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技术手册

合集下载

养蜂技术指导

养蜂技术指导

养蜂技术指导第一步:了解蜜蜂的习性蜜蜂是一种群居性昆虫,有很多极为独特的习性,只有了解蜜蜂的习性才能养好蜂,实际上蜂群的所有管理都是围绕习性来开展的,例如了解分蜂性有助于控制蜂群自然分蜂,再如了解蜜蜂社会性后在介王、并群时都能得心应手,因此初学者养蜂之前要对蜜蜂的习性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在今后的蜂群管理中才能得心应手。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蜂种蜂种选择是否合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蜂的成功与否,目前我国养殖最普遍的是意蜂(生产性能高)和中蜂(生存能力强),选择养什么蜂要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来定,假如当地有集中的大蜜源可以养意蜂,但若当地属于多山地区且蜜源较分散则最好养中蜂,在这里建议初学者从养中蜂入手,毕竟中蜂对环境的适应性要强于意蜂。

第三步:确定蜂场的位置养蜂场位置是养蜂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养蜂场所可使养蜂事半功倍,注意这里说的是中蜂(意蜂因要追花逐蜜而不多作讨论),首先你要知道中蜂的有效采集半径是3公里,其次中蜂喜欢安静且温湿度都适宜的环境,最后养蜂场附近的敌害(胡蜂、蚂蚁)越少越好,看到这里相信你对哪里适合养蜂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

第四步:获取基础的蜂群蜂群可以从其他养蜂场购买,也可自己去收捕野生蜂群,对于购买蜂群的这里不多作讨论,事实上也没什么可讨论的,这里重点说一下收捕野生蜂群,如果不知道怎么寻找野生蜜蜂说明第一步工作没做好,事实上寻找和收捕野生蜂群都是根据蜜蜂的习性来进行的,如果蜜蜂的习性研究透了只需实践几次便能轻松搞定蜂群问题。

第五步:观察蜂群的动态蜂群带回养蜂场后要及时进行过箱操作,简单来说就是将蜂群转移到蜂箱中,过箱完成后需要及时用蜂蜜水或糖浆进行饲喂,同时在巢门口安装上防逃片(防止蜂王逃跑),等蜂群在蜂箱中造脾产卵后蜂群基本就稳定下来了,之后要注意观察蜂群的动态,例如工蜂是否正常出勤、蜂王是否正常产卵等等,若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第六步:做好病虫害预防蜜蜂和其他动物一样会受到病虫危害,疾病方面主要有中蜂囊状幼虫病、麻痹病、幼虫腐臭病等,寄生虫方面主要巢虫、蜂螨等,天敌方面主要有胡蜂、蚂蚁、蜘蛛等,如何协助蜜蜂预防好病虫害是养蜂最重要的工作,事实上很多人养蜂失败都是病虫害预防不到位而导致的,尤其是对初学者而言蜂群爆发疾病几乎是毁灭性的。

蜜蜂养殖技术及蜜蜂养殖方法

蜜蜂养殖技术及蜜蜂养殖方法

蜜蜂养殖技术及蜜蜂养殖方法
一、蜜蜂养殖技术
1、蜂箱选择:蜜蜂养殖需要用到蜂箱,蜂箱的选择有很多种,有木质蜂箱、纸蜂箱、金属蜂箱等,在选择蜂箱时要注意,蜂箱要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蜂群可以自由活动,同时要注意蜂箱的密度,以免蜂群过度拥挤。

2、蜂箱结构:蜜蜂养殖需要特别注意蜂箱的结构,蜂箱的结
构要能满足蜜蜂的生长和繁殖,一般蜂箱的结构有上下两层,上层是蜂窝,下层是蜂箱底板,蜂窝的结构有很多种,有蜂窝模块、框架蜂窝等。

3、蜂箱环境:蜜蜂养殖要注意蜂箱的环境,蜂箱的温度要保
持在20-32℃之间,湿度要保持在50-70%之间,蜂箱的光照应保持在充足的水平,以保证蜜蜂的生长和繁殖。

二、蜜蜂养殖方法
1、放置蜂箱:在养殖蜜蜂前,需要将蜂箱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放置在荫蔽的地方,让蜜蜂可以安全的生活。

