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反倾销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面对反倾销问题的原因、现状及对策

我国面对反倾销问题的原因、现状及对策
理论探索
Y0UNG 青年 与社会

我 国面对反倾销 问题的原因 、现状及对策
白建 军
( 云 南新 纪元投 资管理 有 限公 司 ,云 南 昆明 6 5 0 2 2 4)
摘 要 :从 2 0 0 9年奥 巴马执政开始 ,中国与美 国贸易摩擦越演越烈 ,美国政府连 续多次对 中国 出口美国的产品实施 了反倾销 行动 ,立案 率居 高不下,在 国际贸易史上实属罕见。为维护中国企业 的利益 ,促 进 中国对外 贸易的顺利发展 ,中国政府 必须认 真研 究 ,采取 有效措施 予以回应 。本文以 2 0 1 2年的一个反倾销案例 为例 ,从我 国遭受反倾销 的原 因及相关对 策提 出分析建议 , 希 望能为改善此局面做 一点贡献。 关键 词: 贸易摩擦 ;贸易争端 ;贸易保 护 ;反倾销


案 件 回 顾
2 0 1 2年美 I T C称 ,从中国进 口的高压钢瓶实 质性损 害了 美 国相关 产业 , 美 国将对此类产品征收反倾 销税和反补贴税 。 美国 I T C指出 ,由于中国产高压钢瓶 以低于公平价格在 美 国销售 ,美国将对从中国进 口的高压钢瓶征收 反倾销税 和 反 贴税 。 近 年来 ,我 国遭受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等 贸易救济措施 的 数量仍 然持 续上升。我国连续 多年遭反倾销调查 的居全球之 首 。面对这样的现状 ,我 们必须深入研究面对 ,采取有效 的
( 三)“ 非 市 场 经 济 国 家 ”的 问题
1 、 加大科研投入优化 出 口 结构 。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 只有把我 国出 口产 品从劳动密集 型转 向技术密集 型产业 ,优 化产 品结构 ,增加科技 含量 。才能在 国际贸易中逐渐转变劣 势地位 。 2 、规范企业 内部管理 、鼓励企业积极应诉 。在企业 内部 进行法律宣传 , 加深对进 口国的法律 了解 拓展信息渠道 , 只 有这样才 能最 大限度 地维护我国企业 的利益。同时增加 相关 费用 ,鼓励企业积极 面对反倾销诉讼 。

美国反倾销法与中国的对策

美国反倾销法与中国的对策

美国反倾销法与中国的对策p一、美国反倾销法简述美国是具有反倾销历史最久的国家之一。

早在1916年美国税收法中已有关于反倾销方面的若干规定。

1921年美国正式制定反倾销法,此后又经过了《1930年关税法>、《1979年贸易协定法》、《1984年贸易及关税法》和《1988年综合贸易及竞争法》的数次修订。

目前使用的反倾销法是美国国会于1994年底根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的反倾销和平衡关税的条约而再度修订并通过的反倾销法修正案。

反倾销法是美国外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程序法和实体法的统一体。

“程序法主要包括美国反倾销税的条款、征收反倾销税、中止协议和反规避措施等”。

美国反倾销程序包括调查程序、征税程序、行政复查和司法复查,主要由美国政府商务部、美国联邦国际贸易委员会、美国联邦国际贸易法院等机构负责相关职能。

二、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政策与中国的对策(一)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仅相当于美国进口量的l%左右,而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却占其全部反倾销案件的20%以上,远远高于对美国出口较多的国家和地区。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不景气,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呼声日益高涨;另一方面美国反倾销法中公平价值的确定方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存在着歧视,美国商务部用的是一把有弹性的尺来确定公平价值,对中国的企业极为不公。

我国的出口上平价格偏低、以量取胜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通过回顾从1980年首次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到今年——这三十年美国对华反倾销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特点:1.一直给予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和贸易体制包括外贸体制已经改变,但是美国商务部一直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1999年11月15日,中美达成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

该协议中关于反倾销的条款的译文如下:“中国和美国同意,美国可以维持它目前的反倾销方法,该方法将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

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反倾销原因、现状及应对措施

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反倾销原因、现状及应对措施

一、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商品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包括偶然性倾销、掠夺性倾销和长期倾销。

