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重文明礼节,谱时代华章(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合集下载

2020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文明礼节

2020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文明礼节

2020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文明礼节思路:本文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对日常生活中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因此,本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礼节的重要性及价值意义;2.对“礼节”的不当认识的批评与否定;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礼节。

正文: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重视礼节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更能够提升个人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同时,文明礼节也是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体现。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

然而,当前有些人认为,进退有仪,那是封建社会的要求,现在社会不必在意繁文缛节。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我们应该认识到,礼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如果我们不注重礼节,那么我们就会失去文明的底线,降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还有人认为,太注意礼节,容易让自己畏手畏脚,失去个性。

其实,恰恰相反,注重礼节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礼节不是僵硬的规定,而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社会规范。

只有在遵守规范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魅力。

有人说,如果生活中重讲礼节,但可能外在行为讲礼节,内心不一定认同,这显得不真,很虚假。

这种观点也是有失偏颇的。

事实上,礼节是一种行为习惯,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认同礼节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礼节。

在家庭中,我们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做到兄友弟恭,夫妻和睦。

在社会中,我们应该遵守规则,讲究秩序,做到有序有度。

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应该遵循国际礼仪,做到和平友好。

总之,文明礼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让礼节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在当代社会,有人认为文明礼节已经过时,这是不恰当的观点。

文明礼节不等于繁文缛节,而是要随时代发展,但绝不能弃之不顾。

高中文明礼仪作文素材及范文

高中文明礼仪作文素材及范文

高中文明礼仪作文素材及范文文明礼仪从我做起《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

”我校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展在即,在此,我向大家发出倡议:践行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倡议书)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瑰宝之一,文明礼仪不仅关乎着个人的德行修养,社会的和谐安宁,也关乎着国家的形象和尊严。

为了个人、社会与国家的长远发展,文明礼仪应是我们每个人的处事信条,应是每个人具有的优秀品质。

(点明其重要性)(中心论点)人无礼则不生,文明礼仪展示个人品德风貌。

(分论点一,揭示文明礼仪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古人有言:“克已复礼,是为君子也。

”文明礼仪曾是古代中国每个君子的人生信念,它包含了尊老爱幼、舍生取义、尊师重道等多个行为要求,内涵丰富。

孔融稚子让梨奏鸣了尊老爱幼的悠悠琴音;孟子“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震响了舍生取义的黄钟大吕;韩昌黎一篇《师说》唤醒了尊师重道的悠久传统……我们的先人以文明礼仪为尺度,丈量出苍竹般的有节品格。

可令人惋惜的是如今的中华儿女中不乏一些背离礼仪、抛弃文明的人:公共场所随意占座、插队、出口成脏……一系列恶习不胜权举。

(举例简明扼要)事无礼则不成,文明礼仪团结社会力量。

(分论点2,强调文明礼仪对社会的重要性)讲文明、有礼仪不仅是坚守个人行为规范,更表现在以礼待人,即对待他人的文明有度上。

(承上启下过渡)身处于社会这个大集体中,礼仪让我们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坐标,文明让一个个坐标点汇集,绘成和谐的图案。

试想一下,若没有文明礼仪,公共礼堂不再肃穆,喧闹成市场;公共设施不再被公民爱护,而成为任意霸占的对象。

正是有了文明礼仪,我们社会的各种力量才能有序汇集,推动整个社会发展。

(反面假设论证)国家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彰显大国气度。

(分论点3,文明礼仪对国家的重要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从古代钟声悠扬的礼仪之邦,到现代社会和平发展新秩序的有利推动者,中国一直是文明对外、以礼待国的大国形象。

但是,埃及金字塔上的“到此一游”,美国白宫前的肆意插队、大声喧哗等也给中国挂上了“无礼粗俗”的标签。

重视传统文化议论文高中范文

重视传统文化议论文高中范文

重视传统文化议论文高中范文(篇一)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文明礼仪著称,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可是,在当今社会中,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但为什么没有几个人可以实施这所谓的文明呢?我们接受文明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

