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156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韩秋梅目的:探讨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实施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所发挥的作用。

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82例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2019年2月—2019年9月,将其分为两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地佐辛复合丙泊酚两种麻醉方式,分别作用于对照组和观察组。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中HR、平均动脉压(MAP)、SpO 2指标对应数值无可比性(P >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分别为(5.08±1.21)min、(121.34±15.24)mg,与对照组(6.12±1.47)min、(176.42±24.31)mg相比较,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 <0.05)。

观察组患者中共1人出现头晕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与对照组(24.39%)相比较,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 (P <0.05)。

结论: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相比较,将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丙泊酚用量减少,患者检查后清醒快,镇痛效果好,舒适度高,临床检查效果较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无规律的作息时间、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较大的伤害,增加了胃肠道疾病的发生概率。

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临床诊断方式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新型的诊疗仪器陆续出现,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就现阶段来说,无痛胃镜检查是胃肠道疾病患者的主要检查方式,具有安全性高、诊断准确等优势,得到了多数患者与医生的认可。

为确保无痛胃肠镜检查能够顺利实施,须选择效果较好的麻醉方式,提高诊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误诊、漏诊事件的发生概率,为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地 佐 辛 复 合丙 泊 酚 麻 醉用 于 无痛 肠 镜 检查 的临床 观 察
沈 宗 新
( 上 海 市静 安 区 闸北 中心 医院 , 上海 2 0 0 0 7 0 )
摘要
目的 : 观察地佐辛用 于无痛肠镜检查术 的麻醉效果 。方法 : 选择 门诊 A S A I一Ⅱ级 、 无严 重心肺疾病 的患

90 8・
Pr o c e e d i n g o f Cl i n i c a l Me d i e i ne, De c . 2 01 6, Vo l 2 5 No .1 2
文章编号 : 1 6 7 1— 8 6 3 1 ( 2 0 1 6 ) 1 2— 0 9 0 8— 0 2
均顺 利完 成 。检 查 中血 压稳 定 。用 药后 1 m i n , A组
H R为 ( 6 O . 5± 7 . 6 )次/ m i n , 明显低 于 A组麻 醉 前 的
( 7 5 . 2±1 5 . 1 ) ̄/ m i n , B组 ( 7 3 . 6±1 1 . 7) ̄/ m i n ;
1 . 1 一 般 资料 选 择无 痛肠 镜检 查 和治疗 A S A I一Ⅱ级 的患者 8 0例 , 年龄 3 O~ 7 0岁 , 体 质量 4 5— 9 0 k g 。 8 0例 患者
分 成单 纯丙 泊 酚组 ( A组 , n=4 0例 ) 和 地 佐 辛 +丙
( 1 0 . 2. 4 - 2 . 1 )m i n , B组 ( 9 . 8± 3 . 5 )mi n 。两 组检 查
1 资料 与 方法
量资料组间 比较 采用方差分 析 , 计 数资料用 x 检 验 。 以 P< 0 . 0 5为 差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分析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分析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96例需要做胃肠镜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治疗组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其离院时间。

结果两组的不良反应和离院时间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以及苏醒时间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短时间内就能离开医院,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无痛胃肠镜;临床效果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93-02无痛胃肠镜是采用一种新的无痛技术,使病人可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

整个过程胃镜检查只需2至3分钟,结肠镜只需3至5分钟。

做胃镜检查时不能吃任何食物,而肠镜则需要吃泻药清洗肠内容物,便于胃肠镜的观察。

现就无痛胃镜中使用的麻醉方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做以下讨论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的需要做胃肠镜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治疗组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其离院时间。

1.2 方法患者在检查之前均常规禁食八小时以上,检查前应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否阳性,医生要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过敏史,治疗组患者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1ug/kg之后,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待患者进入睡眠状态且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推注(推注速度为0.5ml/s),胃肠镜医师开始操作,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5-1mg/kg。

1.3 观察项目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其离院时间。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5-10-14T14:16:30.647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作者:张天斌崔朝阳[导读] 平泉县医院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逐渐引入了无痛肠镜技术。

张天斌崔朝阳(平泉县医院 067500)【摘要】目的:分析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接受胃肠疾病检查的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无痛肠镜麻醉,试验组患者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无痛胃肠镜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后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留观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麻醉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留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同时,试验组中有4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4例体动,6例呻吟,4例呼吸困难,14例低血压,12例心速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10%,对照组中有7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7例体动,11例呻吟,8例呼吸困难,25例低血压,21例心速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57%,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有效缩短麻醉后苏醒时间和留观时间,减少丙泊酚总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地佐辛;丙泊酚;无痛肠镜麻醉;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9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445-01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逐渐引入了无痛肠镜技术,该技术通过利用一些中枢抑制剂药物进行神经麻醉,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镜检效果[1-2]。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目的观察和分析无痛胃肠镜检查中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8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给予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HR、MAP及SpO2等指标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HR、MAP及SpO2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应用地佐辛符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患者术后清醒快,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标签:无痛胃肠镜检查;地佐辛;丙泊酚;静脉麻醉;麻醉效果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均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亦在逐年上升,进而导致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这就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因此,为了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4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给予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8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①ASA Ⅰ~Ⅱ级;②患者体质量为45kg~80kg;③無严重的呼吸系统级别、心脏病史及本研究中相关药物过敏史;④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地佐辛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疗效

