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的区别
“细菌性”?“病毒性”?真的傻傻分不清吗

龙源期刊网 “细菌性”?“病毒性”?真的傻傻分不清吗作者:马田瑞来源:《时尚育儿》2016年第03期“细菌性”&“病毒性”,如何治才对症有时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试验需要2~3天,而且不是总能得到有效的诊断结果。
在不能区分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时,应该优先考虑是病毒性,因为细菌性感染往往进程较慢,在不容易区分的情况观察两天通常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虽然对普通感冒来说,继发性细菌感染确实很普遍,但这种继发性细菌感染是因为呼吸道的表层细胞被病毒损伤后对存在于呼吸道的细菌敏感,而并非外来的致病菌。
这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感染,在患普通感冒之后,这些细菌会感染受伤害的细胞并杀死这些表层细胞。
除此之外不会造成其他伤害,与病毒造成的伤害没有太大的区别。
使用抗生索尽管能够杀死这些正常情况下无害的细菌,但对于疾病的症状和进程毫无影响。
对于儿童来说只有出现细菌性鼻窦炎、中耳炎、肺炎、脑膜炎等疾病时,才应该使用抗生素。
关于化验血常规,你不得不知有些父母很想知道宝宝生病到底要不要查血常规,化验血常规对判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是否有意义?只有通过血常规才能判断感染的原因呢?·24小时内验血结果未必靠谱其实在24小时内验血结果不准确,这个时间不容易检测到白细胞的增高,白细胞增高是人体对细菌侵犯的一种反应,白细胞明显增高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细菌感染。
·CRP是个关键性指标CRP,即C-反应蛋白。
是感染和炎性疾病的敏感标志物。
感染和炎症发生后几小时CRP浓度会迅速上升,感染控制或炎症消除后,很快恢复正常。
CRP在病毒感染时往往不高,但增高并不代表一定是细菌感染,CRP增高提示机体存在细菌感染或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果儿童有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CRP大于20-30,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有什么区别

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有什么区别四川省射洪市金华中心卫生院 629213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难免会出现感冒发烧的问题,因此感冒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影响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
虽然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根据感冒病因的不同,感冒也被分为不同的类型。
其中以细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的发生率最高,两种类型的感冒也时常被人们认为是同一种感冒。
因此正确认识细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的不同是非常重要的。
一、细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的症状(一)细菌性感冒的症状细菌性感冒大多数都是由细菌感染发炎所引起的,因此一般细菌性感冒的患者会呈现出一系列全身性反应。
①全身发热或出现发烧的情况。
在细菌感染发炎较严重的情况下,感冒人群很容易出现发烧的现象。
②咽喉肿痛。
细菌感染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发炎,扁桃体也容易出现肿大的问题。
③咳嗽多痰。
持续性的咳嗽多痰液是细菌性感冒的重要症状之一,此外细菌性感冒患者的痰液多为浑浊粘稠黄色状。
④头痛头晕。
细菌性感冒患者出现不适的现象容易引起患者头痛头晕,使得患者情绪低落、精神萎靡。
⑤白细胞增加。
细菌性感冒通过血液检查可以看出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有明显的增长。
(二)病毒性感冒的症状病毒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常见病毒等引起的,并根据病毒的不同分为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两大类。
病毒性感冒前期的症状与细菌性感冒相似,但是病毒性感冒比细菌性感冒的危害性和传染性更大,患者出现的全身性反应更加强烈。
病毒性也会出现头脑肿胀、全身无力、胸闷气短、关节酸痛的现象。
更严重的病毒性感冒患者会出现高烧不退、高烧打颤等情况。
细菌性感冒大约一周就能够痊愈,但是病毒性感冒的疗程比细菌性感冒的疗程长。
此外,病毒性感冒还容易引起肺炎、脑膜炎等其他一系列的并发症。
二、细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治疗方式的不同细菌性感冒是由细菌引起的,因此治疗细菌性感冒可以使用一些抗生素类和消炎类的药物。
如果在感冒期间出现发烧的现象可以使用一些常规的退热药。
但是出现感冒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就诊,不能随意使用药物。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方面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1.形态方面细菌的大小远比病毒大,通常细菌的大小以微米来衡量,而病毒的大小以纳米来衡量。
细菌的外部形态大多为球状、杆状、螺旋状,并且也因此命名为球菌、杆菌以及螺旋菌。
而病毒为多面体结构,为了能达到最佳稳定结构,以及最佳比表面积,病毒多位一十二面体。
2.结构方面虽然细菌没有细胞核只有类似的拟核结构,但是细菌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即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更进一步的,根据细菌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发展出的革兰氏染色机制,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病毒不具有以上所述的细胞结构,它由核衣壳包裹遗传物质所构成。
