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区划分
地理海域知识点总结初中

地理海域知识点总结初中一、海域的划分1. 根据海水的深度可以将海域划分为近岸海域、大陆架海域和深海海域。
a. 近岸海域:指位于陆地边缘的水域,通常水深在200米以下,是海水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
b. 大陆架海域:指位于大陆边缘的水域,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部分,水深一般在200米至200米之间,是重要的渔场和石油、天然气资源的聚集地。
c. 深海海域:是指距陆地较远,水深较深的海域,通常水深超过200米,是海洋资源开发的新领域。
2. 根据国际法的规定,海域可以划分为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洋深海。
a. 领海:指一国或地区陆地向外延伸到12海里(1海里=1.852公里)的海域,是主权范围内的海域,其他国家需经该国同意才能进入。
b. 专属经济区:指一国或地区陆地向外延伸到200海里的海域,拥有该区域内的资源开发和管理权。
c. 大洋深海:指200海里之外的海域,属于国际公海,享有和平利用的权利,符合国际法规定的国家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二、海洋资源的利用1. 渔业资源:海域是世界上重要的渔业资源供应地,渔业资源丰富。
全球约80%的渔业资源靠海洋提供,渔业资源的利用对于全球粮食供应和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2.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大陆架海域是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聚集地,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位于海域,是全球能源资源的重要来源。
3. 海洋能源资源:利用海水和海浪潮流等能源资源进行发电,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利用海域进行海水淡化、海洋养殖等活动也是重要的海洋利用方式。
4. 海洋矿产资源:海域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热液金属矿床、锰结壳、磷酸盐、石油、天然气等,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
5. 海洋旅游资源:海域的美丽风景、多样动植物和丰富的水上活动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前来观光游玩。
三、海域环境保护1. 海洋环境的保护是保护人类家园、维护人类生存条件的必要条件。
世界海洋日的设立、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颁行等都表明了人们对海洋环境的重视。
GMDSS业务题新

GMDSS的七大功能:1、遇险报警;2、搜救协调通信;3、救助现场通信;4、救助现场寻位;5、海上安全信息的播发与接收;6、快捷高效的常规通信;7、驾驶台对驾驶台通信海区是如何划分的:1、A1海区:以岸台为中心,至少一个甚高频岸台电波覆盖的海域,一般指距岸25海里的海域范围;2、A2海区:不含A1海区,至少一个中频岸台电波覆盖的海域范围,一般指距岸25-150海里的海域范围;3、A3海区:国际移动卫星系统覆盖的海域,一般指南纬76°到北纬76°之间的海域,不包括A1和A2海区;4、A4海区:指A1、A2、A3海区之外的海域,要紧指南北纬76°以外的两极海域GMDSS系统由哪两个系统组成?分别包括那些系统?1、GMDSS系统由地面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组成;2、地面:MF/HF无线电话系统、VHF无线电话系统、DSC系统、NBDP系统、NAVTEX系统、现场寻位系统3、卫星: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全球卫星搜救系统COSPAS/SARSAT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各频段的频率范围和波长范围中波:300KHz-3MHz 100m-1000m 短波3MHz-30MHz 10m-100m 超短波30MHz-300MHz 1m-10m 微波300MHz-300GHz 1mm-1m电波的传播途径有:地波传播、空间波传播、电离层波(天波)传播各波段电波的传播特点:1、长波和超长波:仅能以地波形式传播,传播距离远,传播稳定;2、中波:传播距离较近,白天仅能以地波形式传播,夜晚以地波、天波传播,传播中存在一定的衰落现象,多径传播,天地波叠加,日变化大;3、短波:①地波传播衰减快,通信距离近②天波传播距离远,但信号不稳定③短波传播存在衰落现象(不同路径天波叠加)④短波通信存在寂静区(电波覆盖盲区)4、超短波:传播衰减极大,只能以空间波传播,通信距离近,呈视距传播特性,可采纳微波接力传输或卫星中继传输什么是衰落现象?中波和短波的衰落现象产生的缘由?