其实很多小事都体现了文明的所在,看:路上交通顺畅,没有争来抢去。

大街上干干净净,不吵不闹。

行人们见面道声好,你谦我让。

这是多么容易的事情呀!但是,有些人嫉妒不愿意去做好文明:校园里遍地都是垃圾,饭盒、塑料袋。

同学们满口脏话,上课还影响同学。

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文明礼仪是自身的修养,它就如同一棵小树,只要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的事去表现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长。

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

我们现在已经长大了,不应该渐渐淡忘文明。

而是永远铭记文明。

你会慢慢地发现,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每个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当然,我也不例外。

我以前也不太懂文明礼仪,过马路时,我对红通通的灯视而不见,还是往前冲,现在不会了。

在公交车上,明明看见了年过花甲的老人站着乘车,可屁股仿佛粘在凳子上,站不起来,现在不会了。

下雨时,看见了没带伞的同学,由于自私,把撑开的伞又收了回去……现在更不会了。

这种事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

同学们愿不愿意遵守呢?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举。

”所以首先要完善个人修养,人的文明修养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弘扬中国传统文明,继承现代灿烂美德。

为了自身的品德,我们要做一个严律行己的人。

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要做文明的主人,向文明看齐,向文明致敬!(篇二)在中午节争韩终申遗成后,举国不平,国人皆讥韩鄙,无耻,攻中国申遗目者各有在。

然,又有各国人能反身与其谓韩夺中国之端午节,若谓国人自弃之耳。

其实,韩申成非恶,适相反,其善事。

何解?中国民俗学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于受记者采访而示:“韩申遗成于我之端文无冲,无人共为全文之富,吾之文被服,臣窃以为非一恶。

高三文明礼仪作文800字优秀范文5篇

高三文明礼仪作文800字优秀范文5篇

高三文明礼仪作文800字优秀范文5篇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文明礼仪作文800字,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三文明礼仪作文800字1我们的祖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我们祖国注重的是品德修养和文明美德,他们融合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以“文明古国”。

而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处处可见,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所以我们要把文明美德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其实健康文明的是在我们的身边处处可见,时时能觅。

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扶残疾人过马路等,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其实都是文明美德的表现,说到文明美德,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我在书上看到过一个关于列宁的故事我就来简单的概括一下吧。

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

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

列宁对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给女工让了路,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表现吗?说到这里我有想起了一件事情。

有一次我去一个公园学习游泳,还要报名,因为妈妈一带我来过一次了所以这次我自己来了,可是到了公园,我竟然迷了方向,找不到游泳报名地地方了,可把我急得不行,心想不就是个游泳池吗,我问个人不就知道了吗前面正好过来一位阿姨,我就问:嗨,你知道游泳池在哪里吗?那位阿姨看了我一眼,也没说就走了,我很生气,心想什么人呀我再问别人去。

想着想着就过来了一位叔叔。

我就赶快跑了过去说:叔叔你知道游泳池在那里吗?那位叔叔很高兴的就说出了游泳池在那里。

这是我突然反应了过来,刚才问那位阿姨时不是没有对那位礼貌的说吗,所以那位阿姨才不给我说,想一想还这是惭愧呀。

2024年文明礼仪作文800字 高二文明作文五篇精选

2024年文明礼仪作文800字 高二文明作文五篇精选

2024 年文明礼仪作文800 字_高二文明作文五篇精选文明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文明是火,照亮前进的路;文明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文明是松,高洁傲寒; 文明是竹,疾风劲草; 文明是梅,岁寒清标; 今日我给大家共享一下有关于文明的作文,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吧!篇一:文明礼仪敬重的领导、老师、敬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日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伴我行》。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文明礼仪无处不在。

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情。

“轻声慢步右行”已经渐渐成为大家都主动遵守的文明法则,文明的种子已经在校内中到处播撒,正在生根发芽绽放出了娇艳的花朵,文明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身为一名小学生,最基本的礼仪是尊师长,礼待人。

文明是一个简洁的点头致意,一声友好的问候,(传递着我们对他人的一种友情,一种暖和,一份真诚。

)文明是在公共汽车上,不当心踩了别人的脚,请先说声“对不起”,别人帮你做了事,要对别人道一声“感谢”。

文明是见到老师要热忱打招呼问好,吃饭时,要把最舒适的座位让给长者,等等。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正在接受学问教化,更应当知书达理,举止文明,谈吐得体,提高道德素养,这样才能学好学问,一个有高素养,有道德礼仪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愿。