3.生存繁殖方面细菌根据其生存方式可以分为自养性和异样性,即一部分细菌可以通过光吅作用(比如一些蓝藻Cyanobacteria)或者是将无机物转化成为有机物质的化能(比如一些硫细菌)方式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另一部分细菌则和人一样不能自己吅成有机物质供自身的生长繁殖,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来养活自己。
病毒就没细菌那样能干了,它们只能依靠寄生于宿主(host)体内的形式而存活,当然这并不是说病毒完全不能脱离宿主,它们可以暂时脱离宿主,以休眠体的形式待在外界对于它们而言非常"恶务"的环境中。
在繁殖时细菌主要采用二分裂的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变两,两变四的方式。
病毒则必须侵入到宿主体内,利用宿主的吅成机制来吅成它们自己所需的蛋白质等物质来构建自己的"身体"。
细菌是微生物,而病毒是DNA(脱氧核糖核酸),与蛋白质一样,是由氨基酸吅成的。
病毒、细菌在结构与感染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它体积小,小到高倍数的光学显微镜也看不到,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它无细胞器,由基因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基因组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或者是核糖核酸(RNA)或者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在感染后的生存方式上,细菌与病毒有很大的区别细菌是单细胞生物。
呼吸道感染如何区分病性和细菌性

呼吸道感染如何区分病性和细菌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呼吸道感染的困扰,比如咳嗽、喉咙痛、流鼻涕等等。
但你知道吗,呼吸道感染其实有病毒性和细菌性之分,而正确区分它们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咱们来看看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一般来说,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像常见的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等。
这类感染通常起病比较急,症状在短时间内就会显现出来。
患者往往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痒等症状,而且鼻涕通常是比较清亮的。
同时,可能还会伴有全身的症状,比如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
不过,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一般不会特别高,持续的时间也相对较短。
另外,咳嗽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中也比较常见,但通常是干咳,没有太多的痰液。
接下来,再说说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细菌引起,比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它的起病相对较慢,可能在感染后的几天甚至一周左右才逐渐出现明显症状。
患者常常会有脓性的鼻涕或痰液,颜色可能是黄色、绿色甚至更深的颜色。
而且,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咳嗽往往会有较多的痰液,有时还会伴有胸痛。
发热也是常见症状之一,体温可能会比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
与病毒性感染不同的是,细菌性感染导致的全身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等,相对较少。
那怎么才能更准确地区分这两种感染呢?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从症状上来看,如果一开始就有比较严重的喉咙痛,尤其是吞咽时疼痛明显,那细菌性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而如果症状主要是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相对较轻,更可能是病毒性感染。
从病程发展来看,病毒性感染通常在一周左右会逐渐好转,而如果症状持续了一周以上,甚至还在加重,那就得警惕是不是细菌性感染了。
实验室检查也是区分的重要手段。
比如血常规,如果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往往提示细菌性感染;而如果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则更倾向于病毒性感染。
另外,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也有助于判断。
小儿感冒发烧、细菌性感冒与病毒性的区别

小儿感冒发烧、细菌性感冒与病毒性的区别(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人民医院;四川冕宁615600)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将小儿发烧感冒、细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进行区分,大多数人认为这三种感冒是一样的,其实不然。
我们需要带患儿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后才能确定感冒的类型,并对其正确治疗。
一、简单介绍1、病毒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感冒。
流感病毒可分为三种类型:A 型、B型和C型,其中A型是最常见的病因。
甲型流感病毒通常在10-15年内变异,并出现新的亚型,从而导致大流行。
由于人体对每种流感病毒都没有交叉免疫,每年都有不同范围的新亚型流感流行。
与普通感冒相似,部分患者全身症状较普通感冒严重,如持续高烧、头痛、肌痛、全身无力等;部分患者病程延长,持续2周以上;老年患者和慢性患者易发生下呼吸道并发症,以及心肌炎、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2、发烧感冒是儿童机体对微生物感染的一种反应,是一种保护机制。
一些家长认为发烧是疾病严重程度的象征,这是错误的。
高烧不一定意味着大病,不发烧,或轻度发烧也不意味着轻度疾病,例如有些气管炎和肺炎就没有明显的体温升高。
因此,不能用体温作为衡量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退烧治疗也不能太急。
多数家长希望立即将体温降至正常,服用退烧药过多,孩子出汗过多,体温调节中心紊乱,甚至出现低温、电解质紊乱,这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现象。
