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质量及其构成要素.
商品质量的社会属性市场

2、对定义旳了解:
❖ 商品旳审美价值:即商品物质形式上旳美,带给人精神上旳 愉悦感,即商品旳精神效用: 商品体物质形式存在美 + 消费者旳精神感受
❖ 商品美须遵照物种旳固有规律性、合目旳性,又具有无定形 性(感性存在上旳形式旳丰富多彩)。
❖ 以社会旳审美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做到商品物质形式旳美与 社会审美观念相一致:统一、协调、平衡、旋律 “公认旳肯定构成商品美”,在商品中体现出旳美究竟 是“个性”旳还是“大众”旳?也就是说,当代商业设计究 竟是“审美自律”旳,还是“社会他律”旳?
❖ 第一阶段:商品旳试销期与审美旳朦胧期。
产品刚刚投放市场,是因为工厂产品刚刚投产, 或因原材料供给贮备不足,对于市场需求情况掌 握信息不完全,购置者旳消费审美心理处于不稳 定情况,有了朦胧旳审美爱好和审美动机,而称 不上下决心旳购置行为。
❖ 第二阶段:商品旳畅销期与审美追求期。
产品成批量地生产并投放市场,经过预测和一系 列旳准备工作,广告与展示销售等手段,使购置 者旳审美动机得以激发至最佳程度。商品旳销售 量不断上升,商品旳形象在社会上得到普遍旳认 同,成为名牌产品或畅销产品。
差别性(社会性旳共同审美倾向+ 个体主观化旳审美趣味)
❖ 内在功能美与外在形式美相统一原则:内容与形式相统
一 商品审美价值:功能美、形式美、装饰美
三、商品美学质量旳形式要素
(一)商品旳材质美:
构成商品实体旳主要材料所呈现出来旳自然审美特征,是商品形 式漂亮旳基础。 稳定性、易变性
材质旳质感(触感、视感)、以及使人产生不同旳联想和情感
❖ 详细措施: 感官检验评价法 测量检验评价法 抽样检验评价法 综合打分评价法
商品旳美学设计质量评价
商品学概论(第二版)人大版综合练习答案7

综合练习一、名词解释1.服务:服务是一种顾客作为共同生产者创造顾客感知价值的、随时间消逝的无形经历。
2.服务套餐:是指提供给消费者所有的商品、服务和体验的总和,也是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价值。
3.服务包:是指在某种环境下提供的一系列商品和服务的组合。
4.服务商品:有形与无形的统一体,所有的服务商品都是以服务要素和商品要素组合的形式提供给消费者的5.服务商品质量:服务质量是顾客的主观感受,它取决于服务期望与服务绩效的对比,从组织角度看,服务质量是指其满足或超过顾客需要的能力。
6.服务感知质量模型: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被定义为顾客对服务期望与实际服务绩效之间的比较。
实际服务绩效大于于服务期望,则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是良好的,反之亦然。
从而将服务质量将有形产品的质量从本质上区别开来。
7.服务差异质量模型:在顾客感知服务商品质量概念基础上,对服务商品质量的构成要素及其评价方法进行了更为深入地研究,通过对若干服务行业的实证研究,构建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8.旅游服务商品:旅游服务商品,是指旅游企业为配合旅游整体商品的出卖,为旅游者提供方便、安全、愉快和享受的体验,直接提供的劳务服务或间接策划管理服务的一种旅游商品形态。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 ABCD3. ABCD4.ABCDE三、问答题1.你是如何理解服务的内涵的?服务是一种顾客作为共同生产者创造顾客感知价值的、随时间消逝的无形经历。
2.利用那些尺度对酒店或餐馆的服务业绩进行评价?根据金钥匙酒店管理理念,对酒店或餐馆的服务业绩进行评价,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在物质方面,即顾客提供给顾客需要的物质商品是否达到标准;其次,可以从商品提供服务方面进行衡量。
如服务人员的着装以及对顾客相关需要的满足等方面进行评价。
3.描述质量差距的五个方面。
(1)差距1—管理者认知差距。
指顾客对服务的期望同管理者对顾客期望的认知之间的差189距。
最直接、也最明显的差距往往是顾客想要得到的服务和管理人员认为顾客希望得到的服务两者之间的差异。
第一章农产品的品质

第二章农产品的品质第一节农产品的品质特征及质量标准农产品的价值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的质量可以用农产品品质来理解。
农产品的品质主要是使用品质,主要有基本特性和商品特性构成。
品质是农产品的综合特征,直接决定着农产品的可接受性。
农产品品质基本特性:包括内在品质:性状、成分、营养性卫生品质:有害物的混入、霉变、质变、农药残留等商品特性:感官品质:人的感官所能体验到农产品的外观、质构和风味等。
加工特性:贮藏性、加工处理的难易程度、对加工工艺的影响等。
一、品质特征1.内在品质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主要包括农产品的组分、营养性质等在内的质量指标。
(1)农产品的组分: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它们的衍生物。
各种有机物、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如维生素、酶、有机酸、色素和风味成分等。
水也是重要的组分。
(2)营养性质:碳水化合物:帮助人体有效地利用脂肪,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维持肠道的健康状况。
