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导管安全固定
导管固定方法

导管固定方法
导管固定方法是指在医疗领域中使用的一种技术,旨在确保导管或管道在患者体内的固定和稳定。
导管是一种管状装置,用于输送液体、药物或气体到患者体内或从体内排出。
导管固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导管脱落或移位,从而确保导管的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导管固定方法可以减少导管滑动或扭曲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减少刺激或破坏患者皮肤的可能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导管固定方法:
1. 敷贴固定:使用透明敷贴或透明膜贴将导管周围的皮肤覆盖起来,以保持导管的位置稳定。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导管,如静脉导管。
2. 绑带固定:使用绑带或绷带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的导管,如导尿管或胃肠导管。
绑带应该紧密但不过紧,以确保导管不会移位或造成不适。
3. 导管夹固定:使用专门设计的导管夹将导管固定在患者体内。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期留置的导管,如气管导管或胰管引流管。
导管夹可以通过固定器、背夹或粘贴剂固定在患者身体上。
4. 线结固定:使用线结将导管固定在患者体内。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导管或需要额外支持的导管,如多导尿管或中心静脉导管。
线结应该紧密但不过紧,以确保导管保持在正确的位置。
导管固定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导管的类型、位置和预期使用的时间。
医疗专业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导管固定方法。
在固定导管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皮肤状况,及时调整固定方法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picc固定操作标准流程

picc固定操作标准流程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外周插入
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操作标准流程是在将PICC导管插入患者体内后,需要进行固定操作以确保导管在正确位置并减少移位风险。
以下是
一般的PICC固定操作标准流程:
1. 准备工作,确认患者身份,核对医嘱,准备所需材料,包括
透明敷料、导管固定器、透明敷料固定带、消毒物品等。
2. 位置确认,使用X光或其他适当的成像技术确认PICC导管
的位置是否正确,确保导管的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右心房。
3. 皮肤准备,清洁患者皮肤,使用消毒剂彻底清洁PICC导管
周围的皮肤,以减少感染风险。
4. 固定导管,将透明敷料覆盖在PICC导管插入点周围,使用
导管固定器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肢体上,确保导管位置不变。
5. 透明敷料固定,在导管固定器上方使用透明敷料固定带进一
步固定导管,以确保导管插入点的清洁和干燥,并便于观察导管插
入点的情况。
6. 记录和监测,记录固定操作的时间和相关信息,定期监测导管插入点周围的情况,包括皮肤状态、导管位置等,确保导管固定良好并及时发现问题。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PICC固定操作标准流程,具体操作可能会根据医院的政策和流程进行调整。
在进行PICC固定操作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随时注意患者的情况,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要点

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要点中心静脉导管(CVC,Central Venous Catheter)是一种置入体内用于输液、输血、药物给予、血液透析等治疗目的的导管。
带有cuff 的中心静脉导管是指导管尖端带有一层囊袋(cuff),用于固定导管在血管壁上,减少移位和感染的发生。
以下是带有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的要点:
定期观察导管通畅性:定期检查导管的通畅性,确保导管没有被血块或血管内皮细胞所阻塞。
可以通过注射生理盐水或使用注射器抽取血液来检查通畅性。
保持导管口清洁:定期清洁导管口及周围皮肤,可以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和消毒棉球轻轻擦拭,避免皮肤感染的发生。
固定导管位置:通过cuff固定导管在血管壁上,减少导管的移位和脱落。
导管应在正确位置上,不得外露或过度插入。
定期更换固定带:定期检查导管固定带是否松动或受损,必要时更换固定带,以确保导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注意导管周围情况:定期检查导管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破损或渗出液,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避免扭曲和牵拉:避免导管被过度扭曲或牵拉,以免导致血管损伤或感染。
保持导管口干燥:注意保持导管口干燥,避免水分进入导管内部,以免导致感染或导管阻塞。
定期更换导管:根据医嘱和临床需要,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
以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护理,确保导管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流程

1、使患者处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选择穿刺部位,如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以及股骨径脉等,是比较常规的穿刺位置,可以在穿刺前做B超定位,以及超声定位,明确静脉位置;
2、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消毒两遍,抽取肝素钠盐水充盈留置管,并检查留置管是否通畅;
3、在穿刺点部位进行局部麻醉,用穿刺针沿穿刺点进入血管内,见到回血以后回抽静脉血,确认是静脉血管后,再将导丝沿穿刺针进入血管,导丝送入合适位置后,拔出穿刺针,引导中心静脉管进入;
4、导入中心静脉管后,在静脉内输液,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皮肤上,调试中心静脉管通畅程度。
各种导管的安全固定

