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我国对外反倾销现状与思考

我国对外反倾销现状与思考

这一类倾 销行为 的动机可 以称 为需求 拉动 , 对 型相当集 中, 主要涉及化工 、 化纤行业 的基础 制 中央外 汇进 口指令 性计划和 地方部 门 自有
出口商来说多属被动, 由于初始生产规模定得 化工产品, 其次为钢铁、 造纸、 光纤。涉案产品 外汇进口指导性计划, 同时大范围地减少了进 较高,不开拓海外市场便满足不了盈亏平衡, 在行业分布上有一个突出特征, 即所属行业均 口商品计划和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商品, 简 需求锐减迫不得已而薄利多销, 赚取外汇往往 为国内产业集中度 ( 断程度) 垄 较高的行业 。 该 化了进口手续; 关税大幅度下调; 外汇管制较 会以牺牲局部利益或暂时利益为代价。 行业特征使得这些行业的企业载体其反倾销 以前松动 了许多 。 2 、我国反倾销立法及其他相关立法滞后 和不完全。 直到 19 年 3 5日我国才由国 97 月2
口的依赖性 。 三、 国外对我国进行倾销原因分析
( 我国对外反倾销现状 一) 1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集中在化工、 、 钢铁
1对进口贸易的管制力度不够。 、 改革了进
锐减和赚 取外汇等理 由而把 出口价 定得很低 。 等原材料性产品。 我国对外反倾销涉案产品类 口管理体制 , 19 从 94年起 , 中央政府 已不再编
的执行情况:基建部门也应当编制用款计划
3i起各方重视, 、l 把好竣工决算关。 首先, 表,使基建财务对未来的用款情况有所了解,
工程造价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衡量设计方案是 领导应高度重视基建工程项 目的后期工作即 合理安排资金, 保证工程款、 材料款及其他所 否经济合理、 是否突破设计概算的依据。基建 竣工决算, 强化项 目管理意识, 成立以校领导 需支付款项能够及时到位, 减少被动付款的尴

关于中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中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对 国 内已建立 的相关 产业造成 实质损害 或者产 生实质损 害
的威胁是

种不公平 的竞争手段 ,因此 , O及其前 身 G T 都制 定 WT Ar
并 完善反倾 销协议 , 国也制定 自己的反倾销 法规 。 各 对倾 销
行 为进行 打击 , 以维护公平 贸易秩序 。
大。
来, 中国高等院校没有设置反倾销专业 , 这是造成反倾销人才
缺乏 的一个重要原 因。 反倾 销在 国外 已有很成熟 的理论 , 国 而
3 我 国应对 反倾 销的对 策
31 加快建立反倾销 的预警机制 .
内对反倾销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形势 的发展 , 更落后于国外 。 23 企业积极性不高 , _ 商会作用不 明显 国内一些企业 对反倾销认识 不足 , 仅从短期经济 利益考
S in e& Te h o o Vi o ce c c n l ̄ sn i
21 0 2年 6月第 1 7期
科 技 视 界
法制科技
关于中国出1产品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
潘 瑞艳
( 坊工 程职 业学 院 潍
山东
青州
22 0 ) 6 5 0
【 要】 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国际反倾销浪潮也给我国外贸出口 前景投下了阴影。国际社
尬事实是 , 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 的胜诉率只有 3 .%, 57 在全球 排名倒数第 2 。因此 , 必须尽快完善中 国的反倾销预警机制 。
22 中国反倾销法律人才奇缺 . 反倾销问题 没有引起 国家 、社会和企业 的重视 .长期 以
门, 由于缺乏 明确 的操作细则 , 部 门在执法 上配 合难度很 各
间的关 系。 24 举证工作不到位 .

