房、房屋确权等工作,与各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并出色的完成了房产公司的注册、开发资质的申报、土地招拍挂登记确权、开工奠基仪式的筹备、分房等工作。

在与地方政府各部门协调工作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维护监狱企业形象,积极协调各种关系,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六四警苑小区土地竞拍期间,负责土地交易技术资料审核的主管领导突然接到老母亲不小心摔断胯骨的消息,老人年事已高,他又是个非常孝顺的独生子女,孩子幼小离不开大人的照顾,而我们的技术资料审核一直由他具体负责,此时正值关键时刻,他请假离开势必影响到我们的工作进度。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中国的企业中,尤其是中小企业,许多企业领导者由于企业刚刚起步,为了节约成本,很多事情都亲自去做,一人多能,一人多职,即使公司慢慢发展壮大了,不再需要自己去做很多事情了,却还是习惯于事必躬亲,觉得谁做事都不放心。

在事业起步初期可以这样,但是企业管理者一直都事事亲力亲为,那样企业将做不大、做不强。

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情一个管理者可以不会其他技能,但是必须要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一个管理者。

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或是任何一名员工,用心专注地做好自己工作的内容,就是他最该做的事,反之,就是失职。

以“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为例,大家都知道,他是卓越的计算机领域天才,但当他做经营的时候,就全力投入公司运营和管理,彻底放下技术方面的工作,当他高技术研发的时候,又彻底离开管理岗位,另委派他人管理,结果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这让他做什么工作都能全心全力投入,结果就很出色。

相对的,苹果电脑公司的乔布斯曾经在担任当家人的时候既做管理,也抓营销,同事有问过技术研发工作,虽然他是一个比比尔盖茨更优秀的软件设计师,但是因为他不能专注于自己该做的工作,结果两面都没做好,因此曾被苹果公司罢免,请出了自己一手开创的苹果电脑公司。

管理者应明白该做什么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是擅长某个领域的专家,觉得谁做都不如自己做得好,虽然事实上可能真的是这样,但是导致的结果就是,自己成了一个技术专家、销售精英或公关高手,单单不是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

比如一些技术出身的领导者,多把精力都投在了专业工作上,而忽视了自己的真正工作是管理企业,要做一位统帅,而非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孔子在《论语》中讲:“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值得就是不去做不该做的事,这样一来也就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该做的事,该做的事也就容易做好。

很多企业管理者不明白这个道理,一位做得越多就等于工作效率越高,是错误的。

对于一个司机而言,除专注地操作方向盘以外,做其他任何事情,及时作恶再好,也是失职。

从在其位谋其政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从在其位谋其政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商鞅也非常重视定“名分”,他说:“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商君书·定分》),认为只有确定名分,才能天下大治;而如果不确定名分,必将天下大乱。他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定“名分”的重要性:如果野地里出现一只奔跑的兔子,一百人会蜂拥而上去逮它,并不是因为捉到兔子后,每个人可以分到兔子的百分之一,而是因为兔子的所有权尚未确定。而市场上卖的兔子很多,却连小偷都不敢去偷,是因为这些兔子的所有权都已经明确。
“虚位”所造成的影响之恶劣显而易见。一方面,它会导
致许多事情无人负责的现象出现,荒废了众多的“责任田”;另一方面,它会严重破坏企业内部的协作意识、公平氛围,打击那些能干的人及高效的部门的积极性。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味着权力“归位”。只有做到权力各归其位,才能确保每个人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范围。因此,“归位”是“到位”的基础。
如果说管理“到位”是管理者的基本职责,那么,权力“归位”则是管理者的品行修为。管理者应非常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自己的权力和职责边界,对自己分内之事尽心尽力,对自己分外之事则坚决不插手,不去越俎代庖。
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宪问》),《中庸》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第十四章),意思是,君子应该依照自己平素的地位而行事,不羡慕本分之外的事情。曾子继承了他的老师——孔子的思想,提出“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的观点,说的是君子不要越过自己的职责范围去思考问题。上面这些话均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学命题,即职位与职责对等的问题,这是管理的组织职能发挥效用的基本前提。
但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尤其是人手相对紧缺的企业中,管理层总是希望每个部门、每位员工都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能够一个顶三。毫无疑问,这样做有助于强化部门的柔性,对培养复合型人才也有好处。当企业规模非常小、员工凝聚力很强、管理者的管理幅度有限的时候,这样的管理模式可能发挥作用,甚至作用还非常明显。但当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由于部门及员工之间职责不清而造成的拖拉、扯皮现象就会经常发生。