蛋白质:提供人体必须的氨基酸。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从人体营养角度看,将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分为必需、半必需和非必需的3类。
脂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营养,为人体提供能量,赋予食品特有的风味,增进食欲,特别是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等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磷脂是脂肪酸的有机酯,存在于脑、神经、肝、肾、心脏、血和其它组织中,能促进脂肪进出细胞。
维生素类:V A、VD、VE、VK等脂溶性维生素,在农产品中是与脂肪结合在一起。
矿物质:主要是钙、磷、铁三种元素并以这三种元素的含量食品的矿物质营养价值。
大多数水果、蔬菜、豆类、乳制品等含钙、钾、钠、镁元素较多,进入人体后与呼吸释放的HCO3离子结合,中各血液中的PH,使血浆中的PH值增大,果蔬等被称为“生理碱性食品”。
肉、蛋、五谷类进入血液可使PH降低,称为“生理酸性食品”。
过多摄入酸性食品,体内酸碱平衡失调,严重的引起酸中毒。
2.卫生品质卫生品质是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品质指标的总和。
商品学期末复习重点

商品学复习材料商品的含义:狭义的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能够满足人们某种消费需要(物质或精神需要)的物质形态的劳动产品。
广义的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能够满足人们某种消费需要的所有形态(物质、知识、劳务、资金等形态)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特征:商品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供他人消费(即社会消费)的劳动商品是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他人手中的劳动产品商品分类的概念: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将管理范围内的商品集合总体,以所选择的适当的商品基本特征作为分类标志,逐次归纳为若干个范围更小、特质更趋一致的子集合体(类目),如大类、中类、小类、细类,直至品种、细目等,从而使该范围内所有商品得以明确区分与体系化的过程。
商品分类的作用:•商品分类为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奠定了科学基础;•商品科学分类有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商品科学分类便于对商品的经营管理和顾客选购、消费商品;•商品的科学分类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
商品分类的方法线分类法: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分为若干类目,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被划分的类目——上位类划分出来的下一级类目——下位类由同一个类目直接划分出来的所有下一级类目——同位类特点:同一分支的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优点:层次性好,能较好的反映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符合传统应用习惯,既适合于手工处理又便于计算机处理。
•缺点:分类结构弹性差。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把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划分成彼此没有隶属关系的若干组独立的类目,每组类目构成一个“面”,再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
将每个面中的一种类目与另一个面中的一种类目组合在一起,即组成一个复合类目。
•优点:弹性较大,一个面内的类目改变,不会影响其他的面;适应性强,可根据需要组成任何面,同时也便于机器处理,易于添加或修改类目。
第五章 商品的自然属性讲解

糖类(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質 礦物質 維生素
水 无机成分 矿物质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天然成分 脂类化合物 基本营养素 有机成分 维生素 色素 呈香 呈味物质 食品的化学组成 激素 有毒物质 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 非天然成分 物质 加工中不可避免的污染 污染物质 环境污染物质
绿茶类
7.5% 8.5% 9.5%
②实际回潮率指商品中的水分重量占商品干燥
重量的百分率
商品含水量 商品回潮率 100 % 商品干重
商品中水分重量 吸湿率(回潮率) 商品重量 商品中水分重量
③公定回潮率是国际上公量来计算纤维重量所采
