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导学案(XX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明确重点(略。

主要是宣布课题,使用“小麻雀”的幻灯片,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导入新课。

)二、观察画面,组织讨论师:下面我们分组活动,每个小组合作编一个故事。

请同学仔细观察画面。

你希望本小组在哪个问题上重点讨论,提出来供大家选择。

生1:画上的鸟为什么一个变大,一个变小?生2:为什么一只飞向山林,一只飞向鸟笼?生3:两只鸟是怎么相遇的,见面时都说了什么?生4:两只鸟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生5:我觉得飞向笼中的鸟应该大一些,为什么图上飞向林中的鸟反而大呢?师:这位同学提的问题,从某个角度看也有道理。

可能它在笼中吃得好,运动少,得了肥胖病吧!(生笑)生6:两只鸟见面后的心情是怎样的?生7:还可以讨论一下两只鸟见面后,会不会羡慕另一只鸟的生活方式。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我来总结一下:一是两只小鸟当初作出不同的选择之前,可能会有一番争论,它们怎样试图说服对方呢?第二个问题,两只小鸟分手后,一只飞向山林,一只飞向鸟笼,它们分别经历了怎样的生活,才变得一大一小,一强一弱?第三个问题,亲人见面了,肯定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大家在讨论时,既要分工,又要合作。

你用大鸟的口吻说,我用小鸟的口吻说,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讨论五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师:下面,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刚才编的故事。

笼中鸟从右边上台,林中鸟从左边上台。

再给大家两分钟,作好准备。

三、表演并深入研讨师: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故事,其他同学作好评论的准备。

生(解说员):有一对双胞胎小鸟,同时从窝中飞出,各自经历了很长一段生活。

有一天,它俩相遇了。

林中鸟:大哥!笼中鸟:小弟!好久不见了。

(两位同学热情握手,众笑。

)笼中鸟:哎呀!小弟,你怎么这么瘦哇?你看我,多么丰满!林中鸟:我每天在树林里,吃不饱,睡不香的,还经常被野兽追着。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3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苏教版(2021年整理)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3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苏教版(2021年整理)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3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苏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3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苏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3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苏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3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苏教版一、学情分析:相对于记叙类文章,说明类文章学生写作难度较大。

教情分析:本单元是介绍国内外建筑艺术的说明文单元。

介绍建筑物首先要准确把握它的特点,这就离不开仔细观察,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

其次,在介绍时还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杂乱无章,可以让学生从本单元的课文中体会说明的顺序。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来写。

指导学生揣摩语言,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训练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说明。

2.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说明描写事物。

三、训练重点(难点):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及说明方法的运用。

四、训练流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鲁迅问许广平:我们所住的玻璃窗的房子屋顶是什么样的?三天后,许广平复信中说:“那房子的屋顶,大体是平的,暗黑色的。

这是保存国粹一样,带有旧式的建筑物.它的内部,则也可以说是神秘的苦闷的象征。

靠南有门,但因隔了一间过道的房子,所以显得很暗,左右也不十分光亮。

独在前面——北—-有一大片玻璃,就好像号筒口。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





立意
构思
语言
情感
描写对象清楚;景物特征鲜明。

构思精巧、新颖;条理清晰、井然。

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联想丰富。

情景交融,
不死板,
不矫情。

【文法储蓄】
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1),条理井然;
(2),有声有色;
(3),生机盎然;
(4),回味无穷;
(5),文采斐然。

【名家之言】
细节:“描写风景的时候,应该抓住琐碎的细节,把它们组织起来,让人看完以后,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那个画面。

”(屠格涅夫)
形象:“作者对山川景物的种种感受,由此得到的种种启迪、联想、思想感情上的升华,都需要凝聚在足以吸引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

”(袁鹰)
特色:“一个风景有一个特别的美,永远独立。

假若在作品中随便地写些风景,即使写得很美,也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老舍)
感受:“作者写景是为了抒情。

