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五世与英法百年战争

合集下载

法国百年战争两个王朝的较量

法国百年战争两个王朝的较量

法国百年战争两个王朝的较量法国百年战争是指从1337年至1453年,持续约116年的一系列冲突和争斗。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两个王朝,即英格兰的兰开斯特王朝和法国的瓦卢瓦王朝,为争夺法国王位而进行了激烈的争斗。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两个王朝之间的争斗,还涉及到法国社会、政治和军事的多个方面。

一、背景1337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提出了对法国王位的要求,激起了两国之间的争端。

爱德华三世作为法国国王菲利普四世的外甥,认为自己拥有法国王位的合法性,并开始了向法国王位发起挑战的行动。

二、兰开斯特王朝兰开斯特王朝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家族,他们与法国王位的争夺成为百年战争的主要力量。

兰开斯特王朝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军事能力。

尤其是亨利五世的统治下,英军曾连续击败法国军队,获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三、瓦卢瓦王朝瓦卢瓦王朝是法国国王查理六世及其继任者所属的王朝。

法国王位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多次更迭,国内政治相对混乱。

瓦卢瓦王朝努力保持法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并与英格兰进行了多次激战。

查理七世和查理八世领导的法国军队曾多次夺回失地,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胜利。

四、著名战役百年战争期间,双方进行了多场重要的决战。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和1429年的奥尔良解围战。

阿金库尔战役是百年战争中英格兰军队的一次重大胜利。

亨利五世率领兵力相对较少的英军,在战术上占据了优势,成功地击败了人数远多于自己的法军。

这场战斗对兰开斯特王朝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巩固了他们在百年战争中的地位。

奥尔良解围战则是法国王朝取得的一次胜利。

由于法军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处于劣势,但是在这次战斗中,依靠乔安娜·达克(后来的圣女贞德)的领导,法军成功保卫了奥尔良,并且在随后的战斗中迎来了一系列的胜利。

这场战役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被视为法国王朝抵抗英格兰势力的转折点。

五、百年战争的影响百年战争对于法国和英格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趣谈揭秘“英法百年战争”靠的是英格兰长弓?

历史趣谈揭秘“英法百年战争”靠的是英格兰长弓?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英法百年战争”靠的是英格兰长弓?导语:5、600年前主宰全世界的武器是什么?排第一的可能是英格兰长弓手。

英格兰长弓源于威尔斯,后来传到英格兰,弓长2公尺,远超过东方人的平均5、600年前主宰全世界的武器是什么?排第一的可能是英格兰长弓手。

英格兰长弓源于威尔斯,后来传到英格兰,弓长2公尺,远超过东方人的平均身高,连使用的箭也有150公分。

因此由英格兰长弓所发射的弓箭,可携带较重的箭头,连弓箭本身也有手指的粗细大小。

而在东方则有所谓的弩,不过弩的射程不过200公尺左右,但英格兰长弓,却能轻易达到300公尺远,顺风时甚至有400公尺的有效射程。

它能轻易刺穿普通步兵所穿的皮制护甲、重装步兵或骑兵的坚固装甲,以长弓来作射击只要用力拉紧弓弦全力射击,便能刺穿连刀剑都砍不透的重装甲。

英法百年战争间,英国通常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劣势,尽管英国军队的人数常常低于敌军许多,但当他们学习到如何应用大批的长弓手之后,就开始在战场上取胜,最重要的就是阿金库尔战役。

当时,人少、武器少的英王亨利五世的求和被法国拒绝,于是双方在阿金库尔村庄展开决战。

当地地形是一条道路,旁边两侧都是树林,开战前夕,法军已经聚集到3万6千人这么多,可是英国人最多不过8000人,其中只有900人为装备较好的骑士,剩余5000人都是长弓手,其于是步兵。

结果开战前夕,下起暴雨,由于暴雨影响,整个道路成为泥淖,英王亨利伍世下令,骑士全部下马,全部下马参战。

没想到,自以为压倒性胜利的法军,真的就从道路上冲了过来,英国的长弓手,从道路的树丛中,一波又一波的射出剑雨,一个有经验的长弓手可在一分钟内作出六次高命中率的射击。

等于5000长弓手,生活常识分享。

虚妄之冠 亨利五世 赏析影片《虚妄之冠之亨利五世》

虚妄之冠 亨利五世 赏析影片《虚妄之冠之亨利五世》

虚妄之冠亨利五世赏析影片《虚妄之冠之亨利五世》[摘要]人们总会对稍纵而逝的美好格外留恋,所以,继位9年便英年早逝的神勇明君亨利五世便如流星一般,在英国人民心中留下了耀眼的光芒。