2、养殖蜜蜂:在放置蜂箱后,可以使用蜂箱模块或框架蜂窝,将蜜蜂放入蜂箱中,蜂箱中要有足够的蜂蜜和蜂蜡,以满足蜜蜂的饮食需求。

3、繁殖蜜蜂:蜜蜂繁殖需要适当的环境,可以在蜂箱中放置一些蜂蜡。

中华蜜蜂饲养技术-村夫整理

中华蜜蜂饲养技术-村夫整理
5.做好防止盗蜂等其他管理工作
秋季,特别是深秋,蜜源缺乏,比较容易发生盗蜂,治螨不当也易发生盗蜂, 因此养蜂人员要做好预防工作。另外遇到低温要注意巢内保温,适当缩小巢门,保持蜂数适当密集。
秋季蜜蜂应防止农药中毒
进入秋季以后,外界蜜源逐渐减少,蜂群管理由蜂王浆、蜂蜜等蜂产品生产逐步转向蜂群越冬准备,特别是转地养蜂户,从9月份开始,陆续从外地回转,准备蜂群的越冬。
二、及时奖励饲养 春季如天然蜜源不足,则应勤加奖饲养。于加脾扩大卵圈时,在巢脾上喷灌糖浆(傍晚加入)以刺激产卵。
三、及时调脾加脾,扩大卵圈 蜂王的产卵圈若偏于巢脾一端,而工蜂足够展布,气候又好,宜选其中一框前后对调,使卵圈迅速展及全框。若子脾三框,两大一小,可将小的调入中央。待子脾展满全框后,应陆续将育过虫的浅褐色空巢脾,依次加在卵圈外侧与边脾之间。如卵圈受封盖蜜包围,每次检查蜂群时,则应配合切除蜜盖,并在蜜房上以温水作为奖饲,以扩大卵圈。若群势已转强,气候转暖,空脾可加在蜂巢中央,提供产卵。
5、放虫防敌越夏为避免敌害侵入,巢门一般仅放1厘米高,宽度每框足蜂约为1.5厘米,如发现巢门工蜂扇风激烈,则应酌量放宽,但切忌打开纱窗,要使巢内常处于黑暗环境,确保幼虫、蛹的正常发育。要随时注意杀灭大胡蜂、蜂螨,并要经常清理蜂箱底,避免巢虫滋生危害。
6、培养后劲流蜜期培养的蜂王易成活,很少出现围、咬现象。培养方法:一是自然王台,二是人工移虫。主要是选择产量高、抗热性能强又很少患病的群体作为种蜂,也可从外地邮购种蜂,待新王产卵时,再介入大群内,以减少新老交替空当。
从养蜂实践得出的经验是养蜂的一年之计在于秋。因为秋季蜂群的群势好坏将直接影响蜂群越冬,也是来年养蜂生产取得成功的基础。为此,在秋季的养蜂生产管理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农药中毒的防范工作。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word完整版)蜜蜂养殖技术

(word完整版)蜜蜂养殖技术

蜜蜂养殖技术一、养蜂基本条件场地选择的好坏,是养蜂生产成败的关键。

选择场地时,应具备蜜源丰富、小气候适宜、地势干燥、水源良好、场地开阔及环境安静等条件.蜂场应选择地势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段。

它的北侧最好要有自然风障,中间布有稀疏的林木,南面为一开阔地带,便于蜜蜂飞翔,这样的场地,春冬可防寒风侵袭,夏日可避免烈日暴晒。

场地附近要有清洁的水源以供蜜蜂采集,但蜂场要避免建立在大河、湖泊、水库附近。

蜂场3公里内有丰富的蜜源,全年至少要有两种以上的主要蜜源和多种花期交错的辅助蜜源,以保证蜂群的繁殖和提供较多的蜂产量.二蜂箱排列蜂箱摆放时,要根据周围的自然环境,把蜂箱排列在适当的地方,根据中蜂有喜作盗的特性,蜂箱排列一般有单箱分散排列和分组排列两种方法。

1、单箱分散排列法。

就是利用地形,进行单箱零星放养。

各箱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巢门方位朝着不同的方向,并利用场内的自然目标作为天然目标。