课堂礼仪对老师教学影响很大,它关系着这个班的荣誉和凝合力,体现出这个班的班风班貌。

课堂上,我们要仔细听讲,遵守课堂纪律等。

校内礼仪就更重要了,下课后的休息时间,不随地吐痰,乱丢纸屑,上下楼梯一律右行,不能大声喧哗,见到老师,用一般话主动问候,爱惜树木和一切设施。

同学之间的礼仪,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退,如有冲突多进行自我反省,培育较强的协调精神,使班级更团结,友情更深厚,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我们焕发向上的歌文明伴随我们强壮成长礼仪是你生命中的亮点礼仪使你走向胜利文明礼仪在我们心中成长,用真诚浇灌,用热忱培育,用理解去培育,在这个春意浓浓,生气勃勃的阳春三月,全国都充满着文明的芳香,我们要挑起传承文明礼仪的使命,飞向社会,飞进全部人心中。

高中作文素材:重文明礼节,谱时代华章

高中作文素材:重文明礼节,谱时代华章

【作文365】重文明礼节,谱时代华章本篇解析老师丨河南省杞县高中教师段现凤【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重视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文明礼节决不是个人的私事,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可是当前有些人认为,进退有仪,那是封建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不必在意繁文缛节;还有人认为,太注重礼节,容易让自己畏手畏脚,失去自己的个性;还有人说,如果生活中注重讲礼节,但可能外在行为讲礼节,内心并不一定认同,这显得不真实,很虚假。

针对这些,你有什么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的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全品文教2020届高三年级8月新起点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方向】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题】限制性:1.内容限制。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所给材料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介绍重视文明礼节的价值意义和当前一些人对“礼节”的不当认识。

所写内容必须围绕“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引导语“请结合材料内容”提醒考生必须以此为基础展开联想和思考,并选取其中合适的角度进行写作。

根据写作要求,行文时还要注意“提出希望与建议”。

2.立意限制。

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的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即这是对立意的限制,考生必须“结合材料内容”,从中选择合理的角度,围绕“礼节”这一关键词进行立意。

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礼节来立意,避免空喊口号,空洞无物。

3.价值取向限制。

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材料对“礼节”持正向肯定态度,“可是”这个转折体现了命题人对后面不认可“礼节”的三种认识的否定,审题上没有太大难度。

行文时必须肯定礼节的重要性,挖掘其价值,或批评、否定社会上一些人的不合礼节的言行,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行礼仪文化,扬中华之风(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行礼仪文化,扬中华之风(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行礼仪文化,扬中华之风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论语》十二章》中提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荀子亦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成都大运会的公共场所礼仪、比赛礼仪让我们倍感荣光;杭州亚运会入场礼仪和观赛礼仪让我们记忆犹新。

从古至今,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重视“礼”、践行“礼”。

礼有礼貌、礼仪、法则之意,是文明行为和道德修养的体现,对于个人、社会、国家、世界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反之,如果无礼,于个人、家庭、集体、国家,乃至世界,会是什么情形呢?对于“礼”,你有怎样的经历、体会、思考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以“礼”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方法丰富;思辨性强,条理清晰;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费孝通在《礼治秩序》中谈到,由于人们对传统的敬畏就按照规定的方法去做的一套行为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的仪式。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伴随着各种仪式,祭祀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家人生日有仪式,门店开业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对于各种仪式,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你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文明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文明源泉,中华民族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曾经谱写了驼铃万里的丝路长歌,也曾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也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礼仪修养:“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弟子规》),“不学礼,无以立”(《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而今的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诸多竞争和挑战,新的形势赋予文明礼仪新的内涵。

高考作文导写:礼仪相伴,薪火相传(附文体详解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导写:礼仪相伴,薪火相传(附文体详解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导写:礼仪相伴,薪火相传(附文体详解及范文展示)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次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的班会上,同学大伟发言说,生活中有一种现象让他感到很困惑:街上一位阿姨借给他手机打电话,他说“谢谢”,阿姨夸他有礼貌;晚上妈妈递给他一杯热饮,他说“谢谢”,妈妈脸一沉,说“一家人客气什么”。