《虚妄之冠之亨利五世》的放映时间适逢英国女王登基六十周年庆典刚刚结束、全球瞩目的奥运赛事即将开始,英国精心制作了这部新电影作为对奥运会的献礼之作,亨利五世这个历史的宠儿又成为大屏幕的宠儿。

本文将从电影《虚妄之冠之亨利五世》的人物刻画、美学特征等方面,对亨利五世的人物塑造进行分析。

[关键词]《虚妄之冠之亨利五世》;人物刻画;美学特征《虚妄之冠之亨利五世》(Henry V)是BBC2于2012年推出的历史电影系列《虚妄之冠》(The Hollow Crown)的第4部。

作为伦敦文化奥运的重点推荐影片,《虚妄之冠之亨利五世》由著名舞台剧导演Thea Sharrock执导、奥斯卡最佳导演Sam Mendes监制、著名演员Thomas WilliamHiddleston主演。

《虚妄之冠》是包括《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的四部系列电影,展现了英国从查理二世到亨利五世统治期间的时代变迁。

其中,《亨利五世》是《虚妄之冠》系列的最后一部,以描写亨利五世在英法百年战争著名以少胜多的阿金库尔战役(Bataille dAzincourt)中的英勇事迹为切入点,将前三部影片中默默铺陈的亨利五世光辉灿烂却短暂的一生集中展现给了观众。

影片中,亨利五世已经由《亨利四世》中的放荡王子成长为了成熟国王,有着过人的才华、深得部属的爱戴,远征法国并最终赢得胜利、签下和约,迎娶了法国公主并实际控制了法国。

一、三组对话铺陈出整场战争背景的精髓电影通过内容简洁和看似随意的三组对话便铺陈出了整场战争背景的精髓,铺陈出了整场战争胜利结局的原因――亨利五世具有文韬武略和王者风范。

这都体现了导演高超的叙事技巧。

首先,通过大主教与大臣的闲谈,表明了亨利五世具备政治和军事素养――“听他讨论国家大事,你会说,原来这是他毕生的研究,听他畅谈兵法,仿佛可怕的战争变成了柔和的音乐”;表明了亨利五世具备统筹全局的能力――能够利用派别矛盾获取国家利益,亨利五世对下议院侵犯教会利益的提案,“他好像是中立,或者说,他倾向我们这边。

英法百年战争两个之间长久的斗争

英法百年战争两个之间长久的斗争

英法百年战争两个之间长久的斗争英法百年战争:两国之间持久的斗争英法百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一场持久的冲突,从1337年持续到1453年,期间英格兰王国与法兰西王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

这场战争对于英法两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英法百年战争的背景、原因和战争过程进行探讨,以及对战争结果和影响进行评估。

一、战争背景英法百年战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英格兰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的1066年。

此后,英国与法国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

从13世纪末期开始,王位继承和领土争端成为两国之间长期斗争的导火线。

二、战争原因1. 继承问题:法国国王查理四世去世后,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宣称自己是法国合法继承者,引起了法国王位的争夺。

2. 领土纠纷:英格兰王国拥有法国北部的加来大区和诺曼底等领土,但法国渴望收复失地,恢复统一。

3. 经济利益:两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和相互侵略导致了经济关系的恶化,让双方不断走向冲突。

三、战争过程1. 初期冲突(1337-1360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将自己的领土要求提交给法王腓力六世。

但法国拒绝了英格兰的要求,因此战争爆发,英军发动一系列入侵法国的行动,并占领了加来大区。

2. 克雷西战役(1346年):英军在此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俘虏了法国国王约翰二世。

3. 高布耶战役(1415年):英国国王亨利五世在此战中击败了法军,成功占领了法国北部地区。

4. 奥尔良围城战(1428-1429年):法国军队在少女贞德的带领下成功解围,改变了整个战局。

5. 半岛战争(1449-1453年):法国国王查理七世领导法军收复了法国北部大部分领土,最终将英军驱逐出法国。

四、战争结果与影响1. 结果:1453年,法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英国只保留了一小部分在法国的领土,结束了对法国大部分领土的统治。

2. 影响:百年战争对英法两国的政治、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加强了国家中央集权,促进了现代国家的形成。

同时,战争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如长弓和火药等武器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的面貌。

英国与法国的百年战争王位与领土的争夺

英国与法国的百年战争王位与领土的争夺

英国与法国的百年战争王位与领土的争夺在中世纪,英国与法国之间爆发了长达116年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百年战争。

