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的检验规范标准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电子元器件作为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严格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标准及常用的检验方法。
一、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标准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标准:电子元器件的外观应无明显的划痕、氧化、损坏等不良现象,并且应符合制造商提供的样品、图纸和规范要求。
2. 尺寸标准:电子元器件的尺寸应符合制造商提供的图纸和规范要求,如焊盘大小、引脚间距、外壳大小等。
3. 材料标准:电子元器件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如导电材料的电导率、介质材料的绝缘强度等。
4. 结构标准: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如通孔的位置和数量、引脚与焊盘的连接方式等。
5. 功能标准: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如电容器的电容值、电阻器的阻值、二极管的正向电压等。
二、电子元器件的检验方法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常用的几种电子元器件的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用肉眼检查电子元器件的外观,包括是否有划痕、氧化、变形等不良现象。
2. 尺寸检验:使用量规、卡尺等工具测量电子元器件的尺寸,与制造商提供的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比对。
3. 材料检验:通过仪器测量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电导率、绝缘强度等。
4. 结构检验:对电子元器件的结构进行检验,如通孔的位置和数量、引脚与焊盘的连接方式等。
5. 功能检验:使用相应的测试仪器对电子元器件的功能进行测试,如电容器的电容值、电阻器的阻值、二极管的正向电压等。
6. 可靠性测试: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各种可靠性测试,如高温、低温、湿热、振动等环境试验,以评估元器件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
以上只是电子元器件质量检验的一部分方法,不同的元器件类型和制造商可能有不同的检验要求和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是确保电子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
电子元器件来料检验要求规范

电子元器件来料检验要求规范一、检验流程及要求:1.检验员应按照检验规程进行工作,保证检验流程的正确性和标准化。
2.对于每一个元器件批次,必须进行检验记录和保存,包括来料检验报告、检验数据记录等,以备随时查阅。
二、检验项目及要求:1.外观检验:-检查元器件外观是否完整,无明显破损、划痕等。
-检查元器件标识是否清晰,无模糊、歪斜等问题。
-检查元器件引脚是否正常,无变形或损坏。
2.尺寸和封装检验:-检查元器件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检查元器件封装是否完整,无明显变形或焊接不良。
3.引脚电性参数检验:-检查元器件引脚电性参数是否符合规范,如电压、电流、频率等。
-使用适当的测试仪器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
4.功能性能检验:-检查元器件的功能是否正常,如开关、放大、传输等特性。
-使用适当的测试仪器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
5.环境适应性检验:-检查元器件在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是否能正常工作。
-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
6.可靠性检验:-检查元器件的可靠性,包括耐压、耐久性等要求。
-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
三、检验设备及环境要求:1.检验员应熟悉所用的检验设备,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2.检验设备和环境应处于良好状态,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3.检验设备应定期校验和维护,确保其工作正常。
四、来料检验文件要求:1.对每一批次的来料元器件,应填写并保存来料检验报告。
2.来料检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元器件型号、批次号、检验日期、检验结果等。
3.检验报告应妥善保存,并能随时提供给需要方查阅。
五、不合格品处理要求:1.对于不合格的元器件,检验员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并进行适当的记录和处理。
2.不合格品应加以标识,并妥善保存,以便在后续环节进行追踪和处理。
3.不合格品的处理应符合相关规范和制度,包括报废、退货、返修等等。
六、检验周期及频次:1.来料检验的周期和频次应根据元器件的重要性和质量稳定性要求来确定。
电子元器件来料检验规范

电子元器件来料检验规范在电子制造业中,来料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电子元器件作为电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对整个电子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寿命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来料检验对于保证电子产品可靠性、提高产品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检验流程1、检验计划制定制定电子元器件来料检验规范前,需明确该元器件的类型、技术规格、封装形式、器件等级、包装方式、生产厂家、批次信息等,建立相应的计划和标准。
