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网上查找资料

合集下载

(五上)五年级上册第1课白鹭人教PPT精品课件 部编版

(五上)五年级上册第1课白鹭人教PPT精品课件 部编版
( 适宜) ( )白鹤(
2. 填上恰当的词语。
xián qì
) 嫌弃
( 雪)白的蓑毛 ( )的铁长色喙 ( 精)巧的诗 ( )的歌优美
(五上)五年级上册第1课白鹭人教部 编版
3.仿写句子。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这
句话是运用了( 比喻)和( 反)问的修辞。 比喻句: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 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骆驼从沙 漠上走过,留下深深的脚印;哨鸽从天空飞 过,留下串串欢韵;岁月从树林穿过,留下 圈圈年轮。
介绍习性
比喻:将白鹭捕鱼 的场景描述成一幅 画,很优美。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
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
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
计的镜匣。
1 白鹭
RJ·五年级上册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年~1978年)生于四川,中国现代著 名诗人、文学家、剧作家、革命家。
诗集有:《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 《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 春曲》《雷电颂》。
助读资料
同学们,你们知 道关于白鹭的知识吗?
鹭:是大、中型涉禽,主要活动于湿地及林 地附近。全世界共有17属62种,中国有9属20 种。它们具有长嘴、长颈、长脚的外型,羽 色有白色、褐色、灰蓝色等。
白鹤 白鹤通体白色,胸和前额鲜红色,嘴和脚暗红
色,栖息于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湖泊岩边。
朱鹭 朱鹭体羽白色,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呈鲜
红色,栖息于疏林地带、溪流、沼泽等地方。
苍鹭 苍鹭是大型水边鸟类,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
苍灰色,栖息于江河、溪流、湖泊等地方。
会认字 精巧 结构 设计

2019秋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课件11张

2019秋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课件11张

感知文章
1、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2、找出文中作者总 体评价白鹭的句子。
开头: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结尾: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 散文诗。
探究品味
小组合作学习第6-8节, 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分别用4个字概括每 一节描绘的画面。
2、抓住关键词句,可运 用合理想象,分析体会 白鹭展现的美。
3、有感情的朗读分 析的语句。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 整个田便成了一副嵌在琉璃框里的画 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 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立在小树的 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 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 哨,可它真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 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 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Hale Waihona Puke 感悟主旨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 的眼睛。 要善于从自然中发现平凡事物的美。
拓展练笔——发现平凡事物的美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课
白鹭
作者:郭沫若
检查预习
1、简要介绍作者。
2、用一句话概括文 章的内容,并说说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感情。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 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 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 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
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 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 一面光辉旗帜。生平著述很多, 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 文姬》、《屈原》等,现有 《郭沫若全集》留世。

五年级上第一课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第一课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第一课复习资料五年级上第一课复习资料五年级上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知识面得到了不断扩展和深化。

而第一课作为这个学期的开篇之作,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并复习五年级上第一课的重要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应对期末考试。

第一部分:数学在数学方面,第一课主要涉及到了整数的概念和运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整数的定义。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它们可以用于表示不同的数值。

在运算方面,我们需要掌握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在加法运算中,正整数与正整数相加、负整数与负整数相加,结果仍为正整数或负整数。

而正整数与负整数相加时,我们需要根据绝对值的大小来确定结果的正负。

减法运算与加法类似,只需要将减数变为相反数,再进行加法运算即可。

乘法运算中,两个正整数相乘结果为正整数,两个负整数相乘结果也为正整数。

而正整数与负整数相乘时,我们需要根据乘法的性质来确定结果的正负。

除法运算中,除数不为零时,正整数与正整数相除结果为正整数,负整数与负整数相除结果也为正整数。

而正整数与负整数相除时,我们需要根据除法的性质来确定结果的正负。

第二部分:语文在语文方面,第一课主要涉及到了词语的辨析和句子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例如,“发现”和“发明”虽然都有“发现新事物”的意思,但“发现”强调的是对已有事物的发现,而“发明”则强调的是创造新事物。

此外,我们还需要理解一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例如,“一见钟情”表示对某人一见倾心,而“一言难尽”则表示某事情难以用言语表达。

在句子理解方面,我们需要注意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和修饰成分的用法。

例如,“小明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中,“小明”是主语,“是”是谓语,“一个善良的孩子”是宾语。

此外,我们还需要学会通过上下文推测词语的意思,以便更好地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第三部分:科学在科学方面,第一课主要涉及到了光的传播和折射。

我们需要明确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而且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每秒约为30万千米。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精品课件(共132张PPT)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精品课件(共132张PPT)


