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解读
保健食品专业知识培训

运用广告宣传、公关活动和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 。
培育品牌忠诚度和口碑传播
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口碑推荐。
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推广实践
线上营销推广
利用搜索引擎优化(SEO)、社交媒 体营销(SMM)、内容营销等手段, 提高品牌曝光度和互动性。
线下营销推广
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的索证索票制度
02
要求经营企业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确保
进货渠道合法、产品质量可靠。
保健食品广告发布审查制度
03
企业内部应建立广告发布审查机制,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合法,
不含有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的内容。
Part
03
保健食品原料与辅料
常见原料及其功效
阅读。
颜色与背景
标签的颜色应与保健食品本身 及包装材料相协调,背景色应
避免过于花哨或刺眼。
粘贴位置
标签应粘贴在保健食品包装的 醒目位置,以便于消费者查看
。
说明书编写注意事项
内容准确
通俗易懂
说明书中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包括保健 食品的成分、功效、用法用量等。
语言应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 涩的词汇,以方便消费者理解。
生产环境卫生控制
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定 期对生产设备、工具、场地等 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交叉污
染。
Part
05
包装、标签与说明书
包装材料选择及要求
食品级材料
必须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材料, 如食品级塑料、玻璃等。
阻隔性能
包装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阻隔性能,以 防止氧气、水分、光线等对保健食品 的影响。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

由药品注册司承担保健食品注册工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品审评中心负责
保健食品的技术评审工作。 2003年10月10日起正式履行保健食品的注册职
能。
(三)注册范围
原来有22项功能
免疫调节 调节血脂 调节血糖 延缓衰老 改善记忆 改善视力 促进排铅 清咽润喉 调节血压 改善睡眠 促进泌乳 抗突变
性危害; 二是功能性,对特定人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
与药品有严格的区分,不能治疗疾病,不能取代药物 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二、保健食品注册
注册依据 注册机构 注册范围 注册程序
(一)注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第二十二条规定: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 食品,其产品及说明书必须报国务院卫生行政 部门审查批准,其卫生标准和生产经营管理办 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只可申报免疫调节功能 对核酸原料的纯度、产品名称、检
验评价有特殊的规定
6、卫生部关于暂不受理以大孔吸附树 脂分离纯化工艺生产的保健食品的通 知(卫法监发[2002]135号)
7、卫生部关于不再审批以熊胆粉和肌 酸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的通告(卫 法监发[2001]267号)
8、卫生部关于限制以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作 为原料生产保健食品的通知(卫法监发 [2001]160号)
改善皮肤水份和油份)
22、改善皮肤水份
23、改善皮肤油份
24、调节肠道菌群
21、改善胃肠道功能(调节肠
25、促进消化
道菌群/促进消化/润肠通便/
26、通便
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作用)
27、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
四、 取消功能(1项)
保健食品名词解释

保健食品名词解释1、保健食品的概念及类别2、保健食品的申请条件和材料3、保健食品的法规、标准4、保健食品原料的控制方法5、中药保健食品的研制方法6、如何认识保健食品1、保健食品的概念及类别2、保健食品的申请条件和材料3、保健食品的法规、标准4、保健食品原料的控制方法5、中药保健食品的研制方法6、如何认识保健食品。
1、保健食品的概念及类别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按照我国现行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食品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营养补充剂。
这类产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补充剂;第二类:功能性食品。
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第三类:保健功能食品。
也叫特殊用途化妆品,它是指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
保健食品按照其原料来源可分为两类:天然保健食品、生物技术(也就是常说的“中药保健食品”)保健食品。
生物技术(也就是常说的“中药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指以中草药(包括中成药)、动物及植物、微生物、矿物等为原料,经传统或现代提取工艺制成的各种食品。
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中草药、中成药、天然药物等都是保健食品的原料。
目前世界上约有200种植物的600多种有效成份被列为保健食品的原料,中国是植物药品资源大国,有数千种。
2、保健食品的申请条件和材料( 1)具有相关资质的申请人可以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产品注册申请,同时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与注册申报资料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注册申报资料真实、完整;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3)具有与申报资料相适应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工艺和检验仪器等生产条件; 4)具有与申报资料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5)具有与申报资料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6)注册申报资料规定的其他条件。
