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5课《发现与创造》

合集下载

第5课发现与创造

第5课发现与创造

第5课发现与创造第一篇:第5课发现与创造第5课发现与创造教学目标了解材料的特性,学习利用材料原有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再创造。

认识发现与创造和变废为美的关系,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对材料美感的发现和创造性利用的能力,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重点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

难点如何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进行再创造,如何根据制作用品的需要寻找、发现合适的材料。

教学准备实物装饰品、原材料、剪刀、双面胶、美工刀教学方法欣赏法等。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组织教学:以小组为单位,检查学生所带的各种材料和学习用品。

〈二〉、导入新课:1、欣赏课件,让学生感受各种不同材料所做的艺术装饰品,体会废旧材料的妙用。

2、用手触摸实物范例和自己所带的材料,给你怎样的感觉?3、结合书本中的图片,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材料所做的物体质感都存在不同。

〈三〉、师生共同研讨装饰品制作工艺需注意的事项:1、图片对比讨论2、得出结果:(1)、需注意原材料的本身特性。

(2)、装饰品制作构思要巧妙,注意大方美观。

(3)、制作过程中要运用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

〈四〉、学生制作,比一比谁的创意具有独特个性。

1、学生根据自己的材料,构思创作具有趣味的装饰品。

2、以绿色环保为主题。

3、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

(教师巡还指导)〈五〉、作品展示:学生自评和集体互评,教师点评。

〈六〉、总结:学生完成第二篇:发现与创造《发现与创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材料的特性,学习利用材料原有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再创造。

2、认识发现与创造和变废为美的关系。

3、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对材料美感的发现和创造性利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

《5发现与创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5发现与创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发现与创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发现与创造”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1. 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初步技巧;2. 培养艺术创作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3.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将自身感受以美术形式表达出来。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重点是:1. 学会运用不同视角和观察方法去“发现”;2. 理解创意在美术创作中的核心地位,并实践“创造”。

难点在于:1. 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元素转化为艺术创作的灵感;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顺利进行,需做好以下准备:1. 教学材料准备:画纸、彩笔、水彩等绘画工具;相关艺术作品展示资料;2. 教学环境准备:布置美术教室,营造轻松、开放的创作氛围;3.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准备个人观察和创意的初步想法。

通过在这样一个松、开放的创作氛围中,学生不仅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能够在交流和碰撞中激发出更多的灵感。

这样的环境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尝试和成长。

提前预习课程内容的习惯,使学生对即将到来的课堂学习有了充分的准备。

他们带着个人的观察和创意的初步想法走进课堂,这种准备不仅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参与度,也使得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他们可以基于自己的观察和想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从而让他们的创意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想法和观点都被尊重和接纳。

这样的氛围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知识,更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得了成长,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一、导言阶段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创意和美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明确主题: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发现与创造”,并解释在美术学习中“发现”指的是发现美、发现创意,“创造”则是通过艺术手段表达个人想法和情感。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发现与创造》课件1人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发现与创造》课件1人美版
发现
以下许多作品中的材料大部分都是我们熟悉 的,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雕塑《牛头》用的材料
全是现成物品,即一个自 行车座和一个车把。这些 现成品到了他的手里便激 发了他的想像力,他巧妙 地构思 了这一尊“公牛”。 这就 是后来具有广泛影响 的“ready make”(现成品) 雕塑,毕加索是这种艺术 的先驱者。
创造
许多作品在保留了材质自身的美感外, 艺术家还利用造型、色彩、肌理空间等美术
语言,把材质的美感发挥的淋漓尽致。
红酒瓶塞和废报纸
主要方法:
1、因形选材
先有了想法,然后选择 合适的材料。
2、因材造型
先有了材料,看它像什 么,能做什么
因形选材
因材造型
课堂实践: 1、利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 把自己课下寻找的材料,设计 制作成一件物品,注意美观和 实用性。 2、五人一组,大家合
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 用简单的文字描述一下 本小组的作品