他在超市撞了一位叔叔一下,忙说“对不起”,叔叔笑着说“没关系”;他在教室碰掉了同学的书,忙说“对不起”,同学很不高兴,说“好朋友还跟我来这一套”。

大伟的话在同学中引起了一番争议。

有的说大伟讲礼貌没有任何错,错的是妈妈和朋友;有的说大伟讲礼貌不分亲疏远近,难怪妈妈和朋友不高兴;也有的说,不管跟谁说话,与有礼貌比起来,态度真诚都是最重要的。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同学的身份给大伟写一封信,闸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你的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这是一道情境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是三种有关“礼貌”的态度:大伟讲礼貌没有任何错;大伟讲礼貌不分亲疏远近;与有礼貌比起来,态度真诚都是最重要的。

每一种情形都易于引发人们思考。

这种情境限制了写作的范围,即对现实生活中诸如“讲礼貌”“不讲礼貌”“不善于表达”等现象的思考。

那么,面对这些现象,该如何认识和理解呢?该不该讲礼貌?还是做人真诚就可以呢?考生写作时应注意针对性,不能只泛泛而谈礼貌问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

考生的写作身份被限定为大伟“同学的身份”,考生应站在大伟“同学”的角度上,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对“讲礼貌”表达体验和思考。

“闸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你的建议”,限定文体为议论文。

3.价值判断的限制。

材料中具有价值倾向的关键词是“错的是妈妈和朋友”“不分亲疏远近”“不管”……这些关键词或肯定,或否定,考生在写作中要做出明确的选择,从而对“讲礼貌”这一行为形成深刻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写作:重文明礼节,谱时代华章(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重视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文明礼节决不是个人的私事,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可是当前有些人认为,进退有仪,那是封建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不必在意繁文缛节;还有人认为,太注重礼节,容易让自己畏手畏脚,失去自己的个性;还有人说,如果生活中注重讲礼节,但可能外在行为讲礼节,内心并不一定认同,这显得不真实,很虚假。

针对这些,你有什么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的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审题
限制性
1. 内容限制。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所给材料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介绍重视文明礼节的价值意义和当前一些人对“礼节”的不当认识。

所写内容必须围绕“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引导语“请结合材料内容”提醒考生必须以此为基础展开联想和思考,
并选取其中合适的角度进行写作。

根据写作要求,行文时还要注意“提出希望与建议”。

2. 立意限制。

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的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即这是对立意的限制,考生必须“结合材料内容”,从中选择合理的角度,围绕“礼节”这一关键词进行立意。

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礼节来立意,避免空喊口号,空洞无物。

3. 价值取向限制。

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材料对“礼节”持正向肯定态度,“可是”这个转折体现了命题人对后面不认可“礼节”的三种认识的否定,审题上没有太大难度。

行文时必须肯定礼节的重要性,挖掘其价值,或批评、否定社会上一些人的不合礼节的言行,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开放性
1. 立意角度是开放的。

立意时可以立足材料的前两句,从正面谈重视礼节的价值意义,也可以立足材料的第三句,写对礼节的三种不当认识的批评与否定。

可以选一个方面,也可以兼谈多个方面,立意角度是多元开放的。

2. 对“礼节”的认识和思考是开放的。

礼节绵延千年,融于生活。

一人独处可以守礼;家人互敬、兄友弟恭是礼;社会上公民遵守规则、讲究秩序是礼,国家间交往也要循礼。

考生的认识和思考是开放的,可写的角度很多。

解题
本题系仿照2019年全国卷I命制,着重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这一话题。

既延续了优良的传统,又重视考生的现实思考,引领考生对当代文化进行思考: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讲礼节?试题考查考生的思辨性,材料涉及礼节的过去和现实,礼节和个性,礼节和真实等一系列关系,切合考生实际,因此人人有感触,人人有话说。

所给材料共三句话,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前两句为第一层,说明重视文明礼节的重要性,“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并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第三句为第二层,谈当前一些人对礼节的错误认识。