基于最低限度可接受品质水平(AQL)等级,确定受检数量、抽样方式、检查水平等检验统计学参数。
2、来料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合格标志、引脚间距、引脚绕线、焊盘、安装位、器件型号规格等。
根据情况,还可以进行与器件外观、尺寸、结构、性能参数等相关项目的检验。
3、检验判定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并处理。
如有不合格品,按照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如返工、报废、换货等。
4、入库管理对已检验并合格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标记、打码和封装,并及时归档入库,确保下一车间或批次装配时的顺利运行。
二、检验标准1、封装标准除了一些极少数应用特殊场合、特殊要求的封装外,大多数电子元器件都使用标准封装。
应按照标准封装规范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检验。
2、外观标准外观一般分为两类检验标准:第一类:用于一般元器件外观检查,包括引脚的位置、焊盘、引脚绕线、安装位等重要特征。
相关标准:IPC-A-610D (电子元器件外观标准质量标准)。
第二类:用于细微缺陷的检查,包括表面者划痕、表面污点等,相关标准:MIL-STD-883E(微电子装置和材料的可靠性试验程序)。
3、性能标准对于器件的性能检验,可以按照通用标准将器件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按照等级对其性能进行检验,逐级升高才能使用。
4、环境标准元器件的使用环境与使用寿命有直接关系。
电子元器件应在经过各种测试、评估、可靠性验证后,才能向客户交付。
针对这一点,可采用温度、湿度等各类环境适应性测试。
5、供应链管理标准来料检验规范除了对元器件本身进行检查外,还涉及到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的管理,此外也应遵循GB/T 3098.1的相关规定。
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标准

电阻类元器件入厂检验规范0ZDZ.935.03上海正泰自动化软件系统有限公司2009 年8 月入厂检验规范0ZDZ.935.031电阻类元器件代替: 共4页第1页ZD9110正泰自动化 软件系统本规规定了电阻类元器件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手段、设备、工具及抽样方法。
本规适用于电阻类元器件的入厂检验。
电阻类元器件包括:电阻、功率电阻、热敏电阻、可调电阻、压敏电阻、精密电阻、排阻、电位器。
2 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手段、设备、工具及抽样方法 电阻类元器件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手段、设备、工具及抽样方法见表1~表 8。
表 1 电阻表 2 功率电阻共4页第1页表 3 热敏电阻表 4 可调电阻ZD9111电阻类元器件入厂检验规共4页 第 2页表 5 压敏电阻表 6 精密电阻ZD9111电阻类元器件入厂检验规共4页 第 3页表 8 电位器ZD9111电阻类元器件入厂检验规共4页 第 4页电感类元器件入厂检验规范0ZDZ.935.03上海正泰自动化软件系统有限公司2009 年10入厂检验规范0ZDZ.935.032正泰自动化软件系 统代替:共2页 第 1页ZD9110电感类元器件本规规定了电感元器件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手段、设备、工具及抽样方法。
本规适用于电感类元器件的入厂检验。
电感类元器件包括:贴片电感、插件电感、色环电感、磁珠 / 磁环、共模扼流圈、电压互感器(变换 器)、电流互感器(变换器)。
2 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手段、设备、工具及抽样方法电感类元器件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手段、设备、工具及抽样方法。
表 1 贴片电感、插件电感和色环电感表 2 磁珠 / 磁环统共2页第1页0ZDZ.935.032共2页第2页表 3 共模扼流圈表 4 电压互感器(变换器)、电流互感器(变换器)NZB6装置上用的电压互感器 (变换器) 、电流互感器 (变换器) 由于尺寸不是国标, 因此需要参考检验卡片 6ZDZ.214.001JK 6ZDZ.213.001JK. 进行检验。
电子元器件检验标准

电子元器件检验标准电子元器件是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对电子元器件进行严格的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器件检验的标准和方法,以期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首先,电子元器件的外观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外观检验中,需要检查元器件的外观是否完整,表面是否有损坏、变形或者污垢等情况。
同时,还需要检查元器件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以及是否与相关文件中的描述一致。
外观检验可以直观地判断出元器件是否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是最基本的检验环节。
其次,电子元器件的尺寸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尺寸检验需要使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对元器件的各项尺寸进行精确的测量。
这些尺寸包括元器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需要与相关的标准进行比对,以确保元器件的尺寸符合要求。
尺寸检验可以有效地排除因尺寸偏差引起的安装和连接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除此之外,电子元器件的材料和结构检验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材料和结构检验需要对元器件的材料进行分析,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元器件的结构进行检查,以确保元器件的内部结构完整,不会因材料或结构问题导致性能下降或损坏。
