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精)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冷沉淀在临床中的应用和相关注意事项。
冷沉
淀是一种分离蛋白质或核酸的常用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冷沉淀原理
冷沉淀是利用低温和盐类使蛋白质或核酸在溶液中凝聚沉淀的
方法。
通过调节温度和添加盐类,可以使特定的蛋白质或核酸在溶
液中析出形成沉淀。
三、冷沉淀的临床应用
1、蛋白质纯化:冷沉淀可用于蛋白质的纯化,通过调节温度和
添加盐类,将目标蛋白质沉淀下来,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纯化和富集。
2、核酸提取:冷沉淀可用于核酸的提取和纯化,通过使DNA或RNA在低温时形成沉淀,可以将目标核酸从其他杂质中分离出来。
3、沉淀剂的选择:在进行冷沉淀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沉淀剂,
常用的有乙酸钠、乙酸铵、甘氨酸等。
四、冷沉淀的注意事项
1、温度控制:冷沉淀需要控制合适的温度,一般常用的温度为4℃或其他低温环境。
2、盐类浓度:添加适量的盐类可以促进蛋白质或核酸的冷沉淀,但过高的盐浓度会导致其他蛋白质或核酸的沉淀。
3、pH值调节:适当调节pH值可以影响蛋白质或核酸的溶解性
和沉淀性。
4、沉淀时间:留意沉淀时间,过长的时间可能导致一些有价值
的物质也被沉淀。
附件:
本文档无附件内容。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冷沉淀:通过低温和盐类使蛋白质或核酸在溶液中凝聚沉淀
的方法。
2、沉淀剂:在进行冷沉淀时添加的盐类或其他化学物质,用于
促进目标物质的沉淀。
输冷沉淀的注意事项

输冷沉淀的注意事项输冷沉淀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分离和富集微量金属离子的方法,广泛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以下是输冷沉淀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第一,实验前应仔细准备。
首先,要检查所需试剂是否充足,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其次,要对实验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以防止杂质的污染。
最后,还应检查实验室的空气质量和温湿度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第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输冷沉淀实验常常涉及到有毒和腐蚀性的试剂,如浓硝酸和氢氟酸。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避免与试剂直接接触。
另外,实验室应做好通风处理,确保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流通。
第三,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输冷沉淀实验对温度和pH值较为敏感,因此需要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一般来说,实验室应配置有稳定的温控设备,保持实验温度的恒定性;同时,要使用标准的酸碱溶液进行pH校正,确保实验所需pH值的准确性。
第四,注意样品的处理。
输冷沉淀实验的样品通常是水溶液,因此在处理样品前,应先过滤去除悬浮物。
同时,还要避免样品与空气接触时间过长,以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
此外,样品的取样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样品污染,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五,注意实验结果的解读。
输冷沉淀实验得到的沉淀物往往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因此在对结果进行解读时,需要根据每种金属离子的性质和含量来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并进行相应的数据修正和验证。
总之,输冷沉淀实验是一项复杂而常用的实验技术,需要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并严格控制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和样品处理。
只有在细致严谨的操作中,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分析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分析冷沉淀是一种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基于离心原理,通过让样本在低温条件下沉淀和分离,从而得到更纯净的样本。
冷沉淀技术具有许多优势,比如简单易操作、快速、高效等。
