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事迹
2017年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个人材料

2017年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个人材料2017年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个人材料2017-02-14浏览:分享人:李云海手机版积极配合民政部门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
对一些生活困难、文化素质较低的信教群众开展经常性的走访慰问、帮扶和扫盲工作,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下面是2017年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个人材料,欢迎阅读参考。
2017年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个人材料“民族团结一家亲,互帮互助一家人”,这说起来容易,做一次也容易,但坚持三十几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而布尔津县的一名农村妇女政协委员却做到了,她就是布尔津县“最美妈妈”孙兰云,被该镇的居民们亲切的称呼为云兰姐,一个说不出什么民族团结大爱的话却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民族团结的人。
1979年,孙兰云跟随丈夫,带着仅一岁多的大儿子来到了新疆阿勒泰,在冲乎尔的齐巴尔托布勒格村四组定居了下来,1984年,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一家人又搬到了冲乎尔镇乡驻地,开了家裁缝铺,做起了衣服,从那时起,孙兰云就和当地的少数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兰云说,开裁缝铺那几年,做衣服都便宜,当时哈族妇女的裙子只要1块,甚至是几毛钱,但是很多人都是拿了牛奶、奶疙瘩来顶账,她也收了,自己家吃不完,她就转送给乡里的贫困哈族家庭。
当时少收、欠账现象很正常,她也从不计较,还经常照顾一些家里子女多的少数民族同志,一些缝缝补补经常是免费的。
那时,为了帮助待业的青年就业,孙兰云还雇了4个哈萨克族姑娘在她的店里帮工,每个月发给她们100元的工资,她说:“他们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学个一技之长总是好的。
”孙兰云的善良、真诚、诚信赢得了当地各族群众的称赞,生意是当地裁缝店铺中最好的。
随着冲乎尔镇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做衣服穿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几乎都是买,能做衣服的往往是年长的或是长期放牧的群众,生意不再火热。
1995年孙兰云“转行”开起了商店,诚信、公平、热情仍然是她坚持的宗旨,正因为如此“蓝云商店”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多到她店里买东西付不起钱的她就给他们赊账,让他们以后有钱再还,从那以后,赊账、借钱就成了常见的事情。
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主要事迹前言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至关重要。
在民族团结的倡导下,各个民族的人民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共同谋求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介绍一个先进个人,他(她)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践行民族团结,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个人背景介绍该先进个人名叫X XX,生于某年某月,是中国某少数民族的一员。
XX X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但他(她)从小就受到了家人的良好教育,懂得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他(她)以努力学习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己任,不断为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具体事迹全面了解各民族文化X X X从小就对各个民族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学习了解其他民族的语言、宗教、传统节日等方面的知识。
他(她)组织了一次民族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了多个民族的代表参与,通过展示各自的民族特色舞蹈、传统乐器演奏等活动,增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X X X深知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促进民族团结。
他(她)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包括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为孤寡老人提供帮助,为留守儿童提供教育资助等。
他(她)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传递出团结互助的价值观,激励更多人加入到推动民族团结的行列。
反对民族歧视,倡导平等待遇X X X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以平等对待每一个民族为原则,坚决反对民族歧视现象的发生。
