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课实验2
纺织科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纺织纤维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掌握纺织材料的基本测试方法。
3. 分析不同纺织材料的性能差异。
4. 熟悉纺织工艺流程。
二、实验原理纺织科学是研究纤维、纱线、织物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应用的科学。
本实验通过观察、测试和分析,了解纺织纤维的基本性质,掌握纺织材料的测试方法,并分析不同纺织材料的性能差异。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棉纤维、化纤(如涤纶、腈纶)、麻纤维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强力仪、细度仪、色差仪、纤维长度测试仪、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纤维基本性质测试a. 纤维长度测试:使用纤维长度测试仪,测量纤维的平均长度、最长长度、最短长度等。
b. 纤维细度测试:使用细度仪,测量纤维的细度,如线密度、支数等。
c. 纤维强力测试:使用强力仪,测试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d. 纤维色差测试:使用色差仪,测试纤维的颜色差异。
2. 纱线性能测试a. 纱线强力测试:使用强力仪,测试纱线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b. 纱线细度测试:使用细度仪,测试纱线的线密度、支数等。
c. 纱线捻度测试:使用捻度仪,测试纱线的捻度。
3. 织物性能测试a. 织物强力测试:使用强力仪,测试织物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b. 织物透气性测试:使用透气性测试仪,测试织物的透气性能。
c. 织物吸湿性测试:使用吸湿性测试仪,测试织物的吸湿性能。
4. 纺织工艺流程观察a. 纤维制备:观察纤维的制备过程,如开松、梳理、并条等。
b. 纱线制备:观察纱线的制备过程,如并纱、络筒、捻线等。
c. 织物制备:观察织物的制备过程,如织造、整理、染色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纤维基本性质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力等基本性质数据。
结果表明,棉纤维的平均长度较长,细度较细,强力较高;化纤(如涤纶、腈纶)的平均长度较短,细度较细,强力较高;麻纤维的平均长度较短,细度较粗,强力较高。
2. 纱线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棉纱线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较高,透气性较好;化纤纱线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较高,但透气性较差;麻纱线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较高,透气性较好。
纺织工程专业实验报告

纺织工程专业实验报告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纺织工程专业实验是纺织工程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继纺织材料学、织物组织学、纺织品检验学、纺织品设计学等课程之后开设的综合实验课,主要包括织物分析及织物性能测试两大部分。
织物分析是对现有的织物样品的经纬纱原料、线密度、并和根数、捻度捻向、织物正反面判别、经纬色纱排列、织物组织结构、经纬密度、织物重量、织物厚度等诸多内容进行分析与判断,计算与推测,是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织物设计者走访市场、收集新品、累计设计素材的必备知识。
织物性能测试是对现有的织物样品进行织物的回潮率、吸水性、厚度、拉伸断裂强力、伸长、撕破强度、顶破强力、摩擦色牢度、及甲醛含量的测试,以掌握织物各种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通过纺织工程专业实验的开设,使学生掌握织物分析及织物性能测试方法,学会各种测试相应的纺织设备的使用,通过整个纺织工程专业实验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纤维原料、纱线、织物分析及性能测试等各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为将来从事纺织品设计、开发、生产以及纺织品检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织物的正反面判别1、根据布边可知正反面,由于布边一般为平纹、重经等组织,且布的宽度不变,布的两布边对称。
2、根据两面的颜色度可知正反面,正面较鲜艳、色泽均、清晰美观。
3、正面紧密而细腻,而反面较粗糙。
4、判别结果正面反面2. 织物经纬向的判别1、与布边平行的为经向,与布边垂直的为纬向2、织物密度大的为经纱,密度小的为纬纱3、筘痕方向为经向3. 织物的幅宽通过用直尺对织物的外幅、内幅、边幅的测定(每组在不同的地方测五次, 精确到0.1mm,结果取平均值,舍入到1mm),随机性的测量不同地方,直尺与布的纱线平行或者垂直。
测量结果如下:织物门幅的测定(/cm)4. 取样取样,对整个织物的规划取样。
1、阅读实验要求,再对织物进行分析获取的资料、数据的准确程度与取样的位置、样品面积大小,计算整个实验所需布料样品。
大学纺织工程专业课实验-专业课实验(2) (1)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实验A 纺纱11 写出清梳联的任务。
答:开松,除杂,混合,梳理,成条。
(清:开松、除杂、混合;梳:梳理、成条。
)2 写出清梳联合机台的名称及工艺过程。
答:AS20XXXX4喂棉机→AFC20XXXX2双轴流开棉机→MCM 六仓混棉机→CNT3三罗拉清棉机→DX385除微尘机→DK820XXXX 梳棉机。
