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语言文字应用二轮复习:新题型专练+(1)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练习:第1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2 题型2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 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练习:第1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2 题型2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强化训练2(建议用时:40分钟)1.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不少于40个字。

明月白雪云层(1)描绘一种情景。

答:(2)表达一种感悟。

答:解析:描绘一种情景,首先要分析三个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由“明月”联想到“月色”,再由“月色”联想到“白雪”;然后把这些词语描绘成一幅画,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

表达一种感悟,首先要把三个词语组合成一段能给人启示的话,然后把这种启示表述出来。

答案:(1)一轮明月穿过厚厚的云层,毫不吝啬地向大地挥洒它皎洁的月光。

大地像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灿若白雪。

(2)如果明月没有穿透云层的毅力,就没有灿若白雪的皎洁月光洒向大地。

人也如此,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就没有美好灿烂的明天。

2.下面一段文字摘选自一位中学生题为“妈妈的笑”的习作,其中三处画线句描写相同,请你分别改写成生动传神、个性鲜明的描写。

……接过我递过来的数学卷子,一看到上面红红的100分,(1)妈妈对我笑了,刮刮我的鼻子对我说:“乖孩子,可不能骄傲哦!”……快到夜里十点了,我还在拼命做作业,妈妈给我端来一杯热腾腾的牛奶,说:“来,孩子,趁热喝了,补充补充能量。

”看到我牛饮而尽的样子,(2)妈妈对我笑了……听我倾诉完了委屈,妈妈轻轻拍拍我的前胸说:“被人误解在所难免,不过,男子汉要坚强乐观,没有什么能击倒我家小王子,妈妈相信你!”我不由得破涕为笑,见此情景,(3)妈妈也对我笑了……(1)(2)(3)答案:示例:(1)妈妈先是惊讶得睁圆了双眼,继而整张脸都笑了起来,灿烂得像花朵绽放,连眼角、皱纹里都漾满了深深浅浅的笑意,仿佛在说:“好样的,儿子,妈妈为你骄傲!”(2)妈妈对我莞尔一笑,微抿的嘴角轻扬出优美的弧度,微眯的眼睛里闪现着慈祥、疼爱的光芒,轻轻地说道:“瞧你那贪婪样,小心,别噎着。

”(3)妈妈居然调皮地、萌萌地对我眨眨眼,嘟嘟嘴,随即咧嘴而笑。

这微笑,暖暖的,如阳光温暖了我心底的寒冷。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它的意境。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语言综合运用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语言综合运用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强化练十一1.(2019届石家庄市重点高中高三毕业班摸底考试)请在所给材料中选取六个“热词”,提炼其内涵,仿照画线句,将文段补写完整,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材料:锦鲤顺风车命运共同体港珠澳大桥上海精神广深港高铁枫桥经验长生疫苗国家宝藏直播答题“世界杯”引爆足球激情,“亚运会”点燃民族自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革开放四十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2018年的热词新语,让我们相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答题时要仿照画线句的形式,即“主语+谓语动词+宾语”;内容上要揭示所选热词的内涵,如“‘命运共同体’连接世界”“‘广深港高铁’推动经济集群”等。

注意整体内容的表达要围绕“改革开放”“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个主旨。

答案:(示例一)①“枫桥经验”点燃旧智慧,“上海精神”促进新发展②“广深港高铁”载动经济列车,“港珠澳大桥”连接中国梦想③“国家宝藏”传承历史文化,“直播答题”传播世界知识(示例二)①“顺风车”牵动全民神经,“长生疫苗”敲响生命警钟②“枫桥经验”绽放新彩,“上海精神”谋求共赢③“广深港高铁”带动经济集群,“港珠澳大桥”代言中国制造2.(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二次联考)仿照下面的示例,围绕中国精神,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示例:自强不息,爱国奉献,守正气行正道,中国精神具体表现为民族精神。

材料:奋斗共赢时代改革创新坚韧执着携手同舟风雨不惧初心不忘百折不挠立潮头铸辉煌勤拼搏勇抗争共发展国繁荣答: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1板块语言文字运用1题型1连贯教案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1板块语言文字运用1题型1连贯教案

题型1 连贯语句的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理,词句前后照应,搭配得当,脉络清晰,文气顺畅,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连贯题常有以下三种命题形式:补写句子、选用句式和语句排序.其中,补写句子题是高考浙江卷考查的热点.补写句子要注意的两类语段、五类语句一、两类语段(一)论述类语段补写(2019·高考浙江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①________________。

