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表格

合集下载

后期软件中制作景深效果(图文篇)

后期软件中制作景深效果(图文篇)

后期软件中制作景深效果(图文篇)直线网我们都知道在三维软件中渲染景深效果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事情。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将景深的效果留到后期软件里面去做。

这一期的教程呢,我就带领大家了解学习在后期软件里制作景深效果的方法。

这次的教程分为上下两篇,第一部分讲解后期做景深效果的基本知识,主要是一些常规的做法以及节点的连接,适合对于后期制作景深还不是很熟悉的新手朋友观看学习,高手可以略过。

而第二部分呢,则是着重去分析一些带有透明的物体的后期景深处理方法,其中包含了一些特别的制作小技巧,并不被大众所熟知,适合在学习了第一部分以后再来观看,或者有一定基础直接观看。

个人水平有限,教程的制作过程中难免有所偏颇,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基础篇首先呢,景深是光线穿过相机镜头产生的一种光学现象,直观感受是,对焦点的画面清晰,别的地方都是模糊的结果。

我拿了两张我个人以前拍的照片,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第一张照片里,手是清晰的,而被雨淋过的城市却非常模糊,甚至灯光都已经散成一个一个圆形的光圈(所谓的焦外效果或者bokeh现象)。

第二章照片里呢,因为使用的是大光圈镜头,所以景深非常浅,只有画面中间一条缝是对焦的,周围都虚得厉害。

可以看出,景深效果对于画面整体感觉的提升帮助非常巨大。

所以不管是制作精良的动画片或者静帧作品,对于景深效果的制作都该非常重视。

而众所周知,在三维软件中渲染景深是非常缓慢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后期软件里制作景深。

那么我们马上开始制作方法的讲解。

首先,你要有一张渲染好的,没有景深效果的渲染图;其次你要获得一张图片,叫做Z通道。

Z通道这张图片记录的是三维场景中的深度信息,离画面越近的地方越白,离画面越远的地方越黑。

我们通过这个通道来告诉后期软件,我们渲染的图片中的像素,到底哪些离得近,哪些离得远,然后软件就可以自动帮我们计算出景深的效果了。

如何获得z通道呢,我们可以通过maya的渲染层预制来快速获得。

方法是将场景中的物体全部选中,放入一个新的渲染层,右键最后的选项attributes,会调出渲染层的设置,然后在presets预制里面,选择luminace depth选项,则所有该渲染层中的物体,都会被赋予能够渲染出Z通道的材质。

景深拍摄的操作方法

景深拍摄的操作方法

景深拍摄的操作方法景深拍摄是指通过调节相机的光圈大小来达到拍摄出清晰感和背景模糊的效果。

景深是指在一张照片中从前景到背景的清晰范围,较浅的景深使得主体更加突出,而较深的景深则能够清晰地呈现整个画面。

要进行景深拍摄,首先需要了解相机的光圈范围。

光圈是用来控制镜头光线进入相机的孔径,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就可以调整景深。

一般来说,较大的光圈(如f/2.8)会产生较浅的景深,而较小的光圈(如f/11)则会产生较深的景深。

接下来,我们需要明确主题和背景的位置关系。

景深会根据物体距离相机的远近而变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主题和背景的距离来达到不同的景深效果。

在拍摄人像时,通常希望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因此可以将主体放置在相机前方,同时远离背景,以便达到较浅的景深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焦距来控制景深。

大焦距会产生较浅的景深,而小焦距则会产生较深的景深。

因此,拍摄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焦距。

同时,选择合适的镜头也是拍摄景深的关键。

一般来说,定焦镜头比变焦镜头更容易实现较浅的景深效果。

常用的人像定焦镜头有50mm、85mm等,通过使用这些镜头可以更好地突出主体。

在拍摄时,我们可以使用光圈优先模式进行景深控制。

在光圈优先模式下,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光圈大小,相机会自动调整其他参数以确保曝光正确。

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拍摄场景中实现不同的景深效果。

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手动模式进行拍摄。

在手动模式下,我们可以完全控制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等参数。

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根据实际拍摄情况来达到理想的景深效果。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帮助实现景深效果。