它在很多临床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几个主要的临床应用。
首先,冷沉淀在血液制品的制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血液制品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如血小板、红细胞、血浆等,它们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但是,血液制品中常常含有许多污染物或其他不需要的组分,如可溶性蛋白质、盐、代谢产物等。
这些污染物对于某些病患来说可能是有害的,甚至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通过冷沉淀技术,可以快速而有效地将这些污染物沉淀到样本底部,从而得到更纯净的血液制品。
另外,冷沉淀也在细胞培养和生物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细胞培养中,细胞的富集和纯化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冷沉淀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悬浮细胞沉淀在样本管底部,去除细胞培养液中的废料和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细胞。
此外,冷沉淀还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重组蛋白等生物技术产品。
通过冷沉淀,可以将重组蛋白从培养基或发酵液中纯化,并去除杂质,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冷沉淀在尿液分析中的应用。
尿液是人体排泄的一种体液,它含有丰富的信息,可以反映个体的健康状况。
然而,尿液中也常常含有许多颗粒物、蛋白质、细胞碎片等,这些杂质会干扰尿液分析的结果。
通过冷沉淀技术,可以有效地将这些杂质沉淀到底部,得到清晰的尿液样本,从而提高尿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冷沉淀还有许多其他的临床应用。
比如,在核酸提取中,冷沉淀可以用来去除细胞碎片和蛋白质,得到高质量的核酸样本。
在药物制剂中,冷沉淀可以用来去除杂质和提高药物的纯度和稳定性。
在病毒学研究中,冷沉淀可以用来富集和分离病毒颗粒,便于研究和分析。
总之,冷沉淀是一种在临床应用中广泛使用的技术,它在血液制品制备、细胞培养和生物技术、尿液分析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指征

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指征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指征冷沉淀凝血因子(Cryo)是一种包含丰富凝血因子的血浆制剂,通过冷冻和沉淀的方式制备而成。
它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凝血障碍和出血疾病。
然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使用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且有一定的指征限制。
本文将就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的指征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其应用范围和使用时机。
一、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成分和作用冷沉淀凝血因子是由血浆经过冷冻沉淀得到的,其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原。
这些成分在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修复受损血管壁、形成血栓以止血。
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注可以补充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纠正凝血功能异常,预防和治疗出血。
二、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的指征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的指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凝血因子缺乏症:包括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等。
在这些疾病中,患者体内特定凝血因子的合成或功能存在缺陷,需要外源性凝血因子的输注来保持正常的凝血功能。
2. 凝血因子消耗性疾病:某些疾病或情况下,机体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功能降低。
常见的消耗性疾病包括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大面积烧伤、手术创伤等。
