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角栓诊断详述
毛发疾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版)

毛发疾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发疾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2016版)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皮肤影像学亚专业委员会毛发疾病的皮肤镜诊断具有无创性和快捷性,能够提供毛囊单位在皮面开口处、皮表微细结构、毛干形态、毛细血管和发根形态的息。
而且常见的脱发疾病具有与病理改变相关联的特征性皮肤镜征象,可用于脱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活检和病理检查的机率。
本共识详细阐述了常见脱发疾病的皮肤镜征象,重点在于提供瘢痕性和非瘢痕性脱发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
皮肤镜诊断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的显微诊断方法,在毛发疾病的诊断中,能够提供毛囊单位在皮面开口处、皮表微细结构、毛干形态、毛细血管和发根形态的息。
同时,常见的脱发疾病具有与病理改变相关联的特征性皮肤镜征象,可用于脱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活检和病理检查的几率。
1毛发疾病分类毛发疾病可分为多毛和脱发疾病,后者又可分为获得性和先天性两大类。
先天性脱发比较少见,获得性脱发性疾病可依病因是否造成永久性损害而分为两大类,非瘢痕性和瘢痕性脱发。
非瘢痕性脱发疾病的病因主要是头皮局部的免疫性和非免疫性病因造成毛囊周期的改变,包括雄激素性脱发、斑秃、休止期脱发、拔毛癖、牵拉性脱发和梅毒性脱发等。
瘢痕性脱发实质为永久性秃发,毛囊蒙受损伤后不能再生,由胶原纤维增生充填。
根据损伤靶点是否针对毛囊又可将瘢痕性脱发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瘢痕性脱发疾病的致病靶点是毛囊,疾病主要有淋巴细胞性(如盘状红斑狼疮脱发和毛发扁平苔藓)、中性粒细胞性(如脱发性毛囊炎)、混合性和非特同性四类(北美毛发研讨学会2001年分类法)。
继发性瘢痕性脱发由头皮局部疾病或物化毁伤累及毛囊者如烧伤和头癣等。
临床上以非瘢痕性脱发多见,尤其是雄激素性脱发和斑秃。
皮肤科疑难病例讨论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患者秦波,女,37岁。
主诉:间断皮疹1年余。
现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脸上出现疼痛性红斑伴发热,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82*109/L;尿常规:白细胞1+:肌钙蛋白Ong/ml:脑利钠肤28.53pg/ml;炎症两项:自细胞介素-6:183.8pg/m1:降钙素原检测0.03ug/1。
皮肤病理结果回报:左颈部化过度,可见毛囊角栓,表皮轻度萎缩,界面局灶空泡化变性,真皮浅层毛囊附属器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真皮乳头可见中性粒细胞聚集,伴核尘,皮下脂肪未见明确异常。
诊断为“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给予①激素:强的松片30g1/日口服(激素在医师指每下规律减量),②免疫抑制剂:沙利度胶50mg1/晚口服,③胃药: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2/日、复方谷氨酰胺颗粒1袋3/日口服,④预防骨质疏松:碳酸钙0.3g 3/日、骨化三醇胶丸0.25ug 1/日口服。
治疗后好转,现皮肤有褐色沉着,故前来就诊,纳食可,睡眠可,二便调。
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细。
诊断: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治疗:中药以健脾燥湿,养血祛风之中药汤剂治疗。
病历讨论:一、定义: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即Sweet综合征,为少见病,主要见于女性,其特征为:①皮肤突然出现疼痛性红斑结节或斑块,主要分布于手臂、面部和颈部;②在组织学上真皮显示有特征性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浸润;③常有发热、全身消耗和周围血象中性粒细胞增多;④皮损通常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消失,不留任何痕迹,但常反复发作。
该综合征一般为特发性少数病例,可并发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粒细胞或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个别病例还可并发于其他恶性疾病。
二、病因病因不明,其诱发因素有:1.感染发病前5~7天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咳嗽、气喘、口腔溃疡或流感样症状。
2.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全反式维A酸、米诺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卡马西平、肼屈嗪和避孕药。
毛发红糠疹培训演示ppt课件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对于怀疑伴有骨骼受累的毛发红糠疹 患者,X线检查有助于发现骨骼异常 改变。