各种导管的安全固定
第23页
吸氧管固定
固定要求 牢靠、舒适、美观
各种导管的安全固定
第24页
吸氧管固定关键点
单腔
1理顺吸氧导管。
2每班检验固定效果, 每日更换胶带。有潮 湿、污染、松脱时及 时更换。
双腔
1理顺吸氧导管。 2固定松紧适宜。 3每日检验耳廓后皮
肤,预防导管压疮。
各种导管的安全固定
管率。
各种导管的安全固定
第66页
各种导管的安全固定
第67页
第14页
习惯性导管固定
各种导管的安全固定
第15页
规范导管固定
高举平台法固定
Ω法
各种导管的安全固定
第16页
规范导管固定
各种导管的安全固定
第17页
中心静脉导管固定
固定要求:
密闭保持无菌屏障,牢靠、舒适、美观,
导管无滑脱、移位。
各种导管的安全固定
第18页
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关键点
1操作中恪守无菌标准。 2揭除敷料时预防导管脱出。 3导管呈C形固定,连接口用无菌胶带加
各种导管的安全固定
第64页
UEX处理
尿管脱出
检验脱出原因,若球囊完好脱出,检验尿道 有没有渗血损伤;若球囊破裂且不完整,马 上查找,若未发觉应及时汇报医生,遵医嘱 执行。
必要时更换新管重新置管。
各种导管的安全固定
第65页
总结
1、导管固定至关主要。 2、导管标识正确,规范导管固定。 3、预防UEX发生,降低非计划性拔
胸腔引流管
各种导管的安全固定
造瘘管
腹腔引流管
T管
第42页
导尿管固定
需要固定吗? 我们现在用是气囊导尿管 (Foley’s),因为 有水囊, 不会脱落,所以,不需要固 定. ????
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措施(一)

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措施(一)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引言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用于给予液体、药物和营养支持的重要设备。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导管插入后的护理措施1.观察导管插入部位:及时发现并处理导管脱落、移位、出血、感染等情况。
2.勤洗手:在护理导管之前和之后必须洗手,确保洁净。
导管清洁和更换1.定期更换导管贴固定:确保导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导管清洁:每天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导管,清除附着物和污垢。
3.更换导管衬套:根据需要更换导管衬套,防止感染和导管堵塞。
导管注射和吸引1.导管注射:注射药物之前,确保导管通畅,按照医嘱正确注射药物,并及时记录。
2.导管吸引:根据需要进行导管吸引,确保导管通畅。
导管监测和观察1.每日记录导管输注情况:包括输液种类、输注速度和剂量。
2.导管观察: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情况,是否有红肿、渗出物等异常。
导管拔除1.导管拔除前准备:准备好所需材料和设备。
2.导管拔除后处理:观察拔除部位是否有出血或感染,保持部位干燥。
结论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中心静脉导管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护士应严格按照相关护理规范进行操作,及时观察和记录导管使用情况,对于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和报告,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引言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用于给予液体、药物和营养支持的重要设备。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导管插入后的护理措施•观察导管插入部位:及时发现并处理导管脱落、移位、出血、感染等情况。
•勤洗手:在护理导管之前和之后必须洗手,确保洁净。
导管清洁和更换•定期更换导管贴固定:确保导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导管清洁:每天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导管,清除附着物和污垢。
•更换导管衬套:根据需要更换导管衬套,防止感染和导管堵塞。
导管注射和吸引•导管注射:注射药物之前,确保导管通畅,按照医嘱正确注射药物,并及时记录。
临床常见管道的固定方法及标识