偶然性倾销一般是为了销售出口积压品等实行的倾销,一般不会招致反倾销诉讼;对于长期倾销除非有政府的补贴,否则不会存在。

而国际上的反倾销主要是针对掠夺性倾销。

中国目前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遭受反倾销诉讼的频率高。

自1979年中国出口糖精及盐类首次遭受欧共体反倾销以来,中国出口产品一直频繁遭受国外的反倾销调查,目前国外对中国反倾销立案已近500起,居世界各国之首。

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频率越来越高。

比如在今年的7月初的一周内,美国方面就对中国产品进行了5项裁定和多起调查。

7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可锻铸铁管件作出反倾销产业损害终裁;7月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浓缩苹果汁作出反倾销期间中的新发货商行政复审初裁;7月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鲜蒜反倾销新发货商行政复审程序;7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北汽福田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美国的农用拖拉机、草地拖拉机和乘式剪草机及其零部件下达有限进口禁止令;7月9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糖精作出反倾销终裁。

(二)遭受反倾销的出口商品范围广。

不仅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频繁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智利、秘鲁、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印度、韩国等也对我国发起了反倾销诉讼,涉案产品包括五矿、化工、轻纺、机电、农产品等4500多种。

去年对中国28个省、市的253家轴承企业,涉案金额3亿美元的轴承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今年4月份美国商务部受理对中国出口彩电反倾销案件,6月份美国家纺产品有限公司向美国的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对从中国进口立式金属顶熨衣板提起反倾销调查,8月份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对虾提起反倾销诉讼,甚至中国出口到欧盟的打火机也被提起反倾销诉讼,所以中国在国外遭受反倾销诉讼的商品无所不包。

反倾销案例及分析

反倾销案例及分析

反倾销案例及分析反倾销是指进口国通过采取法律和政策手段,对进口国市场上倾销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的行为。

倾销是指出口国出口的产品价格低于其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是通过削减生产成本等方式来实现。

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免受倾销产品带来的不公平竞争,进口国可以采取反倾销措施来制止这种不公平竞争。

以下是两个反倾销案例及其分析:案例一: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2024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于2024年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这一调查及税收举措引发了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造成了较大影响。

分析:1.倾销行为存在:美国通过反倾销调查发现,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存在倾销行为。

这导致了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反倾销措施的正当性: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进口国可以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本国市场利益。

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税属于合法行为。

3.反制措施的影响: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导致其在美国市场上价格上涨,从而降低了中国光伏产品的竞争力。

这对中国光伏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4.贸易争端的解决:中美两国就光伏产品的反倾销税进行了多次磋商,最终在2024年达成了双边协议,取消了具体的反倾销税率。

双方通过协商解决了这一贸易争端。

案例二: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玻璃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2024年,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玻璃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于2024年对中国太阳能玻璃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这一举措导致中国太阳能玻璃产品出口减少,对中国太阳能产业带来了较大影响。

分析:1.倾销行为存在:欧盟通过反倾销调查发现,中国太阳能玻璃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存在倾销行为。

这使得中国太阳能玻璃产品在欧盟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2.欧盟的反倾销措施合法: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是为了保护本国太阳能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影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

3.反制措施的影响:对中国太阳能玻璃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导致其在欧盟市场上的价格上涨,降低了其竞争力。

中国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中国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中国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中国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中国出口贸易规模庞大: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之一,其出口规模大,涉及多个领域,包括钢铁、纺织品、电子产品等。

这使得中国成为其他国家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对象。

2. 中国的价格竞争力: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以低成本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为支撑,使得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然而,这也为其他国家提出倾销指控提供了理由。

3. 涉嫌倾销行为的普遍存在:倾销是指出口企业以较低价格销售产品,从而损害其他国家企业的利益。

一些中国企业可能存在倾销行为,而这也是其他国家提出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之一。

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贸易摩擦解决机制: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建立更加高效的贸易解决机制,通过对话、妥善处理贸易争端,减少贸易摩擦的发生。

2. 推动国内产业升级:中国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对低价劳动力的依赖,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 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中国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对违法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和核心竞争力,减少反倾销调查的可能性。

4.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倾销和反倾销问题。

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调查,减少误解和争端的发生。

中国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与其出口贸易规模庞大和价格竞争力有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贸易摩擦解决机制,推动产业升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情况越来越严峻。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自2010年以来,全球近4,000起反倾销案件中,涉及中国的就超过1,000起,成为全球最高。

这些案件多集中在钢铁、太阳能电池板、电子产品等行业,对企业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反倾销的定义及原因、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反倾销是指一国出口商品到另一国,被后者认为价格过低或价格补贴过多,威胁到本国同类商品的正常销售,因而采取一定措施保护本国企业的措施。

反倾销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征关税、征收反倾销税、执行最低限价等。

反倾销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

在某些行业,国际市场上的一些主要生产国家通过出口商品估值低廉的方式,占领市场份额,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行业的竞争力和生存空间。

