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监测报告

合集下载

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报告

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报告

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报告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报告引言:环境噪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环境噪声的分布情况和对人们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环境噪声监测实验。

本报告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采集环境噪声数据,了解不同环境下的噪声水平,并分析其对人们的影响。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改善环境噪声的建议,以保护人们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城市、郊区和农村三个不同环境进行噪声监测。

在每个环境中,我们选择了几个代表性的地点进行测量。

采用了专业的噪声测量仪器,包括声级计和频谱分析仪。

我们在不同时间段进行了多次测量,以获得更全面的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城市环境中的噪声水平最高,平均值为80分贝。

这主要是由于交通流量、建筑工地和商业活动等因素所致。

郊区环境的噪声水平稍低,平均值为70分贝。

农村环境中的噪声水平最低,平均值为60分贝。

这是由于农村地区的交通量较少,人口密度较低,工业活动较少等原因。

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城市环境中的噪声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环境。

这与城市的繁忙和拥挤有关。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可能会对人们的听力、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减少城市环境中的噪声污染,例如改善交通规划、加强建筑施工的噪声控制等。

另一方面,农村环境中的噪声水平较低,这对人们的健康和心理状态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也面临着噪声污染的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避免过度开发和工业化对农村环境的破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不同环境下的噪声水平差异较大。

城市环境中的噪声水平最高,对人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农村环境中的噪声水平较低,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和心理状态。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重视环境噪声问题,采取措施减少噪声污染,保护人们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环境噪音测定实验报告

环境噪音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噪声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了解环境噪声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

4. 学会分析噪声数据,评价环境噪声水平。

二、实验原理噪声是声波的一种,其能量分布较宽,具有不规则性。

声级计是一种测量声音强度的仪器,它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电子线路处理,得到声音的声压级或声功率级。

三、实验仪器1. 声级计(HS5633型)2. 风速仪3. 温度计4. 大气压力计5. 声校准仪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检查声级计、风速仪、温度计、大气压力计等仪器的完好性。

(2)将声级计的传声器置于适当位置,距离地面1.2m,离人0.5m以上。

(3)打开声级计,预热15分钟。

2. 实验测量(1)选择实验地点,如学校、住宅区、工业区等。

(2)在实验地点的不同位置进行噪声测量,记录每个测点的声级、风速、温度、大气压力等数据。

(3)测量过程中,保持声级计稳定,避免震动和碰撞。

(4)每个测点测量5次,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噪声水平。

3. 数据处理(1)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包括测点编号、声级、风速、温度、大气压力等。

(2)根据声级数据,计算等效声级(Leq)和最大声级(Lmax)。

(3)分析噪声水平与时间、地点、风速、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1:实验数据记录表| 测点编号 | 声级(dB) | 风速(m/s) | 温度(℃) | 大气压力(Pa) || -------- | -------- | -------- | -------- | -------- || 1 | 65 | 2.5 | 28 | 101325 || 2 | 70 | 3.0 | 29 | 101335 || 3 | 72 | 2.8 | 28 | 101325 || 4 | 68 | 2.6 | 28 | 101325 || 5 | 75 | 3.2 | 29 | 101335 |2. 结果分析(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噪声水平较高,平均等效声级为70dB左右。

环境监测实验 环境噪声监测噪声测量报告

环境监测实验 环境噪声监测噪声测量报告

XXXX 大学实验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与环境 学院 环境工程 专业 XX 级XX 班 姓名 成绩 一、实验目的1.熟练运用噪声计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2.证券却评价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效果, 测量双层玻璃的隔声效果, 测量计算交通噪声 随距离与空气传播以及绿化带衰减的效果二、实验原理环境噪声在规定时间内的A 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又称为等效连续A 声级, 用Leg 表示。