其他影像学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选 择CT、MRI等影像学检查来进一步评 估病情。
诊断依据及流程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可以作出毛发 红糠疹的诊断。典型的皮肤病变和毛发 异常表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色素沉着
部分患者治愈后可能遗留色素 沉着,影响美观。
预防措施建议
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洗澡,使用温和的清洁产 品,避免过度搓洗。
保湿护肤
洗澡后使用保湿霜或润肤乳, 保持皮肤湿润。
避免刺激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或 护肤品,减少皮肤刺激。
定期随访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随访,及时 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处理方法指导
VS
诊断流程
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 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其次进行必要的实 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和皮肤活检;最后 根据检查结果和诊断依据,综合分析后作 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可 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04 毛发红糠疹治疗 方法与措施
一般治疗原则
温和清洁
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 避免过度搓揉皮肤,保
其他治疗手段
如生物制剂、中医中药等,可以作为辅助治 疗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
01
02
03
04
继发性感染
由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患者 容易并发细菌或真菌感染。
角化过度
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脱屑 ,严重时可出现皲裂。
瘙痒
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影响生活质量。
角栓诊断详述

角栓诊断详述*导读:角栓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这些“角质栓”最常分布的就是皮脂腺较为发达的鼻翼处,后背,前胸和其它皮脂腺教多的地方。
毛孔变粗,皮脂腺被感染而产生粉刺。
角质栓脱落后,尽管脸上觉得舒服一点,没有那么多“油”,但会导致毛孔扩张,再次出现角化过度。
在此过程中毛孔逐渐扩大,最后变得异常粗大,甚至形成“小坑”。
毛孔一旦变得粗大,就很容易被痤疮杆菌等细菌侵袭,以致出现脓疱、丘疹、结节、囊肿等症状,甚至留下疤痕。
角栓的鉴别诊断:痤疮:痤疮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又叫青春痘、面皰或粉刺、毛囊炎,除儿童外,人群中约有80%~90%的人患本病或曾经患过本病(包括轻症在内)。
其实,对于皮肤的护理应该从降低皮脂腺分泌、减少角栓的形成入手。
一、注意饮食。
少食糖果甜食、多脂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喝可乐、咖啡及浓茶,避免饮酒、抽烟。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要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二、注意不要过度清洗。
很多患者有此现象或患有上述皮肤病时,常常清洗过度。
这种过度清洗包括带有刺激性的洗涤剂,清洗的次数过多等,这样会适得其反,容易造成皮脂溢分泌更多。
这样会加重毛孔的扩张等。
三、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
因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易受刺激。
极易引起皮脂腺分泌过多。
因此,自我控制情绪,保持安静稳定是很重要的。
四、注意休息。
许多年轻人都是“夜猫子”,这种睡眠“倒错”,导致身体的生物钟被打乱,对皮肤的新陈代谢很不利,因此皮肤不适期间,有些不必要的夜间活动尽量避免。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角栓的诊断,角栓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角栓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皮肤与性病学考试试题(题库版)

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皮肤与性病学考试试题(题库版)1、单选手足皲裂深度可达皮下组织的是()。
A.一度B.二度C.三度D.四度E.五度正确答案:C2、单选下列关于鳞状细胞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江南博哥)发病与病毒感染尤其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有关B.红斑狼疮可诱发或继发鳞状细胞癌C.好发于曝光部位D.鳞癌应早期治疗,可采用手术治切除、激光疗法、冷冻疗法、放射治疗等E.光动力疗法不可应用于本病正确答案:E3、单选慢性湿疹最需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