地佐辛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疗效

地佐辛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30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

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与地佐辛进行术前麻醉。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临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0 min 的SBP、DBP、HR、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0%,低于对照组的10.0% (P<0.05)。

结论地佐辛在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安全、可靠,可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地佐辛;无痛胃肠镜检查;疗效无痛胃肠镜检查技术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检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但该检查技术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丙泊酚作为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麻醉剂,但其无镇痛作用[2]。

因此,本研究拟研究地佐辛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30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

均无心脑血管、呼吸系等严重疾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

排除标准:对丙泊酚、地佐辛过敏、ASA分级Ⅲ~Ⅳ级、精神过度紧张者。

其中男160例,女140例,年龄40~60岁,体重50~70kg。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

其中对照组中男85例,女65例,平均年龄(47.00±9.56)岁,平均体重(57.00±6.98)kg;观察组中男75例,女75例,平均年龄(48.00±9.84)岁,平均体重(58.00±5.23)kg。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意义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意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1月中第20卷第32期·临床研究·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意义张天明…张光旭…唐辉文…潘刘生…甘思文…梁丹(信宜市人民医院,广东 信宜 525300)【摘要】目的:探究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我院并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2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胃肠镜检查时间、拔管后即刻改良警觉-镇静量表(OAA/S)评分、检查前后应激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样饱和度)、离开检查室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胃肠镜检查时间、拔管后即刻改良警觉-镇静量表(OAA/S)评分、离开检查室时间,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胃肠镜检查时间、离开检查室时间、拔管后即刻改良警觉-镇静量表(OA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检查前应激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样饱和度)无差异(P>0.05);检查后观察组各项应激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1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4%)明显低于对照组(16.78%)。

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地佐辛;丙泊酚;靶控输注;无痛胃肠镜【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32-0067-03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of dezocine combined with propofol in painless gastroenteroscopyZhang Tian-ming, Zhang Guang-xu, Tang Hui-wen, Pan Liu-sheng, Gan Si-wen, Liang DanXinyi People’s Hospital, Xinyi 525300, Guangdong,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of dezocine combined with propofol in painless gastroenteroscopy. Methods: 29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ainless gastroenteroscopy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9 to March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1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anesthetized with conventional dizocine combined with propofol,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nesthetized with dizocine combined with propofol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he onset time of anesthesia, the time of gastroenteroscopy, the score of modified vigilance sedation scale(OAA/s)immediately after extubation, the stress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examination(mean arterial pressure, heart rate, blood sample saturation), the time of leaving the examination room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onset time of anesthesia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time of gastroenteroscopy, the time of leaving the examination room and the score of modified vigilance sedation scale(OAA/s)immediately after extub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pre examination stress indexes(mean arterial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blood saturation)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examination, all stress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2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1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6.04%)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6.78%). Conclusion: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of dizocine combined with propofol in painless gastroenteroscopy 作者简介:张天明(1984.03—),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麻醉医学。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

表 1 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30)
组别
N组 F组 D组
性别(n) 男女
17
13
16
14
14
16
ASA 分级(n)
玉级 域级
11
19
14
16
10
20
年龄 (x軃依泽,岁)
结肠镜作为微创技术方法,在早期筛查结直肠病变中 越来越普及。在诊治过程中,肠腔充气、肠管牵拉等易引 起患者极度不适和恐惧心理[1]。临床上常采用丙泊酚或复 合阿片类药物进行镇静镇痛,但术中对呼吸及循环的抑制 及术后不良反应一直是麻醉医生的困扰。地佐辛作为一种 新型的阿片类镇痛药,镇痛效果好,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影 响小[2]。本研究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结肠镜 检查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例患者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 N、F 和 D 组,各 30 例。比较三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T1、T2 时刻,D、F 组的 SpO2、RR 高于 N 组,且 D 组的 RR 高于 F 组(P<0.05)。D、F 组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和苏醒后 30 min VAS 评分
优于 N 组,且 D 组苏醒后 30 min VAS 评分低于 F 组(P<0.05)。D 组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和术后呕吐发生率低于 N
HE Jun, Y A NG Qian, MA Li, Y ANG Zhao-wen, ZHA NG Li, KUAI Jian-ke * (the A 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No.3 Hospital, Xi'an 710018, China)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9 年 10 月至 12 月在我院行择期无痛结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佐辛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或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用于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寻求更合理的配伍方法。