例如,使用中大光斑的滤镜可以制造出特殊的景深效果。

此外,利用后期处理软件也可以对照片进行景深调整,但这会增加后期处理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因此建议在拍摄时尽量通过控制光圈和距离来实现所需的景深效果。

总之,要想实现理想的景深效果,需要熟悉相机的操作,了解光圈、焦距和相机与主题、背景的位置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景别的概念

景别的概念

景别的概念景别,就是拍摄影片时所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摄影机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距离,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

在具体拍摄过程中,通过运动摄影机镜头和光圈与景深之间的搭配,将前后左右空间范围的影像以正常的视觉效果显示在银幕上。

为了说明景别的概念,先要搞清楚两个相关的概念:长宽比和景深。

长宽比的含义是:被摄体在画面上呈现出来的物理尺寸与实际尺寸的比例。

而景深的含义是指光学系统能够记录下来的,由焦点平面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的深度范围。

那么一个镜头内部各个位置的长宽比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每个镜头里包含了6种景别的特征。

(一)景别的种类从以上的表格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一个镜头的景别基本上有两大类。

一是从镜头的景别特征来区分的,即根据镜头的景别特征将一个镜头区分为广角、标准、长焦、中焦、短焦、超广角和特写等七个景别;二是从景深特征来区分的,即根据景深的特征将一个镜头区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个景别。

这是景别最简单的划分方法。

还有另外一种是根据人物在画面中的空间位置进行划分的。

也就是根据空间距离和人物所处的角度来划分。

比如,从人物与镜头的关系角度划分为高调(镜头的视角高于人物的视角)、低调(镜头的视角低于人物的视角)和中间调(介于二者之间)。

以此类推,还可以细分出很多种。

二是场面调度和节奏。

景别的划分给导演提供了一种宏观控制手段,帮助导演把握和控制影片的节奏。

三是突出主体和突出重点。

四是确立景别和画面构图。

在实际的创作中,导演还必须根据具体的拍摄条件,利用景别的特性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才能够确定镜头所需要表现的内容和形式。

但是,摄影者又不可以随意地使用景别,如果用得不当,就会造成画面变形和造型元素变形,产生不协调的感觉。

在影视剧中,画面景别的安排对剧情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影响到故事的发展和思想的深刻性。

景别选择的正确与否,除了受客观因素限制外,更主要的取决于主观的表现。

要充分体现出每个镜头的特性和风格,就必须合理地运用景别。

景深效果实现技巧——Adobe Photoshop软件指南

景深效果实现技巧——Adobe Photoshop软件指南

景深效果实现技巧——Adobe Photoshop软件指南随着数码摄影的兴起,人们对于照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景深效果是其中一项能够提升照片质感的技巧,能够使照片中的主体更加突出,让画面更具立体感。

而Adobe Photoshop软件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通过它的各种功能与技巧,我们可以轻松实现想要的景深效果。

一、利用图层来增加景深效果在Photoshop软件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图层功能来增加景深效果。

首先,打开一张想要编辑的图片。

然后,在图层面板中新建一层。

接下来,选择画笔工具,设置画笔的不透明度为50%,颜色选择为黑色。

通过在新建的图层上绘制模糊效果的黑色画笔,可以达到景深的效果。

二、使用径向模糊工具增强景深效果径向模糊工具是Photoshop中常用的增强景深效果的方法之一。

选择软件中的径向模糊工具,点击图片上的主体区域并拖动以定义模糊中心,然后调整模糊的半径。

通过适当调整模糊的半径,可以使得主体更加突出,同时在背景上形成模糊的景深效果。

三、利用层样式制作景深效果层样式是Photoshop中的一个非常方便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各种视觉效果,包括景深效果。

