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植物病原线虫及原生动物

合集下载

第五章 线虫和原生动物

第五章 线虫和原生动物

雄虫和雌虫形态明显不同 雌虫最后只将头部留在植物组织内,虫体的大 部分露出根外, 卵大部分存在于虫体内(胞 囊)。雄虫成熟后就脱离寄主,寻找雌虫交配, 或者不交配即在土壤中死去
大豆胞囊线虫的2龄幼虫从大豆幼根的表皮直 接侵入到皮层组织内寄生。

雌虫=胞囊
排泄系统----垫刃目线虫, 1条纵行管道,连接下 皮层1个单细胞
C
二 植物病原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病原 线虫的生活史


幼虫
发育为成虫 两性交配后产卵,完 成一个发育循环, 即线虫的生活史。

线虫的幼虫—般有4个龄期。经过最后一次 的蜕化形成成虫,雌虫经过交配后产卵,雄 虫交配后随后即死亡。 垫刃目线虫的一龄幼虫是在卵内发育的,所 以从卵内孵化出来的幼虫已是二龄幼虫(开 始侵染寄主,也称侵染性幼虫)。 有些线虫的雌虫不经交配也能产卵繁殖(孤 雌生殖)。
Longidorus 长针线虫属 Xiphinema 剑线虫属 Trichodorus 毛刺线虫属
第三节 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
1.粒线虫属(Anguina) 本属线虫大都寄生在禾本科植物的地上部, 在茎、叶上形成虫瘿,或者破坏子房形成 虫瘿。还可传播细菌(Clavibacter rathayi) 引起小麦蜜穗病。 粒线虫属至少包括l 7个种 模式种为小麦粒线虫(A. tritici )

病原线虫的致病性

1、穿刺吸食和在组织内造成的创伤; 2、食道腺的分泌物对植物破坏作用最大; 3、能传播其他病原生物(棉枯萎病,葡萄 扇叶病毒病,小麦蜜穗病等),引起复合侵 染.

食道腺的分泌物,除去有助于口针穿刺细胞壁和消
化细胞内含物便于吸取外,大致还可能有以下这些

线虫和原生动物

线虫和原生动物
小麦粒线虫则 1年仅发生 1代。
(二)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态
水----线虫是一类水生动物,植物病原线虫仍 然保持水生习性;除了休眠状态的幼虫、卵 和胞囊,线虫都需要在适当的水中或土壤颗 粒表面有水膜时才能正常活动和存活,或寄 生在寄主植物的活细胞和组织内。
温度----不同线虫种类其发育最适温度不同、 但一般在15—30℃之间均能发育。在40 ℃ 50℃的热水中10分钟,即可杀死。在实验室, 常用60 ℃ -65 ℃,3-5分钟杀死线虫。
➢ 土壤----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水分)是影响线虫的 重要因素。土壤的温、湿度高,线虫活跃,体 内的养分消耗快,存活时间较短;反之则存活 时间就较长。
➢ 土壤长期淹水或通气不良也影响它的存活。
➢ 许多线虫可以休眠的状态在植物体外长期存活, 如土壤中未孵化的卵,特别是卵囊和胞囊中的 卵存活期更长。
❖ 线虫分布在从土表以下 5cm到 15cm土层, 尤其是植物根际土壤中更多。
(二)线虫虫体结构
体壁----角质层…下皮层…肌肉层
体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部结构----消化系统
体腔液(血液)
生殖系统
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 排泄系统等
体壁(角质层、下皮层、 肌肉层)
D
排泄孔
A.外表皮层
B.内表皮层 C.丝状层 侧区
D.基质层 E.边界层
侧带
F.外纤维层
线虫的幼虫—般有4个龄期。经过最后一次 的蜕化形成成虫,雌虫经过交配后产卵,雄 虫交配后随后即死亡。
垫刃目线虫的一龄幼虫是在卵内发育的,所 以从卵内孵化出来的幼虫已是二龄幼虫(开 始侵染寄主,也称侵染性幼虫)。
有些线虫的雌虫不经交配也能产卵繁殖(孤 雌生殖)。

