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
低氮燃烧加SNCR脱硝技术改造

低氮燃烧加SNCR脱硝技术改造1锅炉NOx生成与控制1.1 NOx生成燃煤锅炉排放的NOx主要由NO、NO2及微量N2O组成,其中NO含量超过90%,NO2约占5~10%,N2O量只有1%左右。
理论上NOx的生成有三条途径,即:热力型、燃料型与瞬态型。
其中,燃料型NOx所占比例最大。
1.2 NOx控制燃煤锅炉的NOx控制主要分为炉内低NOx燃烧技术和炉后烟气脱硝技术两类,其控制机理主要为炉内低NOx燃烧技术主要通过控制当地的燃烧气氛,利用欠氧燃烧生成的HCN 与NH3等中间产物来抑制与还原已经生成的NOx。
对于炉膛出口烟气中的NOx,可在合适的温度条件或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往烟气中喷射氨基还原剂,将NOx还原成无害的N2和H2O。
经过多年研究与发展,燃煤锅炉的NOx控制技术已日趋成熟,国内外广泛采用的NOx 控制技术主要有:低NOx燃烧器、空气分级、燃料分级、燃料再燃、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SNCR/SCR混合法等。
根据NOx控制要求不同,这些技术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神木发电公司的两台燃煤锅炉均采用直流燃烧器,因此低NOx燃烧器的技术分析只针对直流燃烧器。
(1)低NOx燃烧器NOx燃烧器采用特定机构将煤粉浓缩分离,在燃烧初期形成局部的煤粉浓淡偏差燃烧来控制NOx生成。
低NOx燃烧器的脱硝效率约为20~40%。
(2)炉内空气分级煤粉燃尽前,在低NOx燃烧器的火焰下游维持一定程度的还原性气氛,是进一步控制炉内NOx生成的一个重要措施。
常规手段是改变传统集中送风的方式,将部分助燃空气从主燃烧器区域分离出来,通过燃烧器上方的喷口送入炉内,在炉膛高度方向形成空气分级(SOFA)燃烧的模式。
分级风主要用于后期的煤粉与CO燃尽。
分级风主要有紧凑型、单级分离型及多级分离混合型等三种。
空气分级与低NOx燃烧器相配合,可降低NOx排放约40~60%。
空气分级程度及分级风喷口与主燃烧器区域的距离,决定了燃烧器区域的还原性气氛程度及煤粉在欠氧条件下的停留时间,从而影响到NOx的生成浓度。
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改造工程关键技术

5 . 3 m/ s取 值 . 催 化 剂 通 道 烟 气 流 速 均 应 控 制 在
6 ~ 7 m/ s以 内 . 此 外 可 适 当 提 高 催 化 剂 壁 厚 ( 蜂 窝 ) 或 板 厚 ( 平 板 ) 。适 当 延 长 蜂 窝 催 化 剂 前 端 硬 化 长 度 ( 不小 于 2 0 mm ) 。 需 要 指 出 的 是 ,在 高 烟 尘 浓 度
虽 然 《火 电 厂 大 气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GB 1 3 2 2 3 - 2 0 1 1 ) 要 求 2 0 0 3年 1 2月 3 1 1 3前 投 产 或 通 过 环 评 审 批 的燃 煤 锅 炉 执 行 2 0 0 mg / m3 ( 标 态 , 干
度 等 决 定 对 于 高 灰 项 目 . 建 议 在 防 止 催 化 剂 磨 损 方 面 进 行 特 殊 考 虑 . 蜂 窝 式 催 化 剂 与 板 式 催 化
布 的均 匀 性极 为重 要 .当前 S C R 脱 硝 实 际 运 行 中
综 合 考 虑 燃 煤 特 性 、 烟 气 条 件 、 组 分 及 性 能 目标 来 确 定 ,并 且 综 合 考 虑 烟 气 特 性 、 飞 灰 特 性 、 灰 分 含 量 、 反 应 器 型 式 、脱 硝 效 率 、 氨 逃 逸 浓 度 、 s oJ s o 转 化 率 、压 降 以 及 使 用 寿 命 等 条 件 。
3 流场设计
对 于 脱 硝 装 置 的 设 计 .采 取 适 当 措 施 保 证 脱
其 成 分 、结 构 、 活 性 等 相 关 参 数 直 接 影 响 脱 硝 装
置 脱 硝效 率 及 运行 状 况[ 2 1 催 化 剂 的设 计 和选 择应
谈燃煤电站锅炉烟气脱硝SCR法工程技术

提高的同时 , 也带来了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 环境污染 1 司 题已 受到世界各 国的高度重视 , 并加大力度进行治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我国 , 大 气治理问题是 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而 电力
控制是我国 N O x 排放总量控制关键所在。N O 排放到空气中
易形成酸雨及光化 学烟雾 , 破坏臭氧层和造成温室效应 , 严重
【 A b s t r a c t ] F o r t h e ng e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w i p e he t N O Xo ff r o mc o a 1 . i f r e d b o i l rf e l u e g a s , b s a e d o n h t e d e v e l o p m nt e o f t h e i f r s t d o m e s t i c
4 t  ̄J t 。
1 31
氧化物排放总量将比 2 0 1 0 年减少 l 0 个百分点。
危害 自 然环境和人类健 康。 随着我 国《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 控制
行业的废气则是大气治理的重点领域。 排放标 准》 和《 大气污 染防治 法》 的颁 布实施 以及 《 京 都议定
在 电力行业污染控制方面 , 我国前一阶段的主要措施是 书》 的正式生效 , 国 内对 N o ) 【 的排放控制将 日趋严 格 , 在火 力 治理粉尘污染和二氧化硫 ( s o ) 污染 ; 这一任务到 目前为止 已 发电厂 中采用有效的 N o 排放控制措施势在必行 。
基本完成 , 下一阶段的主 要 目标则是控制氮 氧化物 ( NO x ) 的排