临床常见管道的固定方法及标识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固定和药物固定两种。
1.物理固定方法静脉导管物理固定方法有绷带绑扎法、导管固定器法和胶带固定法。
(1)绷带绑扎法:将绷带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然后将导管与绷带一起绑扎,使其固定在皮肤上,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经常检查导管的位置,防止移位。
(2)导管固定器法:使用专门的导管固定器,将导管通过固定器中的固定环,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这种方法固定牢固,不易胀出,但需要选择合适的固定器大小,以免导致过紧或过松。
(3)胶带固定法:使用透明的胶带将导管贴在患者的皮肤上,固定在皮肤上,这种方法便于观察导管及注射部位,但对皮肤刺激较大,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2.药物固定方法药物固定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的黏附力使导管固定。
(1)注射用眼粘药:直接将眼粘药涂抹在导管的穿刺口处,使其固定。
(2)其他药物:如胶布等贴在导管上,将导管固定在鼻翼或面罩上。
在静脉导管的固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固定位置:导管固定点应选择在静脉穿刺点的上方,使固定后的导管呈平行或与皮肤成一定角度。
(2)固定力度:固定力度应适中,不宜过紧或过松,过紧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过松会导致导管的移位。
静脉导管的标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3)皮肤上标记:使用标记笔在患者的皮肤上标记导管的位置及相关信息。
气管导管的固定方法主要包括绷带固定法、气囊固定法和导管夹固定法。
1.绷带固定法使用绷带将气管导管固定在患者的颈部,注意绷带的松紧度和固定的位置,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
2.气囊固定法将气囊充气后,将其固定在患者的口腔或气管入口处,以确保气囊固定在确切的位置。
3.导管夹固定法使用专门的导管夹将气管导管夹在患者的颈部,以防止导管脱落。
气管导管的标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3)患者手写:患者或其家属可以手写相关信息,并将其固定在导管附近的地方,以便识别。
尿管的固定方法主要包括胶布固定法和尿管固定器固定法。
1.胶布固定法将尿管通过肛门引出后,使用胶布将尿管固定在患者的肚脐处或内裤上。
静脉输液(导管固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输液(导管固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静脉输液(导管固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的详细说明。
通过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可以确保输液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操作流程1.仔细洗手,并穿戴清洁的手套和口罩。
2.检查输液瓶的标签,并确保液体清晰和配制正确。
3.检查输液管的完整性和无菌状况,确保无损坏和污染。
4.将输液瓶垂直放置于输液架上,并连接止血带。
5.在患者手臂上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并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
6.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刺入静脉穿刺点,并连接输液管。
7.通过观察滴液速度调整滴液器的速度控制阀,确保输液速度适当。
8.使用导管固定带固定输液管和注射器,确保输液管的稳定性。
9.定期观察患者的输液情况,注意滴液速度和输液管是否有漏液、堵塞等情况。
10.输液结束后,拆除输液管和注射器,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11.记录输液时间、速度和患者的反应,以便后续评估和跟踪。
评分标准为了评估静脉输液(导管固定)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我们提供以下评分标准:1.洗手和穿戴卫生防护:操作人员是否正确洗手并穿戴清洁的手套和口罩。
评分:良好(2分)/ 不良(0分)。
2.输液瓶和输液管检查:操作人员是否仔细检查输液瓶标签、输液管完整性和无菌状况。
评分:良好(2分)/ 不良(0分)。
3.穿刺点选择和消毒:操作人员是否选择适当的静脉穿刺点并正确消毒。
评分:良好(2分)/ 不良(0分)。
4.输液速度调整和观察:操作人员是否正确调整滴液器的速度控制阀,并定期观察患者的输液情况。
评分:良好(2分)/ 不良(0分)。
5.导管固定:操作人员是否正确使用导管固定带固定输液管和注射器。
评分:良好(2分)/ 不良(0分)。
6.记录和废弃物处理:操作人员是否正确记录输液情况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评分:良好(2分)/ 不良(0分)。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评估操作人员的每个步骤,总分满分为12分,以评估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请注意:以上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依据所在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的规定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适当的静脉导管相关护理引起的常见并发症
1.导管滑脱
2.管路压伤
3.感染
4.渗出/组织坏死
5.堵管 6.静脉炎
导管固定原则
• 安全性
1.导管安全 ——固定要牢固 2.病人安全 ——低致敏性 ——去除容易 不损伤皮肤 ——一定要选择无菌的敷料固定
导管固定原则
• 功能性
1.不影响观察和治疗
2.要考虑到病人的正常活动 ——敷料要有一定的延展性
上下固定,中间绕管
同样方法,对侧固定
将离型纸四部分
去除未剪开端的离型纸
去除上下两条离型纸
双高举平台固定法
高举平台+加强固定
螺旋固定法
谢谢聆听!
无法观察
胶带不规范 加强固定
导管固定原则
• 舒适性 1.方便医务人员操作 2.透气性 3.残胶少,易清除
导管固定原则
• 经济性 1.费用要合理 2.符合成本控制
留置针敷料固定的选择
透明/半渗透性的聚胺酯 敷料已成为静脉输液使用 非常普遍的敷料 透明敷料有利于持续观察 穿刺部位,有利于患者的 活动和沐浴;不需要经常 更换敷料,节省时间
规范的导管固定
高举平台法固定
撕除敷料的方法
使用透明敷料的注意要点:
留置针的辅助固定
八字环绕加强固定
谢谢支持
其他类导管借鉴
将胶带剪成“人”字型
末端反折便于撕除
高举平台延长管固定
将胶带剪成“人”字型
如图将胶带撕成三部分
去除未剪开部分离型纸
将胶带剪成“工”字型
如图,一根导管固定
如图,两根导管固定
静脉导管安全固定
• 我们不缺规章、不缺制 度 ,更不缺思想和较前 沿的理念
• 但我们缺少执行和对细 节的执着追求和落实
静脉导管的种类
医院内常用的静脉导管有: 经外周穿刺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 隧道式静脉导管 皮下埋置式导管 骨髓窦道内穿刺导管
将胶带剪成“工”字型
如图,将离型纸撕开
去除一侧离型纸
病人准备,用物准备
固定上唇,另一条绕管
对侧同样方法固定
将胶带撕成“工”字型
固定上唇,两端绕管
同法,固定下唇,绕管
如图,离型纸撕开
两条胶带固定在皮肤上
高举平台法固定导管
胶带+纱布高举平台固定导管
透明敷料高举平台固定导管
Y纱布覆盖引流管出口
聚氨酯薄膜
低致敏丙烯酸粘胶 完全透明、透气, 框型结构
防水、防菌防病毒 PU材质
医用粘胶的特点
• 粘贴后,必须压迫敷料 背衬,这样才能增加敷 料与皮肤的接触面积, 增加敷料的粘贴力.
1
2
3
高 举 平 台 法 固 定 肝 素 帽
4
5
标明穿刺时间
6
"U"型固定,肝素帽高于穿刺 点
习惯性的导管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