此外,一些进口国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也会采取反倾销政策,以减轻本国就业和产业的压力。

对中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大量的反倾销调查导致中国企业面临巨大的反倾销税,这对企业的生产、出口和投资带来了严重影响。

例如,美国2018年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开展反倾销行动,导致至少30家中国企业被制裁。

这些贸易壁垒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出口额造成冲击,也对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税收收入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为应对这样的情况,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和完善了反倾销工作。

政府设立了反倾销调查组,实施反倾销调查,申诉机制等,并加强了监管力度。

其次,支持企业加强自身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的政策。

此外,政府也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新的贸易通道,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扩宽出口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总之,反倾销是当前全球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面对反倾销的主动防范、有理应对和有效促进,是一个需要逐步完善的任务。

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沟通和统筹协调,推进多边贸易政策,积极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和市场,以减少贸易壁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及的应对措施

浅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及的应对措施
现状分析
目前,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反倾销调查和措施的 数量持续增加;二是反倾销税的税率较高,对涉案企业影响较大;三是反倾销 调查和措施的发起往往与政治、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02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经济原因
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为了保护国内产业,采取贸易保 护主义措施,对进口商品实施反倾销 税,以减少进口商品对本国产业的冲 击。
拓展多元化的出口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分散 出口风险。
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建立完善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及时监测和分析美国对华反 倾销的动向和趋势,为企业提供预警信息。
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提高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快速反应能 力,降低损失。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结论一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政治和战略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 的驱动力,而政治和战略因素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反倾销的发起和实施。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导致全 球贸易增速放缓,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动力和活力。
多边贸易体制受挑战
反倾销措施可能削弱多边贸易体制的 有效性和权威性,对全球贸易治理体 系构成威胁。
04
中国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措 施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01
制定和完善反倾销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反倾销的定义、标准和程 序,为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提供 法律依据。
产业受损
反倾销措施可能导致中国 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下 降,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 或裁员的风险。

贸易摩擦加剧
美国对华反倾销可能导致 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进一 步升级,影响两国经贸关 系的稳定发展。
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经贸合作受阻
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可能 导致中美经贸合作受阻, 影响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 关系。

美国对华反倾销及中国的对策

美国对华反倾销及中国的对策

摘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利益的不一致,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日趋激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对外贸易强劲发展,尤其是入世以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是迅速,已经成为对外贸易大国。

在我国成为对外贸易大国的同时,也步入了贸易摩擦高发期。

中美建交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发展迅猛。

自1983年美中之间第一次出现贸易逆差以来,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方面认为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将损害美国国内的利益。

因此,近年来美中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美国也加强对中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以及设置环保审核等贸易壁垒力图阻止中国的产品向美国出口,防止美中贸易逆差的继续扩大。

文章通过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的概述,从中美两方面分析总结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 反倾销;应对措施IAbstractNow the world, peace and the development already became the time the subject,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already becomes take technical and the economic potentiality as the foundation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competition.However, because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not balanced and the benefit is inconsistent, between the various countries' trade friction day by day is also intense.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he Chinese economic potentiality has strengthened after, the foreign trade strong development, is WTO entry in particular, our country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is rapid, our country already becomes the foreign trade great nation.Became the foreign trade great nation while our country, our country also already marched into the trade friction succeeding in the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time.Since China and America have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s trade development is swift and violent.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 first time will appear the trade deficit since 1983, 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s trade deficit expands unceasingly, the American aspect thought 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s trade deficit will harm the American domestic benefit.Therefore, 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s trade friction was in recent years unceasing, US also strengthened to the Chinese counter-dumping and sends trade barriers and so on the subsidy investigation as well as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erification tries hard to prevent China's product to export to US, prevents the America and China trade deficit the continuation expansion.Through to US to the Chinese counter-dumping present situation outline, from the global trade environment, the objective reason and the subjective reason three stratification plane analyses summarizes US to the Chinese counter-dumping reason, inquired into US adverse effect which produces to the Chinese counter-dumping, and has pointed pointed out the government, the enterprise and the profession association should adopt measure. Key words :Chinese and American trade ;trade friction ;Anti-Dumping ;countermeasure adjustment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目录 ........................................................... I II 一、美国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的现状 (1)(一)美国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数量 (1)(二)中国在美国对外反倾销目标国中的地位 (2)(三)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涉及的行业分布 (3)(四)美国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涉案金额 (3)二、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原因 (4)(一)美方原因 (4)1、美国经济的低迷与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4)2、美国对华日益增长的贸易逆差 (4)3、美国把中国当做其全球发展战略的主要阻碍 (5)4、美国国内政治原因 (6)5、美国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6)(二)中方原因 (6)1、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6)2、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依存度过大 (7)3、中国企业出口秩序不规范 (7)4、中国政府宏观调控不足 (8)三、中国应对美国反倾销的对策 (8)(一)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8)(二)改变中国与美贸易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 (9)(三)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9)(四)早日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9)(五)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10)(六)完善出口预警机制 (10)参考文献 (11)致谢.............................................................III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现状及中国的对策GATT第6条对倾销的概述:将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法进入另一国市场,如果因为此原因缔约国的相关行业受到危害和有受到威害的可能,或此缔约国的新型工业发展因此受到阻碍,那么这种倾销应受到惩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反倾销现状及对策————————————————————————————————作者:————————————————————————————————日期:中美反倾销现状及对策-旅游管理中美反倾销现状及对策本文介绍了国际贸易实务中常见的贸易摩擦形式及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措施”。