放 。根据《 国家环境保护 “ 十二五” 规 划》 的要求 , 到2 0 1 5 年氮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在现代环保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帮助电厂达到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
本文将就这些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厂锅炉脱硫技术电厂燃煤锅炉烟气中的硫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锅炉烟气进行脱硫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主要采用的脱硫技术有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
湿法脱硫技术主要采用石灰石和石膏进行脱硫反应,并通过添加氧化剂促进脱硫反应的进行,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石膏。
而干法脱硫技术则主要是利用活性炭或者其他吸附剂吸附硫氧化物,再通过高温催化或者其他方法将其转化为石膏。
两种脱硫技术各有优缺点,具体选用哪种技术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考虑。
二、电厂锅炉脱硝技术氮氧化物是另一个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在电厂燃煤锅炉中,氮氧化物通常是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或者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来进行脱硝处理。
选择性催化还原是利用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将其还原为氮和水。
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则是利用氨水直接与氮氧化物进行反应。
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
三、电厂烟气除尘技术除了脱硫脱硝之外,烟气中的粉尘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烟气进行有效的除尘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烟气除尘技术主要包括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
电除尘器利用电场作用将烟尘带电,然后通过带电极板的作用将带电烟尘吸附下来。
布袋除尘器则是利用布袋表面的微小孔隙逐渐吸附烟尘,而湿式除尘器则是利用喷淋水将烟气中的尘埃湿化,然后通过重力等作用将其分离。
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考虑选择。
烟气脱硝工艺技术规范

烟气脱硝工艺技术规范烟气脱硝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脱硝工艺的高效、安全和可靠运行,制定烟气脱硝工艺技术规范对于企业和环境保护部门都至关重要。
下面就是一份典型的烟气脱硝工艺技术规范的内容:1. 适用范围1.1 本规范适用于煤电、烟气电厂等大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硝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
1.2 本规范适用于烟气中氮氧化物(NOx)浓度高于国家排放标准规定的锅炉烟气脱硝装置。
2. 设计要求2.1 脱硝系统应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规定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降低NOx排放。
2.2 脱硝系统应具备适当的余量设计,确保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2.3 脱硝系统的安全设施应满足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确保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性。
2.4 脱硝系统应具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实时监测和调节脱硝效果。
2.5 脱硝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负面影响。
3. 主要设备和技术3.1 脱硝系统包括脱硝催化剂、脱硝催化剂装置、脱硝反应器等设备。
3.2 催化剂选择:根据烟气成分和温度条件,合理选择催化剂的类型和规格。
3.3 催化剂装置:包括催化剂层、层间空气和烟气分布装置等。
3.4 脱硝反应器:要求合理的结构设计,以提高反应效率和降低能耗。
3.5 自动控制系统:应实时监测烟气成分和催化剂活性,通过控制脱硝剂的喷射量和催化剂的曝气量来调节脱硝效果。
4. 运行和维护要求4.1 周期性检查催化剂的活性和磨损情况,并定期更换活性低的催化剂。
4.2 定期检查脱硝反应器的结构和密封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4.3 定期清洁催化剂层和层间空气和烟气分布装置,保持脱硝系统的通畅。
4.4 周期性检查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状况,确保其工作正常。
5. 安全管理5.1 脱硝系统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规定,设置火灾、爆炸等应急控制措施。
