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小儿补液原则课件.

小儿补液原则课件.

小儿补液原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小儿液体疗法”,具体涉及第三节“小儿补液原则”。

详细内容包括: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常见脱水类型及程度、补液原则及方法、液体选择和输液速度调整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儿体液平衡特点,明确补液的重要性。

2. 掌握小儿补液的四大原则,学会根据患儿病情调整液体种类和输液速度。

3. 能够运用补液原则,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儿补液原则的运用及液体选择、输液速度的调整。

重点:小儿体液平衡特点、补液原则、临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挂图、实例病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临床实例,引导学员思考小儿补液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20分钟):讲解小儿体液平衡特点、脱水类型及程度、补液原则。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具体病例,讲解补液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员分组讨论,针对给定病例,制定补液方案。

六、板书设计1.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2. 常见脱水类型及程度3. 补液原则a. 早期、快速、足量b. 平衡、个体化c. 观察病情,调整液体种类和输液速度d. 遵循“先盐后糖、先浓后稀”的原则七、作业设计病例:2岁男孩,因腹泻、呕吐3天入院。

体重10kg,精神萎靡,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血钠130mmol/L。

a. 脱水程度:中度等渗性脱水b. 补液量:1015ml/kg/h,总量10001500mlc. 液体选择:1/2张含钠液d. 输液速度:20滴/分钟2. 作业要求:学员独立完成,课后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掌握了小儿补液原则,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2. 拓展延伸:了解小儿液体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2. 补液原则的实际应用3. 液体选择和输液速度的调整4.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小儿体液平衡特点1. 小儿体液总量相对较大,水分占体重比例较高,易发生水、电解质失衡。

小儿补液治疗的原则

小儿补液治疗的原则

小儿补液治疗的原则
小儿补液治疗的原则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以下是小儿补液治疗的一些原则:
1. 早期、快速、足量:在患儿出现脱水症状时,应尽早开始补液治疗,以快速纠正脱水症状。

补液的速度和量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脱水程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2. 补充生理需要量:除了补充脱水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外,还需要补充正常生理需要的水分和电解质。

3. 个体化治疗:补液治疗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如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

4. 补盐和补糖:在补液过程中,应同时补充钠离子和葡萄糖,以维持电解质平衡和提供能量。

5. 逐渐减少补液量:在补液治疗过程中,应逐渐减少补液量,避免突然停止补液导致再次脱水。

6. 监测病情变化:在补液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心率、呼吸、血压、尿量等,以便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补液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补液或补液不当导致不良后果。

小儿液体疗法_()讲课文档

小儿液体疗法_()讲课文档
(一)一个方案: 在进行液体疗法前,要全面了解疾病的情况,从病史,临床表现及化
疗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患儿脱水的程度,性质,有无酸平衡紊乱 ,是否仍在继续失液,住院治疗情况等,根据全面分析,制定后一个合 理的方案。 (二)两个阶段:
将补液的过程分为两阶段,即补充累积失量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
(三)三个确定
2、ADH↓醛固酮↑肾排钠减 少
3、早期口渴不明显,尿量 不减少,尿比重↓
细胞内
4、严重者脑细胞水肿
1、脱水症状不明显 2、ADH↑醛固酮↓ 3、口渴明显(细胞内脱水) 4、尿多,尿比重↑
5、神经症状明显第七页Biblioteka 共22页。(二)代谢性酸中毒
1、病因:婴幼儿腹泻脱水时一定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A、丢失:体内碱性物质经消化道大量丢失
急性腹泻
130-150
低渗
失纳>失水
腹泻重、久,营
养不良伴腹泻, 补充电解质液 过多,使用利尿 剂后
<130
高渗 失纳<失水
吐泻伴高热大 汗饮水少;<3个 月婴儿补钠过 多;昏迷呼吸↑; 光疗
>150
细胞外为 主
1、一般失水症状与体症
2、口渴、尿少、皮肤弹性 差,重者休克
3、尿比重正常
细胞外
1、易循环受累
轻度:精神较差,皮肤弹性正常。前囟和眼窝稍凹陷,哭 时有泪。尿量稍少。
中度:精神萎糜或烦燥不安,皮肤弹性减低。前囟和眼 窝明显下陷,哭时泪少,尿量明显减少。
重度:精神极度萎糜,昏睡甚至昏迷,皮肤弹性极差。前囟 眼窝深凹陷,哭时无泪。皮肤发灰或有花纹,脉博细速。四肢 厥冷,血压下降。尿极少甚至无尿
第四页,共22页。
切不可直接静推,否则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补液原则