用的标准回潮率。 采用公量计重,可避免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对纤 维计重由于表示方法不一致而引起的争议,平衡 卖方风险和买方风险。
二、商品的物理性质
1、商品的集聚状态及其变化
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商品集聚状态一经发生变化,就意味着质量 降低,甚至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
例如:香脂、蜡烛、油膏类药品等的熔化,油脂的 凝固,萘、樟脑的升华,茶叶中芳香物质的挥发、 白酒中酒精的挥发等均会造成该种商品质量降低。
2、吸湿性
商品的吸湿性,指商品吸着和放出水分的性质。
•在储运过程中, 创造适宜的商品保 持安全水分的安全 温度和安全相对湿 度,是保证吸湿性 商品品质安全的基 本条件。
3、导热性和耐热性 (1)导热性---是指商品传递热能的性质。
商品导热性与其成分和结构有关。如铝和
铁常用做烹饪用具的材料。皮革、纺织品等非 金属材料常用做穿着用品来保持体温,玻璃、 塑料等也因导热性差,用做隔热保温材料。
园艺商品学 第4章 园艺商品的质量控制

重点、难点
园艺商品质量的评价、标准实施、样品采集。
商品质量概述
(一)园艺商品质量
1.概念 2.侧重点
(二)安全食品
1.无公害食品 3.有机食品 2.绿色食品
(三)商品整体质量
1.商品的整体概念 3.现代商品质量观 2.传统商品质量观
园艺商品质量
质量是指产品的优劣程度。品质是指产品的质
量。是产品能满足人们一定需要的特征、特性的 总和。
国家标准
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 准。1989年4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国家 标准年限一般为5年。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国家标准。 强制性标准是指由法律规定强制实行的标准。主要包括:药品、食 品卫生标准,商品生产、贮运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标准,通用的商品试 验、检验方法,以及需要国家控制的重要商品的质量标准等。代号为 “GB”。 推荐性标准是指除强制性标准以外的其他标准,企业可自愿采用。 代号为“GB/T”。 2000年以前的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发布的顺序号和年代号(后2位数字) 组成。如:GB10650-89,表示的是1989年发布的第10650号强制性国 家标准;GB/T10300.1-88,表示的是1988年颁布的第10300号推荐性国 家标准。 2000年以后的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发布的顺序号和年代号(4位数字)组 成。例:GB11671-2003 果、蔬罐头卫生标准。 如果国家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时,在封面和书面上要分上、下两 行,用双重标准编号。如: GB ××× ×××× GB/T ××× ×××× ISO ××× ×××× ISO ××× ××××
按标准的性质,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按标准的对象,分为基础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 环保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和其他标准; 按商品内销、外贸的要求,分为国内标准和输出、输入 标准; 按标准的成熟或完善程度,分为试行标准和正式标准; 按商品标准的制度手续、适用范围,分为国际、国家、 专业、地方、企业5级标准。
商品详情页概念和构成要素

商品详情页概念和构成要素《商品详情页概念和构成要素》在电子商务的时代,商品详情页已成为客户了解和购买商品的主要渠道之一。
无论是在电商平台上购物还是在品牌官方网站上选购商品,都需要通过商品详情页来获取商品的详细信息。
本文将介绍商品详情页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重要的购物工具。
一、概念商品详情页是指在线购物平台或品牌官方网站上,为每个特定商品而设的独立页面。
它包含了商品的详细描述、图像、价格、评论和其他相关信息,以便客户全面了解和评估商品,最终做出购买决策。
二、构成要素1. 商品基本信息:商品名称、品牌、型号、规格、产地等是客户了解商品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应该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2. 商品描述:商品的详细描述能够让客户对商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包括商品特性、功能、用途、材质、成分、使用方法等。
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突出商品的特点和优势,方便客户对比选择。
3. 商品图片:高质量、清晰明亮的图片是商品详情页的核心要素之一。
商品图片展示了商品的外观、颜色、款式等细节,提供了客观直观的印象。
多角度和细节图可以更好地展示商品的特点,激发客户购买欲望。
4. 价格和促销信息:商品详情页应明确标示商品的价格和相关的促销活动信息,例如满减、优惠券、赠品等。
价格和促销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对客户的购买意愿起着重要的影响。