匣 嵌

写一写
将下列生字按结构分类。
宜鹤嫌 朱 嵌
框匣哨 恩韵
上下结构: 宜 嵌 恩 左右结构: 鹤 嫌 框 哨 韵 独体字: 朱 半包围结构: 匣
词语解释
1.合适;相宜。( B ) 2.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A ) 3.(水)清明澄澈。( D ) 4.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C )
A.铿锵 B.适宜 C.美中不足 D.清澄
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的画面把人们所向 往的安定、纯洁、恬美的境界形象地展现出来 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享受,因此说 这“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抒赞美之情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 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这段话运用了___欲__扬__先__的抑 手法和 反的问句式,赞美白鹭 如歌般的优美。
美丽的荷塘边,一群鹭鸶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 枝头,有的突然载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多么美的画面 的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白鹭的优美。
走近作者
郭沫若: 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
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 诗人。主要作品:诗集《女神》、《长春集》、《星 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等;历 史剧《屈原》、《卓文君》、《王昭君》、《蔡文 姬》、《武则天》等; 回忆录《洪波曲》;评论集 《雄鸡集》等。一生创作了极多文学作品。
“然而”表示转折。这一段既承接上
文,又引出下文对白鹭寻常之中的美丽的 描述。
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形体美的?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 之一忽则嫌黑。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1白鹭)课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1白鹭)课文

1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件(二)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件(二)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件(二)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件教学内容•课文:《端午节》•生词:端午、屈原、挂红、穿堂、剪纸、菖蒲、艾叶•诗词:《离骚》(节选)教学准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笔•课文、诗词的教材•PPT或其他方式制作好的课件•挂红、艾叶等端午节相关的实物或图片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学习并掌握相关生词和诗词的意思和朗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设计说明•通过PPT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课文内容和诗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实物或图片展示端午节的相关习俗和食物,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赏识,并进行团体合作游戏等活动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插入端午节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本课的主题,并引发思考和讨论。

2.课文朗读: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同时展示课文PPT,让学生跟读,并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和理解生词。

3.课文解析:通过讲解PPT中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注意讲解关键句子和重点词语。

4.诗词欣赏:播放《离骚》的朗诵音频,同时展示PPT,让学生欣赏诗词,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讲解生字词及其含义。

5.诗词分析:结合PPT中的诗词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6.活动游戏:准备好挂红、艾叶等实物或图片,组织学生进行团体合作的游戏,传递端午节的习俗和情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7.课堂讨论:分组展示游戏成果,鼓励学生围绕端午节展开讨论,分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8.总结回顾:通过总结PPT,梳理本课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引导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兴趣。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有了初步了解,能够理解并欣赏相关诗词,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亮点: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和实物展示,加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参与度,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改进方向:在教学设计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上网查找资料一、教学内容能在专题网站中查找资料,会用“关键字”查找资料,并进行收藏文件夹收藏网址、设置主页的操作。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能在专题网站中查找资料。

收藏文件夹收藏网址、设置主页的操作。

(技能性目标)会输入“关键字”查找资料,收藏网址、设置主页。

(情感性目标)运用收藏夹可以更准确地快捷地浏览网页;设置主页可以留住心爱的网页;并一开电脑上网浏览器就打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输入“关键字”查找资料,收藏网址、设置主页。

四、教学过程1、掌握收藏网址、设置主页的方法,认识输入“关键字”查找资料。

2、认识编辑栏,会找常用工具。

3、掌握输入“关键字”查找资料。

4、教师边讲解,边操作例题,让学生熟悉。

5、学生练习,并交流心得、交流经验;以及协作学习。

6、部分学生合作学习,及创新练习。

五、作业与课外练习尝试输入“关键字”查找资料的操作方法。

第二课留住网上精彩一、教学内容会保存网页中的文字、歌曲、图片等。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了解网页中导出文字、数据方法与简便方法,学会搜索网页中歌曲、图片等,知道保存歌曲、图片等的格式。

(技能性目标)掌握导出网页歌曲、图片等的工具。

(情感性目标)在网页中导出或保存自己喜欢的歌曲、图片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保存歌曲、图片等的格式功能作用,学会改变保存歌曲、图片的格式等。

四、教学过程1、了解保存网页中文字的方法。

2、掌握通过保存网页中的歌曲、图片的方法,灵活应用保存网页中的歌曲、文字、图片等的格式。

3、了解各种格式选择的功用。

4、掌握修饰美化保存下来的图片、文字等。

5、掌握转换格式的方法,通过协作能保存出理想的图片、歌曲、文字等。

五、练习与课外作业1、协作完成“显身手”,分组交流心得、并进一步创新。

2、练习保存网页中的文字、歌曲、图片等。

并选出自己喜欢的。

第三课查看与整理文件一、教学内容学会自动排序文件,并会查看和搜索文件的简单快速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学会自动排序文件的简单方法,学会输入标题搜索查看文字的基本操作,会以多种方式查看文件。

