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保质期测试程序
产品保质期验证计划

产品保质期验证计划
1、目的:规范我司新产品保质期的准确,保证食品在货架期内的有效食用及卫生安全。
2、范围:国家法规规定除外的我司所有产品的保质期验证。
3、职责
3.1 生产部-严格按照产品工艺制作并提供产品保质期验证所需样本。
3.2 化验室
3.2.1 负责产品验证样本的抽样及标识,同时按保质期验证的相应贮存条件放到留样室进行试验并做好记录。
3.2.2 负责验证样品的微生物及理化相关项目检测并做好记录。
3.2.3 负责验证样品的定期感官判定并做好记录。
3.2.4 根据产品项目检测及感官判定结果制定其相应保质期限。
4、程序
4.1 微生物及理化相关检测
4.1.1 检测项目;感官、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4.1.2 测试方法:37℃下贮藏,每三个月测试相关指标,检测是否符合食用标准。
4.1.3 检测依据:GB 272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熟肉制品。
产品保质期测试方法及操作规程

产品保质期测试验证操作指引1目的规范我司新产品保质期的确定,保证食品于货架期内的有效食用质素及卫生安全. 2范围国家法规规定除外的我司所有新产品的保质期制定3职责3.1生产部–严格按照产品工艺制作并提供新产品保质期测试所需样本.3.2品管部3.2.1负责新产品测式样本的抽取及标识,同时按保质期测试之相应贮存条件放到保质期试验箱进行试验并作好记录.3.2.2 负责新产品测试样品的微生物及理化相关项目检测并作好记录.3.2.3 负责新产品测试样品的定期感官判定并作好记录.3.2.4 根据新产品项目检测及感官判定结果制定其相应保质期限.4工作程序4.1微生物及理化相关检测4.1.1检测项目: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葡,沙门,志贺氏,油脂产品的酸价,过氧化值,PH,点导率等4.1.2测试方法: 食品保质期加速测试方法(ASLT)4.1.3. ASLT测试原理:4.1.3.1利用食品保质期试验箱模拟使用环境来量化外来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等对变质反应的影响力。
通过控制食品处于一个或多个外在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变质的速度将加快或加速,在短于正常时间内就可判定产品是否变质。
因为影响变质的外在因素是可以量化的,而加速的程度也可以计算得到,因此可以推算到产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实际的储存期。
4.1.3.2在给定的条件下,产品质量的衰退与时间成反比例。
温差为10°C的两个任意温度下的储存期的比率Q10=温度为T时的储存期/ 温度为(T+10°C)时的储存期,对储存期有极大的影响,通常来说,罐头食品的Q10为1.1~4,脱水产品为1.5~10;冷冻产品为3~40。
4.1.4. ASLT测试步骤:准备好所需要的样品数量,设置好试验箱环境条件。
把样品放入试验箱,每5-7天进行观察,检验,比较。
4.1.4.1 选择关键的变质反应,哪些会引致产品品质衰退,而这些品质衰退是消费者所不能够接受的,并决定哪些测试必须在产品试验过程中进行(感官上或仪器上的,微生物及理化具体检测项目的选择);4.1.4.2 Q10的确定: 选择哪些将作用于加速反应的外在因素,见下表所建议温度,必须选择最少2个。
产品保质期实验规程

产品保质期实验规程一、原理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货架期加速实验,Accelerated Shelf Life Testing)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动力学来量化外来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等对变质反应的影响力。
通过控制食品处于一个或多个外在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变质的速度将加快或加速,在短于正常时间内就可判定产品是否变质。
因为影响变质的外在因素是可以量化的,而加速的程度也可以计算得到,因此可以推算到产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实际的储存期。
二、实验设计1.估计产品的实际保质期限。
2.检验新鲜产品的理化和微生物数据,同时进行感官评估。
3.整个检验过程按照预计保质期的15%、30%、50%、75%、85%、95%、100%、105%的时候抽样检验(见保质期检验例表)。
4.直到产品研发员和评估小组决定产品不可接受为止(见感官评估评分表,总分为5分,当得到2分及以下表示不可接受),否则要继续检验。
5.以后每隔5%的时限要检验一次,直到产品不可接受。
6.当产品不可接受时,在不可接受期往前推两个期限,以此期限作为保质期。
7.所有的检验都要以新鲜样品作为比较,对比样品要贮存于1-4℃的冰箱中,并且每3个月要换一次样品。
8.当前的数据和产品的历史数据都要作为参考的资料,冷藏的标准样品也要检验作参考。
保质期检验例表*保质期的样品存放温度为25℃和36℃;*如果是存于36℃的产品,按以上的天数除以4的时间取出检测,例如:以上为90天后取出检测的样品,36℃烘箱中的样品在22.5天后取出。
*新产品上市前主要观察36℃烘箱的样品转变情况,以此作为预计的保质期是否能接受。
产品上市后,要跟踪常温样品的保质期检测结果,并作比较。
三、实验试剂及仪器蒸馏水、pH计、粘度计、恒温恒湿箱、冰箱、电子天平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锥形瓶、移液管、量筒、一次性滴管四、分析方法(一)感官指标五、实验记录用评分(见感官评估评分表)或数据或文字的形式记录测试结果。
保质期测试规程