他(她)积极倡导平等待遇,宣传民族团结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影响力,使更多人认识到民族团结不仅是对少数民族的关怀,更是对整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了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和教育,X X X组织了一场大型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他(她)邀请了专家学者、各界代表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通过座谈会、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大家讲解民族团结的意义和重要性,鼓励大家从自己做起,为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获得表彰和荣誉由于XX X在民族团结事业中的杰出贡献,他(她)被授予了多项荣誉称号,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民族团结先进工作者”等。
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事迹材料3篇

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事迹材料3篇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事迹材料1篇1963年,一名刚从扬州医专毕业的青年,满怀希望来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帕米尔高原,在海拔2100米的乌恰县做了一名医生。
他就是已经退休的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
来自江南水乡的吴登云没有被高原恶劣的环境吓倒退缩,而是兢兢业业地在西部边陲的高原上救死扶伤38年。
他视柯尔克孜族牧民如亲友、如手足,忠实履行着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的诺言,前后30次为病人无偿鲜血,累计鲜血7000毫升,被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作“白衣圣人”。
吴登云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回了少数民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多次获得各级政府颁发的民族团结模范称号。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党中央表彰了一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这位始终如一、扎根边疆缔结各族人民兄弟情谊的人民医生也名列其中。
在并肩建设社会主义、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当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像吴登云这样无私奉献的民族团结先进模范。
从1982年至今,***共表彰奖励了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748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273名。
白克日?卡依尔是塔什店火电厂一位普通工人,今年夏天为了抢救不慎落水的汉族儿童,他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这名优秀的****工人眼中,汉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干木”(亲兄弟)。
他不止一次地伸手援助遇到困难的汉族乡邻同事,替不认识的汉族病人垫付医药费,在各族群众中间传唱成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杨忠贤,巴里坤草原上的一名乡村医生。
他为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妇女接生3000名婴儿,挽救了数百濒危病人的生命,培养出上百名弟子在草原上救死扶伤。
在他死后,哈萨克牧民破例第一次p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树立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在全区营造出一种人人讲团结、个个争先进的氛围,推动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民族团结的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在***各族百姓的心中。
《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篇》

《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篇》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一提起奇台分局东林山庄的库尔班.铁木尔同志,单位里没有人不竖大拇指的,从家庭里孝顺老人、夫妻恩爱、爱护子女、邻里团结到单位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热心,全部默默溶铸于自己人生信条当中。
虽然他是一名普通的职工,但他确用自身一点一滴的言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和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他认真遵守执行奇台分局和东林山庄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团结同志。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不断加强自己的个人休养,坚持以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为信条,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正因为他良好的人格力和做人宗旨,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受到了同事的赞赏和尊敬。
在东林山庄从事厨师长工作1年多来,他那种对工作孜孜不倦的态度,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高度责任心,一直感化着我们身边的每位同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分局党委和群众的认可,xx年由于工作突出,被奇台分局和天东林管局评为了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一、政治坚定旗帜鲜明该同志自小受父母的影响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思想比较活跃、开放,小学、中学、林校一直上汉校。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职工,特别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遵纪守法,讲原则、讲团结、讲稳定,识大体,顾大局。