避免在蜜源缺少时,发生盗蜂而互相斗杀.2、分组排列法。

一般来说,三至五群为一组,每组相隔2-3米远的地方,利用地形环境中的自然物作为明显的标记,便于蜜蜂认巢,避免蜜蜂迷巢斗杀。

3、蜂箱的安置。

箱体左右保持平衡,前低后高,前低1至2CM,以免雨水进入蜂箱内。

要求把箱垫高30—40CM,便于蜜蜂清除箱内蜡屑和避免夏天蚂蚁、青蛙敌害的侵袭.三良种选育选种是发展养蜂生产、提高蜂群单产的重要前提。

种蜂选择的基本要求大致有四个方面:适合山区的气候特点;繁殖力强,采集力强;抗病虫害能力强,抗逆性较好;性情温顺,不易分蜂。

四巢脾的修造与保存巢脾是蜜蜂生活和培育蜂儿的地方,中蜂对于巢脾新旧程度要求较高,主要表现是爱新脾、厌旧脾,所以要经常保持巢脾的新度。

1、造脾条件(1) 群势要强,要有充足的泌蜡蜂。

泌蜡蜂主要是指青幼年蜂,特别是指12-18日龄的这批工蜂,它们这时蜡腺最发达是造脾的主力军。

(2)要有良好的蜜粉源和气候条件,气温在18—25℃时,蜜蜂才可大量从野外采进花粉和花蜜,箱内出现白色蜡鳞,这是造脾的大好时机。

蜜蜂养殖管理技术大全

蜜蜂养殖管理技术大全

蜜蜂养殖管理技术大全蜜蜂养殖是一项古老而重要的农业产业,蜜蜂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美味的蜂蜜,还能进行蜂蜜的加工和蜜蜡的生产。

在进行蜜蜂养殖的过程中,合理的管理技术是确保蜜蜂健康生长和蜜蜂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系统介绍蜜蜂养殖的管理技术,并探讨其对蜜蜂的健康和产量的影响。

一、蜜蜂饲养管理技术1.蜜蜂巢箱的选择与布置蜜蜂巢箱的选择和布置直接影响蜜蜂的生长和产量。

合适的巢箱材料、大小和布置位置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蜜蜂群体的健康发展。

常用的巢箱材料包括木质巢箱和塑料巢箱,而合适的大小和布置位置需要根据养殖规模和地理环境进行合理选择。

2.蜜蜂的喂养管理蜜蜂需要蜜源来获取养分,而在蜜源不足或冬季无花期时,需要人工喂养。

合理的喂养管理可以提高蜜蜂的生产力和抗病能力。

适宜的蜜蜂喂养方式包括蜜水喂养、花粉饲喂和营养液喂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喂养,并确保蜜蜂获得充足的养分。

3.蜜蜂健康管理蜜蜂易受到疾病和寄生虫的侵扰,因此健康管理是保证蜜蜂群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定期巡查和疾病预防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措施。

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清洁巢箱、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定期检查蜜蜂群体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处理出现的病害和病虫害。

二、蜜蜂繁殖管理技术1.蜜蜂繁殖方式蜜蜂的繁殖方式主要有蛰伏繁殖和人工繁殖两种。

蛰伏繁殖是蜜蜂自然繁殖的方式,而人工繁殖则是通过人为干预蜜蜂繁殖过程来控制蜜蜂的繁殖数量和质量。

2.蜜蜂繁殖季节的选择蜜蜂的繁殖季节一般集中在春季和夏季,这是因为天气适宜、花草丰盛、蜜源丰富。

选择适宜的繁殖季节可以提高蜜蜂的繁殖率和繁殖质量。

3.蜜蜂的人工繁殖技术人工繁殖是通过人为控制蜜蜂的繁殖过程来实现蜜蜂的繁殖目标。

人工繁殖技术包括人工孵化和人工配种两个方面。

人工孵化是通过人为干预蜜蜂卵的孵化过程,提高幼虫的存活率和质量。

人工配种是通过挑选合适的雄蜂和雌蜂进行有选择性的交配,提高蜜蜂的品质和产量。

三、蜜蜂疾病防治管理技术1.蜜蜂常见疾病的防治蜜蜂常见的疾病包括鼻肺炎、美洲脓毒症、麻风病和瓜气病等。

蜜蜂科学养殖技术

蜜蜂科学养殖技术

蜜蜂科学养殖技术蜜蜂是蜜蜂科昆虫的统称,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王浆、蜂毒)、农业(如作物传粉)、工业(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人工驯养用来酿蜜的意大利蜜蜂和东方蜜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科学养殖技术吧!蜜蜂的生长发育1、蜂卵:香蕉形,乳白色,卵膜略透明,稍细的一端是腹末,稍粗的一端是头。

