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六年级古诗词

合集下载

沪教版六年级古文古诗

沪教版六年级古文古诗

沪教版六年级古文古诗四1、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四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四3、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绝句南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3.题弟侄书堂唐·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4.南园十三首(其五)唐·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5.对酒秋瑾(近代女革命家、诗人)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6.狱中题壁谭嗣同(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一三、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四、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五、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六、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一七1、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文言文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文言文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文言文古代诗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和良好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的1000字内容。

一、诗词名篇1. 《登鹳雀楼》(陶渊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秋,泰山压千钧。

江流宛转绕,山腾响层云。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二、文言文读本1. 《孔子弟子列传》(司马迁)夫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 《孙敬之批书信》(孙敬之)臣孙敬之案,窃欣平生才力能得光附沈,原仅以言文故耳。

臣敬之不学书,道理难明。

愿陛下素宽待臣敬之之罪,复使得过问举孝章之义。

3. 《防溺水教育》(明代李时中)童孩晋河跳、别离汊、潞西悲,迂腆纵横、今安在?划破云头烟阵喜,冥冥归路倦,无复家书闻。

家知其不合来,也不负来时。

昔有泮水入山湖,今有川子驿行者回。

4. 《孙行者三战白骨精》(明代吴承恩)行者计约程,白骨精定成。

便是神仙势,斯时亦汝争。

碎尸肢体即生痒,更知结网能休闲?至则周兴得失人,谢程三战有功成。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文言文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文言文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文言文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些古诗文和文言文的篇目,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古代的文化背景、历史故事和优秀作品,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

接下来,我将简要介绍一下这些古诗文和文言文。

第一篇是《登鹳雀楼》。

这是北宋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登上鹳雀楼后所看到的壮丽美景。

通过这首诗,可以让孩子们领略到古代建筑的美丽和壮丽,感受到登高远眺的快乐和无限想象。

第二篇是《饮酒》。

这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饮酒后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通过这首诗,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古人喜欢饮酒的文化和情感交流的方式,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抒发。

第三篇是《观书有感》。

这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创作的一篇文言文,通过描述一个读书人的心情和感受,展示了古代读书人对书本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通过这篇文章,可以让孩子们领略到古代读书人的风采和对知识的崇拜,激发他们对读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四篇是《陪母亲看牡丹花》。

这是古人写给母亲的一首赞美文章,通过描述与母亲一起观赏牡丹花的经历,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通过这篇文章,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和母亲对自己的关怀和付出,激发他们对家庭、对母爱的感恩之情。

第五篇是《唐诗选》。

这是一篇介绍唐代诗人和其代表作品的文章,通过对唐诗的简单介绍和赏析,让孩子们了解到唐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美丽。

以上就是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一些古诗文和文言文。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古代作品,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古人的智慧和文化传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和文学素养,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传承之心。

希望孩子们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文和文言文,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做一个有道德情操、有文化修养、有民族自豪感的新时代好青年。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文言文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文言文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赠外孙
宋·王安石
南山新长凤凰雏,
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
长成须读五车书。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水口行舟
南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孙权劝学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川之美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

上海六年级上学期古诗词

上海六年级上学期古诗词

6年级上册(1)望驿台唐·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译文】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2)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

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5)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整理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整理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整理六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第一单元望驿台【唐】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词释】①《望驿台》:这是白居易应和好友元稹的诗。

②当窗柳:意即怀人。

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③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

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④居人:家中的人。

诗中指元稹的妻子。

⑤客:出门在外的人。

指元稹。

【诗意】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词释】①见:现。

②行人:此处指送信的使者。

③发:出发。

④意万重:思绪万千。

⑤开封:打开信封。

【诗意】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想写信又不知怎么说。

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第二单元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词释】①新市徐公店:地名。

②篱落:篱笆。

③径:小路。

④阴:树叶茂盛浓密。

⑤急走:奔跑着。

【诗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漪(yī):水波。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⑧池塘:堤岸。

【诗意】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咬住一样,淹没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上海六年级上学期古诗词

上海六年级上学期古诗词

实用文档文案大全6年级上册(1)望驿台唐·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译文】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2)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宿新市徐公店宋·杨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

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实用文档文案大全(5)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上海六年级古诗词

上海六年级古诗词

6年级上册(1)望驿台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铺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2)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坡,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5)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青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9)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是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0)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1)夜泉袁中道山白鸟忽啼,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12)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2)迢迢牵牛星无名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3)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14)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声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5)牧童河李涉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16)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年级上册(1)望驿台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铺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2)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坡,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5)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青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9)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是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0)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1)夜泉袁中道山白鸟忽啼,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12)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2)迢迢牵牛星无名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3)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14)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声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5)牧童河李涉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16)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7)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8)赠外孙王安石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粟,长城须读五车书。

(19)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0)水口行舟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六年级下古诗背诵1,绝句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lí)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3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mò]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题弟侄书堂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7,南园十三首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8,对酒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9,狱中题壁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0,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1,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2,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3,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4,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5,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6,客中作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7,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8,丰乐亭游春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9,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纪昀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20,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21,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2,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杨万里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23,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24,泛吴松江王禹偁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25,《论语》八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孔于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7)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说:“不要想要速成,不要贪图小的利益。

想要速成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贪图小的利益,就做不成大事。

”8)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26,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⑥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⑧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⑨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①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

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③池:即护城河。

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

革:皮革,指甲胄。

古代甲胄是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

⑤委:弃。

⑥域民:限制人民。

域,界限。

⑧畔:同“叛”。

⑨有:或,要么。

【译文】孟子说:“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时的战机,然而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铠甲不是不坚利,粮食不是不多,(可是敌人一来却)弃城逃离,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所以说,控制人民不迁逃,不靠国家的疆界,巩固国家不靠山川的险阻,威服天下不靠兵器铠甲的坚利。

得到仁义的人,帮助他的就多;失掉仁义的人,帮助他的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家里人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归顺他。

让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家里人都背叛他的人,(必然所向无敌;)所以君子不战则罢,战则必胜。

”27,《吕氏春秋》两则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人问其故。

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译文】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

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

”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

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象这种情况。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

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28,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晏子将使⑵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yàn)婴,齐之习辞⑶者也。

今方来⑷,吾欲辱之,何以也⑸?”左右对曰:“为⑹其来也,臣请缚(fù)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⑺?’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hān)⑻,吏二缚一人诣(yì)⑼王,王曰:“缚者曷(hé)⑽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huái)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⑾,叶徒⑿相似,其实⒀味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