他常说:民族团结是我们的眼睛,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去爱护各族同胞。
他深知影响xx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主要威胁来自于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对这个英明决策,库尔班.铁木尔同志深信不疑。
他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能够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反对一切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坚决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祖国统一。
在工作中善于发挥成绩,纠正不足,不断提高,干一行爱一行,坚决服从领导安排,一年多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
二、舍小家顾大家服务工作蒸蒸日上库尔班.铁木尔同志家庭并不富裕,而且负担很重,妻子没有工作,俩个孩子都在上学,女儿初中、儿子小学,俩个哥哥又都在外地工作,父亲和母亲都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家庭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作为家中最小的他,却不得不常常舍弃小家利益,加班加点,一心扑在工作中。
2017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事迹

2017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事迹要充分认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下面是小编小编搜集的2017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事迹,欢迎阅读。
2017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事迹一“各族人民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吉木萨尔县二工镇柳树河子村村民热比汗就是这个民族团结大家庭中表现突出的优秀母亲之一。
热比汗是二工镇东柳树河子村普通村民,一家生活并不富裕。
家里除了老两口,还有三个儿女、一个孙子,一共六口人。
主要靠务农微薄收入来维持一家的基本生活。
就在这样的家境条件,除了照顾好自己的孩子,热比汗经常性为灾区捐款捐物,看望慰问福利院的孩子们。
24年前她刚刚在吉木萨尔县的医院生下女儿帕提曼,身体虚弱,躺在床上休息,父母和丈夫都在医院陪伴。
不到半个小时,突然,听到医院里有医生说,有个被遗弃的刚出生的婴儿,哪位好心人愿意收养。
热比汗的父亲刚好路过,见是一个女婴,来征求老伴和女儿、女婿的意见。
“我有奶水呢,咱们抱过来养吧?”热比汗听父亲一说,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孩子抱过来了,就这样,四个人商量好,对外称是热比汗生的双胞胎。
孩子一天天长大,村里有人看到两个女孩长得不像,就一脸疑惑地问热比汗,两个孩子到底是不是双胞胎。
一向性格和顺的热比汗立马翻脸了,“我一天一块生下的两个娃娃,怎么不是双胞胎?”在一对双胞胎女儿8岁上二年级的时候,热比汗和丈夫去县医院看望生孩子住院的弟媳。
没想到,夫妇俩又在医院门口遇到一个弃婴。
是个男婴,穿的新衣服,还留有字条,抱在单子里。
刚开始就发现孩子的背部脊椎上有一个圆疙瘩。
很多人都劝她和老公,包括她的兄弟姐妹和父母,“孩子有病,养不活,别管了……”至今想起来,热比汗都认为,“那是一条生命,是一个活人,怎么能说不管就不管呢?即便是一只小动物,也是生命呀!”抱着孩子到乌鲁木齐各大医院检查,最终确诊,孩子是脊椎上的病,下肢截瘫,无法站立,就连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
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8篇

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8篇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篇一托依堡镇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买合木依代吐拉先进事迹材料买合木·依代吐拉,男,维吾尔族,新疆沙雅县托依堡镇人,1960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1989年7月1日加入中国,1979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托依堡镇党委组织干事。
买合木·依代吐拉,1978年9月高中毕业;1979年3月参加工作,在托依堡镇一中任教;1980年9月至1982年9月在沙雅县一中任教;1993年11月至1998年3月在托依堡镇一中任校长;1998年3月至今任托依堡镇组织干事兼宣传干事。
买合木·依代吐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工作表现一直很好,成绩突出。
1984年被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1986年被县教委评为学法、执法先进个人,同年11月被县教委工会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被县政府、县教委评为优秀班主任,1990年被县教委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996年被阿克苏地区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996年9月被托依堡镇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00年—2004年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员、先进工作者,2003年年底被托依堡镇政府评为人民满意公务员。
