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

合集下载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新生儿是家庭的宝贝,他们的健康是每个父母最为关心的事情。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宝宝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对于新生儿肺炎,目前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是抗生素治疗。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的不成熟,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导致耐药性菌株的产生,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病原体引起的肺炎,抗生素治疗也可能不够有效。

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具有一定的效果,并且对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下面将从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两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丙种球蛋白是一种富含免疫球蛋白的血浆制品,在免疫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以增加患者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在临床实践中,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一些研究显示,对于一些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新生儿肺炎,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疾病的症状,缩短疾病的病程,降低病死率,且不会产生耐药性菌株。

在一项针对早产儿肺炎的研究中,结果显示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组的患儿肺炎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且没有发生抗生素耐药性的情况,而常规抗生素治疗组的疗效相对较差,且出现了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株的产生。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对于新生儿肺炎具有一定的疗效,尤其对于那些由于特殊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病例,其疗效更为明显。

二、丙种球蛋白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除了在临床疗效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之外,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还能够对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相对不成熟,特别是针对外界病原体的应对能力较弱,因此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的侵袭。

而通过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以增加患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患儿的抵抗力,从而减少了感染的风险。

丙种球蛋白中还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释放,加强机体的细胞介导和体液免疫应答,调节和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状态。

注射用丙种球蛋白使用说明书

注射用丙种球蛋白使用说明书

注射用丙种球蛋白使用说明书
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nflix-P)是一种由免疫责任乙种球蛋白和
免疫丙种球蛋白复合而成的药物,是用于治疗过敏反应、哮喘、和皮
肤病的一种新型保健药品。

它可以有效改善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症状;它用于预防和治疗药物或环境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

使用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前,必须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在确认
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时方可给予患者服用。

每次注射应打1ml的注射液。

注射的部位应在上臂或大腿内侧,不要将药物直接注入血管,以
免造成流血过多。

服药后,如果出现头晕、发热、呼吸困难、皮疹、
过敏症状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就医!
此外,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及存在严重
肝肾功能损害等合并症患者并不适宜,同时还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
使用。

经常注射治疗后可能会使抵抗力降低,因此凡曾使用过此类药
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先到医院行血检传染病抗体检测和抗菌素析出。

最后,注意药品安全,并严格遵守医生和药师开具的药物使用说
明书,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
及早发现和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一旦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
当及时告知医生。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引言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由于感染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尤其是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

新生儿肺炎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丙种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一、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1. 丙种球蛋白的作用丙种球蛋白是一种由人体内血浆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免疫球蛋白,主要由免疫球蛋白G (IgG)组成。

丙种球蛋白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在治疗新生儿肺炎时,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以加强新生儿的免疫力,帮助其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2. 改善炎症反应新生儿肺炎通常伴随着炎症反应的增强,炎症细胞和介导分子的释放导致肺组织损伤和炎症的进一步发展。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肺组织的炎症损伤,有助于改善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症状。

3.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新生儿肺炎严重时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呼吸衰竭、脓胸、败血症等。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新生儿肺炎的预后。

4. 提高治疗效果临床研究表明,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以显著提高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1. 增强免疫力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以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加速病原体的清除,有助于恢复机体的免疫平衡。

2. 调节免疫功能丙种球蛋白参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对免疫系统产生调节作用,有助于避免免疫反应过度激活所导致的损伤和并发症。

3. 提高疫苗效果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以提高新生儿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增强疫苗的效果,提高疫苗的保护率,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4. 预防再感染丙种球蛋白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对预防再感染具有一定的作用,降低了新生儿再次感染的风险。

人血丙种球蛋白的作用

人血丙种球蛋白的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人血丙种球蛋白的作用
导语:人血丙球蛋白这个药品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据统计,也有很多人没有听过关于此种药品,而医学上却频繁的使用这个人学丙种球蛋白,主要是
人血丙球蛋白这个药品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据统计,也有很多人没有听过关于此种药品,而医学上却频繁的使用这个人学丙种球蛋白,主要是为了用来治疗一些疾病,那么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疑问了,都想了解这个人学丙种球蛋白到底有哪些功效与作用,也不知道是用来治疗什么疾病的,那么下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这个人学丙种球蛋白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本品为专供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制剂,是以低温乙醇法从健康人鲜血浆分离制备的制品,可增加机体免疫力,有补充抗体和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对多种细菌、病毒的抵抗能力,主要用于预防麻疹、传染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水痘等,也可用于其他细菌性、病毒性感染,健康正常人血中提得的丙种球蛋白制剂,含有正常人血中存在的抗体多种,亦含有少量的抗伤寒、副伤寒、百日咳、猩红热等细菌的抗体和抗白喉、破伤风的抗毒素。

有增强体液免疫的作用,主要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预防。

本品血清半衰期为18-20天,生物半衰期为340小时。

麻疹的预防
只用于未注射过麻疹活疫苗而又与麻疹病人密切接触的体弱儿童,1次注射后的保护期限为2-4周。

在与麻疹接触后3-5天内注射,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6-7天注射可减轻症状,7天后效果差。