衰落现象:是指接收点信号强度无规则变化,忽大忽小的现象;中波:信号多径传播,接收端天地波叠加引起;短波:经电离层反射的不同路径的天波在接收端叠加引起什么是电波传播的寂静区,什么电波存在寂静区?1、当发射频率一定时,在距离短波发射台较近和较远区域都能收到信号,但在两者之间的环形区域则收不到发射台的信号,那个区域就是寂静区,又叫哑区2、短波(高频电波)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中,发射、接收设备的作用各是什么?1、发射设备就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从信源送来的信息变换成电信号,并再对这种电信号进一步转换,使其变成适应相应系统信道所能传递的电信号,该电信号携带原信息2、接收设备相关于发射设备而言就是一种反变换器,作用:将发射端传送来的电信号通过变换,恢复出原信号调制和解调的概念分别是什么?理解调制的作用调制是指通信设备的发射端将基带信号搬移到任何所需的较高频率范围,从而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到达接收端解调是指在通信系统的接收端通过接收设备从收到的较高频率信号上恢复动身射端所传输的信号作用:①减小天线尺寸②充分利用各波段无线电波,实现多信道多用途通信,幸免各信号相互干扰什么是信号带宽?什么是工程上定义的信号带宽?带宽:信号在频率特性(频域)上的分布范围工程上定义的信号带宽:能量集中的频率范围,周期性信号为谱线幅度大于基波幅度1/10的频率重量分布范围,非周期性信号为信号能量的90%所占的频率范围什么是频谱?理解频谱的作用频谱:指组成某一信号的各正弦信号重量按频率大小在频率坐标轴上的分布或称信号在频域范围的分布;作用:它直观反映了某一信号的基本特性外部噪声:工业干扰、电台间的干扰、天电干扰和宇宙干扰内部噪声:热噪声(电阻)和散弹噪声(晶体管)单边带通信的优缺点:①占用的频带窄②功率的有效利用率高③抗抉择性衰落能力强④抗干扰性能好;缺点:(1)对载频的频率稳定度的要求高 (2)对边带滤波器的技术指标要求高 (3)对放大器的线性要求高.SSB发射机中,激励器、自动天线调节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激励器:SSB信号形成部分①产生SSB发射机发射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信号②将各种信号的频率搬移到要求的发射频率上,并通过线性放大为功率放大器提供足够的信号推动功率自动天线调节器(ATU):通过其内部微机系统自动操纵调谐网络,实现功放输出与发射天线之间达到谐振与匹配SSB接收机的三个作用:1、抉择信号;2、放大信号;3、变换信号SSB接收机的两个要紧指标:1、灵敏度;2、抉择性(①中频抉择性:接收机对中频干扰的抑制能力②像频抉择性:接收机对像频干扰的抑制能力)其它性能指标还有非线性失真度、频率稳定度、整机频率特性、输出功率等。
中国海域介绍_

中国海域介绍_一、海域的划分我国近海划分为五大海区,即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东侧的太平洋海区。
渤海、黄海、东海面积为123万平方千米,南海为350万平方千米,它们南北相连,属北太平洋西部的陆缘海。
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群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连线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侧启东角与朝鲜半岛西南侧济州岛之间连线是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广东南澳岛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南端鹅銮鼻之间连线为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台湾以东海区则是指琉球群岛以南,巴士海峡以北的太平洋水域。
二、各海区基本情况(一)、渤海渤海位于北纬37°07′—41°、东经117°35′—121°10′之间,面积约7.7万平方千米。
渤海的轮廓好象北黄海伸入内陆的一个大海湾,故过去亦称为渤海湾或称为内黄海,在古代又名沧海。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渤海分为五个部分,即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中部的中央盆地以及东部的渤海海峡。
海底地势从三个海湾向中央盆地及渤海海峡方向倾斜,坡度平缓,平均坡度为0°0′28"。
平均水深18米,深度小于30米的海域占总面积的95%左右。
渤海海峡宽约57海里,庙岛列岛把海峡分成六个主要水道,北面的老铁山水道较宽,局部可出现水深达80米左右的冲刷潮沟,是黄海海水进入渤海的重要通道。
渤海三面均为陆地所围,为一近封闭的浅海。
其水文性质深受大陆影响,水温较低,盐度较小,含沙量较大。
(二)、黄海黄海位于北纬31°40′—39°50′,东经119°20′—126°50′之间,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4米。
中国海区划分

关于中国海区的划分及其它中国沿海海区划分大致如下:1海区:老铁山与蓬莱连线以西渤海海域范围;2海区:北纬35度以北海域及老铁山与蓬莱连线以东海域的连线范围;3海区:北纬35度以南海域、北纬30度以北海域及东经125度的连线范围;4海区:北纬30度以南海域、(北纬30度/东经125度)点与台湾岛最北端连线、南澳岛与台湾岛最南端的连线范围;5海区:南澳岛与台湾岛最南端的连线、台湾岛最南端与(北纬20度/东经120度)点的连线、(北纬20度/东经120度)点与(北纬20度/东经110度)点的海域范围;6海区:东经110度以西与北纬15度范围内的海域;我国四大边缘海区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1.渤海:渤海古称沧海,是我国的内海。