最后,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检验是电子产品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
性能检验需要使用专门的测试设备,对元器件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
这些性能包括元器件的电气特性、工作温度范围、耐压和耐热能力等。
通过性能检验,可以确保元器件在实际使用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达到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
综上所述,电子元器件的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尺寸、材料、结构和性能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才能保证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整个电子产品的质量水平。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电子元器件检验标准和方法能够对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促进电子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
元器件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次A/0页码第1页共12页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编制:审核:批准:分发编号:2011年11月23日发布封面2011年12月01日实施发布修改记录次数版本升级记录修改时间修改类别修改页次修改内容简述修改人员审核批准1生效时间2生效时间3生效时间4生效时间5生效时间6生效时间7生效时间8生效时间9生效时间10生效时间塑制件、喷涂件检验规范0QH.688.306 第4页共13页1 目的为本公司电子元器件类进料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和依据,进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所有电子元器件原材料的检验/验收。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可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3 参考文件3.1 GB/T 17215-2002 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
3.2 相关电子元器件技术文件和样品。
4 缺陷类型4.1 A类:严重缺陷(CRICITAL DEFECT,简写CRI),是指不良缺陷足使产品失去规定的主要或全部功能,或者特别情况下可能带来安全问题,或者为客户或市场拒绝接受的特别规定的缺点。
4.2 B类:主要缺陷(MAJOR DEFECT, 简写MAJ),不良缺陷足使产品失去部分功能,或者相对严重的结构及外观异常,从而显著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
4.3 C类:次要缺陷(MINOR DEFECT,简写MIN),不良缺陷可以造成产品部分性能偏差或一般外观缺点,虽不影响产品性能,但会使产品价值降低的缺点。
5 判定依据取一般检验水平II,正常检验AQL:A类缺陷为0,B类缺陷为0.4,C类缺陷为1.0。
当缺陷位于产品的LOGO、产品名称或图标的40mm内时,应重新审核决定此缺陷是否达到了影响标识、产品名称或图标的程度。
在实际执行时依照检验标准的条款或参照产品的封样。
6.1 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视力:具有正常视力1.0--1.2视力和色感。
照度:室内照明800Lux(40W日光灯)以上。
完整word版)电子元器件检验标准

完整word版)电子元器件检验标准目测、量测、比对、实物装配验证等。
三、差异检验项目差异检验项目清单中列出的部件,需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未列出的部件,按照通用检验项目执行。
四、不合格品处理4.1不合格品分类不合格品分为三类:重要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和提示不合格品。
4.2不合格品处理措施4.2.1重要不合格品重要不合格品指会影响产品的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的不合格品,必须全部退回或报废。
4.2.2一般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指不会影响产品的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的不合格品,可由供应商改正后再次送检,或由本公司处理后再使用。
4.2.3提示不合格品提示不合格品指不符合技术规范或标准要求,但不影响产品的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的不合格品,可由供应商改正后再次送检,或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用。
改写:电子元器件来料检验标准文件编号:SW/QC-2015-2015-11-30A/0生效日期:2015年11月30日版本/版次:0页码/页数:第1页/共6页一、适用范围及检验方案1、适用范围本检验标准适用于PCBA上的贴片件或接插件。
具体下表清单列出了电子元器件的名称和序号。
2、检验方案2.1每批来料的抽检量(n)为5只,接收质量限(AQL)为:CR与MA=0,MI=(1,2)。
当来料少于5只时,则全检,且接收质量限CR、MA与MI=0.2.2来料检验项目=通用检验项目+差异检验项目。
差异检验项目清单中未列出的部件,按通用检验项目执行。