肌内注射,0.05-0.15ml/kg或5岁以下注射1.5-3ml、6岁以上不超过6ml。

8周后药作疫苗接种。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人血丙种球蛋白

人血丙种球蛋白

人血丙种球蛋白*导读: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又名Bruton。

……人血丙种球蛋白(别名:普通丙种球蛋白、人血丙球、免疫血清球蛋白、丙种球蛋白)Human Normal Immunoglobulin(Human Normal γ-Globulin)【作用与用途】本品为专供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制剂,是以低温乙醇法从健康人鲜血浆分离制备的制品,可增加机体免疫力,有补充抗体和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对多种细菌、病毒的抵抗能力,主要用于预防麻疹、传染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水痘等,也可用于其他细菌性、病毒性感染。

【剂量与用法】预防麻疹,仅用于未注射过麻疹活疫苗而又与麻疹病人密切接触的儿童,一般在接触麻疹病人5日内肌注效果较好,超过7日仅可减轻症状。

用量 0.2ml~0.3ml/kg。

或5岁以下注射5ml,6岁以上最高不超过10ml。

预防传染性肝炎,最好于接触后5日内注射,最多不超过15日,用量为儿童0.1ml~0.2ml/kg,成人3ml~6ml/次,可起到延长潜伏期、减轻症状和防止发病的作用,1次注射的有效期为4~6周。

治疗传染性肝炎,肌注,5ml~6ml/次,6日1次,6次为1疗程,也可每日或隔日注射。

【副作用】1 注射部位有发红、疼痛、硬结。

2 偶见暂时性红斑、咳嗽、呼吸困难、紫绀及休克等过敏反应。

3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

4 上述剂量均为血清丙种球蛋白(含蛋白10%)的剂量,如用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应按比例增加。

本品仅供肌注。

【规格】注射剂:肌注用10%3ml(300mg), 1.5ml(150mg). 冻干低pH静注用2.5g, 1.5g.【类别】免疫增强剂。

大剂量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重症并脑炎的疗效

大剂量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重症并脑炎的疗效


6周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各周末评分HAMD均
较前下降(P<o.05),但治疗1周末。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下降较阿米替林组显著(P<O.01),治疗6周末2组HAMD分 值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结论
与阿米替林相当,但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西酞普兰;脑卒中后抑郁;疗效;安全性 【中围分类号】R749.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1)05—0080—02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取2009—06~2010—05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 院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提出
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
在脑卒中伴发的情感障碍中,以卒中后抑郁(PSD)最为
常见[1]。本文以6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西
酞普兰治疗PSD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万方数据

症合并脑炎的100例患儿,年龄4个月~6岁,按是否应用大 剂量丙球冲击疗法随机分为丙球冲击组和非丙球冲击组,2
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经统计学
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l。从表l可以看出,主要症状、
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1.2诊断标准手足口病重症合并脑炎的诊断依据《手足 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相关标准进行。其中手足口病 重症神经系统受累诊断标准包括神经系统表现:(1)精神差、
并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近年发现 免疫异常参与了重症病毒性脑炎(SVE)患儿的病理过程,此
为应用免疫疗法治疗SVE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剂量丙种球 蛋白(HDIG)已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和免疫缺陷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在儿科的应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是从大量健康人混合血浆分离提出的免疫球蛋白G(IgG)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提炼生产和血浆内感染因子监测与杀灭技术的提高,国产IVIG已达到国家血的制品监查质量标准,可供静脉注射目前临床已应用IVIG治疗50多种疾病,疗效疗效良好,副作用少,在危重症的抢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丙种球蛋白的药理作用1 抗感染IVIG中含有多价抗原特异性IgG抗体。

具有抗病毒、抗细菌和抗CMV抗原多种功能,IVIG中还存在抗链球菌致热性外毒素(SPD-A)和抗葡萄球菌肠毒素抗体,可直接中和毒素使其血浓度下降,从而改善临床症状2.抗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作用IVIG直接抑制未成熟T细胞的成熟和增殖,从而抑制了细胞因子、炎性介质(IL -2.3.4.5.10和TNF-â)的分泌与产生,IVIG中有特异性抗IL-1、LI-6、IL-8和TNF抗体,可直接中和这些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使其血中浓度下降IVIG中大量IgG的Fc段可与吞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使其不能与自身抗体以及相应的细胞因子结合,吞噬细胞不被激活,故使机体组织和细胞不受破坏3.免疫调节作用IVIG对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调节增强作用,提高了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大量IgG可与患者血中抗原结合,改变其比例,使免疫复合物分子变小,不易沉积,从而避免补体激活沉积后产生的免疫性血管内炎症故IVIG在临床上可有效地治疗过敏性紫癜、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疾病二、丙种球蛋白的投药方法1.目前主要采取静脉注射的方法2.肌肉注射其容量有限,并起效缓慢,局局部刺激性大,现多不用。