第一种人谈礼节与时代的关系,很显然是不恰当的。

当代社会仍然需要注重文明礼节,文明礼节不等于繁文缛节。

文明礼节要随
时代发展,但绝不能弃之不顾。

第二种观点谈礼节与个性的关系,要明白注重礼节不是要抹杀个性,二者并不矛盾,个性会因注重礼节而闪光,而礼节有助于个性的全面展现。

不合礼节的个性是盲目和任性的。

第三种观点谈外在行为与内心认识的统一问题,或者可以理解为讲礼节的真假问题,注重礼节贵在真实,只有做到心行合一才能实现人格的升华。

总而言之,凡是能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角度围绕“礼节”进行立意的,即为符合题意的方向。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乘文明之舟,扬礼节之帆。

2.秉文明礼节,谱人生华章。

3.我为“礼”发声。

4.重视文明礼节,谱写时代华章。

5.注重礼节,家国永昌。

6.重视礼节,你我同行。

7.新时代仍需注重礼节。

8.崇尚文明,注重礼节。

9.讲究礼节,心行合一。

10.讲生活礼节,树文明新风。

11.让礼节与个性齐飞。

12.礼节个性,可以兼得。

13.讲求礼节,绽放个性。

14.礼节虽小,其善甚大。

15.颂礼节之诗,歌文明之章。

……
偏题立意:
1.注重礼节,方可成功。

(夸大礼节的作用)
2.内心认同比实践礼节更重要。

(观点有待商榷)
3.人,贵在真实。

(脱离了关键词“礼节”)
4.道德为立身之本。

(将关键词换成了“道德”)
5.文明促进社会和谐。

(扩大了“礼节”的概念)
……
范文展示
我为“礼”发声
一考生
漫漫中华五千年,文明礼仪已成为我们心中深深的烙印。

然而在当前社会,却有一些人对“礼”颇有微词,认为“礼”繁琐、封建、磨灭个性、太虚假,此言谬矣!我今为“礼”发声,要知礼仪乃国之精粹,虽经千年,亦可再经千年而不凋矣!
礼非封建“糟粕”,乃大国历史之精华也。

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延续至今,这其中决计少不了“礼”的参与。

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要行的礼简直太多。

从七日沐礼、周岁之礼,到之后的拜师礼、成年礼,无处不体现“礼”的身影。

行礼体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对自然、对生命的敬重。

文化与“礼”相辅相成。

抛却了礼,文化何依?没有文化,礼仪何存?“礼”承载着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如今,一些礼仪并不仅仅是做几个动作,而是代表了我们的文化和历史。

礼非“个性陷阱”,而是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规尺。

当今的青年人过度追捧自由和个性,在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处叫嚣,毫无约束可言。

要知道,一个人的个性是有边界的,因太有个性而走上歧路,不亦悲乎?“再汹涌澎湃的江河也有河岸的约束。

”对于个人来说,约束我们的河岸便是礼仪。

无礼不端,无礼不正,无礼不知耻,无礼不知节。

知礼用礼,才能使个人如松柏,举止贤良,品行端方,友人爱人。

有礼有节,便能任你海阔天空、天马行空、个性飞扬!
礼非“表里不一”的形式主义,而是治愈社会通病的良药。

很多人言“礼”太假的时候,是我最痛心的时候。

试想怎会有人如此论断?盖人行礼不正,心有邪思而目天下无真礼也。

礼本身不只有形式上的举止,还有对心灵的矫正。

古时礼仪敦厚,因为他们的礼都是由内而外,经毕生修养内化出来的。

而如今我们学的礼却大多是“半吊子”,还有人在发迹后为“充脸面”而硬生生地学礼,却只学到了皮毛。

要知道,礼是一个人道德养成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知礼,就须自小培养,父母言行一致,让孩子耳濡目染,更须全社会的认同和重视。

要改变现状,则需更多行真礼的君子参与,让言行不一的论调少一点,让行礼的微笑更真诚一些,让谦让和慷慨更实际一点,如此那关于“礼”的复兴梦想就会更近一些。

我为“礼”发声。

愿天下熙熙攘攘都有礼有节,愿天下迎来送往都知礼重礼,愿你同我一样,为礼发声,知礼行礼,如此,辉煌中国,必有你我!
点评
本文角度新颖,采用驳论的形式,从否定和批判材料中所给的对“礼”的三种错误认识入手,提出“我为‘礼’发声”的主张,结构清晰,脉络分明,首尾圆合,中心突出,说服力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