A.荨麻疹B.慢性单纯性苔藓C.急性湿疹D.特应性皮炎E.药疹正确答案:B4、单选下列疾病在Wood灯照射下呈亮绿色荧光的是()。
A.黄癣B.白癣C.黑点癣D.脓癣E.体癣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黄癣病发显示暗绿色荧光;白癣病发显示亮绿色荧光;黑点癣病发无荧光。
5、单选皮肤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A.早期、足量应用抗结核药物B.内用抗结核药物和外用抗炎药物结合C.早期、足量、规则、联合及全程应用抗结核药物D.联合、全程应用抗结核药物正确答案:C6、多选以下属于特殊类型痤疮的有( )A.暴发性痤疮B.聚合性痤疮C.婴儿性痤疮D.药物性痤疮正确答案:A, B, C, D7、单选单纯疱疹的诊断要点是()。
A.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一般不会复发B.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簇集性水疱,易复发C.红斑基础上发生的簇集性小脓疱D.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E.周围绕以红晕的小水疱正确答案:B8、单选囊肿性痤疮多见于()。
A.青年男性B.中年男性C.青年女性D.中年女性E.老年男性正确答案:A9、单选以下制剂用于治疗皲裂性湿疹的是()。
A.酊剂B.水溶液C.洗剂D.粉剂E.软膏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软膏有润滑、软化痂皮、消炎、保护及止痒等作用,适用于慢性皮炎或无溢液溃疡。
10、单选对寻常型鱼鳞病描述不正确的是()。
A.此型最常见B.角质层增厚C.皮肤干燥,有边缘游离的褐色鳞屑D.四肢伸侧可伴有毛囊角化型丘疹E.成人发病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寻常型鱼鳞病婴幼儿发病。
西医皮肤病的鉴别诊断

西医皮肤病得鉴别诊断1、疱疹样皮炎就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多形性皮疹得皮肤病,以水疱最为突出,无明显得过敏原因;本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病起缓急不一,瘙痒显。
损害为多形性,开始为红斑,在其基础上出现丘疹、风团、水疱等,而以水疱最为突出。
偶亦可见大疱。
水疱自绿豆至葡萄大小,排列成群、环形或不规则形,疱壁紧张,不易擦破,棘细胞松解症阴性。
水疱抓破后即成剥蚀面,愈后常有色素沉着、长期搔抓可使皮损湿疹化或苔癣化。
皮损常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特别就是膝、肘、臀,亦可累及腋、肩、躯干、头皮等处,口腔粘膜罕见、诊断要点就是全身情况良好,多形性皮损以簇集性水疱为突出,分布于四肢伸侧;剧烈而持久得瘙痒;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本病应与大疱性多形性红斑鉴别,后者亦多为多形性损害,但常有特征性得靶样红斑及大疱,皮损分布呈泛发性,粘膜常受侵犯,瘙痒不就是特征。
病程一般在2月左右,愈后无疤痕、2、急性蜂窝织炎多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炎症可深入皮下组织,故损害界限不清,并可化脓坏死。
多发生于下肢、面部、外阴等处、患处皮肤红肿、灼热、坚实、表面紧张,扩展迅速,边界不清,可有大疱形成。
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有时形成脓肿、出血及坏死。
主觉疼痛、全身症状有发热及白细胞增高等、硬结性蜂窝组织炎好发于下肢,常围绕踝上部,有时见于颈部、腹部或上肢、损害就是板样硬化,暗红色并有色素沉着。
久之有皮肤萎缩、3、接触性皮炎有明显得接触致病物史,发病部位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境界比较清楚,去除病因后即迅速痊愈。
接触性皮炎就是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所发生得浅在性炎症,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大疱甚至坏死等。
本病应与湿疹相鉴别。
湿疹得原因复杂,不易发现,皮疹呈多种疹形,境界不明显,常全身泛发或对称分布,反复发作,易慢性化、下肢湿疹呈对称性,局部无静脉曲张得表现,也无下肢水肿。
4、淤积性皮炎又名静脉曲张性湿疹,早期症状主要就是小腿下三分之一轻度水肿,以后踝部与胫前可出现凹陷性水肿,胫前内侧常有红斑与褐色素沉着,局部搔抓继发改变,有糜烂渗出结痂得皮肤病。
藏毛都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藏毛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邵万金FASCRS 藏毛疾病(pilonidal disease,PD)是多发于臀沟骶尾部的皮下感染[1],常反复破溃而形成窦道即藏毛窦。
Herbert Mayo于1833年首先描述这种疾病[2],1880年Hodges以拉丁语pilus(毛发的)nidus(巢的)将其正式命名为藏毛窦(Pilonidal sinus,PS)[3],欧美国家发病率为26/100000,好发于青春期,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多毛体质,肥胖,骶尾部皮肤外伤,久坐的习惯等[4][5]。
亚洲国家的发病率相对较低,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该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大,较低的发病率仍可能形成庞大患者数量。
临床上对其病因及理想的治疗方法仍存在诸多争议。
加之目前我国肛肠外科医生对藏毛窦尚缺乏足够认识,误诊率和复发率高。