5.2 脱硝系统应设置监控和报警装置,对重要工艺参数和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5.3 清洗和维修脱硝系统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人员和设备的伤害。
燃油燃气锅炉烟气脱硝

燃油、燃气锅炉烟气脱硝方案研究报告长沙奥邦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十月燃油、燃气锅炉烟气脱硝技术研究1 国内外脱氮技术介绍目前脱氮技术有两种,一是低氮燃烧技术,在燃烧过程中控制NOx的产生.分为低氮燃烧器技术、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燃料分段燃烧技术;工艺相对简单、经济,但不能满足较高的NOx排放标准。
另一种是烟气脱硝技术,使NOx在形成后被净化,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电子束法等;排放标准严格时,必须采用烟气脱硝。
1.1低氮燃烧技术由氮氧化物(NOx)形成原因可知对NOx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燃烧区域的温度和过量空气量。
低NOx燃烧技术就是通过控制燃烧区域的温度和空气量,以达到阻止NOx生成及降低其排放量的目的。
对低NOx燃烧技术的要求是,在降低NOx的同时,使锅炉燃烧稳定,且飞灰含碳量不能超标。
1.1.1 燃烧优化燃烧优化是通过调整锅炉燃烧配风,控制NOx排放的一种实用方法。
它采取的措施是通过控制燃烧空气量、保持每只燃烧器的风粉(煤粉)比相对平衡及进行燃烧调整,使燃料型NOx的生成降到最低,从而达到控制NOx排放的目的。
煤种不同,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亦不同。
因此,在运行调整中,必须根据煤种的变化,随时进行燃烧配风调整,控制一次风粉比不超过 1.8:1。
调整各燃烧器的配风,保证各燃烧器下粉的均匀性,其偏差不大于5% 10%。
二次风的配给须与各燃烧器的燃料量相匹配,对停运的燃烧器,在不烧火嘴的情况下,尽量关小该燃烧器的各次配风,使燃料处于低氧燃烧,以降低NOx的生成量。
1.1.2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空气分级燃烧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低NOx燃烧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段进行。
该技术是将燃烧用风分为一、二次风,减少煤粉燃烧区域的空气量(一次风),提高燃烧区域的煤粉浓度,推迟一、二次风混合时间,这样煤粉进入炉膛时就形成了一个富燃料区,使燃料在富燃料区进行缺氧燃烧,以降低燃料型NOx的生成。
锅炉SNCR烟气脱硝方案

锅炉SNCR烟气脱硝方案SNCR工艺原理是通过燃烧室内的高温和氧化氮产生的氮氧化物(NOx)与添加的尿素或氨水在高温下发生非催化还原反应,使其转化为氮气和水,并降低烟气中的NOx排放。
SNCR适用于大部分工业锅炉和燃煤电厂,是一种较为经济、简单的烟气脱硝技术。
SNCR烟气脱硝方案主要包括尿素/氨水注射系统、煤粉输送系统、烟气分布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尿素/氨水注射系统是SNCR中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尿素/氨水储罐、针型喷嘴、注射管道和控制阀组成。
尿素/氨水储罐用于储存尿素或氨水溶液,针型喷嘴则负责将尿素/氨水注入燃烧室或烟道中。
注射管道将尿素/氨水从储罐输送至喷嘴,并通过控制阀来控制喷嘴的喷射量和喷射时间。
煤粉输送系统用于将燃料煤粉输送至锅炉燃烧室中与烟气混合燃烧,保证燃烧室内的高温和足够的氧气供给,以促进SNCR反应的进行。
烟气分布系统主要包括进口烟气温度探头、烟气均匀分布管道和喷射孔。
进口烟气温度探头用于测量烟气进口温度,并反馈给控制系统进行调节。
烟气均匀分布管道将烟气均匀分布至喷射孔,保证SNCR反应在整个燃烧室内均匀进行。
控制系统是SNCR方案的关键部分,通过监测烟气进口温度、氨水注射量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等参数,实时调节注射量和注射时间,以达到最佳的脱硝效果。
控制系统还可以与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实现自动调节和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锅炉SNCR烟气脱硝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锅炉类型、燃料特性和脱硝要求进行设计和调整。
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准确的控制和优化的操作,可以达到较高的脱硝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SNCR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反应和副产物,以及涉及到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燃煤电厂SCR法烟气脱硝技术简介及选型思路

3 S R 法脱 硝 工 艺 系统 流 程 C
S R法 脱 硝 工 艺系 统 流程 主要 由贮 氨罐 、 C 混氨 装置、 喷氨装 置 、 有 催 化 剂 的反 应 塔 、 道 及控 制 装 烟 系统组 成 ,C S R反应塔 、 化剂见 图 1 催 。
S R反应塔 常见 布置 方式有 以下 三种 , 图 2 C 见 。
该技术 大 型火力 发 电机 组 已不 推荐 使 用 ; 是 S R 二 C
选择性 催 化 还原 技 术 。 即通 过 安 装 S R 脱 硝 装 置 C 对烟 气进 行 脱 硝 , B R 工 况 下 脱 硝 效 率 可 达 在 MC 7 % 一 0 。以下 将重 点介 绍 S R脱硝 技术 。 0 9% C
化 剂 表 面进 行 定期 吹 扫 。
・
2 S R法 脱 硝 原 理 C
S R法 脱硝是 采 用 氨气 ( H ) 为还 原 介 质 , C N ,作
