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讲义
管理学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的发展ppt课件

.
16
(二)西方中世纪的管理实践 ⒈ 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与组织结构
逐级分封的制度,形成公、侯、伯、子、男 等爵位和骑士采邑
⒉ 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
商业复兴、城市兴起。行会手工业的形成
⒊ 威尼斯造船厂的管理实践
富庶的商业国家。当时威尼斯的金币“松卡特” 几 乎成为全欧的通用货币
产品供过于求竞争加剧要求 提高效率
科学管理不足,劳资矛盾激 发-关注人的因素
战后巨型化所带来的精细化 管理要求-准确及时
环境动荡加剧经济全球化- -注重环境影响
.
25
西方主要管理思想
思想流派 着眼点
基本观点
经验管理 思想
科学管理 思想
行为管理 思想
定量管理 思想
权变管理 思想
经验 科学 人
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管理者经验,通过研 究经验可学会有效管理
.
30
科学管理之父----费雷德里克·泰勒
管理要走向科学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 求最高效率,这就要求用 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 方法代替经验管理。为此, 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的四项 原则和一些管理制度
劳资双方的心理革命
许多人认为雇主和雇员的 根本利益是对立的,而泰 勒认为双方的利益是一致 的。只有雇主和雇员双方 互相协作,才会达到较高 的绩效水平。
23
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 经验管理思想 • 科学管理思想 • 行为管理思想 • 定量管理思想 • 权变管理思想
.
24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管理思想流派 促发事件
形成基础
经验管理思想 工业革命 新的组织-工厂出现
科学管理思想 行为管理思想 定量管理思想 权变管理思想
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变革型领导
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PART
03
知识管理理论概述
知识管理理论是关于企业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和利用的管理理论,旨在帮助企业实现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创新发展。
知识管理理论的演进
知识管理理论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包括信息管理、信息经济学、认知科学等,这些领域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和利用。
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来提高生产效率和组织绩效。
总结词
科学管理理论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他认为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如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可以找到最优的工作方法和流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组织绩效。这一理论对后来的管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全球化与国际企业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全球市场环境分析、国际文化交流与冲突管理、跨国合作与联盟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和国际市场拓展。
全球化与国际企业管理的实践应用
全球化与国际企业管理为企业提供了全球化战略和国际市场拓展的框架和工具,包括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全球品牌营销、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帮助企业实现全球化战略和国际市场拓展,提高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管理实践的演变
PART
04
传统管理阶段
以效率为核心,强调工作方法和标准化。
科学管理阶段
组织管理阶段
战略管理阶段
01
02
04
03
以战略规划为核心,强调企业整体发展和竞争优势。
以经验管理为主,强调个人能力和经验。
以组织结构为核心,强调组织设计和制度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管理
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探讨了组织和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对于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管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管理学的起源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的国家和王朝,通过有效的管理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实现国家治理。
早在公元前5000年,古代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中就记载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和规范,包括对商业活动的管理和财务方面的规定。
在现代的管理学历史中,最早被公认为管理学奠基人的是亨利·费约尔。
他于1911年出版的《工业和一般管理的原则》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这本书深入阐述了组织设计、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今后的管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二、管理学的发展管理学在20世纪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主要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阶段:1. 科学管理时代科学管理理论在20世纪初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他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科学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
泰勒的追随者如亨利·加里特和弗兰克·吉尔伯斯等人进一步完善了科学管理的理论体系。
2. 行为科学时代行为科学时代强调关注员工的人性及其影响。
马克斯·韦伯、埃尔顿·梅奥等人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强调了员工的动机和行为对管理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重要贡献包括人际关系学派的建立以及激励理论的提出。
3. 系统与控制时代20世纪50年代后,管理者开始关注整体系统和组织控制。
利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理论,管理学开始关注企业的整体性和管理过程中的控制问题。
这一时期的重要理论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决策理论等。
4.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致力于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管理需求。
知识管理、团队建设、创新管理等成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同时,全球化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管理学的方法更加注重系统论、协同理论等综合性方法。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理论发展与演变优质教学课件

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产生