在图层面板中选择需要添加景深效果的图层,右键点击并选择“样式”。

在弹出的样式选项中,点击“投影”选项卡,调整投影的参数以实现景深效果。

通过调整投影的角度、距离和模糊度等参数,可以让主体更加突出,形成真实的景深效果。

四、使用渐变工具创造景深效果渐变工具是Photoshop中常用的工具之一,也可以用来实现景深效果。

选择渐变工具,然后选择“径向”渐变类型,调整渐变的颜色和透明度。

通过在背景层上使用径向渐变工具,可以使得背景从主体区域逐渐模糊,形成景深效果。

五、利用滤镜制作景深效果Photoshop软件中的滤镜功能非常强大,也可以用来制作景深效果。

选择需要添加景深效果的图层,点击菜单栏中的“滤镜”-“模糊”-“高斯模糊”。

通过调整高斯模糊的半径,可以模糊图层的边缘,形成景深效果。

快速制作背景模糊效果 Photoshop 景深效果与径向模糊运用技巧

快速制作背景模糊效果 Photoshop 景深效果与径向模糊运用技巧

快速制作背景模糊效果:Photoshop 景深效果与径向模糊运用技巧在摄影中,背景模糊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法,以突出被摄物体并使画面更具吸引力。

而在Photoshop软件中,我们也可以轻松实现这一效果。

本文将分享如何利用Photoshop的景深效果和径向模糊工具来快速制作背景模糊效果。

首先,打开你要编辑的图像,选择“滤镜”菜单下的“模糊”选项。

在模糊菜单中,点击“景深”选项。

在景深选项中,你可以看到两个滑块:焦点和半径。

焦点滑块用于调整景深中心的位置,你可以将其拖动到你想要的位置。

而半径滑块则用于调整景深效果的强度,增加数值会使背景更加模糊。

但需要注意的是,景深效果是建立在图像的深度信息上的,因此如果你的图像没有明确的深度信息,景深效果可能不太明显。

如果你的图像没有明显的前景和背景,那么你可以通过创建渐变遮罩来增加景深的效果。

创建渐变遮罩的方法是选择“图层”菜单下的“新建填充或调整图层”选项,然后选择“渐变”选项。

在渐变工具中,选择一个颜色渐变,比如从黑色到白色的渐变,点击确定后你会看到图像上覆盖了一个渐变图层。

现在按住Ctrl键(Windows系统)或Command键(Mac系统)并单击渐变图层的缩略图,在图像中创建一个选区。

然后将焦点滑块拖到选区内,这样景深效果会更准确地应用在选区内的部分。

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通过径向模糊来增强背景的模糊效果。

选择“滤镜”菜单下的“模糊”选项,然后点击“径向模糊”。

在径向模糊选项中,你可以调整径向模糊的中心位置,拖动滑块或手动输入数值来实现想要的效果。

同时,你还可以调整模糊的半径和模糊角度,以及选项下的其他参数来进一步优化效果。

通过在Photoshop中使用这两个工具,你可以快速有效地制作出逼真的背景模糊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度应用背景模糊可能会导致图像出现不自然或失真的效果,所以请在使用时务必谨慎。

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调整这些工具的参数,你将能够根据不同的图像和效果需求,为你的作品添加独特的背景模糊效果。

景深表查询

景深表查询

焦距为17,28,40,70,150,200时,对焦距离分别为1-6米时的近景深,远景深和景深范围. 例如:焦距为70mm,光圈为5.6,对焦距离为3M时,
近景深为2.75m、远景深为3.31m,景深范围为0.56m。