)101001lg(10100110/eq∑=⨯=i L i L 三、实验仪器积分式声级计 手电四、实验步骤本次测量分为白天和夜间两个部分, 其中白天: 1.在教学区选取教师, 分别测量打开门窗和关闭门窗似的噪声值, 记录数据2.在学校门口外环路上选为基点,分别在基点,30、60、100、150米处测量噪声值 在相应距离的绿化带或者灌木丛中测量噪声值并记录数据 夜间: 同白天操作2, 在相应位置测量夜间噪声值, 记录数据 测量要求:1.应在无雨无雪的条件下测量, 风速大于5.5m/s 是停止测量, 测量时应加风罩2.在居住或者工作建筑物内, 据墙面和其他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2m, 距地面1.2~1.5m 距窗大约1.5m五、数据记录处理与结果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噪声测量记录时间 2011-04-12 到2011-04-13 早8: 20 -9: 20 晚9: 20 -9: 30 测量人: XX XXXX XX天气: 晴仪器: 普通声级计地点: 教室学校大门国道计权网络: A档噪声源: 学生聊天、车辆1分/辆快慢档: 快档1.实验数据分析:2.根据开关窗户的噪声值比较可以看出: 关窗有利于减小噪音, 本次试验由于不是双层玻璃, 效果不是很明显3.根据昼夜不同距离噪声值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 噪声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 最大可达到150m距离衰减9dB;夜晚的噪声和白天差不多, 原因为国道上夜间行车比较多绿化地能有效地降低噪声, 在白天最大可达到衰减4~15dB,夜间则为3~6dB结论: 在环境噪声的防治中采取增加绿化带和绿化面积的方法来降低交通环境噪声的方法有效可取, 在接近噪声源的居民区, 采用双层玻璃可以有效地减低噪声的危害。

噪声检测报告

噪声检测报告

噪声检测报告噪声检测报告一、检测目的及范围本次噪声检测的目的是评估目标区域内的噪声水平,以确定是否存在超过国家标准的噪声污染情况。

本次检测范围包括居民区、商业区和交通干道。

二、检测方法为了准确测量噪声水平,我们使用了专业的噪声测量仪器,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检测。

在居民区和商业区,我们将测点分布在主要道路、公园和居民楼附近。

在交通干道上,我们选择了几个交叉口和人行道作为测点。

三、检测结果根据我们的测量结果,目标区域内的噪声水平普遍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噪声污染。

具体结果如下:1. 居民区噪声水平:在居民区,噪声水平在白天通常在50-55分贝,晚上下降到45-50分贝。

最高噪声水平达到了60分贝,这主要是因为附近有一条繁忙的道路。

2. 商业区噪声水平:商业区的噪声水平较高,白天通常在55-60分贝左右,晚上下降到50-55分贝。

最高噪声水平达到了65分贝,这主要是因为商场和餐饮场所的经营活动。

3. 交通干道噪声水平:在交通干道上,噪声水平较高,白天通常在60-65分贝,晚上下降到55-60分贝。

最高噪声水平可达70分贝以上,在交叉口附近更高。

四、评价与建议根据上述检测结果,我们评估了目标区域的噪声情况,并提出了以下建议以减少噪声污染:1. 居民区建议:加强居民区的隔音设施建设,包括改善窗户和墙体的隔音性能,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此外,鼓励居民使用隔音窗和噪音减震材料来改善室内环境。

2. 商业区建议:商业区的噪声主要来自商场和餐饮场所,建议加强对商户的噪声管理,要求商户合理控制音量,并使用隔音设备来减少噪音传播。

同时,可以在商业区增设绿化带和隔音墙等,以减少噪声的扩散。

3. 交通干道建议:交通干道上的噪声主要来自车辆行驶和交通信号等,建议在交叉口设置隔音墙和绿化带,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此外,提倡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减少尾气排放噪声。

综上所述,目标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噪声污染情况,但可以通过合理的隔音设施和管理措施来改善。

环境监测噪声实验报告(用)

环境监测噪声实验报告(用)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一、目的要求(1)掌握环境噪声的监测方法;(2)熟悉声级计的使用;(3)掌握对非稳态的无规则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二、仪器设备:声级计(GM 1357)、GPS定位器三、测量点位:6 经纬度:N:33°38.236′ E:117°04.243′四、测量条件(1)天气条件要求在无雨无雪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四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2)使用仪器是声级计。

(3)手持仪器测量,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m。

五、测定步骤(1)将学校划分4×5的网格,共20个测点。

测量点选在每个网格的交点,若交点位置不宜测量,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

(2)每组3人配置一台声级计,每2组共用一台GPS定位器。

(3)读数方式用快档,每隔10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

读数同时要判断和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如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厂或车间噪声、锅炉噪声…)和天气条件。

六、数据处理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而起伏的无规律噪声,因此测量结果一般用统计值或等效声级来表示,本实验用等效声级表示。