没有管理 实践和管 理理论 简单管理 没有管 理理论 古典管理 理论出现 近代、现 代、管理 理论出现 管理实践 和管理理 论将不断 发展
社 会 生 产 力 发 展
个体 手工 作坊
家庭 工场 作坊
机器 大 工业
社会 化大 生产
知识 社会 生产 方式
组织变化 分工变化 协作变化
没有群体 没有分工 没有协作
早期的管理理论研究者
亚当·斯密(1723-1790) • 《国富论》系统地阐述了其政治经济学观点,为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劳动分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做了 全面的剖析。 • 他的“经纪人”的观点后来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管理的理论基础。 查尔斯·巴贝奇(1792—1871) • 《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进一步阐述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效率 的作用外,同时强调关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工的主张。 • 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的分配制度,指出工人的收入应有三部分 组成:①固定工资;②利润分享部分;③奖金。而后两项是与工 人的劳动生产率直接相关联的。 罗伯特·欧文(1771—1858) • “劳动人事管理之父”,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 首先倡导在企业管理中要重视人的因素,反对将人视为机器。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欧文是人事管理创始者。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 斯密于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该 著不仅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突出贡 献。此外,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也很有 价值。书中以制针业为例说明了劳动 分工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制针共 有5道工序:抽线、拉直、剪断、磨尖、 打孔。分工后4800根/人.天。
● (有关具体)管理技术和方法方面
• 1、科学管理理论
• (1) 泰罗及其代表作
•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 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考上哈佛大学法律系,但不幸因眼 疾而被迫辍学。1875年,他进入一家小机械厂当徒工, 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瓦尔钢铁厂当机械工人,他在该厂一 直干到1897年。泰罗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计件工 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 理》(代表作1910年出版)。泰罗通过这一系列的著作,总 结了几十年试验研究的成果,归纳了自己长期管理实践的 经验,概括出一些管理原理和方法,经过系统化整理,形 成了“科学管理——泰罗制”的理论。泰罗在管理理论方 面做了许多重要的开拓性工作,为现代管理理论奠定了基 础。由于他的杰出贡献,他被后人尊为“科学管理之父”, 这个称号并被铭刻在他的墓碑上。
管理学的产生课件

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过程学派
代表人物是孔茨,认为管理是 一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 人事、指挥、协调、控制等职
能。
经验学派
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和戴尔,主 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卡斯特和罗森茨韦 克,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强 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和影响。
权变学派
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发展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
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形 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中国式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国式管理,总结提炼具有中国 特色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将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国际先 进管理经验,推动中国管理理论走向世界。
管理学的产生课件
目 录
• 管理学产生的背景 •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 管理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 管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01
管理学产生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推动
工业革命使得机器代替了人力, 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需要有效的
管理来协调和组织生产活动。
工业革命导致了劳动分工的细化 ,需要管理者对各个生产环节进 行协调和监督,以确保生产过程
代表人物是菲德勒和赫塞,认 为管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 应对,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
式。
03
管理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 一,管理学通过科学的生产计划、流 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法,有效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管理学强调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持续 改进,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pt

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
法行使职权。
组织的结构是一层层按照地位高低,规定成 员间命令与服从的控制体系。
成员间的关系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 关系。
每一职位根据成员资格限制(资历或学 历),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 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
1、 企业中的员工是“社会人”,而不是 “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以提高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霍桑实验为基础形成的这种新的管理思 想,后人称之为“人际关系学说”,是行为 科学的早期理论。
这些原则是:工作分工;职权;纪律;统一 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 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 人员的稳定性;首创精神。
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奠 定了以后20世纪50年代兴盛起来的 管理过程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这些 管理原则在当代管理实践中绝大部分 保留了下来。
法约尔被后人称为“经营管理之父” 或“管理过程之父”。
第三阶段是访谈实验,在全厂范围内开展征询职工 意见、与职工进行交谈的实验;
第四阶段是接线板小组观察实验,实验计件工资对 生产率的影响。
