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4)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层次与方式
Hale Waihona Puke ❖两个层次:宏观层次;❖
微观层次
❖两种方式:市场机制方式
❖
计划机制方式
❖两种配置方式各有相应假设条件和优缺点
9
三、为什么要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
(1)人的欲望(需要)的无限性。 Infinite
10
(2)资源的稀缺(有限)性。 Scarcity
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
除时间与信息两资源外,经济学讨论的资源基本上 有三种: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资本资源 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 品与劳务时,被称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
7
❖(2)资源配置:是指由某种力量(行政、市场、 道德以及自我的力量)对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资源 按内在比例与规律要求在各部门、地区和企业的 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以生产出合乎比例要 求的产品,满足人们不同需要。 ❖(3)资源利用:是指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以 节约资源,作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地尽其力, 也就是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微观经济学
1
西方经济学课程介绍
❖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经济学原理,包括微 观经济和宏观经济。
❖ 微观: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单个经 济单位主要指个人及居民户、企业或厂商。
❖ 宏观: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
2
经济现象
❖ 微观经济现象:厂商的垄断与竞争、计划与市 场、收入分配与资源分配、消费者行为、生产 者行为、投资风险与技术创新等。
18
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政府是否应 该提高环保标准?
– 问题: • 对消费者的影响。 • 对生产者的影响。 • 如何实施标准? • 如何分析新标准的成本与效益?
《微观经济学(甲)》第一章_绪论

3.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
① Economic Model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 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② Forms of Economic Model: (Ⅰ)文字(words) (Ⅱ)方程式(Equation) (Ⅲ)图表与图形(Figure and Graph)
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① Microeconomics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主体的行 为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② Microeconomics研究的基本问题 (i)What:what products should be produced? (ii)How:How to produce?OR which means should be used to produce? (iii)For whom:How to distribute? (三个基本问题间的相互关系:举例)
13
§3 经济变量与经济模型 (Economic Variables and Economic Model)
1. 存量与流量(Stock and Flow) ① 存量:定义、变量举例 ② 流量:定义、变量举例 ③ Stock and Flow的基本关系
2. 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① 内生(Endogenous)变量与外生(Exogenous)变量 ② 方程组:变量举例说明 X+Y=10; X-Y=4 X+Y+Z=20; X-Y-Z=5
7
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① Macroeconomics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及相应的经 济变量
② Macroeconomics的基本问题: (Ⅰ)Full-Employment(充分就业及闲置资源的 利用) (Ⅱ)Economic Growth(经济增长) (Ⅲ)Economic Stability(经济稳定) (Ⅳ)Role of Government(政府宏观调控)
微观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

第一章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此处未列出的请大家自己写出答案)1.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4.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5.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局限在于仅对能证实的观点进行分析。
6.规范分析(normal analysis)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一般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突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指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这种方法表达了对某一经济主题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但难以通过事实证明是对是错。
7.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
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和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章 需求、供Biblioteka 和均衡价格第一节 需求 第二节 供给 第三节 市场均衡 第四节 弹性 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 第六节 本章评析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经济单位 (生产者、消费者)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 策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微观主体最优经济 行为选择
一种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张反映该 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与这些价格 所对应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表。
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某商品可 能的价格水平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应的 需求量之间的组合在坐标平面描绘出 来的一条曲线,通常用字母D表示。
需求表
AB C DE F 价格 14 12 10 8 6 4 需求量 2 5 8 11 14 17
如果你能教会鹦鹉说 “供给”和“需求”,就能够 把它培养成为经济学家。
第一节 需求
一、需求的概念 二、需求规律 三、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四、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一、需求的概念
• 1、需求的定义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一定时期内
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可以
购买意愿
定义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消
另一方面,价格提高又使得消费者 的收入相对变少,从而减少相关商品 的购买。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习题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绪论一、名词解释1、稀缺性2、选择3、机会成本4、生产可能性边界5、经济学6、经济人7、微观经济学8、宏观经济学9、静态分析10、比较分析11、实证分析12、规范分析13、经济模型14、常量15、内生变量16、外生变量17、流量18、存量19、均衡分析20、边际分析21、比较静态分析22、动态分析23、案例分析二、单项选择题知识点:资源的稀缺性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
A.机会成本B.稀缺性C.生产什么的问题D.实证经济学2.下面最有可能成为稀缺物品的是( )。
A.阳光B.夏威夷的海水C.运送到郑州的海水D.空气3.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A.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B.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掉4.稀缺性问题( )。
A.只存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中B.只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D.意味着抢购和黑市交易5.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知识点:“看不见的手”6.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是( )。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B.约翰·理查德·希克斯C.亚当·斯密D.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知识点:经济学的定义,三大基本经济问题7.经济学被定义为( )。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B.消费者如何获得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C.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竞争性用途的科学D.生产者怎样取得利润8.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怎样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所有的问题知识点: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9.下列属于实证分析表述的是( )。
A.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厂商有利B.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厂商不利C.只有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才能使利润最大化D.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比市场营销更重要10.下列命题中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的是( )。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n 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感到劳动价值论对他们阶 级利益的危害,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建立 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 主张三自原则,即: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 由放任的经济原则。他们认为:在自由竞争条 件下,资本主义价格体系的调节能够自行实现 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经济在充分就业的 条件下均衡的发展,政府不必干预经济。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
备忘录
亚当.斯密献给女王陛下的一本书中写道:
女王陛下:
“请你不要干预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做
什么?就做守夜人。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你
去敲钟。你只要看街上没有愉盗行为,你
就回家,只要你不管经济,经济就能发
展”。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
2、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英)
•1、自给经济:低效率、无公平;
•2、计划经济:公平但缺乏效率;
•3、市场经济:有效率但缺乏公平;
•4、混合经济:效率和公平可以得到较好的协调;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n 1、以解决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为对象划分:
n
n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研究 n 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经济资源 n 的合理配置。采用个量分析法 n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n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经 n 济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总量分析法。
(individual analysis) (2)总量分析法 (aggregate analysis)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