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等级(ASA)Ⅰ~Ⅱ级需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3 组:单纯丙泊酚组(Ⅰ组)、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Ⅱ组)、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组(Ⅲ组),每组各30例。

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给药后, 三组患者MAP均有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患者HR相对术前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相对术前SpO2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的丙泊酚总剂量大于Ⅱ、Ⅲ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Ⅲ组肠镜检查时间相比Ⅰ组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唤醒时间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Ⅲ组定向力恢复时间相比Ⅰ组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有体动反应和术中知晓,Ⅰ组多于Ⅱ组、Ⅲ组,(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均有呼吸抑制,Ⅲ组少于Ⅰ组、Ⅱ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VAS评分Ⅲ组低于Ⅰ组、Ⅱ组,(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其镇痛效果确切,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唤醒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关键词】地佐辛;芬太尼;丙泊酚;无痛肠镜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直肠、结肠内病变,采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可将镜检中所见拍照纪录。

但肠镜检查时镜干对肠腔的牵拉刺激,会使患者感觉腹胀、腹痛,并产生强烈的不适和恐惧感,甚至因此放弃检查,而延误诊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丙泊酚无痛肠镜检查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 但该技术至今仍存在一些缺憾,如呼吸循环抑制、术中体动且单独增加药量并不能改善、术后痛及清醒延迟等。

有研究表明[1]联合应用麻醉镇痛药操作安全,患者依从性高,从而使息肉等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得到更早的诊治。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单纯丙泊酚、丙泊酚联合芬太尼以及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的临床效果, 寻找一种合理的配伍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12月间本院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90例(同一肠镜医师操作),ASAⅠ~Ⅱ级。

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26~77岁;体重47~82kg。

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单纯丙泊酚组(Ⅰ组)、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Ⅱ组)、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组(Ⅲ组)。

入选标准:既往无慢性疼痛或长期使用镇痛、镇静药物史,无阿片类药物过敏、滥用史。

排除标准:近期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者以及既往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严重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患有重大疾病者。

1.2方法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接GE dash-5000监护仪监测MAP、HR、SpO2。

常规以2L/min 经面罩供氧( 必要时加压供氧)。

丙泊酚组(Ⅰ组),缓慢静注丙泊酚1.5~2.5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稍用力托下颌无反应时开始肠镜检查;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Ⅱ组),静滴芬太尼1μg/kg 5min后按Ⅰ组方法给予丙泊酚;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组(Ⅲ组),静滴地佐辛0.1mg/kg 5min后按Ⅰ组方法给予丙泊酚。

三组患者当术中出现四肢活动、呻吟、痛苦表情等情况则酌情追加丙泊酚10~30 mg,肠镜抵达回盲部开始退出时停止追加。

1.3观察指标 1.3.1术前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为基础值,分别记录三组患者肠镜置入前、肠镜过结肠脾曲、肠镜过乙状结肠、肠镜退出体外四个时间点的MAP、SpO2、HR,测得的数据加权平均后为术中值;记录三组患者丙泊酚总剂量、肠镜检查时间(肠镜从置入至退出体外时间)、唤醒时间(从停止给药至呼之能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从呼之能睁眼至能回答在何处、手术日期、年龄、姓名4个问题);记录三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例数(体动反应、术中呼吸抑制、术中知晓)、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 10cm疼痛评分尺,0为无痛,10为难以忍受的剧痛)。