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②________________。

这意味着真正意义的考古学研究,③________________,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简明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解答本题,需要先了解整个语段的大致意思。

从整体看,语段阐述的中心是重建历史的途径。

第①处,前文说的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历史的问题,但之后又提到仅靠先民的物质遗存来重建历史的局限性,故可以推测此处应填入“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之类的语句.第②处,前文说的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包括物质文化历史和精神文化历史,“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属于物质方面,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之类的语句,注意与前边的关联词“不仅”的对应.第③处,后面说的是要“研究先民精神文化”,根据前文的语境,故可以推断此处应填“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之类的内容,注意与后面“同时更要……”的句式相对应。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测试语言运用(1)新课标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测试语言运用(1)新课标

2020 届语文高三二轮专题测试:语言运用一、( 12 分)16.阅读下边的文字,用一句话归纳“我”的经验。

(不超出20 个字)(4 分)想得清楚,就说得清楚。

说得清楚,就写得理解。

这样说对吗?对是对,可是不全面。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有些事情,有些道理,总是想不清楚,我努力去说,一说再说,就想清楚了。

相同,有些事情,有些道理,总是说不清楚,我仍努力去写,一写再写,就求情楚了。

17.填入下边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连接最合适的句序是(语句间标点可不考虑)(4 分)曾宪梓先生对中国内陆的捐资额超出四亿人民币。

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仍是没钱快乐?”曾宪梓先生这样回答:“______________ 。

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做钱财的主人。

”①我不算有钱②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烦恼③有钱不必定快乐④看你怎么用⑤可是我把钱用在有利的事业上合适的语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阅读下边的文字,挑选出两个主要信息。

(4分)湖北荆州见义勇为的大学生和很多其余为了别人献身的猛士相同,是这个物欲横流、唯金钱利益论社会中人性与社会道德价值的忠实保卫者,他们在紧急关头将个人安危抛在一边,断然选择“拔刀互助” 。

这类断然与果断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

只有当全社会都接受了这类新的社会道德价值观,近似的看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救人行为才不会产生争议,我们也才能真实迎来和睦社会。

信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二、( 12 分)16.续写下边这段文字的结句。

(4 分 )大灾眼前有大爱,千万股爱流在央视直播的《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中汇聚,现场募得善款21. 75 亿元。

2024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附答案) (1)

2024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附答案) (1)

2024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

做事一定要坚决。

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如果(______________),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

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

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

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

‘破’和‘沉’都是动词。

‘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

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

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

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

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______________,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

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

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2.文中画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3.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题组一(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食客们早已习惯了“中华美食甲天下”的尊荣,街边商厦的小吃店的墙上往往喜欢挂一段上逾千年的传说——虽然食客大多也不会把这些动辄与乾隆、诸葛亮、秦始皇甚至是黄帝、女娲的故事当真,但换个视角将华夏五千年历史视为五千年美食史,似乎也不算太夸张。

然而,历史真相往往令人感到意外。

中国历史虽然,但中华美食文化异常晚熟:“南食”“北食”直到唐宋时期才逐渐分野,土豆、玉米、番茄、辣椒等食材直到明代才传入中国,“四大菜系”直到清初才成型。

诸如大盘鸡、螺蛳粉等为人们所的小吃美食、菜肴菜式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诞生,而“菜系”作为一个专有词条,直到1992年才被收录到《中国烹饪辞典》中,如今“八大菜系”的说法又被“34菜系”所取代。

中华美食荣光背后,是其发展的漫漫长路。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对食客们或许有更深的感动。

中华美食是美好的,华丽的,精致的,同时也是坚韧的,顽强的,隐忍的;中华美食文化是古老悠远的,同时也是厚积新成的。

五千年时光仿佛是一场漫长的蛰伏,为的只是在某一个时间,爆发出最绚烂的华章。

食客们在、推杯换盏之时其实不难发现,中国美食自古以来最不缺的,就是兼容并蓄的气度和能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林林总总源远流长津津乐道觥筹交错B.琳琅满目渊远流长津津有味杯盘狼籍C.林林总总源远流长津津有味杯盘狼籍D.琳琅满目渊远流长津津乐道觥筹交错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对食客们或许有更深的感悟。

B.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食客们或许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有更深的感动。

C.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食客们或许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有更深的感悟。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研训汇编全集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研训汇编全集含解析