三、IVIG的临床应用1.细菌感染性疾病a.新生儿及早产儿败血症早产儿因胎盘转移输送的母体IgG不足,血清IgG水平较低,故可考虑用IVIG 预防治疗方法:新生儿细菌感500mg/kg.d,每周一次。

共4次早产儿细菌感染500-750mg/kg.d.每2周1次,共3次b.烧伤脓毒败血症细菌所致的脓毒败血症是导致烧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与烧伤面积的烧伤后的时间在关,烧伤后48小时内IgG水平下降,主要与IgG的分解有关,而与合成速度无关。

静丙白蛋白

静丙白蛋白

【中文名称】人血丙球蛋白(静丙、肌丙)【作用与用途】本品为专供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制剂,是以低温乙醇法从健康人鲜血浆分离制备的制品,可增加机体免疫力,有补充抗体和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对多种细菌、病毒的抵抗能力,主要用于预防麻疹、传染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水痘等,也可用于其他细菌性、病毒性感染。

【剂量与用法】预防麻疹,仅用于未注射过麻疹活疫苗而又与麻疹病人密切接触的儿童,一般在接触麻疹病人5日内肌注效果较好,超过7日仅可减轻症状。

用量0.2ml~0.3ml/kg。

或5岁以下注射5ml,6岁以上最高不超过10ml。

预防传染性肝炎,最好于接触后5日内注射,最多不超过15日,用量为儿童0.1ml~0.2ml/kg,成人3ml~6ml/次,可起到延长潜伏期、减轻症状和防止发病的作用,1次注射的有效期为4~6周。

治疗传染性肝炎,肌注,5ml~6ml/次,6日1次,6次为1疗程,也可每日或隔日注射。

【副作用】1 注射部位有发红、疼痛、硬结。

2 偶见暂时性红斑、咳嗽、呼吸困难、紫绀及休克等过敏反应。

3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

4 上述剂量均为血清丙种球蛋白(含蛋白10%)的剂量,如用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应按比例增加。

本品仅供肌注。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类具有抗体活性的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

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

可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

其中IgG是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人血浆丙种球蛋白的70%,分子量约15万,含糖2~3%。

IgG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

其中分子量为2.5万的肽链,称轻链,分子量为5万的肽链,称重链。

轻链与重链之间通过二硫键(—S—S—)相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NK 细胞在妊娠的免疫防御及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RSA 患者体内,NK 细胞毒性及比例异常升高,而且与妊娠结局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IVIG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RSA 患者的机理可能为: 增加自身抗
体(抗磷脂抗体)的清除; 通过与B 细胞的抗原受体结合以及降调节受体,减少抗磷脂抗体的产生; 通过Fc 受体的阻断减少抗磷脂抗体对血小板的结合和激活。

IVIG 治疗同种免疫异常型RSA 的机制可能为:1.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进入机体,球蛋白的Fc 段与NK 细胞的表面抗原CD16 结合,部分阻断了病理状态下自身抗体的Fc 段与NK 细胞结合,从而抑制了NK 细胞的ADCC 效应,达到降低NK 细胞毒性的效果。

2.IVIG 治疗有利于促使免疫系统Th1 细胞向Th2 胞转化。

在正常妊娠过程中, Th2 细胞反应活性高于Th1 细胞活性。

而RSA 患者体内,Th1/Th2 细胞比例失调,Th1 细胞占主导地位。

Th1相关的细胞因子,如IL-2、INF-γ、TNF-α、β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体内是明显升高的。

Th1 相关因子可以诱导NK 细胞增值活化,Th1细胞占主导地位,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也相应的升高,这样可部分解释RSA 患者NK 细胞毒性及比例都有所上升的现象。

因此,IVIG 对NK 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也与Th1 细胞向TH2 细胞的转化,使可诱导NK 细胞增殖活化的Th1 细胞相关因子减少有关。

副作用:1:IVIG价格昂贵。

因为是从人血中提取,属于血液制品。

所以,有传染疾病的可能。

例如:肝炎,梅毒,HIV等。

2:极个别病人在输注时出现一过性头痛、心慌、恶心等不良反应,可能与输注速度过快或个体差异有关。

上述反应大多轻微且常发生在输液开始一小时内,因此建议在输注的全过程定期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生命特征,要减慢或暂停输注,一般需要多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恢复。

个别病人可在输注结束后发生上述反应,一般在24小时内均可自行恢复。

3:IgA缺乏患者,输注IVIG后可产生IgA抗体,再次输入IVIG时上课产生过敏反应,少数发生溶血,因此IgA缺乏症患者禁用。

4:有偏头痛史患者IVIG治疗易诱发头痛发作及发生无菌性脑膜炎。

5: IVIG中含有蔗糖等稳定剂,易引起肾小管坏死,造成肾功能衰竭,因此IVIG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检查肾功能。

6.输注过程中药多饮水。

多小便。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