3. 出血性疾病:某些疾病或情况下,机体自身凝血功能异常导致易出血。
与凝血因子缺乏不同,这些疾病中凝血因子的合成和功能正常,但由于其他原因(如血小板功能异常、血管壁损伤等)导致出血。
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注能够提高凝血功能,减少出血风险。
4. 外科手术和创伤:大手术和严重创伤后,机体的凝血功能常常受损,导致术后或伤后出血。
在这些情况下,适当的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可以辅助恢复凝血功能,减少出血并促进伤口愈合。
5. 大量出血和休克:在出血性休克的治疗中,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注可以通过增加凝血因子的浓度,提高凝血功能,从而迅速控制出血和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
三、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冷沉淀凝血因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精品医学ppt
8
适应症
5、冷沉淀中含有纤维粘连蛋白(Fn),对 于纤维结合蛋白(FN)含量降低:严重创 伤、烧伤、大手术、DIC、重度感染、恶性 肿瘤等重症疾病,术后输注可使伤口愈合 快且很平整。
精品医学ppt
9
适应症
6.低血容量性休克并发DIC。 7.不易愈合的创面:下肢溃疡(局部涂敷)、
胃十二指肠溃疡(内窥镜导入局部注射、 喷涂)、角膜溃疡(滴眼)等。
精品医学ppt
10
使用剂量
常用剂量为:每10kg体重输注1~1.5单位。
精品医学ppt
11
使用剂量
1.血友病及其他凝血因子缺乏患者的用量, 手术病人或有严重出血灶者应将FⅧ水平提 高到50%,一般患者可将FⅧ水平维持在30 %。对出血未止的患者每12h追加输注1次, 剂量为首次的1/2.用量计算方法:①经典方 法:剂量(U)=(期望值-现有值)×血 浆容量(ml);②简易计算法:将血浆现 有FⅧ:C值视为0,每输注4U/体重可使血 浆FⅧ活性水平提高10%。
每袋冷沉淀是由400 ml全血制成,体积为 25 ml±5ml/袋,其中主要含有≥80IU的因 子Ⅷ、纤维蛋白原≥150mg以及血管性血友 病因子,纤维粘连蛋白、凝血因子ⅩⅢ等。
精品医学ppt
2
有效期
在-20℃以下冻存,冷冻状态一直持续到 使用之前,有效期从采血之日起为一年。
精品医学ppt
3
作用
精品医学ppt
19
注意事项
7.输注前口服苯海拉明25mg或静注氢化考 的松50mg,可预防冷沉淀的变态反应。
精品医学ppt
20
注意事项
8.必须使用输血器输注
精品医学ppt
21
浅谈冷沉淀制备与使用的注意事项

浅谈冷沉淀制备与使用的注意事项摘要】冷沉淀是一种重要的成分血,随着对冷沉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临床上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笔者就近年来关于冷沉淀制备与使用的研究作一综述,为冷沉淀的制备与临床输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冷沉淀血液制备凝血因子【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334-02引言冷沉淀为全血采集后6h(全血保养液为ACD)或8h(全血保养液为CPD、CPDA~1)内,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将血浆分离出并冻结制成的新鲜冰冻血浆在一定条件下制备而成的成分血。
冷沉淀含有新鲜冰冻血浆大部分的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由200 ml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而成的冷沉淀应含Fg≥150 mg,FⅧ ≥80 IU。
临床上主要用于单一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出血性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烧伤患者的治疗。
由于冷沉淀中的FⅧ活性极不稳定,制备过程与使用方法都容易影响凝血因子的活性,为保证临床输血效果,笔者浅谈冷沉淀制备与使用的注意事项。
1 冷沉淀的组成冷沉淀主要含有5种成分:FⅧ、Fg、vwF、纤维结合蛋白(纤维粘连蛋白,Fn)和FⅩⅢ。
FⅧ又称抗血友病球蛋白,可加速FX活化,促进血小板聚集,有助于血小板因子Ⅲ的释放和形成内源性凝血活酶,其含量增加可促进内源凝血系统激活加快。
FⅧ在体外半衰期较短,多为8-12小时,而易使其活性丧失,加之其接触异物表面时不同程度被激活,凝血酶和Xa也继续在此裂解FⅧ,导致其失活[1]。
对FⅧ缺乏患者而言,FⅧ的治疗作用无可替代。
Fn是一种粘性糖蛋白,具有促进纤维蛋白交联、细胞粘着、上皮细胞移行、修复和分化的作用,同时具有抑菌、抗感染和免疫调控作用。
Fg是凝血公共途径上的效应分子,其含量增多可使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加快。
Fg还是血小板间的桥梁,含量增高可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
临床应用冷沉淀的注意事项及研究