辨析词语近三年江苏卷命题与考情分析1.考查内容灵活多变:近三年江苏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涉及近义词(包括成语)的辨析与选用、衔接连贯、图文转换等,其他如辨析语病、表达得体、对联知识、提炼语意等考点也有涉及,交替考查。

2.考查形式较为固定:全部采用单项选择题,题目设置数量上也较为固定,2017~2018年分值是5道题目15分,每小题3分。

2019年由5道变为4道,分值为12分。

3.进一步体现语文姓“语”的特点,方向越来越趋向“素能型命题”,加强考生语文运用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试题紧密联系生活,对接生活情理,其中考查语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交通等诸多领域。

预计2020年考查题型可能会变化,复习备考时知识点都要做到全面扎实的学习。

题型研训一 辨析词语1.(2019·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________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________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________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 杂居B.名噪一时 闻风而至 栖居C.名噪一时 纷至沓来 杂居D.名闻遐迩 纷至沓来 栖居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具体语境辨析近义词语。

“名闻遐迩”,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

“名噪一时”,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形容一时名声很大。

瓦尔登湖的名声不只是传扬于一个时期,现在它仍对许多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应选用“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此处没有“行动迅速”的意思,应选用“纷至沓来”,强调游客连续不断地到来。

“杂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在一个地区居住。

“栖居”,栖息;居住。

此处指个体居住在都市,应选用“栖居”。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训练(二)(原卷版)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训练(二)(原卷版)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

【2022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2022新题型)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训练(二)第一组(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

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

“__①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__②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__③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__④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填上恰当的诗句,符合原文意境的一项是()(3分)A.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B.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C.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D.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语文语言文字应用二轮复习:新题型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中国的玉器工艺________,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

好的玉器是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

( ),加上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个时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________,竞相争艳。

明清时期,玉器玉质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丰,作品之多,使用之广,都是________的。

明清玉器与社会文化生活关系日臻密切,文人在书斋中往往也用玉做水洗、笔架、镇纸等文具,或以玉作陈设装饰。

同时文人也大量收藏玉器,以玉明志,彰显君子的高洁风度;以收藏清赏之意趣,作为一种雅致深远的心物寄托。

由于玉器深受知识阶层的喜爱,文人的喜好也进一步左右了玉器的 ________,工匠也在制作和交流中汲取了诸多文人审美趣味和时代文化风尚。

玉器工艺深受当时绘画、书法及工艺雕刻的影响,作品追求意境神韵,以适应文人清静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宋代以前的玉器在书法绘画艺术的影响下,明清时期工艺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

有的玉器雕琢写意山水、诗句和款识,有的玉器为更好地表达诗的意境,雕琢诗句相配图案,反映出浓厚的文人趣味。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由于时代不同,因此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也不同B.时代的不同,导致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C.时代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也就不同D.由于时代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积厚流光绰约多姿无与伦比推陈出新B.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前所未有推陈出新C.积厚流光千姿百态无与伦比标新立异D.源远流长绰约多姿前所未有标新立异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受书法绘画艺术所影响,明清玉器工艺水平相比宋代以前的玉器有很大的提高。

B.宋代以前的玉器经过书法绘画艺术影响,其工艺水平到明清时期有很大的提高。

C.明清玉器工艺受到书法绘画艺术的影响,与宋代以前的玉器相比有很大的发展。

D.明清玉器工艺在书法绘画艺术影响下,宋代以前的玉器与之相比有很大的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题。

(9分)我国第三次万米深渊深海装备海试和科考作业近日完成各项任务,乘坐“探索一号”科考船从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回到三亚。

对于这次科考,我们______,此行历时54天,行程7292海里。

科考队在深海装备仪器、高新技术运用的试验,以及地球化学、海洋生物、物理海洋等多个学科的研究上实现丰硕成果。

两台海翼7000米级深海滑翔机完成了长达1448公里的两条测线观测,共连续作业46天,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的次数在世界上最多,长时间连续稳定工作的能力在世界上______。

“海角”全海深着陆器坐底26天,是国际上着陆器在深渊环境下单次作业时间最长的;全深海声学定位信标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全海深着陆器水声定位的试验性应用。

此次科考在国内首次获取10898米含上覆水未扰动的沉积岩芯并获取位于帕里西维拉海盆东部海山链和马里亚纳弧后张裂区的岩石样品,()在国内首次获取了马里亚纳海沟与雅浦海沟之间关键通道的断面水文数据和水体样品。

