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质期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食品保质期的一般确定方法

食品保质期的一般确定方法

食品保质期的一般确定方法目前国内省级疾控中心是这样做的:将产品放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质量卫生指标每月测一次,如果三个月各项指标稳定,则产品的保质期可定为三年.培养条件:温度约37,湿度约75%.当然,如果你的产品质量卫生指标本来就不理想的情况下,你可以适当缩短检测周期.相应产品保质期可以推算在做饮料保质期实验时,一般设置三个温度,即将样品分别存放于5度、25度、37度三个恒温箱中,5度的样品作为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25度的样品作为模拟货架上的样品,37度的样品作为环境破坏性样品。

每隔5天左右对37度条件下的样品进行品评,品评时与5度的样品进行比较。

当37度下的样品出现与5度的样品有较大差异或出现不能被接受的差异时,37度条件下的样品停止实验,那末在37度条件下样品存放的时间乘以3得到的时间即为产品的大致保质期。

25度条件下的样品继续进行实验,当25度下的样品也出现与5度条件下的样品相比不能接受的差异时,25度条件下的实验也停止,其保存的期限作为产品的实际保质期。

饮料的保质期试验应分成三块:微生物、外观、口感,应分别设计试验来比较。

微生物预测较简单;外观主要是发现变色、沉淀、分层问题,试验者首先要根据产品配方、工艺、经验预期会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无色饮料的变黄、有色饮料的退色,奶类的沉淀加剧及分层,用37℃与冷藏样来预测沉淀分层问题,50℃与冷藏样来预测变色问题。

口感要分是否柑橘属、是清淡还是浓郁风味,模拟市场销售环境来预测。

这主要是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方法是大同小异的,但应用起来还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加速试验(也就是破坏性实验)一般都会做,和温度与时间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在酸奶中做37度保温试验一星期,证明市场上可保持半个月。

纸巾在54度下半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若在37度下保温一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我知道有一种实验数学的方法,可使实验次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优的结果;即优选法(又称黄金分割法);或称0.618法;此法为做实验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在证券分析中也经常使用!早在六、七十年代由数学家华罗庚推出,当时即被普遍使用;具体地讲,即您在做各项试验时,比如:假设您在做酸奶37度保鲜试验时,如果保温一个月后早已变质;此时您可以用30乘0.618的天数,即18.5天重新做此实验;结果如果仍已变质,则用18.5天继续乘以0.618,即约11.5天进行实验;而如果在18.5天还没有变质,则您可用30天减18.5天后的数乘以0.618再加上18.5天,即约25天做此实验,如此反复;就可以以最少的实验次数,取得最佳的实验数据,从而确定出您的食品的实际保鲜数据;运用此实验法也可用于食品配方的研究工作;98年我曾用此法帮一个朋友进行过“采石茶干”配方的实验;只做了六次实验,用了不到六十斤黄豆(还是因为磨浆机较大,一次最少即需用10斤)即取得了最佳的配方数据;做出来的茶干较市面上的不论是韧劲还是口感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如何判断食物是否过期

如何判断食物是否过期

如何判断食物是否过期食物过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过期的食物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判断食物是否过期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判断食物是否过期的方法,帮助您保障饮食的安全。

一、查看食物包装标签食品包装上通常会标注食品的保质期或者有效期,这是最直观也是最简单的判断方法之一。

保质期是指在适宜条件下,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得到保证的最长时间;而有效期则是指在规定的特定条件下,食品可以保持其功能性能和营养成分的最长时间。

根据标签上的保质期或者有效期,可以及时判断食品是否已过期。

二、闻食物气味食物过期后通常会发生霉变或者腐败。

对于一些易腐败的食物,我们可以通过闻其气味来判断。

新鲜食品通常没有异味,而过期的食物则可能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例如,发霉的面包会有一股发霉味道,腐败的肉类则会有一种腐臭味。

因此,闻食物气味是判断食物是否过期的一个有效方法。

三、观察食物外观食物的外观也是判断食物是否过期的一个重要依据。

如果食物表面出现了明显的腐败现象,如蔬菜变色、水果发黑、肉类出现斑点等,就意味着食物很可能已经过期。

此外,如果食物出现了发霉、变软、变硬等变化,也是食物过期的表现。

因此,通过观察食物的外观,可以初步判断食物是否已过期。

四、检查食物质地某些食物在过期后质地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也是鉴别食物是否过期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干燥食品如面粉、糖等,如果过期后潮湿或者结块,就意味着已过期;而一些液体食品如牛奶、果汁等,如果出现分离、凝结或变酸,也是过期的表现。