临床应用冷沉淀的注意事项及研究20世纪60年代冷沉淀被pool博士发现,1964年首先应用冻融沉淀法从血浆中提取出来白色沉淀物。
因富含FⅧ、Fg、Fn等凝血因子,而用于HA、Fg缺乏、凝血因子ⅩⅢ缺乏和vWD等出血性疾病治疗,是现代成分输血的一部分。
因其纯度不高,在生物体内半衰期短,在发达国家,除非无可先择或紧急情况,并不考虑应用冷沉淀治疗HA、vWD和FⅩⅢ缺乏等疾病。
近年来,随着临床输血技术快速发展,该项技术突破传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除用于手术后出血、严重外伤及DIC的治疗,还有报道应用于深度烧伤、手术创伤、恶性肿瘤激发的口腔溃疡等病的替代治疗。
现将冷沉淀组成和作用机制,制备方法,规格与储存,在临床中的应用,输注剂量及注意事项等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便冷沉淀制品能更好地服务与临床。
1冷沉淀的组成和作用机制抗血友病球蛋白(FⅧ)是由FⅧ促凝活性、FⅧ促凝抗原、FⅧ有关抗原和FⅧ有关的瑞斯托霉素辅因子(vWF:Rco)等组成的大分子复合物。
可加速FⅩ活化,促进血小板聚集、血小板FⅢ的释放和形成内源性凝血活酶,促进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加快。
生物体内半衰期在8~12h,变化较大。
纤维蛋白原(Fg)由肝脏合成的,在凝血过程中,由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
其含量增多可使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都加快。
还可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起到加快止血、改善微循环、防止出血的作用。
纤维结合蛋白(Fn)又称纤维连接蛋白,1974年国外开始研究发现的,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和组织液中,分子量约450KD,由两条相似的A链和B链组成的二聚体高分子糖蛋白。
有促进细胞粘着、上皮细胞移行、纤维蛋白交联,抗感染、抑制细菌促进肉芽组织增生、提高白细胞活性、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免疫调控功能,为上皮修复营造环境条件等多种生物活性。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SF)即Ⅲ因子存在于血小板及血浆中,经凝血酶切除部分肽段后被激活Ⅲa。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冷沉淀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提取生物大分子的方法,它利用低温条件下使大分子凝聚结晶沉降于溶液底部的原理进行分离。
在临床实践中,冷沉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分离、病毒扩增、药物提取等领域。
以下将就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冷沉淀的临床应用1.蛋白质分离:冷沉淀可用于将溶液中的蛋白质从其他成分中分离出来。
通过在低温条件下使蛋白质凝聚结晶沉降,可以得到较为纯净的蛋白质提取物,用于后续的实验分析或药物研究。
2.病毒扩增:在病毒制备和扩增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病毒进行纯化和分离。
冷沉淀技术可以用来沉淀和提取病毒颗粒,通过离心等方法将病毒分离出来,用于制备疫苗或进行病毒学研究。
3.药物提取:在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中,常常需要通过提取和分离的方法得到目标药物。
冷沉淀可以用来沉淀和提取药物中的活性成分,使其得到纯净的提取物,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生化实验: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实验中,冷沉淀可以用来分离和提取目标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用于研究其结构和功能,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冷沉淀的注意事项1.操作条件:冷沉淀的操作条件一般在4摄氏度以下。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低温,以确保蛋白质或其他大分子的沉淀和分离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避免结晶的形成和溶液的冻结。
2.离心速度和时间:在进行冷沉淀后,需要通过离心等方法将沉淀物分离出来。
离心速度和时间的选择需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操作时应仔细控制参数,以确保分离效果。
3.沉淀物的收集和处理:在冷沉淀后得到的沉淀物需要正确收集和处理。
为避免细菌或其他污染物的污染,收集器皿和操作工具应提前消毒,同时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并避免过度搅拌或振荡。