3 简述三滚筒开棉机各滚筒的针布型式,三个滚筒速度是如何变化的。
答:第一打手(粗针罗拉),第二打手(锯齿),第三打手(细锯齿)。
第二打手是第一打手的1.7倍,第三打手是第二打手的1.7倍。
4 画出盖板梳棉机工艺简图,标出各机件名称,标出针齿方向,运动方向,相互作用。
答:图2-3-1。
锡林——刺辊:剥取作用 锡林——盖板:分梳作用 锡林——道夫:分梳作用5 画出罗拉梳理机工艺简图,标出各机件名称,说出锡林,工作辊及剥取辊间的作用,标出针齿方向,运动方向,作用性质。
答:图2-4-1A-锡林 B-工作辊 C-剥取辊 D-道夫锡林——工作辊:分梳作用 锡林——剥取辊:剥取作用 剥取辊——工作辊:剥取作用实验B 纺纱2A BCD精梳1 精梳机的作用是什么?去短留长:去除不符合精梳制品要求的短纤维;平行顺直:提高纤维的平行伸直度;去除杂质:去除棉结和细小杂质2 精梳机是如何完成对纤维的梳理的?圆梳梳理须丛的前端,在拔出过程中,顶梳梳理须丛的后端3 拔取隔距的定义。
答:拔取车摆动到最后端时,拔取罗拉到下钳板的距离。
4 梳下的短纤维及杂质落到哪?答:落入短毛箱。
5 精梳机喂入与输出的特点?答:间歇式地喂入和输出。
针梳机、自调匀整装置1 画出针梳机工艺简图,标出各机件名称。
答:图2-7-1。
2 针板的作用是什么?针板是如何传动运动的?答:梳理纤维,带动纤维向前传递。
当针板被工作螺杆推到最前端时,受到三叶凸轮的打击,针板落入规程螺杆的螺旋导槽。
3 针梳机前隔距指哪?牵伸区是单牵伸还是双牵伸?答:针板与前小罗拉之间的距离。
纺织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棉织物的强力测试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纺织工程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了解棉织物的强力测试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棉织物强力测试仪器的使用。
3. 分析棉织物的强力特性。
二、实验原理棉织物的强力是指棉织物在拉伸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力。
棉织物的强力与其原料、工艺、组织结构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通过棉织物强力测试,可以了解棉织物的强力特性,为棉织物的生产、选用和加工提供依据。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强力测试仪、剪刀、尺子、棉织物样品。
2. 实验材料:棉织物样品(纯棉布、府绸、卡其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将棉织物样品按照实验要求裁剪成规定尺寸的试样,每组试样不少于5个。
2. 样品处理:将试样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毛羽、整理边缘等。
3. 强力测试:将试样安装在强力测试仪上,设定测试参数,进行强力测试。
测试过程中,观察试样的断裂情况,记录最大拉力值。
4. 数据处理:计算每组试样的平均强力,分析棉织物的强力特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纯棉布强力测试结果:试样类型 | 平均强力(N)--------|---------纯棉布1 | 40.5纯棉布2 | 41.2纯棉布3 | 39.8纯棉布4 | 40.8纯棉布5 | 41.5平均强力 | 40.6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纯棉布的平均强力为40.6N,说明纯棉布具有较高的强力。
2. 府绸强力测试结果:试样类型 | 平均强力(N)--------|---------府绸1 | 33.4府绸2 | 34.1府绸3 | 32.9府绸4 | 33.6府绸5 | 34.2平均强力 | 33.5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府绸的平均强力为33.5N,说明府绸的强力低于纯棉布。
3. 卡其强力测试结果:试样类型 | 平均强力(N)--------|---------卡其1 | 42.3卡其2 | 43.1卡其3 | 41.9卡其4 | 42.6卡其5 | 43.5平均强力 | 42.5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卡其的平均强力为42.5N,说明卡其的强力高于纯棉布。
东华大学纺织工程培养方案

东华大学纺织工程培养方案引言纺织工程是一门集生产、管理、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将化学、物理、机械、电子、材料科学及其它相关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经历,其中包括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如纺织材料学、纺织结构学、纺织化学与染整)、专业选修课程(如纺织智能制造、非织造材料、纺织品检测与分析)等等,在培养学生纺织工程领域的坚实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通过产学研社合作的模式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技术支持。
培养目标专业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适应纺织工业和相关领域需求,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全面发展并能胜任纺织工程和相关领域及相关专业研究、管理和开发实际与新技术、新产品的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纺织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纺织工程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
