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

合集下载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一)炼字型(二)名句赏析型(三)表达技巧型(四)语言特色型(五)情感赏析型(六)分析意境型●答题技巧●题目形式考查题型:1.比较优劣型指定诗中一个字与别的字比较优劣;2.征求意见型:指定诗中某字问好不好并说出理由;3.指定赏析型:诗中某一字问好在何处;4.寻找型:请找出诗中传神的字并分析理由。

●答题步骤:1、明确某个字用得好。

2、结合全诗语境解释这个字的含义(表层深层)3、描述该字所在诗句的景象4、揭示作者传达的深层情感5、评价表达效果(突出了……作用)答题套路: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示例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示例2: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阔”字更好。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失”字更好。

“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题目形式(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示例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高考古诗词题型鉴赏

高考古诗词题型鉴赏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答案示例: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 化(点明特色),“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 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 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 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具体分析)。这样 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情 感)。
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 待却无结果的孤寂、惆怅之情(感受) 。
例5.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 术效果。
答案示例:“穿”字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数”即 是“数数” (字义) ,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 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的数起了流萤(景象) , “穿”字
委婉含蓄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e.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简练生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明白晓畅
f.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g.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慷慨悲凉
h.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平实质朴
三、分析技巧型
诗人感受
例1.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 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有写成“洞庭 波”。
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请对首句中的“老”字进行赏析。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按照内容理解诗歌题这一题型的考查内容比较丰富,从诗歌的主题、意象、笔调、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考查。

答题时要把握答题思路,从全面分析诗歌特点出发,辅以一些代表性的细节来支持观点,使答案具有深度和准确性。

2、分析诗歌结构等题这是一种具体而抽象的问题,通常要求分析诗歌体裁、结构、音韵等,这些内容在朗诗时往往不会朗读出来,所以平时再听时要重点关注韵律特点,在朗诗时尽量多记几句诗句背诵,准备考时有条不紊地答题即可。

3、比较分析相关诗歌题这类题型的考查比较费时,既要把握相关诗歌的主题、形式,又要对两首诗歌之间的关系、差异进行比较。

主要考点除了诗歌本身的特点外,还考查学生对平行比较、发展比较等现象的理解能力,以及比较时的表达准确性。

4、综合分析诗人创作画面题主要要深入分析诗中的情景依次出现,不仅考查学生对诗歌各部分的认知程度,还分析该画面的情节脉络、叙事形式,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等。

因此,此题型的考查也是复杂前所未有的。

5、总结分析答题技巧①坚持正确的思路,理清文章中心内容,抓住关键信息,从句法和词语来把握文章结构;②注重分析,要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③抓住加分能点,熟练掌握古诗词的韵律,结合诗中的形象笔调等加分技巧;④注意时间,考试时要考虑到试题数量,不要一道题目一道题目地分析,而是发挥自己的能力把回答有效地结合起来;⑤熟悉常考题型,多练习比较分析题型,多尝试写朗诵作文,以增加古诗词说出东西的能力和信心;⑥反复检查,考前反复检查诗词鉴赏,再次确定答案的准确性,改正发现的错误,以获得一份准确的结果。

(完整版)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与模式

(完整版)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与模式

古诗词鉴赏题型与答题格式一、分析形象型1、提问格式:(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解答分析: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1)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2)形象蕴涵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3)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答题步骤:(1)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2)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4、答题示例: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二、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一)“诗眼”炼字型(二)名句赏析型(三)表达技巧型(四)语言特色型(五)情感赏析型(一)“诗眼”型、炼字型●题目形式(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要点:(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1: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示例2: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问: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阔”字更好。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失”字更好。

“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二)名句赏析型●题目形式(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前言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初中阶段,学习古诗词也是必修的内容。

在学习古诗词鉴赏时,除了了解基本的格律、韵脚和意境之外,熟悉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技巧也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常见题型选择题选择题是古诗词鉴赏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

题干通常为一首诗词或诗句,需要从四个或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选择题有以下几种类型:意境题意境题考察的是古诗词的意境和主旨。

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会以古诗词的一部分或整首作品为题干,问的是作诗人借助这篇诗词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认真研读诗句,注意理解诗句之间的联系和整首诗词所表达的内容。

词语解释题词语解释题考察的是考生对古诗词中某个生僻或技术性词语的理解。

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会以一个古诗词中比较难理解的词语为题干,需要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解释。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平时多积累,尤其是对生僻字的掌握。