4.沉淀物的保存和稳定性:冷沉淀后得到的沉淀物可能存在降解或失活的情况,需要存储在适当的条件下,避免温度变化或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如果需要长时间保存,可以考虑冷冻保存或加入保护剂以增加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6.有时可发生变态反应,如荨麻疹、发热、 头痛及背痛等。大量应用血型不相同(容) 的冷沉淀常发生溶血性反应(输注ABO血 型相同或相容的冷沉淀可避免),其程度 与剂量有关;有部分患者因反复输注冷沉 淀而产生特异性抗FⅧ抗体,致使治疗困难 或无效。
注意事项
7.输注前口服苯海拉明25mg或静注氢化考 的松50mg,可预防冷沉淀的变态反应。
注意事项
3、融化后的冷沉淀应在4小时内尽快输用, 不可再重新冻存。
注意事项
4.冷沉淀以患者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
注意事项
5.冷沉淀粘度较大,如经静脉推注,最好在 注射器内加入少量枸橼酸钠溶液,以免注 射时发生凝集而阻塞针头。如若病情许可, 每袋可用少量生理盐水(10~15ml)稀释 后经输血器静脉输注。
适应症
6.低血容量性休克并发DIC。 7.不易愈合的创面:下肢溃疡(局部涂敷)、 胃十二指肠溃疡(内窥镜导入局部注射、 喷涂)、角膜溃疡(滴眼)等。
使用剂量
常用剂量为:每10kg体重输注1~1.5单位。
使用剂量
1.血友病及其他凝血因子缺乏患者的用量, 手术病人或有严重出血灶者应将FⅧ水平提 高到50%,一般患者可将FⅧ水平维持在30 %。对出血未止的患者每12h追加输注1次, 剂量为首次的1/2.用量计算方法:①经典方 法:剂量(U)=(期望值-现有值)×血 浆容量(ml);②简易计算法:将血浆现 有FⅧ:C值视为0,每输注4U/体重可使血 浆FⅧ活性水平提高10%。
有效期
在-20℃以下冻存,冷冻状态一直持续到 使用之前,有效期从采血之日起为一年。
作用
补充凝血因子Ⅷ、vWF、纤维蛋白原、因 子ⅩⅢ等
适应症
1、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对 严重创伤、烧伤、白血病和肝功能衰竭等 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输注冷沉淀可明显 改善预后 。
适应症
2、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缺乏症:获 得性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病、尿毒症、 DIC、重症创伤、手术后出血等,由于冷沉 淀中含有较丰富的FⅧ,故常用作FⅧ浓缩 剂的替代物。
注意事项
8.必须使用输血器输注
制备冷沉淀的方法
1. 改良快速融化离心法 2.水浴虹吸法
1. 改良快速融化离心法
制备方法:用冰块将水浴箱内水温降至4℃,而后 将新鲜冰冻血浆放入水浴箱,待新鲜冰冻血浆融 化到一半多的时,将还未融化的血浆捏散成碎冰 块, 以加速其溶解。调控水温使之恒定在4℃继 续融化。约2小时后,待新鲜冰冻血浆尚存少许碎 冰块时及时取出, 离心10min, 离心力3000g,温度 0℃。在净化室内100级净化台上操作分离出上层 血浆,下层(25mL±5 mL)血浆和白色沉淀物 即为冷沉淀,将其快速置于低温冰箱中保存备用。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冷沉淀(cryoprecipitation;cryoprecipitate; cryoprecitation)是指血浆冷沉淀中含有Ⅷ因 子及纤维蛋白原,可治疗缺乏Ⅷ因子及纤维蛋 白原而出血不止患者或血友病患者。融化后6h 内 输完,输速不低于200ml/h。
成分
每袋冷沉淀是由400 ml全血制成,体积为 25 ml±5ml/袋,其中主要含有≥80IU的因 子Ⅷ、纤维蛋白原≥150mg以及血管性血友 病因子,纤维粘连蛋白、凝血因子ⅩⅢ等。
适应症
3、血管性血友病(vWD):血管性血友病 表现为血浆中vWF缺乏或缺陷。因冷沉淀 中含有较高的FⅧ和vWF,所以 vWD替代 治疗最理想的制剂是冷沉淀。
适应症
4、儿童及轻型成年人甲型血友病:甲型血 友病的治疗主要是补充FⅧ,冷沉淀是除 FⅧ浓缩剂外最有效制剂之一 。
适应症
5、冷沉淀中含有纤维粘连蛋白(Fn),对 于纤维结合蛋白(FN)含量降低:严重创 伤、烧伤、大手术、DIC、重度感染、恶性 肿瘤等重症疾病,术后输注可使伤口愈合 快且很平整。
使用剂量
2.FN水平低下患者的冷沉淀用量 (1)大剂量法:一般每次15mg/kg体 重,即一般成人1次需输注15袋冷沉淀。 (2)维持法:给予5-7mg/kg体重。即 一般成人每次输注冷沉淀5-7袋。
注意事项
1、应按ABO血型相容原则输注,不需做交 叉配血。
注意事项
2、输注前应在37℃水浴中10分钟内融化, 融化过程中必须不断轻轻摇动,避免局部 温度过高。
谢谢!
2.水浴虹吸法
制备方法:将新鲜冰冻血浆置于4℃恒温循 环水槽中,空联袋悬于箱外,两袋之间产 生一定的落差。冰冻血浆融化时,由于虹 吸的作用,融化的血浆流入空袋中,剩余 的20~30mL有白色结晶颗粒的血浆块即为 冷沉淀,将其快速置于低温冰箱中保存备 用。
3.两种方法的比较
在制备时间上,由于改良快速融化离心法加入了 捏碎步骤,缩短了融化过程,从而抵消了离心增 加的时间,因此与水浴虹吸法时间相差不大。 在冷沉淀的容量控制上,改良快速融化离心 法比水浴虹吸法人为影响因素多,且操作过程比 较复杂。 综上所述,水浴虹吸法步骤精简,人为因素 影响小,所需仪器少而便宜。因此,虹吸法制备 冷沉淀逐步变得越来越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