5. 用户评价和评论:客户对商品的评价和评论可以为其他潜在客户提供参考。
商品详情页需要显示用户的评分、评论内容和购买者的身份信息,以增加客户对商品的信任度和购买决策的参考。
6. 购买选项和操作:购买选项包括颜色、尺寸、数量、配送方式等。
在商品详情页,客户应该方便地选择所需的购买选项,并进行加入购物车、直接购买等操作。
7. 售后服务:售后服务信息包括退换货政策、质保期、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可以增加客户对商品的信心,提高购买的安全感。
总之,商品详情页作为电子商务平台上的重要页面,需要综合运用文字、图片、价格、促销和客户评价等要素,以便客户全面了解、对比和选择商品。
第四章 商品学质量

广义的商品质量,包含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这两 方面的内容 狭义的商品质量:仅仅是指商品满足规定或潜在 需求的特性的总和,不包括商品品种的内容。
注意:质量要求不是绝对的,是动态的. “最适合某些顾客要求的质量”
质量是以一种最有效率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需要的 产品。 质量是一种适用性,所谓“适用性”是指产品在使用期 间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质量就是符合顾客的要求。
一、商品质量的定义
1、商品质量的第一类定义:
商品质量,是指商品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 要)的特征与特性的总和。 “规定”是指国家或国际有关法规、质量标准或 买卖双方的合同要求等方面人为的界定; “潜在需求”是指人和社会对商品的适用性、安 全性、卫生性、耐久性、维修性、有效性、审美性、 经济性、信息性等方面的人为期望;(商品质量的基 本特性和要求—九性) “需要”指对质量方面的要求,通常要转化为有 规定指标的特性,即是符合规定的,可以识别和确定的 “特征”是指不同类别商品所特有的性质,即品 质特性。
质量是指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的特 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质量可 用形容词“差”、“好”或“优秀”来表示。
质量不仅是产品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 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包括人的素质、设备的 能力、管理水平的体系运质量。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的和隐含的需要能 力的特性总和。(94版ISO9000) (P7-8)
以上九M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1)人的因素 (2)生产环节中的因素影响 (3)流通环节中的因素影响 (4)消费环节中的影响
(1)人的因素:最根本,其他因素通过人的因素 才起作用。从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的各个环 节无一不在人的控制下完成。 A、质量意识是决定商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商品 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是在人们头脑中的反 映,是人的思想意识和专业素质的具体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属性。
寿命,说明商品的耐用程度。 可靠性是商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 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稳定性和无故障性,评价机电类商品质量重要指标。
优质与低成本(价格)和低使用维护费的统一。
应为消费者提供的关于商品的有用信息 。
食品标签的内容必须真实,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或 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和顺序号等。裸装食品在其出厂的大包 装上使用的标签,也应当符合上述规定。 出厂的食品必须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 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贴)食品市场准入标志。
一、人的因素
质量意识、责任感、事业心、文化修养 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水平 1、增强质量意识 2、推行严格的质量责任制 3、加强质量法制建设
二、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一)市场调研 (二)开发设计 (三)原材料质量 (四)生产工艺和设备 (五)质量控制 (六)成品检验与包装
• (一)市场调研
满足需求商品质量 归宿和出发点
第二节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也即有用性。它是商品为满足一定 的用途(或使用目的)所必须具备的各 种性能或功能。
服装有哪些有用性? 手机有哪些有用性?