因此,检查食物质地也是判断食物是否过期的一个有效方法。

五、进行食物品尝尽管前面的方法可以初步判断食物是否过期,但品尝仍然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食物过期后,味道通常会发生变化。

如果品尝后觉得食物味道异常,如发酸、苦涩、变味等,那么很可能食物已过期。

在品尝时,应尽量避免将过期食物吞下,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六、了解食品储存时间无论是否打开食物包装,食物的保质期和储存时间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食品保质期加速测试ASLT步骤

食品保质期加速测试ASLT步骤

食品保质期加速测试A S L T步骤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1、食品保质期加速测试(ASLT)步骤(1)设定食品储存期的指标,测定产品的微生物安全及质量指标;如-干物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糖率,-水分含量,-过氧化物指标,酸度,-酵母和霉菌,沙门氏菌数量的总数,-质地,气味,颜色,脂肪含量等(2)选择关键的变质反应,哪些会引致产品品质衰退,而这些品质衰退是消费者所不能够接受的,并决定哪些测试必须在产品试验过程中进行(感官上或仪器上的);(3)选择使用的包装材料:测试一系列的包装材料,这样可以选择出一个最为经济又满足一定的储存期的材料。

(4)选择哪些将作用于加速反应的外在因素,见下表所建议温度,必须选择最少2个。

(5)使用坐标曲线,记录在测试温度下,产品的储存有多久。

如果未知Q10值,则必须进行全面的ASLT测试。

Q10对储存期的影响在给定的条件下,产品质量的衰退与时间成反比例。

Q10=温度为T时的储存期/ 温度为(T+10°C)时的储存期,对储存期有极大的影响。

当要预测某一保藏温度下的食品保质期时,提高保藏温度加速食品变质,在较短的时间内测定该温度下的保质期,根据Q10值便可预测正常温度下的保质期。

因此获知Q10值是温度的ASLT实验中最重要的。

通常来说,罐头食品的Q10为~4,脱水产品为~10;冷冻产品为3~40。

(6)确定测试的时间f2=f1Q10/10f1:在较高测试温度T1下的测试时间(天,周)f2:在较低测试温度T2下的测试时间(天,周):T1与T2的温度差例:如果一个产品在40°C测试一个月,若Q10=3,则30°C下产品需最少测试时间:f2=1x3(10/10)=3个月。

(7)如Q10未知,最好进行多次测试,最少需要有6个资料点来将误差最小化,否则得到的储存期可信度就会降低。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物是否过期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物是否过期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物是否过期在如今的社会中,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过期食物的摄入可能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正确判断食物是否过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准确判断食物是否过期。

一、观察外观和包装第一步是观察食物的外观和包装。

如果食物变色、发霉、出现不正常的气味,或包装袋子破损,很有可能食物已经过期。

此时,不宜食用该食物,应该予以丢弃。

二、查看日期标签食品包装上通常会印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等相关信息。

根据食品类型和保存方式不同,对应的日期标签也会有所不同。

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指定条件下能保持其预期性质和安全性的期限,而有效期则是在食品开封后,建议在一定时间内食用完毕。