这场战争是由英国与法国之间对王位和领土的争夺引起的。

双方在这场战争中进行了激烈的争斗,不仅影响了两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也对欧洲大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 背景1.1 英法关系的紧张在百年战争爆发之前,英国与法国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太平。

早在1066年,英国征服了法国的一部分领土,建立了诺曼底公国。

而法国王位则由法兰西王朝所拥有,使得两个国家的关系一直在嫌隙与竞争中度过。

1.2 王位继承问题百年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法兰西王位的继承问题。

当时,法国国王查理四世无嫡子,在他去世后爆发了“瓦尔瓦兹家族”与“瓦盖纳克家族”的继承之争。

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娶了法国王位的继承人伊莎贝尔为妻,以此为借口宣称自己有权继承法兰西王位,引发了英法之间的对抗。

2. 百年战争的开战与发展2.1 开战百年战争正式开始于1337年,当时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宣布自己是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为了争夺法国的主权和领土,英国向法国发起了军事进攻。

双方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征战。

2.2 著名战役百年战争期间,涌现出一系列著名的战役。

其中最著名的是克雷西战役和阿奎尔战役。

克雷西战役发生在1346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亲自指挥,以少胜多击败了法国军队。

阿奎尔战役则发生在1415年,英国国王亨利五世带领英军再度战胜了法国军队。

2.3 战争的转折点尽管英国在著名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他们对法国的征服并不顺利。

战争的转折点出现在1429年,当时法国的民族英雄贞德·阿克提加(也称圣女贞德)带领法国军队反攻英军,收复了一些重要城市。

她的英勇事迹大大提振了法国人的士气,改变了战争的态势。

3. 和平与后果3.1 和平谈判经过长达116年的战斗,双方在1453年达成和平协议。

根据协议,英国承认法国的主权,并放弃对法国王位的宣称。

百年战争画上了句号,结束了长时间的冲突。

英法百年战争的介绍

英法百年战争的介绍

英法百年战争的介绍英法百年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

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英法百年战争的介绍,希望你喜欢。

英法百年战争的分析中文名称:英法百年战争参战部队:法国、苏格兰;英格兰、勃艮第战争结果:法国胜利时间:1337年-1453年地点:法国和低地国家人物:圣女贞德亨利六世英法百年战争的详情第一阶段(1337─1360)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

1340年,英军在斯吕斯海战中打败法军,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夺得制海权,防止法军渡海入侵。

1346年8月,英军先于陆上的克雷西会战大胜,英军又取得了陆上的优势。

再围攻法国海防要塞加来港,11个月后成功占领。

1347年攻占法国的加来,接着又于本土的内维尔十字之战打败苏格兰入侵,擒获亲法的苏格兰王大卫二世。

1348年,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两国停战十年。

1356年,英格兰再度进攻,夺取法国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

1356年9 月,普瓦提埃之战,法军大败,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众臣被俘,英借此向法国索取巨额赎金。

英国人无限度地征收苛捐杂税和法国内部经济陷于完全破坏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马赛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年)和扎克雷起义(1358年)。

法国王室则承受英军横征暴敛、国家经济崩溃、平民起义反抗等内外煎熬,情势非常不利。

1360年,法国被迫签订极不平等的布勒丁尼和约,割让出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

第二阶段(1369-1380)1364年,法国王子查理继位,称查理五世(1364 ~ 1380在位 ),为了夺回失地,改编军队,整顿税制,紧张备战。

查理五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民团,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

1369年起连续发动攻势,欲夺回被侵占的领土。

任命贝特朗·杜·盖克兰统领军队,以突袭和游击战术攻击英军,在蒙铁尔战役等多场战役大败英军。

英国与法国的百年争霸欧洲霸权的争夺

英国与法国的百年争霸欧洲霸权的争夺

英国与法国的百年争霸欧洲霸权的争夺英国与法国的百年争霸:欧洲霸权的争夺英国与法国之间的百年争霸是欧洲历史上一段重要而激烈的争夺战。

在中世纪晚期至近代早期的时间段,这两个国家不断地展开争夺欧洲霸权的竞争。

双方的争斗以战争、政治联盟以及经济竞争为特征,对欧洲大陆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国与法国之间的百年争霸的历史背景、战争事件以及对欧洲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英国与法国之间的百年争霸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晚期的英法百年战争。

该战争始于1337年,一直持续到1453年。

这场战争的起因是法国国内王位继承的混乱,加上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对法国王位的主张,导致了双方的冲突不断升级。

