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赛里木湖·果子沟》阅读练习及答案
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1.下面是小李同学记录的校长毕业寄语,请你帮他补全吧。
ㅤㅤ孩子们,六年间,你们从zhì qì wèi tuō 的孩童成长为zhī shū dá lǐ 的少年,每一个进步都níng jù 着你们的努力和汗水,也离不开老师们的xīn qín fù chū和家长们的wú sī fèng xiàn 。
现在,你们即将踏上新的zhēng chéng ,希望你们不负时代zhòng tuō ,不负师长jiào huì ,在新的赛道上chéng fēng pòlàng ,yáng fān yuǎn há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jià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B.他担心这些野人会来吃掉他,于是在住所前的空.(kòng)地.上密密麻麻地插上树枝作防御..,又把羊分在几个地方圈.(juàn)养.。
C.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wēi)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
..(wǎn)回.地消逝,一派荒凉D.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niáo)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āo)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外面做事的人,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B.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焉知非福....的想法,不再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
C.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昆明的雨》(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7课《昆明的雨》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荷赵文美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
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
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更严酷的考验的到来。
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着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
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
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但它依然绿干亭亭翠叶田田,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
一枝枝饱满的花蕾,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留香。
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
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
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
唯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范。
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随相伴。
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战无不胜。
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
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活得精神,活得清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再,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