发现与创造

发现与创造

易拉罐的创意制作
目前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大约为1.4亿吨左右,全 国的三分之二的城市陷入了垃圾包围之中。而每年只有一 小部分的垃圾被利用,大部分就是简单的堆放,甚至污染 环境。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同时,遭 到了人类机大的破坏.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与一种生态平衡 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是乐观的 。
塑料瓶的变废为宝
废旧塑料瓶乱弃乱丢, 既 污染环境又影响城市的美 观,其实废旧塑料瓶用完后 再回收利用,还可以用来做 装饰品 ,以及许多生活用 品。
利用废旧塑料瓶做的衣架。它是由一个挂钩和两个孔组成的,这两个 孔可不是一般的孔,内部是标准的瓶口螺纹结构,可以将不用的空瓶 子拧上组合成一个不错的衣架。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五课 发现与创造
你能说说不同材质表面的机理带给我们怎样 的感受?
顺序的纹理
神奇的造型
亮丽的光泽
天然的排序
同学们想想以上的图片的色彩,肌理,形 状和质地是不是各具美感? 提高我们对于材料的美感和特质的感受力 是我们今天这堂课的一个重点。 因形选材,因材造型。有了善于发现美的 眼睛,把握住材料的特点,我们才能进行 大胆的创意。
所以,请大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 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变废为宝是最大的节约。
赶快行动。利闲置物品变废为宝的小设计
纸板是随处可见的材料,大多 数用于包装外壳。瓦楞纸制作 家具织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用 这些褐色的纸板做成的家具你 见过吗?废纸箱制作书柜、废 纸箱制作收纳盒....通过设计师 的妙手,将原本只是废弃物的 硬纸板变成了一组组古朴而又 独特的家具——通过纸棱角度 的变化,还可以组合成不同的 花纹图案,让人眼前一亮!如 果这样的纸板家具能够普及, 那么对环保工作来说不失为一 个好消息:既减少了原木的砍 伐,也消耗了大量的废弃纸板, 一举两得。

初中美术课程《发现与创造》教案

初中美术课程《发现与创造》教案

初中美术课程《发现与创造》教案初中美术课程《发现与创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理解材质的不同,美术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并能够分析出各美术种类的特点,理解到美术并不等于是简单的画画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感受、体验、参与、自主、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材料和种类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审美兴趣,从而产生对美术文化的关注、欣赏与探索的热情。

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兴趣,并进行制作材料的分析。

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教学准备范作,美术作品工具材料。

教学方法欣赏法,评述法、引导法等。

板书设计在美术世界中遨游美术种类:油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

《出水芙蓉图》佚名宋中国画《秋瑾》王公懿版画《父亲》罗中立油画《秦始皇兵马俑》秦朝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看一看)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小学的美术学习。

比如可以说说他们以前的美术课都有学习有哪些内容,都是怎样上的。

2、欣赏范作,看后有什么感想?你们是不是认为上美术课就只是单纯的画画呢?(学生看着这些美术作品,显得非常兴奋,很好奇,很好地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

)3、思考、交流、讨论、发言。

(二)、展示汇报,交流探讨(说一说)教师活动:1、让学生把他们喜欢的美术作品(可以是美术展室里的作品,也可以是自己寻得的)呈现出来,谈谈它们所具有的各种特点,教师适时进行引导。

2、阅读课文,理解带蓝色圆点的美术门类及材料;比较欣赏,课文中哪些美术种类在刚刚同学们最喜欢作品中没涉及到的。

3、观察自己的身边的都有哪些美术种类,列举一二。

(比如是自己的日常用品,教室的桌椅等)学生活动:1、展示自己带来的美术作品,说出它们都具有哪些特性.2、阅读课文,弄清因为材质的不同,美术可以分为哪几种门类,与美术作品的零距离,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和触觉,加深对美术作品特点的认识。

[k12精品]七年级美术上册5发现与创造教案人美版

[k12精品]七年级美术上册5发现与创造教案人美版
2、各小组相互评价
3、教师激励评价,为每个小组颁奖。(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
五、课堂小结:回顾本科内容知识要点
学生欣赏感受
学生欣赏、分析、引发积极的思考
谈自己的感受
欣赏作品
分析作品的材质、肌理、色彩、美感等。
小组讨论抢答
学生欣赏作品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作业主题
5
5
10
10
10
5




发现与创造
编号
周造
课时
1
课型
设计应用




1.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寻找,运用材料、设计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对材料美感的发现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发现与创造过程中,体会设计应用为我们带来的方便与愉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提升生活品位,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一、激趣导入
1、欣赏作品(课件欣赏)
生活中有许多废旧材料,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材料有着各自的形态、色彩、质地、肌理等视觉特征,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好材料,为我们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师生讨论
教师提问:这些画与你们平时经常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
秩序的纹理神奇的造型亮丽的光泽
二、探究实践
创作时首先根据材料的特征来构思,合理、巧妙地利用材料的形态、色彩与肌理,尽可能保留与发挥材料本身的特征与美感,用较少的加工获得生动有趣的艺术效果。
以上作品中许多材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哪些作品保留了材料原有的美感?