二、通用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规格型号标准要求1 检查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要求(送货单、实物、BOM表三者上的信息必须一致)2 包装检查包装是否符合要求(有防静电要求的必须有防静电袋/盒等包装,易碎易损的必须用专用包装或气泡棉包装等)3 外观外包装必须有清晰、准确的标识,明确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
或内有分包装则其上必须有型号与数量等标识。
4 贴片件盘料或带盘包装时,不应有少料、翻面、反向等。
电子行业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

电子行业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1. 引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元器件成为了现代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对电子元器件进行严格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电子元器件的检验过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检验前准备在进行电子元器件的检验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检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准备工作的步骤:2.1 确定检验要求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电子元器件的检验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元器件的功能、性能参数、外观等。
根据元器件的类型和检验要求,选择适合的检验方法。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性能测试、电学参数测试等。
2.3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检验方法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例如显微镜、万用表、测试仪器等。
根据元器件的数量和检验要求,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
包括检验的时间安排、人员分配等。
3. 检验过程根据制定的检验计划,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电子元器件的检验:3.1 外观检查首先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外观检查,包括外部尺寸、颜色、表面缺陷等。
确保元器件外观符合要求。
3.2 功能性能测试根据检验要求,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功能性能测试。
例如通过应用特定的测试电路和工具,测试元器件的工作频率、电压范围、输出功率等。
3.3 电学参数测试对电子元器件的电学参数进行测试。
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测量元器件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确保其符合要求。
3.4 可靠性测试根据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可靠性测试。
例如高温、低温、湿度等环境下的测试,以验证元器件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5 记录和分析结果对检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 不合格处理若发现电子元器件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不合格处理。
以下是常用的不合格处理措施:4.1 进一步测试和分析对不合格的元器件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分析,以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万用表操作指引"。
(三) 插件用电解电容.
1. 目的
作为IQC人员检验插件用电解电容类物料之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插件用电解电容之检验。
3. 抽样计划
依MIL-STD-105E,LEVEL II正常单次抽样计划;具体抽样方式请参考《抽样计划》。
b. 实际来料数量与送检单上的数量是否吻合,若不吻合不可接
4. 允收水准(AQL)
严重缺点(CR): 0;
主要缺点(MA): 0.4;
次要缺点(MI): 1.5.
5. 参考文件
《LCR数字电桥操作指引》、
《数字电容表操作指引》。
检验项目
缺陷属性
缺陷描述
检验方式
备注
包装检验
MA
a. 根据来料送检单核对外包装或LABEL上的P/N及实物是否
都正确,任何有误,均不可接受。
4. 允收水准(AQL)
严重缺点(CR): 0;
主要缺点(MA): 0.4;
次要缺点(MI): 1.5.
5. 参考文件
《数字频率计操作指引》
检验项目
缺陷属性
缺陷描述
检验方式
备注
包装检验
MA
a. 根据来料送检单核对外包装或LABEL上的P/N及实物是否都
正确,任何有误,均不可接受。
目检
数量检验
MA
a. 实际包装数量与Label上的数量是否相同,若不同不可接受;
次要缺点(MI): 1.5.
5. 参考文件
无
检验项目
缺陷属性
缺陷描述
检验方式
备注
包装检验
MA
a. 根据来料送检单核对外包装或LABEL上的P/N及实物是否
都正确,任何有误,均不可接受。
b. 包装必须采用防静电包装,否则不可接受。
目检
数量检验
MA
a. 实际包装数量与Label上的数量是否相同,若不同不可接受;
目检
可焊性检验
MA
a.Pin上锡不良,或完全不上锡不可接受。(将PIN沾上现使 用之合格的松香水,再插入小锡炉5秒钟左右后拿起观看PIN是否100%良好上锡;如果不是则拒收)
实际操作
每LOT取5~10PCS在 小锡炉上验 证上锡性
尺寸规格检验
MA
a. 外形尺寸不符合规格要求不可接受。
卡尺
若用于新的Model,需在PCB上对应的位置进行试插
d. 元件封装材料表面因封装过程中留下的沙孔,其面积不超过0.5mm2,且未露出基质, 可接受;否则不可接受;
e. Pin氧化生锈,或上锡不良,均不可接受;
目检
10倍以上的放大镜
检验时,必须佩带静电带。
电性检验
MA
元件实际测量值超出偏差范围内.