2.具备独立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在工程应用领域中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创新设计,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3.在学习、生活和社交活动中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备全球化价值观和国际化意识,能够适应国内外纺织和相关领域的复杂环境变化。
4.可适应国内外纺织和相关领域的发展需求,立足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各种领域中发挥根本的作用。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基础等。
2.专业基础课程:纺织材料学、纺织结构学、纺织化学与染整、纺织机械、纺织品检测技术、纺织品成型工艺等。
3.专业选修课程:纺织智能制造、非织造材料、纺织品检测与分析、服装设计、色彩学等。
课程安排第一年学期课程名称学分第一学期大学英语高等数学A物理学A电子信息科学导论军事理论II(国防实践)44521第二学期纺织材料学基础化学大学物理实验A工程制图331.52第二年学期课程名称学分第一学期英语精读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数学纺织机械纺织化学基础 2.53422第二学期大学物理实验B纺织结构学纺织品检测技术纺织成型工艺毛线和易染纱用漂白剂的选择和应用1.52.521.51.5第三年学期课程名称学分第一学期外语听说纺织化学与染整纺织机械服装设计色彩学24222第二学期纺织品结构设计非织造织物统计学方法纺织品分析供应链管理2.52.521.51.5第四年学期课程名称学分第一学期纺织智能制造纺织品检测与分析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2.5266第二学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62 实践教学为满足学生不同的职业发展需求,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通过采用工业革命接轨的模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产学研社合作实践教学模式,企业和学校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工厂实习、国内及国际实习与交流等方式成为学生最好的实践机会。
纺织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纺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掌握纺织原料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3. 熟悉纺织工艺流程中的各道工序及其作用。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纺织工艺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纺织技术是将纤维材料加工成织物的一系列工艺过程。
主要包括原料选择、纤维加工、纺纱、织造、整理等环节。
本实验通过对纺织原料的选用、纤维加工、纺纱、织造等基本工艺的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纺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原料:棉纤维、麻纤维、化纤等。
2. 设备:纤维开松机、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织布机等。
3. 试剂:氢氧化钠、硫酸、磷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1)根据织物用途选择合适的纤维原料。
(2)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如开松、除杂、软化等。
2. 纤维加工(1)纤维开松:采用纤维开松机对纤维进行开松处理。
(2)梳棉:将开松后的纤维进行梳理,使其成为具有一定长度和整齐度的纤维条。
(3)并条:将梳理后的纤维条进行并合,形成粗纱。
3. 纺纱(1)粗纱:将并条后的纤维条进行粗纱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粗细的粗纱。
(2)细纱:将粗纱进行细纱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细度的细纱。
4. 织造(1)将细纱进行络筒、并轴等工序,形成可以织造的纱线。
(2)采用织布机将纱线织造成织物。
5. 整理(1)对织物进行水洗、烘干、定型等工序。
(2)根据需要,进行其他整理工艺,如染色、印花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掌握了纺织原料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2. 熟悉了纺织工艺流程中的各道工序及其作用。
3. 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对纺织工艺的认识。
4.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织物质量良好。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了纺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为后续学习纺织工艺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心得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
《机织学》课程教学大纲