在购买食品时,应密切关注日期标签,并尽量选择保质期较长、离过期日期较远的产品。

三、嗅觉判断除了观察外观和日期标签外,嗅觉也是判断食物是否过期的重要方法之一。

新鲜食物通常没有异味或异味较轻,而过期食物往往会散发出刺鼻或变质的异味。

比如,牛奶过期后会散发出酸臭味,肉类过期后则会散发出腐败的臭味。

当感觉到食物有明显的异味时,应该谨慎食用或避免食用。

四、质地观察和口感判断质地观察和口感判断也是判断食物是否过期的重要方法之一。

比如,面包过期后会变硬、干燥,蔬菜水果过期后会出现软爛、变色等现象。

通过观察和触摸,我们可以感受到食物的质地变化以及明显的口感变化。

如果食物质地变得异常,口感变得不好,很可能食物已经过期了。

五、参考存储时间除了以上方法之外,参考食物的存储时间也是一种判断食物是否过期的重要依据。

相同类型的食物,存放时间越长,其质量和安全性越容易下降。

比如,开封的罐头食品在存放一段时间后,就容易变质。

在存放食物时,可将食物的购买日期或使用日期写在包装上,以便及时掌握食品的存储时间。

六、参考专业机构信息食品安全相关的专业机构和组织通常会发布关于食物过期的信息和建议。

这些机构的网站和官方媒体可以提供科学、可靠的食品安全知识。

关于食品保质期

关于食品保质期

关于⾷品保质期⾷品保质期的确定⽬前国内省级疾控中⼼是这样做的:将产品放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质量卫⽣指标每⽉测⼀次,如果三个⽉各项指标稳定,则产品的保质期可定为三年。

培养条件:温度约37摄⽒度,湿度约75%。

当然,如果你的产品质量卫⽣指标本来就不理想的情况下,你可以适当缩短检测周期,相应产品保质期可以推算。

在做饮料保质期实验时,⼀般设置三个温度,即将样品分别存放于5摄⽒度、25摄⽒度、37摄⽒度三个恒温箱中,5摄⽒度的样品作为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25摄⽒度的样品作为模拟货架上的样品,37摄⽒度的样品作为环境破坏性样品。

每隔5天左右对37摄⽒度条件下的样品进⾏品评,品评时与5摄⽒度的样品进⾏⽐较。

当37摄⽒度下的样品出现与5摄⽒度的样品有较⼤差异或出现不能被接受的差异时,37摄⽒度条件下的样品停⽌实验,那末在37摄⽒度条件下样品存放的时间乘以3得到的时间即为产品的⼤致保质期。

25摄⽒度条件下的样品继续进⾏实验,当25摄⽒度下的样品也出现与5摄⽒度条件下的样品相⽐不能接受的差异时,25摄⽒度条件下的实验也停⽌,其保存的期限作为产品的实际保质期。

饮料的保质期试验应分成三块:微⽣物、外观、⼝感,应分别设计试验来⽐较。

微⽣物预测较简单;外观主要是发现变⾊、沉淀、分层问题,试验者⾸先要根据产品配⽅、⼯艺、经验预期会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饮料的变黄、有⾊饮料的退⾊,奶类的沉淀加剧及分层,⽤37℃与冷藏样来预测沉淀分层问题,50℃与冷藏样来预测变⾊问题。

⼝感要分是否柑橘属、是清淡还是浓郁风味,模拟市场销售环境来预测。

这主要是提供⼀种思路和⽅法。

⽅法是⼤同⼩异的,但应⽤起来还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加速试验(也就是破坏性实验)⼀般都会做,和温度与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如说,在酸奶中做37摄⽒度保温试验⼀星期,证明市场上可保持半个⽉。

纸⼱在54摄⽒度下半个⽉,证明可保持⼀年,若在37摄⽒度下保温⼀个⽉,证明可保持⼀年。

我知道有⼀种实验数学的⽅法,可使实验次数以最⼩的代价取得最优的结果:即优选法(⼜称黄⾦分割法),或称0.618法。

食品的保质期的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

食品的保质期的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

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及其应用Accelerated Shelf Life Testing(ASLT)and application摘要:利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改变储存环境来缩短食品储存期,从而在短时间内可得到长寿食品(一年以上)的储存期,以及应用于食品稳定性的测试,确保食品的商业储存期。

Abstract:using the principle of chemical kinetics, change the storage conditions to shorten the shelf life of food, and in a short time can get the shelf life of long life foods at normal condition, and apply in stability test for food, to insure the commercial shelf life of foods.A.基本原理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动力学来量化外来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等对变质反应的影响力。

通过控制食品处于一个或多个外在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变质的速度将加快或加速,在短于正常时间内就可判定产品是否变质。

因为影响变质的外在因素是可以量化的,而加速的程度也可以计算得到,因此可以推算到产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实际的储存期。

由于许多包装食品通常可以储存超过一年,评价对储存期产生影响的外在因素,如产品本身配料的改变(采用新的抗氧化剂或增稠剂),加工过程的改变(采用不同消毒时间或温度),或包装材料的改变(采用新的聚合体薄膜),都会希望储存期尽可能持续到产品所要求的时间(商业储存期)。

但许多公司都等不起这么长的时间来知道这些新产品/新加工过程/新包装材料能否提供足够的储存期,因为会影响到其他决定(如新工厂的合同,采购新设备,或者安排供应新包装材料等都有时间限制)。