普通植物病理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

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1. 下列哪类真菌具有孢子多型现象?( C )A.白粉菌B.炭疽菌C.锈菌D.霜霉菌2. 有些真菌在完成其生活史过程中,需要在两种亲缘关系较远的寄主上生活,这种现象称为( D )。

A.多型寄生B.专性寄生C.单主寄生D.转主寄生3. 下列哪种结构不属于菌物的营养体(B )。

A. 无隔菌丝B.吸器C.原质团D.有隔菌丝4. 孢囊孢子是下列哪类菌物的无性孢子(C )。

A.半知菌类B.卵菌门C.接合菌门D.担子菌门5. 霜霉菌的有性孢子为( D )。

A.子囊孢子B.接合孢子C.担孢子D.卵孢子6. 马铃薯晚疫病曾经在历史上大流行,它与下列哪个重大事件相关?(C )A.孟加拉饥馑B.波尔多液的诞生C.爱尔兰饥荒D.郁金香狂热现象7. 下列哪类真菌不是活体寄生菌。

(C )A.白粉菌B. 锈菌C. 立枯丝核菌D.霜霉菌8. 下列哪种结构不属于菌物营养体的变态结构?(B )A. 吸器B.菌丝C.假根D.附着胞9. 小麦白粉病菌侵入植物的方式为(D )。

A.皮孔侵入B.自然孔口侵入C.伤口侵入D.直接侵入10. 下列哪类菌物的无性孢子是镰刀形的?(D )A. 柄锈菌属B. 白锈菌C. 链格孢菌D. 赤霉菌11. 接合菌菌的有性孢子为(B )。

A.子囊孢子B.接合孢子C. 卵孢子D.担孢子12. 下列病害中会形成冬孢子堆的是(B )。

A.小麦白粉病B.小麦条锈病C.莴苣霜霉病D.烟草花叶病13. 下列担子菌中属于裸果型的是(B )。

A. 锈菌B. 木耳C. 黑粉菌D. 香菇14. 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常具有潜伏侵染特性,这类病原物最可能是(A )。

A. 弱性寄生物B. 专性寄生物C. 腐生物D. 活体寄生物15.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产生对寄主有害的代谢产物而致病,导致一种瘤肿症状可能是由于病原物分泌了(B )。

A. 酶B. 生长调节物质C. 植保素D. 毒素16. 发病部位出现的霉状物是(C )。

普通植物病理学重点问题解答

普通植物病理学重点问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1.植物病害、病害症状、病因的定义。

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生物的影响超过它的忍耐限度而不能保持平衡时,植物的局部或整体的生理活动或生长发育就出现异常状态,这种表现异常的植物我们称之为植物病害。

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常见的病害症状有很多种,变化很多归纳起来只有5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谓之“病因”。

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很多,既有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包括各种物理因素与化学围素,又有生物因素。

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生物,统称为病原生物(pathogen)。

病原生物的种类很多,有动物界的线虫和原生动物,有植物界的寄生藻和寄生性种子植物,有菌物界的真菌和粘菌,有原核生物界的细菌、放线菌和支原体,还有病毒界的病毒和类病毒。

由病原生物侵害植物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病害。

没有病原生物侵染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

2.寄生性、致病性、抗病性的概念。

寄生性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作寄生物(parasite)。

供给寄生物以必要生活条件的生物就是它的寄主(host)或宿主(parasitifer)。

寄生是生物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是寄生关系。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都是寄生物,但是寄生的程度不同。

有的是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专性寄生物。

其营养方式为活体营养型(biotrophe)。

有的除寄生生活外,还可在死的植物组织上生活,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非专性寄生物,这种以死亡的有机体作为营养来源的称为死体营养型(necrtroph)。

只能从死有机体上获得营养的称腐生物(saprogen)。

植物病原物中,如真菌中的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等,以及寄生在植物上的病毒和种子植物,都是专性寄生的活体营养型。