最新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发现与创造》教案2

最新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发现与创造》教案2

《发现与创造》教案教材分析:教材中展示了以大量的废旧材料创作的生活日用品和小工艺品,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可利用许多废旧材料制作富有情趣的生活用品与装饰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提高对生活物质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利用不同材料的美感创造出具有新视觉的作品,为实际生活服务。

2、过程与方法:在发现与创造过程中,体会设计应用为我们带来的方便与愉快。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

难点: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去巧妙地利用材料原有的形状,色彩,质感等因素创造新事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各种材料、剪刀、颜料、浆糊胶水、涂色工具、作业纸。

教学过程:1、导入。

(1)展示课件,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废旧材料。

(2)欣赏一些图片,教师提问:这些画与我们平常看到的有什么区别?组织学生思考。

2、讲授新课。

(1)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图片,分析书中作品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2)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想法。

3、造型表现。

(1)请同学们欣赏一下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

(2)提出问题:你能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实用的日用品吗?(例如,用旧扑克牌制作收纳盒。

)4、学生创作。

(1)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进行制作。

(5)教师巡回指导,并为有困难的同学或小组提供帮助。

5、评价。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按小组编号贴到展板上。

(2)各小组相互评价。

(3)教师激励评价,为每小组颁奖。

【精品学习】七年级美术上册5发现与创造教案人美版

【精品学习】七年级美术上册5发现与创造教案人美版
二、探究实践
创作时首先根据材料的特征来构思,合理、巧妙地利用材料的形态、色彩与肌理,尽可能保留与发挥材料本身的特征与美感,用较少的加工获得生动有趣的艺术效果。
以上作品中许多材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哪些作品保留了材料原有的美感?
三、造型表现
你能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实用的日用品吗?
2、各小组相互评价
3、教师激励评价,为每个小组颁奖。(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
五、课堂小结:回顾本科内容知识要点
学生欣赏感受
学生欣赏、分析、引发积极的思考
谈自己的感受
欣赏作品
分析作品的材质、肌理、色彩、美感等。
小组讨论抢答
学生欣赏作品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作业主题
5
5
10
10
105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一、激趣导入
1、欣赏作品(课件欣赏)
生活中有许多废旧材料,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材料有着各自的形态、色彩、质地、肌理等视觉特征,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好材料,为我们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师生讨论
教师提问:这些画与你们平时经常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
秩序的纹理神奇的造型亮丽的光泽
用旧扑克制作收纳盒
可乐瓶,矿泉水瓶制作的猪猪储蓄罐美丽花瓶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为有困难的小组提供帮助。
(2)展示有借鉴意义的作品,提高作品成功率。
四、展示评价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按小组编号贴到展板上,按下表所列奖项自评自己的作品。(体现评价的激励作用。)
创意奖肌理美奖色彩美奖合作奖鼓励奖速度奖
发现与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版小学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5课
发现与创造
你能看出是什么材料吗?
卷纸筒也能变成艺术品,法国艺术家 在纸筒内利用空间和光影,将寥寥几片小 纸巧妙的变成了美景。
这位艺术家名叫阿纳斯塔西娅埃利亚斯,现 年33岁。谈到自己的作品,他说:“每个模型我都 要花数小时,因为我必须裁剪出能放在卷筒内的小 纸片。这是艰难的任务,但只要有实践和耐心,它
这又是什么材料?
埃迪亚斯·库马洛是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亚历
山德拉城的巧手鞋匠之一。毫不起眼的轮胎在他
的巧手制作下,不一会就变成了一双双结实实用 的凉鞋。轮胎凉鞋的样式是根据南非祖鲁族的传 统舞蹈鞋改进而来的。当地居民不但可以购买鞋 匠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轮胎鞋,还可以根据喜好自 己设计定做。因此,用废旧轮胎制作凉鞋已成为 当地人的一种时尚。
就变得比较容易了,我用镊子来操作和处理纸片的
形状。我选择同样颜色的纸,让人觉得就好像纸人
是从纸筒里冒出来似的。
这是什么材料做的?
还是卷纸筒,日本艺术家Yuken Teruya展现他精 湛刀功,在这平淡无奇的材质上精心地雕琢出了了一片 美丽的森林风景,非常漂亮。
看来从废旧材料到艺术品 只是举手之劳,还等什么,行动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