食品保质期试验方法

食品保质期试验方法

食品保质期试验方法摘要:利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改变储存环境来缩短食品储存期,从而在短时间内可得到长寿食品的储存期,以及应用于食品稳定性的测试,确保食品的商业储存期,即食品保质期。

Abstract:using the principle of chemical kinetics,change the storage conditions to shorten the shelf life of food,and in a short time can get the shelf life of long life foods at normal condition,and apply in stability test for food,to insure the commercial shelf life of foods.保质期试验专用设备-采用国内先进的保质期试验箱,通过模拟市场销售环境和储存环境等进行加速试验(也就是破坏性实验),来检测产品的保质期。

A.基本原理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动力学来量化外来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等对变质反应的影响力。

通过控制食品处于一个或多个外在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变质的速度将加快或加速,在短于正常时间内就可判定产品是否变质。

因为影响变质的外在因素是可以量化的,而加速的程度也可以计算得到,因此可以推算到产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实际的储存期。

目前国内先进的设备有百航牌保质期试验箱。

由于许多包装食品通常可以储存超过一年,评价对储存期产生影响的外在因素,如产品本身配料的改变(采用新的抗氧化剂或增稠剂),加工过程的改变(采用不同消毒时间或温度),或包装材料的改变(采用新的聚合体薄膜),都会希望储存期尽可能持续到产品所要求的时间(商业储存期)。

但许多公司都等不起这么长的时间来知道这些新产品/新加工过程/新包装材料能否提供足够的储存期,因为会影响到其他决定(如新工厂的合同,采购新设备,或者安排供应新包装材料等都有时间限制)。

浅谈食品保质期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浅谈食品保质期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因为如果一个产品在 4 O 。C测试 一个月, 则3 0 。C , Q 0 = 3 , 产品需最少测试 f 2 = l x 3 = 3 个月 。 如 Q 。 。 未知,最好进行多次测试,最少需 要有 6个资料点来将误差最小化 ,否则得到 的储存期可信度 就会贬低 。 7 . 计算 各个测试条 件下 ,储存 的样 品的 数量 。 8 . 开始 A S L T ,把得到的资料画在坐标图 上,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取样的次数 。 9 . 从各个测试储存条件,评估 K值或储 存期并适 当建立储存 期 图形 ,据此估算 出正 常条件下的储存期 。
结果分析分为两步 : 一是以 W e i b u l l 危害值和 时间作图 : 二是根据 W e i b u 1分布,以 5 0 % 消费 者认为产 品 已不可接 受为指标 ,确定保质期 时间。 整体说 来,感官指标 是对复 杂的质量变 化过程直观 的反应 ,消费者可接 受的程度较 高,但 结果主要 由评 定小组各个 成员的直觉 判断而 来,主观性 强,个体差异 大,受环境 影响大 : 另外其结果是一终点评价,不能动态 反映质量变化情况。 3 . 2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在 生长过程 中,产 生的各种代谢 产物对 食品质量 的影响 ,主要 体现为产 生不 良的气 味、质地发 生改变 。对 于新鲜食 品, 微生物 生长是影 响保 质期 的绝对 因素 。由于 冰箱 在 家 庭 中 的普及 和 冷链 物 流 系统 的推 广 ,宜在 室温下生 长的病原菌 已不是导致食 品变质 的重要 因素 ,而能在低温 下缓慢生长 的耐冷 菌、耐热菌及 其产生 的胞 外酶是导致 食品品质改变的主要原因。 3 . 3理化指标 随着化 学分析仪器和 技术 的 日益精密和 完善,食品的感官评价 指标诸 如颜色 、风味 、 质地都可 以用高精密 的仪器准确地 分析检测 出,而 且还可 以通过 监测质量变 化过程 中产 生 的间产 物来判定食 品质量变坏 的程度 。近 年来 出现 了一种可 以检测 由微 生物酸败或脂 肪氧 化产 生 的不 良风 味物质 的新 技术一电子 鼻( E - n o s e ) 。电子鼻对质 量的检测 主要基于 对 产 生 的挥 发性 成分 的质量 强 度 谱 图 的测 定 ,分 析质量变化 发生的程度 ,并 由此估 计 保质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
1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
目前国内省级疾控中心是这样做的:
将产品放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质量卫生指标每月测一次,如果三个月各项指标稳定,则产品的保质期可定为三年.
培养条件:
温度约37,湿度约75%.
当然,如果你的产品质量卫生指标本来就不理想的情况下,你可以适当缩短检测周期.相应产品保质期可以推算
在做饮料保质期实验时,一般设置三个温度,即将样品分别存放于5度、25度、37度三个恒温箱中,5度的样品作为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25度的样品作为模拟货架上的样品,37度的样品作为环境破坏性样品。