景是自然界的存在;写景,是通过作家的感受再现于作品的。

它除了自然的美外,同时包含着作家抒发感情的美。

”(碧野)
体验:“写景最好是住在那里一段时间,经历些个风晨雨夕,寒往暑来,一句话,得在认识上下一番功夫。

”(吕叔湘)。

七年级语文下册 3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 苏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 3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 苏教版(2021学年)

江苏省姜堰市七年级语文下册3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姜堰市七年级语文下册3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姜堰市七年级语文下册3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一、学情分析:相对于记叙类文章,说明类文章学生写作难度较大。

教情分析:本单元是介绍国内外建筑艺术的说明文单元。

介绍建筑物首先要准确把握它的特点,这就离不开仔细观察,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

其次,在介绍时还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杂乱无章,可以让学生从本单元的课文中体会说明的顺序。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来写。

指导学生揣摩语言,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训练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说明.2.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说明描写事物。

三、训练重点(难点):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及说明方法的运用。

四、训练流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鲁迅问许广平:我们所住的玻璃窗的房子屋顶是什么样的?三天后,许广平复信中说:“那房子的屋顶,大体是平的,暗黑色的.这是保存国粹一样,带有旧式的建筑物。

它的内部,则也可以说是神秘的苦闷的象征.靠南有门,但因隔了一间过道的房子,所以显得很暗,左右也不十分光亮。

独在前面——北——有一大片玻璃,就好像号筒口。

”许广平也出一题问鲁迅:“我的寝室的天花板中央有什么?"鲁迅也很快做出了回答。

上面的事例说明:对事物的描绘,要注意观察.(二)围绕重点,讨论交流学生阅读短文,学习理论知识。

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导学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导学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导学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仔细观察动物特点,抓住特点介绍动物.过程与方法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动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组合作修改.提高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动物〞难点: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导学过程】一.猜一猜导入:(1)以动物诗谜激趣导入.(下面都是古诗中写小动物的名句,请说出各句写的是什么动物,作者抓住了这些小动物的什么特征?)a.一朵红花头上带,锦衣不用剪刀裁,虽然不是英雄汉,唱得千门万户开.b.垂餧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c.深居简出卧山林,百兽之中我独尊.呼啸一声天地暗,大步流星起风云.(2)出示一段特征不明显的描写,让学生猜.它全身密密地长满了毛,脑袋上有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脑袋两边有两只毛茸茸的耳朵,行走如飞……(答案不确定,即特征不鲜明)总结:清楚的介绍动物的关键是要抓住动物的特点.只有抓住了动物的特点,才能很好的向别人介绍动物.二.我来说题(学生就本题交流自己的理解及写作思路.方法等)三.写作指导1.命题设想题目一: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它的特点,用明白.生动的语言,介绍给别人.题目来源于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_0页.通过本单元课文的阅读,初步接触了动物世界,了解了不同动物的形态.习性.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本次作文训练,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2.训练目标在前面指导学生观察并描写景物.人物及一般事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物,抓住动物的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动物.3.思路点拨(1)仔细观察.对动物只有全面细致地观察,才能准确地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准确的描绘.观察动物不仅是观察整体形象,而且要观察各个局部,如头.身.尾.四肢等不同部位的形状.颜色.皮毛等,还要观察动物活动或变化的全过程.观察时,可以灵活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的侧面,抓住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下动物的不同情态来感知动物,并选用准确的词句加以表达.《松鼠》一课的作者布丰正是在对松鼠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以及坐姿和吃相反复观察的基础上,才能生动传神地描写出松鼠外形漂亮的特点.真正意义上的观察是长期.全面.系统.细致的观察,绝不是毫无目的地走马观花.除了观察,我们还必须翻阅资料,细心查找各类相关知识,不断地摘录积累.(2)比较鉴别.要想发现动物之间的差异,抓住动物的特点,观察时除了用眼和耳,还要用心去体验,去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比如松鼠,它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动作机灵,这种习性与猴子有相似之处,但松鼠毕竟胆小驯良,而猴子就胆大放肆多了.再如同样是动物的尾巴,鱼的尾巴犹如船上的桨和舵,用来推动鱼身的前进和控制前进的方向,而绵羊的尾巴则是用来储存养料的,好象骆驼的驼峰似的.动物的这些特点正是在比较鉴别中才更加凸显出来.(3)突出重点.动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介绍动物,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面面俱到,有时只能选择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或两点来写.例如《松鼠》一文,布丰只选取了松鼠〝讨人喜爱〞(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从外形.习性和性格三四.评一评.(随机点评)读一读:有没有把话说清楚.想一想:有没有把特点写出来.评一评:有没有倾注自己的感情.总结:听了同学们读的作文,老师仿佛看见了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看见了你们和他们和谐相处的欢乐情景,感受到你们之间的感情是那样深厚.真挚.感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训练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导学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训练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导学案苏教版

