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慢性病
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有哪些

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有哪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功能逐渐衰退,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病。
这些慢性病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有哪些。
一、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中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老年人由于血管老化、血脂代谢异常等原因,更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从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高血压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也非常高。
长期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肾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负担,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衰竭等并发症。
老年人的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血管弹性降低,使得血压控制更加困难。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满足身体的需要。
老年人由于心肌老化、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影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高。
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也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问题。
心房颤动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导致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二、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病。
它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其特点是气道受阻、呼吸困难。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 COPD 的发生。
哮喘在老年人中也时有发生,虽然哮喘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但老年人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合并其他疾病等原因,也可能患上哮喘。
肺炎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力较弱,呼吸系统功能减退,一旦患上肺炎,病情往往较重,恢复也较慢。
三、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的代谢性疾病。
老年人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身体活动减少、肥胖等因素,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
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会引起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四、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等症状。
老年人常见的十种慢性病

老年人常见的十种慢性病
佚名
【期刊名称】《《乐活老年》》
【年(卷),期】2017(000)006
【摘要】老年人是慢性病的主要高发人群,最常见的10种老年人的慢性病包括:1.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2.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
3.冠心病、脑出血(脑阻塞)。
4.慢性肾功能衰竭,也称为尿毒症。
【总页数】1页(P29-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52.11
【相关文献】
1.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常见慢性病的关联研究 [J], 陈蕾;伍成凯;康峻鸣;李文源
2.常见慢性病对社区≥80岁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的影响 [J], 许丽雅;齐丽娜;陈长香;马素慧
3.农村老年人群日常生活能力与常见慢性病的相关性 [J], 肖婷;谢安冬;张凤;邵佩;尼春萍;陈玉;画妍;徐莎莎
4.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与日常活动能力的相关性 [J], 卞雪慧
5.城市老年人静坐积累模式与常见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关系 [J], 孙洁莹;张学桐;王竹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人常见慢 性病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分析及保养一、高血压:18岁以上成年人在没有服用降压片的情况下,三次测量的平均值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称为高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流动过程中对动脉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高血压病:是指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病因至今尚未十分明确。
发病时伴有头疼头晕,头重面红耳赤;高血压分原发性(遗传)约占80%和继发性两类。
继发性高血压引发因素:环境(长期噪杂)因素;躯体因素;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精神因素。
治疗:一般药物治疗有用丹参,黄芪这类扩张血管的,只能控制血压,不是治疗;要治疗就要软化血管、疏通血管、使血液循环通畅。
理疗:是一种较好的绿色疗法,降血压的同时还可以软化血管,静化血液,清理血管中的垃圾疏通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畅通,从而达到降血压稳血压的作用。
保养:平素应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的饮食为主,(动物内脏、带鱼等高胆固醇食品不宜吃)保持心情舒畅,坚持慢跑,太极拳等适量的体育锻炼。
二、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中老年人常见,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发生变化而引发系列症状的疾病。
其症状分以下五种类型:1、神经根型:肩膀沉重、颈、肩及前臂呈放射性酸痛,有的伴有手臂或手指尖发麻。
2、交感神经型:头疼头痛、头昏沉、颈脖酸痛、眼花视物模糊、耳鸣耳聋、心慌等症。
3、椎动脉型:颈椎动脉受压迫致使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头疼、头昏、头晕、记忆力减退,伴有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甚至耳聋耳鸣、走路晃荡、脚如同踩在棉花上易摔倒。
4、脊髓型:较严重容易瘫痪。
5混合型: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
三、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主要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或与关节囊发生广泛粘连的炎症引发酸痛的疾病,又名:漏肩风、冻结肩、凝结肩、五十肩(50岁左右的人最易患此病:五旬之人肾气不足、气血渐亏,体内骨质水分大量流失.体力免疫力下降.)。
病因:静——平时缺少运动,一旦用肩而致软组织损伤致疼;老——五旬之人肾气不足,气血渐亏,体内骨质水分大量流失.体力免疫力下降,易患此病。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有哪些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有哪些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各种慢性病也随之而来。