它位于北纬37°11′~41°,东经117°30一122°20′,海面面积约770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26米。
海面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呈拱形包围着。
渤海由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以及中部的中央盆地四部分组成,东以辽宁老铁山西角经庙岛至山东蓬莱角连线与黄海为界。
扼守渤海东部出口的渤海海峡,南北宽约106 公里,有庙岛群岛散布其间,把海峡分为6个水道,最宽的水道只有40公里(即老铁山水道),其最深处只有78米(老铁山水道附近)。
2.黄海:黄海除东部海域,因受黄河、长江等大陆河影响,海水含沙量高,常呈浅黄色,故名。
它位于北纬31°40′一39°50′,东经119°20′一126°50′之间,南以长江口北角到朝鲜济州岛西南端连线与东海为界,面积约为38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44米。
黄海北部有古黄河水下三角洲,其前缘为29米等深线。
在长江口外稍北的地方有长江水下浅滩,长达100多公里,最深处在济洲岛北面,深约140米。
3.东海:东海位于北纬23°一33°10′,东经117°11′一131°之间,南以福建、广东省界经东山岛南端至台湾南端猫鼻头连线与南海为界,北以长江口北角与黄海为界,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374米。
近海预报海区划分

我国近海海区划分一、关键词1.渤海由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合抱而成的海域,东至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
2.黄海北部西起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南至山东半岛东部成山头与朝鲜南部长山串的连线。
3.黄海中部北起山东半岛东部成山头与朝鲜南部长山串的连线,南至山东省与江苏省交界的绣针河口所处的北纬35.10°线。
4.黄海南部北起山东省与江苏省交界的绣针河口所处的北纬35.10°线,南至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韩国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东侧为韩国济州岛西南角所处经线向北延伸至朝鲜半岛南端。
5.东海西北部北起长江口北岸启东角至韩国济州岛西南角一线,南以北纬30.00°线为界,东至东经125.00°线。
6.东海西南部北至北纬30.00°线与东海西北部为界,西南至福建省平潭岛与台湾岛北端的富贵角连线,南至台湾岛东部三貂角与日本宫古列岛连线,东至东经125.00°线。
7.东海东北部北起韩国济州岛西南角至日本九州岛一线,南至北纬30.00°线,西以东经125.00°线与东海西北部相连,东至东经130.00°线。
8.东海东南部北至北纬30.00°线,西起东经125.00°线,东南至琉球群岛与太平洋相邻。
9.台湾海峡北至福建省平潭岛与台湾岛北端富贵角连线,南至福建省、广东省交界的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连线。
10.台湾以东洋面北至台湾岛东部三貂角与日本宫古列岛连线,南至福建省、广东省交界的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连线的向东延伸线,琉球群岛南部朝东南方向的延伸线为其东界11.巴士海峡位于中国台湾岛和菲律宾吕宋岛之间。
北至福建省、广东省交界的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连线的向东延伸线,南至穿越吕宋岛北部的北纬18.16°线,西至东经120.00°线,东至东经123.00°线。
简述gmdss海区的定义

简述gmdss海区的定义
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将全球海域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海区,每个海区根据其地理位置以及能够接收到的通信服务类型来定义,确保船舶在任何位置都能及时有效地发出遇险信号,并接收到必要的搜救信息。
以下是GMDSS海区的定义:
1. A1海区:
这个区域是指至少能被一个具有连续数字选择性呼叫(DSC)功能的甚高频(VHF)海岸电台无线电话覆盖的海域,一般指距海岸线不超过25海里的范围。
在此区域内,可以通过VHF设备进行有效的遇险报警和常规通信。
2. A2海区:
除A1海区外,该区域是指至少能被一个具有连续DSC功能的中频(MF)海岸电台覆盖的海域,通常为离岸25至150海里之间的范围。
在这个区域内,主要依赖MF DSC和NBDP(窄带直接打印电报)等手段进行远距离通信和报警。
3. A3海区:
A3海区是除了A1和A2海区以外,由INMARSAT(国际海事卫
星组织)卫星所覆盖的所有海域,大致范围在纬度76°S至76°N之间,但不包括A1和A2海区。
在A3海区,船舶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发送和接收遇险报警、安全信息和常规通信。
4. A4海区:
这是最远离陆地的海域,指的是不在A1、A2和A3海区覆盖范围内的其他所有海洋区域,通常指极地地区或其他卫星覆盖较弱的地方。
尽管A4海区的卫星覆盖可能不稳定,但通过配备合适的卫星通信设备(如INMARSAT、COSPAS-SARSAT卫星系统的EPIRB或SES等),仍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遇险报警和搜救响应。