第一课上网查找资料

第一课上网查找资料
第一课 上网查找资料

主要内容
查找网上资料 收藏网址 设置主页
一、查找网上资料
方法
专题 网站
双击桌面中的浏览器图标 单击任务栏的浏览器图标
在地址栏中输入 网站地址
搜索 引擎语音 输入输入关键词关键词:
1、关键词是所查找问题的主要字词句,选 好关 键词可以使结果更加接近自己的目标。 2、关键词搜索出来的网页有很多,与关键词最匹 配的网页会排在前面,一般可以由从前往后的顺 序进行筛选,不需要每个网页都打开。 3、网上的信息不一定都真实准确,要擦亮眼睛、 仔细判断,一般来自权威部门网站的信息会比较 可靠。
大显身手
04 01
03 02
二、收藏网址
试一试:把“汕头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 添加到“收藏夹” 参照课本P8页,图1-6的方法
三、设置主页
主页:每次打开浏览器窗口看到的网页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查找网上资料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初一下学期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基础和浏览网站信息。

而“文件下载”、“电子邮件”,则在本节内容之后,所以说本节“信息检索”课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掌握了本节,对于后续的“文件下载”,“电子邮件”,则可以用搜索的方法,由学生自主学习。

2.本节课主要内容
在信息时代,掌握如何在网上查找信息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节课将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搜索引擎,学会如何利用关键词搜索法在网上快捷、精准地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中间需要引申的内容还包括关键词查询的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网上查找信息的意义。

2.掌握利用一种搜索引擎网站(百度)进行信息搜索的方法。

3.了解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兴趣和能力
3. 培养学生遇到生活、学习问题时,积极利用网络查找信息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其思维习惯。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主要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通过查找“奔月的故事”相关信息,体验网上搜索信息的基本过程与方法,了解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使用合适的关键词、多个关键词、分类搜索等不同的搜索方式来获取网络资源。

教学难点:能使用多个关键词、分类搜索等不同的搜索方式来获取网络资源。

【教学准备】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网上查找资料》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奔月的故事”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网上查找资料的方便。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激励规则: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竞赛,哪个小组学习最积极,最认真,最先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就最先获得自由操作电脑的时间。

【设计意图:在本课的教学中,每个环节还设计一个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整节课都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中,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设问题(3分钟)
1、设疑:在平时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你们的学习资料从哪里得来呢?
学生回答:报刊、图书、课本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网上查找资料。

2、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片
创设问题:
1.怎样从网站查找资料?
2.如何在浏览器中收藏常用的网址?
3.怎么去设置主页?
结合教材上的内容,操作计算机
二、自主探究(7分钟)
学习任务
1、参照图1-3所示的方法,在“百度少儿”网站上搜索有关“奔月的故事”。

2、P5试一试。

3、在“百度少儿”网站上搜索有关“奔月的故事”传说的图片
4、参照图1-7的方法,把百度少儿网站设置为首页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要注意二个问题:
一、结合教材上的内容;
二、边看书边操作,对不明白的地方作标记。

三、每小组的同学先在组内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最后由组长整理好你小组的学习情况,向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开展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讨论解疑(10分钟)
学生学习步骤:
1、小组内交流讨论,讨论怎样才能更快的在网上找到需要的资料。

2、小组内互相提问,以互问互答的方式,互相补充,查补漏洞,
3、讨论利用关键字搜索出的网页很多的时候,怎么样才能更快的选出合适的资料。

4、把“中国科普博览”的网址添加到收藏夹。

老师巡视、点拨,个别小组学习指导:
查出各小组交流讨论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
【设计意图:讨论解疑环节的关键是要有效组织,在这个环节中要有一个组织者(小组长),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开展交流、讨论,才不致于流于形式。

讨论交流什么问题?所设计的问题是与上一环节的自主学习相承的,老师这时的工作是下去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作好准备。


四、展示提升(8分钟)
1、让学生在网上搜索周杰伦的歌曲。

2、收藏我们学校的网址。

3、把当前打开的网页设置为主页。

【设计意图:展示提升的目的,一是检查自主学习对课文的把握情况,二是在展示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说话、总结能力。

本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在网上迅速搜集信息、保存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五、总结感悟(6分钟)
(1)要求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感受和经验。

(2)要求学生完成评价表。

【设计意图:一是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学习,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总结;目的是引导学生生进一步疏理知识,提高能力。


六、当堂检测(6分钟)
1、查找我们学校的资料。

2、收藏我们学校的网站。

3、设置我们学校的网站为主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