龚自珍《己亥杂诗》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赏析
《己亥杂诗》赏析
《己亥杂诗》共315首。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来回途中,写就巨型组诗。

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真堪称“浩荡离愁”。

“浩荡”一词,除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耽忧等各种繁杂的思想感情,同时咱们还可以想象作者辞官之时扬长而去的情形。

“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由于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

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境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家乡(浙江)。

“即天涯”是说距离家乡还很远。

从这一句,咱们可以想见:诗人在黄昏时分,立在马上,面向家乡,翘首以盼,随兴赋诗,百感交集。

此时诗人在想甚么呢?想落红护花。

“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其实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

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尽管辞官,但仍会关切国家的前程命运。

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转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非常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鼓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论杜甫对早期儒家思想某些局限的突破

论杜甫对早期儒家思想某些局限的突破

论杜甫对早期儒家思想某些局限的突破摘要: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诚如闻一多先生推许的,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杜甫作为中国中世纪诗人的唯一代表进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主要原因是他的诗文中所反映的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伦理风范。

杜甫一生服膺并视为安生立命思想之所的是早期儒家思想。

本文在披览部分杜甫诗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发现:杜甫对早期儒家思想并不墨守成规,对其中的某些局限有所突破,比如他无论居官与否都积极的思谋政事,与劳动人民保持着友好交往,不歧视妇女。

这是一种“扬弃”,是对儒家思想的有意发展。

关键词:杜甫;早期儒家思想;继承;局限;突破【中图分类号】g410早期儒家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先秦时代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它就逐渐表现出一些局限性。

对此,杜甫没有墨守,又由于杜甫长期生活在下层民众中间,给他反观儒家学说提供了可能。

故而,杜甫对早期儒家思想的某些局限是有所突破的。

一、不在其位,亦谋其政“不在其位,亦谋其政”是早期儒家思想所提供的著名论题,它对人的虑事范围做了基本规定:“君子思不出其位”杜甫一生的行为却对早期儒家思想这一规范有所突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不过在位与否都“谋其政”,为朝政国事每每思虑不已。

杜甫一生,在朝任左拾遗只有一年时间,期间被赦放还家达两月之久,实际在朝不到一年,加上华州司功任和在成都被严武表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实际为官时间总共才两年的。

换言之,杜甫大半生是在穷困潦倒、颠沛流离的“不在位”中度过的。

他可贵处就是,身处江湖之远,却心系邦国和苍生,有诗为证: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

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

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

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诗写于至德二年(757)春,时诗人陷身贼巢叛将史思明等合兵围攻太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封建统治者阴谋愚化中国民众的形态意识之一,其企图为:你们民众没有坐在执行国家政权和处置国家事务的位子上,你们就不要也进来参和国家事务了,以免事情复杂化,影响和破坏了国家执政者(专制统治者)执政的良好思路;因此,你们芸芸众生就只过好你们的小日子就得了。

所以,你们平民百姓最好还是别来参和政治吧。

于是,在长期这个形态意识鼓吹和影响下,果真,中国民众到了现代社会时代,依然是很乘地听话了。

大家都抱着“事不关己,置之不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心态和想法,各人各扫门前雪,各人过着自家的小日子了。