药店保健食品知识培训计划

药店保健食品知识培训计划第一节:保健食品概述1. 保健食品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是指特定的能满足生理功能需求、具有调节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保健食品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也是80年代才开始成为主要研究对象。
- 保健食品的发展历程:一开始是传统草本食品,然后逐渐发展至鱼油、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产品,再到现在的包括益生菌、蛋白质等功能食品。
2. 保健食品的种类及功能分类- 保健食品主要分为补充营养类、改善功能类、特定人群保健类、疾病预防类等。
详细介绍各种保健食品的功能和适用人群。
第二节:保健食品的功效1. 常见保健食品功效及适用人群- 维生素类保健食品的功效及适用人群- 矿物质类保健食品的功效及适用人群-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功效及适用人群- 蛋白质类保健食品的功效及适用人群- 其他常见功能食品的功效及适用人群(如鱼油、酵素等)2. 保健食品的作用机制- 详细讲解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蛋白质等保健食品的作用机制,让药店员工了解保健食品的原理。
第三节:保健食品的选购1. 保健食品的标签解读- 如何看标签了解产品的成分、功能、规格等信息。
2. 健康风险及副作用- 保健食品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健康风险,以及部分保健食品可能存在的副作用。
3. 保健食品消费者权益保护- 保健食品的消费者权益,以及药店在推销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明示食品功能不等于疗效等。
第四节:保健食品的销售与推广1. 保健食品的销售技巧- 如何通过专业的销售技巧,将更多的保健食品推广给消费者。
2. 保健食品的市场秘籍- 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一些常见保健食品的市场销售情况。
第五节:案例分析1. 保健食品误区案例分析- 分析一些常见的保健食品误区,比如有些人过度服用保健食品,导致营养偏均衡等。
2. 保健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 分析一些保健食品安全事件,如某品牌保健食品被曝光添加药物成分等。
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

一、什么是保健品
按照《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定义:“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 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 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 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品的批号 保健品的批号 相当于食品,不能替代药物。 是‘食’,相当于食品,不能替代药物
根据上述定义Biblioteka 保健食品应该具有以下 个特征 根据上述定义,保健食品应该具有以下4个特征
• 花粉: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没有特殊的, 确凿的证据表明它能治疗任何疾病。有导 致过敏的危险。 • 蜂王浆: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没有特殊 的,确凿的证据表明它能治疗任何疾病。 有导致过敏的危险。 • 羊胎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口服无效。 注射羊胎素是否能抗衰老仍有待证明,其 作用机制不明,而且有导致细菌、病毒感 染、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危险。 来源于:文摘周报
三、保健品流行的影响因素
※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文化特点的影响 阴阳说 养生文化 (针灸、火罐、按摩、中国武术) ※消费理念 注重人伦 消费行为大众化 ※广告宣传的影响
四、保健品功效
• 褪色素:(“脑白金”):为松果体分泌 的激素。可能具有安眠作用,被用于因时 差导致的睡眠紊乱。 • 鱼油(“深海鱼油”):含欧米伽-3脂肪酸, 可能能够预防心血菅疾病。服用过量能导 致出血。医学界建议吃鱼更好。 • 蜂胶:一些实验表明它具有抗菌、抗病毒、 抗肿瘤等作用,但是否确有保健作用仍有 待证实。能够引起皮炎和其它过敏。
五、保健品与健康
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调 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效,适用于 特定人群。一般食品不具备特定功能,无 特定的人群食用范围。 • 保健食品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它 是人体机理调节剂、营养补充剂。与药品 有本质的不同。 •
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

宝麦康
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
第一节 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
一、历史背景及原因
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 疾病模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等 回归自然的要求----营养与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 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功能性食品发展的历史
➢ 中国功能食品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医药 文献中,就记载了与现代功能食品相类似的论述――“医 食同源”、“食疗”、“食补”。
➢ 国外较早研究的功能性食品是强化食品。20世纪10~20年 代,芬克提出了人体必需的“生物胺”(Vitamine), 随后被命名为“维生素”(Vitamine)。对于维生素生 理功能的研究,以及对它的“缺乏症”的研究,使人类进 一步认识到它对于人体生理机能的重要性,并通过补充维 生素而很快使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得到缓解甚至治愈。