第三单元写作训练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一、学习目标:1、学会抓住特点,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和描写事物。

2、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二、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并总结“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观察事物和描写事物呢?”教师创设情境:“打个比方说,现在就有一只小鸟飞你的面前,就在你的眼前蹲着,你怎样去观察它?描写它呢?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再展示一段描写小麻雀的文字,让学生分析:这段描写是从哪些角度观察并抓住了小麻雀的什么特点呢?相信学生到此已经明白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了。

明白了方法,就要在看图编故事中动用。

(二)观察画面,组织讨论。

1、请同学们看图编故事。

根据画面内容,每个学习小组合作编一个故事。

大家先细致地观察画面,你希望本小组重点讨论哪些问题呢?每人提出一个供大家选择的问题。

2、围绕重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并做好表演准备,每个小组推选二名代表表演共同编写的故事。

(三)深入研讨,动态修改。

1、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

观众作好评论准备。

2、请同学们评论演出情况。

3、教师评论,拓深拓宽同学们的思维,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是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描写二只小鸟的不同生活经历。

初一学生表现生活常犯片面毛病,说林中生活方式好,只说山林风光多美,虫子多么好吃,朋友很多,经常开音乐会什么的,就不敢写林中生活的危险,和风雨霜雪带来的痛苦。

写笼中生活舒适安逸,就不敢提失去自由的痛苦。

为此,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都是有苦有乐,有悲有喜,有得有失的。

问题的关键是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通过引导,学生学会了从多角度多方面认识生活,表现生活,思想变得更加深刻。

二是如何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文档资料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文档资料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合作探究】学生自学课本148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质地以及、等方面。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按一定的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三种:(a) 。

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 。

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

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a) 如:、,、等。

(b)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如:先整体后局部、、、等。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3]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的景物特点。

[4]描写景物要观察细致,还要准确,注意多种手法的运用。

[5]“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还要学会。

【赏析品评】花园秋晨清晨,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偶尔从园里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我不觉向小花园走去。

花园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像一层薄纱,把花草树木都笼罩住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有点儿清凉,有点湿润,仿佛早晨的一切都融化在这空气里了。

初升的太阳在园里洒下了一层金辉,树叶上、花瓣上,晶莹欲滴的露珠闪闪熠熠。

我不禁被这动人的景色所吸引,颇有兴致地打量起这个早已熟悉的小花园来。

花园的四周种满了四季常绿的冬青,翠绿翠绿的,给花园镶上了一道绿边,又恰似给花园扎上了一条绿色绸缎的蝴蝶结。

绿得嫩,绿得翠,绿得浓……好似一条绿色的小河,潺潺流淌。

在花园的南面,种着好多黄扬。

那是绿色的瓜子黄杨。

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像瓜子的黄扬。

也正是因为这个,人们常常把它和冬青混为一体。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写作:说明事物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写作:说明事物

写作:说明事物【教学目标】学会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教学重难点】掌握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顺序。