什么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社会公理、社会公众权等都视之为无物,而这恰恰是专制统治者最欢喜看到的社会现象。

回避现实,回避本身所处置的社会环境,回避表面上与己无关而实际上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国事、社会事,却采取鸵鸟心态与思维就是中国民众二千多年以来的最为丑陋的习惯。

也许,中国民众根本就不知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民众从此丧失自己在社会上最大的权利,即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

如果把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比喻为二块大蛋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必然把政治权力这块蛋糕免费完全出让给了专制统治者;由于政治权力的丧失,必然导致自己在社会活动中说话权的丧失;于是,剩下的经济利益这块蛋糕也只能来由专制统治者来割分和安排了。

在这块令人垂涎的经济蛋糕面前,这也必然让掌握一切权力的专制统治者为着自己利益,肯定会自己首先下手把经济蛋糕切下最大的一块供自己享用(人贪婪的天性必然想占据越多越好),其余的较大蛋糕,专制统治者还必须照顾那些为它卖力的帮凶与走狗;剩下的蛋糕就必然是整个蛋糕中的剩诞剩汤。

在专制统治者与帮凶、走狗们贪而无厌的情况下;那么,官逼民反又成了中国历史社会中的一大自然现象了。

由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思想观念流毒的作怪,中国民众在免费出让了自己最大权利之后,自己必然只不过就只拥有那份可怜的极少经济利益(温饱或半温饱水平)。

《孔子语录》翻译文章_经典语录

《孔子语录》翻译文章_经典语录

《孔子语录》翻译文章《孔子》记录了孔子一生的精辟言论及见解,发人深省,有恒久的价值。

值得大家,下面小编给大家整合了孔子的精选语录。

供大家阅读。

《孔子语录》翻译精选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4.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5.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孔子说:“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他为‘文’。

”6.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

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7.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

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10.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孔子语录》翻译节选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在其位,亦谋其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你会怎么做?
孔老夫子有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意思就是说: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管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

且听两个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一个陌生人走进来,问朗格哪里能找到一位助手帮他整理资料,因为他手头有些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他知道这儿有速记员。

朗格告诉他,快到周末了,公司所有的速记员都去看体育比赛了,如果晚来五分钟,自己也会走。

但朗格说,自己还是愿意留下来帮他。

因为“比赛以后还有的是机会看,但是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三个月后,朗格已经将此事忘到了九霄云外时,那名陌生人却找到了朗格,交给他一千美元,并且邀请朗格到自己的公司工作,薪水比现在高得多。

曾经有一位嘉译小姐到人才市场寻找工作,发现一家招聘单位前挤满了求职人员,招聘的恰是自己寻找的秘书职位。

由于前来应聘的人特别多,又值酷暑,大厅内温度很高,众多求职者的嘈杂声也让招聘考官心烦意乱。

就在应聘考官决定当天暂时停止招聘时,他突然发现嘈杂声没有了。

原来,是前来招聘的一个女孩子在大厅主动帮忙维持秩序。

这个女孩子,就是嘉译。

主考官心头一震:像这种积极性、主动性强烈的女孩现在真的很少见。

这不正是秘书所需的素质吗?
结局是可以想见的:考官请工作人员请来了嘉译,向她表示感谢,并仔细看了嘉译的求职书。

在一番问答后,嘉译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的求职成功者。

面对自己职责以外的事情,很多人会理直气壮地选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转身走开,不愿多付出一分力气,还为自己的“不吃亏”而洋洋自得。

而那些被很多人嗤之以鼻的看似愚笨的“傻瓜”,却因为肯不计较付出而获得更多的幸运和机会。

机会总垂青那些不躲避“麻烦”的人。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这就是机会。

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他总是很乐意“自找麻烦”。

其实,就连说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的孔老夫子,他的一生不都在周游列国,推广他那不可能被接受的仁政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孔子的一生,恰是“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绝佳写照!
不在其位,亦谋其政,方能超越现在,超越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