我国遭遇反倾销指控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遭遇反倾销指控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文章编号 : C N4 3 —1 0 2 7 / F ( 2 0 1 3 ) 0 3 —0 1 3 义措施最大 的受 害 国。报 告称 最近 1 2周

1 . 与 出口企业 自身相关 的内部 原因 ( 1 ) 我 国出 口产 品结 构不 合理 从统计数据 上看 出, 我 国 出 口较 多 的 产品仍属 劳 动密 集 型产 品, 投入少、 见效 快、 科技含量较低 , 如纺织 、 工业 、 轻工产 品 和农 副产品等 , 这些产 品 , 一方面 由于我 国 资源 相对 丰富 , 劳动力价格低廉 , 自然产 品 价格 也就相对较 低 , 且这些 产 品在 国际市
场上 长期 呈 过 度 竞 争 的 态 势 。我 国 经 济 的

者: 中 南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商 学 院 ; 湖 南, 高居全球首 位 。墨西 哥 、 乌拉 圭和 巴拉 圭
长 沙, 4 1 0 0 0 4
等拉美 国家 紧随其 后 。这期 间共 有 1 4项
贸易保 护措施针对 中国出口产 品。
2 .对 华 产 品 提 起 反 倾 销 调 查 的 范 围
自2 0 0 1年 1 2月 1 1日我 国正式 加入
世贸组织 以来 , 随着我 国经济 规模 不断增
加, 中国经济 融人 世界 经济 的程度 日益加 深, 中国已经 成 为贸易保 护 主义 的主要对 象国 , 遭 遇的贸易 摩擦也 呈现 快速增 长态 势 。特别是 国际金融 危机爆 发后 , 全 球经
济的持续低迷 , 世界 各 国纷纷 出 台保 护本
国经济 的措 施 , 贸易保 护 主 义不 断 升 温 。 为应对 中国 日益增长的 出口贸易所带来 的 竞争格局的变 化 , 各 国和地 区对华频 繁进

中国企业面临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

中国企业面临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

中国企业面临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支持出口,企业积极参与出口,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企业频频遭受国外企业的反倾销立案调查,给国内企业和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极大的障碍和压力,反倾销以成为中国企业目前难以逾越同时又必须逾越的一道障碍。

那么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着怎样一个现状呢?而我们又应如何应对这种状况,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加强防范,以及对已被指控具有反倾销行为的企业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本文从倾销与反倾销概念出发,来界定怎样的行为才是倾销行为,对怎样的行为才被视为正当的反倾销行为。

文章论述说明了中国企业出口遭受反倾销现状、防范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加强我国出口企业的国外市场的竞争力立足于世界之林,加快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反倾销案已经成为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中国出口企业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

中国目前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案最多的国家,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糖精和盐类的首次反倾销立案调查以来,中国企业就不断遭到国外企业甚至政府行为的反倾销案立案调查。

遭受反倾销案件数量急剧增加。

上个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30. 5起,比80年代年平均增加24起。

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

到目前,反倾销指控的国家涉及到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等六大洲的32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遭受反倾销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

反倾销指控集中在五矿、化工、轻纺、土畜等产业,涉及到工农业产品4000多种。

中国企业遭受的立案调查和中国企业的出口总额是极其不成比例的,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提到反倾销当然也就离不开倾销这个话题。

下面我就讲一下什么是倾销:1994年的关贸总协定第6条规定,如果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入另外一国商业渠道,该产品被认为是倾销。

倾销主要分为商品倾销和外汇倾销两大类:(1)商品倾销:A、持续性倾销:或称为国际价格歧视,是国内垄断者通过在国内市场(通过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加强隔离)上的卖价高于国际市场(必须面对外国生产者的竞争),使总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持续倾向。

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反倾销原因、现状及应对措施

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反倾销原因、现状及应对措施

一、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商品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包括偶然性倾销、掠夺性倾销和长期倾销。