退烧药要慢慢进行,只要把体温控制在高温以下,防止热休克。
服用退烧药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口服退热药应与药物降温措施交替使用,以治疗寒风,尤其是婴幼儿。
物理冷却更好,此外,孩子不能像大人那样“捂汗”,儿童体温调节中心不完善,汗腺发育不完善。
“捂汗”的方法既不能使其体温下降,还可能使其体温骤然升高,导致高热惊厥,特别是对小婴儿,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捂汗综合征”。
发烧时,应少穿、少盖、多散热,但不要过度,注意着凉。
3、细菌性感冒:一般来说,如果舌色为深粉红色,白细胞减少,舌色为浅粉红色,白细胞增多,则多为细菌性感冒。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教学文稿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1.形态方面细菌的大小远比病毒大,通常细菌的大小以微米来衡量,而病毒的大小以纳米来衡量。
细菌的外部形态大多为球状、杆状、螺旋状,并且也因此命名为球菌、杆菌以及螺旋菌。
而病毒为多面体结构,为了能达到最佳稳定结构,以及最佳比表面积,病毒多位一十二面体。
2.结构方面虽然细菌没有细胞核只有类似的拟核结构,但是细菌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即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更进一步的,根据细菌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发展出的革兰氏染色机制,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病毒不具有以上所述的细胞结构,它由核衣壳包裹遗传物质所构成。
3.生存繁殖方面细菌根据其生存方式可以分为自养性和异样性,即一部分细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比如一些蓝藻Cyanobacteria)或者是将无机物转化成为有机物质的化能(比如一些硫细菌)方式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另一部分细菌则和人一样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质供自身的生长繁殖,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来养活自己。
病毒就没细菌那样能干了,它们只能依靠寄生于宿主(host)体内的形式而存活,当然这并不是说病毒完全不能脱离宿主,它们可以暂时脱离宿主,以休眠体的形式待在外界对于它们而言非常"恶劣"的环境中。
在繁殖时细菌主要采用二分裂的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变两,两变四的方式。
病毒则必须侵入到宿主体内,利用宿主的合成机制来合成它们自己所需的蛋白质等物质来构建自己的"身体"。
细菌是微生物,而病毒是DNA(脱氧核糖核酸),与蛋白质一样,是由氨基酸合成的。
病毒、细菌在结构与感染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它体积小,小到高倍数的光学显微镜也看不到,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它无细胞器,由基因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基因组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或者是核糖核酸(RNA)或者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什么叫做细菌性感染

什么叫做细菌性感染你知道什么叫做细菌性感染吗?细菌是一种很微小的微生物,很难被发现,细菌分布在我们身边各个角落,随时可能都会发生细菌感染,那么什么叫做细菌性感染呢?继续往下看。
文章目录什么叫做细菌性感染1、什么叫做细菌性感染细菌引起的感染。
包括医院外感染和医院内感染。
引起医院外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的如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则多为有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克雷伯氏杆菌、产气杆菌和绿脓杆菌等。
偶有难治的不动菌属引起的感染。
院外感染的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故院外感染容易控制,而院内感染则较难治。
一方面由于患者有原发病,抵抗力差,另一方面引起院内感染的细菌往往有耐药性,故不易控制,所以死亡率高。
2、引起细菌感染的内外因素2.1、外源性感染病原生物来自宿主体外的感染。
例如:患者病原生物携带者,患病或携带致病菌的动物。
2.2、内源性感染病原生物来自宿主体内的感染。
正常菌群在人体各部位正常寄居而对人无害的细菌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原来在正常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成为致病菌。
3、常见的人体细菌分布3.1、皮肤往往与个人卫生及环境情况而有所差异。
最常见的是革兰氏阳性球病,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有时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皮肤受损伤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疖、痛。
在外阴部与肛门部位,可找到非致病性抗酸性耻垢杆菌。
3.2、口腔口腔温度适宜,含有食物残渣,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
口腔中的微生物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梭形菌、螺旋体和真菌等。
3.3、胃肠道因部位而不同,胃酸的杀菌作用,健康人的空肠常无菌。
若胃功能障碍,如胃酸分泌降低,尤其是胃癌时,往往出现八叠球菌、乳酸杆菌、芽胞杆菌等。
成年人的空肠和回肠上部的细菌很少,甚至无菌,肠道下段细菌逐渐增多。
3.4、呼吸道鼻腔和咽部经常存在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在咽喉及扁桃体粘膜上,主要是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占优势,此外还经常存在着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等。
感冒了帮你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家庭医学2018.07(下)Family Medicine夏天很多人习惯性一进屋就开空调,温度忽高忽低,感冒高发。