修辞手法题修辞手法题考察的是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会以一部分古诗词为题干,需要从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对于此类题目,考生需要掌握古诗词中各种修辞手法及其特点,以便迅速判断。

作品背景题作品背景题考察的是考生对古诗词相关背景的了解。

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会提供一些古诗词相关的信息,需要从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对于此类题目,考生需要多读一些古诗词相关的文章,了解作品的作者、背景等相关信息。

填空题填空题是古诗词鉴赏中另外一种常见的题型。

题干通常是一首古诗词的部分诗句,考生需要在空白处填入正确的字词。

填空题有以下几种类型:诗词填空题诗词填空题是最基本的一种填空题型。

题干一般为一部分古诗词,考生需要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对古诗词的韵脚、词语的搭配、诗意等各个方面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古诗词背景填空题古诗词背景填空题是考察考生对古诗词作者、创作背景的了解。

(完整)小学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完整)小学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完整)小学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小学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前言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小学生来说,研究古诗词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在古诗词鉴赏的研究过程中,常见的题型和答题技巧是需要掌握的。

常见题型1. 辨析题辨析题要求根据古诗词中的词句或意境,进行辨析选项的正确与否。

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 标题题标题题要求根据古诗词的意境和主题,选出一个恰当的标题。

这种题型可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把握能力。

3. 题意理解题题意理解题要求学生对古诗词中的词句或内容进行理解和解读,提问关于意象、情感、意境等方面的问题。

4. 补全句子题补全句子题要求根据给出的古诗词片段,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入空格,让整个句子通顺、完整。

这种题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句子的组织和衔接能力。

答题技巧为了正确回答古诗词鉴赏题,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1. 关注诗词的情感和意境古诗词的表达往往带有深刻的情感和意境,学生在答题时应注重体会诗词中的情感,理解其意境,从而更好地作答。

2. 注意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诗词的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学生应该注意诗词中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3. 掌握常见意象和词义古诗词中常出现一些特定意象和词义,学生应该积累和掌握常见的意象和词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回答相关题目。

4. 多读多练鉴赏古诗词是需要积累的,学生可以多读一些优秀的诗词作品,多做一些相关的练题,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答题能力。

结论通过研究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小学生可以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内容能对小学生的古诗词研究有所帮助。

[附:小学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pdf](link-to-pdf)。

中考古诗词鉴赏12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中考古诗词鉴赏12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中考古诗词鉴赏12种题型及解题方法题解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采用比较鉴赏法。

要结合语境,分析炼字运用了什么修辞,说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等,使怎样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蕴等。

例:XXX(唐)XXX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XXX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问:说说第一句中两个“笼”字写景有何妙处。

答案】"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渲染了一种迷蒙、冷寂的氛围。

2.内容理解题解就是理解诗句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等,有时也要求考生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简单的推断、概括、分析、探究等。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个词,指的是什么”“某个词,包含哪些含义”或“写出某句诗的大意”等。

内容相识,先要扫清字词障碍,这是第一关。

中考古诗词考查,固然一般不会像文言文那样直接考字词释义,但题目里其实暗含如许的请求。

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XXX僵卧孤村不自哀,XXX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问:这首诗第三句中“风吹雨”一语,有哪两层意思?答案】"风吹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又喻指南XXX岌岌可危的地步。

3.描绘画面题解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这类题目针对景物句,先读懂诗句,接着用描写性的语言组织答案,我们一可以应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活泼;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弥补出来。

例:XXX(唐)XXX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
(一)“诗眼”炼字型(二)名句赏析型
(三)表达技巧型(四)语言特色型
(五)情感赏析型
(一)“诗眼”型、炼字型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
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1: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示例2: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问: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答:“阔”字更好。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失”字更好。

“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二)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示例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示例2: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自选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此句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鲜明。

(三)表达技巧型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示例1: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问: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答: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示例2: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
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四)语言特色型
●题目形式
(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答题要点
(1)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话,概括语言特色。

(2)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诗中的用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1: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

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五)情感赏析型
●题目形式
1、谈谈这首诗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

2、谈谈你对这首诗整体的理解。

●答题要点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示例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思想?
答:此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伟大与高尚。

示例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良好祝愿。

●作业布置
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问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一个“深”字,表现了。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5、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7、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
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 。

(填两个字)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
的画面。

5、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
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