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
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唯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在风霜雨雪的洗礼中,在百般磨难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统编语文八下第五单元原创基础卷

统编语文八下第五单元原创基础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铸造(zhù)汩汩(gǔ)寒噤(jìn)震耳欲聋(lōng)B.黧黑(lí)棱角(Iéng)腈纶(jīng)接踵而至(zhǒng)C.拾阶(shè)妩媚(wú)俯瞰(kàn)名副其实(fù)D.驿道(yì)苍劲(jìng)矗立(zhù)目眩神迷(xuàn)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鸦片战争以后,封闭的中国大门被轰开了,帝国主义强盗接踵而至闯进来。
B.长江之水日夜奔腾,川流不息至东海。
C.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要学会与时俱进!D.特朗普政府出牌不按“常理”,目眩神迷,但对华政策也脱不了这一“套路”,对华耍“两手”,不断摇摆。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锦鲤营销”泛滥的原因,根植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锦鲤心态”。
B.队伍分散开去,络绎不绝,如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C.《一本好书》第二期节目中,通过老万历的口述回忆,一段段真实的历史渐渐揭开。
D.游客们是否有良好的行为表现,直接体现了一个人较高的素质水平。
二、填空题1.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将其圈住,并将正确的汉字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1)告诫霎时驰聘怒不可遏()(2)蠕动演绎豁然风云变换()(3)翌日砚台懈怠轻歌慢舞()(4)轻盈浮燥擦拭漫不经心()三、综合性学习1.请根据已给场景谈谈你是如何化解尴尬的。
场景:毕业十周年,同学聚会时你迟到了10分钟,被同学们起哄讲讲迟到的原因。
你借此机会,巧妙地为自己作了一个解释,化解了尴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班举行以“亲近自然山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2.高考语文限时综合快练二含答案

快练二语段组合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1分)赛里木湖正南,即果子沟。
车到果子沟,雨停了。
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有看到满山密雪一样的林檎的繁花,但是果子沟给我留下一个非常美的印象。
吉普车在山顶的公路上慢行着,公路一侧的下面是重重复复的山头和深浅不一的山谷。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绿得不一样,浅黄的、浅绿的、深绿的。
每一个山头和山谷多是一种绿法。
大抵越是低处,颜色越浅;越往上越深。
新雨初晴,日色斜照,细草丰茸,光泽柔和,在深深浅浅的绿山绿谷中,星星点点地散牧着白羊、黄犊、枣红的马,十分悠闲安然。
迎面陡峭的高山上,密密地矗立着高大的云杉。
一缕一缕白云从黑色的云杉间飞出,这是一个仙境。
我到过很多地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这儿,我蓦然想起这两个字,我觉得这里该出现一个小小的仙女,穿着雪白的纱衣,披散着头发,手里拿一根细长的牧羊杖,赤着脚,唱着歌,歌声悠远,回绕在山谷之间……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夸张、排比、叠词B.比喻、借代、拟人C.夸张、排比、借代D.比喻、叠词、拟人答案 D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不可以改成“高大的云杉密密地矗立在迎面陡峭的高山上”?为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可以。