保质期测试规程1、依据本检验规程依据本公司产品特性,市场上同类产品信息及T/CNFIA001-2017编制。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化验室中产品保质期测试试验的操作。
3、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恒湿箱、蒸馏水4、试验设计4.1根据市面上同类型、同原料、同包装的产品保质期情况,预测本公司产品保质期为下4.2根据本公司产品特性、公司实验室检测能力、市场上同类产品信息及T/CNFIA001-2017的要求,确定我司保质期试验使用加速破坏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两种方式;4.3对需要检测保质期的产品进行取样,样品应取不同包装,不同批次的至少能够覆盖完成加速性破坏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试验所需检测的样品的2倍;4.4加速破坏性试验使用35℃与45℃两个温度对比进行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使用温度25℃;4.5长期稳定性试验整个过程按照预计保质期的15%、30%、50%、75%、85%、95%、100%、105%、110%的时候抽样检验,如果在110%时,检测结果仍然可以接受,则之后每隔5%的时限就要进行检验,直到检测结果不可接受为止(见感官评估评分表,总分为5分,当得到2分及以下表示不可接受),当产品不可接受时,在不可接受期往前推两个期限,以此期限作为保质期;4.6首次进行加速破坏性试验时应每天对样品进行检验,直到得出Q值之后可根据公式计10算检验频率;4.7所有的检验都要以最近生产的相同产品作为比较;5、工作程序5.1将取来的样品分别置于35℃与45℃(或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试验温度)两种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每天或根据以往检测数据判断的频次进行检验,检验理化指标包括水分、过氧化值、酸价、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以及由品评小组进行感官评价,评价结果按感官评估评分表打分;5.2将温差为10℃的的两个任意温度下的保质期的比率定义为Q10,公式为: ........公式1式中: Q10 加速破坏性试验条件下,温度差为10℃的两个温度(试验温度T1和T2)下的保质期的比率;实际贮存环境下的保质期与加速破坏性试验温度下的保质期呈以下关系:........公式2式中:将实验数据代入公式1计算出Q10,,再通过公式2计算出实际贮存温度下的保质期θS(T)5.3检测频率的计算:先设定较高的试验温度T2下的检测频率∱2,再将Q10,和∱2代入公式3中,计算出较低试验温度T1下的各试验项目的检测频率∱1公式3 式中:5.4通过试验计算得出常温条件下的保质期范围,在此范围内,综合考虑食品属性、生产过程、食品包装、运输和贮存条件等因素确定保质期;5.5在进行加速破坏性试验的同时,应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样品与加速破坏性试验同时取样,采用同样的样品,置于25℃恒温箱中,长期稳定性试验应根据市面上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保质期,按一定的时长比例设置检测时间点,越接近保质期末期,检测时间点之间的间隔应该越小,应设置检测时间点为预期保质期期限的15%、30%、50%、75%、85%、95%、100%、105%、110%时候抽样检验,按照试验计划的检测项目对食品的感官、理化、微生物进行检验,如果在110%时,检测结果仍然可以接受,则之后每隔5%的时限就要进行检验,直到检测结果不可接受为止(见感官评估评分表,总分为5分,当得到2分及以下表示不可接受),当产品不可接受时,在不可接受期往前推两个期限,以此期限作为保质期;6相关文件6.1《产品保质期验证程序》7相关记录7.1《长期稳定性试验记录》7.2《加速破坏性试验记录》7.3《保质期测试评估表》。
产品保质期验证程序