《机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英文名称:机织学Weaving Technology课程编码:04222111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适用专业:纺织工程(卓越计划)学时数:48 ;其中:理论学时:46 ;实践学时:2 机动学时:0 ;学分数:3 ;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机织学》是纺织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织物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各工序生产设备机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机织工艺和设备有综合性了解,为学习专业方向课程打下一定基础。
其任务是阐述机织物的加工工艺流程、各工序织造设备的生产原理。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织物的主要织造工艺流程,主要加工设备的纱线工艺流程、机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机织工艺和设备有综合性了解。
(三)课程教学内容1.络筒:筒子形式及卷绕成形原理、络筒张力、清纱、接头、定长及毛羽控制2.整经:整经筒子架、整经张力、整经卷绕3.浆纱:浆料、浆液配方与调浆、上浆、浆纱综合讨论4.穿结经:穿经、结经5.定捻与卷纬:定捻、卷纬6.开口:梭口、开口运动规律、开口机构7.引纬:有梭引纬、片梭引纬、剑杆引纬、喷气引纬、喷水引纬、无梭引纬辅助装置8.打纬:打纬机构、打纬与织物的形成9.卷取与送经:卷取机构、送经机构10.织机传动及断头自停:织机传动系统、断头自停装置11.织机综合讨论:织机主要工艺参数、织机生产率12.机织物加工综合讨论:坯布整理方法、白坯织物及色织物生产工艺流程(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纺织工程导论》、《纺织材料学》、《纺织认识实习》、《纺纱学》后续课程:《织物组织与结构》、《织造工艺与质量控制》、《纺织厂设计》等。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分配建议表学时分配建议表(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朱苏康, 高卫东主编机织学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5(“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参考书目(1)高卫东主编机织工程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4 ;(2)崔鸿钧主编现代机织技术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0 ;(3)郭兴峰主编现代准备与织造工艺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4)蔡永东主编新型机织设备与工艺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5)周永元主编浆料化学与物理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
纺织材料学实验

目录实验一纺织纤维的鉴别(综合性实验)实验二混纺织物中纤维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设计性实验)实验三中段称重法测定棉纤维的公制支数(验证性实验)实验四烘箱法测定纺织纤维水分(验证性实验)实验五原棉的品级与手扯长度检验(验证性实验)实验六纱线弹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实验七单根纱线强力伸长的测定(验证性实验)实验八织物力学性能的测定((综合性实验)实验九织物的耐磨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实验十织物折皱弹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实验十一织物悬垂性测定(验证性实验)实验十二织物透气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实验十三织物阻燃性能的测试(综合性实验)实验十四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测试(验证性实验)实验十五纺织品基本安全性能检验(综合性实验)实验一纺织纤维的鉴别(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纤维鉴别不仅常用于纤维集合体的识别,而且常用于区别纱线、织物以及混纺制品的纤维组成。
本实验要求根据纺织纤维的外观形态特征和内在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认识并区别各种未知纤维,通过实验掌握鉴别纺织纤维的几种常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试样实验仪器为普通生物显微镜。
试样为各种未知纤维、纱线或织物。
使用的化学试剂有盐酸、硫酸、间甲酚、氢氧化钠、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等及碘—碘化钾溶液,并需备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及试管等。
三、基本知识纺织纤维的种类很多,随着化学纤维的快速发展,混纺和交织的纺织品也日益增多,而纺织品的性能与组成该纺织品的纤维性能密切相关。
因此,在纺织生产管理或产品分析中,对纤维进行科学鉴别是很重要的。
各种纺织纤维的外观形态或内在性质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纤维鉴别就是利用纤维外观形态或内在性质差异,采用各种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各种天然纤维的形态差别较为明显,因此,鉴别天然纤维主要是根据纤维外观形态特征。
而许多化学纤维特别是一般合成纤维的外观形态基本相似,其截面多数为圆形,但随着异形纤维的发展,同一种类的化学纤维可以制成不同的截面形态,这就很难从形态特征上分清纤维品种,因而必须结合其他方法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