①原句以“高山”为陈述对象,与上下文衔接更连贯;②“迎面陡峭的高山上”在前,体现了由山谷到高山的观察点的变化。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答案①山和谷都是绿的②从来没有觉得什么地方是仙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1分)“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当心底不自觉地吟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正站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中一幅题为《绝响》的美术作品前。
汪曾祺《赛里木湖·果子沟》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赛里木湖·果子沟》阅读练习及答案赛里木湖·果子沟汪曾祺①乌鲁木齐人交口称道赛里木湖、果子沟。
他们说赛里木湖水很蓝;果子沟要是春天去,满山都是野苹果花。
我们从乌鲁木齐往伊犁一路上就期待着看看这两个地方。
②车出芦草沟,迎面的天色沉了下来,前面已经在下雨。
到赛里木湖,雨下得正大。
③赛里木湖的水不是蓝的呀。
我们看到的湖水是铁灰色的风雨交加,湖里浪很大灰黑色的巨浪,一浪接着一浪,扑面涌来。
撞碎在岸边,溅起白沫,这不像是湖,像是海。
荒凉的,没有人迹的,冷酷的海。
没有船,没有飞鸟,赛里木湖使人觉得很神秘,甚至恐怖。
赛里木湖是超人性的。
它没有人的气息。
④湖边很冷,不可久留。
⑤林则徐一八四二年(距今整一百四十年)十一月五日,曾过赛里木湖。
林则徐日记云:“土人云:海中有神物如青羊,不可见,见则雨雹其水亦不可饮,饮则手足疲软,谅是雪水性寒故耳。
”林则徐是了解赛里木湖的性格的。
⑥到伊犁,和伊犁的同志谈起我们见到的赛里木湖,他们都有些惊讶,说:“真还很少有人在大风雨中过赛里木湖。
”⑦赛里木湖正南,即果子沟。
车到果子沟,雨停了。
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有看到满山密雪一样的林檎的繁花,但是果子沟给我留下一个非常美的印象。
⑧吉普车在山顶的公路上慢行着,公路一侧的下面是重重复复的山头和深浅不一的山谷。
山和谷都是绿的,但绿得不一样浅黄的、浅绿的、深绿的。
每一个山头和山谷多是一种绿法。
大抵越是低处,颜色越浅;越往上越深。
新雨初晴,日色斜照,细草丰茸,光泽柔和,在深深浅浅的绿山绿谷中,星星点点地散牧着白羊、黄犊、枣红的马,十分悠闲安静。
迎面陡峭的高山上,密密地矗立着高大的云杉。
一缕一缕白云从黑色的云杉间飞出,这是一个仙境。
我到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觉得什么地方是仙境。
到了这儿,我蓦然想起这两个字,我觉得这里该出现一个小小的仙女,穿着雪白的纱衣,披散着头发,手里拿一根细长的牧羊杖,赤着脚,唱着歌,歌声悠远,回绕在山谷之间……⑨从伊犁返回乌鲁木齐,重过果子沟。
汪曾祺《七里茶坊(节选)》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七里茶坊(节选)》练习及答案【汪曾祺《七里茶坊(节选)》原文】天已经很黑了,房顶上的雪一定已经堆了四五寸厚了,我们该睡了。
正在这时,屋门开处,掌柜的领进三个人来。
这三个人都反穿着白茬老羊皮袄,齐膝的毡疙瘩。
为头是一个大高个儿,五十来岁,长方脸,戴一顶火红的狐皮帽。
一个四十来岁,是个矮胖子,脸上有几颗很大的痘疤。
戴一顶狗皮帽子。
另一个是和小王岁数仿佛的后生,雪白的山羊头的帽子遮齐了眼睛,使他看起来像一个女孩子。
——他脸色红润,眼睛太好看了!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根六道木二尺多长的短棍。
虽然刚才在门外已经拍打了半天,帽子上、身上,还粘着不少雪花。
老刘小声跟我说:“是坝上来的…。
是赶牲口的,——赶牛的。
你看他们拿的六道木的棍子。
”随即,他和这三个坝上人搭起话来:“今天一早从张北动的身?”“是。
——这天气!”“就你们仨?”“还有仨…。
在十多里外,两头牛掉进雪窟窿里了。
他们仨在往上弄。
俺们把其余的牛先送到食品公司屠宰场,到店里等他们。
”“这样天气,你们还往下送牛?”“没法子。
快过年了。
过年,怎么也得叫坝下人吃上一口肉!”他们把粑粑头放在火里烧了一会,水开了,把烧焦的粑粑头拍打拍打,就吃喝起来。
我们的酱碗里还有一点酱,老乔就给他们送过去。
“你们那里今年年景咋样?”“好!”高个儿回答得斩钉截铁。
显然这是反话,因为痘疤脸和后生都噗嗤一声笑了。
“不是说去年你们已经过了黄河’了?”“过了!那还不过!”老乔知道他话里有话,就问:“也是假的?”“不假。
搞了“标准田’。
”‘啥叫‘标准田’?”“把几块地里打的粮算在一起。
”“其余的地?”“不算产量。
”“坝上过‘黄河’?不用什么‘科学家’,我就知道,不行!”老乔向我解释:“老刘说的是对的。
坝上的土层只有五寸,下面全是石头。
坝上一向是广种薄收,要求单位面积产量,是主观主义。
”老乔把烟口袋递给他们:“牲畜不错?”“不错!也经不起胡糟践。
头二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夜战,把牛牵到地里,杀了,在地头架起了大锅,大块大块煮烂,大伙儿,吃!那会吃了个痛快:这会,想去吧!——他们仨咋还不来?去看看。