取。 ✓ ①属于日常摄取的食品。 ✓ ③应标记有关的调节功能。
☆ 健康食品
• ☆ 健康食品(Health Food):欧洲诸国普遍采用的概 念,增进健康为宗旨、采用天然材料、遵守健康原则、 保证食品卫生与质量。其范围:
• 1、含有充分的营养素 • 2、补充膳食中缺少的营养素。 • 3、特定需要的食品或滋补品,最好含有特殊的营养物质。 • 4、以增强体质和美容为目的的食品。 • 5、以维持和增进健康为目的,以天然原料为基础的食品。
3、第三代功能食品:在第二代功能食品基础上,还需确 知具有该功能的功能因子的化学结构及含量。即功效成 分明确、含量应可以测定、作用机理清楚、研究类
定义: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到生理作用的成分称为 功能成分(Functional composition),或称为 活性成分、功能因子。
2024版《保健食品培训》ppt课件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制度
保健食品索证索票制度
保健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制度
保健食品销售记录制度
03
保健食品原料与配方设计
常用原料及其功效介绍
01
02
03
中草药类原料
如人参、枸杞、黄芪等, 具有滋补强壮、调节免疫 等功效。
营养素类原料
如维生素、矿物质、氨基 酸等,是维持人体正常生 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确定目标客户群体
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职业等 特征进行细分,明确目标客户群
体。
客户需求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 了解目标客户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和 期望。
竞品分析
对市场上同类竞品进行深入分析, 找出自身产品的差异化和优势。
品牌建设及传播途径选择
品牌定位
根据目标客户群体和市场 需求,明确品牌定位,塑 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通过实体店、促销活动等方式,吸引 目标客户群体,提升线下销售业绩。
06
保健食品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行业创新方向预测
个性化营养定制
基于个体基因、生活习惯等数据 的分析,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
保健食品方案。
跨界融合创新
结合医药、生物技术等领域,开 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保健食品。
智能化生产与管理
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成本,实现精细化、智
包装与贮藏
对产品进行包装,确保产品在贮藏过 程中的稳定性。
关键控制点识别及监控措施制定
关键控制点识别
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关 键控制点,如原料验收、提取、浓 缩、制剂成型等。
监控措施制定
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制定相应的 监控措施,如原料检验、过程监控、 成品检验等,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各省级 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审批中药保健药品,我国“药健字”制度开始施行。法规 的出现大大鼓舞了企业投资热情,1987年被喻为中国保健行业元年。
1987年底,宗庆后在杭州市成立了一间叫“娃哈哈”的校办厂。由于了解到我国三亿多儿童的 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厌食、偏食现象相当普遍,于是在 1988年,“全面促进儿童食欲”的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上 马,并打出“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当 时娃哈哈的账户中只有10多万元,厂长宗庆后却把它全 部投进了公关策划和广告宣传。由于当时保健食品刚刚 被公众所接受,广告效应很快使这家小工厂开始从众多 的保健食品企业中脱颖而出。1990年,娃哈哈的产值突
2、红茶菌
流行于1970年代中后期的民间养生疗病方法。
红茶菌俗称又叫“海宝”、“胃宝”, 是一种像海蜇的生物,用红茶水加糖泡养,它 含有乳酸菌、醋酸菌、茶、糖、维生素等多种 天然营养物质,成本低廉而功效神奇,很符合 那个全民贫穷时期人们的消费观。
3、甩手疗法
7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的一种民间健身法。 方法是:身体站直,脚趾用力抓住地下,两脚距离等肩宽,两臂同向前后摇甩。甩手次数无一 定之规,视各人情况而定。 文革期,人们感到无法主宰自己的政治 命运,却唤起了对脆弱肉体生命的关爱。尤 其人们面对生老病死无法抗拒的恐惧时,渴 求练就超自然力以摆脱困境,当时晨练人群 排阵如林,手臂甩动,煞是整齐、壮观。
太药业在上海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保健品 上市企业,如今创办太太药业的董事长朱保国拥有太太药
业和丽珠药业两家上市公司。
1994年:吴炳新推出三株口服液
1994年,吴炳新父子的三株口服液在济南问世,当年销售过亿,随后三年创造了聚集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另外,营养专家对微量元素的深入研究,不断拓宽了强化 剂的范围,使得人类对食品强化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几十年来,通过在牛奶、奶油中强化维生素A和 维生素D,防止了婴幼儿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佝偻 病;以食用强化的碘盐来消除地方性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 疾病;强化硒盐能防止克山病;在米面中强化维生素B1, 使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脚气病几乎绝迹;通过必需氨基 酸的强化,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可节约大量蛋白质。 可以说,强化食品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营养研究的基础 理论与人类膳食营养的实践活动密切结合的典范。由于强 化食品价格便宜,效果明显,食用方便,强化工艺简单, 所以,强化食品有很大的市场优势,深受消费者欢迎。
功能食品与药膳食品的区别
• 药膳食品是根据食性理论,以食物的四性 、五味、归经等与人体的生理密切相关的 理论和经验为指导,针对病人表现出来的 “证”,根据“五味相调,味性相胜”的 原则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 之,实者泻之”的原则,应用相关的食物 和药膳治疗调节病人。