中国海区划分

关于中国海区的划分中国沿海海区划分大致如下:1海区:老铁山与蓬莱连线以西渤海海域范围;2海区:北纬35度以北海域及老铁山与蓬莱连线以东海域的连线范围;3海区:北纬35度以南海域、北纬30度以北海域及东经125度的连线范围;4海区:北纬30度以南海域、(北纬30度/东经125度)点与台湾岛最北端连线、南澳岛与台湾岛最南端的连线范围;5海区:南澳岛与台湾岛最南端的连线、台湾岛最南端与(北纬20度/东经120度)点的连线、(北纬20度/东经120度)点与(北纬20度/东经110度)点的海域范围;6海区:东经110度以西与北纬15度范围内的海域;我国四大边缘海区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1.渤海:渤海古称沧海,是我国的内海。
它位于北纬37°11′~41°,东经117°30一122°20′,海面面积约770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26米。
海面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呈拱形包围着。
渤海由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以及中部的中央盆地四部分组成,东以辽宁老铁山西角经庙岛至山东蓬莱角连线与黄海为界。
扼守渤海东部出口的渤海海峡,南北宽约106 公里,有庙岛群岛散布其间,把海峡分为6个水道,最宽的水道只有40公里(即老铁山水道),其最深处只有78米(老铁山水道附近)。
2.黄海:黄海除东部海域,因受黄河、长江等大陆河影响,海水含沙量高,常呈浅黄色,故名。
它位于北纬31°40′一39°50′,东经119°20′一126°50′之间,南以长江口北角到朝鲜济州岛西南端连线与东海为界,面积约为38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44米。
黄海北部有古黄河水下三角洲,其前缘为29米等深线。
在长江口外稍北的地方有长江水下浅滩,长达100多公里,最深处在济洲岛北面,深约140米。
3.东海:东海位于北纬23°一33°10′,东经117°11′一131°之间,南以福建、广东省界经东山岛南端至台湾南端猫鼻头连线与南海为界,北以长江口北角与黄海为界,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374米。
中国海洋地图知识点总结

中国海洋地图知识点总结首先是中国海域划分。
中国的海域被划分为近岸海域、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近岸海域是指沿岸至富裕水平线以内的海域,属于国内水域,受国内法律管辖。
领海是指从基线至12海里范围内的海域,中国对领海享有主权。
毗邻区是指领海以外12海里至24海里之间的海域,主权属于中国,但在这一区域内的外国船只享有自由通行权。
专属经济区是指从基线至200海里范围内的海域,中国有权在这一区域内开展经济活动并行使主权。
大陆架是指沿岸至大陆架边缘的海域,中国在这一区域内享有矿产资源的开采权。
其次是中国的海岸线。
中国海岸线曲折而险峻,拥有许多海湾、半岛、海峡和海岛。
其中,最著名的海湾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南海包括北部湾、琼州海峡、广东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中国的半岛有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海峡则有台湾海峡、鹿儿岛海峡等。
中国拥有数量众多的海岛,其中包括台湾、海南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
再次是中国的海岛资源。
中国的海岛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
中国的海域中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南海和东海,南海的石油储量约占全国的80%以上,东海也是我国较核心的石油开发区域,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黄渤海、东海、南海等地,这些海域拥有着众多种类的鱼类和贝类资源,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地,这些地方以其独特的风景和丰富的水上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
最后是中国的海洋保护区。
中国在近年来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陆续设立了许多海洋保护区,这些保护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和资源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的设立对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中国的海洋疆域辽阔,海洋地图中包含着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
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中国的海洋资源,为海洋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世界海洋分成几个海区?