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汪曾祺专练

汪曾祺专练文本一:岁寒三友(节选)汪曾祺前文内容简介:办草帽厂的王瘦吾、开炮仗店的陶虎臣、画画的靳彝甫三人是老友,人品极好而性情各异。
他们一度都交了好运——草帽厂生意红火,炮仗店揽了大活,靳彝甫靠斗蟋蟀赢了一笔钱。
靳彝甫很高兴,在如意楼定了几个菜,约王瘦吾、陶虎臣来喝酒。
没喝几杯,靳彝甫的孩子拿了一张名片,说是家里来了客。
靳彝甫接过名片一看:“季匋民!”季匋民是本县名闻全国的大画家,同时又是大财主、大收藏家,家里有好田好地、宋元名迹。
他在上海一个艺术专科大学当教授,平常难得回家。
寒暄之后,季匋民说明来意:听说彝甫有几块好田黄,特地来看看。
靳彝甫捧了出来,他托在手里,一块一块,仔仔细细看了。
“好,——好,——好。
匋民平生所见田黄多矣,像这样润的,少。
”他估了估价,说按时下行情,值二百洋。
他很直率地问靳彝甫肯不肯割爱。
靳彝甫也很直率地回答:“不到山穷水尽,不能舍此性命。
”“好!这像个弄笔墨的人说的话!匋民绝不夺人所爱。
不过,如果你有一天想出手,得先尽我。
”“那可以。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季匋民又看了靳彝甫的画,建议靳彝甫选出百十件画,到上海去开一个画展。
他还嘱咐靳彝甫,卖了画,有了一点钱,要做两件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靳彝甫的画展不算轰动,但是卖出去几十张画。
报上发了消息,一家画刊还选了他两幅画。
王瘦吾和陶虎臣在家乡看到报,很替他高兴:“彝甫出了名了!”卖了画,靳彝甫真的按照季匋民的建议,“行万里路”去了。
一去三年,很少来信。
①这三年啊!王瘦吾的草帽厂生意很好。
牌子闯出去了,买卖就好做。
全城并无第二家,那四台哒哒作响的机子,把想买草帽的客人老远地就吸过来了。
不想遇见一个王伯韬。
这王伯韬买卖豆麦杂粮,做这一行的,有两大特点:其一,是资本雄厚,大都兼营别的生意,什么买卖赚钱,他们就开什么买卖,眼尖手快。
其二,都是流氓——都在帮,抢行霸市。
王伯韬和王瘦吾是同宗,见面总是“瘦吾兄”长,“瘦吾兄”短。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三 祁茂顺(含解析)不分版本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一单文精练三祁茂顺(含解析)不分版本单文精练三祁茂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祁茂顺汪曾祺祁茂顺在午门历史博物馆蹬三轮车。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
单件的烧活,接三轿马,一个人鼓捣一天,就能完活。
他在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
糊得了,就在门外放着:一匹高头大白马——跟真马一样大,金鞍玉辔紫丝缰;拉着一辆花轱辘轿子车,蓝车帷,紫红软帘,软帘贴着金纸的团寿字。
不但是孩子,就是路过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连声赞叹:“地道!祁茂顺心细手巧!〞如果是成堂的大活:三进大厅、亭台楼阁、花园假山……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得约两三个同行一块干。
订烧活的规矩,事前不付定钱,由承活的先凑出一份钱垫着,交活的时候再收钱。
早先订烧活,都是老式的房屋家具,后来有要糊洋房的,要糊小汽车、摩托车……人家要什么,他们都能糊出来。
后来订烧活的越来越少了,都兴火葬了,谁家还会弄一堂“车船轿马〞到八宝山去?祁茂顺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顶棚了。
后来糊顶棚的活也少了。
北京的平房讲究“灰顶花砖地〞,纸糊的顶棚很少见了——容易坏,而且招蟑螂,招耗子。
钢筋水泥的楼房更没有谁家糊个纸顶棚的。
祁茂顺只好改行。
午门历史博物馆原来编制很小,没有几个职员,不知道为什么,却给馆长配备了一辆三轮车,用以代步。
经人介绍,祁茂顺到历史博物馆来蹬三轮车。
馆长姓韩。
韩馆长是个方正守法的人,除了上下班,到什么地方开会,平常不为私人的事用车,因此祁茂顺的工作很轻松。
祁茂顺很保护这辆三轮车,总是擦洗得干干净净的。
晚上把车蹬回家,锁上,不许院里的孩子蹬着玩。
不过街坊邻居有事求他,他总是有求必应的。
隔壁陈大妈来找祁茂顺。
“茂顺大哥,你大兄弟病了,高烧不退,想麻烦您送他上一趟医院,不知您的车这会儿得空不得空?〞“没事,交给我了!〞祁茂顺把病人送到医院。
挂号、陪病人打针、领药,他全都包了。
祁茂顺人缘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赛里木湖·果子沟
汪曾祺
①乌鲁木齐人交口称道赛里木湖、果子沟。