• 四性: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 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 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 程度上的差异。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 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 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 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 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 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 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 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 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 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
1、功能性食品概念:
强调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 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 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
必须符合下面条件: ①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②其功能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且经过科学验证是肯定 的。同时,其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类必 需营养素的需要。 ③功能性食品通常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 群而研制生产。 ④它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1935年美国提出了强化食品,随后强化食品得到迅速发展。 1938年路斯提出了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指出20种氨基酸中 有8种必须通过食物补充。必需氨基酸的缺乏会造成负氮 平衡而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良。 为了规范强化食品的发展,加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美国 于1942年公布了强化食品法规,对强化食品的定义、范围 和强化标准都做了明确规定。随后,加拿大、菲律宾、欧 洲各国以及日本也都先后对强化食品做出了立法管理,并 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包括强化指标、强化食品市 场检查和商标标识等方面的规定和管理。美国食品与药品 管理局(FDA)还曾规定了一些必须强化的食品,包括面 粉、面包、通心粉、玉米粉、面条和大米等。
三、国内外功能食品的发展
• 德国:世界上保健食品发展较早的国家,其历史 与国家的饮食改善运动(1927)和饮食改善学院 (1944)的发展史相关。毕业生遍布于德国的食 品工厂、商店、医院、社区。对德国的保健食品 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大型保健食品企业----Eden 公司Schoenenberger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 10%,2500多个品种。有会员店-----销售、咨询、 指导。
保健食品的
第一节 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 第二节 功能性食品学的内容与任务 第三节 功能性食品与人类健康 第四节 功能食品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展望
宝麦康五谷粉
第一节 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
一、历史背景及原因
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 疾病模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等 回归自然的要求----营养与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 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功能性食品发展的历史
中国功能食品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医药 文献中,就记载了与现代功能食品相类似的论述――“医 食同源”、“食疗”、“食补”。 国外较早研究的功能性食品是强化食品。20世纪10~20年 代,芬克提出了人体必需的“生物胺”(Vitamine), 随后被命名为“维生素”(Vitamine)。对于维生素生 理功能的研究,以及对它的“缺乏症”的研究,使人类进 一步认识到它对于人体生理机能的重要性,并通过补充维 生素而很快使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得到缓解甚至治愈。
• 我国:自古的“药食同源”四气五味、归经、升 降浮沉及功效。1980年出现现代保健食品雏形, 1984年协会成立,1992年有千家厂、2000种产 品;1994年,3000家厂,3000产品;1996年规 范管理,申报制度。
第二节 功能性食品学的内容与任务
• 一、功能食品的定义:
• 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 • 1987年,日本文部省在《食品功能的系统性解释与展开》 最先使用该词。 • 1989年4月厚生省进一步明确定义为:对人体能充分显示 身体的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奏、以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康 复等方面的工程化食品。 • 1990年11月又提出“特殊保健用途食品”(Food for Specified Health use)。
• 美国:世界上保健食品工业发展较早的国 家,20年代初已有雏形,1936年成立全国 健康食品协会(NHFA),健康食品的销售 额成倍增长,大多数食品企业已转向生产 健康食品,品种15000种以上。
• 日本:起步虽晚,发展迅速。战后饮食的欧化, 国民健康的危机,高血压、脑溢血、冠心病、恶 性肿瘤、糖尿病等发病率的增高。保健食品出现, 1982年以前政府限制,1983年开始调查,1987 年1月厚生省的食品卫生科设置“功能食品对策 室”,加强政府指导力度,1987年4月出现“功 能性食品”,同年先后成立“新开发食品安全评 价研究会”“功能食品工业调查计划委员会”。 保健食品成为日本食品工业独特高速成长领域。 超市设有保健食品专柜,专业人员解答问题、介 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