例如:当镜头焦距为70mm,光圈为5.6,由上表查得比值为12.5,再在下表中查12.5对应的不同距离的景深范围,对焦距离为3M时,景深范围为0.56m。

错误:1.拍风光时,光圈越小越好。

去年跑新疆,用17—40的头拍了不少风光片,为了增加景深,光圈用了22,回来后,发现不理想。

由1楼的表可以看出,当对焦距离在6米时,用光圈8即可获得2.87M到无穷远的景深范围。

光圈用22时,速度降低,拍糊的可能性增加,同时,光圈叶片边缘对透过光线的影响增加,因而照片的质量下降。

2.好用2.8的光圈。

用大光圈可虚化背景,突出主题。

俺用时,有时连主题都虚了。

例如用200mm焦距时,对焦距离在2m 时,景深只有4cm,MM不糊才怪,用俺的150mm微距,对焦距离在0.38m时,景深只有2mm,拍。

CCD像素、视野、分辨率

CCD像素、视野、分辨率

CCD像素、视野、分辨率1、什么是相机像素(Pixel)?像素是衡量相机的重要指标。

它由相机内光电传感器上光敏元件的数量所决定。

⼀个光敏元件就对应⼀个像素。

因此像素越⼤,意味着光敏元件越多,相应的相机硬件成本就越⾼。

例如:⼀个相机最⼤可以拍出1600像素×1200像素的相⽚,它的像素值就是1600×1200=192万,约等于200万,这就是⼀台200万像素的相机。

数码相机的“多少万像素”的概念就是这样来的。

2、什么是相机视野?(FOV=Field of View)是指相机实际拍摄范围的⼤⼩,并不是被测物体的⼤⼩。

⼀般规定相机在Y ⽅向所能拍摄到的最⼤实际距离称为视野。

(单位:mm)正常:1英⼨=25.4mm=2.54cmCCD领域:1英⼨=16mm如上图CCD每格像素尺⼨为4.4um*4.4um,根据相机的像素计算CCD尺⼨。

如200万相机,长1600*4.4=7.04mm,宽1200*4.4=5.28mm,对⾓线长度为9mm,CCD的尺⼨为9mm/16mm=1/1.8英⼨。

以欧姆龙FZ-S5M2、FZ-S2M、FZ-S为例:CCD相机500万像素200万像素30万像素像素尺⼨ 3.45um 4.4um 7.4um 2/3英⼨1/1.8英⼨1/3英⼨FOV=CCD/β,视野=相机Y⽅向尺⼨/镜头光学放⼤倍数。

镜头放⼤倍数越⼤,视野越⼩,分辨率越⾼。

3、什么是分辨率?(Resolution)分辨率等于所拍摄物体的⼤⼩(mm)除以像素数(pixel),单位(mm/pixel )。

分辨率由相机的像素以及Y⽅向的检测视野来决定。

4、什么是景深?(DOF=Depth of Field)景深是指在镜头成像的垂直⽅向上(即Z⽅向),能够清晰成像的前后距离。

在许多应⽤中,我们总希望镜头的景深⾜够⼤,可以通过降低镜头的通光量,也就是将光圈减⼩,光圈的F值调⼤。

如下图所⽰,表⽰F值与光圈⼤⼩之间的关系(光圈值 F 越⼩,通光孔径越⼤。

景深特效制作技巧

景深特效制作技巧

景深特效制作技巧景深是一种通过调整相机的焦点,将图像中的某些区域保持清晰,其他区域模糊的效果。

这种效果可以使照片或设计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和工具来制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景深特效。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你制作出出色的景深特效。

1. 使用深度图层深度图层是实现景深效果的关键。

首先,打开你想要编辑的图像,在图层面板上创建一个新图层,并命名为“景深”。

然后,在景深图层上使用画笔工具,将带有中性灰的颜色(例如RGB(128, 128, 128))绘制在想要保持清晰的区域。

然后,使用模糊工具或高斯模糊滤镜将其模糊化。

通过调整透明度或使用橡皮擦工具,可以控制景深效果的强度。

2. 利用径向模糊径向模糊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模拟出景深效果。

选择“滤镜”菜单下的“模糊”选项,然后选择“径向模糊”。

调整模糊的角度和半径,以使图像的某些区域保持清晰,其他区域模糊。

你还可以使用橡皮擦工具或层蒙版来精确控制景深的位置和强度。

3. 使用梯度工具梯度工具是创建景深效果的另一种强大工具。

选择梯度工具,然后在工具选项栏中选择合适的梯度。

创建一个新的图层,并使用梯度工具从清晰到模糊的方向绘制。

你可以使用渐变编辑器来控制渐变的强度和颜色。

然后,通过调整透明度或使用橡皮擦工具,来细化景深效果。

4. 操作图层蒙版图层蒙版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你在图片中创建景深特效。

创建一个新的图层,并在图层蒙版上绘制一个渐变。

你可以使用黑色渐变,从清晰到透明或模糊的方向绘制。

通过调整渐变的位置和强度,可以实现不同的景深效果。

5. 调整图层的透明度和模糊度通过调整图层的透明度和模糊度,你可以轻松地制作出景深效果。

选择要调整的图层,在调整面板中,可以通过滑动透明度和模糊度滑块来实现效果的变化。

透明度设置较低,模糊度设置较高的区域会变得模糊,而透明度高,模糊度低的区域会保持清晰。

总结:利用PhotoShop的工具和技巧,我们可以轻松制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景深特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