产品保质期验证程序1目的规范我司新产品保质期的确定,保证食品于货架期内的有效食用质素及卫生安全.2范围国家法规规定除外的我司所有产品的保质期验证3职责3.1生产部–严格按照产品工艺制作并提供产品保质期验证所需样本.3.2化验室3.2.1负责产品验证样本的抽取及标识,同时按保质期验证之相应贮存条件放到留样间进行试验并作好记录.3.2.2 负责验证样品的微生物及理化相关项目检测并作好记录.3.2.3 负责验证样品的定期感官判定并作好记录.3.2.4 根据新产品项目检测及感官判定结果制定其相应保质期限.4工作程序4.1微生物及理化相关检测4.1.1检测项目: 感官、细菌总数、大肠菌群4.1.2测试方法: -18℃下贮藏,每六个月测试相关指标,检测是否符合食用标准;4.1.3 检测依据:企标Q/LHS 0001S-20164.2. 感官判定程序4.2.1 感官测试方法: 按照企标Q/LHS 0001S-2016;产品感官评价记录表包括食品色泽,香气,味道,口感等4.2.4 评价结果按以下评级:评级描述5级产品的所有特征与标准样完全一致4.5级产品可以接受,但与标准样相比较则有轻微差别4级产品可以接受,但与标准样相比较则有些差别3.5级产品可以接受,但与标准样相比较则有明显差别3级产品既不能接受,也不能说不能接受2.5级产品稍微有点不能接受2级产品有点不能接受1.5级产品很明显地不能接受1级产品完全不能接受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平均;3级是可以接受的临界点,如果达到了这个分数就说明产品已到了储存期限了;4.3. 新产品保质期限的最终确定根据4.1及4.2项所测试的结果估算出该产品相应贮存条件下的保质期限. 4.5. 相关记录报表产品抽样记录表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表理化检验原始记录表产品感官评价记录表。
产品保质期测试方法及操作规程

产品保质期测试方法及操作规程一、测试方法1.定义测试目标: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要求,包括测试产品的特定质量指标、测试的时间和条件等。
2.选择测试样本:从生产中的不同批次或不同生产线中选择样本,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3.制定测试计划:根据产品的使用时间和条件,制定测试的时间和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4.根据测试目标,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静态测试方法:将产品放置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观察其质量和性能变化。
-加速测试方法:在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模拟产品的使用环境,加速测试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变化。
-储存测试方法:将产品放置在实际使用条件下,观察其质量和性能变化。
二、操作规程1.准备测试设备和环境:确定测试所需的设备和环境,包括温湿度计、光照计、测试箱等。
2.准备测试样本:从生产中选择样本,并记录样本的生产批次或生产线信息。
3.制定测试方案:根据测试目标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包括测试的时间、温度和湿度条件等。
4.进行测试:按照测试方案进行测试,记录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数据。
-静态测试:将产品放置在规定条件下,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变化,记录测试结果。
-加速测试:将产品放置在较高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根据加速系数计算测试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变化,记录测试结果。
5.分析和评估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评估产品的保质期。
6.编写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的、样本选择、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评估等内容。
7.提出建议: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产品改进的建议,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三、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测试样本,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2.确定测试的时间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3.进行测试时要严格按照测试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在测试过程中,及时记录和保存测试数据,以备后续分析和评估。
5.在测试结果分析和评估时,考虑不同因素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影响,如温度敏感性、湿度敏感性等。
保质期测试规程

保质期测试规程Q/LH/D-FD-HY-161、目的测试公司产品的保质期限,确认货架期内食品的安全。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保质期限的测试检验。
3、职责3.1化验室负责进行保持期测试的样品的抽样、标识、测试、记录。
3.2统计办仓库保管负责冷库温度的监控、测试样品的存放。
4、测试程序4.1、FD(AD)产品测试:4.1.1化验室检验人员从成品库中对产品进行抽样测试,每种产品至少抽取四个样品,作为测试保持期限样品。
4.1.2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测试日期等标识清楚。
将产品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室温18-22摄氏度)进行测试,质量指标测试前6个月和后6个月内每半月测定一次,中间每月测定一次,测定期限为24个月。
测定项目包括:气味、外观、色泽、口味、水分、微生物等。
4.1.3记录检验、检测数据,与测试前数据比较,确认保质期内产品是否发生腐败、变质。
4.2、冷冻产品测试:4.2.1、公司生产的冷冻产品保质期遵循工业标准说明,在-18℃贮存条件下至少保存24个月。
化验室检验人员从成品库中进行每种产品的抽样,每批次产品或每份样品确保至少留出一箱产品(不少于4袋),作为测试保持期限的样品,单独存放于成品库中,加挂“保质期测试样品牌”标识,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入库日期等内容标识清楚。
4.2.2、在保质期内,前6个月和后6个月内每半月测定一次,中间每月测定一次,测定期限为24个月。
测定时分别从各种产品留样中抽查冷冻外观状态,检验气味、外观、色泽、口味,微生物等,评定品质可否接受。
4.2.3记录检验、检测数据,与测试前数据比较,确认保质期内产品是否发生腐败、变质。
5、测试记录:《保质期测试记录》。
产品保质期测试操作规程