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补液原则

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补液原则
一、概述
小儿腹泻一般与病毒细菌感染,气候变化过快,温差过大,受凉后导致肠蠕动增强有关,如果发现小儿腹泻的情况,家长们最好是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小儿腹泻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一旦有脱水的情况,对小儿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今天大家来分享小儿腹泻液体疗法,补液体原则。

二、步骤/方法:
1、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主要是通过适当的途径,输入质、量的液体,实体业重新获得平衡的治疗方法,对小儿腹泻导致脱水的症状得到平衡,使体液的数量、分布和电解质成分发生变化。

2、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主要针对由于腹泻和呕吐,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进行液体疗法,液体疗法能及时的补充脱水的症状,预防脱水,液体疗及时的平衡失调,补充累积损失量,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3、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补液原则,首先要解决血容量,要以先盐后糖的原则,以先快后慢的原则,先浓后淡的原则随时的调整,治中有防,要根据患儿的身体情况来定量、定性,定时的补充。

三、注意事项:
小儿出现腹泻严重的话会引起脱水情况,一旦有脱水的症状,会让患者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家长们平时为了预防小儿出现腹泻
的情况,要注意小额的个人卫生,要注意小儿的饮食,不要给小儿吃不新鲜的食物,以免导致腹泻的情况。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三、四”
三定原则“二”定液体性质
三定原则“三”定补液速度和步骤
二步:维持补液(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小时内,5ml/kg/h
(脱水程度)
等张含钠液或1.4%碳酸钠液20ml/kg (总量v 300ml )
,30-60 分钟
二步:补充累积损失量 应减去扩容量,余同上
重度脱水 分三步 内滴完
三步:维持补液 同上 三定原则 一个计划 二个步骤 三个确定 四句话 一个24小时计划
补充累积损失量,维持补液。

定量,定性,定速度和步骤。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 见
尿补钾,随时调整。

一”定补液

轻 30-50ml/kg
累积损失量 脱水程度 中 50-100 ml/kg 重 100-120ml/kg
继续损失量 丢多少
补多少 腹泻病 10-40ml/kg/d
生理需要量 基础代谢 60-80ml/kg/day 等渗:2 :3 :1 溶液(1/2 张)
累积损失量 高渗:2 :6 :1 溶液(1/3 脱水性质 张)
低渗:4 :3 :2 溶液(2/3张) 补什么 继续损失量 腹泻 丢什么
1/3-1/2 张
生理需要量 生理需要 1/4-1/5 张溶液 一步:补充累积损失量 轻中度脱水 8-12 小时内,8-10ml/kg/h
分二步
12-16 一步:扩容阶段2:1
电解质的补充1、钠2、钾3、钙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补充碱剂纠正酸中毒
1 、按公式计算
2 、按提高5mmol/L C02CP计算。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课件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课件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课件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包括:小儿体液平衡特点,液体疗法的适应症、常用液体种类及其成分,液体疗法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常见液体疗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及其在液体疗法中的应用。

2. 熟悉常见小儿液体疗法的适应症、液体种类及其成分。

3. 学会小儿液体疗法的原则和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临床操作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儿液体疗法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常见液体种类及其成分、液体疗法的适应症和具体操作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液体疗法相关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临床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小儿液体疗法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小儿体液平衡特点;(2)液体疗法的适应症、常用液体种类及其成分;(3)液体疗法的原则和方法。

3. 实践操作演示:(1)展示常见液体疗法的具体操作步骤;(2)播放液体疗法相关视频资料,加深学生对操作步骤的理解。

4. 例题讲解:结合临床案例,讲解液体疗法的具体应用。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液体疗法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现场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小儿液体疗法概述;2. 常见小儿液体疗法及其应用;3. 液体疗法原则及操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及其在液体疗法中的应用;(2)列举常见液体种类及其成分,并说明其适应症;(3)结合临床案例,设计一份小儿液体疗法方案。

2. 答案:(1)小儿体液平衡特点:细胞外液占比较高,水分代谢旺盛,电解质平衡调节能力较差等。

在液体疗法中,应根据这些特点合理选择液体种类和剂量。

(2)常见液体种类及其成分:1)晶体溶液:如生理盐水、5%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等,主要用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2)胶体溶液:如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主要用于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容量;3)营养液:如脂肪乳、氨基酸溶液等,主要用于提供营养支持。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一、二、三、四”
一个计划一个24小时计划
二个步骤补充累积损失量,维持补液。