植物寄生虫-线虫

植物寄生虫-线虫

防治措施:1.加强苗木检验和培育无病苗木:为了防止此病的蔓延, 对外来苗木必需经过检验,防止病苗传入无病区及新区。
2.加强肥水管理:对病树,可根据土壤肥力,适当增施有机肥料, 并加强肥水管理,以增强树势,减轻本病的为害程度。此外,如土 壤砂质较重时,逐年改土,也能有效地减轻为害。
3.药剂处理:对成年病树,使用二溴氯丙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根 据树龄和土质每株使用80%二溴氯丙烷40~60毫升,对水7.5~15 公斤,在2~3月初使用。施药方法:在树干四周每隔30厘米处层层 打穴,穴深在15厘米以上,穴与穴之间的距离也为30厘米左右。将 药液按比例均匀灌人每个洞穴中,然后覆土踏实,并在洞穴表面泼
病原线虫主要是以卵及幼虫越冬。当外界 条件适合时,卵在卵囊内发育成为:龄幼 虫。1龄幼虫孵化后仍藏在卵内,经一次 蜕皮后破卵而出,成为2龄侵染幼虫,2龄 侵染幼虫侵入维管束附近为害,并刺激根 组织过度生长,形成不规则的根瘤。幼虫 在根瘤内生长发育,再经三次蜕皮,发育 成为成虫。雌、雄虫成熟后交尾产卵,卵 聚集在雌虫后端的胶质卵囊中,卵囊的一 端露在根瘤之外,每卵囊有卵300~800粒。 根结线虫一年可发生2~3代,能进行重复 侵染。
植株矮小、色泽失常、萎蔫、早衰,甚至整株死亡
如何区分寄生性和腐生性线虫
•土壤中存在大量腐生性的线虫,常常在植物根部以及植物地 下部或地上部坏死和腐烂组织内外看到的线虫,不一定是致 病性的线虫,要注意区分寄生性和腐生性线虫。 •腐生性线虫的特征主要是:口腔内没有口针,食道多为双胃 型或小杆型,尾部细长如丝状,在水中非常活跃。 •寄生性线虫的特征主要是:口腔内有口针,食道多为滑刃型 或垫刃型,尾部较钝,在水中不活跃。
香蕉穿孔线虫是迁移性内寄生线虫,寄生植物根 部,2龄及其以上各虫志均有侵染能力。在寄主 和土壤中都能完成生活史,在 24~32℃条件下, 完成1代需20~25天。香蕉穿孔线虫在休闲土壤 中只能存活12周,但有报道,在不种香蕉的情况 下,其在土壤中需5年才全部死亡,可能有替代 杂草寄主。

植物病原线虫知识点总结

植物病原线虫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植物病原线虫:有些线虫可侵染植物并寄生在植物体内,使植物不能正常生长而导致病害,该类线虫称为植物病原线虫。

植物病原线虫:有些线虫可侵染植物并寄生在植物体内,使植物不能正常生长而导致病害,该类线虫称为植物病原线虫。

角质层:由下皮层分泌物形成,无细胞结构,含蛋白质(角蛋白、胶原蛋白)、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类脂等化学成分。

下皮层:紧贴在角质层下面,是一层界限不清的合胞体或多核体组织组成,含有大而圆的细胞核和大量的细胞内含物,这些内含物是线虫贮存营养物质的地方。

肌肉层:体壁的最内层是肌肉层,由一层纵行肌肉构成。

体腔:由角质层、下皮层和肌肉层所组成的体壁围成的一个空隙就是体腔。

体部:从虫体的头部以后到肛门处为体部。

尾部:虫体肛门以后的部分为尾部食道:口腔的后面是食道,位于口针基部球至食道一肠瓣之间,是一条圆筒形的小管,由发达的辐射肌组成,食道腔的横切面常是三角辐射形。

食道瓣:在食道与肠交界处有瓣膜结构直肠瓣:在肠与直肠连接处有瓣膜结构,称为直肠瓣鉴定:研究区分和确定植物线虫的各个种类,按照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予以命名,并加以描述,提供正确识别和辨别线虫种类的知识和资料。