LCR测试仪
数字万用表
检验时,必须佩带静电带。
二极管类型
主要缺点(MA): 0.4;
次要缺点(MI): 1.5.
5. 参考文件
《LCR数字电桥操作指引》
《数字万用表操作指引》
检验项目
缺陷属性
缺陷描述
检验方式
备注
包装检验
MA
a. 根据来料送检单核对外包装或LABEL上的P/N及实物是 否都正确,任何有误,均不可接受。
b. 包装必须采用防静电包装,否则不可 Nhomakorabea受。目检
数量检验
MA
a. 实际包装数量与Label上的数量是否相同,若不同不可接受;
实际来料数量与送检单上的数量是否吻合,若不吻合不可接受。
目检
点数
外观检验
MA
a. Marking错或模糊不清难以辨认不可接受;
b. 来料品名错,或不同规格的混装,均不可接受;
c. 本体变形,或有肉眼可见的龟裂等不可接受;
e. Pin氧化生锈,或上锡不良,均不可接受;
f. 元件脚弯曲,偏位, 缺损或少脚,均不可接受;
目检或
10倍以上的放大镜
检验时,必须佩带静电带。
备注:凡用于真空完全密闭方式包装的IC,由于管理与防护的特殊要求不能现场打开封装的,IQC仅进行包装检验,并加盖免检印章;该IC在SMT上拉前IQC须进行拆封检验。拆封后首先确认包装袋内的湿度显示卡20%RH对应的位置有没有变成粉红色,若已变为粉红色则使用前必须按供应商的要求进行烘烤。
(二) 贴片元件检验规范(电容,电阻,电感…)
1. 目的
便于IQC人员检验贴片元件类物料。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贴片元件(电容,电阻,电感…)之检验。
3. 抽样计划
依MIL-STD-105E,LEVEL II正常单次抽样计划;具体抽样方式请参考《抽样计划》。
4.允收水准(AQL)
严重缺点(CR): 0;
部分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标准书
(一)IC类检验规范
1. 目的
作为IQC人员检验IC类物料之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IC之检验。
3. 抽样计划
依MIL-STD-105E,LEVEL II正常单次抽样计划;具体抽样方式请参考《抽样计划》。
4.允收水准(AQL)
严重缺点(CR): 0;
主要缺点(MA): 0.4;
目检
数量检验
MA
a. 实际包装数量与Label上的数量是否相同,若不同不可接受;
b. 实际来料数量与送检单上的数量是否吻合,若不吻合不可接
受。
目检
点数
外观检验
MA
a. 极性等标记符号印刷不清,难以辨认不可接受;
b. 电解电容之热缩套管破损、脱落,不可接受;
c. 本体变形,破损等不可接受;
d.Pin生锈氧化,均不可接受。
检 测 方 法
LED
选择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正向测量,LED需发出与要求相符的颜色的光,而反向测量不发光;否则该二极
管不合格。
注:有标记的一端为负极。
其它二极管
选择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正向测量,读数需小于1,而反向测量读数需无穷大;否则该二极管不合格。
注:有颜色标记的一端为负极。
备注
抽样计划说明:对于CHIP二极管,执行抽样计划时来料数量以盘为单位,样本数也以盘为单位;从抽检的每
b. 实际来料数量与送检单上的数量是否吻合,若不吻合不可接
受。
目检
点数
外观检验
MA
a. Marking错或模糊不清难以辨认不可接受;
b. 来料品名错,或不同规格的混装,均不可接受;
c. 本体变形,或有肉眼可见的龟裂等不可接受;
d. 元件封装材料表面因封装过程中留下的沙孔,其面积不超
过0.5mm2,且未露出基质, 可接受;否则不可接受;
电性检验
MA
a. 电容值超出规格要求则不可接受。
用数字电容表或LCR数字电桥测试仪量测
(四) 晶体类检验规范
1. 目的
作为IQC人员检验晶体类物料之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用晶体之检验。
3. 抽样计划
依MIL-STD-105E,LEVEL II正常单次抽样计划;具体抽样方式请参考《抽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