首次发布日期: 2010 年 08 月合同加工产品确定保质期提供科学依据,对公司产品和合同加工产品进行持 续稳定性考察,以监控在保质期内产品质量。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和委托加工产品的保质期试验。 3.0 责任部门: 3.1.1 品管科负责保质期实验的确定和结果整理。 4.0 保质期实验内容: 4.1 产品保质期试验对象 4.1.1 公司新产品和委托加工产品; 4.1.2 监控保质期内公司产品; 4.1.3 更换包装的产品 4.2 建立保质期试验方案; 4.2.1 负责人员建立产品保质期试验方案,明确试验对象、试验项目、试验时间、试验条件等; 4.2.2 试验产品包装所用材料、封装条件及厚度应与市场销售包装条件一致; 4.2.3 公司新产品和委托加工产品需要进行加速稳定性试验; 4.2.4 监控保质期内公司产品需做长期稳定性试验; 4.3 试验内容: 4.3.1 加速稳定性试验: 4.3.1.1 本法依据《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保健食品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的通知》 食药监办食监三函〔2013〕500 号制定; 4.3.1.2 样品储存条件:温度 40℃±2℃,相对湿度 75%±5%。保质期为 36 个月的产品观察至 180 天,保质期为 12 个月的产品观察至 60 天,保质期为 18 个月产品观察至 120 天。对不同类 别保质期新产品抽取 2 个品种进行加速稳定性实验,若该年度无新品种,则抽取一个同等保质 期产品做加速稳定性实验;产品试验至规定时间后抽取各项指标合格的一个样品继续观察,直 至发生变化为止。 4.3.1.3 加速稳定性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详见附件,前期感官为必检项目,保质期试验结束前 (末次试验)送检理化、微生物等贮存过程中可能变化的特征指标;实验过程中,感官有变化 时,应检测理化、微生物等特征指标; 客户有要求增加检测项目除外。。 4.3.2 长期稳定性试验:对不同类别保质期新产品抽取 1 个产品做长期稳定性实验,若该年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规范我司产品保质期的确定,为改进包装、贮藏条件、延长有效期提供依据,保证产品在有效期内的稳定。
2.范围:
公司合格入库的产品。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搜集所有进行保质期测试的样品并进行登记交予样品管
理员。
3.2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存放并作好记录。
留样室环境:常温。
3.3质量负责人负责指定检测人员对样品的外观、气味及易变化的项目进行
定期检测并作好记录。
4.要求:
4.1 留样期限:
液体为三年,固体为二年。
(保质期后延长12个月)
4.2样品管理员按每个样品规定的复测日期,提前通知检验员做好复测前的准备。
复测项目:
乳酸(包括:食品级、优质级、饲料级、精制级):色度、含量、气味
乳酸钙(包括:食品级、饲料级、精制级):干燥失重、含量、气味、pH值乳酸钾/乳酸钠:色度、含量、pH值(酸度)、气味
乳酸粉(食品级):乳酸含量、乳酸钙含量、干燥失重、气味
乳酸粉(饲料级、玉米淀粉):乳酸含量、干燥失重、气味
缓冲乳酸:乳酸含量、乳酸钠含量、pH、色度、气味
乳酸盐类混合物:色度、pH、气味
乳酸钠粉:乳酸钠含量、干燥失重、气味
4.3 保质期一年内每三个月对各项(4.2中要求)指标复测一次,一年之后每半年复测一次。
4.4超过保质期的品种,对铅、砷、汞、镉项目每半年进行检测一次,验证其是否有食品安全隐患。
4.5 检验员复测完毕,应到样品管理员处在记录上登记、签名,保存检验原始记录。
多余的样品退还留样管理员。
再次放入留样室的样品柜内。
4.6样品保质期测试全周期工作完成后,样品管理员从记录中取出该样品的留样观察记录表留存,在表式的“说明和结论”档内写出结论并签名,并对
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汇总报告。
留样样品期满后报检测中心主任统一处理。
留样期间任何人不得动用和私自处理留样样品。
4.7 样品管理员对留样观察室内的留样秩序、清洁及样品的使用与收回负责。
4.8产品留样期间,出现异常质量变化,应由样品管理员填写留样产品质量变化通知单,呈送检测中心主任。
5.支持文件
《样品处置》 JDQM02-508-00-2013
6.记录
《样品保存、调用和弃置记录》 JDJC-TR02-508C 《样品保质期测试记录》 JDJC-TR02-50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