每隔5天左右对37度条件下的样品进行品评,品评时与5度的样品进行比较。

当37度下的样品出现与5度的样品有较大差异或出现不能被接受的差异时,37度条件下的样品停止实验,那末在37度条件下样品存放的时间乘以3得到的时间即为产品的大致保质期。

25度条件下的样品继续进行实验,当25度下的样品也出现与5度条件下的样品相比不能接受的差异时,25度条件下的实验也停止,其保存的期限作为产品的实际保质期。

饮料的保质期试验应分成三块:
微生物、外观、口感,应分别设计试验来比较。

微生物预测较简单;外观主要是发现变色、沉淀、分层问题,试验者首先要根据产品配方、工艺、经验预期会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无色饮料的变黄、有色饮料的退色,奶类的沉淀加剧及分层,用37℃与冷藏样来预测沉淀分层问题,50℃与冷藏样来预测变色问题。

口感要分是否柑橘属、是清淡还是浓郁风味,模拟市场销售环境来预测。

这主要是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方法是大同小异的,但应用起来还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加速试验(也就是破坏性实验)一般都会做,和温度与时间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在酸奶中做37度保温试验一星期,证明市场上可保持半个月。

纸巾在54度下半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若在37度下保温一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我知道有一种实验数学的方法,可使实验次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优的结果;即优选法(又称黄金分割法);或称0.618法;此法为做实验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在证券分析中也经常使用!早在六、七十年代由数学家华罗庚推出,当时即被普遍使用;
具体地讲,即您在做各项试验时,比如:假设您在做酸奶37度保鲜试验时,如果保温一个月后早已变质;此时您可以用30乘0.618的天数,即18.5天重新做此实验;结果如果仍已变质,则用18.5天继续乘以0.618,即约11.5天进行实验;而如果在18.5天还没有变质,则您可用30天减18.5天后的数乘以0.618再加上18.5天,即约25天做此实验,如此反复;就可以以最少的实验次数,取得最佳的实验数据,从而确定出您的食品的实际保鲜数据;
运用此实验法也可用于食品配方的研究工作;98年我曾用此法帮一个朋友进行过“采石茶干”配方的实验;只做了六次实验,用了不到六十斤黄豆(还是因为磨浆机较大,一次最少即需用10斤)即取得了最佳的配方数据;做出来的茶干较市面上的不论是韧劲还是口感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及其应用
摘要:利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改变储存环境来缩短食品储存期,从而在短时间内可得到长寿食品(一年以上)的储存期,以及应用于食品稳定性的测试,确保食品的商业储存期。

A.基本原理
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动力学来量化外来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等对变质反应的影响力。

通过控制食品处于一个或多个外在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变质的速度将加快或加速,在短于正常时间内就可判定产品是否变质。

因为影响变质的外在因素是可以量化的,而加速的程度也可以计算得到,因此可以推算到产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实际的储存期。

由于许多包装食品通常可以储存超过一年,评价对储存期产生影响的外在因素,如产品本身配料的改变(采用新的抗氧化剂或增稠剂),加工过程的改变(采用不同消毒时间或温度),或包装材料的改变(采用新的聚合体薄膜),都会希望储存期尽可能持续到产品所要求的时间(商业储存期)。

但许多公司都等不起这么长的时间来知道这些新产品/新加工过程/新包装材料能否提供足够的储存期,因为会影响到其他决定(如新工厂的合同,采购新设备,或者安排供应新包装材料等都有时间限制)。

因此需要有一些方法来加快产品储存期的测试,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ASLT)因此产生了。

制药工业早就广泛应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储存期及药效测试。

2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
在给定的条件下,产品质量的衰退与时间成反比例。

温差为10°C的两个任意温度下的储存期的比率Q10=温度为T时的储存期/ 温度为(T+10°C)时的储存期,对储存期有极大的影响:
Q10对储存期的影响
储存期(周数)
温度°C Q10=2 Q10=2.5 Q10=3 Q10=5
50 2* 2* 2* 2*
40 4 5 6 10
30 8 12.5 18 50
20 16 31.3 54 4.8年
* 假设50°C时的储存期为2周。