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将全世界海洋分成几个海区?在线等答案!希望懂得朋友告之,不胜感激@!
(二)“A1海区”系指至少由一个具有连续DSC报警能力的甚高频(V HF)岸台的无线电话所覆盖的区域。
(三)“A2海区”系指除A1海区以外,至少由一个具有连续DSC报警能力的中频(MF)岸台的无线电话所覆盖的区域。
(四)“A3海区”系指A1和A2海区以外,由具有连续报警能力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静止卫星覆盖的区域。
(五)“A4海区”系指A1、A2和A3海区以外的区域。
中国的划分:
二、海区
法规主要将海区分为A1、A2、A3海区:
1.A1海区:系指至少由一个具有连续DSC报警能力的甚高频(VHF)岸台的无线电话所覆盖的区域。
我国的A1海区是指以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湛江、海口的VHFDSC岸台为圆心,以25海里为半径的园所覆盖的海域。
2.A2海区:系指除A1海区以外,至少由一个具有连续DSC报警能力的中频(MF)海岸电台的无线电话所覆盖的区域。
我国的A2海区是指以大连、天津、
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湛江、温州、汕头、北海、八所、三亚的MF DSC岸台为圆心,以100海里为半径的园所覆盖的海域。
3.A3海区:系指除A1和A2海区以外,由具有连续报警能力的INMARS AT静止卫星所覆盖区域。
航区分为:无限航区、近洋航区、沿海航区和近岸航区,但GMDSS适任证书的航区分为:A1、A2、A3和A4海区.
-“无限航区”系指海上任何通航水域,其中包括世界各国的开放港口和国际通航运河及河流. -“近洋航区”系指北纬55度至北回归线之间与东经142度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与东经99度以东、东经130度以西所包括的太平洋水域.
-“沿海航区”系指包括中国的近岸航区、黄海、东海、南海和中国各沿海港口的水域.
-“近岸航区”系指距中国海岸不超过50海里或按习惯航线航行在中国沿海各港口间的通航水域.
“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系指经修正的《无线电规则》和《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规定的全球海上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
-“A1海区”系指至少由一个具有连续数字选择呼叫(即DSC)报警能力的甚高频(VHF)岸台的无线电话所覆盖的区域.
-“A2海区”系指除A1海区以外,至少由一个具有连续DSC报警能力的中频(MF)岸台的无线电话所覆盖的区域.
-“A3海区”系指A1和A2海区以外,由具有连续报警能力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静止卫星覆盖的区域.
-“A4海区”指A1、A2和A3海区以外的海区.
摘自:CCS内河船舶入级规则
航区:根据内河水域的水文和气象条件划分的船舶航行区域.航区划分为A、B、C 三级,由高至低顺序排列;
急流航段:系指在峡谷河流中,滩上流速超过3.5m/s的航段.急流航段按滩上流速大小划分为J1、J2两级.急流航段从属于所在水域的航区;
A级航区:计算波高×计算波长=2.5m ×30m,波高范围1.5m以上至2.5m
B级航区:计算波高×计算波长=1.5m ×15m,波高范围0.5m以上至1.5m
C级航区:计算波高×计算波长=0.5m ×5.0m,波高范围0.5m及以下
J1级急流航段:航区内滩上流速为5m/s以上但不超过6.5m/s的航段
J2级急流航段:航区内滩上流速为3.5m/s以上但不超过5m/s的航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