偶然性倾销一般是为了销售出口积压品等实行的倾销,一般不会招致反倾销诉讼;对于长期倾销除非有政府的补贴,否则不会存在。

而国际上的反倾销主要是针对掠夺性倾销。

中国目前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遭受反倾销诉讼的频率高。

自1979年中国出口糖精及盐类首次遭受欧共体反倾销以来,中国出口产品一直频繁遭受国外的反倾销调查,目前国外对中国反倾销立案已近500起,居世界各国之首。

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频率越来越高。

比如在今年的7月初的一周内,美国方面就对中国产品进行了5项裁定和多起调查。

7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可锻铸铁管件作出反倾销产业损害终裁;7月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浓缩苹果汁作出反倾销期间中的新发货商行政复审初裁;7月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鲜蒜反倾销新发货商行政复审程序;7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北汽福田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美国的农用拖拉机、草地拖拉机和乘式剪草机及其零部件下达有限进口禁止令;7月9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糖精作出反倾销终裁。

(二)遭受反倾销的出口商品范围广。

不仅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频繁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智利、秘鲁、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印度、韩国等也对我国发起了反倾销诉讼,涉案产品包括五矿、化工、轻纺、机电、农产品等4500多种。

去年对中国28个省、市的253家轴承企业,涉案金额3亿美元的轴承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今年4月份美国商务部受理对中国出口彩电反倾销案件,6月份美国家纺产品有限公司向美国的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对从中国进口立式金属顶熨衣板提起反倾销调查,8月份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对虾提起反倾销诉讼,甚至中国出口到欧盟的打火机也被提起反倾销诉讼,所以中国在国外遭受反倾销诉讼的商品无所不包。

浅析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措施

浅析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措施

浅析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措施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反倾销措施。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企业应该如何有效地应对呢?本文将从企业合规意识、产品质量管理、国际市场拓展和相关部门支持等方面进行浅析。

首先,企业应当建立起健全的合规意识。

反倾销措施是国际上保护贸易秩序的手段之一,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际贸易规则,不得通过倾销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

只有通过自身合规经营,企业才能避免被他国反倾销措施的打击,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企业应该重视产品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在面对反倾销措施时,高品质的产品往往能更好地脱颖而出,避免受到贸易伙伴的打压。

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对产品质量管理的投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此外,企业还应该主动拓展国际市场。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不应只关注国内市场,而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分散风险,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拓展国际市场,企业可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性,减少受到反倾销措施的影响。

同时,多元化的市场布局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最后,相关部门在应对反倾销措施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关注企业所面临的反倾销调查情况,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协调国际关系、参与反倾销谈判等方式,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权益保障。

同时,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调整,帮助企业规避反倾销措施的影响,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面对反倾销措施,我国企业应该树立合规意识,重视产品质量管理,主动拓展国际市场,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规避反倾销措施的影响,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中国企业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中国企业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摘要 :对于中国出口企业而言,世贸组织的反倾销规则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不了解或是拒绝了解它,反倾销规则就会成为其他成员国制裁中国的手段,中国出口企业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本文结合反倾销的相关事件,分析我国屡造反倾销指控的原因及其对策,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的反倾销机制,从而保护本国企业以便更好的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秩序,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关键词: 反倾销原因应对策略一、倾销、反倾销内涵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修订的“反倾销协议”中第二条对倾销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如果一个产品经过一国出口到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出口国正常贸易中旨在用于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低于该产品的正常价值进入另一国家,该产品就被确定为倾销”。

反倾销是一种贸易政策措施,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

反倾销旨在使本国的产品及其生产不会遭到进口产品的侵害而采取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

反倾销行动只有在已表明该倾销对国内进口竞争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害或重大损害威胁时才能采取。

损害的确定必须以明确的证据为基础,并且必须对倾销进口量、倾销进口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及对同类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冲击进行客观的调查。

倾销进口的大幅度增加,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进口国生产或消费量的增长,都是确定损害的必要条件。