蜂王产下的卵,稍细的一端是巢房底部,稍粗的一端朝向巢房口,卵内的胚胎经过3天发育孵化幼虫。

2、幼虫:白色蠕虫状,起初呈C字形,随着虫体的长大,虫体伸直,头朝向巢房,由工蜂饲喂,受精卵孵化成的雌性幼虫如果被不间断地饲喂大量的蜂王浆就会发育成蜂王。

3、蜂蛹:幼虫6日后由工蜂将其巢房口封上蜡盖,蛹期主要是把内部器官加以改造和分化形成成蜂的各种器官,逐渐呈现出头、胸、腹3部分,附肢也显露出来,颜色由乳白色逐步变深。

4、成蜂:发育成熟的蛹脱下蛹壳,咬破巢房封盖,羽化为成蜂,刚出房的蜜蜂外骨骼较软,体表的绒毛十分柔嫩,体色较浅,不久骨骼即硬化,四翅伸直,体内各种器官逐渐发育成熟。

蜜蜂的生活习性1、变态性:蜜蜂属于完全变态群体生活的社会性昆虫,三型蜂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成蜂)4个发育阶段,4个阶段在形态上均不相同。

2、寡食性:蜜蜂完全以花粉及花蜜,花蜜被蜜蜂吸进蜜囊的同时即混入了上颚腺的分泌物,经反复酿制蜜汁并不停的扇风蒸发水份,转化和浓缩直至蜂蜜完全成熟为止。

3、群居性:蜜蜂虽然过着群体生活,但是蜂群与蜂群之间互不串通,为了防御外群蜜蜂和其他昆虫动物的侵袭形成了守卫蜂巢的能力,螫针是主要自卫器官。

4、筑巢性:蜜蜂的筑巢本能复杂,筑巢地点、时间和巢的结构多样,如蜜蜂属、无刺蜂属、麦蜂属等种类以自身分泌的蜡作脾。

5、社会性:蜜蜂过群居生活,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且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

①蜂王:蜂王是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繁殖后代,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产下未受精卵24天后发育成雄蜂,寿命3~5年。

蜜蜂养殖技术手册

蜜蜂养殖技术手册

蜜蜂养殖技术手册目录饲养管理蜂群的工具、机器和设备简称蜂具。

蜂具和许多木制蜂具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制备。

但是,一定要按照标准制造,统一规格。

蜂具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蜂箱、巢出和一部分饲养管理用具,其他蜂具结合有关生产的内容叙述。

(一)箱蜂含有活动巢框的蜂箱(活框蜂箱),是科学养蜂的重要生产工具。

应用活框蜂箱养蜂,可以随打开蜂箱,拿出巢脾了解蜂群的情况,观察蜜蜂的生活活动,根据需要和可能,生产各种蜂产品,而且便利进行转地饲养。

蜂箱长期放置在露天,经受雨淋、日晒,而且蜜蜂必须在蜂2箱里活动,抚育蜂子,贮存饲料,所以蜂箱的结构需要用坚实、质轻、不易变形的木材,而且要充分干燥。

北方以红松、白松、椴木、桐木,南方以杉木为宜。

目前我国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是10框标准蜂箱和16框卧式蜂箱;饲养中蜂宜使用中蜂标准蜂箱。

1、10框标准蜂箱10框标准蜂箱是世界上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

它由10个巢框、副盖(或沙盖)、箱盖以及隔板组成。

需要时可在箱身(巢箱)上叠加继箱。

继箱与活底蜂箱的箱身通用。

蜂群发展到8—10框蜂时,叠加继箱,可以及时扩大蜂巢,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培养强群。

使用隔王板可把巢箱的育虫区和继箱的贮蜜区分隔开,有利于提高蜂蜜的质量和加速蜂蜜的成熟。

2、16框卧式蜂箱16框卧式蜂箱含有16个标准巢框的横卧式蜂箱。

通过加牌可横向扩展蜂巢。

也可以用压板把蜂箱分隔成2-3区,实施多群同箱饲养。

3、中蜂标准蜂箱中蜂标准蜂箱是专为科学饲养中蜂设计的蜂箱。

中蜂标准蜂箱使用浅继箱,高135毫米,主要作储蜜作用。

巢门板上有数个圆洞巢门,直径约4毫米,能阻止西方蜜蜂钻入,在发现西方蜜蜂盗中蜂箱内蜜蜂时,将蜂蜜下面的巢门关闭,中锋可以从圆洞出入。

4、简便转运蜂箱XXX设计的转运蜂箱,特别适合转地饲养,结构基本上和10框标准蜂箱不异。

特殊结构是①前后箱壁内侧距承框槽60-1003毫米处装设巢脾快速固定器;②箱身两侧壁下部的箱板,向前伸出箱前壁55毫米、高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上钉上盖板,关上巢门翻板时,又可作为蜜蜂栖息的走廊;③箱底距前缘120-220毫米处开一底气窗,有滑板,可开闭。