本文结合2013年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发布的藏毛窦临床诊疗指南[6],从藏毛窦的病因、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上藏毛窦的诊治提供参考。
病因病理学King在1947年提出来源于毛囊或皮肤隐窝的中线小凹(midline skin pits)是藏毛窦的主要发病因素,这个结论是以详实的病理学研究为基础—从出现扩张的毛囊或皮肤隐窝至形成继发的窦口或者脓肿(图1)。
Bascom在1980年重复了这项病理研究并证实了上述发现。
所有的藏毛疾病病人都存在中线小凹已被Millar,Lord和Bascom 所强调。
中线皮肤牵拉,臀沟皮肤感染或痤疮样毛囊阻塞都可以导致毛囊或者皮肤隐窝扩张。
Karydakis和Bascom在其“转移皮瓣手术”中观察到,“新的臀沟”底端,因增大的毛囊或者皮肤的浸渍而易于受损,增加复发了风险,另外,皮肤隐窝或者窦道开口方向总是与周围毛囊的毛发生长方向相一致。
Mehregan和Grant认为毛囊扩张引起的毛囊炎可能是脓肿形成的首要起始因素,炎症因皮肤隐窝中的碎屑或者松弛毛发而持续存在。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4)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4)(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不定项选择1. 患者刘某,男,27岁,未婚,职员。
因"双侧腹股沟皮肤糜烂、渗液伴灼痛5天"就诊。
患者10天前自觉双侧腹股沟微痒,无皮疹,自用"皮炎平"外搽后似好转。
5天前剧烈运动后发现双侧腹股沟皮肤轻度糜烂,表面少量黄色渗液,伴灼痛感,未予重视。
次日觉局部糜烂面逐渐扩大、渗液增多、灼痛加重,行走时尤甚,便于院外局部应用氧化锌油剂及口服抗过敏药,效果不佳。
今日阴囊、肛周亦出现潮红、糜烂伴灼痛,故前来就诊。
患者既往体健,无食物和药物过敏史,否认冶游史。
发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痛等。
家族史中,其父亲和一个叔叔有类似病史,治疗后症状控制,而其兄弟姐妹无类似病史。
本病常见的诱发因素有A. 局部摩擦B. 局部冷热刺激C. 局部葡萄球菌感染D. 局部念珠菌感染E. 局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F. 紫外线过度照射2. 患者,女性,40岁,因职业原因经常化妆。
近期面部对称出现网状排列的色素沉着斑,境界不清,轻度瘙痒,经过抗过敏治疗效果不佳。
请你根据以上资料给患者做出初步诊断A. 黑变病B. 黄褐斑C. 接触性皮炎D. 日光性皮炎E. 雀斑F. 获得性太田痣3. 患者刘某,男,27岁,未婚,职员。
因"双侧腹股沟皮肤糜烂、渗液伴灼痛5天"就诊。
患者10天前自觉双侧腹股沟微痒,无皮疹,自用"皮炎平"外搽后似好转。
5天前剧烈运动后发现双侧腹股沟皮肤轻度糜烂,表面少量黄色渗液,伴灼痛感,未予重视。
次日觉局部糜烂面逐渐扩大、渗液增多、灼痛加重,行走时尤甚,便于院外局部应用氧化锌油剂及口服抗过敏药,效果不佳。
今日阴囊、肛周亦出现潮红、糜烂伴灼痛,故前来就诊。
患者既往体健,无食物和药物过敏史,否认冶游史。
发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囊角栓诊断详述
*导读:毛囊角栓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毛囊角化症的诊断要点:
1.多见于成年人,两性均可罹及。
2.好发于腋下、侧胸部、臀部及大腿,对称性分布。
3.皮损以毛囊为中心,呈黑点状角化,中央附着于毛囊,周边向外伸展为5~6mm之圆形鳞片样角化斑片,边缘翘起,该处色素
稍浅。
4.无自觉症状。
5.呈慢性病程,部分能消退。
毛囊角栓症状需要与下面的症状相互鉴别。
毛周角化: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毛囊口有角化性丘疹,内含蜷毛。
病因不明,服用激素类药品易患本病,本病与内分泌有密切关系。
本病与
可同时并发。
原发疹为针尖大的散在性与毛囊口一致的角质汗毛,如将角栓强行除去,则见一杯状凹陷,但很快又恢复原状。
诊断要点:
1.多见于青春发育期的男、女青年。
2.皮损主要发生于双上臂伸侧,对称性分布,病情重者也发生于双大腿伸侧或臀部。
3.皮肤干燥,有毛囊角化性小丘疹,密集成片,触之粗糙似锉刀状,呈正常肤色或淡红色。
4.冬季病情稍重,夏季病情减轻,冬季常伴有皮肤瘙痒症。
对于毛囊角化的治疗,通常症状轻微者平时就必须擦含果酸或去角质成分的保湿乳液;严重者,会给予含尿素或维他命A酸或水杨酸的霜剂或乳膏来加以治疗。
不过药物对于毛囊角化的治疗并不是非常理想,也不易根治。
近几年随着冷光量子运用于皮肤美容,临床上治愈了大量“多毛”患者和雀斑、老年斑、斑痣患者,同时在治疗中发现,那些伴有毛囊角化病的患者患部的“小疙瘩”也神奇地消失了。
这引起了医学美容界极大的震撼。
研究表现,冷光量子通过作用于毛囊黑色素而使整个毛囊受热坏死,达到祛毛的效果。
毛囊角化病虽然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从病理上看其基础是毛囊的病变,如毛囊口扩大、充以角栓、毛囊口周围表皮角化过度。
因此,冷光量子祛除毛囊黑色素也就祛除了毛囊角化病的发病基础。
经过国际医学美容界多年临床结果发现,毛囊角化病患者一般经过冷光量子两三次即可治愈,无痛苦、不留疤痕,治愈的患者还没有复发的情况。
冷光量子不但可以治愈毛囊角化,同时可将患部色素分解排出,恢复正常肤色。
如果毛囊角化患者已罹患多年病症,冷光量子无法治愈者,可先以冷冻疗法治疗后再配以冷光量子,可有良好的治愈效果。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毛囊角栓的诊断,毛囊角栓怎么处理
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毛囊角栓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