霍桑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企业中物质条件与工人劳动 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 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但试验的结果是出人 意料的。
梅奥“霍桑试验”的主要成果是发现: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 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和控制 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 分析和讨论。
管理的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管理者个人的责 任,它同企业经营的其它五大活动一样,始终 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工作。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商人四德—智勇仁强最早是白圭提出的商人的基本合格标准。四德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商业经营技术才有意义。白圭:“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又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吉术,终不告矣。”因为学了也没有用。胡雪岩的商业活动具备了四德的基本条件。 智就是通要适变—观察市场,通全事变。但胡雪岩的智还有两 个特点: 第一是把智用到义上,攻心为上,以此把握商情。体人情通人性 到细微地步 ,为以后的生意增加了取胜的机会 。 做眼前生意,思虑却总是放在将来 ,不做一锤子买卖。 第二是把智化为“眼光”,以此评判生意。(天时地利人和)。 勇就是决断。由于不能穷知与决断有关的所有信息,决断就有风 险,才需要勇毅果敢的品性。
2、以“无为”为最高原则的道家管理思想 无为即“师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自然界法则是万物相生相克,和谐共存,各物为生存取他物皆有度,唯人类例外,这就是问题。(反自然),越是复杂的管理而效果又不好的,一定是其中存在反自然的东西。企业中大部分的控制本来是不需要的,是维护了本来不该维护的东西。无为作为管理思想,有几个特点:国家对私人经济活动不干预,少干预;人的行动准则:顺应自然,顺应人性;管理方法:要求处理好分权度,管理者不事必躬亲; 政策要稳定,不朝令夕改; 以弱胜强的策略:后敌而动,以静制动,“不战而屈人之兵”, 创造性模仿、企业家柔道战略。人际关系的处理:“居后,处下”的原则 。
法约尔和泰勒的比较: 法约尔和泰勒都是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但由于经历和工作背景的不同,泰勒的‘科学管理“是自下而上的研究管理,较多的强调技术、动作等最微观的东西;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研究的是企业最高管理者从上而下的管理。
4、兵家的管理思想主要集中在《孙子兵法》,关于今天管理学中论及的主要管理职能和相应策略方法,都有涉及。在战略和策略方面,孙子的影响无人能及。商场与战场的异同,防止等同。(中国企业家的误区|)在计划与预测方面,孙子重视研究与谋划,强调事先周密分析“道、天、地、将、法”这五事,还要探求和比较敌我双方的强弱优劣,共称为“七计”。在认真分析比较七计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方案,进行决策。这就是著名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它与现代战略理论相近。在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方面,孙子认为“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利用管理幅度和管理层级把人组织起来),正确利用组织力量。 在用人上,为上下协调一致,要有赏,以满足士兵的欲望,激励士气,但赏罚须有度。(雇佣军从来不是战斗力最强的)
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关系理论关注员工在组织中的情感需求和归属感,强调通过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和组织文化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它主张通过沟通和激励来调 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促进组织的长期发展。
决策理论
总结词
决策理论强调决策过程的重要性和科学 性,主张通过理性分析和选择最优方案 来解决问题。
VS
详细描述
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number {01}
目 录
• 管理学的起源 • 现代管理学的发展 • 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 管理学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01
管理学的起源
早期的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
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是管理学的早期思想之一。
查尔斯·巴贝奇的机器和作业研究
对机器和作业进行科学分析,为后来的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
系统理论将组织视为一 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组 成部分相互关联、相互
影响。
02
通过系统理论的管理, 组织能够更好地协调各 个部门的工作,实现整
体的最优效果。
03
系统理论的应用,使得 管理更加注重整体性和 长远性,有助于组织的
可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的发展
01
战略管理强调对组织长远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关 注。
02
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跨界和跨领域合作
随着全球化和跨界合作的增加,管理学将更加注重跨领域、跨行业的合作和创新,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和创造 更大的价值。
管理学的创新与变革
理论创新
管理学将继续发展和创新理论,以更好地解释和指导实践 。例如,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都 将出现新的理论和观点。
实践创新
03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风险的有效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四、法约尔介绍:
3、对法约尔的评价:
虽然他的影响比较小,但他的管理思想系统性、理论性更 强;
他的管理五大职能为管理科学的后来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
管理理论的创始人
管理过程学派就是直接在法约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泰勒偏重于基层管理,而发约尔偏重整个公司的管理,弥 补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的不足。
入矿业公司,担任矿井组织的工作。 1888年后,出任该公司总经理,并任 职多年。与泰勒不同,长期担任公司的 最高领导,并在法国多种机构中从事过 管理方面的调查和教学工作。还担任过
8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四、法约尔介绍: 2、著作和观点: 他在1900年举行的国际采矿和冶金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
他的管理观点。他的管理理论在1916年的以“工业管理 和一般管理”为题,发表在法国工业学会公报上,并在 1925年出书。当时以法文出版,1929年才翻译称英文。 所以影响比较小。只是到了40年代后期,人们才逐渐认识 到它的理论的重要性。 他认为, 企业有六项活动(技术、营业、财务、安全、会计、管 理),管理是经营活动之一。 管理有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智慧、协调、控制) 9
协调与合作原理。还对管理的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职能管理制、组
织机构上的管理控制原理进行了研究。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
"一书.1912年泰勒在美国国会特别委员会上对泰勒制和其它工厂管
理制的听证会上的听证词也是一篇重要文章.