(1)将各测点每一次的测量数据(200个)顺序排列找出L10、L50、L90,求出各测点等效声级Leq。

(2)结果计算如:1号点位,根据数据,算得等效连续A声级用Leq1表示。

20号点位,用Leq2表示七、注意事项(1)声级计使用的电池电压不足时应更换。

(2)每个点测量前均应仔细校准声级计(已校准)。

八、思考题:1、等效声级的作用是什么?答:等效声级反应在声级不稳定的情况下,人实际所接受的噪声能量的大小,它是一个来表达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的等效量。

2、影响噪声测定的因素有那些?答:(1)测量仪器,仪器的精度和规格。

(2)气象条件,测量应在无风雨,无雷电的天气下进行。

(3)周围环境,应该避免干扰。

(4)测量时段,昼间和夜间以及季节的不同。

(5)测点布置,有网格测量法和定点测量法。

环境监测噪声实验报告(用)

环境监测噪声实验报告(用)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一、目的要求(1)掌握环境噪声的监测方法;(2)熟悉声级计的使用;(3)掌握对非稳态的无规则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二、仪器设备:声级计(GM 1357)、GPS定位器三、测量点位:6 经纬度:N:33°38.236′ E:117°04.243′四、测量条件(1)天气条件要求在无雨无雪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四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2)使用仪器是声级计。

(3)手持仪器测量,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m。

五、测定步骤(1)将学校划分4×5的网格,共20个测点。

测量点选在每个网格的交点,若交点位置不宜测量,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

(2)每组3人配置一台声级计,每2组共用一台GPS定位器。

(3)读数方式用快档,每隔10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

读数同时要判断和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如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厂或车间噪声、锅炉噪声…)和天气条件。

六、数据处理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而起伏的无规律噪声,因此测量结果一般用统计值或等效声级来表示,本实验用等效声级表示。

(1)将各测点每一次的测量数据(200个)顺序排列找出L10、L50、L90,求出各测点等效声级Leq。

(2)结果计算如:1号点位,根据数据,算得等效连续A声级用Leq1表示。

20号点位,用Leq2表示七、注意事项(1)声级计使用的电池电压不足时应更换。

(2)每个点测量前均应仔细校准声级计(已校准)。

八、思考题:1、等效声级的作用是什么?答:等效声级反应在声级不稳定的情况下,人实际所接受的噪声能量的大小,它是一个来表达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的等效量。

2、影响噪声测定的因素有那些?答:(1)测量仪器,仪器的精度和规格。

(2)气象条件,测量应在无风雨,无雷电的天气下进行。

(3)周围环境,应该避免干扰。

(4)测量时段,昼间和夜间以及季节的不同。

(5)测点布置,有网格测量法和定点测量法。

实验室噪声测定实验报告(3篇)

实验室噪声测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2. 掌握噪声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噪声是指不规则、无规律的声音。

噪声的测量通常采用声级计,声级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声音强度的仪器。

本实验采用声级计对实验室噪声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以分贝(dB)为单位。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声级计:用于测量实验室噪声;2. 音频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标准噪声信号;3. 电脑:用于数据采集和存储;4. 话筒:用于接收噪声信号;5. 实验室:实验场地。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连接好声级计、音频信号发生器和电脑;2. 校准声级计:按照声级计说明书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 测量实验室噪声:将声级计放置在实验室中央,距离地面1.2米处,开启声级计,调整测量频率为1kHz,开始测量实验室噪声;4. 数据采集: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5. 重复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对实验室噪声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6. 测量标准噪声信号:开启音频信号发生器,产生标准噪声信号,调整声级计至标准噪声信号处,记录声级计读数;7. 数据分析:将实验室噪声测量结果与标准噪声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室噪声水平。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室噪声测量结果:经多次测量,实验室噪声平均值为60dB;2. 标准噪声信号测量结果:标准噪声信号声级为70dB;3. 实验室噪声分析:实验室噪声平均值为60dB,略低于标准噪声信号声级,说明实验室噪声水平相对较低。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噪声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学会了使用声级计测量实验室噪声。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室噪声水平相对较低,符合国家标准。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室安静,避免外界噪声干扰;2. 声级计放置位置要稳定,避免晃动;3. 校准声级计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4.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仪器归位,保持实验室整洁。

噪声监测实验报告分析

噪声监测实验报告分析

一、实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了解和掌握噪声污染的现状,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本次实验对某区域噪声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噪声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噪声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3. 分析噪声污染的特点和来源,为噪声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噪声监测仪:用于测量噪声水平。

2. 移动式测量车:用于移动测量仪器的位置。

3. 数据采集器:用于记录和分析噪声数据。

4. 风速仪、温度计、大气压力计:用于测量环境参数。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地点:某区域主要道路、居民区、工业区等。