对商品在生产、流通,尤其是在使 用过程中保证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环 境不受污染、不造成公害的的衰退
三株口服液是济南三株药业有限公司的起家产品,也 是迄今为止的看家产品。当初一万元买来的转让配方,如 今已创造了上百亿元的销售收入。(就连现在铺天盖地的 脑白金也不过五、六亿)在三株进入市场的前前后后,三 株相类似的保健药品比较知名的就有十多个品牌,但没有 一个产品像三株口服液一样在短短几年内创造出不可思议 的销售奇迹。1994年三株口服液实现规模生产,1995年销 售收入33.5亿元。1996年销售收入80.6亿元。三株创造 了企业增长2000%、年销售额80亿元的奇迹,“农村包围城市” 战略,其中,农村市场销售额占了60%以上。
(三)废弃处理
第四节 商品质量管理
一、商品质量管理概述 商品质量管理是指以保证商品应有的 质量为中心内容,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和 方法,对商品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过程 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加以控制而进行 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二、商品质量管理发展阶段
1. 检验质量管理阶段 从20世纪初期到30年代,主要是按 即定质量标准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管 理对象限于产品本身的质量;管理领域 局限于生产制造过程,是一种消极防范 型管理。
三、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一)运输装卸
(二)仓库储存
(三)销售服务
商业企业收储待销 商品的必要环节
良好的售前、售中、 售后服务质量已被 视为商品质量的重 要组成部分
四、使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一)使用范围和条件
(二)使用方法和维修保护
皮革服装穿用时要避免重度摩擦,不能接触油污、 酸性或碱性物质以及雨雪。收藏放于干燥处,悬挂起 来,切忌用皮鞋油揩擦。
二、现代商品质量观与商品质量构成要素
供不应求 商品质量概念的发展阶段
供过于求
(一) 传统的商品质量观
物质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商品质量观主要 强调内在质量 (二) 现代的商品质量观
现代商品的质量观不止考虑商品的物质性 内在质量和个体性质量,并且越来越注重商品 的审美性(心理性)、外观质量和社会性质量。
关于商品质量的基本认识
(1)质量的基础是商品具有能够满足
规定或潜在需要的各种质量特性。
(2)质量是动态的。
(3)商品质量是客观的。
(4)商品质量的评价具有主观性。
(三) 商品质量的构成要素
质量软件
质量意识、观念
质量软件: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法规、管理规 范、质量管理、情报信息 安全标志、商标服务、品 牌等。
案例:杜邦 CORFORM
质量等级、品种规格、数 量、价格等的确定
海尔 60-160升冰箱
(三)原材料质量
• 含硅量高的石英砂可制成透明度和色泽俱 佳的玻璃制品;含铁量高的硅砂指出玻璃 制品较差。
选用原材料时考虑对资源的合理 利用和综合利用。
(四)生产工艺和设备
• 茶叶 红茶、绿茶、黑茶、花茶、紧压茶 • 机器压制的玻璃杯和人工吹制的玻璃杯在 厚度、透明度、耐温急变性都不同 • 设备故障是出现不合格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德一老汉连喝八瓶三株口服液而至死
三株的终结者竟会是湖南乡下的一位叫陈伯顺的老汉。 据称他喝了几瓶三株,全身溃烂而亡。1998年常德市中 级法院判三株为不合格产品。这条爆炸性新闻,使一家年销 售额曾经高达80亿元,累计上缴利税18亿元,拥有15 万员工的庞大“帝国”砰然倒塌,淡出舞台。更让人唏嘘的 是到烟消云散后的1999年4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 审判决书说,三株口服液是安全无毒,功效确切,质量可靠 高科技产品。现有证据不能认定陈伯顺死亡与服三株口服液 的因果关系,撤销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
商品质量及其构成要素
一、商品质量概念 商品质量:是指商品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特性的 总和。 “规定”:是指国家或国际有关法规、质量标准或买卖 双方的 合同要求等方面的人为界定。
“潜在要求”:是指人和社会对商品的适用性、安全性、 卫生性、耐久性、维修性、有效性、审美性、经济性等 各方面的人为期望。 “特性”:是指不同类别商品所特有的性质,即品质特 性。
质量硬件:商品的成分、 结构、性能、包装等。 质量硬件
海尔管理运行的过程是“提出理念与价值观,推 出典型人物与事件,在理念与价值观指导下,制定保 证人物与事件不断涌现的制度与机制” 。 第一步,提出质量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第二步:推出“砸冰箱”事件 第三步:构造“零缺陷”管理机制 在海尔每一条流水线的最终端,都有一个“特殊工人”
知识链接:食品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一) 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1. 食品的营养成分 2. 可消化率 3. 发热量 (二) 食品的色、香、味、形 举例:白酒质量的感官鉴定 ① 白酒的色泽 ② 白酒的香气 ③ 白酒的滋味 (三) 食品的卫生性和无毒性
纺织品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