蜜蜂养殖手册

蜜蜂养殖手册

蜜蜂养殖手册嘿,朋友们,今儿咱们来聊聊一个甜蜜的事业——蜜蜂养殖!这可是个既能亲近大自然,又能收获满满的小妙招哦。

首先,你得有个“小窝”给这些小家伙们住。

咱说的“小窝”,那自然是蜂箱啦。

挑蜂箱可得讲究,得选那种结实耐用,还透气的。

为啥?因为蜜蜂们可是喜欢通风又干燥的环境。

蜂箱设计得合理,蜜蜂们住得舒服,采蜜才更带劲儿。

接下来,咱们得谈谈蜜蜂的“伙食”。

你说它们吃啥?当然是花蜜和花粉啦!所以,要想蜜蜂养得好,周边得有丰富的花源。

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还有冬天的梅花,都是蜜蜂们的最爱。

要是周边花不够,你还可以种点蜜源植物,比如薰衣草、向日葵,这样蜜蜂们一年四季都有吃的,多开心呀!养蜜蜂啊,还有件大事,那就是得和蜜蜂“交朋友”。

听起来有点玄乎吧?其实就是说,你得让蜜蜂熟悉你,不把你当“敌人”。

刚开始,蜜蜂们看到你可能会有点害怕,甚至会飞过来“嗡嗡”几下表示警告。

这时候,你可别慌,也别乱拍。

你可以穿上长袖长裤,戴上手套,慢慢靠近蜂箱,让它们逐渐习惯你的存在。

过阵子,它们就会知道你是“自家人”啦。

养蜂过程中,有个环节特别有意思,那就是“摇蜜”。

想象一下,那金黄金黄的蜂蜜,满满地装在蜂脾上,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这时候,你得小心翼翼地取出蜂脾,轻轻地摇一摇,蜂蜜就像下雨一样,滴滴答答地落入收集桶里。

这感觉,简直就像是在收获大自然的馈赠!不过啊,养蜂可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蜜蜂们也会遇到病虫害,或者天气不好,采蜜减少。

这时候,你可得耐心点,多学学相关知识,帮它们度过难关。

比如,你可以定期给蜂箱消毒,防止病虫害;还可以给蜜蜂们喂点糖水,补充能量。

养蜜蜂这事儿啊,真的是个“甜蜜的负担”。

虽然得花点心思和时间,但看到那些勤劳的小蜜蜂们,还有自己亲手酿出的蜂蜜,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而且啊,这还是个环保事业呢,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促进生态平衡。

所以啊,朋友们,要是你也对养蜜蜂感兴趣,不妨试试看吧!说不定啊,你也能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蜂农”呢!记住啊,养蜂就像交朋友一样,得用心、得耐心、得爱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蜜蜂养殖技术手册目录一、养蜂机具及设备 (2)(一)箱蜂 (2)(二)饲喂工具 (4)(三)其他工具 (4)二、蜂场的选择及排列 (5)三、蜂群的基础管理技术 (6)(一)蜂群排列 (7)(二)蜂群饲喂 (7)(三)盗蜂防止 (9)(四)逃群防止 (11)(六)工蜂产卵处理 (15)四、蜂群的四季管理 (17)(一)、春季管理 (17)(二)夏季管理 (17)(三)秋季管理 (17)(四)冬季管理 (18)五、蜂场、蜂机具的卫生消毒 (19)(一)消毒剂 (19)(二)蜂场环境的卫生消毒 (19)(三)蜂机具的卫生消毒 (19)(四)巢脾的消毒与保管 (19)六、蜜蜂致病敌害的防治 (20)(一)蜜蜂病害的分类 (20)(二)常见蜜蜂病害敌害的防治方法 (21)一、养蜂机具及设备饲养管理蜂群的工具、机器和设备简称蜂具。