管理是一门科学;
7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四、法约尔介绍: 1、简介: 法约尔于1860年毕业于矿业学校后进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前言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行为科学阶段
近代管理理论阶段
1
前言
管理的实践,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但管 理作为一门学问,其产生、发展却不到一 百年的历史。其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 段: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至20年代) 行为科学阶段(20世纪20年代~) 近代管理理论阶段(二次大战~)
照明试验
女工试验
男工试验
以实际结果为依据得出以下几条原理:
工人是社会人,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还有社会,心 理方面的需求。
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有非正式组织。
13
行为科学阶段
对梅奥的评价: 梅奥第一个从工人的动机和积极
性方面研究管理,开创了管理学发 展史的第二个里程碑.他是行为科 学的创始人.
这同时,他自学读完勒斯蒂芬学院机械工程师学位课程。
在工作期间,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时间研究
作业研究:
搬运生铁的试验
12.547.5(/人,天) 工资1.15-1.85美元
4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三、泰勒介绍: 2、主要著作: 1906 车间管理 1911 科学管理原理 1912 在美国国会的证词
14
行为科学阶段
2.其他人物: 马斯洛(A. H. ,1908-1970,美国),”需要层次
论” 人是有需求的,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
内之外:
第一层:生理上的需要(衣、食、住房、 医药等)
第二层:安全上的需要(生活有保障,不失 业、不生病、老年有靠等)
第三层: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 15
其不足之处:
把财务、会计排除在管理职能之外;
14项原则比较杂、缺乏必要的联系。
10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五、本阶段其他追随人物: 德国:韦伯:( 1864~1920)(组织、岗位) 美国:古利克:( 1892~)(组织原则) 英国:厄威克:( 1891~)(管理职能) 甘特( )(甘特图) 福特( ,1863~1947)(流水作业方式) 吉尔布雷斯( , )夫妇与动作研究(砌砖)
父)
3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三、泰勒介绍:
1、简介:
1856年出生于美国费城,中学毕业后考入哈佛大学,因 视力问题中途辍学,1874年,18岁的泰勒决定在亲友开 的一家小型水泵制造公司学习制模和机械加工手艺. 1878年,转米德瓦尔钢铁公司,从普通工人到班组领班、
车间工长、总机械师、总绘图师、最后担任总工程师。在
行为科学阶段
2.其他人物: 赫兹伯格(,美国),”双因素论” 保健因素不能直接激励职工的作用但
能预防职工的不满。如:公司政策和 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工作 条件等。
激励因素,即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 容方面的因素他人物: 弗洛姆(. ,美国心理学家),”期望理论” 选择性行动成果的强度(即职工对某
4、主要贡献及缺陷:
1)第一个把管理作为一门科学;
2)把科学的方法应用到管理上;
3)把人看成是经济人;
4)侧重于低层次管理;
5)科学管理的提出.
泰勒倡导的科学管理,主要探讨了在工厂中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
题。制定出所谓标准操作方法、工作定额原理、(工具、机器、材料
以及环境)标准化原理、(差别激励)计件工资制、(雇主和工人)
5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三、泰勒介绍:
3、提出以下观点:
1)提倡一场心理革命,提高效率是雇主和工 人的共同革命;
2)用科学管理代替传统管理;
3)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
标准作业方法;
工具和环境标准化;
标准工作量.
4)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
6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三、泰勒介绍:
2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又称科学管理阶 段,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20年代,是管 理科学创立的时期。泰勒第一次把数学运 用于管理,创立了管理科学。
二、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泰勒( 1856-1915, 美国,科学管理之父) 法约尔( ,1841-1925,法国,经营管理之
11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六、本阶段的特点: 作业与计划分离;(管理与操作分离) 用科学管理代替经济管理; 强调了经济人,以工作为中心,严格要求
人以提高工作效率,而忽视了人的社会 性.
12
行为科学阶段
代表人物:
1.梅奥( 1880-1949, 美籍澳大利亚人)
他们从二十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有名的霍桑工厂试 验。作了许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