坚定旗帜鲜明新疆的危险主要来自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对这个英明决策,买合木·依代吐拉深信不疑。
在党的长期教育下,买合木·依代吐拉在思想深处,自觉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非法宗教活动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自他担任组织干事以来,无论在机关工作中还是赴村检查指导中,他总是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放在工作的首位,经常性地教育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对违反民族团结的话和事总是发现一件就坚决制止一件。
根据镇党委的安排,色格孜力克村三队的清真寺是买合木·依代吐拉的责任联系点,在联系清真寺过程中,他发现邻近村的汉族三农场四队与色格孜力克村三队之间的道路中有一道很宽的水渠,渠上的桥已经年久失修,无法通行。
民族团结一家亲个人事迹材料

民族团结一家亲个人事迹材料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人,值得我们的敬佩。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民族团结一家亲个人事迹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民族团结一家亲个人事迹材料【篇一】周爱武说:对口援疆就要围绕民族团结融入新疆,通过手拉手实现心连心。
语言通了,心就更近了。
10月14日中午,65岁的买合木提达吾提又端着热腾腾的抓饭送往周爱武的宿舍。
3年时间,他们已经从邻居变成家人。
2014年,周爱武无意间得知同住一个小区的买合木提达吾提的妻子残疾已有20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家里非常困难。
周爱武便主动找上门去与买合木提达吾提攀谈,接触的次数多了,他们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我爱人身体不好,自从周书记跟我家结成对子,他几乎每天都来看我,帮我照顾老伴,一点没有领导干部的架子,这些年多亏了他。
买合木提达吾提说。
今年6月,买合木提被检查出胆结石,周爱武听说后连忙联系了河北援疆的医疗专家为他诊治。
住院期间,周爱武白天去看望买合木提,晚上又到他家照顾他的老伴。
爱武兄弟经常给我送来慰问金和生活用品,他还自己出钱联系河北医疗专家为我治好了多年的胆结石。
今年6月,我的老伴觉得身体不舒服,爱武兄弟知道后将专家请到家里给她看病,700多元的医药费还是他掏的,他是我们全家的恩人。
回忆起过去的事买合木提哽咽地说。
我真没见过这样的人,像我们自己家里人一样。
买合木提的弟弟帕哈尔丁达吾提说。
在周爱武的带动下,买合木提达吾提也开始学起了汉语,并通过写诗、写信表达对周爱武的感谢之情。
一晃3年过去了,现在两家人亲如一家。
帮助有困难的维吾尔族兄弟是我应该做的,新时期的援疆工作要求我们既交钥匙更要交朋友,我觉得援疆首先要热爱新疆、融入百姓,既要和少数民族群众手拉手结对子,更要心贴心做兄弟,只有融得进才能真正做好援疆工作。
周爱武说。
90岁的李水旺是周爱武在散步时捡来的家人。
李水旺是老革命,现在和儿子李忠志生活在一起。
听说李水旺是老革命后,周爱武隔三岔五就去看望老人。
个人民族团结先进事迹5篇

个人民族团结先进事迹5篇本文简介:个人民族团结先进事迹5篇【篇一】年8月17日,把悉心照顾了7年多时间的汉族兄弟送上了回老家的飞机,这对相濡以沫的藏汉兄弟再一次相拥而泣,依依惜别。
“兄弟,以后不管你在西藏,还是在哪里,我都会永远惦记你、照顾你。
”为献上了一条哈达,眼里噙满泪水深情地说道。
在拉萨市城关区团结新村个人民族团结先进事迹5篇本文内容:个人民族团结先进事迹5篇【篇一】年8月17日,把悉心照顾了7年多时间的汉族兄弟送上了回老家的飞机,这对相濡以沫的藏汉兄弟再一次相拥而泣,依依惜别。
“兄弟,以后不管你在西藏,还是在哪里,我都会永远惦记你、照顾你。
”为献上了一条哈达,眼里噙满泪水深情地说道。
在拉萨市城关区团结新村社区,的名字无人不知。
今年63岁的抄着一口浓浓的口音、身材魁梧、出门总是带着一顶礼帽,在团结新村社区的名声很响亮,因为他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把帮助别人当作最大的快乐,把社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他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爱心叔叔”。
出生于市县一个贫困的牧民家庭。
1974年被录用到原西藏地质局工作。
汉族老师傅李江俊和刑天宝手把手教会了驾驶技术,并教会了他说普通话和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牢记自己汉族师傅的恩情,始终坚持做一个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拥护民族团结的人。
1985年,在行车途中发现某单位的车在盘山公路上翻车,车上4名汉族同志身受重伤,他立即把伤员背上自己的车送到昌都市江达县人民医院抢救,并多次到医院看望;1997年,同事罗河虎在行经县时翻车严重受伤,发现后将其送到医院抢救,并亲自护理罗河虎10余天时间,还跑到10几公里外的地方购买牛奶,为病人补充营养……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是一个特别热心的人,一个践行人生信念的人。
退休后的在城关区团结新村安了家,不久被选为居委会第四居民小组组长。
年,在了解居民基本情况时,发现来到拉萨打工的贵州人一家居住在仓库里,生活条件及其简陋,呼呼的寒风从巴掌宽的门缝里吹进来,冷得人直哆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事迹要充分认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下面是小编小编搜集的2017 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事迹,欢迎阅读。
2017 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事迹一“各族人民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吉木萨尔县二工镇柳树河子村村民热比汗就是这个民族团结大家庭中表现突出的优秀母亲之一。
热比汗是二工镇东柳树河子村普通村民,一家生活并不富裕。
家里除了老两口,还有三个儿女、一个孙子,一共六口人。
主要靠务农微薄收入来维持一家的基本生活。
就在这样的家境条件,除了照顾好自己的孩子,热比汗经常性为灾区捐款捐物,看望慰问福利院的孩子们。
24 年前她刚刚在吉木萨尔县的医院生下女儿帕提曼,身体虚弱,躺在床上休息,父母和丈夫都在医院陪伴。