蜂具和许多木制蜂具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制备。

但是,一定要按照标准制造,统一规格。

蜂具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蜂箱、巢出和一部分饲养管理用具,其他蜂具结合有关生产的内容叙述。

(一)箱蜂含有活动巢框的蜂箱(活框蜂箱),是科学养蜂的重要生产工具。

应用活框蜂箱养蜂,可以随打开蜂箱,拿出巢脾了解蜂群的情况,观察蜜蜂的生活活动,根据需要和可能,生产各种蜂产品,而且便利进行转地饲养。

蜂箱长期放置在露天,经受雨淋、日晒,而且蜜蜂必须在蜂箱里活动,抚育蜂子,贮存饲料,所以蜂箱的结构需要用坚实、质轻、不易变形的木材,而且要充分干燥。

北方以红松、白松、椴木、桐木,南方以杉木为宜。

目前我国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是10框标准蜂箱和16框卧式蜂箱;饲养中蜂宜使用中蜂标准蜂箱。

1、10框标准蜂箱10框标准蜂箱是世界上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

它由10个巢框、副盖(或沙盖)、箱盖以及隔板组成。

需要时可在箱身(巢箱)上叠加继箱。

继箱与活底蜂箱的箱身通用。

蜂群发展到8—10框蜂时,叠加继箱,可以及时扩大蜂巢,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培养强群。

使用隔王板可把巢箱的育虫区和继箱的贮蜜区分隔开,有利于提高蜂蜜的质量和加速蜂蜜的成熟。

2、16框卧式蜂箱16框卧式蜂箱含有16个标准巢框的横卧式蜂箱。

通过加牌可横向扩大蜂巢。

也可以用压板把蜂箱分隔成2-3区,实行多群同箱饲养。

3、中蜂标准蜂箱中蜂标准蜂箱是专为科学饲养中蜂设计的蜂箱。

中蜂标准蜂箱使用浅继箱,高135毫米,主要作储蜜作用。

巢门板上有数个圆洞巢门,直径约4毫米,能阻止西方蜜蜂钻入,在发现西方蜜蜂盗中蜂箱内蜜蜂时,将蜂蜜下面的巢门关闭,中锋可以从圆洞出入。

4、简便转运蜂箱浙江农业大学设计的转运蜂箱,特别适合转地饲养,结构基本上和10框标准蜂箱相同。

特殊结构是①前后箱壁内侧距承框槽60-100毫米处装设巢脾快速固定器;②箱身两侧壁下部的箱板,向前伸出箱前壁55毫米、高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上钉上盖板,关上巢门翻板时,又可作为蜜蜂栖息的走廊;③箱底距前缘120-220毫米处开一底气窗,有滑板,可开闭。

(二)饲喂工具1、瓶式饲喂器由一个广口瓶和底座组成。

瓶盖用寸钉钉出若干个小孔,将装满蜜汁的瓶子倒放,插入底座,蜜汁能够流出而不滴落。

晚间将它从巢门插入巢内,进行奖励饲喂,能避免引起盗蜂。

对于未满箱的弱群,可将它放在蜂箱内的隔板外面饲喂。

2、框式饲喂器为大小与标准巢框相似的长扁形饲喂槽,有木制的,有塑料竹子制造的,也可用粗竹子制造。

器内有薄木浮条,饲喂时供蜜蜂立足吸食。

框式饲喂器适合进行补助饲喂。

此外,在巢框上梁上凿成长方形的浅槽,也可以作为少量饲喂蜜汁用。

(三)其他工具1、巢础巢础是安装在巢框内供蜜蜂筑巢脾的基础。

它是人工制造的蜜蜂片,经巢础机压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根基。

有供饲养欧洲蜜蜂使用的意蜂巢础,生产雄蜂用的雄蜂巢础,饲养中蜂用的中锋巢础。

使用巢础筑造的巢脾整齐、平整、坚固、并且少雄蜂房。

2、面网面网是管理蜂群保护操作者头部和颈部免遭蜇的用具。

3、起刮刀养蜂的专用工具。

一端是弯刃,一端是平刃,用他撬动副盖,刮铲蜂箱内的污物。

4、喷烟器镇服或驱逐蜜蜂的工具。

使用时,把纸、干草或麻布等点燃,置入发烟筒内,盖上盖嘴,鼓动风箱,使其喷出浓烟,注意不要喷出火焰。

5、蜂扫主要用来扫除巢脾上附着的蜜蜂,是长扁形的长毛刷。

6、蜂具凳可放置管理用的蜂具和记录本,检查蜂群时坐7、隔王板是控制蜂王产卵和活动范围的栅板,工蜂可自由通过平面隔王板是把育虫巢和贮蜜继箱分隔开,便于取蜜和提高蜂蜜质量。