他们说赛里木湖水很蓝;果子沟要是春天去,满山都是野苹果花。
我们从乌鲁木齐往伊犁一路上就期待着看看这两个地方。
②车出芦草沟,迎面的天色沉了下来,前面已经在下雨。
到赛里木湖,雨下得正大。
③赛里木湖的水不是蓝的呀。
我们看到的湖水是铁灰色的风雨交加,湖里浪很大灰黑色的巨浪,一浪接着一浪,扑面涌来。
撞碎在岸边,溅起白沫,这不像是湖,像是海。
荒凉的,没有人迹的,冷酷的海。
没有船,没有飞鸟,赛里木湖使人觉得很神秘,甚至恐怖。
赛里木湖是超人性的。
它没有人的气息。
④湖边很冷,不可久留。
⑤林则徐一八四二年(距今整一百四十年)十一月五日,曾过赛里木湖。
林则徐日记云:“土人云:海中有神物如青羊,不可见,见则雨雹其水亦不可饮,饮则手足疲软,谅是雪水性寒故耳。
”林则徐是了解赛里木湖的性格的。
⑥到伊犁,和伊犁的同志谈起我们见到的赛里木湖,他们都有些惊讶,说:“真还很少有人在大风雨中过赛里木湖。
”
⑦赛里木湖正南,即果子沟。
车到果子沟,雨停了。
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有看到满山密雪一样的林檎的繁花,但是果子沟给我留下一个非常美的印象。
⑧吉普车在山顶的公路上慢行着,公路一侧的下面是重重复复的山头和深浅不一的山谷。
山和谷都是绿的,但绿得不一样浅黄的、浅绿的、深绿的。
每一个山头和山谷多是一种绿法。
大抵越是低处,颜色越浅;越往上越深。
新雨初晴,日色斜照,细草丰茸,光泽柔和,在深深浅浅的绿山绿谷中,星星点点地散牧着白羊、黄犊、枣红的马,十分悠闲安静。
迎面陡峭的高山上,密密地矗立着高大的云杉。
一缕一缕白云从黑色的云杉间飞出,这是一个仙境。
我到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觉得什么地方是仙境。
到了这儿,我蓦然想起这两个字,我觉得这里该出现一个小小的仙女,穿着雪白的纱衣,披散着头发,手里拿一根细长的牧羊杖,赤着脚,唱着歌,歌声悠远,回绕在山谷之间……
⑨从伊犁返回乌鲁木齐,重过果子沟。
果子沟不是来时那样了。
草、树、山,都有点发干,没有了那点灵气。
我不复再觉得这是一个仙境了,旅游,也要碰运气。
我们在大风雨中过赛里木,雨后看果子沟,皆可遇而不可求。
⑩汽车转过一个山头,一车的人都叫了起来:“哈!”赛里木湖,真蓝!好像赛里木湖故意设置了一个山头,挡住人的视线。
绕过这个山头,它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似的,突然出现了。
⑾真蓝!下车待了一会,我心里一直惊呼着:真蓝!
⑿我见过不少蓝色的水。
“春水碧于蓝”的西湖,还有最近看过的博格达雪山下的天池,都不似赛里木湖这样的蓝蓝得奇怪,蓝得不近情理,蓝得就像绘画颜料里的普鲁士蓝,而且是没有化开的。
湖面
无风,水纹细如鱼鳞,天容云影,倒映其中,发宝石光。
湖色略有深浅,然而一望皆蓝。
⒀上了车,车沿湖岸走了二十分钟,我心里一直重复着这一句:真蓝,远看,像一湖纯蓝墨水。
⒁赛里木湖究竟美不美?我简直说不上来。
我只是觉得:真蓝。
我顾不上有别的感觉,只有一个感觉一蓝。
⒂为什么会这样蓝?有人说是因为水太深。
据说赛里木湖水深至九十公尺。
赛里木湖海拔二千零七十三公尺,水深九十公尺,真是不可思议。
⒃“赛里木”是突厥语,意思是祝福、平安。
突厥的旅人到了这里,都要对着湖水,说一声:
⒄“赛里木!”
⒅为什么要说一声“赛里木!”是出于欣喜,还是出于敬畏?
⒆赛里木湖是神秘的。
1.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2.请结合内容赏析第⑧—⒁段的语言特点。
3.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答案】
1.表达了赛里木湖荒凉、冷酷、神秘的原始自然状态,远远超出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的通常感受。
2.(1)语言典雅生动,清新自然,句式整散结合,朗朗上口。
第⑧
段描写果子沟的仙境之美,“新雨初晴,日色斜照,细草丰茸”,用词典雅;“浅黄的、浅绿的、深绿的” “ 白羊、黄犊、枣红的马”色彩清新明丽,形象地刻画了明丽景物的特点。
(2)对比、比喻等手法。
第12段写赛里木湖的印象,把它与西湖、天池进行对比,又用细如鱼鳞做比喻,写出了赛里木湖与众不同的色彩。
(3)反复的手法,语言质朴。
10——14段连用了5个“真蓝”,反复表达感叹,语言简约质朴,强调赛里木湖蓝得出人意料,与众不同,格外令人惊异。
3.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溢于言表。
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自然变幻莫测的原始品质与特性,表现了自然本身的主体地位,抒发了意外惊喜的内心感受,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给我们以具体启示:即要热爱、理解和尊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