著名深海专家丁抗认为,我们面对的是全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绝不能______,作为深海科考,只有到海底去,才能______,真正获得科研成果,实现海洋强国梦。

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拭目以待拔得头筹故步自封不负众望B. 翘首以待首屈一指故步自封不负众望C. 翘首以待拔得头筹墨守成规不孚众望D. 拭目以待首屈一指墨守成规不孚众望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科考队对于深海装备仪器、高新技术运用的试验,以及地球化学、海洋生物、物理海洋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B. 科考队在深海装备仪器、高新技术运用的试验方面,以及地球化学、海洋生物、物理海洋等多个学科的研究上实现丰硕成果。

C. 科考队在深海装备仪器、高新技术运用、地球化学、海洋生物、物理海洋等多个学科的研究上取得丰硕成果。

D. 科考队在深海装备仪器、高新技术运用的试验,以及地球化学、海洋生物、物理海洋等多个学科的研究上取得丰硕成果。

6.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揭示了马里亚纳俯冲带南部构造演化与岩浆作用,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B. 为揭示马里亚纳俯冲带南部构造演化与岩浆的作用提供重要依据C. 为揭示马里亚纳俯冲带南部构造演化与岩浆作用提供重要依据D. 揭示了马里亚纳俯冲带南部构造演化与岩浆作用,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9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强力推动了媒体融合,带来了一场“传播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文艺创作、生产、评论、传播和消费等各个环节。

文艺生态发生了 ______ 的变化,文艺评论也出现了______ 的新特征。

但是,近年来,作为文艺评论的重要对象,文艺作品因为资本等市场力量和互联网等科技力量的强力介入,其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但质量上却______。

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

不管技术如何进步,也改变不了评论者对文学作品创作主体的决定性影响,不管网络文艺如何喧嚣热闹,更改变不了文艺评论引领大众审美潮流和社会价值判断的功能和作用。

优秀的文艺评论,不仅能够发现和解决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而且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

因此,文艺批评者要______、主动应对,坚守艺术理想、批评精神和独立品格,引领文艺朝着健康繁荣的方向阔步前进。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铺天盖地空前绝后良莠不齐当仁不让B. 翻天覆地空前绝后参差不齐首当其冲C. 铺天盖地前所未有良莠不齐首当其冲D. 翻天覆地前所未有参差不齐当仁不让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B. 是多出精品、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C. 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引领风尚、提高审美的重要力量。

D. 是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引导创作、多出精品的重要力量。

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不仅优秀的文艺评论,能够发现和抵制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而且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

B. 优秀的文艺评论,不仅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而且能够发现和抵制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

C. 不仅优秀的文艺评论,能够发现和解决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而且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

D. 优秀的文艺评论,不仅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而且能够发现和解决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9分)一些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据前列的书,内容虽不足观,但在书名、封面上做足了文章,加之有名人的“倾情推荐”,足以______起读者的购买欲望。

一旦一种图书畅销,类似的选题便蜂拥而至,粗制滥造往往与跟风炒作相伴而生。

书中如果没有真知灼见倒没什么,有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表述,就会导致一些负面的效应。

好书为什么没人买呢?原因有很多。

比如,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读那些深刻、厚重的好书,找一些轻松、平庸的书来消遣也______。

而且,如今读纸书,无论读的是什么,似乎都比读电子书显得更有格调一些。

而好书之所以没人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每年出版图书50多万种,即便其中不乏一定数量的好书,也被______ 在茫茫书海之中了。

读者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好书,好比______,难度很大。

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图书,( )。

据说,目前一本新书的动销时间大概是3个月。

这就意味着,一本新书在书店的书架上摆放了3个月,如果少人问津,无论内容如何,都将下架回仓,其在图书零售市场上的生命就宣告终结了。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激发无可厚非湮没海底捞针B.激发无可非议消失海底捞月C.引发无可厚非消失海底捞针D.引发无可非议湮没海底捞月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书中如果没有真知灼见倒没什么,而有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表述,会导致一些负而的效应B.书中没有真知灼见倒没什么,如果有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表述,必然导致一些负而的效应C.书中没有真知灼见倒没什么,如果有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表述,就会产生一些负而的效应D.书中如果没有真知灼见倒没什么,就怕有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表述,因而产生一些负而的效应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即使书店而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B.书店即使而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C.而积再大,书架再多的书店,也不可能承载D.实在难以承载,因为书店的而积有限、书架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