反倾销在经济学上的理论依据是倾销带有排挤竞争对手,给竞争对手带来产业损害的负作用。

反倾销在法律上的依据是公平竞争法(反托拉斯法)中的反对价格歧视原则,即价格制定的基础是成本,企业不能不顾成本而以不同市场不同客户制定不同的价格政策。

一国反倾销政策在经济上的平衡点,是应考虑一项反倾销措施究竟消费者失去的利益大于还是小于相关产业所获得的利益。

二、目前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根据WTO资料显示,近十多年来,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案件平均每年有30.7起,排全球第一,占全世界的12%。

[1]国外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限制中国产品在其市场上的占有率,以我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为借口,使用“替代国”价格核定我国出口产品的倾销幅度,对我国实行歧视性反倾销,不仅损害了进口国家消费者的利益,更严重损害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

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
积极应诉、法律途径维权、行业协作
案例二
美国钢铁企业成功应对中国反倾销措施
案例描述
美国钢铁企业在中国市场遭遇反倾销措施,通过调整产品 出口策略、加强与中国钢铁企业的合作等方式,成功应对 了反倾销措施的影响。
成功因素
灵活调整出口策略、加强国际合作、提升产品品质
失败应对反倾销案例
案例一
某中国家电企业遭遇美国反倾销调查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沟通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
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提高企业应对能力
增强企业风险意识
加强企业对国际贸易规则和反倾销知 识的了解,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和应对 能力。
教训二
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是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企业应 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05
未来展望与建议
完善反倾销法律制度
建立健全反倾销法律法规
制定更加完善的反倾销法律法规,明确反倾销的适用范围、调查程序、裁定标准 等,提高反倾销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加强反倾销执法力度
加大对反倾销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执法效率和威慑力,维护正常的贸易秩 序。
涉案数量与金额
案件数量增加
近年来,我国面临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涉及多个 国家和地区。
涉案金额巨大
部分反倾销案件涉案金额巨大,对我国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影 响。
涉及行业与产品
行业分布广泛
反倾销案件涉及我国多个行业,包括钢铁、化工、纺织、电子等。
产品种类繁多
被指控倾销的产品种类繁多,既有原材料也有制成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上海证券报9月28日讯欧盟9月24日建议,对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税率高达39.2%,当地时间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称,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39.2%的最终反倾销税。

据了解,这是第一个针对中国钢铁产品以“损害威胁”(等同于‘莫须有’的罪名)立案的反倾销案例。

中钢协有关负责人称,欧盟开启了国际钢铁业贸易保护的恶劣先例,对中国钢铁行业和中国无缝管企业造成很大伤害。

与刚刚召开的G20峰会各国发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倡议是背道而驰的。

在欧盟作出裁定后的第二天,美国商务部紧随其后,宣布对中国碳钢和合金钢材质的无缝标准管、管道管和压力管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进行调查。

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施以98.37%的反倾销税,并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

国庆刚刚过去,欧盟和美国就接连对中国企业扬起了反倾销大棒。

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展开的反倾销调查,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构成严重威胁,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作为一个日渐开放的贸易大国,我国面临的反倾销现状十分严峻。

研究如何有效地应对新形势下的国际反倾销,对于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极为重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倾销与反倾销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的行为。

具体是指商品进入一国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在另一国市场上的价格,或者指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以人为的差别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构成倾销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出口商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而国际市场上该产品的价格弹性大于本国国内;二是存在地理或关税上的壁垒,使得倾销到国外的商品不再低价流入国内市场。

倾销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进口国的经济或生产者利益造成了损害,干扰进口国的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进口国自身经济的成长和发展。

了解倾销的概念之后,顾名思义反倾销就是指进口国反倾销当局依法对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反制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

最终的反倾销措施就是对倾销企业征收反倾销税,提高进口关税水平。

反倾销作为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国际通行的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也是用来对付不公平竞争的必要工具。

根据WTO《反倾销协议》,各国要对某个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需要证明其存在倾销和其对进口国国内同类产业造成损害,不过该协议没有作出具体判断。