燃 煤 电厂 的主要 原 料 就 是煤 , 煤燃 烧 生 成 的 氮
把符 合要 求 的氨气 喷 人 烟 道 中与 原 烟 气充 分 混 合 ,
在催 化剂 作用 下 , 并在有 氧 的条 件下 , 择性 地与烟 选 气 中的 N 主要 是 N 和 N : 发 生 化 学 反应 , O( O O) 生 成 无 害的氮气 ( 和水 ( , N) H 0) 主要 化 学反 应 方程
( . 州黔西 中水发 电有限公 司, 州 黔 西 1贵 贵
摘
5 1 1 ;. 55 4 2 贵州电力试验研 究院 , 州 贵 阳 5 00 ) 贵 5 0 2
要 : 择 性 催 化 还 原 法 ( C 脱 硝 工 艺是 目前 比较 成 熟 的 方 法 , 细 分 析 了其 脱 硝 原 理 、 艺流 程 、 硝 反 应 塔 选 S R) 详 工 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
发表时间:2018-08-10T15:33:11.200Z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4期作者:崔月
[导读] 摘要:文章针对烟气中主要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家的减排政策,阐述锅炉烟气增加脱硝装置势在必行;对国内几种常用并且有效的烟气脱硝技术进行介绍,例如SCR法、SNCR法以及联合脱硝法等,同时对影响烟气脱硝效果的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最后对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方案选择提出建议。
摘要:文章针对烟气中主要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家的减排政策,阐述锅炉烟气增加脱硝装置势在必行;对国内几种常用并且有效的烟气脱硝技术进行介绍,例如SCR法、SNCR法以及联合脱硝法等,同时对影响烟气脱硝效果的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最后对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方案选择提出建议。
关键词: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
1导言
在我国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环保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燃煤锅炉所排放的烟气之中,含有较多的NOx物质,这些污染物质排入大气之后,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并且还会导致以氮氧化合物为主的酸雨出现,所以,对于燃煤锅炉脱硝改造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而在我国环保标准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脱硝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因此,对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改是极为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
2燃煤锅炉烟气增加脱硝装置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随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将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环境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其中危害量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无疑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我国在二氧化硫的减排中已初见成效,而相较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污染日趋严重。
因此2011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减少8%,同时将氨氮和氮氧化物首次列入约束性指标体系,要求分别减少10%,氮氧化物已经成为我国减排的重点。
3工艺流程
合成来的稀氨水与冷脱盐水在稀氨水储槽内混合至一定的浓度,由氨水供应泵加压后,送到锅炉氨水喷枪。
氨水经压缩空气雾化后进入锅炉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反应,生成N2和水,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
系统一般选用气力式压缩空气作为雾化介质。
气力式雾化是通过具有一定动能的高速气体冲击液体,从而达到一定雾化效果的方式。
由稀氨水水泵、流量调节、测量模块,喷枪和氨水储槽构成。
喷枪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造,每支喷枪配有气动推进器,实现自动推进和推出喷枪的动作。
4脱硝方案的选择
选取烟气脱硝工艺遵循以下原则:①NOx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满足有关环保标准;②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有较多业绩,可用率达85%以上;③对煤种类适应性强,并能够适应燃煤含氮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④尽可能节省建设投资;⑤分布合理,占地面积较小;⑥脱硝剂、水和能源消耗少,运行费用较低;⑦脱硝剂来源可靠,质优价廉;⑧副产物、废水均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或处置。