在日常生活中,让人们比较困惑的问题就是如何区分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吧。
细菌与病毒有区别细菌和病毒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有相对完整的细胞结构;而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仅仅是一个蛋白质外壳包裹了一点DNA 或者RNA 而已。
所以细菌是可以自行生长繁殖的,使用抗菌药物杀菌效果往往较好;而病毒只能寄生于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
所以抗病毒药物有副作用,损伤正常细胞,疗效也不佳。
细菌的个头比病毒大很多,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菌有0.2微米长;而病毒比细菌小约1000倍。
因此,病毒的感染性非常强,绝大多数病毒感染我们都束手无策,目前还没有好的抗病毒药物。
而细菌感染可以用抗生素。
抗生素只能杀细菌,不能杀病毒。
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细菌性感冒与病毒性感冒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两种感冒类型。
一般说来,确诊的最好方法是病原学检测,但缺点是检测过程太长,会耽误疾病诊治。
因此,临床需要一些简便、有效的,鉴别感冒感染类型的方法。
下面进行简单介绍。
看患者症状1.传播特点:病毒感染有明显的流行性,有群体发病的特点,一人感染全家危险。
细菌感染相对散发,没有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特点。
2.发病速度:病毒感染起病急,细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缓。
如果开始发热不高,3~5天后病情继续加重,则认为是合并了细菌感染。
3.上呼吸道症状:病毒感染一般鼻部症状较重,鼻塞、流涕、频频喷嚏,咽痛不重,如再伴有腹泻或结膜充血,判断病毒感染的概率又高了几分。
而细菌感染时,咽痛表现更明显。
4.脓性分泌物:病毒感染多流清涕、痰少而稀、无脓性分泌物。
细菌感染有黄色脓涕、脓痰。
看血象1.病毒感染:白细胞(WBC )计数正常或降低,有时也可轻度升高但中性粒细胞(N )不升高,淋巴细胞多偏高。
2.细菌感染:一般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均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
染的区别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细菌性与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
下面四个方面是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1、流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群体发病的特点,短期内有多数人发病,或一家人中有数人发病;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则以散发性多见,患者身旁少有或没有同时上感发热病人。
2、一般鼻腔流涕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而细菌性则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比较明显。
若伴有腹泻或眼结膜充血,则倾向是病毒感染。
3、单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无脓性分泌物,而脓痰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证据。
4、病毒性感染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可轻可重;而细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缓,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重。
如果开始发热不高,2-3天后,病情继而加重,则多为细菌性感染。
小儿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的区别
如何根据原始初级资料判断上感病原
1、从发病率上讲,85--90%为病毒,细菌大概不足10%,另外,支原体等亦可引起。
2、细菌:中毒征重,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病毒:中毒征轻,热退后精神如常。
3、细菌:多为驰张热型(体温忽上忽下);病毒:多为稽留热型(体温居高不下)。
4、上有脓点------细菌;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病毒。
5、扁桃体充血,表面不平、乌暗------细菌;扁桃体充血,表面光滑、色鲜-----病毒。
6、有卡他症状(留清涕)----病毒;有脓涕、脓性分泌物----细菌。
7、病毒感染常伴皮疹。
8、小年龄组(婴幼儿)-----细菌多;大年龄组------病毒多。
9、上感>3--5天,多合并细菌感染。
10、清涕、稀薄痰----多见病毒感染,但也有人认为其中少数为杆菌感染。
11、咳嗽痰多----多为细菌;咳嗽痰少-----多为病毒。
12、祖国医学认为:清痰(涕)为寒,黄(脓)痰(涕)为热,现代医学从另一侧面认为:前者为病毒感染,但也有例外,小部为杆菌,后者为细菌感染。
13、血象:病毒感染初期:WBC可轻度升高,但N多不高。
细菌:一般二者均高,但有三种情况:
A、WBC升高,N不高;
B、WBC正常/稍低,N升高---多为阴性菌;
C、WBC升高,N升高---多为阳性菌。
分类比总数更有意义。
14、机查血象WBC分类与手工差异大,应以手工为更准确。
15、发热伴寒战-可能系细菌感染。
16、发热伴手足凉---可能是阴性菌感染(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败血症,要警惕shock)。
17、在症状、体征不典型,血象又“四不象”时,应结合CRP、NALP等检查综合分析。
基于以上"经验",临床操作似"容易",然而小儿解剖、生理、免疫等方方面面特殊,血常规又太“常规”了,往往缺乏特异性,儿童疾病又变化多端,传变迅速,我们的生活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可比拟,积习难改(比如随地吐痰吧),所以,原发/继发细菌感染也就多了,要等一些化验结果出来(如病原培养、血清试验,且不说在基层没有相当条件),恐怕要耽误了孩子的病了。
SARS早期不也象上感吗不也少不了抗生素吗在抗生素出现之前,人们用传统医学不也繁衍生息了吗所以,用与不用,要辨证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