【导学过程】(一)指导学生自读[写作指导]1.出示自读思考题(1)说明文的结构模式有哪几种?(2)说明文的写作顺序有哪几种?2.老师讲解(1)说明文的结构模式①总分结构总分结构,就是先总的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性质,然后分开说明事物的各个方面的具体特性,这样,文章的开头和主体部分之间就是总分关系。

有时也可以把这种结构倒过来安排,先分开说,到最后再总起来说,这样文章的主体部分和结尾之间就是分总的关系。

如果把前面两种结构合在一起,那么文章的开头、主体部分、结尾之间就是“总——分——总”的关系了。

②并列结构并列结构,是指先把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进行分析、分解,然后分别加以说明。

这样,文章的各部分内容、各层意思之间,就是并列的关系。

并列结构也是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

运用并列结构的关键,是对事物进行科学的分析、分解,把属于同一性质的内容归在一类。

比如,凡是属于事物的外部特征的,就都归到外部特征这一类,凡是属于事物的内部本质的,就都归到内部本质这一类,二者不能混淆。

③递进结构递进结构是指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一层进一层,有着内在的联系。

例如,在说明事物的某项功能以后,再进一步说明产生这种功能的原理,这就是递进。

递进结构的文章,各个部分内容、各层意思之间的关系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

递进结构也是在说明文中经常被采用的。

递进结构常常和并列结构兼用。

两种结构形式交错运用,既能合理地排列各项内容,又能揭示出事物内在联系的逻辑性。

(2)说明文的写作顺序所谓条理性,就是指事物或事理本身的规律、特点在说明文的结构顺序上的反映。

一篇文章中,哪个内容先说,哪层意思后说,要根据被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它的发展变化来妥善安排。

事物的性质特点、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合理的说明顺序,正是要反映出这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

因此,在写说明文时,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选用合理顺序,做到条理井然地进行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导学案(XX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特点,从多角度观察和描写事物
2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抓住特点,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和描写事物
难点:合理安排文章的说明顺序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并总结“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导入:比较两段文字,看看有什么不同点。

《一支钢笔》
A:在我的文具盒里,躺着一支黑色的钢笔,每当我看到它,我就想起了……
B:在我的文具盒里,躺着一支黑色的钢笔,它可是我学习上的好伙伴好帮手。

它长15厘米,塑料质地,嵌在顶端的挂扣呈银白色,在笔帽底部靠近下口的位置上,还镶嵌着一道金属环,显得特别好看……
(学生交流、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说明建筑物。

1、组织自读《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学生自读文章,作好圈点勾画
2、组织交流
1)谈交流所得
3、知识链接
1)学会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

每种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概括并表现出事物的主要特点呢?你应该拥有一双慧眼,努力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去发现事物的特点。

所谓“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就是要求我们抓住事物的全貌、全过程,既要进行纵向观察,了解事物的昨天、今天,来龙去脉,又要进行横向观察,了解事物的本身,了解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既要观察事物的外部,又要观察事物的内部;既要有宏观观察,又要有微观观察。

一句话,观察应做到全面细致,只有真正观察透彻了,才能够下笔。

只有这样,才会发现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

2)合理的安排好说明的顺序
(回忆本单元所学的关于写景状物文章的说明顺序)
二、课堂练习:
组织学生观察自班教室,并口述其特点。

(观察,抓住特点,顺序)
三、写作练习
写一篇说明文,介绍自己的卧室,仔细观察并准确写出其特点,题目自拟。

要求:1、仔细观察,抓住特点。

2、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四、指导写作:
1、想一想,自己的卧室有什么样的特点?抓住它,写清楚;
2、从什么地方开始写呢?不妨先确定一个卧室中的物件,先从它开始,然后用恰当的表示方位的词联结到其他的东西上,千万不能乱;
3、卧室里可能有许多东西,在向别人介绍时,要有取舍,不能有什么就说什么;
五、自主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