框式隔王板可把蜂王控制在几个脾上产卵。

二、蜂场的选择及排列选择蜜源丰富,2.5公里左右的地方,全年至少有一至两种大宗蜜源的植物,同进还要有多种花期交错的辅助蜜源和汾源植物。

背风向阳、地势高燥,不积水,小气候适宜。

选择西北面有院墙或密林,或山脚或山腰南向坡地,背有挡网屏障,前地势开阔,阳光充足,场地中有稀疏小树。

选择附近有小溪或常年有流水不断的小溪,但蜂场前不应是水库、湖泊、大河。

选择安静、没有牲畜打扰和其它振动的地方建立。

选择没有工厂、牧场及受山洪冲击或有塌方危险的地方建场。

一个蜂场放至蜂群不多于50为宜,蜂场子与蜂场应隔2000千米为宜,保证蜂群有足够的蜜源,并减少疾病的传播。

清除九草,平整土地,打扫干净,然后陈列蜂群。

蜂巢朝向南、东南、西南向便于蜂早出晚归和低湿季节保温。

蜂箱用砖块、石块、木架等垫高20~30公分,左右放平,后面垫高2~3米。

数量少时宜单箱并列或双箱并列,数量较多时宜采取分行排列,各行蜂箱相互交错陈列,群距1米,行距2~3米距离较宽为好我区蜂群宜散放,也可2~3群为一组分组放置,各群或组之间距离宜大,交尾群和新分群言之有理散放在蜂场边缘,使巢门朝向不同的方向。

三、蜂群的基础管理技术蜂群的基础管理是在养蜂生产实践中普遍具体运用的蜂群管理操作技术,是养蜂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养蜂者熟练地掌握蜂群管理的操作技术,并根据不同的外界条件和各个蜂群不断变化着的内部情况及时正确、恰当地采取处理措施,对养好蜂、夺取蜂产品的高产稳产是非常重要的。

蜂群的基础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蜂群排列、蜂群饲喂、盗蜂防止、逃群防止、蜂群合并以及工蜂产卵的处理等内容。

(一)蜂群排列中蜂认巢能力差,但嗅觉灵敏,迷巢错投后易引起斗杀。

因此,中蜂排列不能像西方蜜蜂那样整齐紧密,而应根据地形、地物尽可能地分散。

在山区,可利用斜坡布置蜂群,使各箱的巢门方向及前后高低各不相同。

蜂箱排列时,应用箱架或竹桩将蜂箱支离地面30-40 cm,以防蚂蚁、白蚁和蟾蜍为害。

如果放蜂场地有限,蜂群排放密集,可在蜂箱的正面涂以黄、蓝、白、青等不同颜色和设置不同图案使蜜蜂认巢。

中蜂和意蜂一般不宜同场饲养,尤其是在缺蜜的季节,西方蜜蜂容易侵入中蜂群内盗蜜,致使中蜂缺蜜,严重时引起中蜂逃群。

(二)蜂群饲喂饲料是维持蜜蜂生命活动和群势发展所必须的。

由于外界蜜粉源的不足或人为地过分取蜜脱粉,致使蜂巢内饲料贮存不足,影响蜂群的生存和发展;在蜂群需要施加某些特殊的管理措施时,如促进蜂王产卵、工蜂育虫、蜜蜂授粉、王浆生产以及提高诱王和蜂群合并的成功率等,需要对蜂群进行饲喂。

蜂群的饲喂是蜂群管理中一项很重要的手段。

蜂群饲喂的方式、时间以及饲料的质量和数量等掌握得是否适当,对养蜂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1、糖饲料饲喂糖饲料是蜜蜂的能源物质,是蜂群最主要的饲料。