分类:根据线虫种类之间的异同及亲缘关系,确定其所属的分类阶元层次,制定分类系统。

系统学:探寻线虫种类的起缘及其之间的亲缘关系,追溯其进化过程。

分类学:狭义的植物线虫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线虫分类的方法和理论,广义的植物线虫分类学就是研究上述诸内容的一门科学。

植物线虫分类学:是运用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方法,依据线虫表达系统发育关系的性状或性状组合,对植物线虫进行鉴定、命名和排序,制定可以反映植物线虫进化过程或阐明各类群内在关系的分类系统,进而揭示植物线虫的起源及各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同时不断探索新的分类方法和理论。

卵裂:卵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便开始分裂,这种分裂叫卵裂分裂球:受精卵首先横裂成两个大小相等的细胞,每个细胞叫分裂球中胚层、囊胚腔、囊胚:在卵裂末期,分裂球聚集成1个中空桑椹形结构。

植物病原微生物

植物病原微生物

植物病原微生物植物病原微生物是指引起植物疾病的微生物。

它们可以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健康造成危害,导致植物发生病变,并可能引起严重的病害流行。

一、细菌性植物病害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有的具有运动能力,可以通过空气、水和昆虫等媒介传播到其他植物中。

细菌感染植物会导致叶片出现软腐、溃烂,或者在茎、根部形成溃疡等病状。

其中,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就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植物病害。

如果发现植株出现黄化、斑点、腐烂等异常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二、真菌性植物病害真菌是一类寄生在植物体表或体内的生物,它们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和传播。

真菌感染植物时,会导致植物叶片出现褐斑、黑斑、霉斑等病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植株凋亡。

例如,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植物病害,其特征是植物叶片上出现白色霉斑。

防治真菌性植物病害可以采用农药喷洒、适宜的灌溉管理和植物种植密度合理调整等方法。

三、病毒性植物病害病毒是一种非常小的生物体,通常需要借助昆虫或其他介体传播到植物中。

病毒感染植物后,会导致植株出现变黄、畸形、落叶等病状,严重时有可能导致植株衰竭。

例如,花叶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植物病害,感染植物后会使植株的叶片产生彩色斑纹。

防治病毒病害的主要方法是选择抗病品种、及时发现和清除带病植株,以及控制病媒介的传播。

四、原生动物性植物病害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小生物,它们可以寄生在植物的表面或内部,通过摄食植物组织或侵入植物细胞来获取营养。

原生动物感染植物后,会导致植株出现萎黄、肿胀、畸形等病状,甚至引起植株死亡。

例如,根结线虫是一种常见的原生动物性植物病害,寄生在植物根部,会导致植株根部形成结节。

防治原生动物性植物病害可以采用适宜的灌溉管理、土壤消毒和栽培轮作等方法。

总结:植物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和园艺种植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减少植物病害对作物的危害,我们应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病原微生物,掌握相应的预防和防治技术。