二、战争事件1. 克雷西战役(1346年)克雷西战役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

该战役中,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率领军队击败了法国王位宣称者菲利普六世的军队,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这场战役使得英国军队开始对法国领土发起进攻,标志着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亚金库尔战役(1415年)亚金库尔战役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又一场重要战役。

英国国王亨利五世率领军队成功地征服了法国城市亚金库尔,并且为接下来的进攻奠定了基础。

英国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对法国的控制力。

3. 十字军东征(1248年-1254年)十字军东征是英法百年战争之前发生的一场重大事件。

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参与了这次东征,并在回国途中被俘。

这一事件对法国王国的崛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后续的争夺欧洲霸权打下了基础。

三、经济竞争除了战争,英国与法国之间还存在着激烈的经济竞争。

英国的工业革命使得其成为欧洲最大的工业国之一,而法国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双方通过贸易和经济合作来争夺欧洲市场,不断寻求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四、对欧洲的影响1. 权力平衡英国与法国之间的百年争霸导致了整个欧洲的权力平衡的改变。

在战争的过程中,其他欧洲国家也被迫选择站队。

这种平衡关系持续了很长时间,并最终确立了欧洲现代国际体系。

玫瑰战争是什么时候的历史事件

玫瑰战争是什么时候的历史事件

玫瑰战争是什么时候的历史事件玫瑰战争英国和法国断续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

对于这样的历史事件,你知道爆发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吗?具体的战争背景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店铺来告诉你玫瑰战争是什么时候的历史事件吧。

玫瑰战争的时间及起因两个家族之间的对立始于英王理查二世被他堂弟,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博林布鲁克(Henry of Bolingbroke)在1399年推翻。

根据先例,理查二世立了爱德华三世的次子莱昂纳尔的外孙罗杰·莫提梅(Roger Mortimer)之子埃德蒙为王位继承人。

作为爱德华三世的第三子约翰(John of Gaunt)的儿子,博林布鲁克对王位有不是很强的继承权。

但是,博林布鲁克加冕为亨利四世,因为理查二世的统治不得人心,所以他得到了容忍。

博林布鲁克在1413年死去。

他的儿子兼继承人,亨利五世是个杰出的军人,他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军事胜利为他赢得了大量的支持度,强化了兰开斯特的统治权。

亨利五世的统治经历了一次由埃德蒙之子剑桥伯爵所领导的政治阴谋。

剑桥因叛国罪而在1415年被处决,而剑桥的哥哥约克公爵爱德华也在战役中阵亡,没有后代,剑桥的儿子理查便继承伯父成为约克公爵。

剑桥的妻子安妮·莫提梅也对王位有一定的继承权,因为她是罗杰·莫提梅的女儿,是莱昂纳尔的后裔。

亨利五世死于1422年,而剑桥伯爵和安妮·莫提梅的儿子约克公爵理查将对懦弱的亨利六世的王位发起挑战。

兰开斯特家族的英王亨利六世被不受欢迎的摄政和谋士所包围。

最有名的是埃德蒙·博福特(Edmund Beaufort)和威廉·德拉波罗(William de la Pole),有人指责他们管理政府无能并且在对法兰西的百年战争中指挥不利。

在亨利六世之下,几乎所有在法国的据点,包括亨利五世所赢得的,丧失殆尽。

亨利六世开始被视为无能昏庸的国王。

而且,他还受到令人尴尬的间发性精神疾病的困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法百年战争---亨利五世
历史上亨利五世(1387-1422)是深受当时英国人爱戴的君主。

内战频繁的英国,在他的统治下(1413-1422)曾有暂时的统一与安宁,且扬威海外。

他领英军在阿金库尔(Agincourt)一役大败法军,为了政治利益,与法国公主凯莎琳Catherine.结婚,成为英法两国之王。

百年战争是1337年到1453年发生在英国和法国之间大大小小战役的总称。

中世纪,英国诸王又通过一系列与法国的联姻,都成为法国诸王大片领地上的主要封臣。

1346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终于提出,要求享有「全部法兰西王国」的继承权。

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卡佩王朝前国王「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争夺卡佩王朝继承权。

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则宣布,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派兵占领耶讷,百年战事遂起。

除王位继承外,在法境内的富庶的佛兰德尔和阿基坦地区,也是争夺目标。

这个地区与英国经济往来密切。

法国1328占领该地后,英王「爱德华三世」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

佛兰德尔地区为了确保原料来源,支持英国反法,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嫌隙加深,也更进一步将两国导向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