不到半个小时,突然,听到医院里有医生说,有个被遗弃的刚出生的婴儿,哪位好心人愿意收养。
热比汗的父亲刚好路过,见是一个女婴,来征求老伴和女儿、女婿的意见。
“我有奶水呢,咱们抱过来养吧?”热比汗听父亲一说,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孩子抱过来了,就这样,四个人商量好,对外称是热比汗生的双胞胎。
孩子一天天长大,村里有人看到两个女孩长得不像,就一脸疑惑地问热比汗,两个孩子到底是不是双胞胎。
一向性格和顺的热比汗立马翻脸了,“我一天一块生下的两个娃娃,怎么不是双胞胎?”在一对双胞胎女儿8 岁上二年级的时候,热比汗和丈夫去县医院看望生孩子住院的弟媳。
没想到,夫妇俩又在医院门口遇到一个弃婴。
是个男婴,穿的新衣服,还留有字条,抱在单子里。
刚开始就发现孩子的背部脊椎上有一个圆疙瘩。
很多人都劝她和老公,包括她的兄弟姐妹和父母,“孩子有病,养不活,别管了⋯⋯”至今想起来,热比汗都认为,“那是一条生命,是一个活人,怎么能说不管就不管呢?即便是一只小动物,也是生命呀! ”抱着孩子到乌鲁木齐各大医院检查,最终确诊,孩子是脊椎上的病,下肢截瘫,无法站立,就连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
尽管如此,热比汗并没有死心,家里稍有点钱,就给孩子治疗,夫妇俩每天坚持给孩子按摩。
在左邻右舍的记忆里,热比汗夫妇俩从来没有一起参加过别人家的乃孜尔或婚礼,因为要留下一个人在家里照顾儿子。
去年热比汗收养的女儿祖然古丽右眼罹患恶性肿瘤,如今病重急需社会各界帮助,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了吉木萨尔县的大街小巷。
人们无不为之动容。
吉木萨尔县委书记郝拥军等县委领导看望慰问热比汗,送去了慰问金。
郝拥军说,作为全国“最美母亲” ,热比汗·莫合买的事迹感动了全国各族人民,是传播正能量的典型。
当热比汗·莫合买有困难的时候,全社会爱心人士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她渡过难关。
讲起这些年来与热比汗·莫合买一家的走动,二工镇党委书记马学斌说“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母亲,再困难,从来没有找过政府部门,这次,要不是为了给女儿救命,她也不会说出这个秘密。
”社会各界的爱心正从四面八方涌向“爱心妈妈”热比汗和她的女儿祖然古丽塔西普来提,希望的爱心人士向这位伟大的母亲和她的女儿伸出援助之手。
热比汗收养照顾弃婴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这些年,她先后被评为昌吉州“十大优秀母亲” 、“首届感动北庭十大人物”、全国“最美母亲” 。
最近,大家关注的我县首届“感动北庭”人物、全国最美母亲热比汗,在乌鲁木齐医院照顾生病女儿期间,不忘党和政府的关怀,积极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
今年,热比汗的二女儿因为患有鼻窦恶性肿瘤无钱医治,党委政府给予了关怀和支持,社会各界也纷纷捐款献爱心,让处在困境中的热比汗一家深深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各民族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
在照顾生病的女儿期间,她和大女儿一起写下了入党申请,托人转交给了村党支部。
热比汗的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感染了身边的一大片人,人人都纷纷向她学习,主动加入到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列中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的爱护民族团结。
正是有了这样从小就关注民族团结、爱护民族团结的优秀母亲,我们的民族团结事业才更有希望。
2017 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事迹二尹玉女,女,中共党员,东城镇太兴村党支部书记。
自当选为太兴村支部书记后,她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一把手”作用,团结党员群众,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把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将民族团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维护村屯和谐稳定的头等大事来抓,促进了民族团结工作蓬勃发展。
加强宣传,强化民族团结意识以前,太兴村全部是朝鲜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与生活风俗了解甚少。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等外省、外地的汉族人口流入到太兴村租地作耕,流入人口数量逐年增多。
对此,当地群众以示排斥、孤立的举动,矛盾时有发生。
尹玉女倍感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召集村两委班子会议专门讨论研究解决方案,组成民族政策宣传机构,制定了具体宣传制度。
之后,按照方案每月一次的邀请镇文化站、宣传委员、经营管理站等有关人员讲解民族政策、国情、区精品文档情和地方史和有关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知识,提高群众对“三个离不开” 民族团结意识,并强化法律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调解朝、汉两民族群众之间的感情纠纷、土地纠纷,逐步形成了两个民族群众在感情上互相融合、在生活、生产上互助的良好氛围,为本村生产和经济发展打下稳定的生活条件。
心系各族群众,做好民族团结的纽带、联系人有一户由琵岩村迁入太兴村的汉族贫困户,家里经济条件本身就不好,人又比较懒惰,生产生活上都比较落后,院子围栏破旧不堪,甚至严重倾斜。
尹玉女了解到此事后,决定帮助他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并帮助其摆脱贫困。
她自掏腰包并动员老年协会帮助他们重新修建了崭新的板帐子,春忙时尹玉女组织党员干部帮助其育苗、插秧,在尹玉女的感召下,该农户人变得勤快了,与村民相处的也更加融洽了,而且有时还会主动帮助其他村民干这干那的。
他说:“以前我不愿意干活,就随随便便的过日子,后来村书记他们来帮助我,还有许多朝族乡亲,有些人我们连沟通都有困难,他们还是愿意帮助我,令我非常感动,还有村书记本人虽然是女同志不仅用勤劳的双手在创造生活,还帮助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她的关心和帮助我不能辜负,我要努力劳动,争取早日摆脱贫穷,以后也能够帮助其他村民。
