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分类

四川话可分为七个片区(包含重庆),即:川中片、川东片、川西入归阳平片、川西入归阴平片、川西入声独立片、川南入声独立片、川南入归去声片。

一.川中片
以南充为代表的广大川中、川北地区,这一地区的方言就是经典的四川方言,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四川话多属这一片的。该片没有任何突出特点,其他区的分立都是以该区为参照的。

二.川东片
以重庆为代表的广大川东地区,该片和川中片没有大的差异,声调更为起伏,吐字更为硬朗,而且儿化更为丰富一些。

三.川西(北)入归阳平片
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也可称为成绵片,该区语音特点是有丰富的鼻化元音,其他和川中片无异。

四.川西(边)入归阴平片
仅有雅安一市,保留棉雅片的称呼,语音特点:1.入归阴平;2.有丰富的鼻化元音。

五.川西(南)入声独立片
包括成都西郊、眉山、乐山等地,也可称为岷江片,语音特点主要有三:1.入声独立;2.有丰富的鼻化元音;3大部分地区没有儿化韵。该片语音现象较为复杂,部分地区咸山摄三分,部分地区an/ang相混,还有部分地区有舌尖后音(卷舌音)。

川西方言小结:川西三片共有的特点就是咸山摄鼻音退化为松软的鼻化元音或口音,所以川西方言听感都比较绵软。入归阳平片的声调起伏明显要大,和川中区相近,同属于抑扬顿挫型;而入归阴平片和入声独立片的声调起伏都很小,变调流畅,属于低沉型的。按当前发展趋势,如果入声区的入声韵消失,入声调(短44)拉长也很可能并入入归阴平片(棉雅片)。

六.川南入声独立片
包括宜宾、泸州、重庆江津,也可称为长江片,该片的特点是保留入声,同川西入声区相比,入声韵有所不同,入声调值偏低;另外该片鼻音保留完好,所以听起来明显更为硬朗;声调起伏稍大;儿化韵情况同川中片。

七.川南入归去声片
包括内江、自贡两市,保留仁富片的称呼,语音特点:1.入归去声;2.有舌尖后音(卷舌音)。内江小片的卷舌音所辖字少于自贡小片,其它同川东片无异。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四川方言中阳平和去声调值接近(同属低调型),所以从听感上说,入归去声和入归阳平的差异并不太大(相对于入声独立区而言)。

如果从更大的范围来划分可将川西入声片、川南入声片划为一区,川西入归阳平片、川中片、川东片划为一区(成渝片区),川西入归阴平片为一区(也可考虑并入入声区),川南入归去声片为一区(也可考虑并入成渝片),但不可将入归去声片和保留入声片划在一块。

四川话,又称四川

方言、巴蜀方言,是流行于中国四川省及重庆市境内的语言,属汉语西南官话,和湘语、客家话、粤语、赣语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保留了大部分ng声母),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南方官话。大致包括西南官话成渝片(成渝话)及赤灌片(赤灌话)。四川话目前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但并不是四川省的标准方言。事实上四川话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标准音,不像广东人将广州话作为粤语标准音,这是由于四川话本身就是由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成的。

首先来了解一下四川话的简单介绍:
四川话,又称四川方言、巴蜀方言,是流行于中国四川省及重庆市境内的语言,属汉语西南官话,和湘语、客家话、粤语、赣语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保留了大部分ng声母),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南方官话。大致包括西南官话成渝片(成渝话)及赤灌片(赤灌话)。四川话目前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但并不是四川省的标准方言。事实上四川话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标准音,不像广东人将广州话作为粤语标准音,这是由于四川话本身就是由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成的。
四川话比较典型的一点就是大都没有翘舌音!准确点说是没有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通通都发平舌音,但是比较特别的呢,是内江和自贡等片区的人讲话是有平翘舌之分的,所以如果你听到你的室友如果讲的四川话有平翘舌了,那多半都是内江、自贡地区的朋友。

举几个例子
"超市"普通话为[chāoshì],四川话为[cáosǐ](音同“曹死”);
"支持"普通话为[zhīchí],四川话为[zīci](音同“资瓷”)。
同理呢,寝室在四川话里面也会被读成“qingsi”“轻死”
四川话里面基本上是没有l 和 n的区别的