通常来说,罐头食品的Q10为1.1~4,脱水产品为1.5~10;冷冻产品为3~40。

B.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ASLT)步骤
可采用以下步骤来设定食物产品的储存期:
c. 测定产品的微生物安全及质量指标;
d.选择关键的变质反应,哪些会引致产品品质衰退,而这些品质衰退是消费者所不能够接受的,并决定哪些测试必须在产品试验过程中进行(感官上或仪器上的);
e.选择使用的包装材料:测试一系列的包装材料,这样可以选择出一个最为划算的材料(即经济又满足一定的储存期)。

f.选择哪些将作用于加速反应的外在因素,见下表所建议温度,必须选择最少2个。

ASLT建议储存条件
冷冻食品脱水食品罐头食品
- 40°C 0°C 5°C - 15°C 23°C(室温)23°C(室温)-10°C 30°C 30°C - 5°C
40°C 35°C 45°C 40°C
r. 使用坐标曲线,记录在测试温度下,产品的储存有多久。

如果未知Q10值,则必须进行全面的ASLT测试。

s. 确定测试的次数
f2=f1 Q10?/10
f1:在较高测试温度T1下的测试时间(天,周)
f2:在较低测试温度T2下的测试时间(天,周)
:T1与T2的温度差
因为如果一个产品在40°C测试一个月,则30°C,Q10=3,产品需最少测试
f2=1x3(10/10)=3个月。

如Q10未知,最好进行多次测试,最少需要有6个资料点来将误差最小化,否则得到的储存期可信度就会贬低。

u. 计算各个测试条件下,储存的样品的数量。

v. 开始ASLT,把得到的资料画在坐标图上,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取样的次数。

w.从各个测试储存条件,评估K值或储存期并适当建立储存期图形,据此估算出正常条件下的储存期。

C.实际应用例子
因为我公司的产品主要是脱水汤料,选择两个储存条件:30°C/75%相对湿度和37°C/75%相对湿度。

- 感官测试方法按照国际标准方法ISO3972。

- 恒温恒湿装置:可采用德国产的VC0057型恒温恒湿箱,调整到所需的温湿度;或将玻璃干燥皿内干燥剂取出,放入氯化钠饱和溶液,再将它放到温度分别为30°C和37°C和恒温培养箱内,也可得到所需的恒温恒湿装置。

无色、无味的饮用水。

电炉或煤气炉。

要求测试者回答的问卷。

独立、隔音的测试区域,白色荧光灯。

标准样(汤料产品,调料产品….)
盘子、玻璃杯、汤匙。

将样品放入恒温恒湿装置内,每隔1.5~3个月评价一次(时间间隔根据产品的种类和储存条件不同而定),并与标准样相比较。

评价结果按以下评分:
5,- 产品的所有特征与标准样完全一致
4,5 产品可以接受,但与标准样相比较则有轻微差别
4,- 产品可以接受,但与标准样相比较则有些差别
3,5 产品可以接受,但与标准样相比较则有明显差别
3,- 产品既不能接受,也不能说不能接受
2,5 产品稍微有点不能接受
2,- 产品有点不能接受
1,5 产品很明显地不能接受
1,- 产品完全不能接受
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平均。

分数3是可以接受的临界点,如果达到了这个分数就说明产品已到了储存期限了。

作为一个通用的标准,如果脱水产品(汤料,调料)分别在保持37°C/75%相对湿度和30°C/7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储存3和12个月,仍可得到不低于3的分数,则此产品可被认为是合格的。

根据原理,脱水汤料产品可以根据以下ASLT资料所组成的坐标图来估算出标准储存条件下的储存期:
温度T°C 储存期LogSL
T1 LogSL1
T2 LogSL2
T3 LogSL3
标准储存温度StdT(°C) 标准储存期Log(Std SL)
D. 稳定性测试
同样,还可以利用这个方法对产品进行稳定性测试,以确保产品的商业储存期,所用方法和仪器与以上相同,只是画的坐标图不同而已。

用鸡粉为例,作出详细的检验,评估,分析,结论是此产品的商业储存期设为24个月是可以保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