所以,反倾销措施这个WTO允许的保护本国产业的合法手段,就被各国频频用来反对其他国家的“不公平”竞争。

随着各国关税的进一步降低,用关税壁垒保护国内产业已不大可能,而且关税减让是双方的,任何一方不得任意提高,而反倾销税的实施是单方的,进口国有自由裁量权,反倾销税也普遍高于关税,因此各国普遍采用这种既合法又便利的方法,转嫁经济危机,保护国内工业,甚至扩大本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进口产品挤出国内市场。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允许采取的维护公平贸易和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的合法手段,中国赞成和支持这一措施,并一贯反对以倾销方式破坏公平贸易竞争的秩序,反对以倾销损害贸易伙伴国相关企业的利益。

但是,中国坚决反对滥用反倾销,把反倾销变成进行贸易保护和歧视性政策的手段。

现在,确实有一些国家利用某些贸易纠纷案件,把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的工具,人为地夸大对方国家所谓倾销的幅度,并采取相关反倾销措施,给贸易出口国造成不应当的损失,给这些国家出口造成人为的壁垒,给国际贸易公平秩序造成摩擦和动荡。

二、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及趋势(一)我国目前遭受反倾销的现状近年来,由于中国产品有巨大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比较优势,在竞争中往往处于有利地位,中国产品遭受众多国家反倾销调查,情况令人担忧。

据商务部统计,近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占世界反倾销案件的比例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5%猛增至目前的20%以上,远远超出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

尤其在我国2001年加入WTO 以后,以美国、欧盟为首的对华反倾销活动甚嚣尘上,全球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约450起,涉及金额高达数百亿美元。

反倾销调查国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到墨西哥、阿根延、巴西、印度、土耳其、印尼、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

这其中,美国,欧盟,印度,阿根廷,土耳其,澳大利亚,南非,墨西哥,加拿大,巴西成为对中国发起贸易反倾销调查的前十位国家。

在裁定倾销立案中,中国占总案件的近20%,位于全球之首,成为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

表格1:2001年—2008年世界及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情况对比表数据来源:WTOADInitiations:ByExportingCountryFrom01/01/95To:30/06/08。

WTOADMeasures:ByExportingCountryFrom01/01/95To:30/06/08。

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反倾销调查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却在不断增加,所占比例更是年年增长!到2007年我国所受反倾销调查已经占到世界反倾销调查数的1/3以上了。

数据触目惊心,让人不得不为我国产品的出口前景担忧,因此了解我国面临的反倾销现状并研究对策对于我国的外贸出口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国外对华反倾销产品大都集中在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性产品上。

比如: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电产品,塑料橡胶制品、陶瓷玻璃制品、纺织品和杂制品上。

据统计,自1995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这七类产品按立案数从多到少依次为:贱金属及其制品146件,化工产品134件,机电产品76件,纺织品54件,塑料橡胶制品46件,杂制品44件,陶瓷玻璃制品36件。

这一排序和世界各产业遭受反倾销案件重轻排序是一致的。

按对华立案数占世界立案数的比例排序依次为:杂制品54.3%,陶瓷玻璃制品32.7%,机电产品24.9%,纺织品21.4%,化工产品20.1%,贱金属16.1%,塑料橡胶制品织品10.8%。

其中,贱金属及其制品和塑料橡胶制品低于平均数19.4%。

除了这七类产品外,其他有些产品对华的立案数并不多,但是对华立案数占世界立案数的比例却比较高。

这些产品大部分为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的,所属行业往往是企业总数多,生产相对过剩的产业,这些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比其他产业要大。

由于这些产业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些产业往往会采取低价竞争的经营战略,因此易遭反倾销调查。

遭受国外反倾销的出口商品,涉及到我国大部分的主要出口商品。

这些调查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近些年来,较为典型的反倾销大案有:2002年美国对我国宝钢,鞍钢,武钢,安钢,本钢以及莱钢等6家主要钢铁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2005年针对我国纺织品的反倾销案,涉案金额达2亿美元;2005年欧盟对我国产皮鞋的反倾销调查案,涉及涉案企业超过1000家,涉案金额高达6亿美元;2006年欧盟对我国彩电反倾销调查案,涉案企业包括厦华,海尔,海信,长虹,TCL和创维,几乎将我国主要彩电生产企业一网打尽;2009年4月,奥巴马上台后第一次对中国商品下手,“中美轮胎特保案”对中国轮胎行业打击很大,更是开创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影响恶劣。