植物病原线虫

植物病原线虫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松材线
虫是松树萎蔫病(Pine wilt disease)的病原,通 过介体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传播病 害。松树萎蔫病在中国、日本和韩国引起松树大面 积死亡,是毁灭性的森林病害。我国于1982年首次 在江苏南京紫金山死亡黑松上发现松树萎蔫病,由 于松材线虫发病致死速度快,传播蔓延迅速,防治 难度大,在此后短短二十多年间,松材线虫已经迅 速传播蔓延至我国12个省的113个县,使我国松林资 源与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巨大。
线虫病害症状
植物地上部的症状有顶芽和花芽的坏死,茎叶 的卷曲或组织的坏死,形成叶瘦或种疫等 根部受害的症状,有的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 长或卷曲,根上形成瘤肿或过度分枝,根部组 织的坏死和腐烂等。 多肉的地下根或茎受害后。组织先坏死,以后 由于其它微生物的侵染而腐烂。 根部受害后,地上部的生长受到影响,表现为 植株矮小,色泽失常和早衰等症状,严重时整 株枯死
植物线虫的整体形态
植物线虫很小,一般300-1500 × 10-40μm;大多数植 物线虫雌雄同形,线状,虫体中部较宽,向头部和 尾部逐渐变细 少数植物线虫的成熟雌虫虫体膨大,呈香肠形、梨 形、球形、肾形或其它各样的囊状,但其幼虫和雄 虫仍保持线形 植物线虫虫体不分节,横切面圆形,并且很少有其 它附属结构
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线虫完成一个 世代一般只需要3~4星期的时间,如温度低或
其它条件不合适,则所需时间要长一些。
线虫在一个生长季节里大部可以发生若干
代,发生的代数因线虫种类、环境条件和危害
方式而不同,不同线虫种类的生活史长短差异 很大。小麦粒线虫则一年仅发生一代。 有些线虫的雌虫不经交配也能产卵繁殖, 进行孤雌生殖(parthenogenetica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线虫主要生活在耕作层土壤中,从土表以下 5cm到 15cm土层中线虫较多,在植物根周围 土壤中更多。由于植物线虫必需根部寄生、 繁衍后代;根部的分泌物对线虫有一定的吸 引力,或者能刺激线虫卵孵化。
❖ 线虫在土壤中的活动性不大,在土壤中的蠕 动没有方向性。在寄主的整个生长季节内, 线虫在土壤中移动的范围很少超过30~100cm。
G.中纤维层
H.内纤维层
I.基底膜
体腔----体腔液
食道
肌肉
背面
侧区
腹面
生殖腺
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
口 体部 峡部 食
道 食道腺