2. 测量时间:上午8:00-11:00,下午14:00-17:00。

3. 测量方法:按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进行测量,使用手持式噪声监测仪进行测量,测量距离地面1.2m,测量高度与受声者耳朵高度相同。

4. 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导入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噪声水平分析(1)道路噪声:道路噪声是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本次实验测量了某区域主要道路的噪声水平,结果显示,道路噪声主要集中在50-70dB(A)之间,高峰时段噪声可达80dB(A)以上。

(2)居民区噪声:居民区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商业活动噪声等。

本次实验测量了某区域居民区的噪声水平,结果显示,居民区噪声主要集中在40-60dB(A)之间,夜间噪声水平相对较低。

(3)工业区噪声:工业区噪声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设备、运输车辆等。

本次实验测量了某区域工业区的噪声水平,结果显示,工业区噪声主要集中在70-90dB(A)之间,高峰时段噪声可达100dB(A)以上。

2. 噪声污染来源分析(1)交通噪声: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本次实验发现,道路噪声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辆、摩托车、电动车等。

(2)建筑施工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打桩、切割、钻孔等施工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环境监测报告
专业班级:资环系09级三班第五组
同组人员:母晓松、朱虹颖、徐敏、尹秀琳、陶伟、王光福、周馨、
指导老师:李新
一、前言
1.基础资料收集于现场调查:根据本次监测的环境要素,对监测区域、校园噪声区或污染源进行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结果如下:校园内的噪声源主要是学校学生以及周围居民,校园外对校园产生影响的的主要是高速公路国王的车辆(横穿校园)。

噪声污染高点在中午以及下午下课阶段。

晚上的噪声主要来源于高速公路生来往的车辆。

校园内早生物然总理来讲比较轻微。

2实验目的:
1、学习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方法,并对校园生活区、教学区等不同功能区噪声污染进行评价;
2、熟悉声级计的使用;
3、掌握对非稳态的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监测方案的设计
1 采样点设置
布点方法:
本次噪声监测所采用的方法是网格法,即在校园内外共分12个网格,网格按顺序编号,测量点选在每个网格中心,因此共设12个
监测点。

监测点分别为:
2 噪声评价方法:
评价采用等效连续声级法。

等效连续声级法就是把实地监测所得到的L eq值做算术平均运算,所得到的平均值代表该区域的噪声水平,该平均值可以对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评价该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分类标准(dB)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三、主要仪器:噪声声级计、计算机
四、操作步骤:
A、监测方法:
测量一般选在上午8:00—12:00,下午14:00—16:00;监测结果为区域内所有网格等效连续声级的平均值。

测量中,每隔5s读
取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120个数据。

读数的同时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和天气条件。

天气条件要求在无雨无雪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的干扰),五级以上大风则应停止测量。

测量过程中,一人手持仪器测量,另一人记录瞬时声级,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 1.2m,测量时噪声仪距任意建筑物不得小于1m,传声器对准声源方向。

注:校门口必须布点,且由于其交通车辆的干扰,声级变化较大,此点最好测量200个数据,并要求记录来往交通车辆数目。

B、声级计的校准: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声级计在使用前后要进行校准,通常使用活塞发生器、声级校准器或者其他声压校准仪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

2、声级校准器:这是一种简易的校准器,如国产的ND9
校正器。

使用它进行校准时,因为它的信号频率是1000Hz。

声级计可置任意计权开关位置。

因为在1000Hz处,任何计权或线性响应,灵敏度都相同,校准时,对于1英寸或24mm外径的自由声场响应电容传声器,校准值为93.6dB;对于1/2英寸或12mm外径的自由声场响应传声器,校准值为93.8dB。

注:校准器应定期送计量部门作鉴定。

本实验由于客观原因而改为人工校正,以夜间睡眠期间的噪声测量值与理论夜间噪声值进行对比,得出声级计的超标量,最后在每次
测量读数时人为减去这一误差值,粗略进行数据校正。

五、环境质量评价
1.数据处理与计算:结果表达、质量保证。

见附表1 噪声数据.doc
六、结论与建议
该次环境噪声质量监测表明我校校内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无较大的噪声污染源,情况比较正常不会对学习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高速公路的来往车辆早成的早深南光的通过增加公路旁绿色防护带的密度在声音传播过城中逐步减弱声音的频率和声强以减少对周边人群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