可能你到寝室会听到四川的同学操着一口川普说“到我们蓝方习惯不?”其实他说的是“南方”

还有可能会听到班长、班主任喊“蓝生去帮到吕生搬东西....”其实就是“男生去帮着女生搬东西”

这些例子很多了
还有 h 和 f 不分
这个呢,要看是四川那个地区了,有的地方分,有的地方不分,而且呢,还要看h、f后面跟了什么韵母

比如最常见的一个“不分”就是h和u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是“胡”的音,这个音在四川话里面是很难听到的
打麻将胡了,四川话叫“服了服了”,其实说的是“胡了胡了”
还有“虎年”要说成“福年”
“护理学院”要说成“付里学院”

这个是绝大多数四川话乃至西南地区的人都不分的一个音

其他呢,比较严重的就是H\F完全不分那种
吃饭——吃换
会员——费员
交学

费——交学会
学生会——学生费
你可能还会上解剖课的时候听到老师说“这是会部”其实他是想说“肺部”
“会阴区”会被有的老师或者同学说成“肥音区”

“我不吃肥锅肉,太回了”——“我不吃回锅肉,太肥了!”

.......

太多了
还有呢,四川话里面
上街的“街”、街道的“街”要读成“gai”

学生、学校的“学”要读成“xio”

这些呢,你可以从同学的语气和语境来判断意思
下面来讲一些比较常见的词汇了

第一个必须要介绍的是“瓜娃子”

瓜娃子就是“笨蛋”“蠢材”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人傻乎乎的
但是呢,必须强调的是,这个词在四川话里面的伤人指数为0.00000001
熟悉的同学朋友之间都会喊“瓜娃子,今天中午吃啥子”,所以,有同学喊你瓜娃子的时候,你不用去怀疑自己的智商,他说这个词纯粹是随口说出,没有贬低你智商的意思
类似的呢,还有“瓜货”“瓜婆娘”(这两个词就是开玩笑开得比较重才会用了,也是很熟的人开玩笑才会用,一般和不熟的呢,可能会引起矛盾,另外,这两个词有点粗俗,所以最好别用)

接着介绍“啥子”
啥子就很好理解了,就是“什么”的意思
“吃什么”四川话说“吃啥子”
“做什么”四川话说“做啥子”
但是呢,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个词容易和前面的动词连读
比如四川人说“做啥子”你会听成“爪子”
经常会听到“你要爪子?”其实他是在说“你要做啥子?”意思就是你要干什么了

然后说一下“沟子”
这个词语呢,确实有那么点小恶俗,但是呢,又是必须介绍下的
沟子在四川话里面的意思就是“臀部、屁股”了
如果在寝室,你正弯腰在门边收拾东西,然后听到一句“喂,兄弟,你沟子挡到起我了”
不要一下子蒙了,那是在说“喂,兄弟,你的屁股当着我了”(这兄弟屁股还真大)


然后来说一下“扎起”
扎起(发音za,3声上声,一般不念zha)在四川话里面的意思是“鼓励,支持,帮忙,制止捣乱”。
“兄弟伙,莫怕,我们给你扎起”意思就是“不要怕,我们给你支持,我们顶你!”
你娃——你小子
“你娃是不是看上中西班那个妹子了”意思就是“你小子是不是看上中西班那个妹妹了”

洗白——完蛋、一无所有、死了
“刚取的钱,就洗白了”意思就是刚取的钱就用完了。(也可能是被抢了)


“巴适”“安逸”
这两个词都是“舒服”的意思!很惬意、很舒适、很舒服、很爽....
食堂那个冒菜好巴适哦
中医班那个MM多巴适的呢
。。。。
还有很多词汇我就不一一举例了,干兴趣的呢,们可以到四川方言网这里看看
不过,里面说

的和我说的都不那么很准确,语言的东西,是需要自己去揣摩的
总的来说,四川话是非常简单易学的!即使你不会讲,但听懂是非常容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