直 肠
肛门
消化系统
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系统
卵巢 输卵管 受精囊
子宫 阴道
阴门
后阴 子宫囊
雄性生殖系统
精巢(睾丸) 精囊 输精管 泄殖腔
附属交配器官
线虫虫体结构
神经系统----由数百个神 经细胞组成,神经环 是最显著的的结构。 侧神经、亚腹神经、 亚背神经、侧器神经
❖ 线虫是一类重要的病原物,线虫病害是农业 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之一
FAO保守估计,因为线虫为害,粮食 和纤维作物损失约为12%;
蔬菜、花生、烟草和某些果树,损失 超过20%;
美国著名线虫学家J N Sasser认为,全美每年 因线虫病害造成的农产品损失为58亿美元,全世界 超过1000亿美元;
在我国,仅大豆孢囊线虫病,造成的年损失大 1 亿美元;各种蔬菜损失达到30亿美元;水稻因潜 根线虫危害,造成7%~15%的产量损失,这类线虫 广泛分布在我国水稻产区,但迄今在国内尚未引起 注意;
排泄系统----垫刃目线虫, 1条纵行管道,连接下 皮层1个单细胞
C
第二节 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和生态
一、植物病原线 虫的生活史
线虫由卵孵化出幼 虫,幼虫发育为成 虫,两性交配后产 卵,完成一个发育 循环,即线虫的生 活史。
线虫的幼虫—般有4个龄期。垫刃目线虫的 一龄幼虫是在卵内发育的,所以从卵内孵化 出来的幼虫已是二龄幼虫(开始侵染寄主, 也称侵染性幼虫)。经过最后一次的蜕化形 成成虫,雌虫经过交配后产卵,雄虫交配后 随后即死亡。有些线虫的雄虫很少,或很难 找到它们的雄虫。有些线虫的雌虫不经交配 也能产卵繁殖(孤雌生殖)。因此,在线虫的 生活中,一些线虫的雄虫所起的作用明确, 有的似乎不起作用或作用还不清楚。
第五章 植物病原线虫及原生动物
钟罩虫(Dinobryon)
植物寄生线虫及其危害 A 第一节 植物寄生线虫的形态和结构 B 第二节 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和生态 C 第三节 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D 第四节 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 E 第五节 植物病原原生动物 F 小 结G
植物寄生线虫及其危害
水----线虫基本上是一类水生动物,植物病原 线虫仍然保持水生习性;除了休眠状态的幼 虫、卵和胞囊,线虫都需要在适当的水中或 土壤颗粒表面有水膜时才能正常活动和存活, 或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活细胞和组织内。
温度----不同线虫种类其发育最适温度不同、 但一般在15—30℃之间均能发育。在40 ℃ 50℃的热水中10分钟,即可杀死。在实验室, 常用60 ℃ -65 ℃,3-5分钟杀死线虫。
➢ 植物寄生线虫是一类低等的、两侧对称、具有 三胚层原体腔的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e), 简称植物线虫。
➢ 线虫寄生的植物种类很多。低等植物,如苔藓、 蕨类、藻类;高等植物,如裸子植物、被子植 物等。
➢ 几乎所有的农作物都受到植物线虫的寄生。
❖ 植物线虫用口针穿刺寄主,通过分泌有毒物 质和吸收营养破坏寄主的细胞和组织,植物 被线虫为害后,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病害的症 状相似,因此,习惯上把植物线虫作为病原 物来研究。
❖ 线虫的传播主要通过人为的传带、种苗调运、 风和灌溉水、农具的携带等;远距离传播主 要是人为的传带、种苗调运。
D
第三节 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一、线虫的寄生性
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线虫完成一个世 代一般只需要3-4星期的时间,如温度低或 其它条件不合适,则所需时间要长一些。线 虫在一个生长季节里大部可以发生若干代, 发生的代数因线虫种类、环境条件和危害方 式而不同,不同线虫种类的生活史长短差异 很大。小麦粒线虫则 1年仅发生 1代。
二、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态
二、线虫虫体结构
体壁----角质层、下皮层、肌肉层
体腔----------------- 内部结构----消化系统
----体腔液
生殖系统
----血液,
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的功能
排泄系统等
体壁(角质层、下皮层、 肌肉层)
D
排泄孔
A.外表皮层
B.内表皮层 C.丝状层外纤维层
B
第一节 植物病原线虫 的形态与解剖
一、外部形态
通常,线形,圆筒 状,两端稍尖(钝园); 部分种类雌雄异形, 雄虫线形,雌虫为柠 檬形、洋梨形、肾形、 球形和长囊形,如根 结线虫、胞囊线虫。
线虫大小的差异很大,寄生在人和动 物体内的线虫,如蛔虫,长可达 20cm,宽0.5cm;植物寄生线虫较小, 长约0.3~1mm,有的长达4mm左右, 如小麦粒线虫,宽为0.015~0.135mm。
➢ 土壤----线虫在生活史中,绝大多数线虫大部分时间生 活在土壤中,仅只是很短促的时间从植物上取食,因 此,土壤是线虫的最重要的生态环境。
➢ 在土壤环境中,温度和湿度(水分)是影响线虫的重要 因素。土壤的温、湿度高,线虫活跃,体内的养分消 耗快,存活时间较短;在低温低湿条件下,线虫存活 时间就较长。虽然线虫缺乏呼吸系统,但单位体重的 耗氧量比人还高,因此,土壤长期淹水或通气不良也 影响它的存活。但是许多线虫可以休眠的状态在植物 体外长期存活,如土壤中未孵化的卵,特别是卵囊和 胞囊中的卵存活期更长。
➢ 许多作物的根腐病或“烂根”,是生产中一个比较 突出和复杂的问题,但人们很少去考虑线虫的因素, “作物的烂根,其中30%左右与线虫相关”。
植物线虫危害的特点:主动侵袭、隐蔽性。 植物线虫对寄主的危害表现为:
(1)机械损伤 (2)分泌有毒物质破坏寄主的细胞和组织 (3)与其它病原物对寄主复合侵染 目前已经报道的植物线虫有260多个属, 5700多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