”太兴村有一农民叫金明汉,因种种原因自甘坠落,振作精品文档不起,空有一手才干。
尹玉女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并介绍到镇里的绿色大米加工厂看管加工设备,让金明汉重树信心。
现在金明汉种植公顷水田、公顷旱田、年纯收入已达到万元,加上在加工厂的工作收入5000 元和其它收入,年收入超过了3 万元,完全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
尹玉女像这样团结群众的事迹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她也正是用这种无私的帮扶行动,换来了太兴村各民族的团结进步。
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促进各族文化交流2008 年以来,她同村两委商议,利用个人爱好特长,将太兴村的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了民族民俗表演队,自编自排了民族团结互助政策、计划生育政策、文明创建活动、党的惠农政策等方面节目,利用春节期间和农闲时到各自然村表演,村民看到了身边的事编成节目表演,很有兴趣,积极参与,文艺队发展到40 余人,每年演出10 多场次,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团结。
为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8 月12 日,在尹玉女的组织下,太兴村举办了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展现新农村精神风貌”为主题的大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主题演出活动。
演出以60 名村民参加的展现民族团结的大型集体舞拉开序幕,各族村民将传统的朝鲜族农乐舞、扁鼓舞、假面舞、簸箕舞及传统的东北大秧歌精品文档等节目都一一展示出来,迎得了现场群众的阵阵欢呼和掌声,体现出了民族大团结的繁荣景象。
活动最后安排了顶缸赛跑和背篓跑两项朝鲜族传统体育娱乐项目,各族村民踊跃参加,再次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文化活动的开展,突出了民族团结示范村的民族文化魅力,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展现了村民饱满的精神风貌。
在尹玉女的带领下,太兴村村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和谐景象,成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2010 年3月,太兴村被和龙市民宗局授予“民族特色示范村”,2012 年尹玉女本人也被评为延边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2017 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事迹三刘鸿斌,男,汉族,1977 年10 月出生,1995 年12 月入伍,中共党员,本科文化程度,现任武警兵团指挥部五支队司令部通信股副营职参谋,少校警衔。
他二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先后照顾5名孤寡老人,资助了8 名失学儿童和4 名孤儿,有汉、维、回、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其中,有4 人考上了大学。
刘鸿斌先后3 次荣立三等功,12 次获得部队嘉奖,2 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多次被伊犁自治州、奎屯市表彰为“学雷锋先进个人”和“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2013年,他维护民族团结、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的先进事迹被12 家中央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在驻地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2014 年被武警兵团指挥部推选为武警部队第十七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候选人,同年10 月,被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 ,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助人为乐是美德,他坚持发扬光大,把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二十年来,刘鸿斌在自身家庭欠款10 余万元的债务下,先后光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就达3 万多元,他说,钱虽不多,物虽不贵,但他认为,让孩子们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将来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那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2013 年7 月,刘鸿斌捐助的兵团第七师高级中学哈萨克族姑娘加娜尔,以优异成绩考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师范学院,加娜尔去院校报到的那一天,刘鸿斌专程到她家为她送上了500 元路费,鼓励她继续努力学习。
家住兵团第七师124 团12 连的回族女孩马丽娟,因上学路途遥远,家中贫困,放弃了上学的机会。
刘鸿斌得知情况后,为马丽娟交付了学费,还买了一辆自行车送给她,鼓励她在求学路上不抛弃、不放弃,在刘鸿斌的资助下马丽娟考上了奎屯市重点中学。
奎屯市第五小学四年级维吾尔族贫困学生买尔曼,因家境贫困,冬天还穿着单薄的衣裤,刘鸿斌赶到学校为她送去了新买的羽绒服和500 元现金。
多年来,刘鸿斌没有给自己添过一件新外套,没舍得在自己身上乱花一分钱。
但是,只要那些孩子们有困难了,他都尽力地帮助他们解决。
为了让的边疆地区贫困孩子上得起学,刘鸿斌主动了解情况,积极联系驻地学校,四处奔波,搜集贫困家庭孩子的信息资料,建档整理造册。
在他的倡议协调下,武警兵团指挥部五支队广泛开展“大手牵小手”献爱心活动,先后资助了72 名贫困学生,其中49 人考入重点中学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