(二)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呈现趋势1、反倾销发起国家和地区由最初的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延伸在对我国产品提出反倾销指控的国家和地区中,欧盟和美国一直是“领头羊”。

我国遭遇的第一起反倾销指控就源自欧盟。

如果说之前对我国商品反倾销的主要集中于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但是进入新时期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菲律宾、印尼、墨西哥、埃及、阿根廷、秘鲁和土耳其等也加入了对我国出口商品实施反倾销的行列。

据统计,目前己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进行了反倾销立案和调查,而且在对中国企业发起反倾销的国家构成中,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已经高达四成,直追欧美发达国家。

另据统计,发达国家对我国反倾销立案数量比例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97%降低到2008年的60%,而发展中国家的立案数量比例则从过去的不到3%快速上升到40%。

如阿根廷对我国大到机电、化工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和纺织品。

服装、玩具等大宗产品,小到餐具、烟花、挂锁、纸牌等低附加值的产品,宽范围地实施了反倾销措施,使双边贸易受到严重影响。

2、反倾销所涉及的产品范围日益广大、涉案金额不断扩大一方面,被诉倾销商品的种类不断增多。

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只要认为危害或将要危害到本国竞争力差的产品,都可以列为反倾销产品的范围。

我国被实施反倾销的出口商品既包括了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如矿石,基本金属等,也包括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电设备,生物化工产品等,而且还包括非常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轻工等产品。

这些产品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不仅量大,而且涉及企业多,就业人数多,一旦遭受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非常大,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

另一方面,涉案金额不断扩大。

截至2008年,在所有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中,涉案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大案共有10多起。

如2004年美国对中国彩电开征反倾销税,涉及金额超过3亿美元;最近,“中美轮胎特保案”涉及金额过亿美元,长远统计更是不止这些数字。

金额最高的为木制卧室家具案,达10亿美元,在美国前十大反倾销涉案调查中位居第四位。

3、国外反倾销具有连锁反应效应我国某一出口产品在一个国家遭到反倾销诉讼后,其他国家担心这种中国产品会因此大量涌向他国,因而同样采取反倾销手段进行预防。

可以说一旦哪个国家开了个头中国出口商品的情况就会更加恶化。

如欧盟2006年对我国出口彩电征收高达44.6%的反倾销税,随即,美国商务部紧随其后对中国出口彩电征收高额反倾销关税,几乎使我国彩电退出欧美市场,而这一市场每年进口量为2000多万台。

出口市场日益萎缩,也是后来国内彩电企业大演价格战的一个主要原因。

再如,本年度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以中国输美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请求政府在现行进口关税基础上对中国输美轮胎加征高额特别关税。

9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批准这一请求。

美国这一行动立即产生“示范”效应,接着,阿根廷、巴西等国决定对中国输入轮胎实施反倾销。

我国出口的金属镁、鬃刷、钨制品、鞋、硅锰、碳化硅、高锰酸钾、硅铁、钢板等都遭到过这样的厄运。

4、国外对中国产品实施的反倾销税税率不断增大从当初的百分之十几的反倾销关税到现在百分几百乃至上千的水平,如此高的税率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相关企业将没有在自身产品上再作努力的机会,一旦遭遇反倾销将不得不长期甚至永远退出已经苦心经营多年的国外市场,这种打击是致命的也是令人心痛的。

应对反倾销诉讼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不得不迈过的一道槛。

三、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的原因及其分析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外贸出口,成为中国出口的障碍,而且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逐年扩大,这一问题将长期严峻地突显在中国政府和企业面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