通过分析“反倾销措施”法体意义和实施程序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美国对华反倾销实施现状和贸易影响,并针对相关影响提出了应对“反倾销措施”的政策建议。

孙双双张向东刘永泉一、反倾销概述反倾销(Anti-Dumping)指当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因低价倾销而导致本国产业受到损害后,对外国商品所采取的一种征收附加税收的贸易救济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低价倾销,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规定,一成员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遵守三个条件:首先,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第二,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第三,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上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由于反补贴实施条件和反倾销类似,而且反补贴实施程序和难度,较反倾销简单,所以本文就不详细阐述反补贴问题。

但是美国对中国的反补贴案件也是时有出现,如美国商务部2009年11月24日做出终裁,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至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

该案涉及金额约27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

二、美国反倾销实施程序1.负责机构。

美国,负责反倾销的机构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另一个是美国商务部。

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调查和裁决外来的倾销产品是否对本国同类工业造成了损害。

商务部负责调查和裁决外来的进口产品是否低于公平价值在美国市场上倾销,并计算出倾销的幅度。

如果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决有关进口产品对美国同类工业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商务部也裁决有关进口产品是低于公平价销售,商务部将发布征收反倾销税的命令,由海关执行。

2.申诉。

根据美国反倾销法规定,对倾销提出申诉分为:反倾销机构提起和申诉人提起两种。

前者是指商务部根据自己所得到的资料,认为进口到美国的产品有倾销行为,并以确凿证据证明,可以在美国联邦公报上发布反倾销调查提起通知,不过这种由反倾销机构提起的情况非常少见。

后者是指申诉人以申诉书的形式向反倾销机构提出反倾销调查。

申诉人包括:同类产品的制造商、生产商或批发商;该种工业内有代表性的、注册工会认可的工人团体;同种工业的工业协会或商业协会。

起诉书必须同时递交给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

3.立案调查。

商务部在接到申诉书后20天内要做出是否立案调查的决定。

如果决定立案调查,应在美联邦公报上发布提起反倾销调查通知。

国际贸易委员会收到申诉书后并不审核申诉理由是否充分,在7天内开始调查,如果商务部对申诉案件决定不受理,则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调查应自动终止。

商务部决定立案调查后,通常要在宣布后的一两周内向有关出口商和进口商发出调查问卷,并要求在30天内交回问卷。

调查问卷要求提供的内容相当广泛,有被指控倾销产品的国内销售、出口数量及价格、生产成本及各个环节的数据和证据等。

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开始调查时,也同样要发出调查问卷,并在7—14天收回问卷。

4.初裁。

首先是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

国际贸易委员会依据问卷调查所获得的各种有关资料,在45天内必须做出是否损害的初裁。

如果初裁的结果是肯定的,案件继续进行。

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做出初裁之前,通常要举行听证会,听取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并进行投票表决。

其次是商务部初裁。

在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之后进行。

该部在接到申诉书后的160天内必须做出进口产品是否低于公平价值销售的初裁(如果情况复杂可延长50天)。

初裁做出后,其结果应在美联邦公报上刊登通知,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

如对初裁结果有异议,可要求商务部举行听证会进行辩论。

初裁的结果。

如前所述,如果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裁决是肯定的,案件继续进行;如果是否定的,国际贸易委员会和商务部都要终止调查,诉讼程序结束。

5.核查及终裁。

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在收回调查问卷后,将进行核查,并举行听证会,以便做出最后裁决。

通常的情况是,商务部要派人到出口国进行实地核查。

核查时,要求有关生产单位及出口公司提供账本、生产记录、购销合同、发票、运输、保险等单据。

在核查期间,有关方面要密切配合,及时提供所需要的资料。

如不能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商务部将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做出最终裁决。