供给数量
需求数量 Q
33
过剩及最低限价带来的问题
P S
过剩
最低限价
均衡价格 0 需求数量
E D
供给数量
目的是扶植某 些产业的发展, 比如: 农产品,政府 会收购市场上 过剩的农产 品。
Q
34
三、不稳定均衡:一旦价格偏离原来的均衡点高,将越偏越 远
P P($) QD(吨) QS(吨) 对价格的压力
两个假定: (1)商品的价格和相应的供给 的变化具有无限分割性—光滑连 续的曲线
(2)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考 察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曲线: 线性函数—直线 非线性函数—曲线
Qs
16
二、供给曲线的特征
斜率为正,从左下到右上倾斜。
供给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P 下,商品价格越高,对它的供给量 就越多,反之亦然。
区分供给的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
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 (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 (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 (3)生产x的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 (4) x产品的价格由10元增加至15元 (5)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6)政府给予x产品生产商,每单位10元的现金
补贴。
QD = 39 – 9P = 39 – 9×0.5 = 34.5 Qs = 24 + 6P = 24 + 6×0.5 = 27 QD – Qs = 34.5 – 27 = 7.5 (供不应求,短缺)
(3)若此时政府认为市场价格过低,设定价格下限 为$1.5,问市场供求之间的差额为多少?
QD = 39 – 9P = 39 – 9×1.5 = 25.5 Qs = 24 + 6P = 24 + 6×1.5 = 33 Qs – QD= 33 – 25.5 = 7.5 (供过于求过剩)
微观经济学1-6章

第一章绪论1.1当代的显学:经济学起源的探秘1.从思想渊源的角度来看,以下哪一项属于经济学的起源:()A、古印度宗教学B、古希腊家政学C、古巴比伦建筑学D、古埃及种植学2.以亚当·斯密的学说为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
A、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关系的变化B、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力的变化C、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资料的变化D、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产品的变化3.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不包括()。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原始经济学D、计量经济学4.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政治经济学转向现代经济学的标志。
(√)1.2欲望与资源:经济学的核心概念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
A、剩余价值B、资源掠夺C、资源配置D、基础价格2.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资源的种类不包括()。
A、直接消费的产品B、自然资源C、人力资源D、技术3.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哪一项是满足人类欲望的资源的特点:()A、无限性和用途不可选择性B、无限性和用途可选择性C、稀缺性和用途不可选择性D、稀缺性和用途可选择性4.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需要是受货币预算约束的需求。
(×)1.3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分类(上)1.与微观经济学相比,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A、充分就业B、经济增长C、经济掠夺D、宏观调控2.按照经济学原理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经济学的正确分类:()A、人文经济学和自然经济学B、灾害经济学和收益经济学C、社会经济学和科技经济学D、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3.与微观经济学相比,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
A、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及相应的经济变量B、国民经济个体的运行及相应的经济变量C、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及相应的经济定量D、国民经济个体的运行及相应的经济定量4.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经济中多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1.4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分类(下)1.从变量的角度而言,以下哪一项属于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市场:()A、地区市场B、全球市场C、单个市场D、多个市场2.根据经济学原理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经济人的特征:()A、自立和感性B、奴役和理性C、奴役和感性D、自立和理性3.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政府干预的混合经济指的是以政府调控为主、以私有制和市场为辅的经济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 accompany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Third Edition
N. Gregory Mankiw
Prepared by Mark P. Karscig, Central Missouri State University.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Principle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Principle #5: 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 People gain from their ability to trade with one another. • Competition results in gains from trading. • Trade allows people to specialize in what they do best.
Principle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To get one thing, we usually have to give up another thing.
• • • • Guns v. butter Food v. clothing Leisure time v. work Efficiency v. equity
• Efficiency means society gets the most that it can from its scarce resources. • Equity means the benefits of those resources are distributed fairly among the members of society.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Principle #6: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 A market economy is an economy that allocates resources through the decentralized decisions of many firms and households as they interact in markets for goods and services.
• Whether to go to college or to work? • Whether to study or go out on a date? • Whether to go to class or sleep in?
•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an item is what you give up to obtain that item.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 • • • People face tradeoffs.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Principle #2: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 Decisions require comparing costs and benefits of alternatives.
1
INTRODUCTION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1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源自Vocabulary List
• • • • • • • • Scarcity Economics Efficiency Equality Opportunity cost Rational people Marginal change Incentive
People make decisions by comparing costs and benefits at the margin.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Principle #4: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 Marginal changes in costs or benefits motivate people to respond. • The decision to choose one alternative over another occurs when that alternative’s marginal benefits exceed its marginal costs!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Principle #2: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LA Laker basketball star Kobe Bryant chose to skip college and go straight from high school to the pros where he has earned millions of dollars.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Vocabulary List
• Business Cycle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Economy. . .
. . . The word economy comes from a Greek word for “one who manages a household.”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Principle #3: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 Marginal changes are small, incremental adjustments to an existing plan of action.
Making decisions requires trading off one goal against another.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Principle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 Efficiency v. Equity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 A household and an economy face many decisions:
• Who will work? • What goods and how many of them should be produced? • What resources should be used in production? • At what price should the goods be sold?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 The forces and trends that affect how the economy as a whole works.
• The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a country’s production. • 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 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Society and Scarce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