⑴补助饲喂补助饲喂是在蜜源缺乏的季节,为保证蜂群维持正常的生活,对贮蜜不足的蜂群进行大量饲喂高浓度蜂蜜或蔗糖液的饲喂方法。

最理想的补助饲喂方法是给缺蜜的蜂群直接补加优质的封盖蜜脾。

补给蜂群的封盖蜜脾,一般放在蜂箱中边脾或边二脾的位置,也就是紧靠子圈的外侧。

没有贮备封盖蜜脾,可用优质蜂蜜或白砂糖作为蜜蜂补助饲喂的糖饲料。

在补助饲喂前,先将蜂蜜3~4份或蔗糖2份,兑水1份,以文火化开,待放凉后于傍晚喂给蜂群。

为了避免产生奖励饲喂的效果,补助饲喂力争短时间内补足,不可时间拖得太长。

⑵奖励饲喂为了刺激蜂王产卵、工蜂泌浆育虫,加快造脾速度,促进蜂群的采集授粉积极性以及在合并蜂群、诱王等操作之前稳定蜂群的性情,无论蜂巢内贮蜜是否充足,都要在一段时间内连续饲喂蜂群一定量的糖饲料,这种饲喂方法就是奖励饲喂。

奖励饲喂的配比常为成熟蜂蜜2份或优质蔗糖1份,兑水1份。

⑶饲喂注意事项饲喂时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第一是不用来历不明的蜜喂蜂。

蜂群饲料最好选用优质成熟的蜂蜜或者是优质的蔗糖液,我们不提倡使用来历不明的蜂蜜喂蜂,是为了防止蜂蜜中带有传染蜜蜂病原和蜜蜂不易消化的甘露蜜。

第二是缺蜜群和强群多喂,反之少喂,以蜜蜂能在1天内取食完为度。

第三是无粉期不奖励饲喂,以防蜜蜂空飞。

第四是饲喂期间要缩小巢门,以防盗蜂。

2、花粉饲料饲喂花粉是蜂群自然食物中惟一的蛋白质来源。

成年工蜂虽然有糖饲料就能维持生命活动,但是幼蜂的发育和幼虫的生长却离不开蛋白质饲料。

所以,蜂群在繁殖期,以及外界缺乏粉源的情况下,蜂群需要饲喂花粉。

将花粉用适量50%的糖浆拌匀后,放置12-24小时,其后,再酌情加入糖浆把花粉揉成团。

花粉团的大小,以蜜蜂能在3天内取食完为度。

将花粉团置于巢框上梁供蜜蜂自行取食。

(三)盗蜂防止盗蜂是指到其他蜂巢中采集的工蜂。

盗蜂均发生在外界蜜源缺乏或枯竭的季节,是蜜蜂种内竞争的重要形式。

当蜂群的密度超过自然界所能承受的压力时,蜜蜂通过盗蜂的形式实现食物资源的再分配,保留强者,淘汰弱群和病群,所以盗蜂对蜜蜂自然种群的生存和强盛意义重大。

因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在洞穴中筑巢,适宜蜜蜂筑巢的天然洞穴过度密集的现象罕见,所以野生蜜蜂发生盗蜂现象较少。

但是,人工饲养的蜜蜂数十群甚至上百群被集中放置,远超过蜜蜂自然种群的密度,如果管理不善,在蜜源不足时盗蜂问题十分突出。

1、盗蜂的危害盗蜂对蜂群饲养管理危害很大,发生盗蜂若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则会造成损失,严重时可使全场蜂群覆灭。

盗蜂的危害包括:⑴蜜蜂在巢前厮杀,蜂场秩序混乱,造成蜜蜂伤亡。

⑵盗蜂使蜂群凶暴,警觉性高,增加开箱、蜂群合并、人工诱王等管理操作的难度。

⑶被盗群有蜂王被围杀失王的可能。

⑷被盗群因贮蜜缺乏,轻者使蜂王产卵力下降,重者出现“拔子”现象,影响蜜蜂群势的增长。

⑸巢内贮蜜被盗空后,易造成中蜂迁居。

⑹发生盗蜂时不采取有力措施止盗,将会出现全场蜂群互盗现象。

由于盗蜂过程中厮杀死亡、围杀蜂王、蜂群饿死或迁居、高强度盗抢活动使盗蜂加速老化等,最后导致全场蜂群灭亡。

2、预防盗蜂措施⑴平常检查蜂群时,动作要快,时间要短。

⑵喂饲蜂群时,勿使糖浆滴落箱外。

⑶抽出的巢脾,切勿暴露在外。

⑷在蜜源缺乏时,应适当缩小巢门至1~2只蜜蜂能出入,或用圆孔巢门。

⑸流蜜后期,群内要留有足够的饲料。

⑹平常全场蜂群维持相近群势、群内蜜蜂密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