这些慢性病不仅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都有哪些。
一、高血压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血压长期高于正常水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脑卒中等。
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肾功能减退等原因,更容易患上高血压。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头胀、耳鸣、鼻出血、颈项发紧、乏力、心悸、视物模糊等。
然而,很多老年人在血压升高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定期测量血压非常重要。
高血压的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如果生活方式调整不能有效控制血压,就需要服用降压药物,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
二、糖尿病糖尿病也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分为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老年人中以 2 型糖尿病居多。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但很多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可能仅有乏力、视力模糊等表现。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心、脑、肾、眼、神经等多个器官和组织。
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
饮食上要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
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体重。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具体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胰岛功能来决定。
三、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老年人由于血管老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积累,更容易患上冠心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发生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老重点慢性病常识

老年重点慢性病常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作内容:1.阿尔兹海默病2.帕金森病3.脑中风4.冠心病5.糖尿病6.高血压7.预防跌倒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家庭和睦+心态宁静祝您健康长寿!声明:此材料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中心编写制作,仅供本中心在实施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过程中开展健康宣教使用,未经本中心允许,不可私自印刷、贩卖,违者本中心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王志会【老年期痴呆和阿尔兹海默病】老年期痴呆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记忆力衰退,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和学习能力下降,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变差。
阿尔兹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两种类型:1.阿尔兹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病因不清楚,占60%左右。
2.血管性痴呆可发生于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连续的急性脑血管意外之后,个别也可发生在一次严重中风后,占10%左右【痴呆早期表现】1.做菜总忘记放盐还是没放盐,或者经常忘记关火等;2.忘记自己是怎么从家里出来的,也不知道如何回来;3.随手乱放东西,喜欢收藏废品,把破烂捡回家当珍宝;4.有被窃妄想,总怀疑别人偷了自己的钱物;5.反复重复一句话或反复说同一件事情,语言用词贫乏空洞;6.性格突然大变,变得多疑、淡漠、焦虑或粗暴,昏昏欲睡等。
【画钟测验痴呆】【你是否有以下症状?】方法:要求老年人在10分钟内,独立画出一个钟,并标出指定的时间(例如8点25分,9点10分等)。
得分标准:1.画出闭锁的圆(表盘),1分;2.将数字安置在表盘上的正确位置(所有数字都在圆内),1分;3.按顺序将表盘上12个数字填写正确,1分;4.将指针安置在正确的位置(指针上是否有箭头,分针是否比时针长等),1分。
判断标准:3分为基本正常或轻度痴呆、2分多为中度痴呆、2分以下为重度痴呆【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症】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
帕金森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确,起病隐袭,发展缓慢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有10%左右是通过家族性遗传而得病。
老年慢病管理指标

老年慢病管理指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老年慢性病是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较长,一般没有病因治疗的慢性疾病。
老年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中风、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等。
老年慢性病管理的重点是预防与控制。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指标来评价老年患者的疾病情况和管理效果。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1. 血压指标:高血压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老年人的血压控制目标为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通过监测血压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2. 血糖指标:糖尿病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老年人的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3.9-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目标为<10.0mmol/L。
通过监测血糖指标,可以评价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3. 血脂指标:高血脂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根据中国脂类代谢异常防治指南,老年人的血脂控制目标为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
通过监测血脂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
4. 心血管事件预防指标: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预防心血管事件是老年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监测心电图、心脏彩超、脑血管超声等指标,可以评估老年人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5. 运动和饮食指标:老年患者的运动和饮食习惯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监测身体质量指数、运动情况、饮食结构等指标,可以评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6. 心理状态指标:老年慢病患者常常伴随有情绪障碍和精神问题,对心理状态的评估也是老年慢病管理的一部分。
通过心理问卷、心理评估等指标,可以评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
老年慢病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评估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目的。
老年慢性疾病有哪些?