1.4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一般资料各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见表1)给药后, 三组患者MAP均有明显下降(P<0.05),三组数据MAP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HR, Ⅰ组、Ⅲ组相对术前略有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组相对术前明显下降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相对术前SpO2下降,给药后多有一过性呼吸抑制,以Ⅰ组、Ⅱ组为甚,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见表2)Ⅰ组患者的丙泊酚总剂量大于Ⅱ、Ⅲ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Ⅲ组肠镜检查时间相比Ⅰ组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唤醒时间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Ⅲ组定向力恢复时间相比Ⅰ组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见表3)三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动反应,Ⅰ组多于Ⅱ组、Ⅲ组,(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均出现有术中知晓,Ⅰ组多于Ⅱ组、Ⅲ组,(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均有呼吸抑制,Ⅲ组少于Ⅰ组、Ⅱ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VAS评分Ⅲ组低于Ⅰ组、Ⅱ组,(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各组MAP、HR、SpO2 (X ±S)组别时间点MAP(mmHg) HR(次/分) S P O2Ⅰ组基础值88.65±9.49 82.51±10.92 98.12±0.66术中值73.44±12.51*78.64±16.87 95.38±2.68 Ⅱ组基础值87.72±11.62 84.13±12.15 98.08±0.85术中值74.69±13.38*70.23±18.38*95.69±2.51 Ⅲ组基础值89.23±12.47 83.46±14.20 98.15±0.52术中值76.26±13.45*77.48±16.51 97.83±3.37注:与基础值比较,*P<0.05表2 各组丙泊酚的总剂量、肠镜检查时间、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X ±S )组别丙泊酚总剂量(mg)肠镜检查时间(min)唤醒时间(min)定向力恢复时间(min)Ⅰ组195±46 16.22±4.38 7.79±0.68 8.12±0.95Ⅱ组139±35*15.66±5.17 5.46±0.75*7.89±1.03Ⅲ组141±43*15.73±4.43 5.58±0.62*7.93±0.86注:与Ⅰ组比较,*P<0.05表3 各组术中不良反应、术后VAS评分组别不良反应(例) 术后VAS评分体动反应呼吸抑制术中知晓Ⅰ组21 14 8 3.74±0.85Ⅱ组13*15 2* 1.53±0.69*Ⅲ组11*5*▲3*0.96±0.82*▲注:与Ⅰ组比较,*P<0.05;与Ⅱ组比较,▲P<0.053 讨论丙泊酚无痛肠镜检查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但该技术至今仍存在一些缺憾,如呼吸循环抑制、术中体动且单独增加药量并不能改善、术后痛及清醒延迟等。

因其主要为镇静作用,仅有轻微的镇痛效果[2],较大剂量又会影响血液动力学稳定,严重者甚至会增加呼吸抑制的危险性。

在本试验中,单纯丙泊酚用药量大,但对术中不良反应如体动、呼吸抑制以及术中知晓却难以消除,也不能减轻术后疼痛的发生。

有研究[3]表明丙泊酚和阿片类药在促进睡眠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并且两者于消除伤害性刺激方面具有更强的协同作用。

目前在临床上多选择丙泊酚联合应用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行门诊短小手术。

但芬太尼具有明显的呼吸抑制,与丙泊酚两者不良反应的协同作用,联合应用时有较大的风险。

本试验中,芬太尼组SpO2降低除了与其呼吸抑制有关以外,丙泊酚的协同作用也有影响。

地佐辛是一种新型混合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其作用主要是Κ受体激动和µ受体拮抗。

K受体主要分布于大脑、脑干和脊髓,因此激动Κ受体可以产生脊髓镇痛、镇静和脊髓抑制;µ受体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大,因此对µ受体的拮抗作用,可降低呼吸抑制作用[4],其镇痛效价与吗啡相当,所以地佐辛和丙泊酚合用不仅镇痛效果好,而且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本试验中,地佐辛组SpO2的下降考虑是丙泊酚本身的影响因素,经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处理很快可以缓解,其不良反应中呼吸抑制例数明显小于其他两组,与其对µ受体的拮抗作用有关,相比芬太尼组更加安全。

有报道地佐辛有明显的镇静作用[5],与丙泊酚配伍后在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下,肠镜检查术中知晓也显著减少。

虽然地佐辛有镇静作用,但是在本实验中,术后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相比单纯丙泊酚组并没有延长,反而明显缩短,考虑与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下,减少了丙泊酚总剂量有关。

另外地佐辛可松弛胃肠平滑肌,减少了恶心呕吐及苏醒期头昏与兴奋躁动的发生率[6],使麻醉满意度提高。

本实验中,地佐辛组术后VAS评分优于芬太尼组,消除了患者的不适和恐惧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总之,在无痛肠镜检查术中, 丙泊酚联合地佐辛或者芬太尼镇痛效果好, 能有效地抑制或减轻患者围术期疼痛,减少丙泊酚用药量,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

丙泊酚联合地佐辛不良反应少,在安全性和镇痛效果上优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为一种较佳的无痛肠镜检查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1.陈庆疆,廖克军等.无痛苦结肠镜检查1273例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0,8(22):40-412.徐建国,傅素娥,陆雪芳等.丙泊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 561-564.3. Schuttler J,Albrecht S,Breivik H,etal. A comparison of remifentaniland alfentanil in patients undergoingmajor abdominalsurgery.Anesthesia,1997;52:307-317.4. Robert. Cohen , MD,W. Thomas Edwrds ,MD ,phD,Edward A.kezer,RN,eral.Serial Intravenous Doses of Dezocine, Morphine, and Nalbaphin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 for outpatients.AnesthAnala ,1993,77:533-5395. Parham ,Ezzt H ,Timothy MD ,et al . Pharmacological profiles of opioidligands at kappa opioid receptors[J]. BMC Pharmacol,2006,95(6):3 6. 晏达.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2,32(3):8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