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及我国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及我国对策(吕召华,广西大学商学院,13国际商务;学号:1399392011)

摘要:近年来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不景气,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入市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势发展,各国开始采取各种贸易壁垒,遏制我国经济的发展,保护国内相关产业,中国面数量临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的反倾销调查,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和国内经济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国外华反倾销的现状,分析了这种现状的原因以及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反倾销;贸易;应对措施

1. 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Dumping)是一种价格歧视,即出口厂商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销售商品,对进口国的某些工业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是一种不正当的贸易行为。

反倾销(Anti-Dumping)是指进口国依法对给本国产业造成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或减轻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

WTO《反倾销协议》规定,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

1.倾销存在。即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是低于其正常价值,确有倾销的存在;

2.损害存在。即产品的倾销对进口国同类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3.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害是因进口产品的倾销所致,而非由其他因素所致。

2.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反倾销制定的初衷是创造公平的竞争秩序,也是世界贸易组织赋予缔约国抵制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现在由于发展中国家国际竞争力增强,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贸易保护做法受到严重约束,反倾销这种“合法”的贸易措施被一些国家滥用,成为限制国外产品的贸易壁垒,日益变成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武器。

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遭受反倾销投诉始于20世纪80年代,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和盐类进行首次反倾销立案调查,自此后,我国企业不断遭到国外企业甚至政府的反倾销调查,遭受反倾销案件数量急剧增加。迄今为止,我国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居世界之首,是国际反倾销中最大的受害者。

截止到2012年,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和出口商品提出反倾销调查, 案件总计412起,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亿美元。其中欧盟99 起, 美国78起, 两者

合计占总数的43%;印度则是后来居上,名列第三。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墨西哥等四国对华反倾销的投诉也都超过了20 起。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是124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不断发展的对外贸易让中国发展惠及世界,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继续抬头。据商务部统计,仅在2013年,我国出口产品就遭遇92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36.6亿美元,其中,反倾销案件71起、反补贴案件14起、保障措施案件7起。

中国频繁遭遇反倾销,使得部分出口产品被外国课以高额的反倾销税,大大削弱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的甚至被挤出进口国市场,这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出口贸易发展,也不利于世界自由贸易新格局的形成。

目前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到的反倾销案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不断增多。

从1979年中国遭遇到第一起反倾销案开始至1995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国外对华反倾销案总数仅为66件,平均每年只有6.6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数急剧增加。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995年到2001年,国外对中国反倾销数量总共264件,平均每年37.7件,而同期世界反倾销调查数1920件,平均占比13.75%。而2001年入世后,至2013年6月中国遭遇对华反倾销案件数为698件,平均每年60.7件,占世界同期比重为28.17%。反映出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数呈现大幅增多的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WTO反倾销统计数据整理

(2). 涉案金额和规模越来越大。

在80年代, 外国对中国反倾销的案件中, 根本没有超过1亿美元, 涉案金额大于1000万美元的也不足10起。而进入90年代以来, 对华反倾销案件的涉案金额也在日益增大。其中, 大于1000万美元的案件已经达到数十起, 光欧盟就占了24起。超过1亿美元的案件也比比皆是, 目前已有十五件之多。

同时,涉案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以欧盟为例,2006年7月欧盟对中国出口欧洲的钢铁紧固件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涉及中国1700家钢铁企业。2007年12月至2008年上半年,欧盟又对中国销往欧洲的镀锌板、无缝钢管等钢铁产品发起了7起反倾销调查,涉及的出口企业达178家,涉及出口产品的金额超过36亿美元。2008年12月,欧盟对中国紧固件行业反倾销案发布最终裁定文件,此案涉及的中国出口企业达200家。

(3)增收税率高。

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非常高,低则百分之十几,高则达百分之百甚至上千。

以欧盟为例,表2反映了2013年欧盟对华反倾销案裁决情况。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部分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的税率在50%以上的居多,也经常有征收超过100%税率的产品。墨西哥曾对我国鞋类征收的税率曾高达1105%。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4

(4)发展中国家逐渐取代发达国家,成为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发起国主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出口的大幅度增长,世界各国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总量的急剧增加,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急剧增加。目前针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主体,已经从发达国家转变为发展中国家。如下表所示,近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反倾销立案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

资料来源:根据WTO反倾销统计数据整理

(5)涉及产品种类不断扩大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世界各国对中国反倾销涉及的产品范围较小,大多集中在轻工业产品、化工产品、冶金原料等初级产品上。而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国对华反倾销指控的产品范围越来越广,机电产品、化工产品、五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橡胶、农副产品等各大类近4000多种商品都不同程度的遭到过倾销指控。

3. 对华反倾销的原因

(1)外部原因

○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近年来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发达国家希望保护其夕阳产业发展,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现代化,保护国内相关产业,都纷纷利用被WTO所允许的反倾销手段,来限制进口。

○2对中国贸易存在歧视性。

一些国家和地区无视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主观地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他们在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进行反倾销时,是以"替代国"的价格作为确定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依据。而这些国家在选择替代国时,由于替代国的选择标准模糊,而且自由量度权太大,所以常常具有随意性,使得我国在替代国问题上遭受着严重的歧视。

(2)内部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