三个确定定量,定性,定速度和步骤。

四句话先快后慢,先盐后糖,
见尿补钾,随时调整。

三定原则“一”定补液量
轻30-50ml/kg
累积损失量脱水程度中50-100 ml/kg
重100-120ml/kg
继续损失量丢多少
补多少腹泻病 10-40ml/kg/d
生理需要量基础代谢 60-80ml/kg/day
三定原则“二”定液体性质
等渗:2 :3 :1溶液(1/2张)
累积损失量脱水性质低渗:4 :3 :2溶液(2/3张)
高渗:2 :6 :1溶液(1/3张)
继续损失量丢什么
补什么腹泻 1/3-1/2张
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 1/4-1/5张溶液
三定原则“三”定补液速度和步骤
一步:补充累积损失量 8-12小时内,8-10ml/kg/h
轻中度脱水分二步
二步:维持补液(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12-16小时内,5ml/kg/h
(脱水程度)
一步:扩容阶段 2:1等张含钠液或1.4%碳酸钠液20ml/kg(总量<
300ml),30-60分钟
重度脱水分三步内滴完
二步:补充累积损失量应减去扩容量,余同上三步:维持补液同上
电解质的补充1、钠 2、钾 3、钙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补充碱剂纠正酸中毒
1、按公式计算
2、按提高5mmol/L CO2CP计算。

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

6、注意补充Ca、Mg。 、注意补充 、 。
补液效果的观察: 补液效果的观察:
脱水患儿经合理补液, 脱水患儿经合理补液, 3~4小时后 小时后 应尿量增加; 应尿量增加;6~12小时后酸中毒基本纠 小时后酸中毒基本纠 皮肤弹性恢复正常。 正,皮肤弹性恢复正常。 低钾需数天才能恢复正常。 泻组建议的静脉输液方法 年 龄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20ml/kg) )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80ml/kg) )
等张液 1岁以内 岁以内 1岁以上 岁以上 1小时 小时 1小时 小时
2/3或1/2张液 或 张液 6小时 小时 5小时 小时
说明: 说明: 现主张只给扩容和快速补液量(即累积损失量); 现主张只给扩容和快速补液量(即累积损失量); 之后重新评估患儿脱水状况,再定新的补液方案。 之后重新评估患儿脱水状况,再定新的补液方案。
4、碱性溶液 、 1)5%碳酸氢钠(含钠 碳酸氢钠( ) 碳酸氢钠 含钠595mmol/L) ) --高张(渗)液 高张( 高张 倍 稀释成1.4%SB 通常需加2.5倍 5%GS稀释成 稀释成 含钠167mmol/L) --等张(渗)液 等张( (含钠 ) 等张 2) 11.2%乳酸钠(含钠1000mmol/L) 乳酸钠(含钠 乳酸钠 ) --高张(渗)液 高张( 高张 倍 稀释为1.87%乳酸钠 通常需加5倍 5%GS稀释为 稀释为 乳酸钠 (含钠 含钠167mmol/L) --等张(渗)液 等张( 含钠 ) 等张
3、维持补液 (总量的 /2) 、 总量的1/ ) 1:2液 750ml (250ml/份) : 液 份 250ml Inj 500ml iv gtt 10%pot chloride 20ml 10~15gtt/min N.S 5%G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总原则:三定,三先及两补
第一天补液计划:
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①定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轻度缺水:90~120ml/kg
中度缺水:120~150ml/kg
重度缺水:150~180ml/kg
②定性
等渗性缺水——1/2张含钠液(2:3:1)
低渗性缺水——2/3张含钠液(4:3:2)
高渗性缺水——1/3张含钠液(2:6:1)
③定速
主要决定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三个阶段。

三先: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1)扩容阶段:
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 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

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 8~12小时滴入,8~10ml/kg.h
3)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
④纠正酸中毒:
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 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 (ml)=(-BE)×0.5×体重;
稀释成1.4%的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

以上均半量给予。

两补:
1)补钾:
见尿补钾,浓度低于0.3%, 0.15~0.3g/kg.日。

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过程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

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
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
一、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
1)溶液的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

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的定性:
生理需要量: 60~80ml/kg,用1/5张;
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

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儿科常用液体的组成及张力
1:1液1/2张0.9%氯化钠50ml;5%或10%葡萄糖50ml
1:2液1/3张0.9%氯化钠35ml;5%或10%葡萄糖65ml
1:4液1/5张0.9%氯化钠20ml;5%或10%葡萄糖80ml
2:3:1液1/2张0.9%氯化钠33ml;5%或10%葡萄糖50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17ml
4:3:2液2/3张0.9%氯化钠45ml;5%或10%葡萄糖33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22ml
2:1液1张0.9%氯化钠65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35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