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在大型燃煤电厂获得了较好的商业应用。
SCR法和SNCR法的相同点是均采用NH3或尿素作为还原剂,不同点是SCR法反应温度较低,为320~430℃,需使用催化剂(主要成分TiO2,V2O5,WO3),脱硝效率较高,为70%~90%,氨的逃逸浓度低;SNCR法反应温度较高,为850~1250℃,无需使用催化剂,脱硝效率较低25%~60%,氨的逃逸浓度高。
5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
5.1燃烧前脱硝技术
其是在燃煤发生燃烧反应之前通过一定的脱氮工艺之后,将燃煤中氮元素有效的去除,从而确保烟气中含氮量减少,实现烟气脱硝的目标。
根据目前的技术工艺而言,此种脱硝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难度相对大,同时所需成本也非常高,因此,该种脱硝技术目前仅仅是脱硝研究的一个方向,其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还非常少,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5.2电子束烟气脱硫脱硝法
用电子束对烟气进行照射而同时脱硫脱硝的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干法烟气脱硫脱硝工艺。
我国成都热电厂引进日本先进技术,建成了电子束烟气脱硫脱硝示范装置。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从电除尘器出来的烟气,在冷却塔中通过喷雾干燥工艺冷却到65~70℃,然后送入反应器。
烟气在进入反应器之前要先加入氨气,在反应器中用电子束对烟气进行照射。
电子束发生装置是由电压为800kV的直流高压电发生装置和电子加速器组成。
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通过照射孔对反应器内的烟气进行照射时,电子束的高能电子将烟气中的氧和水蒸气的分子激发,使之转化成为氧化能力很强的OH、O和HO2等游离基。
这些游离基使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很快氧化,产生了中间产物硫酸和硝酸,他们再和预先加入反应器中的氨反应产生微粒状的硫酸铵和硝酸铵。
最后,烟气通过另一电除尘器副产品硫酸铵和硝酸铵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由于烟气的温度高于露点,因此在烟气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之前不需要再加热。
该法的特点是,系统简单,可以高效地从烟气中同时脱硫和脱硝,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脱硝效率可达85%以上,脱硫脱硝反应副产品为硫酸铵和硝酸铵化肥,可用于农业生产上。
5.3燃烧中脱硝技术
燃煤燃烧将形成大量的氮氧化合物,因此,要是能够在此阶段之中采用相应的脱硝技术,便能够取得很好的脱硝效果。
此时期应用脱硝技术主要为低氮脱硝技术,其关键在于有效降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x物质,通常都能够减少大约30%的NOx物质,从而达到脱硝目的。
此阶段所采用的脱硝技术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所需成本也非常少,并且相关设备占地面积非常小,因此,在燃煤锅炉脱硝技改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
5.4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脱硝处理工艺,为一种成熟的NOx控制处理技术。
SNCR不使用催化剂,又称热力脱硝,此方法是在炉膛高温区850~1050℃下,将氮还原剂(一般是氨或尿素)喷入锅炉炉膛的烟气中,将NOx还原生成氮气和
水。
SNCR主要反应式(以氨作还原剂为例)如下:
4NH3+4NO+O2→4N2+6H2O
该反应主要发生在950℃的温度范围内,当温度更高时则可发生如下副反应: 4NH3+5O2→4NO+6H2O
一般来说,SNCR脱硝效率对大型燃煤机组可达40%~60%,对小型机组可达80%。
SNCR具有脱硝效率高,布置简易、占地面积小,投资费用省,建设周期短,并且对锅炉燃烧系统影响小的特点,因此比较适合老厂改造,新厂可以根据锅炉设计配合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日趋完善,火电厂降低NOx排放工作势在必行。
以SCR、SNCR为代表的烟气脱硝技术将面临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锅炉烟气脱硝工艺持续革新与发展,不过,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情况下,还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改工作,这对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金贵.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浅议[J].河南化工,2015,32(09):10-13.
[2]王琳.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01):5+16.
[3]张应虎,念吉红.脱硝技术在燃煤锅炉烟气中的开发与应用[J].硫酸工业,2017(05):34-35.
[4]李广正,姜茹.燃煤锅炉SCR烟气脱硝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2(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