在做出终裁之前,如果有关当事人请求,应举行一次听证会,目的是让有利害关系的人陈述自己的意见。

在核查和举行听证会的基础上,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分别做出各自的最终裁决。

商务部的终裁,通常在初裁后的75天内做出(情况复杂的,可延长60天)。

如果商务部的终裁是肯定的,应裁明具体的倾销幅度;如果终裁是否定的,调查即告结束。

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终裁,应在商务部做出肯定性终裁的45天内做出。

如果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终裁都是否定的,反倾销程序就终止。

如果它们的终裁都是肯定的,则商务部在收到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后的7天内发出征收反倾销税的命令。

6.行政审查及日落审查。

根据美国法律规定,自某种商品被征收反倾销税满1年开始,每年都对上一年度的被征税商品的倾销幅度进行行政审查,若在连续3年的审查中达到最低倾销幅度(低于0.5%)或没有倾销幅度,则可由美国商务部撤销反倾销税命令。

另外,当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商品在反倾销税命令满5年时可以进行日落审查,一般日落审查过程有一个法定启动期限,该期限在反倾销税命令满5年的前30天开始。

7.上诉。

在美国负责处理上诉的部门有两级,一是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一是美国海关与专利上诉法院。

如对反倾销案的仲裁不服,可以先上诉美国国际贸易法院。

如仍不服,再上诉美国海关与专利法院。

上诉的期限一般为30天,即在该项商品仲裁决定在联邦公报上公布后30天内提出。

法院在其判决后10天内在联邦公报上公布最终判决。

三、美国反倾销实施特点1.反倾销调查日益频繁。

美国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调查呈不断增长之势,使我国受到反倾销调查案件越来越多。

据商务部统计显示,我国出口美国商品受到的且正在实施的反倾销制裁的案件:1983年第一起开始,累计高达104项。

其中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更是出现反倾销调查加速趋势,尤其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更是如此。

下表就是我国出口美国产品遭受反倾销案件数量情况,从后文图1也可以看出这种明显的趋势。

2.反倾销涉及的商品范围广。

随着我国出口能力的增长,美国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正在由单项商品向多项商品,甚至海关税则大类商品演化。

如美国1994年对我国铅笔反倾销指控将所有物理特征具有“以某种硬质材料为外壳,可在某种表面作记号”的商品统统纳入指控范围美国对我国进行反倾销指控和调查的商品已由简单加工产品扩展到高科技商品,由低附加值或劳动密集的简单加工商品(如矿产品和化工产品)发展到涉及我国各大类出口商品。

我国出口的大宗商品、优势商品和具有发展前途的商品,如防织品、服装、鞋类、电视机、自行车、化工原料性产品、家具、汽车零部件等出口强项商品,均成为美国反倾销目标。

3.对华反倾销的随意性和不公正性加剧。

目前,除日本外,西方国家均把我国列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来处理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案,如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瓷烧锅,美国所选择的替代国是瑞士,我国出口价格比瑞士低67%,因此被征67%的反倾销税;我国出口到美国的鬃刷,其替代国是日本,于是被征收127%的反倾销税,完全无视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事实,完全否认我国企业在法律和事实上的自主权,这是极不公平的。

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使我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措施特别沉重的打击。

由于我国被歧视性地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美国可以随时随地以第三国价格替代我国实际价格作为裁决依据,反倾销指控一旦发生就很容易被裁定征收极高反倾销税率。

四、政府主导的“集团”应对策略为有效应对国外对华“337条款”,减少国外“337条款”造成的损失,我国政府应建立由商务部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专门的产业管理部门。

次专门产业部门总体上承担应对反倾销主体责任和风险,放弃当前由企业承担风险的应对机制,负责并指导企业参与国外反倾销调查程序,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对外磋商及争端解决工作。

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国政府和行业协会作用,构筑一个由企业、行业组织与政府组成的高效的应诉机制。

我国的行业协会应尽快完成职能转变,尽早从注重管理和控制的行政角色,转变为一种具备协调功能、谈判功能和行业约束功能的经济共同体。

应加速建立涉外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及管理咨询公司等外贸企业服务机构。

为了保障协会的作用,必须加快培养一批从事“337条款”应诉的专门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337条款”应诉的专家队伍,为构筑科学、高效的“337条款”应诉机制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基础。

所涉及行业的出口协会,应具体组织相关企业参与调查程序,负责收集和提供与调查和政府磋商有关的各项统计数据和材料。

我国的企业应积极应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努力收集充足的信息,充分准备好应诉材料,积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做好应诉的工作。

(作者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