老年慢性疾病有哪些?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疾病也越来越高发,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失能或者部分失能的老年人数量达到了4000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表调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中,有75%的人有一种及多种慢性疾病,有43%的人有2种及以上慢性疾病。
今天带大家了解老年慢性疾病都有哪些?以及慢性病的分析及防护。
一、慢性病有哪些?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有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及骨关节病(如骨性关节炎、脊柱退行性变)。
这4类慢性病是日常最常见的,也是对老年人健康影响最大的慢性病。
二、高血压1、疾病分析: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老年群体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达50%以上,对于80岁以上高龄人群的患病率近90%。
对于老年人,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需引起重视,警惕高血压,及时就诊。
2、疾病防护:(1)定期测量血压:每天测一次血压,建议在早上9点前或下午4点,观察血压是否稳定,避免高血压危象;(2)遵医嘱服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的主要手段就是服用降压药,需严格遵医嘱定时服药,建议选择长效降压药物,不能血压降下来就停药,擅自停药会引起血压的起伏变化;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威及生命安全;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低盐清淡饮食、合理膳食、规律饮食和健康作息,适当锻炼身体。
三、糖尿病1、疾病分析:目前,国内有2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45%的老年人正经历糖尿病前期状态。
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易发高血糖高渗状态、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容易产生合并大血管和肾脏病等慢性并发症,易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易出现认知障碍、功能缺陷、抑郁、尿失禁等临床症状。
2、疾病防护:(1)科学的降糖方式:对于65岁及以上的老年尿糖病患者,需要采用针对个人情况的定制化降糖方案,尽可能降低低血糖风险;(2)做好血糖记录: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需重视血糖监测,做好血糖记录,以便下一步方案的制订;(3)运动治疗:合理运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改善,应选择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并控制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度。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

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健康教育大课堂”————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第一章高血压血压是什么?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人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
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
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是120/80mmHg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最高血压=年龄+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代器质性等,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性别、年龄与高血压;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高血压病的概率无明显差别,高血压患者甚至高于男性。
●不良生活习惯与高血压: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脂肪的摄入,均可引发高血压。
有经常熬夜习惯的人易患高血压病,而生活井然有序,平时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压比例低。
●工作压力过重与高血压: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心脏负荷加重,引发高血压。
●性格与高血压: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引发高血压。
●超重,肥胖与高血压: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
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
●遗传与高血压: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
●吸烟与高血压: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
●饮酒与高血压;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电逐渐升高,长期这样,高血。
压发病率增大。
过度饮酒还有导致中风的危险。
高血压病人六不宜不宜抬举重物:当全身用力抬举重物时,血压可升高50—100毫米汞柱或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分析及保养
一、高血压:
18岁以上成年人在没有服用降压片的情况下,三次测量的平均值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称为高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流动过程中对动脉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高血压病:是指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病因至今尚未十分明确。
发病时伴有头疼头晕,头重面红耳赤;高血压分原发性(遗传)约占80%和继发性两类。
继发性高血压引发因素:环境(长期噪杂)因素;躯体因素;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精神因素。
治疗:一般药物治疗有用丹参,黄芪这类扩张血管的,只能控制血压,不是治疗;要治疗就要软化血管、疏通血管、使血液循环通畅。
理疗:是一种较好的绿色疗法,降血压的同时还可以软化血管,静化血液,清理血管中的垃圾疏通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畅通,从而达到降血压稳血压的作用。
保养:平素应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的饮食为主,(动物内脏、带鱼等高胆固醇食品不宜吃)
保持心情舒畅,坚持慢跑,太极拳等适量的体育锻炼。
二、颈椎病:
又称颈椎综合症,中老年人常见,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发生退行
性改变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发生变化而引发系列症状的疾病。
其症状分以下五种类型:1、神经根型:肩膀沉重、颈、肩及前臂呈放射性酸痛,有的伴有手臂或手指尖发麻。
2、交感神经型:头疼头痛、头昏沉、颈脖酸痛、眼花视物模糊、耳鸣耳聋、心慌等症。
3、椎动脉型:颈椎动脉受压迫致使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头疼、头昏、头晕、记忆力减退,伴有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甚至耳聋耳鸣、走路晃荡、脚如同踩在棉花上易摔倒。
4、脊髓型:较严重容易瘫痪。
5混合型: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
三、肩周炎:
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主要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或与关节囊发生广泛粘连的炎症引发酸痛的疾病,又名:漏肩风、冻结肩、凝结肩、五十肩(50岁左右的人最易患此病:五旬之人肾气不足、气血渐亏,体内骨质水分大量流失.体力免疫力下降.)。
病因:静——平时缺少运动,一旦用肩而致软组织损伤致疼;
老——五旬之人肾气不足,气血渐亏,体内骨质水分大量流失.体力免疫力下降,易患此病。
伤——外伤或搬抬重物时不注意用力过猛以致关节脱臼而致疼
寒——感受风寒,风寒湿邪侵入人体留驻筋脉,致使血液循环不畅而痛
治疗:红外线、热磁疗、针灸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药物导入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四、糖尿病:
是指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以致糖、脂肪、蛋白代谢紊乱,出现血糖升高,引发系列症状的疾病。
此病分胰岛素依赖型(症状比较明显)和非胰岛素依赖型。
症状:1‘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2皮肤瘙痒;3易引发足溃疡;4有的伴有足关节酸软无力;5皮肤一旦破损不易愈合易感染发炎。
易引发的并发症:高血压、肾脏疾病、视网膜脱落、失明等。
治疗:1胰岛素注射;吃降糖类药物;2物理疗法:针灸、磁疗、推拿按摩、生物电疗(红外线)。
保养:饮食调节,吃粗粮(大米,小麦,麦麸,馒头等);不可吃甜食,可以吃的食物:苦瓜、黄瓜、草梅、西瓜皮、核桃;轻微病症者可吃半个以下苹果;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
五、腰椎间盘突出:
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主要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发系列病变症状的一种疾病。
病因:1、内因:腰椎纤维环生理退变,弹性减弱,易碎;2、外因:长站久立或搬抬重物以致腰椎承载过重,或摔跤闪腰等最终导致纤维环受压挤而破裂,髓核突出压迫马尾神经或坐骨神经引发腰腿疼痛。
症状:腰椎及其周围酸痛、胀疼、压迫神经,疼痛可沿神经通路呈放射性,由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向下放射至足背部外侧,有时伴有腿发麻,走路不便,有的疼痛厉害的得走一阵歇一阵。
急性腰扭伤:
治疗:1、丹参、黄芪扩张血管类药物;2、理疗:针灸按摩推拿、磁疗、红外线热疗、药物离子导入以疏通血管,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神经;
3、保守疗法:发病时睡硬板床两个月也可以好.
保养:保暖、护腰、不可从事重力活,不可盲目做体育锻炼,只可适当做引体向上,或高抬腿运动,不宜坐低矮的座椅,不宜长时间弯腰。
六、骨性膝关节炎:
指由各种原因如退行性病变,风寒侵袭等引起膝关节软骨变形或裂碎,关节囊和滑膜增厚,关节边缘的软骨和骨组织增生形成骨刺或唇样增生,产生骨赘致辞关节间隙狭窄,压迫关节周围组织而产生的一种疾病。
症状:以膝关节酸痛,活动受限,下蹲或久坐起立时困难,关节被动屈伸有摩擦音,行走时间久后及上下楼梯疼痛加重。
治疗:红外线热疗法,药物离子导入,轻微脉冲按摩以活血,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
保养:不宜劳累,适当活动,保暖。
七、便秘:
是指经常性的大便干燥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想大便而排出难.正常排便间隔时间为24至48小时,超过48小时且大便排出困难者,可视为便秘。
可引发的疾病:此病拖长会导致肛裂,痔疮.
治疗:1、药物类多为带泻药物成分,常吃对健康不利;2、理疗:针灸、推拿按摩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利排便,红外线热疗,电磁场辅助治疗。
穴位:长强、中脘、大肠俞、天枢、支沟
保养:多吃高纤维食物,粗粮,蔬菜水果等;少坐多动,少食煎炒及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